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规范及要求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 强制性条文 word整理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1.第5.0.4条:5.0.4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且离地2m高且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应符合表5.0.4的规定。
表5.0.4 无线电干扰限值标称电压(kV) 110 220~330 500 750限值dB(μv/m) 46 53 55 582.第5.0.5条:5.0.5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湿导线条件下的可听噪声值应符合表5.0.5的规定。
表5.0.5 可听噪声限值标称电压(kV) 110~750限值dB(A) 553. 第5.0.7条:5.0.7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
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4. 第6.0.3条:6.0.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2.5。
2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1.5。
5. 第7.0.2条:7.0.2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最少片数,应符合表7.0.2的规定。
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7.0.2的基础上增加,对110~330kV输电线路应增加1片,对500kV输电线路应增加2片,对750kV输电线路不需增加片数。
表7.0.2 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少绝缘子片数6. 第7.0.9条:7.0.9 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间隙,应符合表7.0.9-1和表7.0.9-2的规定。
表7.0.9-1 110~50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表7.0.9-2 75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注:1 按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情况校验间隙时的相应气象条件,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取值。
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标准(附编制说明)

附件1: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标准(附编制说明)国家电网公司目录1 总则 (3)1.1 目的 (3)1.2 依据 (3)1.3 内容 (3)1.4 适用范围 (3)2 本标准适用的环境条件 (3)3 线路主要特征及设备分类 (3)4 导地线技术参数和要求 (4)4.1 引用标准 (4)4.2 主要技术参数 (5)4.3 主要特点 (6)4.4 选用原则和技术要求 (7)4.6 出厂验收 (9)4.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4.8 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 (9)4.9 备品备件 (10)4.10 现场检验 (10)4.11 现场安装 (10)4.12 售后技术服务及质量承诺 (10)5 杆塔技术参数和要求 (10)5.1 引用标准 (10)5.2 主要技术参数 (11)5.3 主要特点 (11)5.4 选用原则和技术要求 (12)5.6 出厂验收 (14)5.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4)5.8 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 (15)5.9 备品备件 (16)5.10 现场检验 (16)5.11 现场安装 (16)5.12 售后技术服务及质量承诺 (16)6 绝缘子技术参数和要求 (16)6.1 引用标准 (16)6.2 主要技术参数 (17)6.3 主要特点 (18)6.4 选用原则和技术要求 (18)6.5 监造 (19)6.6 出厂验收 (19)6.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0)6.8 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 (21)6.9 备品备件 (21)6.10 现场检验 (21)6.11 现场安装 (22)6.12 售后技术服务及质量承诺 (22)7 金具技术参数和要求 (22)7.1 引用标准 (22)7.2 主要技术参数 (23)7.3 主要特点 (23)7.4 选用原则和技术要求 (24)7.5 监造 (25)7.6 出厂验收 (26)7.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6)7.8 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 (27)7.9 备品备件 (27)7.10 现场检验 (27)7.11 现场安装 (28)7.12 售后技术服务及质量承诺 (28)8 接地装置技术参数和要求 (28)8.1 引用标准 (28)8.2 主要技术参数 (28)8.3 主要特点 (29)8.4 选用原则和技术要求 (29)8.5 现场安装和检验 (31)附录A:典型气象区 (32)附录B: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污秽分级标准 (33)架空输电线路设备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37)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标准1 总则1.1 目的为适应电网的发展要求,加强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管理,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技术标准。
220kv~500kv 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220kv~500kv 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220kv~500kv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包括线路选线、杆塔设计、线路电气计算等内容。
三、线路选线1. 线路通道选择应考虑地形地貌条件、用地规划、环保因素等,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优先选择平地或开阔地带作为线路走廊,避免对人口聚集区、水域、农田等敏感区域的影响。
3. 必须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确保线路选线合理合法。
四、杆塔设计1. 确定线路走廓后,根据线路的传输容量、跨越距离等要素进行杆塔设计,确保杆塔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杆塔的基础选用应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确保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 杆塔的结构应符合国家标准,杆塔的强度要求应满足相关技术指标。
五、线路电气计算1. 线路的电气计算包括输电线路的电压降、电流计算等内容,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2. 确保线路的电气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3. 在电气计算中要考虑到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的特性,合理设置导线间距等参数。
六、施工管理1.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 施工现场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标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工程的正常推进。
七、验收与运行1. 完成线路施工后,应进行验收和调试工作,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
2. 线路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巡检与维护工作,确保线路设备的正常运行。
3. 针对线路的故障处理要及时有效,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20kv~500kv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相关单位和人员能认真遵守和执行本规程,共同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篇示例:220kV~500kV紧凑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一、前言二、设计要求1. 技术指标(1) 电压等级:220kV~500kV;(2) 输电距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3) 输电容量:根据负荷需求确定。
35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规范与要求内容

技术标准和要求1、施工围1.1 35kV线路部分: 35KV高压配电装置出线柜同杆双回路,线路长度为2×6.743km;在#23~#24处跨越浙赣铁路;在#10~#11处穿越沪昆高速铁路采用电缆穿越;在#03~#04穿越马路采用电缆;在#1杆处连接原线路;。
新建双回线路长6.743km,其中双回电缆线路长 1.111km,导线采用JL/G1A-400/25,地线采用OPGW-24B1-50,电缆采用YJV-26/35-1*630单芯电缆。
本工程新立钢管杆6基,角钢塔26基。
负责本工程所有杆塔标示标牌制作安装(包括但不限于杆塔标号牌、警示牌、防护栏等)。
负责本工程35kV输电线路投运、通信施工及设备调试、保护调试等工作。
本次招标工程中#10~#11塔(穿越沪昆高速铁路)之间的电缆井、电缆沟道、排管等土建费用按实际米数计算。
1.2 投标方应负责施工围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包括单体调试、分系统调试、整套启动调试等),土建施工,市政道路施工协调恢复绿化工作以及配合协调政治处理等工作。
1.3 投标方在报价时应充分考虑线路跨越、穿越原有各电压等级线路、道路、河流、绿化、高大树木以及施工临时便道等不利因素,费用包含在投标总价中。
主要设备品牌推荐如下:电缆:上上、万马、开成投标方须根据招标方提供的品牌采购。
2、工程概况发电机出线电压为10.5kV,分别直接接入10kV两段母线上,两段发电机母线之间设联络开关,10kV主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分别经2台20MVA双绕组主变升压至35kV。
35kV 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3、技术标准及规表一:变电站土建工程现行主要质量标准、规收质量标准目录》(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未提及标准请参考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
在施工过程中相关质量标准规版本更新,由施工提供最新版本。
表二: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现行主要质量标准、规备注:上述标准规引自《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现行主要目录管理制度、施工与验收质量标准目录》(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未提及标准请参考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1.第5.0.4条:5.0.4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且离地2m高且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应符合表5.0.4的规定。
表5.0.4 无线电干扰限值标称电压(kV) 110 220~330 500 750限值dB(μv/m) 46 53 55 582.第5.0.5条:5.0.5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湿导线条件下的可听噪声值应符合表5.0.5的规定。
表5.0.5 可听噪声限值标称电压(kV) 110~750限值dB(A) 553. 第5.0.7条:5.0.7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
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4. 第6.0.3条:6.0.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2.5。
2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1.5。
5. 第7.0.2条:7.0.2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最少片数,应符合表7.0.2的规定。
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7.0.2的基础上增加,对110~330kV输电线路应增加1片,对500kV输电线路应增加2片,对750kV输电线路不需增加片数。
表7.0.2 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少绝缘子片数标称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750单片绝缘子的高度(mm) 146 146 146 155 1706. 第7.0.9条:7.0.9 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间隙,应符合表7.0.9-1和表7.0.9-2的规定。
表7.0.9-1 110~50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表7.0.9-2 75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注:1 按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情况校验间隙时的相应气象条件,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取值。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word整理版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word整理版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1.第5.0.4条:5.0.4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且离地2m高且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应符合表5.0.4的规定。
表5.0.4 无线电干扰限值标称电压(kV) 110 220~330 500 750限值dB(μv/m) 46 53 55 582.第5.0.5条:5.0.5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湿导线条件下的可听噪声值应符合表5.0.5的规定。
表5.0.5 可听噪声限值3. 第5.0.7条:5.0.7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
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4. 第6.0.3条:6.0.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2.5。
2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1.5。
5. 第7.0.2条:7.0.2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最少片数,应符合表7.0.2的规定。
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7.0.2的基础上增加,对110~330kV输电线路应增加1片,对500kV输电线路应增加2片,对750kV 输电线路不需增加片数。
表7.0.2 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少绝缘子片数6. 第7.0.9条:7.0.9 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间隙,应符合表7.0.9-1和表7.0.9-2的规定。
表7.0.9-1 110~50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标称电压(kV)110 220 330 500工频电压0.25 0.55 0.90 1.20 1.30操作过电压0.70 1.45 1.95 2.50 2.70雷电过电压 1.00 1.90 2.30 3.30 3.30表7.0.9-2 75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标称电压(kV) 750海拔高度(m) 500 1000工频电压I串 1.80 1.90边相I串 3.80 4.00操作过电压中相V串 4.60 4.804.20(或按绝缘子串放电电压的雷电过电压0.80配合)注:1 按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情况校验间隙时的相应气象条件,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取值。
35K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规范及要求

35K V输电线路工程技术规范及要求-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技术标准和要求1、施工范围1.1 35kV线路部分: 35KV高压配电装置出线柜同杆双回路,线路长度为2×6.743km;在#23~#24处跨越浙赣铁路;在#10~#11处穿越沪昆高速铁路采用电缆穿越;在#03~#04穿越马路采用电缆;在#1杆处连接原线路;。
新建双回线路长6.743km,其中双回电缆线路长1.111km,导线采用JL/G1A-400/25,地线采用OPGW-24B1-50,电缆采用YJV-26/35-1*630单芯电缆。
本工程新立钢管杆6基,角钢塔26基。
负责本工程所有杆塔标示标牌制作安装(包括但不限于杆塔标号牌、警示牌、防护栏等)。
负责本工程35kV输电线路投运、通信施工及设备调试、保护调试等工作。
本次招标工程中#10~#11塔(穿越沪昆高速铁路)之间的电缆井、电缆沟道、排管等土建费用按实际米数计算。
1.2 投标方应负责施工范围内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包括单体调试、分系统调试、整套启动调试等),土建施工,市政道路施工协调恢复绿化工作以及配合协调政治处理等工作。
1.3 投标方在报价时应充分考虑线路跨越、穿越原有各电压等级线路、道路、河流、绿化、高大树木以及施工临时便道等不利因素,费用包含在投标总价中。
主要设备品牌推荐如下:电缆:江苏上上、浙江万马、浙江开成投标方须根据招标方提供的品牌采购。
2、工程概况发电机出线电压为10.5kV,分别直接接入10kV两段母线上,两段发电机母线之间设联络开关,10kV主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分别经2台20MVA双绕组主变升压至35kV。
35kV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3、技术标准及规范表一:变电站土建工程现行主要质量标准、规范验收质量标准目录》(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未提及标准请参考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
110kv到500kv架空送电线路技术规程

110kV到500kV架空送电线路技术规程一、引言架空送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规程的制定对于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110kV 到500kV架空送电线路技术规程展开深入探讨,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介绍其相关内容,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理解。
二、技术规程概述1. 110kV到500kV架空送电线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架空送电线路是输电系统中的一种常见形式,通过电力线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传输到用户家庭。
110kV到500kV架空送电线路作为高压输电线路,其具有输送大功率、距离远、传输效率高等特点,因此在电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技术规程的制定依据和重要性110kV到500kV架空送电线路技术规程的制定是基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旨在规范电网建设和运行的技术要求,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其中包括线路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工艺、设备配置等诸多方面的规定,对于改善电网质量、提升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主要技术要求1. 110kV到500kV架空送电线路的选线和选型在选择送电线路时,需考虑线路的电气特性、地理环境、经济性、可靠性等多方面因素,以保证线路的稳定高效运行。
选择合适的线路类型和型号,能够有效降低线路的损耗、提高输电效率,为电网建设和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2. 材料选用和规范要求110kV到500kV架空送电线路所使用的材料包括导线、绝缘子、杆塔等,这些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制定严格的材料选用和质量标准,并加强对材料的检测和监管,能够有效降低线路故障率,提高线路的可靠性。
3. 施工工艺和安全管理线路施工是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线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稳定运行。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安全管理要求,是110kV到500kV架空送电线路技术规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总结和回顾110kV到500kV架空送电线路技术规程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标准之一,其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标准和要求1、施工范围35kV线路部分: 35KV高压配电装置出线柜同杆双回路,线路长度为2×;在#23~#24处跨越浙赣铁路;在#10~#11处穿越沪昆高速铁路采用电缆穿越;在#03~#04穿越马路采用电缆;在#1杆处连接原线路;。
新建双回线路长,其中双回电缆线路长,导线采用JL/G1A-400/25,地线采用OPGW-24B1-50,电缆采用YJV-26/35-1*630单芯电缆。
本工程新立钢管杆6基,角钢塔26基。
负责本工程所有杆塔标示标牌制作安装(包括但不限于杆塔标号牌、警示牌、防护栏等)。
负责本工程35kV输电线路投运、通信施工及设备调试、保护调试等工作。
本次招标工程中#10~#11塔(穿越沪昆高速铁路)之间的电缆井、电缆沟道、排管等土建费用按实际米数计算。
投标方应负责施工范围内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包括单体调试、分系统调试、整套启动调试等),土建施工,市政道路施工协调恢复绿化工作以及配合协调政治处理等工作。
投标方在报价时应充分考虑线路跨越、穿越原有各电压等级线路、道路、河流、绿化、高大树木以及施工临时便道等不利因素,费用包含在投标总价中。
主要设备品牌推荐如下:电缆:江苏上上、浙江万马、浙江开成投标方须根据招标方提供的品牌采购。
2、工程概况发电机出线电压为,分别直接接入10kV两段母线上,两段发电机母线之间设联络开关,10kV主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分别经2台20MVA双绕组主变升压至35kV。
35kV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3、技术标准及规范表一:变电站土建工程现行主要质量标准、规范验收质量标准目录》(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未提及标准请参考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
在施工过程中相关质量标准规范版本更新,由施工提供最新版本。
表二: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现行主要质量标准、规范备注:上述标准规范引自《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现行主要目录管理制度、施工与验收质量标准目录》(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未提及标准请参考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
在施工过程中相关质量标准规范版本更新,由施工方提供最新版本。
表三:线路工程现行主要质量标准、规范与验收质量标准目录》(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未提及标准请参考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
在施工过程中相关质量标准规范版本更新,由施工方提供最新版本。
表四:国家电网公司现行输变电建设工程主要质量管理制度验收质量标准目录》(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未提及标准请参考基建质量[2011]79号文件。
在施工过程中相关质量标准规范版本更新,由施工方提供最新版本。
4、35kV线路路径在K387+425处跨越浙赣铁路至24#塔,转角架设至32#塔,下转电缆井,电缆敷设至220kV 变35kV间隔。
线路总路径长。
本工程全线均处于平原地带,工程地形划分为100%平地。
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线路经过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区。
交叉跨越情况经现场勘查统计,线路交叉跨越情况如下:交通状况本工程地处平地,故而交通状况良好。
主要技术参数架空线及电缆部分导地线选择及防振导、地线选型本工程导线选用JL/G1A-400/25,地线:OPGW-24B1-50。
导线的主要计算参数如下表:/km导地线防振导线的平均运行张力按《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取值,导线#01~#03、#04~#07最大使用张力仅为破坏张力的%;OPGW避雷线#01~#03、#04~#07最大使用张力仅为破坏张力的10%;导线#07~#10、#11~#17、#18~#32最大使用张力为最大破坏张力的25%;避雷线#07~#10、#11~#17、#18~#32最大使用张力为最大破坏张力的25%。
故本工程导线#07~#10、#11~#17、#18~#32均采用FDZ组合型防振锤防振,OPGW 避雷线采用专用防震锤防振,其它耐张段不采用防振措施。
该防振锤防震性能高、低磁滞节能,安装容易,防锈蚀能力强,大大延长了防震锤的使用寿命。
故导线采用FDZ-5L型。
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按照《华东电网电力系统舞动分布图(2010版)》,本工程处在0级舞动区(非舞动区),根据所属舞动区等级,本工程无须采取防舞装置。
绝缘配合及防雷接地污秽区划分根据《浙江电网污区分布图(2014版)》的划分,本工程为D1级污秽区,要求爬电比距按kV以上考虑。
根据《浙江电网污区分布图(2014版)》,结合现在踏勘调查,整体上线路沿线没有重要污染源。
上述污区图的污区划分与现场调查是吻合的,根据新的《电缆系统污秽区分级与外绝缘选择标准》Q/GDW152-2006,考虑“绝缘到位,留有欲度”的原则,故本工程的泄漏比距按D1级配置绝缘,即爬电比距按/kV以上考虑。
绝缘子型式和片数选择根据《浙江电网污区分布图(2014版)》中的污秽区划分,导线悬垂串,采用防污型钢化玻璃绝缘子,单片爬距为450mm、额定破坏强度70kN、结构高度146mm、盘径255mm,3片成串安装时泄漏比距为 /kV。
导线耐张串,设计推荐采用自洁能力较好的普通型钢化玻璃绝缘子,单片爬距为320mm、额定破坏强度70kN、结构高度146mm、盘径255mm,4片成串安装时泄漏比距为kV,均能满足污区图爬距要求。
跳线采用防风偏合成绝缘子,爬电距离≥980mm,结构高度660mm,芯棒直径≥34mm。
空气间隙35kV线路导线及带电部分对杆塔与接地部分的最小空气间隙,考虑风偏后,应不小于下列数值:带电作业的杆塔上需停留作业的地方,考虑有人体活动范围。
为保持高塔的耐雷性能,#12、#23塔全高超过40m且有地线,在设计的基础上每串分别增加1片绝缘子。
防雷和接地线路环境1)沿线地形分布沿线地形:平地占100%。
土壤电阻率情况:沿线土壤电阻率r一般为100~500Ω·m。
2)雷电过电压气象根据气象资料,沿线雷电过电压气象要素为:气温15℃,无冰,雷电同事风速均为10m/s。
线路耐雷水平要求雷击跳闸有反击(雷击杆塔和档中避雷线)和绕击跳闸组成,与标称电压等级和架空线路结构(杆型、避雷线根数和布置,接地电阻)等有关。
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规定,有地线线路的耐雷水平如下表。
防雷原则全线以单避雷线作为防雷保护(钢管塔部分采用双地线防雷保护),在外过电压无风时(V=0、C=0、t=15℃)档距中央导线与避雷线间的距离满足规程S≥1+ (L-档距)要求。
接地设计本工程杆塔全线逐基接地。
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材料为φ12圆钢,接地体及接地引下线均采用稀土热镀锌防腐处理,接地体型式为风车型浅埋式接地,接地体埋设深度为~米(岩石允许放宽到米,耕作地埋设深度为米),接地引下线与铁塔采用双螺栓固定。
杆塔接地电阻的测定:每基杆塔的工频接地电阻在雨季干燥时不得超过下面数值。
允许工频电阻值考虑到本工程线路的重要性,本工程线路的工频接地电阻值必须小于10Ω。
绝缘子串与金具绝缘子金具串强度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下表所列的数值。
双联及多联绝缘子串验算断一联后的机械强度,其荷载及安全系数按断联情况考虑。
绝缘子机械强度安全系数合成绝缘子最大使用荷载情况安全系数按考虑,盘型绝缘子验算正常运行的常年荷载下满足安全系数不小于的要求。
常年荷载采用年平均气温下绝缘子所承受的荷载。
断线、断联的气象条件是无风、有冰和-5℃。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不小于下列数值:最大使用荷载情况:断联、断线、验算情况:采用黑色金属制造的金属表面应热镀锌或采取其他相应的防腐措施。
绝缘子串组装方式直线塔悬垂绝缘子串采用双联安装,双联串采用单挂点。
耐张串采用单挂点双联成串安装。
本工程导线悬垂线夹采用XGH-5型铝合金悬垂线夹,导线耐张线夹采用NY-400/25压缩型耐张线夹。
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基本原则1)导线对地面、建筑物、树木、铁路、道路、河流、道管、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的距离,应根据导线运行温度+50℃定位,按导线允许温度+90℃校验,根据最大风情况或覆冰情况求得的最大风偏进行风偏校验。
计算上述距离,不考虑由于电流。
太阳辐射等引起的弧垂增大,但计及导线架线后塑性伸长的影响和设计、施工的误差。
重冰区的线路,还计算导线覆冰不均匀情况下得弧垂增大。
大跨越的导线弧垂按导线实际能够到达的最高温度计算。
2)输电线路不跨越屋顶为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物。
对耐火屋顶的建筑物,需跨越时应与有关方面协商同意。
对于跨越房屋的高度,全高不足15米的房屋(临时建筑除外)按15米(预留三层楼建筑高度)房高考虑,超过15米的房屋按实际高度跨越。
3)输电线路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甲类物品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贮藏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杆塔高度加3m,还应满足其它的相关规定。
导线对地距离和对各种设施及障碍物的最小距离按《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110的规定,35kV输电线路导线在最大弧垂时,对地及对交叉跨越物的最小垂直距离,或导线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与交叉跨越物间的最小净空距离,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物的距离林木跨越原则:线路通过林区,一般按跨越设计。
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树木生长高度均以成熟林的平均自然生长高度。
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垂直距离不小于4m、导线在最大风偏情况下,与树木的净空距离不小于4m。
杆塔型式杆塔规划本工程新建角钢塔32基(其中双回路钢管杆6基,双回路角钢塔26基)。
杆塔型式及数量见下表:杆塔材料(1)材料选用①本工程杆塔采用钢管杆及角钢塔,杆件及连接板材质采用Q345B和Q235B级钢。
②杆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连接螺栓采用级和级,焊接件对Q235B、Q345B钢分别采用E43型、E50型焊条。
(2)材料标准①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及物理特性指标按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要求执行。
②连接螺栓的强度设计值及物理特性按《紧固件机械性能》(GB/、GB/、《六角头螺栓 C级》GB/T 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 5782的要求执行。
③焊接按《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要求执行。
④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 5118的规定。
(3)材料防腐、防松以及防盗①杆塔的所有构件均采取热镀锌防腐措施。
②角钢塔所有的螺栓均使用扣紧螺母进行防松。
③角钢塔离地米以下的螺栓均采用通过鉴定的防盗型螺栓。
杆塔的材料根据结构的重要性、结构形式、链接方式、钢材厚度和结构所处的环境及气温等条件进行合理选择,积极采用高强刚,降低耗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