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实施高效课堂下集体备课讲座稿·

·关于中小学实施高效课堂下集体备课讲座稿··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理念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和各学科教学特点,采取一定教学模式或流程,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和组织管理形式,以尽可能少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双基知识和技能,完成学习目标任务,从而实现三维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最优化,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为进一步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培养教师合作研究精神、促进教学相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在语文、数学学科推行集体备课已近两年,老师们确实从繁重教案书写中解放了出来,但是,由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集体备课理解还存有偏差,加上我们检查监控没能很好落实,导致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教师教案和上课脱节现象,这些严重制约了我校课堂教学最优化目标实现,和我们高效课堂背道而驰.今天借大教研时间,和老师们共同学习探索如何实施高效课堂下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意义·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多元思想.”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一种有效形式,成为日渐兴起一种教研新模式,更成为学校教研活动“重头戏”和“亮点”.集体备课目是让我们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智慧,预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更多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分析理解,拓展教学思路.“集体备课”最突出功能是萃聚集体智慧,有道是“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互惠,相得益彰,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自我成长有效途径.因此,真正意义上集体备课应立足于个人备课基础之上.教师要在深入理解相关学科

课程标准、充分挖掘教材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共同设计教学过程.进一步研究教学中重点、难点、典型题、易错点.同时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兼顾每位学生实际情况,共同探讨提升课堂效率方法,使教案真正为教师所用,为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进而实现教师们共同发展.

二、集体备课原则·

1、合作原则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要加强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

2、时效原则集体备课力求从实际出发,解决实实在在问题,让备课真正为上课服务.

3、研究原则参与集体备课教师要把参与集体备课当作是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难得研究性学习活动,积极参与、主动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位教师都要成为研究型教师,整个教师队伍成为研究型教师群体.

三、集体备课组织形式·

以学科年级组为单位,采取“中心发言+讨论”形式,备课组长负责,任课教师参与,轮流做中心发言人(主备人).

四、集体备课目·

实现“五统一”,搞好“六备”,钻透“四点”、精选“两题”

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检测习题和达标作业.

六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

四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

两题检测题、作业题.

五、集体备课流程(八个环节)

明确任务——个人初备——集体研讨——整理完善——二次备课——教后反馈——教后反思——检查评价

1、明确任务.在教导处和教研组组织下,由备课组提前一周确定下次集体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主备人).

2、个人初备.备课组几位教师要对确定备课内容进行认真钻研,思考,提出教学设计思路.

3、集体研讨.在钻研教材基础上,备课组教师对备课内容进行集中研讨,先由中心发言人阐述本单元在教材中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标,三维教学要求,教材重难点,突出重点难点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设计,教学方法设想等·其他教师各自发表建议,实现教学上“五统一”,搞好“六备”,钻透“四点”、精选“两题”,最终形成教学设计总体框架.

4、整理完善.根据集体研讨结果,由一位教师执笔撰写,进一步加工、整理、完善,形成完整操作性强教案,复印后分发到备课组教师手中.

5、二次备课.由个人在集体备课基础上,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融入自己创新和教学风格,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结合.如果说集体备课备是共性,备是统一话,那么二次备课就应该是备个性、备特色、备效率,是课堂效率提高显现.教师要在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了解环境、把握学科特点基础上,依据新课程教学设计两个基本思路(即要以学科课程内容结构特点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要以解决问题过程活动线索和学生心理发展过程、活动训练为线索来设计教学),高质量落实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媒体、备程序、备作业常规要求,做到规范备课.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勇于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性地开展有效备课,逐步让每一节备课都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线索清晰、方法得当、结构分明、内容精当、富有内涵,形成有个性、有创意教学设计,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比如各个班学生情况不同,课时目标就不能完全一样,一些

重点、难点上不同突破,就应该在教案中有不同体现.修改主要是教学重点、难点突破不同策略.修改时,要用红色笔,在旁边写上.其他教师教案也不能一个年级就一成不变,老师也应该根据班级

情况,适当修改.修改教案也应及时,一般在上课前完成.

6、教后反馈.在教学结束后,备课组教师要及时交流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学实践中出现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

进措施.

7、教学反思.在反馈基础上,各位教师要根据自己教学实际

情况,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分析成与败,总结得与失,从感性经

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升自身理论水平.要求每位教师每期写高质量教学反思8篇,并积极在网上发表.

8、检查评价.教导处、教研组要对集体备课全程进行监控,

最后做出总结和评价,列入优秀备课组考评.一所好学校对教师评

价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师工作方向和热情.为了提高教师对集体备课重视程度,使集体备课真正发挥实效,应对《教师量化考核方案》进行重新修订,加大集体备课考核力度.在评价时,我们注意要重视评过程,看看该老师能否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能否在深钻教材基础上提出有价值问题,能否查阅资料、补充教学内容,能否在集体研讨时,发表有个性见解,能否有博才众人之长,运用到自己教学实践之中.制度和人性有机结合,提高集体备课实效.

另外,还要利用集体备课评课机会,对照集体备课教案指出执教者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哪怕只是点滴),对这样老师创造性劳动予以积极肯定,鼓励执教者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帮助他们逐步完善,形成富有个性教学特色.

集体备课离不开教师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它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教师为实现共同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教学计划和方案.在集体备课基

础上执教者还要再次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更好地体现自己教学个性,适应自己学生学情.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我们力求做到加强教师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有机结合,与校本培训高度融合,让集体备课活动与新课程改革携手同行,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教育为学生服务目.

老师们人是应该有点精神.这里精神,就是一种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就是表现在工作上忍劲和拼劲,就是有迎着困难上一种决心和勇气,就是不把自己工作干好,就会自觉反省自己,又会自己不能原谅自己一种境界.或者说,是在工作上能做到问心无愧一种工作精神,是勇于奉献,默默工作,追求工作上高质量一种精神.这是一个受人敬仰校长,一个受人尊敬教师,一个普通教育

工作者,必不可缺少一种精神.事业,是光荣而无尚.如果我们失去这种精神,是没有前途.

与其怨天尤人、得过且过,不如换一种心境,以饱满工作热情,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态度,要对我们子孙后代负责态度,投入自己工作,克服一切困难,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做出自己贡献!

谢谢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