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研究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J un l fHee r lUnv riy o r a fi o Noma iest
NO . 2 1 V 00
第2 8卷 第 6 期
V0 8 No 6 L2 .
大学 生健 身运 动处 方 体育 教学模 式 实验 研 究
生) 排球 ( 生) 羽毛球 ( 生) 、 男 、 女 和健 美操 ( 女生 ) 各
一Leabharlann () 实验 前后所 获得 的数 据采 用 T 检验 等方 5对 法 统一进 行 处 理 。全部 数 据 处 理 在计 算 机 上利 用
SS P S统计软 件完成 。 4 结 果与分 析
个班 , 为实验组 , 作 实验 组实施健 身运动 处方模式
成身体机能水平差 的可能原因: 有新人校时体能差 , 体育 锻炼 的时 间少 , 体育 锻 炼 的意 识 淡薄 和学 习压 力大 , 体育设 施 少等 。在 有 限 教学 时 数 中增 强学 生 体质, 提高身体机能能力,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 成 为高教 体育教 学 必 须研 究 的问题 。为此 , 针对 大 学 生进行 体育锻 炼 运动 处 方 实验 研究 , 了解 当前 在
验后 与实验前 相 比, 量 心肺 功 能 的指 标 均有 显 著 衡 提高 。实验 组学 生 的舒 张压 、 收缩 压呈显 著性下 降 ,
安静 心率和 台 阶指数 有 显 著 提高 , 明心 室 收缩 能 说
( ) 验后 ,0 9年 6 , 两种 教 学效 果进 行 4实 20 月 对 测试 ( 后测 ) 并进行 对 比检验 。 ,
本 文 以合 肥师 范学 院 0 8级学 生为研 究对象 , 随 机抽取 0 级 本科 生 50人 。 8 0
大学生有氧耐力素质的运动处方实验研究

心肺功能是影响有氧耐力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的fi肺功能下降已成为制约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首要问题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关注2j2002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等将台阶试验肺活量体重指数以下简称肺活量指数作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评价心肺功能的重要内容l3j反映学生的有氧耐力水平
20 年 第 2 08 4卷
大学生的心肺功能 、 提高健康水平。应用健身运 动处方 组织 大学生进行课 外体育锻炼 是深受学 生欢迎 的、 科学 的、 之 行 有效 的锻炼方法 , 易于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大学生 ; 有氧耐力 ; 运动处方
中 图分 类 号 : 842 Go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 3520 )5 0 8 — 2 17 —16 (o8 o — 06 0
S e n, h n C u y n , n Le , n n h n Yo C e h n a g Re i Wa g Ya g
(ecigCne ai CussH igCm u inU i rt C aghn106 ,inC n ) Tah et o Bsc or , ePn a p s l nv s n rf e Ji e i hncu ,30 2Ji h a y, l i
康 和生活质 量 的首要 问题 , 引起世 界 各 国政府 和学 者 的关 注 。20 , 2 02年 教育部 和国家体 育总局 等将 台阶试验 、 活 J 肺
运动处方对肥胖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机。学者刘春研究发现傍晚时段的有氧健身操对减肥效
果最好, 本论文结合实验对象的具体情况 , 确定晚饭后的 两个小 时 为锻炼 时间带 。阎 运动频度 : 运动频度通常是指每周运动的次数 。运 动的效果是在每次运动对人体产生的良性作用 的逐渐积
累 中显示 出来 的 , 一个 由量 变到 质变 的过 程 , 以要 求 是 所
高健 康水 平 。 运 动类 型 : 据 运动 目的 本论 文 在 运动 项 目的选 择 根
经常锻炼。 日本爱知大学运动 医疗中心研究发现 , 运动
强度为 6 ~8%, 0 0 每次运动 4 mn 每周至少运动 4 5 i, 次才
会取 得运 动减肥 的 良好 效果 。[ 6 1
( 运动处方的实施 三)
本 部 分 阶 段 的 主要 任 务是 达 到和 保 持适 宜 的负 荷 强度 ,
2 0 年 第 l 期 09 l ( 总第 1 8 ) 8期
世 纪桥 S ii a h j Qi o
No 1 ,0 9 . 12
( e eaN .8) G n rl o1 8
运动处方对肥胖女大学 生体质影 响的研 究
陈科 宁
( 宁对外经 贸学院 体育部 , 宁 大连 16 5 ) 辽 辽 10 2
摘要: 根据女 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 笔者 自行设计有氧运 动处方 内容 , 并结合体 育游戏进 行运动处方锻 炼。 以此验证所设计运动处方的安全性 、 学性和有效性 , 科 在应用运 动处方锻 炼的过程 中也培养 了女 大学生的“ 终
身体育” 意识 , 体质指标也呈现 出良性的变化 。
运 动过 程 中 , 运动 的开 始糖 酵解 和 C 系统 能 占主要 P
运动 处方 的 概念 最早 是美 国生理 学家 卡波 维奇在 2 0
有氧健身处方对改善肥胖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

关键 铡 : 氧 健身 处方 ;肥 胖 ;女大 学生 ;体 质健 康 :实验 研 究 有
中图 分 类 号 : 8 8 6 G 0. 1 交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1 7 — 5 X ( 0 1 9 0 7 0 6 4 1 1 2 1 )0 — 6 — 2
1 前
言
内研 究多 数集 中在 两个 方面 , 即疾病 康 复 合 格 的 1 0 。 4人
运 动为 中心 的体 育教 学法 ,确 立 了 以身体 钟 ,哑铃操 一 套 ( 3组 ) ,完 成训 练 日记 。
.
3 结 果 与讨 论
由表 1 出 ,实 验组 测试 成绩 与正 常 看
选 定 体 质 测 试 为 肥 胖 等 级 的 女 生 ,建 立 实施 档案 , 占课外 体 育成 绩 2 %。教 师指 0 导下每 周 2次有 氧健 身 处方 训练 。实施 第 对照 组 无差 异 ,而实验 对 照组 与正 常对 照
21年 9 01 月总 第 2 期 6
b 6 7
iii
体 育 育 教
d i 0 9 9 .s 6 41 1 1.9 3 o: 6  ̄i n1 7 ・5 x 0 1 5 13 s 2 0 0
有氧健身处方对改善肥胖女大学生体质健康 的实验研 究
李 国 东,乔 雪松
( 天津城 市 建设 学院体 育部 ,天津 30 8 ) 034
2 研 究对 象 与 方 法
21 研 究对 象
.
川 20 0 9级 肥胖 女大 学 生 3 3
人 ,除完成 规 定课 时 ,每周 课外 活动 进 行 如 立定 跳远 、坐 位体 前 屈等 效果显 著 ;实
施健 康 计划 的重 要 内容 ,但 我 国对 健身 运 2次处 方训 练 ,周期 为两 个学 期 。
对女大学生实施健身运动处方教学的实验研究

育 U 学 。
院
学
报 ∞
E
Ab ta t By me n o e p rme t 1 t d o s r a in, n i v s i a i n。 t . t e s r c : a s f x e i n a s u y, b e v to a d n e t t g o ec 。 h a t o s o h s p p r h v o d c e e ft s s o h p d a h ss c mp t n e a d u h r ft i a e a e c n u t d a s to e t fs a e, it e i , o e e c n
∞
S CL一 0 R ( y t m e k it c o d n o t e“ at t n a d Gu d o t d n s 9 一 S mp o Ch c l )a c r i g t h He lh S a d r ie f rS u e t ” s
t 0 e l t d n s f o t e Ch n s d e n t u e An 3 o h m a e b e O 1 0 f ma e s u e t r m h i e e La i s I s i t . d 1 ft e h v e n 2 t 3 s l c e s t r e r u n i ie n o 2 ca s s t e ta n d b s n h “ x r ie e e t d a a g tg o p a d d v d d i t ls e O b r i e y u i g t e e e cs p e c i t n”me h d f r 3 mo t s I s i dc t d t a h x e i n a r u h ws r s rp i o t o o n h . t i n ia e h t t e e p rme t lg o p s o sg i c n i r v me t i it e i a d c mp t n e i n f a t mp o e n n d a h ss n o e e c .M e n i c mp r d wih h i a wh l o a e t t e e, c n r s r u ( h n t o tt k n e e c s r s rp in” ,h x e i n a r u o t a tg o p t e o e wih u a i g“ x r ie p e c i to ) t e e p rme t l o p g s o r a i e e c s i e ms o e s n l ea i n , r i n , r n ie s f c o n h ws g e td f r n e n t r fp r o a lto s wo rme t c a k n s a t ra d f r t t ls o e . e r s a c e e l t a h p l a i n o e e cs r s rp i n n P. o a c r s Th e e r h r v as h tt e a p i t f“ x r iep e c i t ”i E. c o o t a h n a r v n t e a p ia l s i n i c a d fa i l f r f ma e u d r r d a e e c i g h s p o e O b p l b e, ce t i n e sb e o e l n e g a u t c f s u e t .“ e cs r s rp i n” a a o l c ie .E.t a h n mo e t d n s Ex r ie p e c i t o s c l t P e v e c ig d wi p a a l ly n l i o t n o e i d o a i g P. t a h n e o ms f rf ma e s u e t n u i e st s mp r a tr l n a v c tn E. e c i g r f r o e l t d n s i n v r ii . e Ke wo d : e l u d r r d a e P.E.t a h n Ex r ie r s rp in;Te c i g y r s F mae n e g a u t s; e c i g; e c s p e c i to a hn mo e : p rme t 1s u y d s Ex e i n a t d
浅谈健身运动处方论文

浅谈健身运动处方论文篇一:论健身运动处方论健身运动处方【摘要】:”处方”在医学上指的是医师给端正人开的药方,不同的病或同一种病而程度不同当然不能使用同一处方。
同样,要科学地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预防或治疗疾病,也必须”对症下药”。
所谓运动处方即医师用处方的形式规定体疗病人或健身运动参加者锻炼的内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它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锻炼的一种形式。
【关键词】:健身;运动处方;价值一、健身运动处方概述运动处方( exercise p rescrip tion)是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曾提出过的概念。
1960年日本猪饲道夫教授首先使用运动处方这一术语。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使用了运动处方(Prescribed exericise)术语,运动处方的定义是指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
其特点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制定运动处方所应考虑的基本要素有四类,即运: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次数和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
运动项目要因锻炼的目的不同而不同。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核心部分,而定量化又是运动强度的核心。
运动次数与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也是必须严格控制的因素。
以上诸要素的合理搭配正是运动锻炼定量化、目的化、科学化的一个发展发展方向。
运动锻炼定量化、目的化、科学化要求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不断优化、不断发展完善、循环反复的过程。
其主要过程有以下几步:第一步,了解锻炼者的基本情况。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参加锻炼情况等。
对其健康状况做出判断,这是制定运动处方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于有特殊情况的锻炼者应予以特殊对待,不宜参加大运动处方循环。
靶心率在制定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中的应用——对肥胖大学生采用运动加营养减肥效果的研究

3 . 2 . 4 . 1 慢 跑6 O %~ 7 0 %的靶 心 率 ( 小 运 动量 l 1 0 ~ l 3 0 次, 每 分钟 ) 跑1 0 分钟 ; 3 . 2 . 4 . 2 中速跑6 O %一 7 0 %的靶 心 率 ( 中运 动 量 1 3 0 — 1 5 0 次/ 每分 钟 ) 跑3 0 分钟 : 3 . 2 . 4 . 3 极速 跑 法 先 以6 0 %靶 心 率 慢跑 5 0 M 3 . 然 后 以6 0 %一 7 5 % 的靶 心 率 跑 1 0 0 M* 3 :跑 l 0 分钟 或增加 力量 练习 ( 蹲 起 5 0 * 2 、 俯 卧撑 3 0 * 2 、 引体 向上 1 0 " 2 ) l O 分钟 ; 3 . 2 . 4 . 4 高强度长跑6 0 %~ 7 O %的 靶 心 率 f 大运动量 1 5 1 — 1 8 0 次/ 每 分 钟1 跑1 5 分钟 ; 3 . 2 - 4 . 5 做 慢 节奏 的放 松 操 5 分钟 : 3 . 2 . 4 . 6 运 动 时 间 :实 验组 学 生 的 锻 炼 时 间 为 每 天 下 午 四 点 半 到六 点 半 , 期 限为 2 0 1 2 年l 0 月1 0 日至 2 0 1 2 年1 2 月1 0日。 两个 月后 再 对 实 验 组 与 对 照 组 学 生 的 安 静 心 率 、 5 O 米跑 、
在运动 中. 运动处方被广泛采用 , 但 关 于 运 动 处方 中 的 运 动强 度 检 测 还 需 进 一 步研 究探 讨 。 1 . 靶 心 率 靶 心 率 范 围是 最 大 心 率 的6 0 %到8 0 %, 它 是 判 断 有 氧 运 动 的 重要 依 据 。 健 康 而 体 质 较好 的人 群 : 靶 心率 可 以控 制 在 l 1 0 — 1 8 0 次/ 每分钟 、 1 1 0 ~ 1 3 0 次/ 每分钟 、 1 3 0 ~ 1 5 0 次, 每分钟 和1 5 1 ~ 1 8 0 次/ 每分 钟 。 为 了 安全 和 简 便 , 靶 心 率应 大 致 控 制 在 ( 1 7 0 一 年龄) ~ ( 1 8 0 一 年龄 ) 。 研 究靶 心 率 在 运 动 处 方 中的 作 用 可 以 为 衡 水 学 院学 生科 学 制 定 健 身 运 动处 方 提 供 借 鉴 。 2 . 靶 心 率 与 运 动 处 方 在 一定 范 围 内 ,心 率 指 标 的高 低 能 较 直 接 地 反 应 学 生 运 动 强 度 的 大 小 ,心率 指 标 监测 对 运 动 强 度 的评 定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意 义 。 但是 由 于学 生 的体 质 差 别 而 导 致 的个 体 心 率 的差 异性还是较大的, 其最高心率并不完全相同 , 因此 在 教 学 实 践 中 .采 用 心 率 对 运 动 强度 进行 监控 时 ,应 考 虑 个 体 因素 的差 异. 采用 纵 向 比较 更 为 合理 。 如用 最大 吸氧 量 的 百 分 比 表 明运 动 强 度 不 如 用 最 大心 率 的百 分 比表 示运 动 强 度 。
普通高校基础体育选项课实施运动处方模式教学的实验研究

振兴 , 人才是关键 , 教育是基础。培养与造就高素质的人才 , 是
国家赋予高等院校的光荣使命 。而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 的有 机组成部分 , 是培养全 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在
实验为一个学 期。处方 准备部分 1 钟 , 5分 基本 部分 6 5分钟 ( 其中素质练习为 2 0分钟 )束部分 1 , 0分钟。运动强度设定 在平均心率为 10 7 2 —10次/ 。实验组练习内容相同 , 分 学生根
普通高校基础体育选项课实施运动处方模式教学的实验研究
S u y o sc S o t Elc i e Co r e I p e n i g Ex r ie Pr s rp i n t d n Ba i p r e tv u s m l me tn e cs e c i t o
wo t o p o t n u v ri rh t r moe i n e st i y.
K y w o d :u v ri e rs n e t i s y;s r; lc iec u e i n s ;e e cs r s r t n; t e sefc o p t ee t o r ;f e s x r i p e c p i v s t e i o f n s f t i e
据教材内容结合 自身情况进行练习 , 教师主要起辅 导 、 监控作 用, 确保学生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对照组按常规教学模式进 行学习锻炼 。
123 测试 指标 与评 价 方法 .. 123 1 测 试 指标 .. .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为了使高校体育尽快顺应教育改 革的大趋势, 充分发挥体育应有 的功能和作用, 体现以“ 学生”
有效可行、 值得推广的教 学模 式, 符合 高校体育课程体 系改革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研究我国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继续呈增长趋势。
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进一步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令人担忧,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1]。
造成这一问题的首要原因是学生的体育锻炼不足甚至缺乏。
而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健身锻炼就成为大家关注的思考的问题。
目前以运动处方为形式的健身方案是实施科学合理锻炼的有效途径。
运动处方的概念最早是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开始使用运动处方术语,从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2]。
应用健身运动处方组织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是一种受学生欢迎、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3]。
本文就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进行研究,以促进大学生能有效科学锻炼之目的。
1.健身运动处方的理论基础健身运动处方的科学性是依据人体运动生理学的原理并设计与实施的,这就像医生开处方必须依据医学知识一样。
体育运动就是给机体一定的运动负荷,本质也就是对机体施加一种刺激。
这种刺激必然会引起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发生强烈的反应和一系列规律性变化,并在长期锻炼下,使机体结构与机能产生人们所预期的良好适应性变化,提高机能和运动能力[4]。
1.1 合理运动生理负荷原理运动生理负荷是特指机体在一定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运动负荷刺激作用下,机体器官和系统所承受的额外生理负荷,即除安静状态下的生理负荷外,机体为维持运动状态下的机能活动水平而额外做的生理“功”。
机体所承受的总生理负荷等于静态生理负荷与运动生理负荷之和,即:总生理负荷(W TP)=静态生理负荷(W RP)+运动生理负荷(W EP) 在运动生理负荷刺激作用下,身体内部各器官、系统就表现出明显机能变化或反应。
如血液重新分配,耗氧量、心输出量比安静状态明显增加等[5]。
运动负荷是外部条件,身体机能活动是内在因素。
在正常生理机能状态下,由于外部运动负荷的刺激作用,机体出现一系列应答性机能活动,形成了运动生理负荷。
反之,机体的运动生理负荷反应程度又制约身体承受运动负荷刺激的能力。
如当较大的运动负荷强度引起机体出现强烈的运动生理负荷反应并超过人体本身的承受力时,机体承受运动负荷刺激的能力就会明显下降。
所以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之一就是找到每个个体所能承受的最适负荷,这样才能使机体产生最优的适应。
1.2 超负荷原则和长期重复性原则- 1 -- 2 - 超负荷即运动训练中采用的负荷要超过原来的水平,不然就不能形成特异的运动刺激和强烈的身体反应,更不能产生高一级的适应。
负荷越大,超过原有水平越多,反应越强烈,运动后超量恢复的幅度也越大[6]。
运动还要遵循长期重复性原理,因为适应的产生要有一定时间过程。
只有多次重复,后一次运动才能在前一次运动的基础上完成。
1.3 超量恢复理论运动时和运动后供能物质量的变化是消耗和恢复过程保持平衡的结果。
运动时以消耗过程为主,恢复过程跟不上消耗过程,表现为能源物质数量下降;运动后休息期,以恢复过程为主,消耗过程下降,因此,能源物质逐渐恢复,达到或超过原来水平。
这主要是从运动时能源物质的消耗和结构蛋白的变化和恢复过程的规律说明运动能力提高的机理。
超量恢复的基本规律可用(图1-1)表示。
所以,超量恢复学说为大运动量训练、训练的节奏性、系统性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超量恢复期一般维持1~2天,下次次运动最好在前次运动后产生的超量恢复期进行,这样能使机体逐步提高,如图1-1虚线所示。
图1-1 消耗和恢复过程的规律示意图(1)消耗和出现疲劳阶段(2)休息期的恢复阶段(3)超量恢复阶段(4)超量恢复消失阶段2.健身运动处方的内容运动处方的内容应包括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进度及注意事项等。
2.1运动类型健身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可分为三类,即:耐力性(有氧)运动、力量性运动及伸展运动和健疲劳身操。
2.2运动强度1)耐力性(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核心及设计运动处方中最困难的部分,需要有适当的监测来确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
而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即: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
运动绳索度可根据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代谢当量、心率、自觉疲劳程度等来确定。
健康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行之有效且简便易行的指标首选心率。
心率是除去环境、心理刺激、疾病等因素外与运动强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在运动处方实践中,一般来说达最大运动强度时的心率称为最大心率,最大心率一直使用公式“220-年龄”来推算,但对大学生年龄段来说,其推测值较实际偏低。
目前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推荐更精确的最大心率方法是由Gellish达等人介绍的。
HR max=206.9-0.67×年龄[7]。
最大功能的60%~85%时的心率称为“靶心率”或称为“运动中的适宜心率”,是指能获得最佳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
因此大学生运动处方强度控制以最大心率的60%~85%为靶心率[4],即:靶心率=(HR ma x-安静时心率)×(0.60~0.85)+安静时心率。
2)力量性运动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决定力量练习的运动量的因素有:参加运动的肌群的大小;运动的用力程度;运动节奏;运动的重复次类;运动的姿势、位置等。
所以力量练习的运动强度以局部肌肉反应为准,而不是以心率等指标为准[8]。
在等张练习或等动练习中,运动量由所抗阻力的大小和运动次数来决定。
在等长练习中,运动量由所抗阻力和持续时间来决定。
在增强肌肉力量时,宜逐步增加阻力而不是增加重复次数或持续时间(即大负荷、少重复次数的练习);在增强肌肉耐力时,宜逐步增加运动次数或持续时间(即中等负荷、多次重复的练习)。
3)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有固定套路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量:有固定套路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如太极拳、广播- 3 -操等,其运动量相对固定。
如:太极拳的运动强度一般在4~5MET或相当于40%~50%的最大吸氧量,运动量较小。
增加运动量可通过增加套路的重复次数或动作的幅度、架子的高低等来完成。
一般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量一般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量可分为大、中、小三种。
小运动量是指做四肢个别关节的简单运动、轻松的腹背肌运动等,运动间隙较多,一般为8~12节;中等运动量可做数个关节或肢体的联合动作,一般为14~20节;大运动量是以四肢及躯干大肌肉群的联合动作为主,可加负荷,有适当的间歇,一般在20节以上。
2.3运动处方的持续时间1)耐力性(有氧)运动的运动时间运动处方中的运动时间是指每次持续运动的时间。
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为15~60分钟,一般须持续20~40分钟;其中达到适宜心率的时间须在15分钟以上。
在计算间歇性运动的持续时间时,应扣除间歇时间。
间歇运动的运动密度应视体力而定,体力差者运动密度应低;体力好者运动密度可较高。
2)力量性运动的运动时间力量性运动的运动时间主要是指每个练习动作的持续时间。
如等长练习中肌肉收缩的维持时间一般认为6s以上较好。
最大练习是负重伸膝后再维持5~10s。
在动力性练习中,完成一次练习所用时间实际上代表动作的速度。
3)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时间成套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时间一般较固定,而不成套的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时间有较大并异。
如:24式太极拳的运动时间约为4分钟;42式太极拳的运动时间约为6分钟;伸展运动或健身操的总运动时间由一套或一段伸展运动或健身操的运动时间、伸展运动或健身操的套数或节数来决定。
2.4运动处方的运动频率1)耐力性(有氧)运动的运动频率在运动处方中,运动频率常用每周的锻炼次数来表示。
运动频率取决于运动强度和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
一般认为:每周锻炼3~4次,即:隔一天锻炼一次,这种锻炼的效率最高。
最低的运动频率为每周锻炼2次。
运动频率更高时,锻炼的效率增加并不多,而有增加运动损伤的倾向。
小运动量的耐力运动可每天进行。
2)力量性运动的运动频率力量练习的频率一般为:每周2~3次[9]。
- 4 -3)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频率伸展运动和健身操的运动频率一般为每日1次或每日2次。
3.健身运动处方的实施[2][6][10]3.1 大学生虽年轻气盛,但在制定运动处方时仍犹如医生开医疗处方前需要检查患者一样,首先做好身体全面。
检查重点在心血管疾病特别是有家族遗传倾向的,还有潜在疾病的检查。
3.2 根据检测的结果和锻炼者爱好项目确定锻炼的目的,选择锻炼的手段。
3.3 按照科学锻炼的原则和方法制定运动处方。
重点是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频率的明确。
3.4 按运动处方实施锻炼,并做好医务监督工作。
3.5 锻炼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测健康状况,根据其承受运动负荷能力和体力状况所反馈的信息,评价运动处方效果。
3.6 修订原运动处方进行调整修订。
改革体育教学大纲,实行健身运动处方进行体育课教学及课外活动,发展大学生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心肺功能[11]。
4.结论与建议4.1 适量运动是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
大学生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运动处方是实施科学合理健身锻炼的有效方案。
4.2 根据超量恢复理论建议大学生体育课每周两次在安排上应隔开1~2天,并且其余时间必须安排1~2次课外体育活动。
这样才能保持体育锻炼的效应,提高身体机能。
4.3 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外,最好能以运动处方的形式开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方案,就犹如有体育教师指导一样做到科学锻炼。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