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厚朴

合集下载

厚朴性味归经及应用

厚朴性味归经及应用

厚朴性味归经及应用厚朴,又称枳朴,是常见的中药药材之一,其性味轻微寒,归入脾、胃、大肠经,有着多种药用作用。

厚朴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

其主要功效为宽中和胃、行气降逆、消积化痰、止痛。

在中医药学中,厚朴常被用来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病症,主要包括胃脘冷痛、腹胀便溏、食欲不佳、胃寒呕吐等。

此外,厚朴还能用于治疗胸胁胀痛、气逆喘咳、嗳气呕逆等症状。

厚朴的主要药用部分为其根茎,可制成药片、饮片、粉剂等剂型。

其使用方法主要有煎服、熬煮,以及外用研朴、熬朴等。

下面详细介绍厚朴的一些常见应用。

首先,厚朴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病症。

脾胃虚寒是指由于脾胃功能不足,或脾胃寒凉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此时,可以使用厚朴来温中散寒,帮助脾胃消化、行气和胃,缓解胃脘冷痛、腹胀便溏等症状。

常用方剂包括厚朴生姜汤、厚朴丸等。

其次,厚朴对于胸胁胀痛、气逆喘咳也有一定的疗效。

胸腹胀痛是由于气机郁滞所致,可使用厚朴来行气消滞,缓解胸腹胀痛。

而气逆喘咳多由于肺胃失调引起,使用厚朴可以宽中和胃,行气降逆,减轻气逆喘咳的症状。

常用方剂包括厚朴杏仁汤、大柴胡汤等。

此外,厚朴还有消积化痰的功效。

积滞是中医中常见的病症,积滞可以分为气滞、湿滞、食滞等多种类型。

而厚朴正好具有解除积滞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行气化痰,缓解食滞、胃脘不舒等症状。

常用方剂包括茯苓厚朴丸、厚朴苓桂枳朴汤等。

此外,厚朴还可以用于外用研朴、熬朴等。

具有祛湿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外用厚朴还有去湿、止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疹、湿疮等皮肤病症。

需要注意的是,厚朴性味辛、温,有些人体质虚弱或热盛者忌用。

另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不宜使用厚朴。

在使用厚朴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合理用药。

总结起来,厚朴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宽中和胃、行气降逆、消积化痰、止痛等功效。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胸胁胀痛、气逆喘咳、风湿痹痛、湿疹等病症。

但需要注意的是,合理用药是非常重要的,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来使用。

中药厚朴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中药厚朴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中药厚朴的功能主治是什么1. 厚朴的简介厚朴(学名:Magnolia officinalis)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木兰科植物。

它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大挺拔,树皮褐色,枝干粗壮,喜欢生长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厚朴的茎皮和果实具有药用价值。

2. 主要功效和用途厚朴作为一味中药,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以下是厚朴的主要功效和用途:2.1 调理胃肠功能•厚朴具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能够缓解胃肠功能不良引起的相关症状,如胃胀、反酸、恶心等。

•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的调理。

2.2 抗菌消炎•厚朴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酚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

•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喉咙痛、皮肤感染等问题。

2.3 镇静安神•厚朴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焦虑、失眠等问题。

•对于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4 改善血液循环•厚朴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对于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可用于治疗头晕、肢体冷感等症状。

2.5 抗氧化防衰老•厚朴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等,能够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抗衰老效果。

•可用于护肤、延缓衰老等方面。

3.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厚朴可入药制剂,如药片、颗粒、汤剂等,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使用。

•使用时需注意个体差异,过敏体质者慎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使用时注意不要超过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4. 常见副作用和禁忌症•厚朴偶尔可引起一些副作用,如胃肠不适、皮肤过敏等,如果出现了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厚朴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同时也有可能引起一些眩晕、头晕等症状,避免长时间开车或操作机械。

•厚朴禁忌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对其过敏的人。

5. 总结厚朴是一种具有广泛功能主治的中药,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胃肠功能、抗菌消炎、镇静安神、改善血液循环以及抗氧化防衰老等方面。

在使用时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厚朴

厚朴

由于过度剥皮和砍伐森林,使这一物种资源急剧减少,分布面积越来越小,使得野生厚朴遭到毁灭性破坏, 面临濒临灭绝的境地,野生植株,已极少见。虽然厚朴栽培人工资源较丰富,但由于其生长较慢,更新时间长, 加之社会需求量大,市场仍供应不足。
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植株更应注意管护,加强对幼树的抚育管理,同时积极开展育苗造林,扩大栽培范围。在 四川、湖北、陕西、福建、浙江和江西等省建立厚朴生产基地,采用大面积环状剥皮再生新技术,严禁砍树剥皮、 采伐,保护好母树,并促进天然更新。
花白色,径10-15厘米,芳香;花梗粗短,被长柔毛,离花被片下1厘米处具包片脱落痕,花被片9-12(17), 厚肉质,外轮3片淡绿色,长圆状倒卵形,长8-10厘米,宽4-5厘米,盛开时常向外反卷,内两轮白色,倒卵状匙 形,长8-8.5厘米,宽3-4.5厘米,基部具爪,最内轮7-8.5厘米,花盛开时中内轮直立;雄蕊约72枚,长2-3厘 米,花药长1.2-1.5厘米,内向开裂,花丝长4-12毫米,红色;雌蕊群椭圆状卵圆形,长2.5-3厘米。聚合果长圆 状卵圆形,长9-15厘米;蓇葖具长3-4毫米的喙;种子三角状倒卵形,长约1厘米。花期5-6月,果期8-10 月。
立枯病立枯病:苗期多发生。幼苗出土不久,靠近土面的茎基部呈暗褐色病斑,病部缢缩腐烂,幼苗倒伏死 亡。防治方法:同根腐病,还可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
褐天牛:幼虫蛙食枝干。防治方法:捕杀成虫;树干刷涂白剂防止成虫产卵;用80%敌敌畏乳油浸棉球塞入 蛀孔毒杀。
褐刺蛾:幼虫咬食叶片。防治方法:可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或Bt乳剂300倍液毒杀。 白蚁:为害根部。防治方法:可用灭蚊灵粉毒杀,或挖巢灭蚁。
子可榨油,含油量35%,出油率25%,可制肥皂。木材供建筑、板料、家具、雕刻、乐器、细木工等用,经济 价值较高。

厚朴副作用

厚朴副作用

厚朴副作用
厚朴作为一味中草药,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医领域,具有泻下气,理气消积的功效。

然而,使用厚朴也存在一些副作用,需要注意。

首先,长期过量使用厚朴有可能引起腹泻。

由于厚朴具有泻下气的功效,使用过多容易导致大便次数增加,甚至腹泻。

此外,长期过量使用还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进一步加剧腹泻症状。

其次,厚朴属于温阳泻积之药,对于体质虚寒、脾胃弱的人群慎用。

对于这些人群来说,使用厚朴可能导致脾胃功能进一步受损,消化道不适症状加重,出现胃痛、腹胀等不良反应。

此外,厚朴也不宜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例如,厚朴不宜与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如巴比妥类)、具有副肾上腺皮质激素活性的药物(如氢化可的松)等同时使用,否则可能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同时,使用厚朴还需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

在使用厚朴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不可过量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副作用。

此外,要遵循使用时限,不宜长期使用。

在使用厚朴后,应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咨询。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体弱者,建议慎用厚朴。

由于厚朴具有泻下气的功效,使用过多可能加重孕妇的腹泻症状;而对于儿童和体弱者来说,由于身体较为脆弱,使用厚朴可能
给身体带来较大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

总体来说,虽然厚朴作为一味中草药,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但使用时也存在一些副作用需要注意。

在使用厚朴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遵循剂量和使用时长,注意个体差异,如有不适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厚朴功效作用

厚朴功效作用

厚朴功效作用厚朴,又被称为香附、山香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在中医药理论中,厚朴属于木香科,具有温中理气、燥湿化痰的功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厚朴的功效与作用。

1. 温中理气:厚朴可以温中暖胃,促进消化系统的功能,对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它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帮助人们恢复健康的胃肠功能。

2. 燥湿化痰:厚朴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湿气引起的症状,如咳嗽、痰多、胸闷等。

湿气的积聚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和肠胃问题。

厚朴可以改善湿气引起的不适,促进湿气的排出,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3. 止痛消肿:厚朴具有止痛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它可以舒缓疼痛、消除肿胀,常用于伤口肿痛、扭伤、骨折等情况。

此外,厚朴还可以改善筋骨疼痛、风湿痛等症状,对关节炎、腰背痛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4. 抗菌消炎:厚朴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炎症的发生。

它对于感冒、咽喉炎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

此外,厚朴还可以改善口腔溃疡、痤疮等皮肤问题,促进伤口的愈合。

5. 抗氧化抗衰老:厚朴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损害,延缓细胞老化,降低患病风险。

它可以保护身体各个组织器官免受自由基的侵害,维护身体的健康。

总之,厚朴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材,主要用于温中理气、燥湿化痰、止痛消肿、抗菌消炎和抗氧化抗衰老。

它可以改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系统的问题,促进身体的健康。

然而,作为中草药,厚朴的用量和用法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与主治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与主治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与主治厚朴,这味中药在中医药的宝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它的名字稍显陌生,但它的药用价值却不容小觑。

先来谈谈厚朴的功效。

厚朴具有燥湿消痰的作用。

在我们的身体中,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湿气和痰饮。

湿气过重可能会让人感到身体沉重、困倦乏力,而痰饮的积聚则可能引发咳嗽、气喘等症状。

厚朴就像是一位“清道夫”,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湿气和痰饮,让身体重新恢复清爽和通畅。

厚朴还有下气除满的功效。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很容易导致肠胃气滞。

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厚朴能够帮助理顺肠胃之气,消除胀满之感,促进肠胃的正常蠕动,从而改善消化功能。

此外,厚朴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它对于一些常见的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效果。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由这些病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在作用方面,厚朴能够调节胃肠运动。

通过对平滑肌的作用,厚朴可以缓解胃肠痉挛,增加胃肠的推进性蠕动,对于改善便秘等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厚朴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

它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能够帮助缓解焦虑、紧张等情绪,使人的精神状态得到放松。

厚朴在心血管系统方面也发挥着作用。

它可以降低血压,扩张血管,改善心血管的血液循环,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接下来要说的是厚朴的主治病症。

厚朴常用于治疗湿阻中焦,也就是脾胃被湿气所困阻的情况。

患者可能会出现脘腹痞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舌苔白腻等症状。

此时,厚朴常与苍术、陈皮等药材配伍使用,以增强祛湿和胃的效果。

厚朴对于肠胃气滞所致的腹胀便秘也有很好的疗效。

可以与枳实、大黄等药材配合,以达到行气通便的目的。

在治疗痰饮喘咳方面,厚朴也是常用之药。

特别是对于那些因寒饮阻肺、肺气不降而引起的咳嗽气喘,厚朴常与麻黄、杏仁等药材一同使用,以宣肺平喘、化饮止咳。

需要注意的是,厚朴虽然有着诸多的功效和作用,但使用时也有一些禁忌。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厚朴,是一种中药材,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植物,其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对人体产生诸多功效与作用。

在使用厚朴时,我们需要了解其功效与作用,以及一些禁忌事项,以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同时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厚朴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如下:1. 消食健胃:厚朴能够刺激胃肠黏膜,增加胃液的分泌,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同时,它还具有杀菌作用,可以帮助消除肠胃道中的细菌,有效缓解胃肠道不适症状。

2. 止泻固肠:厚朴具有收敛作用,可用于治疗腹泻和痢疾等肠道疾病。

其含有的活性物质能够减少肠道分泌物的产生,增强肠道的吸收功能,从而达到止泻固肠的作用。

3. 抗菌消炎:厚朴富含挥发油和姜酮类物质,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

它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和感染,对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 清热解毒:厚朴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疮疡肿毒等症状。

它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炎症反应,对皮肤热毒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5. 止血生肌:厚朴中的挥发油及姜酮类物质具有收敛作用和刺激血管收缩的作用,能够有效止血。

同时,它还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有助于肌肉的修复和生长。

当然,在使用厚朴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以避免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的发生: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由于厚朴对胎儿和婴儿的安全性尚未明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厚朴。

2. 有胃溃疡和出血倾向者慎用:由于厚朴具有刺激胃黏膜的作用,容易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对于有胃溃疡和出血倾向的患者,需要慎用或遵医嘱。

3. 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厚朴中的一些成分需要通过肾脏代谢和排泄,因此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遵医嘱,谨慎使用。

4. 个体过敏史者慎用:有些人对厚朴中的成分过敏,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红斑等过敏反应,因此个体对厚朴的过敏史者应慎用。

总之,厚朴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拥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禁忌事项以确保安全。

在使用厚朴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按照合理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应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厚朴,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很多药用功效和作用。

它是指厚朴科植物厚朴的根茎,又名假大樟,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药材。

它一般生长在山野沟壑和农田中,主要产于中国的浙江、江苏等地。

厚朴性味辛、甘,微温。

具有疏风解表、理气止痛、暖中化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肠胃功能紊乱、气滞胃痛、呕吐泄泻等症状。

下面将详细介绍厚朴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一些禁忌事项。

一、厚朴的功效与作用1. 理气止痛:厚朴具有理气止痛的作用,对于脘腹胀痛、胸胁胀痛等气滞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它可以舒缓肠胃不适引起的疼痛,促进气机的正常运行。

2. 放松肌肉:厚朴还具有放松肌肉的功效,对于肌肉痉挛、痉挛性头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通过舒张血管和神经的作用,减轻肌肉的痉挛情况。

3. 解表退热:厚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症状。

它可以有效地促使汗腺排汗,消散风寒,退热作用明显。

4. 抗菌消炎:研究表明,厚朴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肠道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炎症反应。

5. 健脾胃:厚朴可以暖中,有助于脾胃消化功能的改善。

它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二、厚朴的禁忌1. 孕妇慎用:孕妇应慎用厚朴,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药性,具体用法和剂量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老年人使用要谨慎: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弱,对于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应注意控制用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3. 胃病患者慎用:厚朴具有辛温的性质,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对于慢性胃炎、胃糜烂等患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

4.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肝肾功能不全的人群,对于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差,容易导致药物在体内的积聚,产生不良反应。

5. 过敏体质者禁用: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可能对厚朴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引起过敏反应,应避免使用。

总之,厚朴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很多功效与作用,适用于一些肠胃功能紊乱、气滞胃痛等症状的治疗。

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如孕妇、老年人、胃病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厚朴排气合剂是由瑞阳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治疗手术后肠麻痹、迟排气不排气的一种中成药,属于国家三类新药,医保专利产品。

大量的循证医学和实验证据表明“厚朴排气合剂” 治疗的机理是:通过升高血浆胃动素,兴奋与抑制双向调节胃肠道平滑肌,提高推进率,增强排空,促进胃肠蠕动,从而可以促进术后排气。

研究结果显示:“厚朴排气合剂”可作用于全消化道各部位,实现了全面恢复胃肠功能,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等。

因此,我们概括得出“厚朴排气合剂”的作用为“增强胃肠动力,快速恢复胃肠功能“。

我们知道,经腹手术,无论是普通外科中的肝胆、胃肠道手术还是妇科中的子宫及附件手术,术后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肠麻痹, 那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手术后肠麻痹?1.其中,病人术后排气难就是一个让临床医生头痛且担心的大问题。

因为术后病人营养的
吸收、体质的恢复,主要依靠饮食的调养。

所以,术后排气是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身体恢复的关键一步。

术后排气时间超过72小时极有可能带来以下4个方面的后果:
2.那么,术后排气迟或不排气的原因是什么呢?可概括以下5个方面…………不难看出,
其核心是——胃肠道功能被抑制,肠管蠕动减弱。

术后肠麻痹所导致的。

3.同时专家也指出………………
4.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所以为了减轻患者痛苦、节省医疗资源,采用积极有
效的药物治疗术后肠麻痹显得格外重要。

5.而我们的医药学专家也一直在研究和探索。

使用过的药物有…………这些药物有的效果
并不显著,有的副作用太大退出了医药市场。

外周阿片类受体拮抗剂已证明有效但还没有应用于国内临床,所以可以说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种安全有效地对症治疗术后肠麻痹的药物,直到厚朴排气合剂的问世。

厚朴排气合剂是由我公司生产的专科治疗术后肠麻痹预防术后肠梗阻的一种中成药,填补了临床空白,并且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已经过四期临床的验证。

得到外科专家的普遍认可并推荐作为术后常规用药。

6.术后患者能够如能早期服用厚朴排气合剂,在。

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产品。

厚朴排气合剂有……四味中药组成。

8.此方是在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中厚朴三物汤方的基础上另外加了一味中药--
木香精制而成的。

保持原方君药“厚朴”不变,而臣药为木香,枳实、大黄分别为佐使药。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四味中药各有何功效。

9.那么,四味中药作用于胃肠道又有何药理作用呢,我们来看一下。

四个组分能明显兴奋
胃肠道平滑肌,增强胃肠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同时又能解除肠管平滑肌的痉挛性收缩,对胃肠道平滑肌有双向调节作用;大黄、枳实还可以升高血浆胃动素,能使胃体、胃窦收缩,幽门松弛,十二指肠和空肠收缩,使蠕动加速,兴奋胃肠机能。

四组分协同能够提高推进率、增强排空、促进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厚朴和木香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厚朴、大黄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广,抗菌性质稳定;大黄的泻下作用可以清除胃肠内细菌、毒素和毒物,减少细菌移位发生,降低血中内毒素水平。

并且,四味中药可作用于全消化道各部位,实现了全面恢复胃肠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