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媒体的示范效应

论媒体的示范效应
论媒体的示范效应

论媒体的示范效应

一、媒体的示范效应

什么是媒体的示范效应?模式示范论是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的新闻媒介效果理论,即“媒介内容对受众行为具有模式化的示范效果”。媒体的示范效应怎么来的?这一理论主要由两个典型例子进行内容分析得出。一是美国学者论诺.韦茨曼和她的同事对供学龄前儿童看的小人书内容进行分析;二是美国学者西伦.厄洛里及同事对肥皂剧的饮酒镜头对妇女酗酒行为分析。

西方社会责任论中提出,新闻不仅要给予公众充分地表达意见的自由,还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教化社会公众。媒体设置议题,引导公众发表舆论,基础是在媒体全面、正确、客观、公正的公布信息的基础上,而面对缤纷的信息,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公正的,哪个最接近事实。

而如今大众传媒以无可比拟的信息功能与娱乐功能使它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建制。与此同时,大众传媒中的伦理问题也愈加突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媒体也越来越向商业化地方向发展而逐渐忽视了本身应该具有的积极地示范效应。少数传媒依凭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大肆聚敛财富,在竞争中不择手段,出现了低俗的唯利化、媚俗化的行为倾向。这种无视真善美、迎合假丑恶的行为现象已严重危害着公众、社会和媒体自身。

二、媒体负面的示范效应

(1)从电视相亲节目看媒体示范效应

正如现在各大卫视非常火爆的电视相亲节目,一方面它创下了高收视率,另一方面它也遭受到了各方的指责,因为它在触碰着社会的道德底线。节目中出现的一些类如“我还是坐在宝马车里哭吧”一类言论更是在我们的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实像嫁了好丈夫这样的想法自古就有,但始终是难登大雅之堂,这种言论作为一个个体的选择本无可厚非,公众无权制止你,但是这种言论在公共媒体里进行这般广泛的传播,就会让很多观众误以为,这种言论既然可以在这样大的电视媒体里播出那就是具有一定合法性的,这无疑是在挑战着整个社会的承受底线。一个本来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相亲节目如今却成了拜金和炫富的舞台,一个与人生与爱情相关的话题,过程中却充满了铜臭、讥讽、露骨、自私,甚至是互相谩骂。电视相亲节目出现的这种堕落泛滥现象,出现的这种低俗言论,媒体的选择和责任缺失成为了最主流的助推剂。在一个剩男剩女广泛存在的年代,在一个情感爱情正在经受哦巨大考研的社会转型期,一个人究竟会怎样思索自己的人生,究竟会做出怎样的人生选择,价值观正在日益多远化,但是对于转型期的媒体来说,又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做出集体性的选择,媒体应该很明确的去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宣传什么,这才是一个电视媒体应该做的。

(2)透过悟本堂事件看媒体伦理问题

“养生明星”张悟本迅速走红媒体传媒可是功不可没的,是媒体把张悟本“神话”了。今年2月以来,张悟本靠着湖南卫视的养生节目《百科全说》迅速走红,不仅如此,公众发现张大师背后其实是一条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嘉宾通过电视走红,他的付出很快就成倍回收;文化公司会帮他策划后面出书等活动,从中收取不菲的策划费用。一些新播出的节目也需要炒作,它们和那些慷慨激昂的嘉宾互相提升着节目收视率。敢问媒体的伦理道德又何在呢?

张悟本成名了,受众疯狂了,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伦理的短板再一次暴露无遗。媒体对收视率的追逐胜过对节目嘉宾的筛选考量,只要嘉宾语言活泼,时不时地能蹦出几句“雷语”提升收视率,观点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常常可以忽略。媒体以娱乐化的方式向受众传播养生之道没有错,但是像包装娱乐明星那般将养生嘉宾包装成“大忽悠”却是损媒体职业伦理,这不是在“愚化”受众吗?

(3)“示范-模仿”效应背后的媒体伦理

2010年3 月23 日到5 月12 日短短50 天,我国发生了6 起校园凶杀案,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对校园凶杀案的媒体新闻报道中,内容主要集中在凶案过程、凶手情况及凶案发生背景这三个方面,《扬子晚报》还对现场和凶手的图片进行了刊登。其中在报道福建南平和广东雷州校园血案时,还刊登了现场的惨状和凶手的作案工具。可见,这些报道在细节上给予了凶手行凶手段及其社会影响最大化的呈现,这带来的后果就是是凶杀场景真实再现带来的恐惧感无法消除,作为大众化报纸,容易激起受众对于受到人身伤害的恐惧,同时这也给一些原本就对社会存在不满的人提供给了暗示,“鼓励”了一些人对这种犯罪行为的模范。媒体在报道暴力事件时应当背负起的责任。唤起公众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识,对暴力的警觉与拒绝,以及对正义的正确认识。媒体应该发掘这些惨案背后的社会问题,而不是针对个案进行详尽的报道,对凶手犯罪原因的探讨封闭化、固定化。

三、应对与策略

(1)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对已经引起极大社会公愤的“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不得选择社会形象不佳或有争议的人物担当主持人”、“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

(2)传媒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用真善美的价值目标来引导社会、指导实践。这是现代传媒必须坚持的神圣使命。媒体要牢牢把握自己的社会角色,积极传播对公众身心健康有益的各种资讯,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精神产品,积极想公众之所想,急公众之所急,引导公众健康向上。媒体应当承担起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提升社会公信力以及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对于电视相亲类类节目,不能违背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媒体既要看重收视率,但也不能把收视率看作是唯一的,节目的收视率只是一个路径,不能违背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尤其对于婚恋节目,媒介有责任让参加节目的嘉宾具有一定的公共意识,应该懂得区分私人空间与公共场合话语情境的区别,不同的话语情境形式应该区分对待。平常在私人空间说的一句玩笑话,放到电视上说,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放大效果。

在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一些媒体选择了经济利益。比如悟本堂事件中,媒体就为了经济利益而放弃了社会利益。对于媒体来说,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并重,当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经济利益要让位给社会利益。单方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社会利益,不利于社会的进

步,也不能反映社会的全貌。

媒体如果希望摆脱恶性案件报道的“示范—模仿”效应所带来的困扰,必

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应当是新闻报道方面价值的走向,媒体在报道暴力事件时应当背负起的责任。唤起公众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识,对暴力的警觉与拒绝,以及对正义的正确认识。媒体应该发掘这些惨案背后的社会问题,而不是针对个案进行详尽的报道,对凶手犯罪原因的探讨封闭化、固定化。在媒体新闻呈现上,对于该类事件报道的版面和时段安排上,不要过于突出和集中;对犯罪细节,不宜过多暴露;不仅要报道事实,还要报道更多理性的解释和意见,疏导社会情绪,深层次挖掘社会问题,在宏观价值层面进行剖析,充分尊重校园凶杀案媒体报道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

(3)公众应该理智客观地看待媒体报道,不可一味偏信,更不可盲从。

综上所述,媒体应该确定好传播活动的价值选择原则,发挥媒体应有的积极的示范效应,更好的构建主流的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

参考文献

?甄东霞《从相亲类节目的火爆看媒体之责任———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2011(4)

?张金阳《校园凶杀案媒体报道中“示范—模仿”效应背后的伦理考察》2011

电视媒介对儿童行为的负面影响

电视媒介对儿童行为的负面影响进入新时代,电视开始改变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的人生价值观。同样也深深影响着少年儿童。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儿童耗费在看电视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据调查,我国中小学生最经常的课外活动是看电视,曾有电视收视率调查显示,在晚上黄金时段,4至16岁的孩子在某电视台的平均收视率2002年为3.5%,也就是说仅这一个频道在这个时段就有约833万未成年观众。节假日收看电视的儿童还会更多。 毫无疑问,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确实充实了儿童的业余活动,电视节目借以高科技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传递着各式各样的知识,使得儿童轻而易举的就能获得从老师和父母那里学不到的知识。由于看电视,儿童的独立性、好奇心和求知欲进一步加强,电视使孩子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并且电视中知识类的节目令孩子们大开眼界,如《人与自然》、《神奇的地球》、《探索与发现》等节目,从一定意义上讲,电视是孩子们的“第二家庭”、“第二课堂”,是父母和教师的替代物。因为看电视已成为今天儿童生活的特定方式,所以使得孩子们心智早熟,见多识广。当然,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个不争的事实却是,电视也对儿童的行为带来的一系列负面的影响,让家长们和所有社会上关注的人士不得不重新回过头,认真的审视和反思这一社会现象。 一、电视暴力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的确,现代儿童的生活环境已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在电视进入家庭之前,父母一般是给孩子讲故事,读报纸,孩子在知识性、娱乐性和情感方面较多的依赖父母。而当电视家庭化后,五彩的电视荧屏就向孩子们直接地呈现了多姿多彩的世界。“电视摧毁了隔离儿童世界与成年人世界的那堵墙。”由于看电视不需要特别的指导、无须思考、而且电视的播出不分观众。电视对儿童轻而易举的“俘获”,使得儿童最终“依附”于电视所呈现的世界。据称,美国的孩子在18岁前,从媒体上目睹的暴力行为有30万桩。近年来我国的电视屏幕上也充斥着大量暴力血腥的内容。一些电视台只顾了广告收益在一些黄金时段大量播放一些其实是儿童极为不宜观看的血腥暴力节目,有调查数据显示,一家某地级市的电视台就连续一个多月在每晚的晚间剧场都播放了与血腥暴力有关的影片,包括枪战片、警匪片、恐怖片等。 儿童在看多了暴力电视镜头后,常常会误以为暴力情况反应的就是社会现实,以为暴力是解决冲突或达到一般手段不易获得的目的的直接方式,当成问题的唯一解决方式。暴力镜头对儿极具暗示作用,儿童长期耳濡目染后,比较容易在类似的生活情境中表现出攻击行为。 有一种误解,以为少儿的卡通节目对孩子就比较积极、正面。其实,电视卡通片上的暴力镜头,远超过一般成人观看的电视片。有好多以暴力对付坏人,假维护正义之名、行暴力血腥之实的卡通节目,以及借暴力的英雄式描述来促销广告业主的暴力。在这方面,像美国早期的动画片《变形金刚》、日本的很多漫画题材改编的动画片《忍者神龟》、《圣斗士》等片,都包含了这种因素。虽然这些动画片在制作的精良上确实让人佩服。但在其更深远意义上对儿童的教育方面的作用确是让人质疑的、不能信服的。 二、电视广告对儿童消费行为的影响 现如今,电视节目中附有大量的广告,许多节目是为了推销食品和其他穿戴之类的商品。广告的负面影响之一,是导致社会趋向物质主义,广告不断宣

媒介融合概论

媒介融合概论 题型:①名词解释(4个) ②简答 ③论述 ④分析:哪些属于媒介融合,哪些不属于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 “媒介融合”是指媒介产业在媒体形态、媒介功能、传播手段、资本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方面所进行的聚合和演进。它既指代这些要素相互融合的过程,也指代新闻生产过程的融合,同时也指代新闻产品以文本、声音、图像、视频、数字等形式呈现出来的信息服务方式的融合。 二、媒介融合的类型以及大致特征(P11-P23 ) ⒈媒介技术融合 ⒉媒介所有权合并 ⒊媒介间战术性融合 ⒋媒介组织结构性融合 ⒌新闻报道融合 ⒍新闻从业者的技能融合 三、【论述】媒介融合理念对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P24-P28) 从传播的“5W”来考察,这种影响表现为: 1.Who---传播者从“术业专攻”到“通才全能”,同时分工细化 2.What---信息从重复叠加到整合连贯,同时各具特色 3.What channel---渠道从各自为营到互动整合,同时分组多元 4.Whom---受众角色从单一线性到多重交叉,同时分众传播 5.What effect---传播效果从一元效果到复合效果,同时分别影响 四、媒介融合对我国媒介产业的深刻影响 1.媒介融合将促进媒介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演化 2.媒介融合将促进媒介法规和相关管理制度的保障 3.媒介融合将促使媒介产业的盈利模式发生转变 4.媒介融合将催生新的传媒服务理念 五、【简答】我国媒介融合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间的联动阶段 2.传统媒体与网络的“报网互动”阶段

3.“第五媒体”与其他其他媒体的融合阶段 4.传统集团尝试融合式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实践阶段 六、【简答】新闻生产流程再造的各个环节及其新特质 1.多介质运作: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新特质 2.用户贡献内容:融媒体时代新闻消费的新特点 3.跨媒体的信息终端:融媒体时代新闻发布的新特点 七、微新闻 所谓微新闻,是指以微博为主要工具和平台,从组织、生产到发布、扩散的人人可参与的新闻活动。从目前看,微新闻的技术优势在于:一是信源广泛,所有微博用户都是消息源。二是时效性强,所有用户都可能是第一或前端信源,随时随地、全天候同步直播新闻,成为不折不扣的“草根记者”。三是扩散快而广,通过“粉丝”机制和用户转发可以形成几何级、病毒式的高速传播。此外,它还具有个性化、互动性强等优势。 八、跨媒体思维 所谓跨媒体思维,强调的是记者在采访中能自如地运用多媒体对相关信息进行分层处理的思维特质。它要求记者必须了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的传播特点,掌握各种媒体的采访技能;在采访中,能根据新闻信息的不同特点,迅速判断其适宜用何种媒体进行传播,从而能及时采用不同的采访手段进行信息采集,确保新闻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 九、全能记者 所谓全能记者,即了解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媒体的性能和传播特质,熟悉各种媒体的采写技能,能够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新闻表现方式进行现场新闻采集和写作(制作)的记者。与现行单一介质媒体的记者比较,全能记者在新闻现场要身兼多职,一人多用。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现场或重大事件发生时,全能记者要能根据现场情况,运用跨媒体思维,准确地判断现场报道需要用何种介质,才能最大限度地将信息最迅速、最有效地传播给受众。因此,它对记者的基本素质包括综合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名词解释】IPTV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 十一、当前媒体技术问题 &特征P157-158

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再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性

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再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性 作者:李良荣 【内容摘要】本文就中国新闻媒体兼具的“上层建筑”与“信息产业”双重属性的问题,进行了从理论到实际、从历史到现实的多重视角的观察与辨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要包括:一、误读双重性,困扰传媒业;二、党的喉舌:重回一报两台;三、双轨制:中国媒体的现实选择;四、分层发展,分级管理。 【关键词】新闻媒体;双重属性;双轨制;分层管理 1995年初,我在《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 ①一文中,正式提出了中国传媒具有上层建筑和信息产业双重属性的概念。当然,这一概念的提出只不过是对已经走向市场的中国传媒业实践的一种追认。中国新闻媒体双重属性的确立为新闻媒体走向市场提供了理论支撑,并由此引发媒体经济的起飞。从1991年到2000年的10年间,中国传媒广告经营额从35亿增长到712亿,年平均增长率达35%,远高于同期GDP年均8%的增速。传媒业不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而且,无论从产值看,还是从社会影响力看,传媒业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龙头老大。 突破禁区,对新闻媒体属性的重新认识导致了媒体产业的腾飞,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同 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对新闻媒体属性的认识再次陷入盲区,新闻媒体的发展开始“失速”。为此,我们不得不再次检讨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 1995年初,我在《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 ①一文中,正式提出了中国传媒具有上层建筑和信息产业双重属性的概念。当然,这一概念的提出只不过是对已经走向市场的中国传媒业实践的一种追认。中国新闻媒体双重属性的确立为新闻媒体走向市场提供了理论支撑,并由此引发媒体经济的起飞。从1991年到2000年的10年间,中国传媒广告经营额从35亿增长到712亿,年平均增长率达35%,远高于同期GDP年均8%的增速。传媒业不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而且,无论从产值看,还是从社会影响力看,传媒业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龙头老大。 突破禁区,对新闻媒体属性的重新认识导致了媒体产业的腾飞,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对新闻媒体属性的认识再次陷入盲区,新闻媒体的发展开始“失速”。为此,我们不得不再次检讨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 一、误读双重性困扰传媒业 “事业性质,企业化运作”是传媒业双重属性的具体运作模式。虽然这一模式造就了中国传媒业的10年繁荣,目前它却深深地困扰着中国的传媒业。 经过20余年的新闻改革,中国传媒业以不同的办刊(台)方针、不同的功能定位、不同的受众定位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但多样化的媒体正遭遇着单一管理模式、单一经营模式的捆绑。 作为事业单位,中国的传媒业无一例外都必须以党性原则统帅一切,无条件接受党政机关的直接领导,无条件地完成上级领导所确定的宣传任务,这使中国的传媒业成为“准行政部门”。 传媒的所有权归属于党政机关,上级领导部门可以任意处置任何一家媒体,就像在媒体集团化过程中所显示的,要并要拆,要办要关,全由领导决定。 传媒主要的人权、财权、事权归属于党政机关,包括重要的人事任免、重要的投资决策、重要的改版、最后审批权都在党政机关,甚至连报刊的发行定价、报刊的版面增减都得经党政领导批准。 传媒的报道方针、重要报道内容都由党政机关审批决定才能实施。一些重大的新闻,比如当地党政领导人的活动,几乎所有媒体都无一例外要求报道。 然而,传媒业作为事业单位,却得不到政府财政拨款,少数媒体有一点财政支持,也是象征性的,媒体必须自己去打拼市场,自己养活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作为企业,中国传媒必须自负盈亏,依法纳税(营业税、所得税一项都不少)。为此,全国近万家媒体(约2000家报纸,约2000家电台,约3000家电视台,约3000家生活时尚、新闻财经类杂志)都齐步走向市场,以广告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其中电台、电视台95%以上收入来自广告,报刊除发行收入外,98%收入来自广告。广告市场僧多粥少,竞争之激烈近乎残酷。 但是,传媒业却享受不到企业的任何权利,不能自主经营、自主决策;它们的发展除了自我积累、银行借贷之外,不允许有业外资本注入。中国的传媒是产业却不允许产业化,是独立法人却不能独立行事,实行企业化管理却不能企业化。

庐江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庐江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政治学科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5小题,共计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文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 ②文化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 ③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③④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B.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C.文化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D.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莫言的文学创作拥有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会在一起,从“高密东北乡”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富有张力的“民间深层经验”。这表明( ) A.丰富的想象力对文学创作起决定作用 B.“民间深层经验”体现文学创作的主观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的统一 C.文学创作时可以脱离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 D.莫言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是其家乡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描述 4.孟浩然《与诸子登岘首》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②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文化 ③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④文化都是由文人创造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在庆祝“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首次手控对接成功的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讲话指出,要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使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胡锦涛同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B.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C.文化有时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有时是自发形成的 D.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6.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响,同名书籍《舌尖上的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在当当网上的销量就突破了20万册。不仅如此,由此书引发的“吃货”效应将其他餐饮美食类书籍也带入了销售高峰。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③文化成了第一生产力④文化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7.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人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 ) 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B.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新媒体的负面影响与控制措施

新媒体的负面影响与控制措施 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新媒体”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新闻界、学术界和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近年来,以互联网和手机为用户终端的新媒体传播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将人们置身于信息的包围之中,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可接受的信息资源。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越是具有正面的便利作用,越是可能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面对这些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这些问题,真正做到扬新媒体之所长避新媒体之所短。 关键词:新媒体;负面影响;控制措施 一、新媒体概述 眼下以网络和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人们最热门的讨论话题之一。这些以网络和手机为传播媒介的手机电视、IPTV、博客、播客、微博等新兴媒体成长的速度极其迅速。不仅改变了人类传播活动的速度,而且也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甚至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截止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普及率达到31.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2.77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5.9%[1]。网络用户和手机用户数量的迅速扩张,几乎波及到社会的不同阶层、各个角落,全面融入了现代人生活的所有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其受众规模大有超越电视观众之势,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促进人类社会的传播和互动,带给人们传递信息的便捷和自由。然而由于它的新生和不规范,无限丰富多样的信息被不加控制地传播,造成信息传播的污染,导致传播生态环境的恶化[2]。它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媒体对人们思想方面的影响 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媒介交流方式和娱乐体验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其中网络对人们影响比较大。2010年在青年人当中比较流行的网络语言:“神马都是浮云”、“给力”、3Q大战之“非常艰难的决定”、以及李刚门事件背后的“我爸是李刚”;还有“漂漂”——“漂亮”、“东东”——“东西”之类的随意性语言和“TMD”——“他妈的”、“菜鸟”——“新手”等等一些低俗性的语言。这些超越常规的网络语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仍然在不断追求个性、不断追求创新的洪流中。粗俗的网络语言在丰富现代汉语的同时,也给现代汉语的规范和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网络语言如此简单草率,不仅糟蹋了中国文字的内涵,还冲击着中国语言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 还有以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为代表的颠覆传统审美观的网络红人,以及2010年火爆异常的各类相亲节目等等,其中引起争议最大的数《非诚勿扰》,从这档节目里争先恐后跳出来的几位“拜金女”,其中有公然宣称“更喜欢在宝马车里哭泣”、“我的手只让男友握,其他人握一次20万”、“你的车可以送给我吗”之类直白的拜金语言。点开网页,各式各样的混乱信息蜂拥而至,这些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简便、快捷的新闻代替深度报道,人们在接受这些信息的同时也随着媒体的思维走,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网络信息虽然丰富但是良莠不齐,造成青年人思想混乱,迷失自我。 (二)新媒体对人们学习方面的影响 网络是特别受青年学生一代青睐的信息传播媒介,特别是伴随着网络长大的这一代青年学生受到的影响最大。首先是阅读方式方面的影响。过去人们习惯阅读报纸和观看电视,现在,人们几乎不读报纸,很少看电视,人们已经习惯于从网络获得新闻及相关信息。互联网络信息量虽然大,交互性强,但是信息却良莠不齐。人们在阅读的时候常常是快速地穿梭过一个又一个信息,已经完全失去了心平气和的阅读习惯,造成现在的人们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其次是写作方式方面的影响。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人们养成了书写和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39)

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八年级语文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温馨寄语】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请自信地握起你的笔,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更远!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在下列横线上,默写出相应的内容。(8分) (1)他山之石,。 (2),怅望青田云水遥 (3)淮南秋雨夜,。 (4),人不学,不成行。 (5)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6)韩愈《马说》中“?”的语句,明确揭示“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7)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2.阅读下面语句,按要求答题。 黄与绿主zǎi着,无边无银,坦荡如底,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jí,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奇崛.()主zǎi()柔媚.()枯jí() (2)画横线的句子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改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2分) A.马航MH370班机失联后,机上239人的安危牵动我们每个人的心。 B.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 C.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D.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善于探索、善于发现的水平。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在三个月昼工作期间,圆满完成了工程任务,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 D.韩国客轮沉没的西南海域海潮较急,海面掀起轩然大波,船体摇摆十分厉害,救助人员曾多次尝试进入船

论西方“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启示

论西方“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启示 摘要]在近些年的社会舆论中,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往往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未来主义和自由经济舆论的鼓吹下,媒体融合不仅代表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仿佛还预示着天赋人权和民主自由的人类理想,因而成为了象征实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类平等的金钥匙。笔者认为北美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把媒体融合现象作为起点,着重剖析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政经、机构、政策、发展、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的本质、动因以及影响。总的来说,在全球传播体系市场化、自由化和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媒体融合不仅是全球资本主义体系通过传播信息产业自我更新和自我重组的具体手段,同时也给发展策略、行业监管、资本积累、劳动关系、社会民主和大众文化带来了种种互相制衡的矛盾的影响,历史的延续性和革新性是媒体融合的双重特点。 [关键词]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体融合;概述 洪宇,美国伊利洛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传播学博士,现任Muhlenberg College 媒体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洪宇的研究方向包括:中国信息传播产业与政治经济研究,国际传播以及发展问题。电子邮件yuhonguiuc@https://www.360docs.net/doc/405867134.html, “媒体融合”,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它的内涵与外延非常的丰富,人们对媒体融合的界定往往受潜在的经济逻辑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作为历史现象,媒体融合的发展也还未有终结。处在最活跃的经济和技术领域,媒体融合的走势受到宏观政治、意识形态、产业政策、市场、技术、核心价值和社会大众的多方影响。介于“媒体融合”是一个动态的学术热点,本文试图粗略地归纳出几种比较突出的研究途径和角度。特别是站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本文旨在审视北美学者近几年内对“媒体融合”现象的预测、分析以及常用的理论分析框架。总体来说,北美学者对媒体融合的探讨大致分三大重点:第一个重点考量媒体融合这一历史现象的性质,并试图解释趋势背后的主要推动力和阻力;第二个重点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媒体融合的具体状况加以分析。对于新媒体政策与新融合经济的解析是这个方向的重中之重;第三个重点涉及媒体融合所带来的,反映在大众政治、公共文化、社会关系上的种种深刻影响。可以说,一方面,通过对当今全球资本主义格局的分析,北美传播学,特别是传播政治经济学,对“媒体融合”概念中另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未来主义成分做了“去神秘化”的剖析;另一方面,由于认识到在市场化和自由化的全球影响下,媒体融合已超越言论,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承载国际政治经济角逐、影响国内社会权力结构的重要历史趋势,北美学者也因此给于媒体融合足够的重视,对这个历史进程在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机构和权力分配中起到的有机作用做了全方位的研究。 一、什么是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最早是由MIT政治学学者Ithiel de Sola Pool提出的。他在1983年的专著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中,把媒体融合描绘成一股未来趋势。这个概念泛指由数字技术

论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论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秦前红、刘高林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cracy and Law of Reason 秦前红 【学科分类】法理学 【摘要】激情的民主和理性的法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紧张。二者之间有相互促进的地方,但并不如人们普遍所认为的是天然统一的。本文首先从理论及各国的实践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以足球“黑哨”问题为例证,从法律的视角对二者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思考,认为树立法律权威、确立法律信用是民主的法治要求,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是法治的民主要求。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统一。 【关键词】民主;法治;罪刑法定 【写作年份】2003年 【正文】 论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秦前红刘高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民主与法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文明国家的共同追寻。中国自“开眼看世界”以来便对西方民主与法治环境下的文明社会推崇不已,于是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思想引进和制度移植。但由于西方社会自身历史的特殊性以及西方对民主和法治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再加上中国自身传统思想的影响,这条学习之路异常缤纷但十分艰辛。其间思想流派杂陈观点互相辩难,而经由思想催化的制度更是千姿百态甚至自相矛盾,不仅难以与我国国情相契合而体现出先进性,反而有淮橘为枳的尴尬甚至流祸无穷。 因此,明确二者的含义、厘清二者的关系便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了。而在我党以大无畏的精神拨乱反正并毅然选择了法治的治国之路后,这种探讨尤为重要。当然,笔者并非对民主与法治做一个系统的正本清源,那需要几本厚厚的专著恐怕才能完成,在此只想对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作一点力所能及的阐述。 一 民主,永远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词语。民主理论源远流长,它从两千五百年前古希腊的文明中持续不断的发展而来,传播到了每个大陆并成了人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主的含义众多,但在现代宪政理论中,民主的基本含义是政治事务中最基本的权利应属于人民。民主能让我们避免独裁者暴虐、邪恶的统治,能保证公民享有更为广泛的基本权利,使人民能够运用自我决定的自由,在自己选定的规则下生活。从民主的发展史来看,民主理念要在国家统治中得到实现,离不开法治。

论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

论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 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应该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将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和提升贯穿学校治理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程序之中,形成法治素养教育、法治素养实践和法治文化熏陶“三位一体”的有效路径。 目前,无论是在政策范畴还是在学术领域,“学生法治素养”均是一个使用频次较少的政策用语和学术概念。在已生效实施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中,20XX年7月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首次使用了“学生法治素养”这一概念,并提出探索建立综合性的学生法治素养评价机制。为了丰富“学生法治素养” 的学术研究内容和研究角度,为教育政策法规中合理使用“学生法治素养”提供法理依据,同时为探索建立综合性学生法治素养评价机制奠定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对学生法治素养的概念、构成要素及其内容进行充分地论述和解析非常必要。 一、解析法治素养相关概念 从理论上辨析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和外延,首先需要厘清法治素养、法制素养和法律素养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学生法治素养、法制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关系 法治素养、法制素养和法律素养三者是递进式的包含与被包含的

关系。 法律素養强调的是主体所具有的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状态和程度,着眼于公民权利的保障和义务的履行。 法制素养是在法律素养的基础上,通过静态和文本层面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凸显主体对法律规定的服从、对法律秩序的维护和对法律权威的认可。 法治素养则是在法制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动态的、规范化的“法”的运行机制,重视主体作为权利主体对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民主参与和主动监督,强调宪法的最高权威。 (二)学生法治素养概念界定 在明晰法治素养与相关概念区别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这一主体身份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学生法治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法治教育以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和训练,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治追求和法治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自觉行为和尊崇捍卫的状态。 具体来说,学生法治素养就是学生了解和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常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依法履行自身义务,能够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愿意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认同法治的价值追求和道路选择,树立法治观念并形成法治信仰。 二、分析学生法治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内容 (一)学生法治素养的构成要素

论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

教师·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论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 作者贺英 摘要: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50年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在这起抗冰保卫战中,新闻媒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阐述了新闻媒体在类似危机事件中的功能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媒体应如何缓解社会危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危机;生命周期;安全阀;安全系数;危机缓解 一、危机的定义和危机的主要类型 危机的概念众说纷纭,简要概括,可以定义为:“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一般情形下,危机不仅导致社会物质的损失,更使人们的精神价值体系遭受冲击,并引起社会秩序偏离正常轨道,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它和事物的常态相比,具有更多的偶然性、破坏性和继发性等特征,经常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的社会危机。 根据斯蒂文·芬克对危机生命周期的划分方式,危机存在若干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潜伏期,即有 迹象表明潜在有可能发生危机,显然这是量变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发生期,关键性的危机事件突然爆发,而且迅速演变。第三个阶段是蔓延期,危机的影响在存在的同时逐步扩大。第四个阶段是衰退期,危机的影响渐渐消退,但仍需保持警惕,以免危机重复。这四个阶段就是在大众传媒的作用下交替演绎,展示着危机生命周期的轮回。 危机事件有很多种产生和爆发机制,但是如果我们仅从事件产生的原因出发,可以简单地将其分为自然主导型危机事件、社会主导型危机事件和自然社会型危机事件。 1. 自然主导型危机事件 自然主导型危机事件主要是由自然环境的变化所导致的危机事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灾”。自然主导型事件,往往没有直接的人为责任,如地震、海啸、干旱、水涝、地质灾害等。自然主导型突发事件,人类自古以来就难以避免,今后仍然无法消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加大了事物的关联性,从而放大了自然主导型危机事件的破坏力。 2. 社会主导型危机事件 社会主导型危机事件,是在社会发展中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事物发展失序,从而发生的危机事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祸”。如果再从细致的原因考察,我们可以把社会主导型危机事件分为社会生产型、社会交往型和恶意破坏型三种。社会生产型是因为社会生产程序出现问题而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安全事故、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瓦斯爆炸、毒气泄露等就属于社会生产型。如2005年11月13日,吉林市石化公司的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成百吨苯流入松花江,引起下游沿岸的哈尔滨、佳木斯, 以及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等城市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社会交往型危机事件是因为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失序而产生的危机事件,其中以群体对抗性事件为主。而恶意破坏型则是指一些社会成员,因为种种社会原因,而采取的报复社会的行为。如刑事案件、绑架劫持、恐怖袭击等。 3. 自然社会型危机事件 自然社会型危机事件,原本属于自然型危机事件,在事件发生后,因为人们忽视了事件的发展,或在处理过程中措施不当,结果导致突发性事件进一步发展,从而使突发事件具有了很多的社会属性。如始发于2002年11月的非典,因为少数人处理不当,结果在2003年春天波及到了24个省、266个县市, 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从而使一起公共卫生事件演变成了全国性的公共安全事件。 危机事件对社会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往往深不可测,难以估量。9·11事件给美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500亿美元。而据纽约《每日新闻》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11事件发生一年后,仍然有五分之

新闻宣传的负面效应

新闻宣传的负面效应 新闻宣传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而正确的舆论是通过新闻作品的正面效应去实现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稿件却往往产生负面效应。因此,研究如何避免新闻宣传的负面效应,应该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批评性稿件 刊发批评性稿件是新闻媒体履行其舆论监督、树立其行业权威所必不可缺的手段,但往往会出现负面效应,主要有如下几种: 批评过量:新闻,本来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客观报道。过量,从事物的总体上说,就是对事实本身的扭曲,就是不客观的。批评性稿件,一旦过量,就是一种误导,就会产生负面效应。比如说,暴力凶杀,在现实生活中是有的,但与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相比,则毕竟是一滴污水与一泓清泉的关系。如果在同一期报纸或同一个版面中排出几起凶杀的消息,而只有一篇或根本没有颂扬见义勇为的稿子,那就会给读者形成“坏人坏事黑压压”的印象,从而产生“整个社会黑乎乎”的感觉,甚至得出“天下不太平”、“政局不稳定”的结论。 社会是广阔的,需要批评、揭露、抨击的事物固然是有的,但不能统统搬到报纸上来,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该站在史家的角度去冷静地观察、分析和判断,抓出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代表性的、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写成批评性报道,见诸报端,引起读者的共鸣,取得社会的支持。 批评失度:常言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批评性报道尤其要牢牢把握好一个“度”,它不仅要求完全真实,而且要强调完全准确。但在实际报道中,失度现象却屡见不鲜,让被批评者抓住“辫子”而造成社会影响,甚至酿成恶劣后果的事时有发生,可谓防不胜防。某报1984年因对南京博物院院长姚迁批评失度而导致其自杀并引起社会同情的教训,就是一例。究其失度的原因,或是为了让读者身临其境而对事物进行了不当的细节描写,或是为了追求情节生动而进行了过分的气氛渲染,或是由于感情激愤而排出一串尖刻之词,或是由于分析不透而妄下结论、乱扣帽子。 度的问题,是一个分寸的问题,要把握住这一分寸,记者必须认真调查研究,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反复核实,从而全面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分清是非曲直,抓住问题的实质;必须做到事实完全准确,表达完全准确,分析完全准确,结论完全准确;对确指某人某单位的批评稿件,要尽量征求被批评者的看法;对难以确定是否准确的“事故多发地段”,宁可避而不谈,也不可稍加意会。批评性报道要严防过大伤害,记者应首先树立与人为善的观念,在批评的同时要适当指出被批评对象的优点和贡献,指出其犯错误的客观原因和悔过的表现及其日后努力的方向等。 批评背时:在一个时期内,党的工作都是有一个中心的。紧紧围绕工作大局,精心组织战役性报道,高扬主旋律,激励、动员人们团结一致投入到改革开放和各项经济建设的洪流中,是正确引导舆论的关键之所在。如果与整个舆论的大气候相背,那就好比在一场大型合奏中,某一乐器的旋律突然离了谱,即使它发出的声音再准确,在这个合奏中也是一种噪音、杂音——起码是一种不合谐的音,从而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破坏了演奏的整体效果。新闻宣传,特别是集中精力为某一主题大呼大鼓之时,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组织报道,而对其中的枝节问题和潜在的非本质性的隐患,只能通过分析和引导的形式提示读者,使读者明确其发展的趋势,而不能劈头盖脸地横加指责。 批评错位:批评和揭露,对新闻宣传来说是必需的,它的目的是通过揭露去抨击黑暗,歌颂光明,引导人们奋发向上,推动社会加速发展。然而,时下有少数作者由于立足点错误,在他们的此类稿件中大都侧重于详细描述某坏人坏事,例如《黑社会面面观》、《盗窃集团种

大学生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大学生怎样培养法治思维摘要: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制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务之急是要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基本内涵,深刻理解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主要途径。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就学校教育而言,也不仅仅是一个课堂教学问题,需要在环境营造、观念转变和程序保障等方面形成合力。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思维;法制教育;意义;方法 何为法治思维?有学者认为,法治思维是指治国理政者在尊崇法治理念的基础上,依据法律规范来分析、判断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并形成结论或作出决定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是指政治行为主体以法律规范作为认识、分析和解决各类问题的行动指南之思维方式。法治思维说到底是指政治行为主体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准绳的思维、是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的思维。法治思维不仅是不同于人治思维和德治思维等的概念,也是不同于法律思维的概念。法治思维与法律思维两个概念仅有一字之差,看似是一回事,实则却不同。虽然二者都是根据法律来思考,以法律规范为基准来观察、分析及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所谓法律思维就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按照法律本身的内容规定和精神原则来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职业性思维。这种思维突出的是规则性、程序性和平衡性。法治思维与法律思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其一,在是否必然蕴含着价值判断上有所不同。法治思维一定蕴含着对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安全秩序、权利优先、人权保障等方面的价值判断,有着明确的价值判断标准,而法律思维并不是在所有场合都蕴含着这样的价值判断及其标准。其二,在适用主体和范围上有所不同。

第三节 新闻媒体的功能定位

第三节新闻媒体的功能定位 新闻媒体的功能定位和受众定位是筹划.设计新闻媒介两项最主要的工作。它决定一家新闻媒介的内容选择、报纸(电台、电视台)的风格,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它的成败。 我们在本章第一节论述新闻媒介具有五大功能,这是新闻媒介客观存在的;而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则是该新闻媒介的实际主持人主管决定的。当然,这种主管决定能否成功,则另当别论。 媒体的决策者当然有权决定一家新闻媒体全面发挥五大功能,目前世界上有些媒体也确实这样做。但是,由于新闻媒体间的激烈竞争,当前整个新闻界的趋势是从实际出发,选择其中的几项作为媒介的主要功能。这样,就出现了相当多的排列组合,涌现出丰富多彩的媒介世界。 纵观世界各国么街,试图发挥全部五大功能的或只取其中一项功能的媒介是极少的,基本上选取其中两三项功能为主,兼顾其他功能,力图稳定基本受众,再争取其他的潜在受众。基本的排列组合有以下几种: 1. 信息+宣传+营利型的新闻媒体。这就是我么前面提到过的政企合一型新闻媒介。中国各级党委机关报都是这个类型的,既是信息的主渠道,也是宣传的主阵地,同事还是中国新闻媒介的赢利大户。 2.信息+营利型的新闻媒体。这类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虽然也会有倾向性,但政治倾向比政企合一型媒介要淡或隐蔽,基本上不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主要供人们思考和决策所用。这类新闻媒介数量大,而且还有许多亚类。 (1)提供各种各样全面的信息。比如中国的《参考消息》、《解放日报》主办的《报刊文摘》。而世界上最出名的还数美国有线台(CNN)的全新闻频道,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播出美国和世界的重大新闻。 (2)以提供某一类或几类信息为主。 有些以提供消费市场信息为主,即我们称之为服务性新闻。世界许多国家的有线台都有一个商品买卖频道,就是以提供消费市场动态为主。 有些以提供天气预报、交通状况的信息为主。在美国几乎所有大中城市都有这样的电台。因为美国是“车轮上国家”,几乎人人以车代步,天气、交通对驾驶人特别重要。中国的大城市也有交通信息台。 3.消闲+服务+营利型的新闻媒介。这类新闻媒介基本上都是大众化通俗报纸以及一批电台、电视台。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晚报、都市报都是这种类型。它们也刊登国内国际的重大新闻,但大多数的内容都是娱乐性、趣味性、服务性新闻以及大量消闲性副刊。 中国和世界其他许多国家还有一批文艺、音乐电台,专门提供文艺新闻播放文艺节目。近些年,美国的电台很兴旺。其中听众最多、赢利也最大的就是音乐台,因为美国人大多数都是边开车边听音乐,因此这些台吸引了大量的广告。 4.知识+营利型的新闻媒介。这种媒介数量极少,中国大多数的科技报属于这一类。 5.纯宣传型的新闻媒介。世界各国的对外广播电台都属于这一类。 新闻媒体的功能定位极其重要,又非常复杂。媒介图和定位,涉及内外诸多因素。从新闻媒体内部讲,主要是新闻媒体主持人所制订的方针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从外部讲,主要是一个区域内么简介构成和受众的状况。比如,《南方日报》主办的《南方周末》原来以提供消闲内容为主,1996年以后,它从维护消费者利益出发,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成为畅销群过、深受读者欢迎的报纸。上海的《解放日报》是份上海市委机关报。在审视上海报业市场以后,创办了《申江服务》,是以服务 消闲为主的都市型报纸,恰好填补了上海报业市场空白。从1996年初创办。目前发行达40万分,深受上海市民尤其年青一代读者喜爱。所以,一家新闻媒介功能的确立或改变,必须

媒介融合的意义

媒介融合的意义 媒介融合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媒体之间的整合与并购,力图在传媒业中以规模出效益。二是不同媒体之间的交融与互动,这主要指在不同媒体之间,传播方式和内容的相互借用,以促进共同发展。例如网络媒体具备传统媒体的功能,传统媒体借鉴网络媒体的功能。 媒体间的整合。从欧美国家大型传媒公司的发展历史看,大多是在从报纸到电台、从电台到电视、从电视到网络的发展进程中,迅速介入、实现新的融合,催生出了占据主流市场的新媒体。在互联网显示出媒体的特质后,一些传媒公司迅速介入,抢占网络制高点,实行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大融合。 媒体功能的融合。跨媒体的融合指的不仅是媒体本身的融合,也包括媒体功能的融合或趋同。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认为“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发展趋势。从本质上讲,融合是不同技术的结合,是两种或更多种技术融合后形成的某种新传播技术,由融合产生的新传播技术和新媒介的功能大于原先各部分的总和。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面对新媒介的挑战,传统媒介虽然不致被淘汰,但也必须在新技术条件下发展自己。 传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在大众传播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各类媒介之间再不像过去那样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不改变介质属性的前提下,在保持原有介质优势的同时,媒介之间开始互相借鉴传播方式,从而实现媒介功能的融合和相互渗透。 受众细分的意义。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在《新闻学导论》一书中指出:“对于任何性质的新闻媒介,受众的接触与选择,都是其一切功能目标实现的首要前提。无论从哪方面讲,受众对于媒介的成败与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要占有市场,要赢得受众,这是媒介的必然选择。而占有市场、赢得受众的第一步就是栏目的受众定位,即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的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的问题。”日本学者伊藤优一认为,由于新传播科技聚焦于多样化的专业信息,大众社会逐渐演变为“区隔社会”,因此阅听大众日渐因意识形态、价值、品位与生活风格的不同而分化。在这种形式下,“广播”时代的传播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受众群体的多元化趋向,因此,受众细分是传媒业不可避

—论法治思维培养

论如何培养干部群众的法治思维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彰显了养成法治思维对于领导干部的重要性、迫切性。法治思维是指法治的眼光看待问题、以法治的方式治国理政、以法治的方式定纷止争的思维。法治思维的培养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法律至上,防止以权压法 (一)树立法律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领导干部首先要模范地遵守法律的规定,切实地维护法律的权威,将法律内化为自身的本能,而非将法律仅视为“治世之工具”,如此才能塑造全民之法律信仰,推动法治进程。 (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所谓权力,生于民意,操于吏手,守于理法之间,关乎民生重计……”。此话指出了领导干部要有慎权意识,要将权力的行使限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 (三)加强自我监督。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监督体系,但“徒法不足以自行,良法还需良吏。”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抵制权大于法、以权压法的现象。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防止官本位思想 (一)要听民声。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相当部分的弱势群体,其表达诉求的渠道不畅,易引发对社会的利益结构及分配机制的不满,此愤怒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和化解,就可能演变成危害比较严重的泄愤或社会骚乱事件。

(二)要知民情。在社会矛盾发生时,领导干部要主动介入,不逃避,不推诿,勇于承担责任,加强与公众沟通,分析其诉求是否合法,并及时向公众公布事件的调查情况等。 (三)要护民权。当纠纷经由调解、裁决等方式未得以解决时,民众往往就踏上信访之路。然而部分领导干部对信访存在认识误区,结果导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为有效破解此困境,应当对信访制度实行法治化改革,引导民众有序信访,重塑新的涉诉信访处理机制,保障民众利益诉求渠道畅通。 三、要坚持程序思维,防止以言代法 (一)保障民众的知情权。法治政府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制度的公正合理透明,更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而民众的知情权是其有效参与的前提。故有必要充分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培育民众的权利意识。 (二)树立民众参与原则。任何决策的做出都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信息越全面,决策才能越正确。如立法中的听证制度,可以使立法者以听证会的方式了解专家学者及利害关系人的建议和意见;司法和行政程序中的参与原则,使决策者能够兼听则明。故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有公众的有效参与,并且赋予参与者表达自己意思的机会。确保事关民众利益的重大事项能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四、要坚持平等思想,防止特权思想 (一)坚持机会平等。俗话说“不怕财富不平等,就怕机会不平等”,机会不平等,将导致贫者更贫、富者更富,被“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