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认知行为治疗-程明-9.22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认识行为疗法课程设计

认识行为疗法课程设计

认识行为疗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行为疗法的定义、原理及基本技术;2. 学生能掌握行为疗法在解决心理问题中的应用,如焦虑、恐惧、强迫等;3. 学生能了解行为疗法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并与课程内容相联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行为疗法的技巧,进行自我情绪调节和问题行为矫正;2. 学生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行为疗法实施的具体步骤和策略;3. 学生能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认识到行为疗法在维护心理健康中的价值;2. 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个体差异;3. 学生通过学习行为疗法,增强自我认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行为疗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心理素质,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对心理健康有初步的认识,但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行为疗法基本概念:介绍行为疗法的定义、起源及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行为疗法的背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 行为疗法的概述2. 行为疗法原理与技术:讲解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如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等,以及常用的行为疗法技术,如正强化、负强化、消退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行为疗法的原理与技术3. 行为疗法在心理问题中的应用:分析行为疗法在解决焦虑、恐惧、强迫等心理问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教材章节:第三章 行为疗法在心理问题中的应用4. 生活案例分析与讨论: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行为疗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材章节:第四章 行为疗法案例分析5. 自我情绪调节与问题行为矫正: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行为疗法进行自我情绪调节和问题行为矫正,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行为矫正_认知行为疗法ppt课件

行为矫正_认知行为疗法ppt课件

thoughts)
在特定情境下自动呈现在意识中的想法,
常常不经逻辑推理突然出现,稍纵即逝。大 多数患者往往觉得这些想法很有道理,对其 情绪影响甚大。
负性自动思维的解释

负性:这些想法总是和不愉快的情绪有关;
自动:想法突现在脑中,不是周密推理的产物;
负性自动思维的内容:可以是对目前经验的解释,也 可以是对未来的消极预期,或是对过去事件的消极解 释; 具有无限追加性:一次偶然的失误被体验成重大的失 落,一连串的自动想法频繁出现。
认知疗法的分类
1、贝克认知疗法(A.T. Beck)
2、理性情绪疗法(A. Ellis)
贝克认知治疗
( Beck Cognitive Therapy )
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由A.T.Beck提出,
是当前国际上影响较深、应用较广的心理疗法 之一,大量研究认为该疗法对抑郁、焦虑、恐 怖、进食障碍、强迫症等有较好的疗效。
①脆弱性,“一个人请求帮助是软弱的表现。” ②吸引/排斥,“得不到另一个人的爱,我就不会幸 福。”
③完美主义,“一个人必须漂亮、聪明、富有、有创造 性,否则很难高兴起来。” ④寻求赞许,“为了幸福,我需要别人赞美。” ⑤依赖性,“假若我没有人可以依靠,我一定会感到悲 哀。” ⑥自主性,“我的心情是由一些我无法驾驭的因素左右 的。” ⑦认知哲学,“如我在追求目标过程中遇到了障碍,肯 定会感到厌烦。”

2、认知曲解或逻辑错误(cognitive distortion)
抑郁和焦虑的病人往往用片面的方式解 释境域或推测未来的变化,为了迎合内 心已有的消极结论(认知图式)而对事 实进行取舍,结果导致认知失真或认知 曲解。帮助病人识别自动想法中包含的 逻辑错误,成为认知治疗的核心。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 CBT)与精神病一、 CBT概括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组经过改变思想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除去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暂心理治疗方法。

该疗法的理论基础以为,人的思想对其感情和行为拥有决定性作用;针对患者错误、扭曲或杂乱的认知问题,经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对事的见解与态度,能够改良他所表现的心理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 CBT)治疗的目的在于修正悲观的自动式思想和潜伏意识或信念的杂乱,进而改变患者对特定有关问题的行为模式。

在心理治疗研究领域,CBT应用最为宽泛。

CBT不单是心理疗法中最广泛的研究形式,也是心理疗法中应用最为宽泛的治疗方式,同时仍是鉴于心理疗法研究凭证应用最为宽泛的治疗技术。

外国众多临床研究已经证明, CBT对健康问题拥有踊跃作用。

CBT研究领域较为宽泛,波及心理健康(抑郁、忧虑、精神分裂症等);躯体健康(慢性痛苦、癌症及帕金森病有关问题的研究等);小孩领域(孤单症、行为阻碍等其余方面)。

二、 CBT的实行及步骤1、实行CBT的基本技术包含“认知技术”和“行为技术”认知技术主要包含:(1)帮助患者认识自动思想(运用ABC理论阐释事件与反响之间存在信念的作用);(2)列举患者的扭曲认知,进而提升其认知水平,改正错误思想;(3)改变患者的极端信念;(4)帮助患者进行查验假定。

帮助患者认清事实,发现悲观的态度;(5)踊跃自我对话法,患者针对自己的悲观思想,提出踊跃的想法;(6)家庭作业法,要求患者记录自己的思想并作剖析;行为技术主要有:(1)平时活动计划。

安排给患者一些能达成的活动,活动要求随患者的能力和心情而改变;(2)活动难易与感觉评估技术。

让患者填写平时活动记录,发现自己的兴趣,同时查验认知扭曲的作用;(3)教练技术。

治疗者为患者供给指导,帮助其发现、剖析、并解决问题;(4)放松训练法。

依据必定次序在音乐的配合下指导患者挨次放松必定部位,体验放松感。

《认知行为治疗》课件

《认知行为治疗》课件

改善情绪:长期治疗可以显著改 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少抑郁、 焦虑等负面情绪
预防复发:长期治疗可以降低复 发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高生活质量:长期治疗可以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人际关 系、工作表现等
改善认知功能:长期治疗可以改 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注意力、 记忆力等
认知行为治疗的评估和效果
认知行为治疗的评估方法
自我报告:患者填写问卷, 评估症状变化
临床观察:治疗师观察患 者的行为和情绪变化
心理测量:使用标准化的 心理测量工具,评估患者 的心理状态
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日 常生活能力,如工作、学 习、社交等
生理指标:通过生理指标, 如心率、血压等,评估患 者的生理反应
行为实验
实验设计:随机分组,对照 组和实验组
实验目的:验证认知行为治 疗的有效性
实验过程:进行认知行为治 疗,记录治疗效果
实验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 显著优于对照组
应对技能训练
评估自动思维:评估自动思 维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识别自动思维:识别并记录 自动思维,以便进行后续分 析
挑战自动思维:挑战自动思 维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寻找
原则:注重患者的心理和行 为改变,而不是仅仅关注症

目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 消极思维模式,建立积极思 维模式
原则:强调患者的自我管理 和自我调节,而不是依赖他
人或药物
认知行为治疗的技术和方法
认知重建
认知重建是认知行为治疗的核心方法之一 认知重建的目标是改变患者的消极认知模式 认知重建的方法包括:识别消极认知、挑战消极认知、建立积极认知 认知重建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如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缓解青少年的躁郁症症状

如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缓解青少年的躁郁症症状

如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缓解青少年的躁郁症症状躁郁症,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常见于青少年群体。

躁郁症患者在情绪上会经历极端的波动,既有躁狂期的兴奋和冲动,也有抑郁期的沮丧和消极。

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业工作,还可能导致自伤甚至自杀行为。

因此,及时有效地缓解躁郁症症状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认知行为疗法介绍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各种心理障碍的心理治疗方法。

CBT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其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调整其情绪和行为反应。

在治疗躁郁症方面,CBT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

CBT如何缓解青少年躁郁症症状1. 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情绪CBT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引导他们逐渐认识自己情绪波动的规律和触发因素。

青少年常常由于生理发育、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而产生情绪波动,CBT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学会有效地处理这些情绪。

2. 调整不良的思维模式躁郁症患者往往存在一些消极、扭曲的思维模式,比如过度悲观、自我否定等。

CBT通过认知重建的方式,帮助青少年患者发现并改变这些不良思维模式,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3. 学会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CBT教授青少年患者一些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比如深呼吸、放松训练、问题解决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他们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更好地控制情绪反应,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4. 建立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除了调整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外,CBT还着重培养青少年患者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

通过设定小目标、建立规律作息、参与有益活动等方式,帮助他们逐渐建立起稳定的生活节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CBT在青少年躁郁症治疗中的应用CBT已被广泛运用于青少年躁郁症的治疗中,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通过系统性的认知重建和行为调整,许多青少年患者能够逐渐减轻抑郁和焦虑情绪,提升自我调节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和学业表现。

第八周 认知行为疗法

第八周  认知行为疗法

(B)信念(导致我产生情绪困扰或自损行为的不合理信念, 圈出所有你应用于诱发事件的不合理信念)
(D)辩论(与每一圈出的不合理信念辩论):例:“为什 么我必须干得非常棒?”“哪儿写着我是个笨蛋?”“何以 证明我必须受人赞赏?” (E)有效的合理信念:例:“我希望干得很棒,但并非非 如此不可”。“我是个行动有些差劲的人,但我这个人不是 笨蛋”。“尽管我喜欢受人赞赏,但没有理由必须如此”。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3、糟糕至极 至 一种对事物的可能后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
是一种灾难性的预期的非理性观念。

关键词:


彻底失败了…… 世界末日到了 全完了……
合理观念与不合理观念的对照

不合理观念
合理观念
我无法接受被人轻视——我希望被别人喜欢 我必须要考个好成绩——我希望能考个好成 绩 我应该比别人做得好——我力争比别人做得 好 我的英语彻底失败了——我这次英语考试失 力 失恋让我无法忍受——失恋让我感到痛苦 大家总是对我有成见——有几个人对我有成 见
解维娟
2016.10
1.什么是认 知行为疗法
2.认知行为 疗法的理论 基础
3.合理情绪 疗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认知行为疗法是什么
Q 1 :大家还 记得什么是 认知心理学 吗?
Q 2 :认知心 理学的主要 内容是什么?
Q 1 :行为主 义心理学家 有哪些?
Q 2 :大家还 记得行为主 义的主要观 点是什么?
◦ 例:孩子考试不及格,都是我的错。
中间信念——态度、规则和假设

态度: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喜欢听我的课是可怕的。) 规则:我必须尽我最大努力利用全部时间备课。) 假设与规则紧密相连,由规则推论而出:如果我

第十三章-认知行为疗法

第十三章-认知行为疗法

编辑版pppt
22
(2)识别认知性错误
所谓认知性错误即指求助者在概念和 抽象性上常犯的错误。如任意的推断,过 分概括化,“全或无”的思维等等。
比较明显的错误有:“为了快乐,我 必须健康!”,“如果没有丈夫,我就是 一个没有感情的人”等。
编辑版pppt
23
(3)真实性验证 严格设计的行为模式或情境中对这一假设 进行验证。认识到他原有的观念是不符合实际 的,并能自觉加以改变。
编辑版pppt
3
认知疗法是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 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 知重建最为关键在于如何重建人的认知结 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
编辑版pppt
4
认知行为治疗包括下列3个类型
(1)认知重建方法:包括理性情绪治疗、 自我指导训练和认知治疗。
病因假设:不适当或错误的思维、思维方 式与信念。
编辑版pppt
42
A是引起个体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 因;
B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 才是引起个体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
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 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个 体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C是由诱发事件所引起的情绪和行为。
⑦ 在没有根据情况下将一些外部事情与自己联系 起来的倾向。
编辑版pppt
15
4.抑郁症认知模式
早期生活经验
非理性信念或者不合逻辑的思维与假设
重大的生活事件
“信念、假设被激活”
“负性自动想法”
抑郁症状
行为
动机 情感 认知
身体
编辑版pppt
16
矫正者使用认知技术的目的在于:
1.引出自动性思想(“自动想法”是一些个 人化的观念,它们由一个特定刺激引发并 可导致情绪反应。贝克坚信有情绪困难的 人倾向于犯一种特有的“逻辑错误”,即 将客观现实向自我贬低的方向歪曲。 )

认知行为治疗(CBT)精品PPT课件

认知行为治疗(CBT)精品PPT课件
个暴露产生疗效的机制。 ▪ 暴露是不需要放松的。 ▪ 让患者知道预期的负性结果并没有发生。
7
第一节:现场暴露
▪1、心理教育; ▪2、评估安全/强迫行为 ▪3、建立焦虑等级列表:用0-100表示
0分无焦虑,100分为最严重焦虑 ▪4、实施暴露 ▪5、反馈
▪第一次会谈至少9、故事,电影来呈现刺激 ▪ 想象一定要生动具体 ,将想象聚焦于最坏结
3
帮助人们:
▪ (1)打破回避和无助的模式 ▪ (2)遂渐面对恐惧情景 ▪ (3)建立应对技能 ▪ (4)减少痛苦的情绪和自动唤醒
4
具体技术包括:
▪ 行为激活 : 解释行为改变可以像药物一样有 效
▪ 现场或想象暴露 ▪ 肌肉放松训练、呼吸训练、想象训练。
5
第一章:行为激活
▪第一节:活动处方:如每天写日记,每天交友

9
第三章:放松训练
▪ 第一节:呼吸放松 ▪ 第二节:肌肉放松 ▪ 第三节:想象放松
10
第四章:其他技术
▪ 第一节:角色扮演技术 ▪ 第二节:应对卡技术
11
案例:
▪ 患者张xx,因“渐起怕脏、重复洗涤、暴躁、自夸、冲动2 年”于2015-04-14 10:30首次入院。2013年3月读4年级下学 期时因看到新闻介绍墨西哥寄生虫病后渐起怕爸爸脏,有汗 味,看见爸爸就躲得远远;洗澡时间超过1小时,用掉半块 香皂,一大截牙膏,洗完澡就直接进房间穿衣服;反复不停 洗手,用洗手液、洗洁精从手臂、大腿都要洗;外出用矿泉 水漱口10几次;怕脏,害怕有细菌,出门抿嘴,看见别人吐 痰就特别害怕,交谈捂嘴怕口沫进入自己的嘴巴;要求母亲 每天都拖地、洗澡,家人走过的路就要拖地不然就绕路走; 不同家人一起进餐;情绪不稳,不顺其意则发脾气,抱怨爸 妈没有能力,嫌弃自己的家不够好,骂骂咧咧。一直到“广东 省人民医院”就诊,曾3、4次被家人批评后用刀威胁称要死 或威胁父母。家人难以管理,为进一步诊治送来我院。诊断 “强迫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没法应对。
◦ “如果她离开我怎么办?”
她会离开我。
常见的认知歪曲
▪ 两极化思维/全或无思维:看问题的极端 ▪ 灾难化思维:将事情的后果灾难化 ▪ 低估正性信息 ▪ 情绪推理:感情用事、情绪化 ▪ 贴标签 ▪ 夸大/缩小 ▪ 心理过滤 ▪ 读心症 ▪ 过度概括:以偏概全 ▪ 个人化:揽责上身 ▪ “应该”或“必须”声明 ▪ 管状视野
Beck & Kovacs, 1986
核心信念或“图式”
可以将图式的功能的解释为“既像地图又 像墨镜”。
◦ 图式像地图,因为它反映的是组织信息的一种 方式,这种方式能够预测行为的进程。
◦ 图式像墨镜,因为它影响我们对外界的感知并 影响我们关注什么信息。
核心信念和”图式”
图式可被描述为一个“认知三角”。 这个三角的组成有:
放学回家后小李原本要做数学作业,但 一看到数学书就烦躁,想到成绩下降同学们 就不理自己,老师也认为自己是坏学生,越 想越烦躁,于是把书一扔就开始玩起游戏了 。
2020/5/8

区分事件、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
事件与想法的区别? 想法和情绪的区别? 描述事件、情绪 行为与生理反应
自动化思维的特征
认知模型: 层次
自动化思维描述的是在意识中停留短暂、比较能 够被个体察觉的想法。
按照认知模型,这些想法是应激因素与潜在、持 久的信念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案例概念化时我们将这些信念分成不同的等级: 核心信念和中间信念,又被成为图式。
核心信念
最早期形成的、核心的且不可能再被简化的信念被 称之为“核心信念”或图式。
这些信念往往是一定方式个体组织信息的基础,以 至于个体在意识层面都没有阐述或考虑过它们。
这些信念可能被个体视为“绝对事实”或不需证实 的公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现实的看法。
认知图式
图式这个概念是指个体根据以前的认识组织 起来的认知结构,这些认识是个体根据自己 的特定经历总结出来的;图式指导新信息的 加工过程以及已储存信息的提取过程。
着重于目前的问题或困扰的解决 稳固的、平等的合作联盟 引导性发现 教授患者或来访者学会如何自己帮助自己
心理干预工作的立足点
改变或拯救自己的人是自己,而非任何其他人。 这个世界的救世主是人类自己。 个体有自我成长的驱力,即具有保护自己心理
健康和寻求恢复心理健康的自然能力。 心理干预需要营造关心、支持、相互信任、尊
▪ 它们通常自发产生。 ▪ 它们常常不会被留意到。 ▪ 较容易觉察到的是与其有关的情绪和身体感觉。 ▪ 它们与比较明显的思维流共存。 ▪ 其内容和寓意与具体的情绪有关。 ▪ 它们常常是短暂的、一闪即逝的;有时象电报。 ▪ 它们可以是言语和/或想像。 ▪ 即使留意到,常常会把它们看作正确的加以接受,
不会有反思。
青少年认知行为治疗 (CBT)
程明 湖南省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情绪问题 ——抑郁、焦虑、空虚等 行为问题 ——叛逆、厌学、网络成瘾、强迫等
2020/5/8
CBT是多种精神障碍治疗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法
抑郁障碍 焦虑障碍 强迫症及相关障碍 成瘾行为 人格障碍
CBT的魅力
Beck认知理论模型
事件或情景
思维或认知
情 生理 行 绪 反应 为
▪ 李同学是数学课代表,和小陈原本是好朋友, 小李的数学成绩很好,但上周段考小李的数学 考的很差。这几天小李总觉得周围同学在心理 瞧不上自己了,下课时小陈有一个题目不会做, 小陈对前面的小王说,“请问你会做这个题目 吗”,李同学听后就开心心理犯嘀咕了,以前 小陈都是问自己的,这次怎么不问自己了,是 不是看自己成绩不好了所以看不起自己了。接 下来上数学课的时候,小李发现张老师没有问 自己问题而是问了小陈,小李就更加不开心了, 心理想老师也觉得自己不是好学生了,这可怎 么办。
Beck的认知模型
▪ 心理或精神障碍与功能不良性思维有关。
▪ 个体如何看待自我经历影响他的情绪、行为和生 理反应,即思维影响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
▪ 改变功能不良性思维可导致症状的改善。
▪ 改变影响功能不良性思维的功能不良性信念(中 间信念、核心信念)可导致更持久的改善。
▪ 患者不断练习所学认知治疗的方法才能获得症状 改善。
(好像发生在现在一样),然后问这个问题。 4. 如果需要或想要的话,让患者和你做角色演练,重现具
体的情境,然后问这个问题。 5. 敏感到谈话中掺杂的自动思维。 注:回到具体情形下引出自动化思维。
找出有用的自动化思维
将疑问句和用“如果…怎么办?”句型 表达的自动思维转换成具体预测的陈述 句
◦ 如果我无法应对怎么办?
引发自动化思维的情境
▪ 具体的外在事件 ▪ 其它想法、意象或记忆 ▪ 情绪 ▪ 行为 ▪ 生理反应
引出自动化思维
基本的问题: “刚才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想法? 1. 在治疗过程中你注意到患者的情绪变化或加重时,问这
个问题。 2. 当患者向你介绍其问题情境或一段时间他的情绪有变化,
问这个问题。 3. 如果需要的话,让患者运用想象介绍具体的情境或时间
重、平等、稳固的合作联盟。
CBT基本概念与认知理论
什么是认知治疗?
以精神病理学的认知模型为基础的一种相对 短期、以问题和目标为取向的心理治疗。
运用多种“常识”技术达到治疗目标。 运用认知模型对患者及其主要问题进行案例
概念化是关键点。 强调目前的行为、想法——试图发掘规则、
价值取向与假设。
◦ 自我 ◦ 世界及他人 ◦ 未来
无助的核心信念:无能力的、无用的核心信念
• 我没有能力。 • 我做什么事情也做不对。 • 没有人或没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我。 • 我无能为力。 • 我无能。 • 我软弱。 • 我脆弱。 • 我是个受害者。 • 我失去控制。 • 我无法得到满足。 • 我是个失败者。 • 我有毛病。(我比不上别人。) • 我做得不够好(指成就感,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不可爱的、不讨人喜欢的核心信念
• 我不可爱。 • 我不受欢迎。 • 我不惹人喜欢。 • 我没有吸引力。 • 我是多余的。 • 没有人关注我。 • 我不好。我坏。 • 我不值得。我没有价值。 • 我是不同的。 • 我有毛病(所以其他人不会爱我)。 • 我不够好(以至于其他人不会爱上我)。 • 我必定会被拒绝。 • 我必定会被抛弃。 • 我必定会孤单一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