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并报表的理论体系
合并报表是个基本逻辑原理

合并报表是个基本逻辑原理
合并报表的基本逻辑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控制权原则:合并报表的编制是以控制权的取得为基础的。
控制权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
控制权的取得通常是通过股权投资来实现的,但控制权的判断并不仅仅取决于股权比例的大小,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签署协议、授权委托等。
2. 合并范围原则:合并报表的编制范围应当包括所有受母公司控制的企业,无论是全资子公司还是控股子公司,都应当纳入合并报表的编制范围。
同时,如果母公司控制了被投资方,即使被投资方的股权比例低于50%,母公司
也应当将其纳入合并报表的编制范围。
3. 一致性原则:合并报表的编制应当遵循一致性的原则,即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等应当保持一致。
如果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等不一致,应当进行调整,以保持一致性。
4. 重要性原则:合并报表的编制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对于重要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单独列示并予以重点关注。
同时,对于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可以进行合并或忽略。
5. 谨慎性原则:合并报表的编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应当充分考虑并在报表中予以适当反映。
总的来说,合并报表的基本逻辑原理是通过控制权的取得,将母公司和子公司视为一个整体,编制反映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表。
同时,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合并报表的基本思路

合并报表的基本思路相信很多小伙伴做合并报表时,对于简单业务照着模板套用,对于复杂业务则抓瞎。
这主要是对合并报表的底层逻辑不清晰导致。
基本原理一:合并报表的底层逻辑是基础会计学合并报表的底层逻辑是基础会计学,对于这个说法,可能很多小伙伴闻所未闻吧。
其实,合并报表是可以像单体公司一样,采取从编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试算平衡表、然后编制报表的账务处理程序进行处理的。
母公司、子公司、合并层面,都按照各自账务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并行不悖,井水不犯河水,《合并财务报表落地实操》一书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平行法"。
合并报表并非一定以个别报表为基础进行编制。
只不过这种编制方法若不借助计算机处理程序,工作量非常大。
但是对于理解合并报表底层逻辑,掌握"平行法”的思路精髓非常有好处。
基本原理二:平行法和抵消法一致性原理如果把现在主流方法称为叫"抵消法",那么可以衍生出一个原理:平行法和抵消法一致性原理。
就是说,采用平行法和抵消法得到的合并报表结果是一样的。
抵消法总是会"绕弯弯",让人难免如走迷宫,当有了平行法和抵消法一致性原理后,不管抵消法绕了多少迷宫,我们都可以将其视为平行法的结果来进行思考,因为两种方法结果一致。
基本原理三:企业合并就是购买一组“资产负债包"以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为例,大家都知道采取"购买法"但是具体购买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很简单,购买子公司,就是购买一组打包的资产负债组合,在母公司账套下按照公允价值做如下一笔分录:借:子公司各项资产商誉贷:子公司各项负债少数股东权益银行存款等购买对价这笔分录做到母公司账套里面,得到的报表和目前采取母子公司报表汇总后进行调整抵消得到的合并报表完全一致。
基本原理四:资产负债表是报表体系的中心利润表损益项目,可以理解为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明细项目。
如此说来,在合并工作底稿见到损益类项目,就如见到未分配利润的明细科目。
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理论选择探讨

信 息 的 需 求 , 择恰 当 的 合并 会计 报 表 理 论 , 定 规 范 的 《 选 制 企
业合并准则》 已成 为 当前 会 计 界 的焦 点 问 题 。笔 者 在 此 仅 针 对 我 国现 实 情 况 下 合 并 会 计 报 表理 论 的 选 择 问题 谈 一 些 粗
浅的看法。
一
一
、
三 种 合 并 报 计 界 中 较 为 复 杂 的 问 题 , 被誉 为
“ 际 会 计领 域 中 的 四 大 难 题 之 一 ” 因 此 , 个世 界 范 围 内 国 , 整 对 合 并 会 计 报 表 的 规 定 不 尽 相 同 . 总 的说 来 , 要 有 三 种 但 主
股 东权益” “ 数股东损益” 目。 和 少 项 2所 有 者 观 的 不 足 。 () 主 理 论 强 调终 极 所 有 者 的 财 . 1业 产 权 , 与 财 务 会 计 中会 计 主体 似 设 相 矛 盾 , 摇 了 会 计 理 这 动 论 的 基 石 。 ( ) 有 者观 下 的合 并 报 表 仅 仅 满 足母 公 司 股东 2所 的 信 息 需 求 。 能 满 足 少 数股 东 、 权 人 、 府 、 他 利 益 相 不 债 政 其 关 者 的信 息 需 求 。 () T 者 观 下 的 合 并 报 表 只强 调母 公 司 3J有 J  ̄
1 所 有者 观 的 内涵 。所 有 者 观 又 叫业 主 观 , 理 论 基 础 . 其
是 业 主 理 论 , 认 为 会 计 主体 与其 终 极 所 有 者 是 一 个 完整 不 即 可 分 割 的 主 体 , 调 的 是 终 极 所有 权 。业 主 理 论 认 为 会 计 主 强
体 是 其 终 极 所 有 者 的 一 种 衍 生 形式 , 计 主 体 的资 产 、 债 会 负 只是 终 极 所有 者 财 富 的一 种 外 在 表 现 形 式 所 以 , 有 者 观 所 认 为 母 子 公 司之 间是 拥 有 与被 拥 有 的 关 系 , 并 会 计 报 表 的 合 编 制 主要 是 为 了 向终 极 所 有 者 报 告 其 拥 有 的 财 富 状 况 , 句 换 话说 , 也就 是合 并 会 计 报 表 只 是 为 母 公 司 股 东 服 务 , 而不 管 少 数 股 东 的信 息 需 求 。 此 , 有者 观 主 张 采 用 比例 合并 法 , 据 所 即 : 母 公 司持 有 的 股 权 比例 合 并 和 摊 销 因收 购 兼 并 而形 成 按
新会计准则关于财务报表合并理论相关问题论文

新的会计准则关于财务报表合并理论的相关问题探析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2-000-01摘要由控股企业编制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情况的财务表格就是合并财务报表,其在应用中需要借助不同的理论依据进行。
本文就对其合并理论与一些实际问题的处理进行了分析,说明要保证合并报表的实用性就必须根据公司现有状况来合理选择理论与实际操作方法。
关键词合并报表适用理论问题处理一、财务报表合并理论的浅析在新的会计准则中规定,从集团的角度看合并跨级报表就是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经营情况统一反映成为整个集团的财务报表,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报表内容整合起来,不仅仅包括了资产负债、合并利润、合并利润分配表,同时也包括了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的增减改变和附注等。
这样的报表合并处理主要是为了让集团化公司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的整合,不仅为公司的决策提供必要的财务数据,同时也能更好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
在新的会计准则下,财务报表合并的基础理论有三种,具体是:1.业主权益理论这个理论实际上代表的是所有权,其核心思路是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是直接的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就是提供透明的公司整体经营的财务信息给母公司的股东,而不是为了满足子公司少数股东的信息需求,后者的信息需求可以通过子公司的独立报表实现。
2.主体理论主体理论的核心是:母公司与子公司应被看做是单一的主体,其财务报表的合并是从整个集团的角度整合信息为股东提供必要的利益服务。
主体理论基本立论是:会计的主体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分离且独立的,强调法人的财产权就是法人有独立于最终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任何所有者不能对已经投入到法人实体的资本提出要求。
主体理论认为母公司、子公司之间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不是拥有的关系。
因为存在此种控制关系,所以其合并的财务报表不应是母公司报表的延伸,而应将母子公司视为单一经济体,是控股股东和少数股东共同投资设立,即这个理论主张多数股东与少数股东的权利是相同的。
实体理论: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最优选择

R N 'I DS A G
实体理论: 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最优选择
盐城工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李益娟 盐城工 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宋永春
【 摘
要 1《 企业会计准则第 3 3号——合 并财务报表》 及其相应指 南的发 布, 为我 国合并财务报表工作提供 了重要 的理论依据 。文章
托 人 包括 社会 的各 个方 面 , 分 披露 其 责任 的现 行情 况 。 括 [ ] 张连营. 充 包 2 职业健 康安全 与环境 管理 [ . 津 : M] 天 天津 大学 出版 以体现 企业 经济 效益 为主 的经 济 责任和 以体 现安 全 效益 、 会 社
效 益为主 的社会 责任 两个 方面 。
R p r fr r a r ae e oto l D yf ft Hel t r R] n v, Wo d o S y& at a Wok[ . e a h Ge
通 过 安全 会计 理 论 体 系研 究 任 务和 安 全 会计 基 本 假 定 方
面 特殊 性 的 分析 。有助 于 更 深入 地 了 解安 全 会计 理 论 体 系 的 构成 。 助完 善 的安 全会 计理 论 体 系 , 向与 安全 会计 信息 利 借 可 用 有 关 的使 用者 提 供 准确 、及 时 、有效 的 安全 方 面 的 综合 信
偿 中实 现 良性 循环 , 以为 了使 安 全信 息 得 到及 时 反 映 , 所 就需 因 发生 安 全事 故 而 产生 经 济 损失 。从而 提 高直 接 经济 效 益 和
要把 会计 主体 的安全 活动 划分 为较短 的期 间 , 并定 期 向有 关各 社 会 效益 。● 方反 馈企业 安全会计 信 息。
论我国合并报表模式

公 司从 经济 实质 上来 讲是 一 个统 一体 , 并 合 会 计报 表应 从整个企 业集 团 的角 度出 发为全 体 股 东的 利益 服务 。因此 , 然暂行 规 定将 既 合 并 报表 的服 务对 象确 定为 全 体股东 , 其合 并净 收 益 理 应 属 于企 业集 团全 部 股 东 的 收 益, 同时 , 数股 权应 与多 数股 权 同等看 待 , 少 作 为企 业集 团股 东 权益 的一 部分 来列 示 。 然 而 ,实 际情 况 并非 如此 。从 “ 并 损益 表 ” 合 来看 , 并净 收益 等于 利 润总额 减所 得税 及 合 少数股 东 收益 , 明合 并企 业净 利 润反 映 的 说 只是母 公 司股 东的 损益 , 种做 法 又与母 公 这 司理 论相 同 。 暂行 规 定》 中关于 内部 交 易产 生的 未 实 现损 益 的处理 也 是实体 理论 的体现 , 对 它 顺 流交 易和逆 流交 易不 作 区分也 不考 虑持 股 比例 ,全 额 抵 消 ,类似 母 公 司理 论 。 因此 , 不能说 《 行规 定》采用 的是纯 粹 的母 公司 暂 理 论或 是 主体理 论 , 是对 母公 司理 论 的修 而 订 ,即当代理论。 ( 二)简化的购买法的体现 暂行 规定 中有 关合 并 方法 的规 定基 本 与购 买法 相 同 , 了在母 公 司应享 子 公司 除 净 资产份 额 的计 价 基 础方 面 。在 购 买法 中 , 购买企业获得的资产和负债以公允价值入 账, 购买企 业 投 资成本 与所 得净 资产 公允 价 值 之差 确认 为 “ 商誉 ” 而 暂 行规 定 中要 , 求 “ 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 目的 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中母公司所持有的 份 额相 抵消 … …抵 消 时产 生 的合 并价差 在合 并资产负债表中以 “ 合并价差”项 目反映” 。 由此可 见 , 公司 应享 子公 司所 有者 权 益的 母
合并报表理论的理解

一、合并报表理论关于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理论基础,一般分为三种:所有权理论,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
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中,起初采用的是母公司理论,后来演变为实体理论,再到现在并没有单独采用某一种理论。
这三种理论的区别点主要在于企业集团的界定,合并范围的确定和合并方法的选择三个方面。
1.所有权理论所有权理论是业主理论在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具体应用,其认为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就是拥有与被拥有之间的关系,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向母公司的股东报告其所拥有的资源。
2.母公司理论母公司理论认为母公司并不拥有子公司,而是控制子公司的资产及负债,合并财务报表被视为母公司财务报表的延伸,母公司股东被视为合并经济个体的股东,少数股东则是为合并经济个体的债权人。
3.实体理论实体理论认为合并财务报表不应视为母公司财务报表达延伸。
从经济实质上看,母子公司所组成的企业集团是一个单一的个体,合并会计报表应从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出发为企业集团的全体股东和债权人服务,子公司少数股权股东不再被看作外人。
二、从不同角度看合并报表理论的选择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里最明显的变化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发生了改变,从原来主要以母公司理论为编报基础改变为以实体理论为编报基础。
之所以作出重大改变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资产计价基础来的角度看母公司理论对子公司净资产计价采用双重计价基础。
母公司对子公司净资产中母公司享有的份额按公允价值计价,而对少数股东所享有那部分资产采用账面价值计量,因而采用的是双重计价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母公司理论对同一个项目采用了两套计价基础,主观地对子公司的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进行分割,违背了历史成本原则和一致性原则。
但实体理论对合并实体所控制的资源均按同一种计价方法,即公允价值计量。
同时,实体理论对所有股东一律平等的做法,能更好地满足企业集团内部管理人员对会计报表的需要。
较之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在资产计价基础的选择方法上更为统一合理。
毕业设计(论文)-关于合并报表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关于合并报表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Research on Theorys of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作者专业指导教师分院二〇一五年三月关于合并报表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摘要:合并财务报表被称为财务会计四大难题之一,近年来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同时由于世界范围内企业集团化进程加快,实务中企业合并现象层出不穷,急需有完善的准则和规范作指导。
就我国来说,合并财务报表问题的研究起步仅有十多年的历史,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因此认真研究合并财务报表理论就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意在通过对不同理论的比较,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号一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新准则),分析我国现行的合并范围、合并理论、合并方法,并对新准则中有待完善之处提出了粗浅的建议。
本文共分三章,其内容安排如下:首先分析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其次分析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理论。
分别介绍了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和所有权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各自特点,并找出它们的优缺点,进一步选择最为合理的理论-实体理论。
最后讨论了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方法。
主要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
分析了二者的特点和优缺点,及其对会计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合并方法的选择及其原因。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合并理论;合并方法Abstract: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 to is called the finance accountancy one of the four greatest hard nut to cracks, cause extensive concern of the academic circles in recent year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progress that business enterprise group inside the scope of world is to speed the phenomenon of business enterprise merges i5 to pile up one after another in the actual situation, needing have the perfect standard and norms to make the leading urgently .1n regard history, to our country, the research of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 starts only 10 years of still have many place that needed to perfect. So seriously study to the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 theories is to become the urgent matter of the moment .This thesis's idea i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consolidated theories, and find out one consolidated statement that is more reasonable and suit to the states of our country, and further resolve the first important problem of consolidation scope. The author expects can give some helps to the practice work. This thesis totally includes three chapters of the following: Chapter 1 is for consolidation scope. Chapter 2 is for consolidation theory.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main standpoi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ent-company theory, the entity the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respectively, and find oat their merit and shortcoming, and choose the most reasonable consolidation theory- entity Theory in China. Chapter 3 is consolidate financial statement combined method of mainly introduced economic entity theory and pooling-of-interest method.Keyword: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 Combination Theory Accounting; Consolidation Scope; Combined Method目录摘要 (I)Abstract (I)引言 (1)1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1.1 关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1.1.1 “控制”定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1.1.2 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1.1.3 数量标准存在的问题 (2)1.2 “暂时控制”存在的问题 (2)1.3 非营利性组织是否纳入合并范围的问题及建议 (3)2 合井财务报表理论分析 (3)2.1 三种合并财务报表理论 (3)2.1.1母公司理论 (3)2.1.2 实体理论 (4)2.1.3 所有权理论 (5)2.3 实体理论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5)3 我国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 (7)3.1 流行的合并会计方法 (7)3.1.1 购买法 (7)3.1.2 权益结合法 (7)3.2 我国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 (8)3.2.1 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纳入准则体现中国特色 (9)3.2.2 同一控制下合并方法采用权益结合法核算符合中国国情 (9)3.2.3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有利于加快国际化进程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引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大公司企业集团不断涌现,其形成和发展大多数是通过企业合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合并报表的理论体系
“抓大放小”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略,必将形成大批企业集团,“在一组公司中,当一家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对其他公司在财务上具有控制利益时,合并报表比个别报表就更有意义”(ARBNo.51)。
本文欲从系统论出发,研讨我国合并报表理论体系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一)
众所周知,体系,又叫系统。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系统不是由单一的要素组成的,而是由多个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具有主观见之于客观性、发展性、多因素耦合性。
我以为,合并报表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三大部分:第一,合并报表的基础理论,主要是关于合并报表的本质、概念依据、目标、质量标准与功能的理论,起类似于“思想家”的作用。
第二,合并报表的应用理论,是应用合并报表的基础理论指导实际动作所形成的基本规范,也包括对现行合并报表惯例的综合描述,在合并报表实践中,起“指导老师”的作用。
第三,合并报表的发展理论,是关于发展与完善合并报表的动力、环境(条件)与发展趋势的理论,起“预言家”的作用。
此三者相互依存地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研究合并报表的理论体系,首先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的必然产物。
实践证明,我们这个时代的主导思维方法是19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系统科学方法,该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在分析问题是时:(1)从整体出发,构建系统的各组成要素;(2)综合地分析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建立模型;(3)从整体出发,优化系统的各组成要素,再确定系统。
应用系统方法审视合并报表理论时,我们应该从整体结构着眼,研究其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否则,我们就很容易陷入片面地、孤立地看问题的境地,而得出的某种理论,就可能很难与该系统中的其他理论要素有机地融合,耗散系统的整体功能。
在现代会计理论中,几乎没有一种理论不遭受这样或那样的批评,有关于此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影响会计理论的各社会因素具有难以控制性、复杂性与多维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要因。
为了增强会计理论的社会认同性、提高研究构成会计理论这一大系统的效应,必须从会计理论的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并检讨现有的会计理论。
若将这一原理应用于合并报表的理论研究,则要求我们,除应考虑构成合并报表理论系统的各组成要素本身的合理性外,还应考虑这些组成要素在系统中存在的性质、地位与作用、每一理论要素与其他理论要素的关系、该理论体系与有关社会环境的关系等,只有这样,我们构建的合并报表理论体系才能成为一个能指导、解释、评判合并报表实务,能适应社会环境变化,且各理论要素既独立又配合的有效系统;才能提高个别合并报表理论要素的研究效应。
可惜但又令人高兴的是,这一过程总是在“肯定-否定-肯定”现行合并报表实务中循环,几乎
是永无止境的。
迄今为止,在合并报表领域中,还没有一套一惯到底的理论,可用来令人信服地评判理论、指导实务、预测未来,这在某种程度上,应归咎于没有很好地应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合并报表的理论体系。
研究合并报表理论体系,也是更好地发挥合并报表理论功能的需要。
一般而言,系统的功能是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外部规定性,归根结底,是由系统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张文焕,1990)。
因此,要较好地发挥系统的功能,不仅要优化与合并报表的理论结构相适应的外部环境,而且要完善系统的内部结构,也就是说,应切实处理好系统的功能对结构的相对的独立性与绝对的依赖性这种双层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1)为合并报表理论体系创建一个合理的理论结构,使合并报表理论更好地发挥其解释、评判现行合并报表实务与理论,预测合并报表的发展趋势的功能;(2)将合并报表理论建设成一个既相对稳定又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开放系统,使其各组成要素的功能形成一股“合力”,高效地实现合并报表理论体系的整体功能,否则,其应有功能将因内部失调而“耗散”。
研究合并报表理论体系,还是服务于“抓大放小”战略的必然要求。
我们知道,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应服务于实践,我国的合并报表实务,源于改革开放,当然也应服务于改革开放,并在改革开放中完善。
随着“抓大放小”战略的实施,必将出现大批,无论在组织形式、规模、
经营范围上,还是在控制方式上都与西方既相同又不相同的企业集团,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合并报表理论时,要学习但不要照搬西方的合并报表理论;要服务于现在的合并报表实务,但又要兼顾到它的未来。
然而,要做到这些,不从合并报表的理论体系的高度来探究合并报表理论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难以想象的。
(二)
“基础”,就是“起头的,根本的”意思。
若将合并报表的理论称为一座大厦,那么,合并报表的基础理论就是它的基石,是合并报表的理论体系最基本的层次和最本源的理论要素,对合并报表的理论体系具有质的规定性。
这一理论要素也包括若干较小的理论要素,其中,合并报表的概念依据是构建合并报表的理论体系最本源的要素,说到底,它是对合并报表反映的主体的本质的一种客观抽象,能为其他理论要素找到“根”,这就是“控制”,是一种投资者对被投资者的财务决策、经营决策有决定性或重大的影响的资本关系,有直接控制、间接控制与混合控制之分;有绝对控制(又叫独立控制,一般地,投资者应拥有被投资者50%以上的有表决权股份)与相对控制(一般地,投资者应拥有被投资者20%至50%的有表决权的股份)之别。
在相对控制下,很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投资者共同控制一个被投资者的情况。
在实际中常常存在虽然不拥有被投资者50%以上的有表决权的股份,却能对被投资者的财务决策与经营决策形成重大影响甚至决定
性的影响的情况,如:(1)通过与其他投资者协议而获取被投资者一半以上的表决权;(2)通过章程或协议,获得决定被投资者的财务与经营决策的权利;(3)有权任免被投资者的董事会或类似的权力机构的多数人员;(4)获取了被投资者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会议的多数投票权的权利,等等。
我们不妨称这些情况为“准控制”。
本文中的控制是绝对控制、相对控制与准控制的统称。
在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及其变化情况上,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相互影响、互为一体,这样,在资本市场上,只提供控制者、被控制者个别财务报表,是不够的,“只有合并报表,才能使高级管理人员对整个资本来源结构的稳健或冒进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LouisO.Fost,1986)。
控制使合并报表有自身特有的反映对象――集团。
然而,集团毕竟不是一个法人,不过是观念上的一个整体,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为其创建一套账簿,“编制合并报表的技术方面的首要原则是消除公司间关系的一切痕迹”(MauriceMoontiz,1951),这样,“调整”与“抵销”就成为了编制合并报表的必备程序;“实质胜于形式”并不是解释合并报表的最本源的概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