浙教版2020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初一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浙教版(Word版)

初一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浙教版(2021最新版)作者:______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第五单元第一课【基础巩固】1-8题选择题:1C5B2A6A3B7D4D8A【拓展提升】9、(1)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称霸全球的战略。
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
(2)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控制西欧,以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杜鲁门主义是政治方面的,它干涉别国内政,公开地*反苏。
10、(1)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美苏展开军事、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对抗。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第五单元第二课第一课【基础巩固】1-5题选择题:1B2A3A4A5B【拓展提升】6、(1)美国是战后初期最富强的国家;二战后,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期;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等。
(任答一点)(2)美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控,通过立法促进就业;重视科学研究,加太对科技和新兴工业的投入。
第五单元第二课第二课时【基础巩固】1-5题选择题:1C2A3A4A5C【拓展提升】6、(1)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或欧洲传统优势地位消失);两极格局形成(或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2)材料二反映了1967年欧共体成立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德国经济值居前列,英国加入欧共体后经济发展迅速。
欧洲走向联合大大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也极大地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3)要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和平发展。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母亲河长江【基础巩固】1、长江2 - 10 题选择题:2C3B4C5C6A7C8B9D10D11、1青海重庆上海 C J 东2宜昌湖口3汊江湘江4L K5洞庭湖鄱阳湖6防洪【拓展提升】1、A2、D交流与互补【基础巩固】1、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2、南方北方3、C4、C5、B【拓展提升】1、C2、1京杭大丹江口黄2引滦入津引黄济青3A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基础巩固】1、太行秦岭黄土2、干燥寒冷湿润炎热疏松水土流失3、信天游腰鼓窑洞4 - 13 题选择题:4C9D5D10A6B11B7A12C8B13D14、1内蒙古高原太行山秦岭黄河 2太原呼和浩特郑州西安兰州3北温北方二4略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① 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祓保护;② 夏季多暴雨;③ 黄土支离破碎,土层疏松;④ 人们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
防护的主要措施有:① 采取檀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和挡土坝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 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放牧等合理的生产活动措施【拓展提升】1、C2、A3、D4、1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华北平原秦岭祁连山脉2d3丙该地地势较高,位于向阳地带,适宜建住宅。
提示:乙处为沟壑,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蚀,甲处位于该地区的阴坡,阳光条件差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历史与社会初一下册作业本答案_1

历史与社会初一下册作业本答案
导读:本文历史与社会初一下册作业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课规则的演变
规则之“源”(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1.规章守则公约法律制度2.规范准则3.文字约定俗成风俗习惯4.D 5.C 6.A 7.D 8.A 9.C
[拓展提升]
1.D
2.(1)游泳场馆的规定、兴趣班教学常规、超市管理条例、顾客须知、电影院管理规定、观影须知等。
交通规则
(2)规则是因生活的需要而出现,应生活的内容而存在。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有了它可以建立科学的生活规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并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史前 泉州开拓甚早。
在晋江流域的各县,都有⼤批新⽯器时代⽂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三、四千年前,居住在此地的闽越族"处溪⾕之间,篁⽵之中",使⽤⽯制⼯具,已经掌握了种植⽔稻、纺织、陶器制作等技术。
前秦 夏、商两代,今泉州地理区划属扬州。
西周时,为七闽地。
出现关于泉州的最早的⽂字记载. 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属闽越地。
居住在这⾥的闽越⼈擅长造⾈航海,"以⾈为车,以楫为马,""⽔⾏⽽⼭处,"过着渔猎农耕的⽣活。
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后,越亡,其族⼈部分流播闽中,或为王,或为君,并服于楚,泉地属之。
秦 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21年),⽴闽中郡,泉地归之,为闽越族酋长⽆诸所领。
汉 汉⾼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都东冶。
泉地属闽越国。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因闽越国不断举兵侵百越,汉兴师问罪,废除闽越王封号,并先后封两王(越繇王与东越王)以共领前闽越国地。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东越王因叛被杀,汉改封越繇王为东成侯,并命军吏徙闽越民于江、淮间。
始元⼆年(公元前85年),因遁逃⼭⾕未迁的闽越民逐渐繁衍,设⽴冶县,⾪属会稽郡。
泉地属冶县。
后⼜改属会稽南部都尉的侯官县。
三国 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建安郡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
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
辖今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及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厦门市、莆⽥市,以及漳州市部分地区。
今德化县属侯官县。
两晋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
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现在莆⽥、泉州、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丰州镇,属晋安郡;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南安县。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战乱,⾐冠⼠族南渡⼊闽,部分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后改南安江为晋江。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第一课人类只有一个地球1. C2. B3. A4. C5. A6. B7. C8. C9. BlO.C II.(l)森林资源、淡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2)主要是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超过了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速度,从而造成资源的短缺。
12.(1)如“地球出汗”。
(2)由于工业生产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不断增多等原因,大气增温现象日趋明显,温室效应日趋严重。
13.①大气污染。
②自然因素:多“逆温”、无风的天气。
人为因素:居民燃煤和工业排放废气。
第二课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1.D 2.B 3.B 4.A 5.C 6.D 7.B 8.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9.答案一——数量问题:人口多,增长快,使自然资源消耗增多,生态环境压力变大,经济发展受阻,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人口多,还会影响教育发展,进而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
答案二——素质问题:人口素质不高,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还会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使人口数量难以有效控制。
答案三——既是数量问题,也是素质问题:人口多,增长快,自然资源消耗增大,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发展受阻,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人口素质不高,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课可持续发展——我们的选择1. C2. B3. B4. A5. C6.C7.B8.B9.C1 0.(1)自然因素:风力、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以及与之相关的土壤表层状况;人为因素:植被破坏、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
(2)植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等。
II.材料中的'“烧烤摊点”既污染环境,又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两位小学生呼吁公众“口下留情救树林”。
1 2.(1)人均耕地少,耕地破坏严重;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低。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建立以节水、节能、节材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浙教版(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基础巩固】1、分享交换2、商贸活动人类迁徙活动学校教育3、传媒媒体4、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5 - 10 题选择题:5B8D6B9A7A10C【拓展提升】1、身体动作语言图画纸印刷术2、语言传播的方式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大约6000年前,随着科技的进步,传媒不断发展,文化传播的载体变得多种多样。
3、狼烟,主要使用在军事活动中,使用方便,但传播速度较慢,不易发觉,内容单一,缺乏形象感;钟鼓,主要用于时间提示,传播速度快,但传播内容简单,转瞬即逝,缺少形象感,不便于保存;梅花,主要用于个人之间,使用简便,传播速度慢,信息不清晰,使用范围小;鸿雁,主要用在相对较远的距离之间,传播范围受限制小,但使用不方便,传播信息量小。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浙教版(二)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基础巩固】1、印刷媒体大众传媒2、兼收并蓄人际交往信息传播3、现代信息技术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信息时代4、文化传播生活时空5 - 10 题选择题:5C8D6C9B7B10D11、(1)小芳接触到的大众传媒有:广播、互联网、杂志、电视、书籍。
(2)小芳是利用博客写日记的。
和传统方式的不同之处:方便、快速,不需要纸张。
可以和更多的入一起分享,也可以让自己的观点迅速传遍全球。
【拓展提升】1、(1)小江的观点。
新的传媒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消失。
虽然手机上网的优势在于传播速度快,便于携带,没有时空地域的限制,信息丰富,传播范围广。
但是它也有它的不足,过小的屏幕使得它单次传播量有限,并且不能限制不良信息的传播。
所以传统媒体依然有它存在的必要。
(2)手机上网作为新兴的传播文化的一种载体,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爱用的传播媒介,这只是多种传播方式中的一种,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一趋势,利用传媒的各自特点,扬长避短,综合使用。
2、略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浙教版(三)生活的时代印记【基础巩固】1、改变生活2、物质条件3、消费观念消费方式4、C5、D6、A7、C【拓展提升】1、(1)生活的变化是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开始的。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浙教版.doc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浙教版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浙教版(一)母亲河黄河【基础巩固】1、黄河2 - 8 题选择题:2C3A4D5C6B7C8A9、(1)略(2)渭河汾河龙羊峡三门峡(3)黄土高原(4)祁连山太行山(5)地上(6)乱垦滥伐。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
【拓展提升】1、A3、C4、A5、降水集中在夏季;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黄土土质较为疏松。
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浙教版(二)母亲河长江【基础巩固】1、长江2 - 10 题选择题:2C3B4C5C6A7C8B9D10D11、(1)青海重庆上海C J 东(2)宜昌湖口(3)汊江湘江(5)洞庭湖鄱阳湖(6)防洪【拓展提升】1、A2、D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浙教版(三) 秦岭淮河分南北【基础巩固】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2、自然环境气候秦岭一淮河3、自然环境4、低大5 - 13 题选择题:5D6C7D8B9D10C11D12A13A14、秦岭一淮河以南秦岭一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大于0℃小于0℃河流封冻情况不封冻封冻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800毫米以下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以旱地为主【拓展提升】1、B2、A3、(1)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湿热( 2)C(3)青藏青稞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确确实实地决定,你将会付出什么努力与花多少代价去学习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
学习啦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一)生活的时代印记1、生活的变化一般从物质条件的改变开始。
正是物质生活的变化,才使人们产生了更多的想法,它们因物质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并深深烙上时代的印记。
2、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在变化之中。
3、书本P78晚年的感慨,这两幅图反映了两位老太太在花钱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答: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不同。
4、过去的消费观:勤俭节约量入为出;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2020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史前
泉州开拓甚早。
在晋江流域的各县,都有大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三、四千年前,居住在此地的闽越族"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使用石制工具,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纺织、陶器制作等
技术。
前秦
夏、商两代,今泉州地理区划属扬州。
西周时,为七闽地。
出现关于泉州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闽越地。
居住在这里的闽越人擅长造舟
航海,"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水行而山处,"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后,越亡,其族人部分流播闽中,或为王,或为君,并服于楚,泉地属之。
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立闽中郡,泉地归之,为闽
越族酋长无诸所领。
汉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
闽越王,领闽中故地,都东冶。
泉地属闽越国。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因闽越国持续举兵侵百越,汉
兴师问罪,废除闽越王封号,并先后封两王(越繇王与东越王)以共
领前闽越国地。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东越王因叛被杀,汉改封越繇王为
东成侯,并命军吏徙闽越民于江、淮间。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因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逐渐繁衍,
设立冶县,隶属会稽郡。
泉地属冶县。
后又改属会稽南部都尉的侯官县。
三国
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建安郡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
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
辖今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及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厦门市、莆田市,以及漳州市部分地区。
今德化县属侯官县。
两晋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
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现在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丰州镇,属
晋安郡;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战乱,衣冠士族南渡入闽,部分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后
改南安江为晋江。
南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下领三县:晋安、龙溪、兰水;郡治设于晋安(今南安市丰州镇)。
泉地属
南安郡晋安县。
南安郡初隶江州,普通六年(525年)改隶东扬州。
陈·永定元年(557年):在晋安郡置闽州(今福州),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
天嘉六年(565年),闽州罢,仍隶东扬州。
陈·光大二年(568年):于晋安郡置丰州(治所设在闽县,今福州市区),南安郡属之。
分南安地另置莆田县,属丰州之南安郡所辖。
隋
开皇九年(589年):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大幅度地裁减郡、县。
改丰州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南安郡撤销,晋
安县改为南安县,归其管辖。
于是,福建历首次出现"泉州"之名。
大业二年(606年),复改泉州为闽州,南安县改属闽州。
大业三年(607年):废除州治,改闽州为建安郡,今泉州市地除德化因侯官县废归属闽县外,均属南安县。
唐
太宗继位后,对州、县大加并省,并依据山河形势、地理区域分
全国为十道。
福建属岭南道,下辖丰州(治所在今泉州)、泉州(治
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
武德五年(622年),于南安故郡地置丰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并分南安地复置莆田县,属丰州。
丰州下领南安、莆田、龙溪三县。
贞观元年(627年),丰州撤消,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并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嗣圣元年(684年),析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
不久,武荣州废,三县仍
属泉州。
久视元年(700年),又于今泉州市鲤城区置武荣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四县。
在北隅依云榭筑衙,并建六曹都堂署及参军厅,衙前辟南大街为市。
不久开始在治地建城,是为唐城。
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
泉州建制自此始。
今后凡称"泉州",即指今之泉州。
莆田、清源二县属泉州
所辖。
开元六年(718年),泉州刺史冯仁智以州治无县,请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
至此,泉州领有五县。
开元间(713~741年),泉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晋江
五县,37054户,约24.95万人。
天宝元年(742年),唐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属岭南道,领南安、莆田、仙游(因郡、县同名,清源县改为仙游县)、
晋江四县,时为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