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驾驶专业课程整体介绍(三年中专)

合集下载

船舶驾驶技术专业教计划

船舶驾驶技术专业教计划

16级船舶驾驶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收初中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全日制三年(1年在校学习,2年实习实践)。

二、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船舶动力装置和系统、船舶发电设备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符合“STCW78/95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等法规相应要求,能胜任现代船舶轮机管理的高级航海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胜任远洋3000KW及以上船舶轮机员工作,也可在船舶运输、船机修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船舶驾驶、船舶服务与管理工作。

三、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2、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了解中国历史及基本国情,掌握一定的政治经济学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具有勤奋学习、吃苦耐劳、遵纪守法、服从命令、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在国际交往中保持礼貌风范,维护祖国尊严,有良好的海员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

四、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 知识结构l、具有高级航海技术人才所必需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文化理论知识。

2、具有操作级水平的保证船舶轮机运行管理的知识,主要包括船舶与设备的建造和修理所用材料的特征和局限性,使用相应工具进行船上典型的拆卸、保养、测量、测试、组装和修理工作,保持轮机安全值班、操作主辅机及泵浦系统,使用英语书面语言和口语进行服务与管理等知识。

3、具有操作级水平的船舶驾驶技能包括控制系统,操作交直流发电机以及控制系统的知识。

4、具有操作级水平的防污染,保持船舶适航性,海上消防、救生、急救和有关海上人命安全,保护海上环境的IM0公约的基本知识。

(二) 能力和素质结构1、具有提高自身素质和遵守职业道德的能力。

2、具有适应岗位工作的身体能力。

3、具有日常英语会话能力。

船舶驾驶-三年制中专专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

船舶驾驶-三年制中专专业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法律与道德 经济政治与社会 哲学与人生 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物理(力学、电学) 体育与健康 计算机应用基础 音乐(可修改) 美术(可修改) 船舶货运 航海仪器 船艺 机械制图 航道与引航 船舶操纵 船舶避碰与信号 船舶管理实务 航海英语与口语 船舶结构与设备 德育 航海仪器认知与使用 水手工艺 消防与逃生训练 医疗与救援 内河船员适任证考试
教学进程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专业:船舶驾驶
学时分配 课程类别 序 号 课程名称 总学 授 时 课
32 32 32 32 128 240 160 160 0 0 560 160 64 16 0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实 验
考核 分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2 2 2 2 8 15 10 10 0 0 35 10 4 1 0 15 4 6 4 4 6 6 6 8 4 6 1 6 4 4 5 8 0 0 0 0 0 0 82 0 0 0 10 10 150

各学期周课时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6 16 16 16 16 16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2 2 2 2 3 4 2 2 3 3 2 2 3 3 2 2 2 2 2 3 0 3
1 德育课模块 2 3 4 5 6 文化课模块 7 8 9 10 通用职业 素质模块 11 12 13 14 15
小计
小计
9 2 2 1 5
8 2 2
8 2
5 2
5 2
顶 岗 实 习 、 推 荐 就 业
小计
240
64 96 64 64 96 96 96 128 64 96 16 96 64 64 80 128 0 0 0 0 0 0 1312 0 0 0 160 160 2400

《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标准-供参考

《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标准-供参考

《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标准课程代码:6251081课程名称:船舶操纵与避碰英文名称:Ship maneuvering and collision avoidance课程类型:必修课总学时:100 讲课学时:50 实践学时:50学分:5.5适用对象:三年制高职航海技术专业学生先修课程:船舶结构与货运、航海学1.前言1.1 课程性质与地位:《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航海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分为《船舶操纵》和《船舶避碰》两大部分。

本课程的内容涵盖船舶操纵基础、各种环境下的船舶操纵、应急操船、搜寻和救助行动、轮机概论、避碰规则内容的全面知识、航行值班中应遵守的原则、驾驶台资源管理、用视觉信号发出和接收信息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船舶操纵、船舶值班以及船舶避碰要领,具备一定的船舶操纵与避碰能力,达到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所规定的船舶操作级驾驶员的适任标准。

《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开设在《船舶结构与货运》和《航海学》之后,学完本课程可参加国家海事局组织的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和评估。

1.2课程基本理念:《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以远洋航区船舶驾驶员的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内容的依据确定为远洋航区船舶驾驶员的真实工作项目,这样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获得实际工作的知识结构和实际运用操纵与避碰的能力。

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是围绕实践过程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

通过情景模拟、实训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是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以真正达到该行业所需的资格能力。

1.3课程设计思路:《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的教学安排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海运业为宗旨,以船舶驾驶主要工作任务为主线。

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注重根据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要素相对应的原则设计教学方法,也就是注重根据工作过程客观要素与学习过程情景要素相对应的原则设计课程教学场景;根据工作过程主观要素与学习过程内容要素相对应的原则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嵌入工作领域设计课程学习单元。

中职船舶驾驶毕业就业

中职船舶驾驶毕业就业

中职船舶驾驶毕业就业一、船舶驾驶专业的背景介绍• 1.1 船舶驾驶专业的定义• 1.2 船舶驾驶专业的学习内容• 1.3 船舶驾驶专业的就业前景二、船舶驾驶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2.1 就业市场概况• 2.2 就业形势分析• 2.3 就业机会与挑战三、船舶驾驶毕业生就业的途径与方法• 3.1 船舶公司招聘• 3.2 航运企业招聘• 3.3 政府相关部门招聘• 3.4 自主创业四、船舶驾驶毕业生就业的技能要求• 4.1 船舶操作技能• 4.2 航海知识与技能• 4.3 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4.4 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五、船舶驾驶毕业生就业的发展前景• 5.1 国内航运业的发展趋势• 5.2 国际航运市场的需求• 5.3 船舶驾驶毕业生的职业晋升空间六、船舶驾驶毕业生就业的建议与展望• 6.1 增强实践经验• 6.2 持续学习与进修• 6.3 提升英语能力• 6.4 加强职业素养一、船舶驾驶专业的背景介绍1.1 船舶驾驶专业的定义船舶驾驶专业是培养航海技术与管理人才的专业,主要涉及船舶操纵、导航、航海通信、航行安全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1.2 船舶驾驶专业的学习内容船舶驾驶专业的学习内容包括船舶操纵与导航技术、船舶通信与导航设备使用、海洋气象与海洋环境保护、航海安全与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1.3 船舶驾驶专业的就业前景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发展,船舶驾驶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阔。

毕业生可以在船舶公司、航运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等单位就业,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

二、船舶驾驶毕业生就业的现状2.1 就业市场概况目前船舶驾驶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相对稳定,航运业对船舶驾驶人才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尤其是一些沿海地区和沿江地区,航运业的发展较为迅速,就业机会更多。

2.2 就业形势分析船舶驾驶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乐观,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航运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传统的船舶驾驶岗位可能会减少,但新兴的航海技术和管理岗位将会增加。

中职船舶驾驶毕业就业

中职船舶驾驶毕业就业

中职船舶驾驶毕业就业【原创版】目录1.中职船舶驾驶专业简介2.中职船舶驾驶毕业后的就业前景3.中职船舶驾驶毕业生的具体就业方向4.中职船舶驾驶毕业生所需具备的技能和素质5.如何提高中职船舶驾驶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正文【中职船舶驾驶专业简介】中职船舶驾驶专业是一门培养船舶驾驶员的专业,主要面向海洋运输、港口与航道建设、海洋工程等领域。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船舶驾驶、船舶管理、航海技术、海洋法规等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中职船舶驾驶毕业后的就业前景】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船舶驾驶员的需求越来越大。

中职船舶驾驶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在航运公司、船舶管理公司、港口与航道建设单位、海洋工程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就业。

【中职船舶驾驶毕业生的具体就业方向】1.船舶驾驶员:在航运公司、船舶管理公司等单位担任船舶驾驶员,负责船舶的驾驶和操作。

2.船舶管理:在船舶管理公司从事船舶调度、船员管理、船舶安全管理等工作。

3.港口与航道建设:在港口与航道建设单位从事航道测量、疏浚、码头建设等工作。

4.海洋工程:在海洋工程公司从事海洋平台建设、海底管道铺设等工作。

【中职船舶驾驶毕业生所需具备的技能和素质】1.熟练掌握船舶驾驶和操作技能。

2.熟悉国际和国内航海法规、航海标准。

3.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能进行基本的英语沟通。

4.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如何提高中职船舶驾驶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1.加强实践操作,提高驾驶技能。

2.深入学习航海法规和航海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3.考取相关证书,如海员证、船长证等,增加就业竞争力。

4.注重英语学习,提高英语水平。

5.参加实习和就业指导,了解行业动态,提高就业竞争力。

总之,中职船舶驾驶专业毕业生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读中本一体化船舶驾驶专业

读中本一体化船舶驾驶专业

读中本一体化船舶驾驶专业一、引言船舶驾驶是一门古老而充满挑战的职业。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船舶驾驶专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中本一体化船舶驾驶专业是培养船舶驾驶员的一门专业,本文将介绍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就业前景。

二、培养目标中本一体化船舶驾驶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船舶驾驶和相关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生将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船舶的驾驶技术、船舶相关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以及航海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三、课程设置中本一体化船舶驾驶专业的课程设置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实践操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1. 航海导航学:学习海洋学基础知识、海图和导航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航海导航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 船舶操纵学:学习船舶操纵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舵、推进器和锚的控制方法,以及船舶的起停、转弯、靠泊等操纵技巧。

3. 船舶管理学:学习船舶的结构和船舶设备的操作、维护和管理,包括船舶机械、电气、通讯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等。

4. 航海法规与安全管理:学习国际航海法规和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船舶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掌握航海安全的基本技能。

5. 船舶维修与保养:学习船舶的维修和保养技术,包括船舶设备的检修、维护和故障排除等。

四、就业前景中本一体化船舶驾驶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可以在以下领域就业:1. 国际航运公司:毕业生可以在国际航运公司从事船舶驾驶员、船舶管理人员等工作,负责船舶的驾驶和管理工作。

2. 港口管理部门:毕业生可以在港口管理部门从事船舶操纵、船舶管理等工作,负责港口的船舶进出港操纵和管理工作。

3. 航海培训机构:毕业生可以在航海培训机构从事船舶驾驶员培训、船舶管理培训等工作,负责培训学员的船舶驾驶和管理技能。

4. 船舶维修企业:毕业生可以在船舶维修企业从事船舶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负责船舶设备的检修、维护和故障排除等。

五、结语中本一体化船舶驾驶专业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专业,培养出的专门人才在航运业中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中职船舶驾驶毕业就业

中职船舶驾驶毕业就业

中职船舶驾驶毕业就业摘要:一、中职船舶驾驶专业概述1.中职船舶驾驶专业简介2.主要课程设置二、中职船舶驾驶毕业生的就业前景1.行业需求和岗位2.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三、中职船舶驾驶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和素质1.专业技能2.职业素质四、中职船舶驾驶毕业生的就业建议1.充实自己,提高综合素质2.了解行业动态,把握就业机会3.注重实践,积累经验正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航运业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船舶驾驶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中职船舶驾驶专业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设立的。

本文将对中职船舶驾驶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探讨。

一、中职船舶驾驶专业概述中职船舶驾驶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船舶驾驶、船舶运输管理、船舶安全管理和船舶应变能力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船舶驾驶、船舶机械、船舶结构、船舶电气设备、船舶安全管理、船舶运输业务等课程。

二、中职船舶驾驶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船舶驾驶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我国航运业的迅速发展,船舶驾驶人才的需求量逐年上升。

毕业生可在船舶运输企业、港口企业、船舶代理公司、船舶检验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船舶驾驶、船舶运输管理、船舶安全管理等工作。

此外,随着国际航运市场的日益繁荣,船舶驾驶专业毕业生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很高的竞争力,可以从事国际船舶驾驶等工作。

在薪资待遇方面,中职船舶驾驶专业毕业生的收入相对较高。

根据行业和地区不同,毕业生初始月薪一般在3000-5000 元之间,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薪资待遇会有所增长。

在职业发展方面,毕业生可以通过努力晋升为船长、船舶驾驶员等高级职位。

三、中职船舶驾驶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和素质1.专业技能:船舶驾驶专业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船舶驾驶技能,熟悉船舶机械、船舶结构、船舶电气设备等相关知识,掌握船舶安全管理、船舶运输业务等基本技能。

2.职业素质:船舶驾驶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自编《船舶驾驶与管理》大纲

自编《船舶驾驶与管理》大纲

《船舶驾驶与管理》教学大纲本课程为驾驶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本大纲依据S T C W78/95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员适任测试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员适任评估规范》及本专业的提升目标和业务规范而编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应该能系统掌握船舶驾驶与船舶管理方面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使用管理知识与操作技能,满足国家海事局的全国船员统一测试。

二、课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第三篇船艺第十三章甲板设备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系泊设备的配备、布置、使用、保养及系缆作业的整个过程,尤其要求了解船用缆绳的分类、特点和保养;2、了解锚设备对船舶的作用;3、熟悉锚的种类及其抓底过程和各类锚的优缺点;4、熟悉舵设备的组成和分类以及极限舵角的规定;5、掌握操舵装置的种类和特点教学内容1、系缆设备2、锚设备3、舵设备的作用与组成教学建议1、本章重点是掌握各种锚设备的特点;2、难点是各种船用缆绳的特性、舵设备的结构、分类。

第十四章船体保养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铁锈的生成原理及分类;2、掌握正确的除锈方法,能根据不同的锈蚀程度使用相对应的除锈工具和除锈方法;3、了解船舶涂料的分类方式。

常用涂料的性能和用途;4、掌握各种船用涂料的施工要领、涂料施工前的预备工作及施工注重事项。

教学内容1、除锈方法2、船用涂料的性能和施工方法教学建议1、重点是防锈工具的选用;2、难点是各种船用涂料的特性。

第十五章船舶应急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船舶堵漏器材的分类;2、熟悉船舶堵漏器材的保管要求;3、掌握各种舱内堵漏法的要点;4、熟悉三种应变部署的要求;5、掌握船舶应变部署演习的规定及注重事项。

教学内容1、船舶堵漏2、船舶应变部署教学建议1、重点是堵漏器材的选用、应变部署的选择;2、难点是堵漏器材的使用方法。

第十六章助航仪器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磁罗经的作用;2、熟悉磁罗经的检查、保养及注重事项;3、了解船用雷达装置的组成及相关概念;4、掌握雷达的操作及物标识别、雷达的日常维护保养;5、了解A I S的组成、功能;6、熟知A I S操作注重事项、维护检查和保养要求;7、了解船舶常用甚高频无线电话的主要性能及使用方法10、了解G P S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注重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驾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基本信息(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船舶驾驶代码:081100(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学历层次:中专层次(三)招生对象及学制招生对象:初中毕业及同等学历者学制:标准学制三年,全日制(四)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各内河航运企事业单位、船厂,培养能在生产(服务、技术或管理)第一线从事船舶驾驶岗位工作的,具有主动学习意识和终身发展能力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

(五)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大航运企业,从事货轮或邮轮的船舶驾驶工作;在船舶代理或货物代理公司,从事船代或货代工作;在第三方商品检验公司,从事进出口货物的检验工作。

二、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知识结构与要求(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2)熟练掌握船舶驾驶专业理论与技能,尤其是船舶整体结构,航行安全,航行辅助仪器,航行法规、避碰原则等;(3)熟练掌握各项船舶操纵工艺及消防安全知识;(4)熟练掌握航行仪器的使用及检修;(5)取得内河船员船舶驾驶证书(二)能力结构及要求三、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德育课模块(1)职业生涯与规划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职业道德与法律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4)哲学与人生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

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二)文化课模块(1)语文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2)数学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

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3)英语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4)船舶英语船舶英语是建立在基础英语课程、船舶驾驶专业各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上的一门跨学科综合应用型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英语应用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本课程不仅包含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而且具有丰富的船舶驾驶专业内涵,是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学习的结合。

(5)电工与电子技术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电工电子技术,与船舶助航仪器的操作与原理相结合,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

(三)通用职业素质模块(1)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最后要取得全国计算机一级B证书。

(2)体育与健康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四)专业核心课程模块(1)《机械制图》讲授投影作图和机械制图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重点培养学生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形体想象能力。

要求学生能较熟练地绘制中等复杂程序的机械零件图和部件装配图,并能按给定的要求正确标注尺寸、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等。

(2)《船舶结构与设备操作》讲授船舶常识、船体结构与船舶管系、锚设备、系泊设备、舵设备、起重设备、船舶系固设备、船舶抗沉结构与堵漏、船舶修理及船舶入级与检验,其内容不仅符合船舶驾驶专业《船舶结构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也完全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员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的内容。

(3)《船舶货运》讲授船员对于集装箱船、液货船、液化气船等货物的配载学习,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进学校教学手段的方法和措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合格的管理级船员。

(4)《航海仪器》通过学习罗兰C工作原理,船用GPS工作原理,AIS工作原理,陀螺罗经工作原理,磁罗经工作原理,测深仪工作原理,计程仪工作原理的学习,能正确熟练使用上述航海仪器以及它们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并培养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工作作风、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合作精神、职业道德,以达到热爱海洋,热爱专业的情感目标。

(5)《船艺》通过任务驱动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船舶值班水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水手工艺各类项目操作工序,熟练掌握船舶值班水手的各项操作技能。

同时培养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合作的品质,为培养航海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6)《航道与引航》学习内河水道;水文要素;安全和助航标志;航行图;气象常识;引航基本要领;不同类型河段的引航技术;特殊情况下的引航技术;雷达引航技术。

系统地阐述了与内河船舶引航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引航操作技术,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了技能训练力度。

(7)《船舶操纵与避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船舶操纵、船舶值班以及船舶避碰要领,具备一定的船舶操纵与避碰能力,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所规定的船舶操作级驾驶员的适任标准。

(8)《船舶信号》通过讲授船舶的旗号信号、灯光信号和声响信号的通信方法,使学生掌握船舶在航行、锚泊及遇险等情况下的信号设置,做好合理的航行操作,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

(9)《船舶管理实务》通过讲授驾驶员职责、船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国内海事行政法规、船舶检验、船舶应急、船舶资源管理、失误与情境、定期船运输、规范与实务、船舶修理等内容,使学生掌握船舶管理相关内容。

(五)选修模块(1)限定选修课(三选一)1、《交通概论》(选修)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各个运输部门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概况,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组织程序和具体工作,达到对各种运输方式中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有一个比较概括性、整体性的了解。

为船舶驾驶专业学生拓展知识面建立基础平台。

2、《船员职业道德与修养》(选修)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船员职业道德基本规范,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观念,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自觉性。

3、《船舶检验规范》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船舶各种检验要求、内容和方法,作为船舶驾驶专业拓展课程,为以后学生从事船舶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2)任意选修课社团活动四、保障措施(一)教学资源配置(1)专业教学团队的配置与要求课程组按照师生比应备有3-4 名教师,其中 2-3 名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负责实训课和部分理论课的教学。

专职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专兼教师要定期组织集体备课。

(2)专职教师的基本要求原则上要具有航海技术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取得高校教师和相关执业任职资格;具有一定船舶驾驶实践基础,3 年期间有6个月以上岗位实践经历;具有团结协作、和谐共事的团队精神。

(3)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热爱船舶驾驶职业教育,责任心强,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具有内河一类及以上船舶驾驶员证书;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课程教学要求有较清晰的认识;具有团结协作、和谐共事的团队精神。

(4)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配置我校与铜陵多家船厂及航运企业有合作协议,且校内有多间实训室、设备间,完善的实训场地,已满足船舶驾驶专业学生校内实训的配置要求。

(二)教学管理(1)组织保障1、成立船舶驾驶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专业建设的组织申报、过程管理、经费与质量监控。

2、设立校企合作联络员,深度挖掘推进院校合作办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见效果、出成绩。

3、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建设出谋划策,提高专业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成立专业教学督导小组,负责专业管理督导、教学方法改革与推广、教学质量评价等。

5、成立课程团队,全面负责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工作。

(2)制度保障1、立健全包括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度和项目负责人制度,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方案落实、资金落实、奖惩落实。

2、建立健全包括专业建设管理、教学督导及教学检查、教师队伍建设、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质量考核、毕业生就业指导等一系列制度,使专业建设的各个项目及各个环节都有规范的制度管理作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