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下载

碘(I2)

碘(I2)

1、与金属的反应
高温 高温
二、碘(I2)的化学性质
(在较高温度时 能与一般金属反应) I2 + Na = NaI ( 高温 反应缓慢) I2 + Fe = FeI2 (高温 反应缓慢) 2、与非金属的反应 I2 + H2 2HI (持续高温,反应缓 慢,且生成的碘化氢(HI)很不稳定, 同时发生分解)
酸钾(K8.08.31
一、碘(I2)的物理性质
碘(I2)是紫黑色晶体,具金属光泽。难 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或碘化钾(KI) 溶液。
碘(I2)能升华成为深蓝色蒸汽,若混有 空气,即成紫红色;碘蒸汽具有刺激性气 味、很强的腐蚀性和毒性。
碘(I2)与淀粉溶液立即出现蓝色。此现 象可用于检验碘的存在。
持续高温
二、碘(I2)的化学性质
3、与水的反应 I2
+ H2O HI + HIO
三、碘(I2)的存在形式
自然界中没有单质碘(I2)的存在, 碘(I2)的化合物如:碘化钠(NaI)、
碘化钾(KI)以微量存在于海水中。
海带和人的甲状腺内也含有少量碘的 化合物。
四、碘(I2)的用途
消毒剂:如碘酒 感光剂及人工降雨:如碘化银(AgI) 在食盐中加入微量碘化银(AgI)或碘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碘(I2))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碘(I2))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告知(碘(I2))
碘(I2)
UN NO.1888
危险性类别
CAS:7553-56-2 紫黑色晶体、易升华、蒸汽有毒
熔点(℃): 113.5
沸点(℃): 184.4
危险性泄漏处置来自●是强氧化剂并具有腐蚀性,在碱性液,本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
身不燃烧,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 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穿防毒服。
膜有明显刺激性,可引起结 膜炎、支气管炎 清水冲洗。
等。有时可能发生过敏性皮炎或哮喘。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
接触碘,发生强刺激作用,甚至灼伤。接触 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后可引起咳嗽、胸闷、流泪、流涕、喉干、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
皮疹,还有食欲亢进、体重减轻、轻度腹泻、 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和气氛而引起着火爆炸。遇强光、受热与许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收集于干
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等存在条件下易加速分 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解,甚至爆炸,与许多有机物接触易形成爆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炸性混合物。
置。
接触后症状
急救
●人口服的致死剂量约 2-3g。碘的蒸气对粘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
四肢无力、记忆减退、多梦、震颤、精神萎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糜等。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储运要求
灭火方法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氨、活性金属粉末等 分 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用大量水、雾状水、干粉、砂土灭火剂闷熄。

碘

碘元素简介:物质类别:无机物-单质-非金属,化学式:I2,常温下状态:固体单质碘呈紫黑色晶体,密度4.93 克/厘米3。

相对原子质量126.9。

熔点113.5℃,沸点184.35℃。

化合价-1、+1、+3、+5和+7。

电离能10.451电子伏特。

具有金属光泽,性脆,易升华。

有毒性和腐蚀性。

易溶于乙醚、乙醇、氯仿和其他有机溶剂,也溶于氢碘酸和碘化钾溶液而呈深褐色。

可与大部分元素直接化合,但不象其他卤素反应那样剧烈,碘的典型有机反应有:芳香族化合物的亲电子置换,形成芳基碘化物;邻近羰基官能团的碳原子的碘化作用;碘(I)在跨越不饱和烃的多重键上的加成反应。

但难溶于水,由于歧化反应的结果,所得棕黄色得溶液显酸性。

在水溶液中,需要强的还原剂才能使碘还原(成I-)。

碘单质遇淀粉会变蓝色。

碘单质是紫黑色,有光泽的固体。

加热时,碘升华为漂亮的紫色蒸气,这种蒸气有刺激性气味。

碘可以和大多数元素形成化合物,但是它不如其它卤素(F,Cl,Br)活泼,位于碘之前的卤素可以从碘化物中将碘置换出来。

碘具有类似金属的特性。

碘易溶解在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并形成美丽的紫色溶液,但微溶于水(但如果水中含碘离子会使其溶解度增大:(I-)+(I2)==(I3-))。

碘的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十分重要,另外在医药和照相方面的用途也很广泛。

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碘单质遇到淀粉会显深蓝色,这是碘的特征之一。

和同族卤素气体一样,碘蒸汽有毒,所以取用碘的时候,应尽量在通风橱中操作。

碘主要用于制药物、染料、碘酒、试纸和碘化合物等。

碘酒就是用碘、碘化钾和乙醇制成的一种药物,棕红色的透明液体,有碘和乙醇的特殊气味原子体积:25.74(立方厘米/摩尔)碘在自然界中的丰度是不大的,但是一切东西都含有碘,不论坚硬的土块还是岩石,甚至最纯净的透明的水晶,都含有相当多的碘原子。

海水里含大量的碘,土壤和流水里含的也不少,动植物和人体里含的更多。

自然界中的海藻含、智利硝石和石油产区的矿井水中也含碘都较高。

碘
方法三:最简单的方法,和方法一差不多,将碘化钾和二氧化锰混合,装入烧杯内,盖上加了水的烧瓶,一边加热一边慢慢加入硫酸,等蒸气变成紫色后让其冷却,会有碘附在烧瓶底,刮下来的就是碘单质。也许因为有杂质而结成一块,不太好看。可以再把制得的碘放入烧杯中加热一会,马上水就会蒸发,再盖上加了水的烧瓶,一段时间后(大概半分钟)让它冷却,这时烧瓶底和烧杯上均有碘附着,这时再刮下来的碘就是粉状的了。
高碘酸
碘和溴、氯都属于卤族元素,而且高溴酸(HBrO4)、高氯酸(HClO4)都是强酸,但正高碘酸(H5IO6)是弱酸,而偏高碘酸(HIO4)是强酸。
偏高碘酸结构
编辑本段碘单质介绍
碘的发现
在法国、爱尔兰和苏格兰的沿海岸,当春天风浪大作的时候,海生植物受到海浪和潮水的冲击,漂到浅滩上。在退潮的时候,药剂师库特瓦经常到那些地方采集黑角菜、昆布和其它藻类植物。回家后,把采集的植物堆集起来,使其缓缓燃烧成灰,然后加水浸渍、过滤、洽澄清得到一种植物的浸取溶液。库特瓦本想从这些溶液提取硝石和其它的盐类,因此就得对溶液进行蒸发,使其溶解的硫酸钾、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等依次结晶出来,可是在提取过程中,他发现铜锅被溶液腐蚀得很厉害。他想硫酸钾、氯化钠等物质是不会腐蚀铜锅的,是不是溶液中有什么新物质跟铜发生了变化?于是他将水溶液加热蒸发,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小,首先结晶出来,然后才是氯化钾、硫酸钾。由于海藻在燃灰过程中有不少的硫酸盐,被碳还原而生成了硫化物。库特瓦为了除掉其中的硫化物,就往溶液中加入浓硫酸。在蒸发母液过程中,库特瓦意外地发现,母液中产生一种美丽的紫色蒸气,象彩去一样冉冉上升,这一现象使他惊喜不已。最后,这种使人窒息的蒸气竟然充满了实验室。当蒸气在冷的物体上凝结时,它并不变成液体,而凝成片状的暗黑色晶体,并具有金属光泽。这是1811年的事。制得这种晶体之后,库特瓦利用这种新物质作进一步研究,他发现这种新物质不易跟氧或碳发生反应,但能与氢和磷化合,也能与锌直接化合。尤为奇特的这种物质不能为高温分解。库特瓦根据这一事实推想,它可能是一种新的元素。由于库特瓦的实验设备简陋,药物缺乏,加之他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硝石工业上,所以他无法证实这种新物质是新元素。最后他只好请法国化学家德索尔姆和克莱芒继续这一研究,并同意他们自由地向科学界宣布这种新元素的发现经过。1813年德索尔姆和克莱芒,在《库特瓦先生从一种碱金属盐中发现新物质》的报告中写道:“从海藻灰所得的溶液中含有一种特别奇异的东西,它很容易提取,方法是将硫酸倾入溶液中,放进曲颈甑内加热,并用导管将曲颈甑的口与彩形器连接。溶液中析出一种黑色有光泽的粉末,加热后,紫色蒸气冉冉上升,蒸气凝结在导管和球形器内,结成片状晶体。”克莱芒相信这种晶体是一种与氯类似的新元素,再经戴维和盖·吕萨克等化学家的研究,提出了碘具有元素性质的论证。1814年这一元素被定名为碘,取希腊文紫色的意义。1913年10月9日,在第戌学院为库特瓦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庆祝他发现碘100周年。同时在库特瓦诞生的地方竖立了一块纪念碑,以追念他发现碘的功绩。

关于碘的小知识

关于碘的小知识

关于碘的小知识碘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I,原子序数为53。

它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此对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碘的一些小知识。

1. 碘的发现和历史碘最早是由法国化学家贝尔纳·库尔图瓦(Bernard Courtois)在1811年发现的。

他在从海藻中提取盐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种紫色气体,这就是碘。

碘的名称来自于希腊语的“iodes”,意为紫色。

2. 碘的性质碘是一种深紫色晶体,具有金属光泽。

在常温下,碘是固体,但当加热时可以蒸发成紫色气体。

碘在水中不溶,但可以溶解在一些有机溶剂中,如醚和酒精。

碘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可以刺激眼睛和呼吸道。

3. 碘的生物学功能碘在人体和动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甲状腺素(thyroxine)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

这些激素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调节和神经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4. 碘的缺乏症碘缺乏症是全球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之一。

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进而引起甲状腺肿大(俗称为“瘰疬”或“大脖子病”)。

甲状腺肿大是由于甲状腺增生来补偿甲状腺激素合成所需的碘不足。

碘缺乏症还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严重时可能导致智力低下和神经系统损害。

5. 碘的摄入途径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碘,需要通过食物摄入。

海产品(如海鱼、海带、海藻等)是碘的主要来源,因为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碘。

此外,一些土壤和水源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碘。

为了预防碘缺乏症,许多国家会在食盐中添加碘化钠,以增加人体对碘的摄入。

6. 碘的推荐摄入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成年人每天的碘摄入量应为150微克。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碘需求量略高一些。

儿童的碘需求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7. 碘的过量摄入虽然碘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但过量摄入碘也会有副作用。

长期过量摄入碘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心悸、体重减轻、焦虑等症状。

碘的制备

碘的制备

碘 - 理化性质物理性质碘是一种紫黑色有光泽的片状晶体,原子序数53,自然界存在的同位素是74个中子的碘127。

碘具有较高的蒸气压,在微热下即升华,纯碘蒸气呈深蓝色,若含有空气则呈紫红色,并有刺激性气味。

碘易溶于许多有机溶剂中,例如氯仿(CHCl3)、四氯化碳(CCl4)。

碘在乙醇和乙醚中生成的溶液显棕色。

碘在介电常数较小的溶剂(如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中生成紫色溶液,在这些溶液中碘以分子状态存在。

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虽然很小,但在碘化钾KI或其他碘化物溶液中溶解度却明显增大。

物理属性物质状态固态密度 4.933×103kg/m³熔点386.85 K (113.7 °C, 236.66 °F)沸点457.4 K (184.3 °C, 363.7 °F)临界点819 K, 11.7 MPa原子属性原子量126.90447 g/mol晶体结构orthorhombic电负性 2.66原子半径140 pm计算值115 pm价电子排布[Kr] 4d 5s 5p电子在每能级的排布2, 8, 18, 18, 7质子53中子76化学性质碘的化学性质不如同族元素F2、Cl2、Br2活泼,但在化学反应中它也可以表现出由-1到+7的多种氧化态,它的化学性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碘能溶于碘化物中是因为I2与碘离子生成了错离子(I3 )。

I2 + I → I3 在这个平衡中,溶液里总有单质碘的存在,因此许多碘化钾溶液的性质与碘溶液相同。

碘分子会与淀粉生成蓝黑色错合物,但碘离子(I )则否。

碘与金属的反应:一般能与氯单质反应的金属(除了贵金属)同样也能与碘反应,只是反应活性不如氯单质。

例如碘单质常温下可以和活泼的金属直接作用,与其他金属的反应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发生。

I2 + 2Na → 2NaI。

碘与非金属的反应:一般能与氯单质反应的非金属同样也能与碘的单质反应,由于碘单质的氧化能力较弱,反应活性不如氯,所以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发生反应。

碘

碘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名: 碘英文名: iodine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 纯品CAS 号: 7553-56-2相对分子质量: 253.81分子式: I2化学类别: 非金属单质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危险性综述: 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 人口服的致死剂量约2-3g。

碘的蒸气对粘膜有明显刺激性,可引起结膜炎、支气管炎等。

有时可能发生过敏性皮炎或哮喘。

皮肤接触碘,发生强刺激作用,甚至灼伤。

接触后可引起咳嗽、胸闷、流泪、流涕、喉干、皮疹,还有食欲亢进、体重减轻、轻度腹泻、四肢无力、记忆减退、多梦、震颤、精神萎糜等。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燃烧性: 不燃闪点(℃): 无意义引燃温度(℃): 无意义爆炸下限[%(V/V)]: 无意义爆炸上限[%(V/V)]: 无意义最小点火能(mJ): 无意义最大爆炸压力(MPa): 无意义危险特性: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物烟气。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碘

理化性质及危险、有害特性一览表标识中文名:碘英文名:iodium 危险类别:分子式:I2分子量:126.9 UN编号:1888 危货编号:RTECS号: CAS号:67-66-3理化性质物质状态、外观、气味:呈紫黑色晶体具有金属光泽,性脆,易升华。

有毒性和腐蚀性熔点(℃):113.5℃溶解性:易溶于乙醚、乙醇、氯仿和其他有机溶剂,也溶于氢碘酸和碘化钾溶液而呈深褐色沸点(℃):184.35℃相对密度(水=1):.93 克/立方厘米饱和蒸汽压(KPa):13.33(10.4℃) 相对密度(空气=1):临界温度(℃):燃烧热(KJ/mol):无意义临界压力(MPa):最小引燃能量(mJ):燃烧爆炸危险性及消防燃烧性:燃烧分解产物:。

闪点(℃):无意义聚合危害:爆炸极限(体积分数%):稳定性:引燃温度(℃):禁忌物:危险特性:和同族卤素气体一样,碘蒸汽有毒,所以取用碘的时候,应尽量在通风橱中操作。

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分组火灾危险性分级:爆炸危险类别:最大爆炸压力(MPa):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健康危害与防护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mg/m3)职业毒性危害等级侵入途径MAC:PC-TWA:PC-STEL:健康危害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

急性中毒: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

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皮肤湿热和粘膜刺激症状。

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反射消失、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

同时可伴有肝、肾损害。

误服中毒时,胃有烧灼感,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以后出现麻醉症状。

液态可致皮炎、湿疹,甚至皮肤灼伤。

慢性影响:主要引起肝脏损害,并有消化不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及嗜氯仿癖。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碘131百科名片甲状腺癌的碘131治疗碘131即碘化钠口服溶液,无色澄清液体。

碘-131发射的β射线可杀伤一部分甲状腺细胞,使甲状腺缩小,导致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使甲亢表现消失。

2011年3月26日,在我国黑龙江省东北部空气中发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但这些极微量的放射性物质对我国环境和公众健康不会产生影响,随后东部沿海地区也有类似发现。

目录碘同位素口服溶液用于甲状腺癌治疗不良影响发现案例专家解读碘同位素口服溶液用于甲状腺癌治疗不良影响发现案例专家解读展开编辑本段碘同位素碘核素质量数物理半衰期123 13.2h125 60d129 1.9E7a131 8.06d132 2.28h133 20.3h134 52.5min135 6.8h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元素碘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

符号I-131,简写为I。

它的原子核内有78个中子,而碘的稳定性核素原子核内只有74个中子。

碘131是β衰变核素,发射β射线(99%)和γ射线(1%),β射线最大能量为 0.6065兆电子伏,主要γ射线能量为0.364兆电子伏。

半衰期为 8.02天。

3.7×10贝可的碘-131点源重8.05×10毫克,在1厘米远处的照射量率是2.3伦琴/时,采用5厘米厚的铅屏蔽就可以安全操作。

碘131属高毒性核素,紧要器官是甲状腺,对人体的有效半减期为7.6天,在人体内的最大容许积存量为1.8×10贝可。

碘-131在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和露天水源中的最大容许浓度分别为0.33和22贝可/升。

碘131的化学性质与元素碘相同。

碘131的产生和提取☆产生碘131的核反应主要有:①用碲金属或其化合物(如二氧化碲)做靶材料,在反应堆中照射,通过(n,γ)反应生成碲131,碲131再经过β衰变而获得碘131,即Te(n,β)TeI;②用富集的铀235做靶材料,通过核的裂变U(n,f)I或U(n,f)TeI而得到碘131,碘131的总裂变产额约0.82%。

方法①可以获得较纯的产品,没有α杂质和其他裂变产物的污染,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这个方法;用方法②制备碘131时,除可能有其他放射性碘同位素的污染外,还有α杂质和β杂质,必须进行有效的纯化,只有少数国家使用。

☆提取从靶材料二氧化碲中将碘131提取出来的方法有干馏法、色谱法、萃取法和蒸馏法等,应用较多的是干馏法和蒸馏法。

蒸馏法是将辐照过的二氧化碲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氧化氢、钼盐等,然后在硫酸介质中进行蒸馏。

含有碘131的馏分用加有还原剂的氢氧化钠吸收,碘131便以NaI溶液的形式得到。

NaI溶液是碘131的初级产品。

☆生产防护大量生产碘131时,要注意避免碘131挥发,以免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操作应在设有负压和带有除碘装置的屏蔽箱室里进行。

活性炭、涂银活性炭、银铜合金网、银网和碱性溶液等都是碘131的良好吸附剂。

☆多种用途在核医学中,碘131除了以NaI溶液的形式直接用于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疾病治疗外,还可用来标记许多化合物,供体内或体外诊断疾病用。

如碘131标记的玫瑰红钠盐和马尿酸钠就是常用的肝、胆和肾等的扫描显像剂。

除了核医学方面的应用外,碘131还可用来寻找地下水和测定地下水的流速、流向,查找地下管道泄漏;测定油田注水井各油层吸水能力及其变化,以便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调节水流的分配,保持油井的高产稳产等。

编辑本段口服溶液产品说明书碘【<131>I】化钠碘131胶囊药剂拼音名:Dian[<131>I]hua na Koufu Rongye英文名:Sodium Iodide [<131>I] Oral Solution书页号:2000年版二部-963本品为碘[<131>I]化钠溶液。

含碘[<131>I]的放射性浓度,按其标签上记载的时间,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本品中应加适量的亚硫酸钠作为稳定剂。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清液体。

【鉴别】 (1) 取本品适量,照γ谱仪法(附录ⅩⅢ)测定,其主要光子的能量为0.364MeV。

(2) 取本品,照放射化学纯度项下的方法测定,在R<[f]>值约为0.8处有放射性主峰。

【检查】 pH值应为7.0 ~9.0 (附录Ⅵ H)。

【放射化学纯度】取载体溶液(取碘化钾0.1g、碘酸钾0.2g与碳酸氢钠1g,加水100ml制成)适量,再取本品适量,以75%甲醇溶液为展开剂,照放射化学纯度测定法(附录ⅩⅢ一法)试验,碘[<131>I]化钠的放射化学纯度应不低于95%(R<[f]>值约为0.8)。

【放射性浓度】取本品,照放射性浓度测量法(附录ⅩⅢ)测量,每1ml 的放射性活度应不低于185MBq。

【类别】放射性药。

【规格】 (1) 925MBq (2) 1850MBq (3) 3700MBq (4) 7400MBq【贮藏】置铅容器内,密封保存。

铅容器表面辐射水平应符合规定。

CAS号:15845-98-4EINECS号:218-897-4分子式:C11H9I3N2O4分子量:613.9136密度:2.54g/cm3沸点:520.2°C at 760 mmHg闪点:268.4°C蒸汽压:1.2E-11mmHg at 25°C服用治疗甲亢碘131连续监测仪已有60年历史,经大量的、长期的临床调查研究,证明该方法具有简便、安全、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点。

简便性:口服碘-131经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中,并随血液循环迅速被甲状腺组织摄取,碘-131发射的β射线可杀伤一部分甲状腺细胞,使甲状腺缩小,导致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使甲亢表现消失。

安全性:由于碘-131能被高度选择性摄取(碘-131几乎只被甲状腺所摄取)和浓聚于甲状腺组织内,且碘-131发射的β射线最大射程仅为3.63mm,平均射程为0.48mm,所以β射线对甲状腺的治疗作用强,而对甲状腺周围组织及其他器官的影响极小,所以碘-131治疗甲亢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异常安全的方法(又俗称为“不开刀的手术治疗”)。

甲亢治疗剂量的碘-131对生殖器官的影响仅相当于一次放射科不孕症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时X射线对人体的辐射剂量。

由此可见,碘-131治疗甲亢对于年轻妇女以后结婚生育无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采用碘-131治疗甲亢的病人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跟踪调查研究,并与一般人群癌症自然发生率相比较,未见白血病、癌症、畸胎的发生率增高,而且甲状腺癌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人群的自然发生率。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证明:碘-131治疗甲亢是一种异常安全的治疗方法。

治愈率高:通过甲状腺摄碘功能检查、甲状腺大小的准确测定以及根据甲亢病人的病情,可对病人的治疗剂量进行个体化和最优化给药,提高了一次性治愈率,少数病人需进行2次治疗,极个别病人需进行3-4次治疗。

复发率低:由于功能亢进和增生的甲状腺细胞已被破坏,因此不易再复发率(其复发率仅1-4%)。

内科治疗甲亢仅仅是抑制甲状腺细胞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功能,而甲状腺细胞并没有被破坏,因此一旦停止服药,功能亢进和增生的甲状腺细胞又可很快恢复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其复发率必然很高,大多数病人需长期治疗。

在欧美等国家碘-131已成为治疗甲亢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需在有相当技术和设备条件的医院方可进行。

其治疗的关键在于确定合适的治疗剂量,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早发性甲低的发生率。

碘131的剂量:根据每克甲状腺重量及最高摄入碘131I率推算药剂量,利用超声波测量甲状腺体量,每克甲状腺重量一次给予碘131,2.6-3.7MBq(70—100μCi)碘131治疗(原称放射性碘治疗),属于损伤性措施的一种,治愈率较高,但是缺点较多,尤其是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永久服用左旋甲状腺素。

放射性碘治疗的禁忌使用于以下:1、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2、年龄在25岁以下者。

3、有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或活动性肺结核者。

4、重症浸润性突眼症。

5、甲亢危象、6、甲状腺不能摄碘者。

编辑本段用于甲状腺癌治疗碘131治疗分化好的甲状腺癌(DTC)已有50年的历史,我国采用131碘治疗甲状腺癌也有50余年的历史。

其疗效已被国内外临床工作者公认。

由于DTC癌细胞分化较好,故有吸收和利用131碘的能力,有报道DTC在去除原发灶和全部甲状腺组织或用TSH刺激后,其转移灶80%以上有摄取131碘的功能,因此可利用131碘放射出的β射线来破坏甲状腺癌及其转移,以达到治疗的目的,DTC转移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远出转移者,有报道5年死亡率达75%以上。

131碘对DTC转移灶有较高的清除作用,且很少有严重并发症。

我院核医学科已开展甲状腺癌碘131治疗根治术。

适应症1、甲状腺乳头或滤泡状腺癌,已有远处转移,经查病灶部位有吸131碘能力者。

2、手术后复发或术后残留及因故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病灶部位有吸131碘能力者。

3、病人一般情况良好,白细胞不低于3.0×109/L者。

4、DTC术后残存组织吸131碘>0.5%者方可用131碘治疗。

禁忌症1、甲状腺未分化癌或经查病灶部位无吸131碘功能者。

2、病人一般情况差,白细胞低于2.5×109/L,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

治疗前准备1、禁含碘饮食4周,停用甲状腺片4—6周或停用T3片剂2周。

2、检查病人周围血象和肝肾功能,必要时作骨髓穿刺。

3、作甲状腺部位或转移灶显像和吸131碘计数,了解病灶部位有无吸131碘功能。

4、测定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血清T3、T4、TgA、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等。

治疗方法一1、外科手术切除原发灶及尽可能多的甲状腺组织,注意保留甲状旁腺和防止损碘131伤喉神经。

视情况清扫颈部淋巴结。

2、用131碘清除残瘤甲状腺组织(1)患者口服去除剂量131碘后住院2麦克风;服131碘前2天到服131碘后1周,口服泼尼松,以减轻局部水肿;服131碘每天数次口含维生素C,刺激唾液分泌,缓解放射性涎腺炎;在口服131碘后1周开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2)131碘的去除剂量;用131碘清除甲状腺残余组织较单独进行次全切甲状腺的患者复发率明显下降,其供用131碘剂量有三种:①低剂量为1.1GBq,一次成功率在27%—60%;②大剂量2.8—5.5GBq,一次成功率在83%—87%,但全身接受音量大;③定量计算:求得残存甲状腺重量和有效半衰期,然后依据公式计算计算出应服用的131碘剂量。

3、给病人注射TSH,促进转移灶吸收131碘。

治疗方法二1、方法:一般主张采用一次口服法,小量分次法已基本不被采用。

2、治疗剂量:131碘治疗DTC转移灶的原则是,要求治疗后病灶不再摄取131碘,确定治疗剂量的方法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