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电磁性质要点

合集下载

地球的磁场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磁场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磁场知识点总结地球的磁场主要由地磁场和地球磁层组成。

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流动物质产生的,它的存在使得地球周围形成了一个保护层,可以挡住来自宇宙空间的宇宙射线和太阳风,维护了地球生物的生存环境。

地球磁层是由地磁场作用于地球外部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产生的,它可以使地球周围形成一个环绕地球的磁层。

地球的磁场对于地球科学领域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地球的磁场是地球的一个重要特征。

通过地球磁场的变化,可以研究地球内部的流动情况,进一步地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活动。

其次,地球的磁场对于地球的生命环境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磁场可以挡住来自太阳和外太空的有害射线,维护了地球生物的生存环境。

再次,地球的磁场也对于地球的导航和定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球的磁场可以为地球上的罗盘提供一个稳定的参照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类进行导航和定位。

除此之外,地球的磁场还对于地球外部磁层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磁层的形成与地磁场有着直接的关系,地磁场的变化能够影响到地球磁层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因此,地球磁场的研究对于了解地球外部磁层的演化与形成过程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地球的磁场是如何产生的呢?地球的磁场主要是由地球内部流动的熔融金属铁所产生的。

可以简单地认为,地球内部有一个大型的类似磁铁的物质,它的存在使得地球在空间中产生了一个类似磁铁的磁场。

地球内部的流动熔融金属铁是产生地球磁场的主要动力,通过地幔富含的铁、镍和其他金属元素会形成一个大型的磁场。

地球的磁场是如何变化的呢?地球的磁场是不断在变化的,它会随着地球内部的流动和变化而发生变化。

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周期性,约10000-100000年左右发生一次磁极颠倒的现象。

而且,地球的磁场变化也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活动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对地球磁场产生一定影响。

地球的磁场是如何被研究的呢?地球的磁场研究主要通过地球磁场观测站和磁场卫星观测来进行。

地球磁场观测站能够对地球磁场进行实时观测和监测,能够精确地了解地球磁场的变化情况。

地磁场及其基本要素

地磁场及其基本要素

第一节地磁场及其基本要素地磁场: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

地磁场三要素: 磁感应强度磁偏角磁倾角磁感应强度为某地点的磁力大小的绝对值,(磁场强度)是一个具有方向(磁力线方向)和大小的矢量一般在磁两极附近磁感应强度大(约为60μT(微特拉斯);在磁赤道附近最小(约为30μT )磁偏角是磁力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地理正北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磁偏角的大小各处都不相同。

在北半球,如果磁力线方向偏向正北方向以东称为东偏,偏向正北方向以西称为西偏。

我国东部地区磁偏角为西偏,甘肃酒泉以西地区为东偏。

磁轴与地球自转轴的夹角现在约为11.5度,1980年实测的磁北极位于北纬78.2度、西经102.9度(加拿大北部),磁南极位于南纬65.5度,东经139.4度(南极洲)。

长期观测证实,地磁极围绕地理极附近进行着缓慢的迁移。

磁倾角是指磁针北端与水平面的交角。

通常以磁针北端向下为正值,向上为负值。

地球表面磁倾角为零度的各点的连线称为地磁赤道;由地磁赤道到地磁北极,磁倾角由0°逐渐变为+90°;由地磁赤道到地磁南极,磁倾角由0°变成-90°。

地球的磁场强度矢量余地磁要素地磁倾角(二)地磁场的组成地磁场由基本磁场、变化磁场和磁异常三个部分组成。

在地球中心假定的磁柱被称为磁偶极子,由它产生的偶极子磁场占地磁场成分的95%以上,是构成稳定地磁场的主体,即地球的基本磁场。

基本地磁场的强度在地表附近较强,向上在空气中逐渐减弱。

说明它主要为地内因素所控制。

变化磁场表现为日变化、年变化、多年(短周期或长周期)变化以及突发性变化主要由于来自地球外部的带电粒子的作用(非偶极磁场,叠加在基本磁场上)太阳是这些带电粒子流的主要来源,而当它的表面出现黑子、耀斑(活动特别强烈的区域)并正对着地球时,便会把大量带电的粒子抛向地球,使迭加在基本磁场上的变化磁场突然增强,使地磁场发生大混乱,出现磁暴。

地球磁场与电磁现象应用技术知识点总结

地球磁场与电磁现象应用技术知识点总结

地球磁场与电磁现象应用技术知识点总结地球,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有着许多神奇而又重要的自然现象,其中地球磁场和电磁现象无疑是极为关键的部分。

它们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技术发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球磁场。

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体,有着自己的磁场。

这个磁场的产生与地球内部的液态外核中流动的电流有关。

地球磁场从地球内部延伸到太空,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磁偶极子的磁场。

地球磁场对生命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它能够阻挡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流,也就是太阳风。

这些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如果直接到达地球表面,会对生物造成严重的伤害。

地球磁场使太阳风发生偏转,在地球周围形成了一个被称为磁层的区域,从而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地球磁场也有一些有趣的应用。

比如,指南针就是利用地球磁场来指示方向的工具。

指南针的指针总是指向地球磁场的北极,帮助人们在没有明显地标或地图的情况下找到方向。

接下来,我们谈谈电磁现象。

电磁现象包括电生磁和磁生电。

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在导线周围产生磁场,这就是电生磁现象。

而当一个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者磁场发生变化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磁生电现象。

电磁感应现象是许多重要技术的基础。

例如,发电机就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它通过转动的磁场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无论是大型的水力发电站、火力发电站,还是小型的风力发电机,其基本原理都是电磁感应。

电动机则是另一个重要的应用。

电动机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从家里的电风扇、洗衣机,到工业生产中的各种机床、输送带,电动机无处不在,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变压器也是基于电磁感应的重要设备。

它能够改变交流电压的大小。

通过在变压器的原线圈中输入交流电压,在铁芯中产生变化的磁场,从而在副线圈中感应出不同大小的电压。

这使得电能能够在长距离传输时降低损耗,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电器设备的电压需求。

物理地磁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地磁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地磁知识点总结归纳1. 地球磁场的基本特征地球磁场是指地球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磁场,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 磁场的三维分布不均匀,呈现出复杂的结构;(2) 在地球表面上,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均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地磁畸变;(3) 在地球的内部,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可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地磁异常。

2. 地球磁场的产生地球磁场的产生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的磁性物质运动产生的。

地球内部的核物质在地球自转的作用下形成了涡流,这种涡流产生的磁场叫做地球自发磁场。

除此之外,地球的地壳中也存在一些磁性矿物,它们的磁性使得地壳中也存在磁场。

地球自发磁场和地壳磁场共同作用形成了地球总磁场。

3. 地球磁场的变化地球磁场存在着一些周期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地球磁极的漂移和磁场强度的变化。

(1) 地球磁极的漂移是指地球磁场的地理北极和地理南极位置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这种漂移是非常缓慢的,大约每一两百万年才会发生一次翻转。

地球磁极的漂移对导航定位和航天探测等有重要影响。

(2) 地球磁场的强度也会随时间而变化,这种变化是不规则的,在一定时间内,地球磁场的强度可能会有显著的增弱或增强。

地球磁场的强度变化会对地球内部活动和生物生态系统产生一定影响。

4. 地球磁场的应用地球磁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导航定位:地球磁场可以作为地面、航空、航天导航定位的重要参考依据。

利用地球磁场的性质,可以确定地理方向和定位坐标。

(2) 矿产资源勘探:地球磁场对地壳中的磁性矿物产生显著的影响,利用地球磁场的变化可以寻找地下的磁性矿产资源。

(3) 环境监测:地球磁场的变化还可以用来监测大气活动、地壳活动,以及太阳和地球磁层相互作用的情况,对于环境监测和预警具有一定作用。

5. 地球磁场的研究方法地球磁场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观测和实验室研究两种。

(1) 实地观测:包括对地球磁场强度、方向、地磁异常和地磁畸变等进行实地观测,通常采用磁力计、地磁测量仪、磁性测量仪等设备进行观测。

地球磁场与电磁现象应用知识点总结

地球磁场与电磁现象应用知识点总结

地球磁场与电磁现象应用知识点总结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体,拥有着神秘而又强大的磁场。

这个磁场不仅对地球上的生命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今天,咱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地球磁场与电磁现象的相关知识。

首先,咱们得弄清楚地球磁场是怎么一回事。

地球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电流产生的,就好像一个巨大的电磁铁。

这个磁场从地球的内部一直延伸到太空,保护着地球免受来自太阳和宇宙的带电粒子的侵袭。

如果没有地球磁场的保护,这些带电粒子可能会对地球上的生命和电子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害。

地球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不同的地点,磁场的强度和方向都会有所差异。

而且,科学家们还发现,地球磁场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甚至会出现磁极倒转的现象。

这可真是个神奇又让人有点担忧的现象。

那么,地球磁场和电磁现象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电磁现象是指电荷和电流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而地球磁场就是一个天然的磁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电磁现象的绝佳环境。

接下来,咱们看看电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首当其冲的就是发电机。

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当线圈在磁场中旋转时,就会产生电流。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大部分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

电动机也是电磁现象的重要应用之一。

电动机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从家里的电风扇、洗衣机,到工厂里的各种机器设备,都离不开电动机的功劳。

还有变压器,它可以改变交流电压的大小。

通过在不同匝数的线圈之间传递电磁能量,实现电压的升高或降低,使得电能能够更加高效地传输和使用。

除了在电力领域,电磁现象在通信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不同,其传播特性和应用场景也不同。

从广播、电视到手机通信,电磁波让我们的信息传递变得更加便捷和迅速。

地球磁场与电磁现象应用技术知识点总结

地球磁场与电磁现象应用技术知识点总结

地球磁场与电磁现象应用技术知识点总结地球磁场是地球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它对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的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电磁现象则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现代科技中。

一、地球磁场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体,拥有自己的磁场。

地球磁场的产生目前被认为是由于地球外核中液态金属的对流运动。

地球磁场并非固定不变,它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包括强度和方向的改变。

地球磁场对于地球上的生命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形成太阳风,如果没有地球磁场的阻挡,这些高能粒子将直接轰击地球表面,对生物造成极大的危害。

地球磁场使得太阳风发生偏转,在地球周围形成一个磁层,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此外,地球磁场还对导航有着重要意义。

在古代,人们就利用磁石的指向特性来辨别方向。

如今,指南针和罗盘仍然是依靠地球磁场来工作的。

二、电磁现象电磁现象包括电生磁、磁生电等。

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在其周围产生磁场,这就是电生磁。

而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者磁场发生变化时,导体内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磁生电。

电磁感应现象是许多现代技术的基础。

例如,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发电机中,通过旋转的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发电。

变压器也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它可以改变交流电压的大小,通过不同匝数的线圈实现升压或降压,使得电能能够更有效地传输和分配。

三、电磁现象的应用技术1、通信领域电磁波的发现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通信方式。

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电磁波来传输信息。

从早期的无线电广播到现代的手机通信,都是基于电磁波的传播和接收。

卫星通信也是现代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卫星通过接收和发射电磁波,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覆盖。

2、交通运输磁悬浮列车是电磁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

通过磁力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减少了摩擦力,从而能够实现高速运行。

此外,电动汽车中的电动机也是利用电磁原理来驱动车辆前进的。

九年级物理地磁场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地磁场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地磁场知识点地磁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九年级物理中也是一项必修内容。

地磁场的概念、特点以及影响因素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知识点。

本文将以九年级物理地磁场知识点为主题,逐一讲解相关概念,并探讨其应用和意义。

一、地磁场的概念和特点地磁场是地球周围的磁场,其产生是由地球内部的地核、外核和大气中的电离层等物质的磁性和运动产生的。

地磁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方向性:地磁场是一个矢量场,其方向从地球南极指向地球北极,并与地球表面的经线和经线之间的夹角有关。

这一特点使得地球上的磁针指向北方,成为导航和定位的重要依据。

2. 不均匀性:地磁场在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受到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磁性物质的影响,不同地方的磁场强度和磁场方向都会有所差异。

3. 变化性: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并非恒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通过地磁观测站的观测数据得到,从而揭示地球内部的变化和活动。

二、地磁场的应用地磁场对我们生活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导航和定位:地磁场的方向性使得我们能够利用磁罗盘进行导航和定位。

在没有GPS等技术之前,航海和探险等活动都离不开地磁场的引导,现如今磁罗盘在航海、航空和军事等领域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2. 地磁探测:地球内部的磁性物质分布情况和变化会对地磁场产生影响,通过地磁探测可以了解地下的物质构造和矿产资源分布。

这对于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 空间科学研究:地磁场的变化与太阳风、地球磁层和宇宙射线等有关,通过对地磁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研究地球与宇宙的相互作用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这对于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磁场的影响因素地磁场的形成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球内部:地磁场的主要来源是地球内部的地核和外核。

地核是由铁、镍等物质组成,通过热对流产生涡旋状电流,形成了地球的磁场。

地球磁场与电磁现象应用技术知识点总结

地球磁场与电磁现象应用技术知识点总结

地球磁场与电磁现象应用技术知识点总结地球,作为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着许多神秘而又神奇的现象和力量。

其中,地球磁场和电磁现象就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不仅在自然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也为人类的科技发展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地球磁场与电磁现象应用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地球磁场地球磁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无形盾牌,保护着地球免受来自太阳和宇宙深处的高能粒子和辐射的侵袭。

它的产生源于地球内部的复杂过程,主要与地球外核中液态金属的对流运动有关。

地球磁场并非一成不变,它会发生磁极漂移、磁场强度变化等现象。

历史上,地球磁场甚至还发生过磁极倒转。

这些变化虽然缓慢,但对于地球的生态和环境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地球磁场对于生物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许多动物,如鸽子、海龟等,能够利用地球磁场进行导航和定位。

这种神奇的能力被称为“生物磁导航”。

二、电磁现象电磁现象是指电和磁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现象。

其中包括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等。

电流的磁效应是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 1820 年发现的。

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在导线周围产生磁场。

这一发现为电动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电磁感应则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 1831 年发现的。

当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发电机的发明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电磁现象应用技术1、发电机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旋转磁场中的导体来产生电流。

常见的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

火力发电是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将水加热成蒸汽,推动汽轮机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水力发电则是利用水流的能量推动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我国拥有众多大型水力发电站,如三峡水电站。

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

2、电动机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时, s=0 n
m
P
n 1 m 0

n
m n
m m cos a / r n1 g n cos m hn sin V的一阶项,即n=1 ,m=0, 1 ,则上式写 成
1 1 V / a g10 P10 cos g1 cos h1 sin P11 cos 1 1 g10 cos g1 cos h1 sin sin
基本概念-地球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 在磁矩的周围产生磁场,它可以用单位磁极所受 的力来表示磁场的大小,即
B F/m
因磁极强度m的单位为A·m,故磁场B的单位为N/(A·m)。 磁场也可以用电流周围的场来描述。电流在它附近每一点产生 磁化场H,它的大小由下式决定 H i/r
B H
基本概念-地磁场正常场与异常场
地磁场的正常场和异常场 与地球重力场等其它物理场一样, 地磁场亦可分成正常场与异常场两部分。例如,地磁场总强度可 以写成:
F F0 F1 F2 F3
其中 F0 是地磁场的主要部分,可以用一个均匀磁化球体的磁
场 ( 或称偶极磁场 ) 表示,其中△ F1 表示大陆异常,它出现在广大 区 域内,其分布与大陆相关,面积达几千平方公里,△F2表示区域 异常,它与构造单元有关,面积为几十至几百平方公里,△F3表 示局部异常,仅与小构造和矿床分布有关,面积不过几至几十平 方公里。
基本概念-地磁场模式
表达地磁场的模式有三种, 1、球谐模式; 用球谐级数表示地磁场分布;
2、偶极子模式;
用若干个偶极子表示地磁场分布;
3、电流环模式。
用若干电流环表示地磁场分布。
基本概念-地磁场模式
三种模式比较: 1、球谐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但球谐模式不能反映地磁场埸源 的实际状况,这是球谐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 2、偶极子模式和电流环模式有助于阐明地磁场及其长期变化的
2 m gn 0 2 m gn 0 2
1 m gn 0 2
(6-22)
同时得出它与观测值F观测之差△F: 。 F F测量 F计算
(6-23)
(3)利用上述差值△F,对球谐系数进行修改,出下式计算它们的改正量△,△h:
1 F T0
N
N n m m m cos cos dp n mpn Y0 sin m n 1Z 0 cos mPnm cos g n X 0 cos m d sin n1 m0
基本概念-视电阻率
1、计算表达式
在直流方法中,由供电电极 A 、 B 输入地下电流,并测量其电流大 小(I),又测量A,B之间的两个电极的电位差(V),则可由下式计算电阻率
Κ
V I
在电磁测深中,视电阻率由电性阻抗Z决定,Z又由互相正交的电场E和磁场 H算出,如某个分量pij,可由下式表示
在上述七个要素中,只有三个是独 立的。如果知道其中任意三个,那 么其余四个也可以计算出来。在一 般地磁台上,直接由仪器 记录的要素通常是H、Z、D。在航 空磁测和卫星磁测中,通常是测F。
tgI Z / H , tgD Y / X , X H cos D, Y H sin D, Z F sin I . F X 2 Y 2 Z 2 H 2 Z 2
起源。 3、目前,偶极子模式不仅可以表示全球范围的地磁场及长期变 化,而且也可以表示地球上某一局部地区的相应分布。
地球磁场的球谐分析
1.
高斯球谐分析
2.
3.
国际地磁参考场及相应的球谐系数分析
磁偏图和磁倾图
地球磁场的球谐分析-高斯球谐分析
1、磁位概念及一阶项的物理意义 假定地面附近不存在磁性物质,则地磁场可由满足拉普拉斯方程的磁位 函数V,导出,即 2V 0 在地心球极坐标系中,上式的解为:
2n 1 2 dd V a, , Pnm cos cos m sin , 4a 0 0 2n 1 2 m m m hn i hn e dd V a, , Pn cos sin m sin , 4a 0 0 2n 1 2 m m m ngn i n 1g n e dd Z a, , Pn cos cos m sin , 4a 0 0 2 2n 1 m m nhn n 1hn dd Z a, , Pnm cos sin m sin . i e 4a 0 0
n n

m n
m n





式中 N° 为截止阶值。对于全球磁场取 N°≥80 ,而对于区域磁场仅取 m N°=3。假定所得球谐系数为初值,并标以g m , h 。 n n
地球磁场的球谐分析-高斯球谐分析
(2)由初值球谐系数,计算各点的分量,并得出总强度F,并 标以F计算:
F计算 X
Y Z
ij 0.2T | Zij |2 0.2T | Ej / Hi |2
i、j表示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式中T为周期。
2、规律及定义
在直流方法中,供电电极间隔越大,电流分布越深;在电磁测深方法中,周期越 大,电磁场的穿透也深。由于岩石电阻率是不均匀的,所得结果既不是浅层岩石 的电阻率,也不是深层岩石的电阻率,而是它们的综合反映。为了与真电阻率相
m m gn gn i e
(6-20)
上式中的V(a,θ,λ)是地面的场位,Z(a,θ,λ)是场位的法向导数。通常 测量的是场强,如东向分量 Y(a,θ , λ) 和北向分量 X(a , θ , λ) 。可以证明 已知场强的任一水平分量与场位 V(a , θ , λ) 是完全等价的。因此, 只要
知道一个水平分量和一个垂直分量,则可由上式完全确定高斯
系数。其解是唯一的。各级高斯系数可以分别由地面的场值独 立求出,因此它们是独立的。
地球磁场的球谐分析-高斯球谐分析
2、获得全球基本磁场分布的一般步骤 (1)由观测值X、Y、Z算出一套球谐系数。其公式为
d m X g cos m h sin m Pn cos , (6-21) d n 1 m 0 n n m m m Y gn sin m hn cos m Pnm cos , n 1 m 0 sin n n m m Z n 1 g n cos m hn sin m Pnm cos , n 1 m 0




(6-14)
地球磁场的球谐分析-高斯球谐分析
2 0 H0 g1
g h
2 1 2 1
1 2 1
0 1 cos 0 g1 / H 0 , tan 0 h1 / H0 ,

1 g1 H 0 sin 0 , 1 h1 H 0 sin 0 sin 0 0 g1 H 0 cos 0 ,
基本概念-地球磁矩
如一根磁针,它的磁性集中在两端 ( 磁极 ) ,两极的强度 m 与 两极的距离2l之乘积为磁矩:
M 2ml
在国际单位制中,磁极强度的单位为A·m(安培·米),相应
的磁矩单位为A·m2(安培·米2)。其中,磁距曾用绝对电磁单
位(emu),它与国际制单位的关系是:1A·m2=103emu.
基本概念-地磁要素
地磁场(习惯上用F表示)是向量场,由三个“要素”才能确 切描述它在地面任一点的方向和大小。有几种办法选定三要素。 一种办法是取垂直分量 Z,水平分量 H和磁偏角 D。D是水平分量 的方向(即磁北)和地理北之间的夹角。另一种办法是取总场强度 F,它对水平面的倾角 I和磁偏角 D。第三种办法是取地磁场的北 分量X,东分量Y和垂直向下分量Z。 X、Y、Z、D、I、H及F,都是地磁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可 以从下图建立起来。利用以下关系式,可以一组三要素换算成另 一组三要素:
式中Θ 是观测点(θ ,λ )与偶极点(θ 0,λ 0)之间的夹角,它不难从球 面三角公式得到。若取偶极方向为坐标极轴,θ 0=0,则
V / a H 0 cos
显然,H0是偶极赤道(θ =π /2)的磁场强度。从均匀球化磁位公式(当γ =a时)
V M cos r2 M cos a2
地球的电磁性质
地震科学系 武晔
内容提要
一. 基本概念 二. 地球磁场的高斯球谐分析
三. 地球磁偶极场
四. 地球磁场的长期变化
五. 地球磁场的成因解释
六. 地磁测深
七. 电磁测深
基本概念
1. 2. 地球电性 地球电导率和视电阻率
3.
4.
地球内部电流
地球磁矩
5.
6. 7.
地球磁场强度
地磁场正常与异常 地磁要素与地磁场模式
2006.9.8 WUYe
基本概念-地球电性
地电,或做为地下电流、或做为地球电性的简 称。地球电性分布,一般指电导率或电阻率随深度 的分布。
2006.9.8 WUYe
基本概念-地球电导率
电阻率的倒数是电导率。电阻率的单位是 Ω ·m(欧姆·米 ) 。电导率的单位是 S/m( 西门子 / 米 ) 。
区别,称之为视电阻率。视电阻率不应理解为各介质层电阻率的平均值,因为它
可以大于最高的介质电阻率。
基本概念-地球内部电流
地下电流受太阳活动、极光和地磁场等因素影响, 其大小和方向是变化的。不存在稳定的、单向的电流。 本章还要讲到与地磁场成因有关的地核内的“感应电 流”,虽然称为电流,实际并未观测到,只是一种假说。
V r , , a
P
n 1 m 0

n
m n
cos
.
n n 1 m m C n r / a 1 C n a / r n n 1 m m m m A cos m S r / a 1 S a / r B sin m n n n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