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和知觉

合集下载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
感觉和知觉相互影响,共 同作用,形成我们对世界 的认知和理解。
知觉依赖于感觉提供的信 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组 织和解释。
感觉和知觉在个体和环境 互动中相互依存,共同发 展。
04
CATALOGUE
感觉与知觉的应用
在教育中的应用
感觉与知觉在教育中的应用广泛,它们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感知特点 ,以便更好地设计和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 多种方式呈现知识,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感知需求。
研究感知觉的神经机制,探索大脑如何处理感觉信息,揭示感知 觉的生理和心理过程。
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
研究感知觉的人工智能模拟,探索机器如何模拟人类的感知和认知 过程,实现机器感知和智能。
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
研究感知觉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探索感知觉如何影响人类的社 会行为和文化发展。
感觉与知觉的神经科学研究
颜色知觉
是指个体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感 知,能够分辨出不同的颜色。
知觉的特性
整体性
选择性
恒常性
组织性
知觉具有将感觉信息整合成有 意义整体的能力,即使某些部 分缺失或模糊,也能通过整体 来感知事物的完整形态。
在多种感觉信息中,人们会优 先选择某些信致的。
神经元编码机制
研究单个神经元如何编码感觉信 息,揭示神经元放电的规律和感 知觉的内在联系。
大脑皮层的功能区

研究大脑皮层不同区域在感知觉 过程中的作用,解析不同功能区 的神经元活动和相互联系。
跨感官整合
研究不同感官之间的信息整合机 制,揭示大脑如何将来自不同感 官的信息整合成完整的感知觉。
感觉与知觉的人工智能模拟

感觉和知觉概念、种类、规律和基本特征

感觉和知觉概念、种类、规律和基本特征

嗅 觉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
触 觉 一只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
温冷觉 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1度之差既可觉察
(二).知觉的概念
1、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整体与意义的反映。
2、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区别:
1.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他的产生主要
感觉和知觉概念、种 类、规律和基本特征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二、感觉的种类 三、知觉的种类 四、感觉的基本规律 五、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一).感觉(sensation)的概念
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 人的感官。
4.味觉(sense of taste)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5.皮肤觉(skin sense)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皮肤觉(肤 觉)。
皮肤感觉可以分为触觉、冷觉、温觉、痛觉等。
6.动觉
动觉也叫运动感觉,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 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 频率越大,听到的声音就越高。
音响
音响是指听到声音的强弱,主要决定于声波振幅,振幅 越大,声音就越响;振幅越小,声音越轻。
响度的单位是分贝,一般超过120分贝的声音就会使人耳 产生痛感。
音色
音色,也叫音品,主要由声波成分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3.嗅觉(sense of smell)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
7.平衡觉
平衡觉也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 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对事物的空间特性与关系的 认识。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 知觉以及方位知觉等。

(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 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 度的知觉。 通过运动知觉,我们可以分辨物体的静止 和运动状态以及运动速度的快慢。 一般按照人所知觉到的各种运动现象的形 成条件,将运动知觉分成真动知觉和似动 知觉两大类。
(二).感觉适应
1、定义: 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 官所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二).感觉适应
2、感觉适应的表现: 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二).感觉适应
3、感觉适应的意义 利:有利于减少身心负担;对于我们感知 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 意义。 弊:使人丧失警觉性。
7.平衡觉


平衡觉也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 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
8.机体觉


机体觉也叫内脏感觉,是由内脏的活动作 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 饥渴、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感觉。
三、知觉的种类

(一)、按照知觉所反映对象的特点,可以
(四).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3、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 官的感觉和表象的现象称为联觉。
3、联觉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 调……
五、知觉的基本特征

知觉和感觉有什么区别

知觉和感觉有什么区别

知觉和感觉有什么区别知觉和感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它们在一些情景中可能被用作同义词,但从定义和概念上来看,它们是有区别的。

知觉和感觉代表着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方式,但它们在认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略有不同。

下面我将详细讨论知觉和感觉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对两个词语进行定义。

知觉指的是通过感官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等)获取外界信息并对其进行认知和理解的过程。

它是主观意识的产物,是对外界刺激的主观反应。

而感觉则是指由感官接受刺激后产生的直接的感觉体验。

感觉是一种感知现象,是我们对于物体、声音、味道等外界刺激的直接感受。

其次,从所涉及的活动范围来看,知觉更加宽泛而复杂,涵盖了感觉、注意力、记忆、思维等许多心理过程,它是一个多维度的认知过程。

对于外界信息的处理,知觉并不仅仅局限于接受感觉的刺激,还涉及对该刺激的分析、解释和理解。

知觉不仅仅是感觉的简单输入,还包含了对信息的加工、解码、整合等更复杂的心理过程。

相比之下,感觉更加直接和简单。

它是我们对外界刺激的第一手感受,是对刺激的初级反应。

感觉主要通过感官器官对刺激进行传递和接收,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并通过神经信号传递至大脑,从而产生感觉体验。

感觉是一种生理性反应,是基于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接收和传递。

此外,知觉和感觉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存在差异。

感觉是瞬间发生的,它是在刺激存在的短暂时间内产生的反应。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朵花时,我们立即感觉到它的颜色、形状和质地。

而知觉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它需要时间来对刺激进行分析、解读和理解。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只猫时,我们的知觉会进一步将它与我们先前的经验和记忆联系起来,从而认知出这是一只猫。

总的来说,知觉和感觉是认识世界的两个重要方面。

感觉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感受,是感官器官的作用;而知觉则是对感觉刺激的更深层次的加工和理解,涉及到注意力、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而知觉则是感觉的延伸和发展。

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知觉的过程和特点
- 形成知觉的步骤:感觉信息被加工和整合,从而形成有意义的知觉。 - 知觉的主观性和可变性:知觉受个体的经验、态度和期望的影响,因此可能因人而异。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 感觉对知觉的影响:感觉提供了知觉所需的初始信息和原始材料。 - 知觉对感觉的补充和解释:知觉帮助我们理解感觉,将其解释为有意义的经验。
感觉知觉的误解
- 感觉的易被误解性:感觉受到注意力、情绪和预期的影响,可能导致感觉的 错误理解。
- 知觉的主观偏见:个体的知觉可以受到个人偏好、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的影 响。
感觉和知觉的应用
- 感觉和知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觉和知觉帮助我们认知世界,做出决策, 与他人交流,以及适应环境变化。
普通心理学-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重要过程。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 刺激,而知觉是将这些刺激转化为有意义的经验。
感觉和知觉的定义
感觉是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刺激的过程,而知觉是将这些感觉整合、 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
感觉的过程和组成部分
- 五种感觉器官:视觉、听力、触觉、味觉和嗅觉。 - 感觉传递到大脑的路径:感觉信号经过感觉神经通路传递到大脑,进而被加 工和解释。

感觉与知觉

感觉与知觉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一)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还反映肌体的变化和内部器官的状况。

感觉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感觉的意义:1、感觉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

2、感觉是各种高级、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没有感觉和知觉外部刺激就不可能进入人脑,人也不可能产生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

3、感觉是维持和调节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

如“感觉剥夺”实验。

(二)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的产生则是多种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

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不同的感受器时,在大脑皮层上多个部位形成兴奋中心,扩数后形成暂时联系,从而使我们对事物的关系产生反映,借助于关系反射,人们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二、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

产生感觉神经机构叫分析器,分析器是人感受和分析某种刺激的整个神经系统。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三个部分感觉的产生是某一种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感觉主要是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对由感觉器官提供的各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结果。

知觉是多个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三、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l、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而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感觉越丰富、精细、知觉就越正确完整。

2、区别:(1)感觉和知觉的内容不同(2)感觉和知觉的产生过程不同(3)赖以产生的因素不同(4)经验在感觉和知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通过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

知觉是一种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通过知觉人们可以认识事物的整体提示事物的意义。

感觉和知觉的分类一、感觉的种类。

心理学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心理学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19
第二、内部分析器:内部分析器在人体内部器 官和组织中分布着各种末梢感受器,接受有机 体内部发生变化的信号。同内部分析器相联系 的有机体觉。
第三、运动分析器:运动分析器处于中间地位 。它的末梢感受器在肌肉和韧带内,能提供身 体各器官运动和位置的情况。同运动分析器相 联系的有运动感觉、身体及其各部分在空间移 动和姿势的感觉。痛觉能发出对有机体伤害强 度的信号,它分布在有机体的所有分析器中。
这一切均始于我们的感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7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 产生的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觉作为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在动物心理进化过程 中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初期,都曾经独立地存在过,但 是在正常的成年人的心理活动中却很少独立存在。在成 年人那里,除非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来不及看清物体 、或在实验条件下只要求反映某一属性的时候,才有单 纯的感觉。
当外界接触被阻止时,大脑就即兴创作 ,自己产生刺激。
实验证明,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一定水平的外界刺激。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17
感觉和感觉的意义
感觉(sensation):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 的认识。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 的意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18
感觉的种类
事物具有各种不同的属性,它们作用于人的不 同的分析器而产生出不同的感觉。人们的主要 感觉器官就是眼、耳、鼻、舌、身。因此,我 们的感觉也主要有五类:视觉、听觉、嗅觉、 味觉和躯体觉。
依据产生感觉的分析器和它所处的部位,可以 把感觉分为三大类:

论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论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论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论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如下: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个别属性即1个事物的形状、颜色、味道、气味等。

例如苹果的颜色是红色,即视觉。

味道是甜的,即味觉。

气味香的即嗅觉。

这些都是感觉现象。

像这种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叫外部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

但如果吃了毒苹果就会感觉到胃疼肝疼等身体内部状况及器官变化的状态的感觉,这叫做内脏感觉,也叫机体觉。

当然你在吃苹果或者摘苹果都会运用关节肌肉操作,这种关节肌肉的感觉叫做运动觉。

如果你爬到树上在摘苹果的时候感觉自己重心不稳,摇摇欲坠快到摔倒,失衡了。

这是平衡觉的反映。

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都叫做内部感觉。

所以感觉在分类上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各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整体属性即1个事物所有个别属性的集合,可理解为把其形状、颜色、味道、气味等全部合在一起。

例如把苹果的颜色、气味、味道等合在一起,我们看到这个事物立马反应是苹果。

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运动知觉和时间知觉。

3、感觉和知觉的联系与区别:首先要明确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

可见,知觉比感觉复杂。

虽然知觉比感觉复杂,但是感觉和知觉也有相同的一面。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

我们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多、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准确、越完整,但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因为在知觉过程中还有人的主观经验在起作用,人们要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解释所获得的当前事物的感觉信息,从而对当前事物作出识别。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知觉的产生以头脑中的感觉信息为前提,在这个过程中同感觉同时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的编码
德国生理学家缪斯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 学说。
他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 量,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每种 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 生另外的感觉。
这否定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 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表征
感觉系统在大脑传递信息过程中也同时 对各种信息加以组织。
目录
感觉概述 心理物理学 听觉 视觉 其他感觉 知觉组织
1感觉概述
我们如何认识世 界? 我们的知识又是怎样得到的? 这一切均始于我们的感觉!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感觉的基本 概念,了解感觉编码的相关理论,理解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以及韦伯定 律、对数定律和乘方定律。了解视觉、 听觉的生理机制以及色觉和听觉理论。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
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对最 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什么是物体的个别属性呢?
例如颜色、声音、滋味、气味、轻重、 软硬等,都是物体的个别属性。
当物体的这些个别属性作用于你的感官时,你 所产生的最初的心理过程,就是感觉;感觉是 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始,只有通过感觉才能获 得关于客观世界的一切知识。客观世界是感觉 的源泉,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是辩证 唯物主义对感觉的解释。
组织起来的信息称为表征。 表征是外界事物在头脑中呈现的形式。 对同一事物在头脑中的表征方式不同。
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
特异化理论(specificity theory)
视 觉 视觉神经元
嗅 嗅觉神经元 觉
听 觉 听觉神经元
感觉
味 味觉神经元 觉
痛 觉 痛觉神经元
肤 肤觉神经元 觉
感觉的编码
模式理论(pattern
编码
theory)-编码是由整组
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
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
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
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
小。
感觉的种类
事物具有各种不同的属性,它们作用于人的不 同的分析器而产生出不同的感觉。人们的主要 感觉器官就是眼、耳、鼻、舌、身。因此,我 们的感觉也主要有五类:视觉、听觉、嗅觉、 味觉和躯体觉。 依据产生感觉的分析器和它所处的部位, 可以把感觉分为三大类: 第一、外部分析器:外部分析器的各种感 受器位于身体的表面,接受各种外部的刺激。 属于外部分析器活动而发生的感觉有:视觉、 听觉、皮肤觉(触压觉、温度觉、痛觉)、味觉 和嗅觉。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 中所产生的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觉作为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在动物心理进化 过程中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初期,都曾经独立地存 在过,但是在正常的成年人的心理活动中却很少独 立存在。在成年人那里,除非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如来不及看清物体、或在实验条件下只要求反映某 一属性的时候,才有单纯的感觉。
边缘系统
中央后回最下部
适宜刺激
380-780nm 的电磁波 16-20000Hz 的声波
挥发性物质 溶解于水、唾液和脂类 的化学物质
中央后回
机械性和温度性刺激物
中央前回 前外雪氏回
骨骼肌运动、身体四肢 位置状态
头部运动的速率和方向
下丘脑、第二感 机体内部各器官的运动 觉区和边缘系统 和变化
感觉适应
人的感觉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是来自外部感 官的,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二是来自 本体感官的,如运动觉、触摸觉、平衡觉、痛 觉、疲劳觉等;三是来自身体内部感官的,如 饥饿觉、渴觉等。
感觉ensation):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 的认识。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第二、内部分析器:内部分析器在人体内部器 官和组织中分布着各种末梢感受器,接受有机 体内部发生变化的信号。同内部分析器相联系 的有机体觉。 第三、运动分析器:运动分析器处于中间地位。 它的末梢感受器在肌肉和韧带内,能提供身体 各器官运动和位置的情况。同运动分析器相联 系的有运动感觉、身体及其各部分在空间移动 和姿势的感觉。痛觉能发出对有机体伤害强度 的信号,它分布在有机体的所有分析器中。
事物具有各种不同的属性,它们作用于人的不 同的分析器而产生出不同的感觉。人们的主要 感觉器官就是眼、耳、鼻、舌、身。因此,我 们的感觉也主要有五类:视觉、听觉、嗅觉、 味觉和躯体觉。
依据产生感觉的分析器和它所处的部位,可以 把感觉分为三大类:
第一、外部分析器:外部分析器的各种感受器 位于身体的表面,接受各种外部的刺激。属于 外部分析器活动而发生的感觉有:视觉、听觉、 皮肤觉(触压觉、温度觉、痛觉)、味觉和嗅觉。
绝对感受性( absolute sensitivity)——人的感 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
视觉 30英里外的一束灯光 听觉 安静环境中20英尺以外的手表嘀嗒声 味觉 两家伦水稀释的一勺白糖 嗅觉 弥撒在6个房间的一滴香水 触觉 从1公分距离落到你脸上的一个苍蝇
的翅膀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由于刺激持续影响引起的感受性变化称 之为感觉适应。
实例:先吃苹果,后吃柑桔 热水,冷水 “入芝兰之室,久而闻其香;入鲍鱼之
肆,久而闻其臭” 黑色和白色场景的电影切换 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交替作用
2心理物理学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
种类 视觉 听觉 嗅觉
外 部 味觉 感 觉
皮肤觉
感受器 视锥细胞视杆细胞
毛状细胞 嗅细胞
味蕾
毛发的篮状末梢和游离神经末 梢、迈斯纳氏触觉小体、巴西 尼氏环层小体、罗佛尼氏小体 和克劳斯氏球
运动觉
内 部 平衡觉 感 觉 机体觉
肌梭、肌腱和关节小体 内耳前庭器官中的纤毛
内脏器官及组织深处的神经末 梢
皮层中枢 枕叶 颞叶
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 的意义
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收集信息(辅助组织,如耳廓等) 转换(感受器,receptor,耳朵只听声
音,眼睛只收集声音) 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加工信息,感觉
变成知觉)
感觉的编码
外界输入的 物理能量 和化学能量
感官的 换能作用
神经系统 能够接受的 神经能或 神经冲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