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伍子胥 掘坟鞭尸的始作俑者 极端复仇的表现

合集下载

屈原的抱石沉江自尽与伍子胥的破国鞭尸

屈原的抱石沉江自尽与伍子胥的破国鞭尸

屈原的抱石沉江自尽与伍子胥的破国鞭尸在很多人眼里,端午节就是纪念屈的节日。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学者闻一多先生曾对端午节作过精辟的考证,他认为端午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一个节日,东汉以后这一风俗逐渐向北方传播。

古研究的发展和发掘的大量出土文物证实闻一多先生的考证是比较科学的。

历史上还有一位古人,也和端午节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伍子胥,春秋吴越争霸的主角之一。

伍子胥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在神州大地流传,著名京剧大师杨宝森的代表作就是《伍子胥》,笔者百听不厌,每每有令人慷慨悲歌、拔剑而起的激愤。

每当我听到杨宝森先生苍凉悲愤地唱道“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剑穿”时,我的思绪就会飞回到那个铁与血的时代。

那是怎样一个时代啊,慷慨与刚烈同在,任侠与仗义并行。

就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的主人公出场了。

这是一位“三代忠良”之后,“刚戾忍卼,能成大事”,此时已身背“三百余口”的血海深仇,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而他的仇敌,则是一个君王,一个国家,以一个个人的力量来和一个国家对抗,这是一个谁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想,当伍子胥在前有阻拦、后无退路的昭关前,在东皋公的茅舍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时候,他的内心一定充满了无助和迷茫,在这个世界上,哪里才有我的安身所在?他也许有过一刹那的动摇乃至放弃,当他拿起宝剑准备自刎到时候,从闪着寒光的剑锋上,他仿佛看到了一双双怨恨的眼睛,不能死,三百余口的冤仇还没报。

就是这股复仇的意志,支持伍子胥活了下来。

因为,他活在人世间的唯一目的,就是两个字:复仇。

为了复仇,他利用专诸,帮助公子光杀掉了谈不到有什么罪孽、而且对自己很友善的吴王僚;利用要离,杀掉了吴王僚之子、真正的完美英雄庆忌;为了复仇,他花费十年时间,将吴国从一个野蛮的草莽之国打造成了当时世界的一流强国;为了复仇,他用漫长的消耗战削弱楚国的实力;为了复仇,他甚至长期压抑了复仇冲动,只是为了它能更猛烈地爆发:他不仅要报复楚国,而是要消灭楚国。

历史的尘埃——伍子胥是否掘墓鞭尸,从历史记载中分析

历史的尘埃——伍子胥是否掘墓鞭尸,从历史记载中分析

历史的尘埃——伍子胥是否掘墓鞭尸,从历史记载中分析伍子胥(前559~前484)。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

谷城冷集区沈湾(原系光化富乡村,1949年划归谷城)人,春秋时期吴国大夫(此时官分三等:上卿、大夫、士)。

后为吴国破楚有功,被封于申(约在今黄浦江下游一带),又称申胥。

根据《史记·列传》记载: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

”包胥曰:“我必存之。

”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

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

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从这里来看,伍子胥鞭尸却又其实,但是我们不能单一的从这一方面来看。

伍子胥究竟有没有掘墓鞭尸呢?我们来看看一位学者的详细分析。

伍子胥在父兄被戮后,智过昭关,投奔吴国,导吴破郢,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终泄心中积恨,是一段载诸史籍,传颂千古的历史佳话。

历来据此写成的演义式小说与戏曲传奇不胜枚举。

人们饱蘸浓墨,将伍子胥塑造成一个忠肝义胆、忍耻雪恨、鞭挞昏君的大侠,通过这个鲜明的典型形象和故事宣泄出对统治者的强烈的反抗精神。

至于历史上是否确有“掘墓鞭尸”这一幕,迄今为止却并没有任何人明确提出过疑义。

当代学者张君认为,只要对诸史细加考辨即可发现,这件事原系子虚乌有。

他的论据如下:一、按《春秋》笔法与义例,凡有乱臣贼子以下凌上之事发生,莫不口诛而笔伐。

孟子曾曰,“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惧,作《春秋》”(《滕文公下》)。

按此,则楚平王虽听谗信诬,杀戮忠良,是一个典型的昏君暴主,但倘若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仍会被《春秋》视为非分之道,大书特书,贬其为犯上作乱的叛臣贼子。

可是《春秋》定公四年对吴兵入郢这件事的记载却极其简赅,仅仅只有五个字:“庚辰,吴入郢。

”如此淡淡一笔便透露出定公四年并没有发生“掘墓鞭尸”这件僭冒至极的“暴行”。

史书记载,2500年前,伍子胥挖开楚平王坟墓,拖出尸骨,狠狠抽了

史书记载,2500年前,伍子胥挖开楚平王坟墓,拖出尸骨,狠狠抽了

史书记载,2500年前,伍子胥挖开楚平王坟墓,拖出尸骨,狠狠抽了史书记载,2500年前,伍子胥挖开楚平王坟墓,拖出尸骨,狠狠抽了三百鞭子!50多年前,寿县古城一座神秘古墓的出土,让这段乱世风云再添见证。

1955年,寿县古城加固城墙。

忽然叮当脆响,工人挖出两只青铜编钟!往下挖更让人猛然一惊,原来这里有座古墓。

很快考古队进驻。

古墓位置蹊跷,它紧靠古城墙,相距不到40米。

为春秋时期常见的土坑竖穴,距今应有2000多年,深约3.5米,长近9米。

这座城墙边的古墓,究竟埋了什么宝贝?继续向下。

就在墓坑正中,躺着腐朽严重的漆棺,棺椁长约2米多,里面铺了厚厚一层朱砂。

朱砂如血,墓主尸骨却腐烂无存。

就在其间,考古队挖出了多件玉佩和玉璧,还有各色形状的金叶,从摆放来看,墓主尸骨曾头朝北面埋葬。

除此之外,棺椁东面挖出一柄青铜剑,随后出土480多件青铜宝藏,其中像是青铜鼎、编钟和方壶等,封存了两千多年前的典雅富贵。

眼见随葬如此丰盛,疑问爬上考古队心头:墓主必定极为尊崇,他究竟是谁?解密关键,在青铜器铭文,上面往往记载墓主信息。

反复查验,一件奇特的青铜方壶引起了大家注意。

方壶极是华美,形似“莲鹤方壶”。

顶盖中原式样,雕琢飘逸莲瓣,想到铸造完工之时,必定一片金光灿烂,巧夺天工。

考古学家翻来覆去,壶身一个铭文也没有,顺着壶口往里看,赫然见内壁刻了一行文字:仔细认读,铭文写道:为蔡侯申作器,大家恍然大悟,铜壶主人是叫“申”的蔡国君主。

随后结合其他铭文,墓主正是这位“蔡侯申”,也就是史书里的蔡昭侯。

奇怪了:根据史书,蔡国封地在河南上蔡,距离寿县尚有两三百里,蔡昭侯为何会葬到这里?其间缘由,藏着一段波云诡谲的往事。

@史徒行者阿伦说,2500年前,春秋乱世如火如荼,既有楚国、吴国这样的霸主崛起,也有蔡国、曾国这样的小国没落。

蔡昭侯年间,楚国恰逢楚昭王在位,剑指北方追逐天下霸业。

弱小的蔡国战战兢兢,活在楚国阴影之下。

根据史记,公元前509年,楚昭王得了欧冶子宝剑,邀来一众小诸侯庆贺。

历史趣谈楚国伍子胥为何鞭尸?伍子胥鞭尸的故事

历史趣谈楚国伍子胥为何鞭尸?伍子胥鞭尸的故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楚国伍子胥为何鞭尸?伍子胥鞭尸的故事导语:伍子胥,姓伍名员,子胥是他的字。

他的祖父伍举,父亲伍奢,哥哥伍尚,三代人都是楚国的重臣。

楚平王初登王位的时候,很有一些振作的样子,伍子胥,姓伍名员,子胥是他的字。

他的祖父伍举,父亲伍奢,哥哥伍尚,三代人都是楚国的重臣。

楚平王初登王位的时候,很有一些振作的样子,他把哥哥楚灵王在位时受排挤的大臣重新重用起来,让他们辅助自己处理国事,这里边就有伍子胥父子三人。

伍奢除了被任命为连公,同时,也是太子建的太傅,即老师。

他和他的副手“少师”费无忌一起负责太子建的学习和教养。

费无忌品性恶劣,太子建看不惯他,时常冷脸相向,费无忌得不到太子的好感,心里非常不安,唯恐将来太子登基,自己断了官路。

于是,他日思夜想,欲除掉太子,以绝后患。

太子建长大了,按年纪要娶亲,楚平王就派使者去秦国求亲,秦昭公把自己的妹妹孟嬴许给了楚国的太子。

孟嬴是秦国出了名的美女,费无忌知道这件事后,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

到了迎亲那天,他先把孟嬴及陪嫁的宫女们安顿在馆舍,自己独自去见平王。

费无忌夸赞孟嬴的美貌,并劝说楚平王把孟嬴留给自己,再从陪嫁的宫女中挑一个漂亮的,冒充孟嬴送给太子。

楚平王是个好色之徒,竟然答应了这件事。

过了不久,费无忌又对楚平王建议:“我们北面的强敌是晋国,所以防务非常重要,应该让太子亲自去镇守城父,这样才能震慑晋国。

”见楚平王有些犹豫,他又说:“孟嬴的事迟早会泄露出去的,太子长期待在大王身边,对大王非常不利呀。

”楚平王一听,急忙打发太子去城父了,和太子一起去的,还有伍子生活常识分享。

史上最狠毒的复仇方式 伍子胥掘墓鞭尸

史上最狠毒的复仇方式 伍子胥掘墓鞭尸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史上最狠毒的复仇方式伍子胥掘墓鞭尸导语:自古以来都有死者为先,入土为安。

但在战国时期却有这样的创举:楚平王驾崩下葬,原楚国臣子伍子胥还是掘开坟墓,鞭尸三百,是不是太狠毒?自古以来都有死者为先,入土为安。

但在战国时期却有这样的创举:楚平王驾崩下葬,原楚国臣子伍子胥还是掘开坟墓,鞭尸三百,是不是太狠毒?到底两者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以至于伍子胥要掘开楚平王坟墓,还要鞭打尸体?中国历史上最为刚烈的大丈夫当数伍子胥。

楚平王要杀伍奢(伍子胥父亲),又担心他两个儿子回来报仇,派使者假借伍奢之名招其二子。

哥哥伍尚(伍子胥哥哥)说,父亲召我,若求生不往,为天下耻笑。

弟弟伍员(伍子胥)说,俱死无益,不如奔他国,借力雪耻。

伍奢与伍尚俱被杀,伍子胥四处逃亡。

民间对伍子胥多有好感和同情,因此有了“伍子胥过韶关,一夜白了头”的传说。

当初,伍子胥携楚国公子建逃亡至郑。

公子建联络晋国谋反一事泄露被杀后,伍子胥又投吴逃奔至韶关,因苦于无船渡河而一夜白头。

正在又愁苦又害怕的时候,一船飘然而至。

待安全过河,伍子胥却放心不下,再三叮嘱艄公事勿外泄。

艄公一声长叹:“我敬公是国家忠臣良将,才冒死相救,公却不信于我。

”言毕,将船划至河心自沉以表心迹。

因了伍子胥的多疑猜忌,竟枉害救命恩人。

伍子胥后来逃到吴国,他胸中始终回荡一股愤懑之气。

他辅佐阖闾修理法制任用贤能,奖励农商充实仓廪,治理城郭加强守备,又举荐深通兵法的齐人孙武为将,选练兵士,整军经武,使吴成为东南一带强国。

伍子胥来到吴国,掀开了吴国历史最辉煌的一页,一个弱国,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而振兴。

生活常识分享。

伍子胥为报仇掘墓鞭尸被朋友责备,他说我日暮路远,所以倒行逆施

伍子胥为报仇掘墓鞭尸被朋友责备,他说我日暮路远,所以倒行逆施

伍子胥为报仇掘墓鞭尸被朋友责备,他说我日暮路远,所以倒行逆施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啮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这是宋人郑思肖作的一首诗,这诗道出了本文要说的主人公——伍子胥。

伍子胥是楚国人,名员,字子胥。

他的父亲叫伍奢,还有一个哥哥叫伍尚。

当时楚国正是楚平王当政时期。

楚平王姓熊,名居,字弃疾,他有个太子名建,大家都称为太子建。

楚平王让伍奢任太子太傅,费无忌任太子少傅,都是太子的老师,相当于一个正职,一个副职。

两人都有学问,但伍奢正直忠良,费无忌谗佞奸诈,所以太子建素来不喜欢费无忌。

楚平王派费无忌到秦国去给太子娶亲,娶得是秦国景公的公主孟嬴。

因为孟嬴有倾国倾城之色,费无忌急忙赶回来报告楚平王说:“秦女美貌绝代,大王不如自己娶了她,再给太子另娶她妇。

”楚平王于是就夺了太子建的女朋友,自己迎娶了秦女孟嬴,宠爱无加。

孟嬴为他生了个儿子,名叫熊轸。

楚平王又另外给太子建娶了一个媳妇。

费无忌利用迎娶秦女向楚平王献媚以后,就趁机离开了太子去侍奉楚平王。

但他知道这样一来太子建必定是恨死了自己,有一天楚平王挂后太子建继位必将宰了自己,因此就在楚平王面前诋毁太子建,劝楚平王另立他人。

太子建的母亲是蔡国人,楚平王不怎么宠爱她,从而也开始疏远太子建。

于是派了太子建去驻守城父这个地方。

过了不久,费无忌又没日没夜地在楚平王面前说太子建的坏话。

他说:“太子因为秦女的原因,不会没有怨恨之心,希望大王自己稍加提防。

自从太子驻守城父以来,统领军队,外与诸侯相交,将要入城作乱了。

”楚平王就把他的老师太子太傅伍奢召来讯问。

伍奢知道是费无忌在楚平王面前谗谄太子,因此说:“大王为何因为谗贼小人的话就疏远骨肉呢?”费无忌又在旁边煽风点火说:“大王现在不制止,等到他们的阴谋成了,大王将被擒矣!”于是楚平王一怒之下就把伍奢囚禁起来,同时命令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建。

司马奋扬知道太子建是被冤枉的,就提前告诉了太子,说:“太子快逃,你就要被诛杀了。

历史趣谈:王颁仿伍子胥掘万安陵报仇 尸骨烧成灰熬汤喝

历史趣谈:王颁仿伍子胥掘万安陵报仇 尸骨烧成灰熬汤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王颁仿伍子胥掘万安陵报仇尸骨烧成灰熬汤喝导语:事情往往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大概这也就是民间所谓的因果相连,冤冤相报吧。

特别是在盗墓现象中,这情况似乎特别地明显。

前面文章中说到的,事情往往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大概这也就是民间所谓的因果相连,冤冤相报吧。

特别是在盗墓现象中,这情况似乎特别地明显。

前面文章中说到的,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把杜崱的祖坟挖了,杜崱收把萧统的陵刨了。

这里要说的,也是一件因果盗墓。

南朝陈开国皇帝陈霸先,杀了“侯景之乱”的功臣王僧辩,王僧辩的儿子王颁多年后终于报了父仇,未能活剁陈霸先,便将其陵墓盗掘了,彻底破了陈家风水。

王颁可能恨之过切,竟然把陈霸先的尸骨烧成灰。

这还不解恨,干脆把骨灰和在水里喝了……“铁哥俩”因皇帝意见分歧王颁的父亲王僧辩与陈霸先,都曾是萧氏梁朝可以依懒的重臣。

在平定“侯景之乱”中,王、陈二人曾在白茅洲登坛歃血盟誓,“同心共事,不相欺负,若有违戾,明神殛之。

”意思是,如果谁有违誓言,要遭天打雷劈。

如此“铁”的同朝哥们,在讨平“侯景之乱”以后,政治观点却发生了变化。

据《梁书·王僧辩传》(卷四十五),侯景被杀后,萧衍的第七子、湘东王萧绎在江陵(今湖北荆州)称帝,史称梁元帝。

王僧辩、陈霸先双双都受到萧绎了的尊重和重用,王僧辩镇守建康,陈霸先镇守京口(镇江)。

但在萧绎出事后,情况不同了。

当时,西魏觊觎梁地,梁承圣三年(公元554年)九月,西魏丞相宇文黑泰派兵突袭江陵。

萧绎派人急招远在南京的王僧辩前来救援,但为时已晚,救兵未到,萧绎已被俘杀。

生活常识分享。

灭国鞭尸,复仇男神伍子胥的血泪史

灭国鞭尸,复仇男神伍子胥的血泪史

灭国鞭尸,复仇男神伍子胥的血泪史1“你们一定要在我坟上种上梓树,等以后做成棺材,用来埋葬吴国战士的英灵,还要挖出我的双眼,悬挂在都城东门,让我亲眼看着越国灭吴。

”白发老者横剑在喉,厉喝。

恍惚间,他想起了六十多年和父兄在家乡渡口的情景,父亲教导他们要忠君爱国,兄长倒是付出性命去做了。

而他又做了什么?背井离乡、四处逃亡,引了别国大军攻入楚地,鞭尸君王,他是楚人中最大逆不道者;而对吴国,他倒是忠君爱国了,却得到了手中这赐死之剑。

楚平王无故杀他父兄,他便覆楚、鞭尸以报;吴王逼他自尽,他便留下越寇灭吴的预言!他这一生除了逃亡,就只剩下了复仇。

2最早的风起于楚国太子建的婚礼。

楚平王二年(前527年),秦楚联姻,迎亲的楚国少傅费无忌,惊艳于秦国公主孟嬴的美貌,力劝楚平王:“如此美女,该由大王笑纳,再选一名秦女假冒公主和太子完婚即可。

”楚平王一听是美女,毫不犹豫就接受了。

一年后,孟嬴生下一个儿子熊轸(楚昭王),丑闻开始泄露。

太子建被打发去守边境。

楚平王七年,怕遭报复的费无极诬告太子建与太傅伍奢密谋以齐、晋为外援发动叛乱。

楚平王信以为真,召见伍奢,严加诘问。

伍奢规劝不要亲小人而疏远骨肉,楚平王把伍奢关押起来,并派了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后者让人早一步前往通知,太子建逃往宋国避难。

费无忌说伍奢有两子,都很有本事,不斩草除根,必是祸患。

楚平王骗伍奢召子前来,说这样就能免死。

伍奢答:“我大儿子伍尚至孝,就算知道来了必死,他也会来,但我二子伍子胥刚戾忍卼,必不会来。

”果然,伍尚一听父亲出事,就慌忙准备出发。

伍子胥拦住他:“前去白白送命,不如逃往别国,伺机报仇!”伍尚摇头道:“我为父尽孝,你且逃,为我们报仇。

”不久,伍尚和父亲伍奢一起被杀,伍氏灭族。

临刑前伍奢叹道:“胥儿逃走,楚国危险了。

”楚平王下令画影图形,到处捉拿伍子胥。

3好友申包胥抓到伍子胥,又偷偷放跑他。

伍子胥问:“你今天放我,我来日必灭楚国,你可想好了?”申包胥答:“如果你能灭楚,那我就一定能光复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伍子胥掘坟鞭尸的始作俑者极端复仇的表现
导语:说起伍子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熟悉他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等等,但更熟悉的恐怕是他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后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


说起伍子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熟悉他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等等,但更熟悉的恐怕是他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后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

伍子胥和楚平王之间到底有怎样的深仇大恨,导致伍子胥要掘坟鞭尸?
我们先来看一下二人简历: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著名军事家、谋略家。

春秋时期楚国人。

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子胥的哥哥叫伍尚。

他的祖父叫伍举,因为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所以他的后代子孙在楚国很有名气。

伍子胥其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至吴国,助吴王阖闾筑城练兵,发愤图强,任相国。

楚平王:芈姓,熊氏,名弃疾,继楚王位后改名居,又被称为陈公、蔡公,是楚灵王之弟,楚共王的幼子。

楚灭陈、蔡二国后立他担任陈公、蔡公,后楚灵王死,楚平王立。

以伍奢为太子太傅,费无忌做太子少傅。

平王派费无忌替太子建到秦国去迎接秦女孟赢来和太子结婚,孟赢甚美,无忌便劝平王自己娶她,宠信有加。

二人的恩怨由费无极而来。

费无极本是太子建的部下,但对太子不忠,因此就有了楚平王抢儿媳妇这事。

之后,费无极就到了楚平王身边做事。

人做多了亏心事就会害怕被自己所陷害的人报复,因此费无极要治太子建于死地,太子建跑到了宋国,可太子太傅伍奢遭殃了,被抓入狱。

此时费无极想铲草除根,对平王说:“伍奢有两个儿子,都很有才干,不把他们杀掉,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