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国自然地理》第四章陆地水第一节地表水与地下水
合集下载
04第四章地下水-文档资料-课件

8
第二节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温度:随埋藏深度而异,埋藏越深,水温越高。按温度分 5 种。 颜色:由于某种离子含量较多,或者富集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透明度:取决于地下水中的固体与悬浮物的含量。按透明度分4级 气味:含有某些离子或某种气体时,可以散发出特殊的臭味。 味道:含有其他化学成分如一些盐类或气体时,会有一定的味感。 密度:决定于水中所溶盐分的含量多少。 导电性:取决于其中所含电解质的数量和质量。 放射性:在特殊储藏环境下,受到放射性矿物的影响,具有一定
较大;3、潜水面形状受地形
影响;4、潜水的排泄方式主
要有垂直排泄和水平排泄两种
地下水埋藏示意图
方式。
1-沙层; 2-隔水层; 3-含水层;4-潜水面; 5-基准面;T-
潜水埋藏深度;M-含水层厚度;H-潜水位
16
二、潜水 潜水等水位线图:潜水面的形状可用等高线图表示
可解决如下问题:
1 确定潜水流向 2 确定潜水的水力坡度 3 确定潜水的埋藏深度 4 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关系
蒸发形式或向隔水底板边缘排泄。动态变化很不稳 定。
工程意义:常始料不及涌入基坑。
供水意义不大。 在寒冷地区易引起道路冻胀和翻浆。
15
二、潜水
潜水(phreatic water)
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 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
重力水。
特征:1、与大气相通,具
自由水面,一般补给区与分布
区一致;2、动态受气候影响
的放射性。
9
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地下水常见的化学成分:
气体成分 O2 N2 H2S CO2
离子成分 ClSO42HCO3Na+ K+ Ca2+ Mg2+
第二节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温度:随埋藏深度而异,埋藏越深,水温越高。按温度分 5 种。 颜色:由于某种离子含量较多,或者富集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透明度:取决于地下水中的固体与悬浮物的含量。按透明度分4级 气味:含有某些离子或某种气体时,可以散发出特殊的臭味。 味道:含有其他化学成分如一些盐类或气体时,会有一定的味感。 密度:决定于水中所溶盐分的含量多少。 导电性:取决于其中所含电解质的数量和质量。 放射性:在特殊储藏环境下,受到放射性矿物的影响,具有一定
较大;3、潜水面形状受地形
影响;4、潜水的排泄方式主
要有垂直排泄和水平排泄两种
地下水埋藏示意图
方式。
1-沙层; 2-隔水层; 3-含水层;4-潜水面; 5-基准面;T-
潜水埋藏深度;M-含水层厚度;H-潜水位
16
二、潜水 潜水等水位线图:潜水面的形状可用等高线图表示
可解决如下问题:
1 确定潜水流向 2 确定潜水的水力坡度 3 确定潜水的埋藏深度 4 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关系
蒸发形式或向隔水底板边缘排泄。动态变化很不稳 定。
工程意义:常始料不及涌入基坑。
供水意义不大。 在寒冷地区易引起道路冻胀和翻浆。
15
二、潜水
潜水(phreatic water)
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 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
重力水。
特征:1、与大气相通,具
自由水面,一般补给区与分布
区一致;2、动态受气候影响
的放射性。
9
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地下水常见的化学成分:
气体成分 O2 N2 H2S CO2
离子成分 ClSO42HCO3Na+ K+ Ca2+ Mg2+
4陆地水、中国近海——中国自然地理2

1、地表水与地下水
e、云贵高原湖区 多为构造湖(滇池、 洱海、抚仙湖和泸沽 湖等),也有溶蚀湖 (草海、异龙湖、纳 帕海等) 占全国湖泊面积 1.5%
1、地表水与地下水
构造湖
定义: 由地壳内力作用,包括地质构造运动所产 生的地壳断陷、坳陷和沉陷等所产生的构 造湖盆,经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形成过程:
1、地表水与地下水
堰塞湖
定义: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 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 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 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形成过程: • 原有的水系 • 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岩流, 可能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可能是泥 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的什么物质 • 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 • 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岩溶湖形成过程
1、地表水与地下水
海成湖-泻湖
定义: 此类湖原系海湾,后湾口处由于泥沙沉积 而将海湾与海洋分隔开而成为湖泊
形成过程: • 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称之为海岸线。海岸线受着海浪的 冲击、侵蚀,其形态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 海岸线由平直变成弯曲,形成海湾,海湾口两旁往往由 狭长的沙咀组成 • 狭长的沙咀愈来愈靠近,海湾渐渐的与海洋失去联系, 而形成泻湖
断陷湖形成过程-抚仙湖
• 大地表面,它可能是高山高原,也许
是丘陵、平原 • 地面发生断裂,沿断裂方向出现坳陷 • 坳陷处逐渐储水,形成湖泊
1、地表水与地下水
火口湖
定义:
是由岩浆大量喷出,并堆积在喷火口周围, 形成高耸的锥状山体,而喷火口内,因大 量浮石(很轻)被喷出和挥发性物质的散 失,引起颈部塌陷而形成漏斗状洼地,之 后经积水而的湖 形成过程: • 平静的大地和地下岩浆活动 火口湖形成过程-长白山天池 • 地下岩浆活动、扩张、上升至地面 • 地下岩浆喷发,形成火山 • 火山喷发,喷出诸多岩浆、火山灰和气体。岩浆沿火口向四周漫流, 形成岩浆流(玄武岩流),火口处大量很轻的浮石被喷走,许多挥发 性的物质被散失,其颈部塌陷变成漏斗状洼地,即火山口。 • 火山口逐渐储水(降水、积雪溶化、地下水补给等等)形成火口湖。
【地理】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教学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松花江径流季节变化大,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原因:东北地区, 纬度较高,冬季降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出现春汛;温 带季风气候,夏季流域降水较多且集中,形成夏汛。
• 阿克苏河径流季节变化大,有明显的夏汛。位于天山南坡,夏季气 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
• 1.陆地水体包括? 占比?占比最大的淡水是?人类可直接利用的 淡水来自?
。
课堂练习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C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B 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D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能导致( )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24.“世界黄金水源带”的形成原因有( ) • ①纬度高,全年气温低 ②山地冰川广布,逐渐消融 • ③降水丰富,年积雪量大 ④森林覆盖率高,利于水体净化 • ⑤有高大山脉分布 •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④⑤
• 下图为“某河流上下游两个水文观测站测得的全年流量曲线图”。据此完成 下列各题。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拓展提升
流量
水
汛期
文
含沙量
特
结冰期
征
凌汛
流速(水力)
长度
水 流域面积
系 特
支流
征
弯曲度
水系形状
河流水文特征及水系特征
特征描述及影响因素 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 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夏季(或其他季节) 含沙量大(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有关 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
• 阿克苏河径流季节变化大,有明显的夏汛。位于天山南坡,夏季气 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
• 1.陆地水体包括? 占比?占比最大的淡水是?人类可直接利用的 淡水来自?
。
课堂练习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C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B 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D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能导致( )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24.“世界黄金水源带”的形成原因有( ) • ①纬度高,全年气温低 ②山地冰川广布,逐渐消融 • ③降水丰富,年积雪量大 ④森林覆盖率高,利于水体净化 • ⑤有高大山脉分布 •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④⑤
• 下图为“某河流上下游两个水文观测站测得的全年流量曲线图”。据此完成 下列各题。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拓展提升
流量
水
汛期
文
含沙量
特
结冰期
征
凌汛
流速(水力)
长度
水 流域面积
系 特
支流
征
弯曲度
水系形状
河流水文特征及水系特征
特征描述及影响因素 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 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夏季(或其他季节) 含沙量大(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有关 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
中国自然地理PPT(1)地表水

沼泽类型及其分布
泥潭沼泽:东北地区、青藏高原和西北高山地区
潜育沼泽: 东部广大平原和滨海地区,蒙、新内
陆干旱平原地区ຫໍສະໝຸດ 一、东北沼泽区二、青藏高原和新疆山地沼泽区
三、东部平原和沿海沼泽区
三、山 岳 冰 川
中国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山岳冰川分布最广的国家
之一,冰川面积达5、8km2,占世界山岳冰川总面积
的四分之一,亚洲山岳冰川面积的二分之一。 我国冰川融水径流量最大的山区是念青唐古拉山, 其次是喜马拉雅山和天山,三者合占全国冰川融水径流
量的41、9%,山岳冰川面积最广的省是西藏和新疆,
二区和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90、6%,冰川融水径流
量占91、4%。
地下水
1、松散沉积孔隙水
主要分布于中生代以来陷落的的具有巨厚疏松 沉积的构造盆地地区。昆仑山、秦岭一线以北。
2、岩溶裂隙溶洞水
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层分布区,我国南北均广 泛分布。
3、基岩裂隙水
(二)径流变化——时间
1600 1400 1200 1000
最少年(毫米) 多年平均(毫米) 最多年(毫米)
800 600 400 200 0 北京 上海
净 流 量 (1)的 年 际 变 化
(2)年径流的季节分配
我国河川径流季节分配很不均衡,具体表现为汛期
出现的季节、延续时间、汛期径流量集中程度等方面。
分布广泛,特别是广大北方地区侵入岩裂隙水分 布面广大。南方地区除东南沿海丘陵地区分布广泛外, 其余地区呈零星分布。
4、冻土空隙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北端、阿尔泰山地等纬度较 高或地势特高气候寒冷有冻土分布的地区。
地表水 与
地下水
LOGO
Company
自然地理学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ppt课件

波浪的要素包括波峰、波谷、波长、波高等。
2、海洋波浪分类
按成因分类:
风浪:由风的作用而产生的波浪。
海啸:因地震或风暴而产生的波浪。
精品课件
47
潮波:月球引潮力引起的。
海浪要素 海浪是海水运动形式之一,它的产生是外力、重力与
海水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精品课件
48
2/4
根据波浪行进海岸时的变化,对于坡岸较缓的海滩,近岸水域按不同 水深可分为:深水区、浅水区、击岸波区及岸边区。
第四章
精品课件
1
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1.地球水圈 ① 活动水(液态与固态水):海洋、河流、湖泊、沼泽、
地下水、冰雪 ② 气态水: 大气水分 ③ 矿物化合水、结合水 ④ 2.地球总水量 ⑤ 国际水文协会认为15×108 km3 ⑥ 3.地球的水量分布 ⑦ 非均匀性 以海水为主体,海水占97%以上
海洋资源: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 包括:化学元素,海洋生物,矿藏,能量,热量。
一.海洋资源
(一)海水化学资源
海水中含量最大的化学物质是水,水本身就是一项重 要而宝贵的资源。除水以外,海水中含有大量溶解 固体和气体物质,其中包括80多种化学元素。
1.水资源:即海水淡化
2.化学物质资源
①盐
② 常量化学物质:镁、钾、重水、溴、铀
② 盐度
③
海水盐度: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
之比。
④
大洋盐度一般在33‰-37‰之间。
⑤ 4.物理性质
① 温度:海水表层平均温度变化于-1.7-30度间
② 密度:1.022-1.028g/cm3 ,是温度,盐度,压力 的函数。
中国区域地理经典课件第四章中国陆地水

2、径流时程分配:我国河川径流丰富和比较丰富的地区,主要是受夏季风影响 的地区。受季风环流影响,我国大气降水和河川径流在时程分配上具有很 大的不均衡性和不稳定性,年际和年内季节变化很大。
(1)径流量的年际变化
(2)年径流的季节分配:季节分配很不均衡,具体 表现在汛期出现的季节、延续时间以及汛期径流量 集中的程度等方面。 这些因素决定着径流资源可利用的程度和效益, 也是进行径流调节的依据。影响径流季节变化的主 要因素是补给条件。在我国,大气降水是引起径流 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 水。
图4-2 从河流的分布看,长江、 珠江、淮河、黄河、海河、辽 河、松花江、雅鲁藏布江等8大 江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6 980×108 m3,占全国年径流 量的62.6%。
图4—2中国多年平均径流深图
根据径流深的大小来衡量河川径流量,可将 全国划分为5个不同量级径流地带。
图4--3
(1)丰水带 年降水量>1600mm,年径流深>900mm。包括广东、福建、台湾的 大部,江西、湖南的山地,云南西南部和西藏的东南部。大致相当于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和热带雨林与季雨林地带。
二.湖泊和沼泽
湖泊和沼泽是地表径流存在的另一种形式。 (一)湖泊
我国是一个多湖的国家,天然湖泊遍布全国。据 初步统计,面积在1km2的湖泊近2300个,湖泊总面积达71 787km2,占
陆地总面积的0.8%左右;总储水量约7 090×108 m3,其中淡水湖泊约占总 储量的1/3,水面积大于1 km2的湖泊约有2 300个(图4-4)。由于地貌、气候、 水文的差异,可以将全国划分为五大湖区:
候干旱,高原上的湖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湖水退缩、湖面缩小的趋势。据调查,青
海湖自1908—1962年的54年间,湖面下降了8.8米,兀立湖中的鸟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湖区。湖泊总面积21641km2, 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0.2%。本区湖泊大多与河流相通,不仅在水文性质上与河流有 密切联系,而且许多湖泊本身就是河流作用的产物。所以他们受河流洪枯水位变化 的影响,湖泊水位和湖泊面积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洪水期,水位上升,湖面扩大, 枯水期,水位下降,湖面缩小,湖泊的轮廓、面积随水位变化而变化。这些湖泊在 接纳河流来水的同时,也接收了大量的泥沙。由于泥沙淤积,亦使湖泊淤浅和缩小, 加上不合理的开垦,常使湖泊消失。 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即位于本湖区。
(1)径流量的年际变化
(2)年径流的季节分配:季节分配很不均衡,具体 表现在汛期出现的季节、延续时间以及汛期径流量 集中的程度等方面。 这些因素决定着径流资源可利用的程度和效益, 也是进行径流调节的依据。影响径流季节变化的主 要因素是补给条件。在我国,大气降水是引起径流 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 水。
图4-2 从河流的分布看,长江、 珠江、淮河、黄河、海河、辽 河、松花江、雅鲁藏布江等8大 江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6 980×108 m3,占全国年径流 量的62.6%。
图4—2中国多年平均径流深图
根据径流深的大小来衡量河川径流量,可将 全国划分为5个不同量级径流地带。
图4--3
(1)丰水带 年降水量>1600mm,年径流深>900mm。包括广东、福建、台湾的 大部,江西、湖南的山地,云南西南部和西藏的东南部。大致相当于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和热带雨林与季雨林地带。
二.湖泊和沼泽
湖泊和沼泽是地表径流存在的另一种形式。 (一)湖泊
我国是一个多湖的国家,天然湖泊遍布全国。据 初步统计,面积在1km2的湖泊近2300个,湖泊总面积达71 787km2,占
陆地总面积的0.8%左右;总储水量约7 090×108 m3,其中淡水湖泊约占总 储量的1/3,水面积大于1 km2的湖泊约有2 300个(图4-4)。由于地貌、气候、 水文的差异,可以将全国划分为五大湖区:
候干旱,高原上的湖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湖水退缩、湖面缩小的趋势。据调查,青
海湖自1908—1962年的54年间,湖面下降了8.8米,兀立湖中的鸟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湖区。湖泊总面积21641km2, 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0.2%。本区湖泊大多与河流相通,不仅在水文性质上与河流有 密切联系,而且许多湖泊本身就是河流作用的产物。所以他们受河流洪枯水位变化 的影响,湖泊水位和湖泊面积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洪水期,水位上升,湖面扩大, 枯水期,水位下降,湖面缩小,湖泊的轮廓、面积随水位变化而变化。这些湖泊在 接纳河流来水的同时,也接收了大量的泥沙。由于泥沙淤积,亦使湖泊淤浅和缩小, 加上不合理的开垦,常使湖泊消失。 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即位于本湖区。
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1陆地水体及其关系(共46张ppt)

2 陆地水体的分类
• 按空间分布
A
B
C
D
E
河流
湖泊
沼泽
冰川
地下水
水体的分类——按性质
淡水
咸水
咸水
3 陆地水体的作用
【思考】 举例说明陆地水体的作用。
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冰川、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
为人类活动提供淡水资源
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
4 主要类型
河流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用或影响:具有拦蓄本流域上游来水, 减轻下游洪水,分蓄江河洪水,降低干 流河段的洪峰流量,滞缓洪峰发生的时 间等方面的作用
沼泽
• 分布:世界沼泽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 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 若尔盖高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 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地
• 作用或影响:具有调节径流、蓄洪防旱、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等作用
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根据当地
的地势特点,利用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
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
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新课导入
【思考】
图4-1-2 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示意
1. 坎儿井的水来自哪里?其补给来源是什么?
2. 坎儿井采集的是浅层地下水还是深层地下水?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地下水
• 分布:较普遍 • 作用或影响:工农业生产、日
常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在干 旱、半干旱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拓展延伸
潜水和承压水
类型
潜水
概念
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 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特点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第1节陆地水体及其关系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②分布:高纬度和高山地区。
③类型。
类型
大陆冰川
山岳冰川
分布
格陵兰岛
高山
(3)湖泊。
①概念:指地面洼地积水形成的较为宽广的水域,是陆地表面仅次
冰川
于 ________的第二大水体类型。
江河洪
②功能:拦蓄本流域上游来水,减轻下游洪水,分蓄 _______
水
_____,滞缓洪峰发生时间,调节气候。
区相对稳定。如果降水季节变化大,会导致地下淡水区范围随着季节发
生变化。只有人工岛足够宽,岛屿面积大,汇集地表水的面积广,下渗
够长
(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④人工岛足够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③人工岛足
2.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
其
(
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
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
【答案】1.B 2.D
)
【解析】第1题,人工岛地下淡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淡水
区范围受大气降水影响大,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会导致地下淡水
最多;热带地区高海拔的高山上有固态冰川存在;我国西部地区外流河
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又参与了陆地内循环。
基流是补给河川径流的地下水,下图为我国某河径流量与基流量逐
月变化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一年中,该河大多数时段都依靠
A.湖泊水补给
B.地下水补给
C.雨水补给
D.积雪融水补给
4.该河最可能是
A.松花江
湖水深
冰川湖 冰川侵蚀形成洼地,冰碛物积水而成
长白山天池
北美五大湖、欧洲高
③类型。
类型
大陆冰川
山岳冰川
分布
格陵兰岛
高山
(3)湖泊。
①概念:指地面洼地积水形成的较为宽广的水域,是陆地表面仅次
冰川
于 ________的第二大水体类型。
江河洪
②功能:拦蓄本流域上游来水,减轻下游洪水,分蓄 _______
水
_____,滞缓洪峰发生时间,调节气候。
区相对稳定。如果降水季节变化大,会导致地下淡水区范围随着季节发
生变化。只有人工岛足够宽,岛屿面积大,汇集地表水的面积广,下渗
够长
(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④人工岛足够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③人工岛足
2.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
其
(
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
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
【答案】1.B 2.D
)
【解析】第1题,人工岛地下淡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淡水
区范围受大气降水影响大,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会导致地下淡水
最多;热带地区高海拔的高山上有固态冰川存在;我国西部地区外流河
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又参与了陆地内循环。
基流是补给河川径流的地下水,下图为我国某河径流量与基流量逐
月变化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一年中,该河大多数时段都依靠
A.湖泊水补给
B.地下水补给
C.雨水补给
D.积雪融水补给
4.该河最可能是
A.松花江
湖水深
冰川湖 冰川侵蚀形成洼地,冰碛物积水而成
长白山天池
北美五大湖、欧洲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地下水
地下水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孔隙水 (2)溶隙水 (3)裂隙水
袁琴 190098829@
落水洞
袁琴 190098829@
坎儿井
袁琴 190098829@
考点总结 中国陆地水的形态和分布特征
1、河川径流 2、湖泊沼泽 3、山岳冰川 4、地下水
袁琴 190098829@
袁琴 190098829@
二、湖泊和沼泽
蒙新高原湖区: 构造、风蚀
东北湖区: 构造、火山
青藏高原湖区:构造、 冰川
袁琴 190098829@
云贵高原: 构造
东部平原区: 河流
知识点2:中国湖泊沼泽的特征
1.我国湖泊的特征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天然湖泊遍布全国。 2.我国沼泽特征 我国沼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其次为青藏高原和西北高山地区。 主要为潜育沼泽。
中国自然地理
第四章陆地水 第一节 地表水与地下水
袁琴 190098829@
袁琴 190098829@
袁琴 190098829@
地球上的水
袁琴 190098829@
考点:陆地上的水的形态及其特征
河川径流
地下水
湖泊
山岳冰川
袁琴 190098829@Leabharlann 袁琴 190098829@
知识点3:中国冰川分布的特点
1.中国冰川面积广大,主要分布于西部高山上。可分为大陆性冰川 和海洋性冰川,主要以大陆性冰川为主。 2.冰川消融是我国各区径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袁琴 190098829@
三、山岳冰川
袁琴 190098829@
沼泽
一、河川径流
袁琴 190098829@
知识点1:中国河川径流的特点
1.流域特点 (1)流域界限:我国河流分为明显的内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其界 限相当于降水量400mm的等值线分布,外流区主要注入太平洋流 域和印度洋流域,内流区初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之外,其他大部 人消失在沙漠里。 (2)发源:我国外流区河流的干流,大部分发源于三大阶梯的隆 起带上。 2.径流特征 (1)空间分布特征: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径流的时程分布: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