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边坡变形监测方法

合集下载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1. 前言边坡工程是指地质灾害治理中对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的工程性措施。

边坡工程在进行构筑时,需要对边坡的变形进行监测,以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2.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概述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边坡的变形情况进行实时或定期监测,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边坡工程的问题,确保边坡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边坡工程变形监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水平位移监测:对边坡工程水平方向的位移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边坡的侧向位移情况。

(2)垂直位移监测:对边坡工程垂直方向的位移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边坡的垂直位移情况。

(3)变形速率监测:对边坡工程的变形速率进行监测,了解边坡变形的速度情况。

(4)裂缝监测:对边坡工程的裂缝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边坡的裂缝问题。

3.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技术方案在边坡工程变形监测中,常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全站仪监测技术、GPS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振动监测技术等。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全站仪监测技术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可以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适用于边坡工程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

全站仪监测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 设置全站仪:首先在测量点附近设置好全站仪,进行水平校准和垂直校准。

② 观测目标:使用全站仪对边坡工程的监测点进行观测,记录下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

③ 数据处理:将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边坡工程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情况。

全站仪监测技术能够实现边坡工程的实时监测,具有响应速度快、准确度高、数据处理简便等优点。

(2)GPS监测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一种通过卫星信号进行位置测量的技术,适用于边坡工程的水平位移监测。

GPS监测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 设置GPS测量点:在边坡工程的监测点附近设置好GPS测量点,确保能够接收到卫星信号。

边坡工程监测—边坡变形监测

边坡工程监测—边坡变形监测

四、钻孔伸长计监测
钻孔内测量岩体移动时,常采用钻孔伸 长计测量钻孔轴向的位移量。伸长计既可用 来进行岩体浅部的位移量测,也可用来进行 岩体深部的位移量测。
钻孔伸长计
1-重锤; 2-支撑导轮; 3-黄油; 4-塑料管; 5-水泥砂浆; 6-钢丝; 7-8号钢丝
五、活动式测斜仪监测
钻孔倾斜仪运用到边坡工程中的时间不长,它 是测量垂直钻孔内测点相对于孔底的位移(钻孔径 向)。观测仪器一般稳定可靠,测量深度可达百米 且能连续测出钻孔不同深度的相对位移的大小和方 向。因此,这类仪器是观测岩体深部位移、确定潜 在滑动面和研究边坡变形规律较理想的手段,目前 在边坡深部位移量测中得到广泛采用。如大冶铁矿 边坡、长江新滩滑坡、黄腊石滑坡、链子崖岩体破 坏等均运用了此类仪器进行岩土深层位移观测。
优点:操作容易,造价低,测定仪器不 复杂。用该方法的关键是贴片工Βιβλιοθήκη 和防潮, 在孔中有水时使用寿命有限。
缺点:不易直接测出位移值。日本最早 将应变管用于监测滑坡的地下位移和滑动面 位置。
三、固定式钻孔测斜仪监测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就着手研制测 斜仪,通过放入钻孔中测定土体的侧向位 移,先后出现过多种形式,目前较多采用 的有三种,包括惠斯登电桥摆锤式、应变 计式与加速度计式三种,一个探头测一个 平面方向的变化,对于双轴情况采用两个 探头。
边坡深部位移和滑动面监测
一、 简单地下位移监测 (1)塑料管钢棒观测法 (2)变形井监测 (3)剪切带
变形井观测
剪切带
二、 应变管监测
应变管是将电阻应变片粘贴于硬质聚氯 乙烯管或金属管上,埋入钻孔中,管外充填 密实,管随滑坡位移而变形,电阻应变片的 电阻值也跟着变化,由此分析判断出地下位 移和滑动面的位置。

边坡变形监测报告

边坡变形监测报告

边坡变形监测报告1. 引言边坡变形是指岩土边坡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和位移现象。

边坡的变形监测对于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本报告旨在通过边坡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释,提供关于边坡变形状况的全面评估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2. 监测方法为了监测边坡变形情况,本次工程采用了以下监测方法:2.1. 钻孔测斜法钻孔测斜法是通过在边坡上钻取测斜孔,并安装测斜仪器来监测边坡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通过对测斜孔的倾角和方位角的变化进行监测和记录,可以得到边坡的变形情况。

2.2. 激光扫描法激光扫描法是通过激光扫描仪器对边坡进行扫描,获取边坡表面的点云数据。

通过对点云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边坡的形变情况。

3.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边坡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3.1. 钻孔测斜法数据分析钻孔测斜法监测到的边坡位移数据显示,边坡整体呈现出向下位移的趋势。

位移的速率在过去三个月内有所加快,并且在最近一个月内达到了最高点。

这表明边坡的变形程度在逐渐增加,并且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3.2. 激光扫描法数据分析激光扫描法得到的边坡形变数据显示,边坡的表面出现了明显的裂缝和变形现象。

裂缝的宽度和长度在过去三个月内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

这表明边坡的变形情况较为严重,并且可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4. 结论通过对边坡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边坡变形情况逐渐加剧,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2.钻孔测斜法和激光扫描法是有效的边坡变形监测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变形数据。

3.裂缝和变形现象的存在表明边坡的稳定性存在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工程处理和修复。

5. 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对边坡进行加固和支护,以增加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2.定期进行边坡变形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

3.加强周边环境的管理和维护,以减少对边坡的不利影响。

6. 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边坡变形监测方法与数据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2020,30(2):135-142.。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边坡变形监测的技巧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边坡变形监测的技巧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边坡变形监测的技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程建设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边坡工程是建设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工程类型,其稳定性对工程质量和周围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边坡的变形和破坏往往不可避免。

因此,对边坡变形进行监测显得越发重要。

本文将介绍使用测绘技术进行边坡变形监测的技巧。

一、技术背景和意义边坡变形监测是指对边坡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以及对变形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及时获得边坡的变形数据,可以及早发现和预警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维护和加固措施,从而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和工程的安全性。

同时,边坡变形监测还可以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提高工程质量和可持续性。

二、测绘技术的选择在边坡变形监测中,选择合适的测绘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测绘技术包括全站仪测量、卫星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等。

根据实际情况和监测需求,可以综合应用多种技术,以获得更准确和全面的数据。

1.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是一种集光学测量和电子计算于一体的测量仪器。

通过测量坐标、角度和距离等参数,可以获取地表点的三维坐标。

全站仪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小范围的监测工作。

2.卫星定位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人造卫星发送信号进行测量的技术。

它可以提供精确的三维位置信息,广泛应用于边坡变形监测中。

GPS具有全球覆盖、高精度、实时性等优势,适用于大范围和长期监测工作。

3.激光扫描技术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技术,通过激光器发射激光束,测量物体表面的反射信号,从而获取物体的详细形状信息。

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高密度等优点,适用于复杂地形和高精度要求的监测工作。

三、数据采集和分析在进行边坡变形监测时,准确和可靠的数据采集是基础。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采集方式,如定期采集、实时采集和临时监测等。

采集到的数据包括边坡位移、土体变形、地表沉降等。

数据采集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进一步判断边坡变形情况。

浅析边坡变形监测方法

浅析边坡变形监测方法

浅析边坡变形监测方法核心提示:边坡变形监测对边坡稳定性的判断、防灾救灾对策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边坡地面变形监测方法有:简易观测法、设站观测法、仪表观测法以及远程观测法;边坡地下变形监测方法有:测斜法、应变测量法、重锤法、时间域反射技术以及微震监测技术。

边坡按其成因可分为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按介质成份可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

对于不同的边坡工程,其成因、组成成份各不相同,地质构造和地应力的分布更是千差万别,这样就决定了边坡监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跟监测手段的高低与仪器设备的优劣息息相关,也与监测技术人员对岩土体介质的了解程度和工程情况的掌握程度密不可分[1]。

因而对边坡进行监测时,应在充分了解工程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方法和手段。

1边坡变形规律从边坡变形的角度来划分,边坡的状态可分为初始蠕变、稳定蠕变和加速蠕变三个阶段。

初始变形阶段,变形速率小,变形趋势不明显,一般在该阶段不一定发生破坏的征兆,监测系统的设计要求精度较高,侧重于长期监测。

稳定蠕变阶段,边坡变形发展加快,有时变形宏观可见,坡面或坡顶可能出现张裂缝,坡脚也有可能出现剪切裂缝。

此阶段位移量开始增大,监测系统设计要求测试敏感部位,量程和精度均要考虑[2]。

加速蠕变阶段,边坡变形速率大,变形趋势明显,监测系统设计对监测仪器的要求可适当降低,侧重于短期监测。

边坡变形的监测内容包括:地面大地变形、地表裂缝、地下深部变形及支护结构的变形,具体的内容选择应根据边坡的等级、地质条件、加固结构特点等综合考虑。

2边坡地表变形监测方法2.1简易观测法简易观测法是通过人工观测边坡中坍塌、沉降、地面鼓胀、地表裂缝等现象,适用于监测发生病害的边坡,定期对崩坍、滑坡等宏观变形迹象进行观测,能够从宏观上掌握变形动态及其发展趋势。

简易观测法结合其它方法的监测结果,可以大致判定边坡所处的变形阶段并预测短时期内坡体的滑动趋势。

简易观测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对于变形速率较大的边坡仍然是十分有效的监测方法。

浅析露天边坡变形监测技术

浅析露天边坡变形监测技术

浅析露天边坡变形监测技术摘要:露天采矿地市的复杂性加剧了边坡存在的风险,而边坡的存在极易造成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进而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阻碍采矿的顺利进行。

因此,对边坡的变形监测具有必要性与现实意义,能够减少边坡变形所带来的巨大威胁。

本文从边坡工程监测技术出发,分析了GPS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的优势,具有极强的适用性,并且其监测精度高,因此,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极广,通过监测结果,可以综合分析边坡的动态发展,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加以预防。

关键词:露天边坡;变形;监测技术;GPS技术随着人们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矿产开采过程中边坡的存在,边坡变形加剧了开采过程中的生命财产风险,因此,为了降低边坡变形对开采的不利影响,对边坡变形的监测至关重要。

对监测方法与技术的选择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监测技术,提高监测的准确度和效率,为实际的开采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节约边坡变形所造成的成本损失,保证开采效率。

动态监测技术可以方便实时了解边坡的发展趋势,提前对危险加以预防,实现露天边坡变形监测系统的完善,确保开采的安全。

1 边坡工程监测方法边坡监测技术多样,主要包括了GPS技术、近景摄影测量与三维激光扫描等。

1.1全站仪全站仪操作简单方便,基于其高精度、高速度、高自动化的优势,能够实现对边坡变形不同阶段的实时监测,但是由于其受到地形通视条件的制约,通常用于变形速度较大的边坡位移、裂缝等的监测,监测极易受到气候的影响,因此,应用范围有限。

1.2测量机器人测量机器人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监测对象的自动识别,其ATR功能可以进行目标的搜寻与确定,实现不同距离与角度范围内的自动化监测,节约了人力成本。

1.3GPS技术GPS监测技术由于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使得其监测可以实现全天候,并且监测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简单方便,虽然该技术成本较高,但基于其对边坡变形不同阶段的三维位移监测,未来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方案摘要边坡工程是指在山坡、河岸、公路、铁路、城市建筑等工程中的土木工程,其稳定性与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土质特性、降雨、水文情况、地震等,导致边坡工程出现变形甚至灾害。

因此,对边坡工程进行变形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边坡工程变形监测的方案。

介绍边坡工程是在山坡、河岸、公路、铁路、城市建筑等工程中需要完成的土木工程之一。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边坡工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地面沉降、局部滑动、形变等。

其中,形变是影响边坡工程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保障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边坡工程进行定期的变形监测。

边坡工程是非常特殊的土木工程。

通常,边坡工程的监测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地形复杂、构造复杂、气象变化频繁等因素所导致的。

另外,在边坡工程监测中需要重视一些关键因素如变形速度、变形规律、变形量等等,这也增加了边坡工程监测的困难。

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方案为保证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必须随时监测边坡工程的变形情况。

通过对不同地形、不同边坡工程的变形情况进行分析,本文总结了以下三种变形监测方案:方案一:传统监测法传统边坡工程监测法是基于地基细微变形及倾斜变形监测原理的。

传统监测法是将多个监测仪器固定在边坡工程上,如液位计、水准仪等,观测它们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这种方法具有监测精度高、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是一种常见的边坡工程监测方法。

传统监测法的缺点是经常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干扰,被监测的数据分析难度比较大。

同时,该法监测时需要在边坡工程上安装监测仪器,无法自动化采集数据,因此成本相对较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需要使用其他基于新技术的方法进行边坡工程监测。

方案二:GPS技术监测法GPS技术监测法是一种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边坡工程变形监测的方法。

GPS技术监测法可以实现对边坡工程的实时监测,监测数据准确性高,监测数据可以自动采集和传输。

边坡变形工程监测方案

边坡变形工程监测方案

边坡变形工程监测方案前言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与基础设施的建设,边坡工程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边坡工程处于自然环境中,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比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边坡进行多方面的监测。

监测内容边坡变形监测是边坡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监测边坡的位移。

2.监测边坡的裂缝。

3.监测边坡的沉降。

4.监测边坡的水位。

监测方法边坡变形的监测方法有多种,如下:光纤测量法光纤测量法是使用光纤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可以对位移进行精确测量。

核磁共振测量法核磁共振测量法是使用核磁共振仪进行实时监测,并可精确测量位移、裂缝以及沉降。

硬度计测量法硬度计测量法是将硬度计钉入边坡中,然后监测其位移并计算出相应的变形。

加速度计测量法加速度计测量法是使用加速度计测量斜坡的震动,从而判断变形情况。

声波测量法声波测量法是使用声波进行非接触式的位移测量。

水位计测量法水位计测量法是使用水位计进行水位监测,以便对边坡进行水位变化分析。

监测频率边坡工程监测的频率应该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周期,如下:1.日监测:进行边坡监测的频率为每天一次,主要监测边坡的位移、裂缝、沉降。

2.周监测:进行边坡监测的频率为每周一次,主要监测边坡的位移、水位。

3.月监测:进行边坡监测的频率为每月一次,主要监测边坡的位移、裂缝、沉降、水位。

监测设备边坡工程的监测设备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相应的选择,例如可选择以下设备:1.加速度计2.光纤传感器3.核磁共振仪4.声波传感器5.水位计总结通过对边坡工程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变形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边坡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由于地形不同,监测方案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边坡变形监测方法
核心提示:边坡变形监测对边坡稳定性的判断、防灾救灾对策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边坡地面变形监测方法有:简易观测法、设站观测法、仪表观测法以及远程观测法;边坡地下变形监测方法有:测斜法、应变测量法、重锤法、时间域反射技术以及微震监测技术。

边坡按其成因可分为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按介质成份可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

对于不同的边坡工程,其成因、组成成份各不相同,地质构造和地应力的分布更是千差万别,这样就决定了边坡监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跟监测手段的高低与仪器设备的优劣息息相关,也与监测技术人员对岩土体介质的了解程度和工程情况的掌握程度密不可分[1]。

因而对边坡进行监测时,应在充分了解工程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方法和手段。

1边坡变形规律
从边坡变形的角度来划分,边坡的状态可分为初始蠕变、稳定蠕变和加速蠕变三个阶段。

初始变形阶段,变形速率小,变形趋势不明显,一般在该阶段不一定发生破坏的征兆,监测系统的设计要求精度较高,侧重于长期监测。

稳定蠕变阶段,边坡变形发展加快,有时变形宏观可见,坡面或坡顶可能出现张裂缝,坡脚也有可能出现剪切裂缝。

此阶段位移量开始增大,监测系统设计要求测试敏感部位,量程和精度均要考虑[2]。

加速蠕变阶段,边坡变形速率大,变形趋势明显,监测系统设计对监测仪器的要求可适当降低,侧重于短期监测。

边坡变形的监测内容包括:地面大地变形、地表裂缝、地下深部变形及支护结构的变形,具体的内容选择应根据边坡的等级、地质条件、加固结构特点等综合考虑。

2边坡地表变形监测方法
2.1简易观测法
简易观测法是通过人工观测边坡中坍塌、沉降、地面鼓胀、地表裂缝等现象,适用于监测发生病害的边坡,定期对崩坍、滑坡等宏观变形迹象进行观测,能够从宏观上掌握变形动态及其发展趋势。

简易观测法结合其它方法的监测结果,可以大致判定边坡所处的变形阶段并预测短时期内坡体的滑动趋势。

简易观测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对于变形速率较大的边坡仍然是十分有效的监测方法。

2.2设站观测法
设站观测法是在边坡上设立变形观测点,在变形区影响范围之外稳定地点设置固定观测站,使用测量仪器定期测量变形区内网点的三维位移变化的一种监测方法。

设站观测法包括近景摄影测量、大地测量及GPS测量等。

2.3仪表观测法
仪表观测法是利用精密仪表对边坡地表位移进行监测,可分为电子仪表观测法和机械式仪表观测法两类。

仪表观测法能够避免恶劣环境损害测试仪表,具有仪器易于携带、测量精度高等特点,观测成果资料可靠度高,可用于边坡变形的中、长期监测。

电测法常采用二次仪表观测,将由电子元件制成的传感器埋设于边坡可能会变形的部位,通过电子仪表接受信号读数。

该方法技术比较先进,监测内容比机械式仪表观测法丰富,仪表灵敏度也更高,但其原理、结构较复杂。

2.4远程自动化监测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电子技术及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自动遥控监测系统纷纷亮相,使得边坡监测尤其是边坡滑坡、崩塌的自动化连续遥测成为可能,远距离无线传输是该方法最基本的特点[3]。

该方法能实现连续观测、自动采集、存储、打印和显示观测数据,是边坡崩塌、滑坡监测的发展方向。

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是远程自动化系统成败的关键。

目前,远程自动化监测设计主要针对人工边坡实施,自然边坡由于仪器设备必须长期在恶劣的野外环境工作,以及人为毁坏等影响因素,其可靠度和稳定性尚难以满足监测要求。

3边坡地下变形监测方法
边坡地面变形监测是监测边坡整体变形的重要方法,地面位移监测具有范围大、精度高等特点,但边坡坡面变形无法确定边坡滑动深度,不能了解边坡岩土体内部变形,需要利用地下变形监测技术和手段才能确定。

地下变形监测方法有:测斜法、应变测量法、重锤法和时间域反射技术等[5]。

各种监测方法所需用到的仪器及其特点如表1所示。

表1边坡地下变形监测方法
4微震监测技术在边坡监测中的应用
土质或软岩边坡破坏之前变形往往较为明显,可用上述方法进行有效监测。

对于岩性较完整、强度较高的岩质边坡,在宏观破坏之前的变形很小,表面位移不明显,上述监测方法难以捕捉边坡岩体内可能存在的微破裂过程。

在岩质边坡表面位移能有效监测之前,边坡内部实际上己经发生了微破裂甚至大面积滑移。

微震监测系统开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伴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水平的提高而日趋成熟,主要是利用声学、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原理和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来实现微震事件的精确定位和级别大小的确定[4]。

微震监测系统网络由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时间同步系统、光纤数据通讯系统和地面数据综合处理分析系统组成,其原理与常规地震监测系统相差不大,只是微震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精确性更高。

微震监测系统工作原理为:大多数弹脆性材料在外界应力作用下,其内部将产生局部弹性能集中,当能量积聚到某一临界值后,会引起微裂隙的产生与扩展,并伴随有弹性波或应力波在周围岩体中的快速释放和传播[3]。

传感器接收到原始的微震信号以后将其转变为模
拟电信号,发送到微震监测系统的信号采集单元,软件再将此电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并传给数据采集计算机,经过运行在数采计算机上的软件对原始数字信号的加工处理后再传入分析计算机,分析计算机运行的软件便可以对微震信号进行多方面的处理和分析,实现对微震事件的定位、事件原始参数的获取、传感器位置的校正、破坏趋势的跟踪等处理,并可以对微震事件在三维空间和时间轴下进行实体演示,其原始数据和处理文件也将会实时显示。

5结语
边坡失稳不仅破坏自然环境,而且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监测控制是预防边坡灾害的有效途径。

每一种监测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监测人员应该在充分了解工程地质的基础上,结合边坡等级、边坡变形所处的阶段、边坡加固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参考文献:
[1]夏才初,潘国荣等.土木工程监测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王东,褚景倍,曹兰柱.软岩边坡稳定性的地表位移监测[J].露天采矿技术:2012,(1):33-35,37.
[3]高键,吴基昌,殷成革.微震技术监测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实践[J].人民长江:2011,42(14):72-76,94.
[4]谢峰,朱为絪.基于GPS网络的公路边坡自动监测系统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1,
5):105-107.
[5]谭捍华,罗强.高速公路边坡监测系统分析[J].土工基础:2005,19(4):84-85.
关键词:边坡工程变形监测微震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