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
伍子胥四个典故出处

伍子胥四个典故出处
摘要:
一、伍子胥简介
二、典故一:一夜白头
三、典故二:七星龙渊
四、典故三:千金报恩
五、典故四:乞食过关
六、总结
正文:
伍子胥,姓伍名员,字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著名将领和政治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
典故一:一夜白头
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被楚平王冤杀,他带着楚太子建之子胜逃奔他国。
在逃离楚国的过程中,伍子胥遇到了一位好心的渔夫,渔夫帮他渡过昭关。
伍子胥感激不已,但又担心自己的行踪泄露,于是在渡过昭关后,一夜之间白了头。
典故二:七星龙渊
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后,帮助吴王阖闾富国强兵,伐楚复仇。
在一次战斗中,伍子胥使用了一把名叫“七星龙渊”的宝剑,大败楚军。
这把剑后来成为了传国玉玺,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典故三:千金报恩
伍子胥曾在逃亡途中遇到一位浣纱姑娘,姑娘赠予他食物。
伍子胥答应报答姑娘的恩情,但在离开时,姑娘却因羞愧而投水自尽。
伍子胥感慨不已,将姑娘投水的地方命名为“浣纱溪”,并立誓要报答所有对他有恩的人。
典故四:乞食过关
伍子胥在逃离楚国的过程中,曾一度身无分文,只好沿路乞食。
他在遇到一位名叫东皋公的隐士后,得到了帮助。
东皋公不仅为他提供了食宿,还为他谋划了复仇的大计。
伍子胥在东皋公的帮助下,成功地通过了昭关,继续他的复仇之路。
总结
伍子胥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传奇,他的四个典故:“一夜白头”、“七星龙渊”、“千金报恩”和“乞食过关”都充分体现了他的忠诚、勇敢和智慧。
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

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伍子胥过昭关伍子胥是春秋时期一位非常着名的人物,他曾经追随当时正在郑国避难的楚国太子建,太子建与晋国密谋灭郑,结果被郑君知道了,杀了太子建,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建的儿子公子胜连夜逃跑,出奔吴国。
伍子胥一行人逃到昭关的时候,先住在附近一个朋友东皋公家里,商量过关的对策。
原来当时郑君紧急追捕伍子胥和公子胜,全国各个关口盘查得非常严密,关口上画着伍子胥的的画像,再加上伍子胥身材高大威猛,站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认出来,因此,想要蒙混过关非常困难。
伍子胥愁得夜不能寐,干脆起一床一在屋子里转来转去,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可是他把所有能想的方法都在心里细细思量了一遍,总觉得不妥。
不知不觉天已破晓,伍子胥愁眉苦脸走出门来,哪知道东皋公一见他,吓了一跳,原来昨天还只有三十出头的伍子胥,竟然一一夜之间头发全白,看上去几乎有五六十岁了,只要再稍作化妆,无论谁都认不出来了。
就这样,伍子胥顺利蒙混过关了。
民谚有“伍子胥过昭关,一一夜白头”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伍子胥混出昭关以后没多久,就发现有兵追来了,好不容易逃出险境,竟然被一条大一江一挡住了去路。
幸亏有个很仗义的渔夫,认出了伍子胥,助他过了一江一。
伍子胥临走前,解下价值百金的佩剑相赠,以表谢意,渔夫说:“如果我把你的头献给楚王,就能封官进爵,享不尽荣华富贵。
我连这些都不贪图,难道会希罕你这把剑吗?你还是自己留着防身吧。
”伍子胥见他坚决不肯收剑,只得作罢。
临走又嘱咐说:“如果有追兵询问,千万保守秘密。
”渔夫很生气,责怪伍子胥不信任他。
伍子胥只好上路,可是走了一会,还是不放心,又跑回来叮嘱渔夫不要泄漏他的行踪。
渔夫叹息说:“你如此不相信我,万一追兵从别的地方渡河追上了你,我又如何为自己辩白呢?”于是便投一江一自一杀了。
伍子胥大吃一惊,又悔又恨,又没有办法挽救,只好长叹一声,继续赶路。
走了很久,终于快要到吴国境内了。
可是走得实在太累了,而且口渴难耐,正在发愁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农家姑一娘一在井边打水,于是伍子胥走过去问那姑一娘一讨水喝。
历史趣谈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 伍子胥为什么一夜白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伍子胥为什么一夜白头
导语:伍子胥是楚国太师伍奢的儿子,当时在位的楚国国君是楚平王,起初楚平王对伍奢信任有加,将伍奢官位从大夫提升到太师。
但是后来楚平王信心奸
伍子胥是楚国太师伍奢的儿子,当时在位的楚国国君是楚平王,起初楚平王对伍奢信任有加,将伍奢官位从大夫提升到太师。
但是后来楚平王信心奸人费无忌的谗言,要杀伍奢。
结果毫不知情的伍奢被杀,伍子胥则幸运的得以脱逃。
这逃亡的途中便发生了伍子胥过昭关的事情。
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
话说伍子胥逃脱之后,来到宋国,但是宋国内部也是混乱一片,于是伍子胥便打算离开宋国去投奔吴国,途中路过陈国,从陈国往东行进了几日来到了昭关,这就是让伍子胥一夜白头的地方。
昭关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地处险要的位置,关口前面便是大江,两边山高路陡,形势险要,还有重兵把守。
在这个地方,伍子胥看到士兵在一个个盘查,检查的非常严格,而且他的画像已经被楚平王找来的画工画出来贴在各个城楼墙壁上,见到此处检查如此严格,他心里便开始忐忑。
因为一直找不到办法度过这个关卡,所以伍子胥只能白天躲藏在没人的地方,整日想着要用什么办法混过去。
就在昭关的这几天,伍子胥白了头发,而且是一夜白头。
这样神奇的时候甚少发生,到底伍子胥为什么会一夜白头呢?
伍子胥为什么一夜白头?
前面已经说了,伍子胥眼前的昭关是个非常先要的位置,所以有重兵把守,而伍子胥要去到吴国就必经此路,所以他不得不想办法从这
生活常识分享。
伍子胥的历史故事

伍子胥的历史故事哎,说起伍子胥,那可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大人物,简直就是个“复仇者联盟”的鼻祖。
不过咱们今天不讲他咋报仇,就聊聊他那段“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的趣事儿,用咱老百姓的大白话,给您娓娓道来。
想当年,伍子胥为了躲避追杀,那是拼了老命往吴国跑啊。
路上经过昭关,听说这地方守卫森严,跟铜墙铁壁似的,他心里那个急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晚上,他找了个小客栈住下,打算养精蓄锐,明儿一早再想办法。
客栈里,伍子胥遇上个老店家,俩人一聊起来,那叫一个投缘。
老店家听说伍子胥的遭遇,拍拍胸脯说:“兄弟,别怕,我这有招儿!”说着,就拿出个祖传的“易容术”道具——一顶假发,嘿嘿,还是白的!老店家说:“你瞧你,这几天赶路累的,脸色憔悴,再戴上这假发,保准没人认出你来。
”伍子胥半信半疑,但事到如今,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戴上假发,对着铜镜一照,嘿,还真别说,伍子胥那原本乌黑的头发瞬间变成了银丝,配上他紧锁的眉头,整个一忧郁老者的形象。
老店家乐了:“瞧,这不就成了嘛,赶紧睡吧,明儿一早,咱们从后门溜出去。
”可伍子胥哪睡得着啊,心里那个忐忑,就跟坐过山车似的。
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全是过昭关的情景,生怕哪个环节出错。
就这么折腾了一宿,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照镜子,好家伙,自己真给愁白了头!这下,不用假发也成“白发魔男”了。
老店家一看,哈哈大笑:“兄弟,你这是提前进入角色了啊!得,咱们这就走,保你平安过昭关。
”就这样,伍子胥凭借着这顶“自然生成”的白发,还有老店家的机智相助,顺利过了昭关,继续他的逃亡之路。
这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生活的压力和挑战,虽然让人头疼,但也能让人快速成长,甚至“一夜白头”呢!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相助,更是我们面对困难时最宝贵的财富。
【历史故事】伍子胥一夜白头鞭尸复仇的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伍子胥一夜白头、鞭尸复仇的历史故事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
伍子胥是一个依靠自己的努力使得历史记住他的人,并不像那些显赫的贵族的出生日期会被写进相关史料,但他卓尔不凡的成就使得他青史留名。
伍子胥本出任吴国大夫,成为了一名才华横溢的军事家和“阴谋家”。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据说是姑苏城的创建者,并且知人善任,推荐了著名的军事家孙武为将,自己也著有兵书,但是已经失传。
伍子胥是楚国人,他的性子很刚强,绝不轻易服软,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因为好文习武,有勇有谋而闻名于楚国。
但是因为家族遭到陷害,父兄都被楚平王杀掉,伍子胥夺路狂奔,逃到宋国,和芈建会合。
但祸不单行,宋国又发生内乱,两个人只好再次跑路,这次去的是郑国。
在郑国,芈建卷入政变事件,事泄被杀,伍子胥只好带着芈建四岁的儿子芈胜再次逃亡,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吴国。
吴国建国于本世纪(BC5世纪)初期的太湖之北,第一任国王叫吴寿梦。
建国初期,吴国非常落后,士兵打仗的时候甚至赤身裸体。
吴国位于楚国的东部,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宛如晋国的后方。
晋国敏锐地发现了吴国无与伦比的价值,派出军事顾问团,帮助吴国加强政府组织,实现军队现代化。
吴国迅速成为楚国的麻烦,开始不断向楚国进攻,楚国北进的脚步被死死拖住。
到伍子胥准备逃奔吴国的时候,坐在吴国国王宝座上的,是吴国的第五任国王吴僚。
伍子胥要想进入吴国,必须要越过昭关。
昭关在两山对峙之间,前面便是大江,形势险要,并有重兵把守,过关真是难于上青天。
伍子胥心急如焚,辗转反侧,一夜之间,竟然头发全白。
容貌改变,又在名医扁鹊的弟子东皋公的巧妙安排下,更衣换装,伍子胥终于混过了昭关,进入吴国。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的故事就此流传下来。
进入吴国的伍子胥孤独又贫穷,甚至沦落乞丐,沿街吹萧讨食,报仇似乎已经成了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就在伍子胥万念俱灰的时候,幸运之神向他伸出了橄榄枝,王子吴光收容了他,并把他引做亲信,参加机要密谋。
伍子胥简介【最新6篇】

伍子胥简介【最新6篇】伍子胥,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吴国大夫,辅佐两代吴王。
伍子胥死后流传下了很多的故事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掘墓鞭尸、一夜白头、七星龙渊和千金报恩。
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6篇伍子胥简介,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谋略家伍子胥的故事篇一有关伍子胥的故事,现在广为流传的有三个,分别为伍子胥一夜白头、伍子胥与渔夫和伍子胥与洗衣女。
伍子胥一夜白头,讲的是伍子胥过楚昭关之时,住在东皋公的家中,东皋公答应帮助伍子胥过关。
但是,伍子胥苦等好几天之后,没有任何消息,着急的他一夜未眠,醒来后发现自己的头发在一夜之间变得雪白如雪。
后来,伍子胥靠着这一头白发,混出了昭关。
伍子胥与渔夫的故事,讲的是伍子胥在过河的时候,被一名渔夫所搭救,来到对岸之后,渔夫看到伍子胥饥肠辘辘的样子于心不忍。
渔夫让伍子胥呆在岸边的大树之下,他回去给伍子胥准备饭食。
等了渔夫好久的伍子胥开始怀疑渔夫是不是骗自己的,他怕渔夫引来官兵,于是藏进了旁边的芦苇丛中。
过了一会儿,渔夫端着丰盛的饭食来到树下,发现伍子胥不在,他就站在树下呼唤伍子胥,喊了好久,伍子胥才从芦苇丛中出来。
吃饱了的伍子胥解下自己的价值百金的佩剑,要送给渔夫,渔夫拒绝了,他说:“楚王的赏金比你这把宝剑值钱了不知道多少倍,我要是贪念财富就不会救你了”。
伍子胥听后,感到非常的惭愧,向渔夫道谢之后,他又叮嘱渔夫不要将自己的行踪泄露出去。
渔夫为了让他放心,划着自己的小渔船,自沉江底而亡。
伍子胥与洗衣女的故事,讲的是伍子胥逃难到一个山间的一个小水潭旁边,看到潭边洗衣女子的身边有一个饭盒,饥饿难耐的他向洗衣女乞食。
洗衣女将自己的饭食送给了他吃,吃完后伍子胥对她说:“你放心,等我发迹之后,会以千金报你的一饭之恩的,但是请你不要将我的行踪泄露出去”。
洗衣女对她说:“既然你怀疑我的品行,我就以死明志吧”。
最后,洗衣女抱着一块大石跳入潭中淹死了。
伍子胥后来在吴国当上大官后,曾携千金在山边的村落中寻找洗衣女的家人,但都没有找到,伍子胥就将千金扔到洗衣女自尽的那个水潭里。
历史趣闻伍子胥一夜白头的传说故事 伍子胥一夜白发地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伍子胥一夜白头的传说故事伍子胥一夜白发地点导语:伍子胥是春秋时吴国大夫,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
伍子胥是楚国大夫伍奢次子。
楚平王即位,奢任太师。
平王因听信少师费无忌谗言,欲杀伍奢并伍子胥是春秋时吴国大夫,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
伍子胥是楚国大夫伍奢次子。
楚平王即位,奢任太师。
平王因听信少师费无忌谗言,欲杀伍奢并令其招回其两个儿子。
伍子胥大哥为了救父回国,子胥逃走。
楚平王下令画影图形,到处捉拿伍子胥。
伍子胥欲适吴国,奈何路途遥远.因太子建在宋,伍子胥奔宋,因宋国内乱,与太子一起奔郑.奈何太子为了和晋国联合谋取郑国的意图被郑国君知晓而被杀,子胥又奔吴国,过陈国到昭关.昭关在两山对峙之间,前面便是大江,形势险要,并有重兵把守。
世传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了头便是此地。
故事经过伍子胥携楚太子建之子胜逃奔他国,被楚兵一路追杀。
伍子胥二人碾转到了离昭关六十里路的一座小山下,从这里出了昭关,便是大河,径直通吴国的水路了。
然而,此关被右司马远越领兵把守,很难过关。
扁鹊的弟子东皋公(扁鹊出生在公元前407年,这里说是扁鹊的弟子,传说的真假有待稽考)就住在山中,他从悬赏令上的图例中认出了伍子胥,他很同情伍子胥的冤屈与遭遇,决定帮助他。
东皋公把二人带进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一连七日,却不谈过关之事。
伍子胥实在熬不住,急切地对皋公说“我有大仇要报,度日如年,这几天耽搁在此,就好像死去一样,先生还有什么办法呢?”,东皋公说“我已经为你们筹划了可行的计策,只是要等一个人来才行。
”伍子胥犹豫不决,晚上,寝不能寐:他想告别皋公而去,又担心过生活常识分享。
伍子胥四个典故出处

伍子胥四个典故出处
摘要:
一、伍子胥简介
二、典故之一:一夜白头
三、典故之二:七星龙渊
四、典故之三:千金报恩
五、典故之四:倒行逆施
六、总结
正文: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出生于楚国,后成为吴国的重要官员。
他为吴国策划了许多战争和外交策略,对吴国的强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伍子胥的一生中,发生了许多有趣和富有启示性的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四个典故分别是:一夜白头、七星龙渊、千金报恩和倒行逆施。
一夜白头的故事发生在伍子胥逃离楚国途中,他因为急于报仇,一夜之间白了头。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人在压力和困境面前,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愿意,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七星龙渊的故事源于伍子胥在逃亡过程中,得到了一位渔夫的帮助。
伍子胥为了感谢渔夫,将自己的宝剑七星龙渊赠给了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心怀感激,并尽可能地回报。
千金报恩的故事发生在伍子胥成为吴国重臣之后,他为了报答曾经帮助过他的东皋公,赠送了千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应该知恩图报,不能忘记
别人的恩情。
倒行逆施的故事源于伍子胥在吴国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在当时看来是违背常理的,但后来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要想取得成功,我们需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尝试新的方法。
总的来说,伍子胥的四个典故告诉我们,人应该勇敢面对困难,感激他人的帮助,知恩图报,并且勇于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楚国人,春秋时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不但名留青史被后人敬仰,其一生也留下许多传奇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
下面就来说说伍子胥一夜白头、伍子胥鞭尸复仇的故事。
伍子胥是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
楚平王即位后,因为听信费无忌的谗言,不但杀害伍奢,还派人去杀伍子胥。
伍子胥接到消息后,立刻逃跑。
楚平王下令画影图形,全力缉捕伍子胥。
伍子胥欲适吴国,奈何路途遥远,因太子建在宋,伍子胥奔宋,因宋国内乱,与太子一起奔郑。
奈何太子为了和晋国联合谋取郑国的意图被郑国君知晓而被杀,伍子胥又奔吴国。
但是韶关位于吴楚交界之地,是楚国到吴国的必经之路,一直以来有重兵把守,韶关的关口前面是大江,两边山势陡峭。
伍子胥一直头疼如何安全通过韶关。
还好伍子胥命不该绝,危难之际遇到了东皋公。
东皋公他从悬赏
令上的画像中认出了伍子胥,他很同情伍子胥的冤屈和遭遇,于是决定帮助他。
东皋公把他带进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一连七日,丝毫不谈过韶关的事情。
伍子胥实在熬不住,急切地对皋公说“我有大仇要报,度日如年,这几天耽搁在此,就好像死去一样,先生还有什么办法呢?”。
东皋公说“我已经为你们筹划了可行的计策,只是要等一个人来才行。
”
伍子胥心中忧虑,晚上寝不能寐,他想告别东皋公而去,可又怕过不了韶关。
如果不走,不知还要等多久。
如此翻来覆去,其身心如在芒刺之中,卧而复起,绕屋而转,不知不觉到了天亮。
在极端的忧虑下,伍子胥竟然一夜白头。
东皋公见了后,大惊道:“你怎么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伍子胥发现果然一夜白头,不由暗暗叫苦。
东皋公反而大笑道:“我的计策成了。
几日前,我已派人请我的朋友皇甫讷来,他跟你长得像,我想让他与你换位,以蒙混过关。
你今天头发白了,不用化妆,别人也认不出你来,就更容易过关了。
”
当天,皇甫讷如期到达,东皋公把皇甫讷打扮成伍子胥的模样,
而伍子胥装扮成仆人,随众一路前往昭关。
守关吏远远看见皇甫讷,以为是伍子胥,传令所有官兵全力缉拿之,伍子胥则趁乱过了昭关,待官兵最后追拿到皇甫讷时,才发现抓错人了。
这就是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
伍子胥鞭尸复仇的故事
伍子胥到吴国后辅佐吴王阖庐登位壮大吴国,此后多次和楚国征战,胜多败少,夺取了大量的土地。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庐亲率大军大举入侵楚国。
先是大败楚军大将子常,后又与楚军大战五场,最后吓得楚昭王出逃,吴军轻而易举的进入了楚都郢。
吴国将楚国的财富洗劫一空,还让士兵肆意淫乐。
此时,杀害伍子胥父兄的楚平王已经过逝,伍子胥却是仍想着复仇。
吴王阖闾为了报答伍子胥的谋划之功,于是按照他的意思,下令捣毁楚国宗庙。
伍子胥更是将楚平王掘墓挖尸以报大仇。
伍子胥命人拆毁楚平王坟墓,将他的尸骨挖出,用自己的九节铜鞭抽打其尸骨,直将楚平王的遗体打得骨裂肉散。
伍子胥挖出了楚平
王的眼珠,割下他的头颅,将棺木衣服全部焚毁,最后将尸骨遗弃在荒野,这就是伍子胥鞭尸复仇的故事。
伍子胥遭逢巨变,父兄身死,被困昭关不能出,一夜之间满头白发,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至今流传。
为复仇,伍子胥掘墓鞭尸楚平王,留下了伍子胥鞭尸复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