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作业安排
《平面构成形式作业设计方案》

《平面构成形式》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平面构成形式》是一门专注于探讨平面构成原理、设计规律和艺术表现的课程。
通过进修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观点和技巧,提高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为将来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规律;2. 掌握平面构成形式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设计的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作业设计方案1. 作业一:平面构成元素分析要求学生选择一幅具有代表性的平面作品,对其进行构成元素的分析。
包括构图方式、色彩运用、形式结构等方面的分析,以及作者的设计意图和表现手法。
学生需要通过文字描述和图示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2. 作业二:平面构成形式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设计一幅具有奇特构成形式的平面作品。
可以选择主题自由,但要求在构图、色彩、形式等方面体现出对平面构成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需要提交设计草图和最终成品,并附上设计说明和反思。
3. 作业三:团队合作项目要求学生分组合作,设计一幅大型平面作品,展示团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每位学生承担特定的任务和角色,共同完成作品的构思、设计和制作。
作品可以是海报、展板、宣传册等形式,要求体现出团队成员的个性和风格,同时保持整体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四、评判标准1. 作业一:平面构成元素分析评分要点包括分析深度、逻辑性和观点奇特性。
学生需要准确把握作品的构成因素,理清其之间的干系,提出合理的见解和思考。
分析结果需要结合图示,清晰明了。
2. 作业二:平面构成形式设计评分要点包括构图创意、色彩运用和形式表达。
学生需要展现出奇特的设计风格和创意思维,同时运用所学技巧和原理,使作品具有艺术感和表现力。
设计说明和反思也是评分的重要依据。
3. 作业三:团队合作项目评分要点包括团队协作、作品质量和展示效果。
团队成员需要密切合作,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平面构成作业安排

平面构成作业安排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作业尺寸:(统一用25cmX25cm卡纸,4个小图11cmx11cm,边距略大于间距)1 点的构成1-1 a-1 点的线化和图形化(规律性构成)点的形状要简洁,不限于圆点注意线化或图形化的骨骼关系可利用对称的14种基本形式进行组合可利用重复、交替、渐变、发射等形式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1-1a-2以点的面化作肌理质感构成点的形象不限细密、满布肌理效果、视幻效果、光感效果、浮雕效果1-1 b 等大圆点的均衡感构成(有规律或自由排列)等大圆点7-11个分离或接触注意点的疏密聚散、空间(空白)的大小变化及点之间的引力关系注意整体外形的变化,与空间的穿插1-1c 点的深度空间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不等大的圆点,数量自定注意大小不同的点之间,点群与点群之间的引力关系点群之间可以小点联系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产生变化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整体的视觉均衡1-1d 有方向性的点群之构成(非规律性排列)有方向性的点可以是几何形、符号或简化了的具象形 强调点的聚散和总体运动趋势 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层次、空间 注意画内与画外的联系1-2 点的情态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选择4种不同形态的点,作a 、b 、c 、d ,4幅各具不同性质的情态感构成 点要有方向性,形状不限,可由具象事物联想,例如:飘逸、疾驰、旋转、爆炸、游动、升腾、崩溃等2 线的构成2-1 分别以直线(斜线)、几何曲线作4幅线的构成 2-1a-1 用线作一图形结构简洁、大方、紧凑、完整 平面或立体感或矛盾空间2-1a-2 以线的面化为基础加以变化,作肌理质感或视幻表现2-1b-1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分割以获得一个美好的线条结构2-1b-2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2-1c 用斜线或与垂直线、水平线结合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分割与组合2-1d-1以几何曲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2-1d-2以有机曲线作连续运动的构成2-2 线的情态感表现刚直强壮、崇高严峻、温柔妩媚、丰满旺盛、圆滑随和等人情味与生命感 运动节奏,视觉旋律和音乐感 可由具象的联想或抽象化3 面的构成3-1 面形的画面空间配置形的大小、种类的选择形与形的关系、形与空间的关系黑白灰三个色阶表现3-2 画面空间的分割构成数比分割 自由分割3-3肌理质感构成4 点线面的综合构成——采集重构或打散重组。
平面构成作业安排

作业尺寸:(统一用25cmX25cm 卡纸,4个小图11cmx11cm ,边距略大于间距) 1 点的构成1-1 a-1 点的线化和图形化(规律性构成)点的形状要简洁,不限于圆点注意线化或图形化的骨骼关系可利用对称的14种基本形式进行组合可利用重复、交替、渐变、发射等形式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1-1 a -2以点的面化作肌理质感构成点的形象不限细密、满布肌理效果、视幻效果、光感效果、浮雕效果1-1 b 等大圆点的均衡感构成(有规律或自由排列)等大圆点7-11个分离或接触注意点的疏密聚散、空间(空白)的大小变化及点之间的引力关系注意整体外形的变化,与空间的穿插1-1 c 点的深度空间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不等大的圆点,数量自定注意大小不同的点之间,点群与点群之间的引力关系点群之间可以小点联系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产生变化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整体的视觉均衡1-1d 有方向性的点群之构成(非规律性排列)有方向性的点可以是几何形、符号或简化了的具象形强调点的聚散和总体运动趋势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层次、空间注意画内与画外的联系1-2 点的情态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选择4种不同形态的点,作a 、b 、c 、d ,4幅各具不同性质的情态感构成 点要有方向性,形状不限,可由具象事物联想,例如:飘逸、疾驰、旋转、爆炸、游动、升腾、崩溃等2 线的构成2-1 分别以直线(斜线)、几何曲线作4幅线的构成 2-1a-1 用线作一图形结构简洁、大方、紧凑、完整平面或立体感或矛盾空间2-1a-2 以线的面化为基础加以变化,作肌理质感或视幻表现2-1b-1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分割以获得一个美好的线条结构2-1b-2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2-1c 用斜线或与垂直线、水平线结合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分割与组合2-1d-2以有机曲线作连续运动的构成2-2 线的情态感表现刚直强壮、崇高严峻、温柔妩媚、丰满旺盛、圆滑随和等人情味与生命感运动节奏,视觉旋律和音乐感可由具象的联想或抽象化3 面的构成3-1 面形的画面空间配置形的大小、种类的选择形与形的关系、形与空间的关系黑白灰三个色阶表现3-2 画面空间的分割构成数比分割自由分割3-3肌理质感构成4 点线面的综合构成——采集重构或打散重组。
平面构成作业安排

平面构成作业安排-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作业尺寸:(统一用25cmX25cm卡纸,4个小图11cmx11cm,边距略大于间距)1 点的构成1-1 a-1 点的线化和图形化(规律性构成)点的形状要简洁,不限于圆点注意线化或图形化的骨骼关系可利用对称的14种基本形式进行组合可利用重复、交替、渐变、发射等形式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1-1a-2以点的面化作肌理质感构成点的形象不限细密、满布肌理效果、视幻效果、光感效果、浮雕效果1-1 b 等大圆点的均衡感构成(有规律或自由排列)等大圆点7-11个分离或接触注意点的疏密聚散、空间(空白)的大小变化及点之间的引力关系注意整体外形的变化,与空间的穿插1-1c 点的深度空间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不等大的圆点,数量自定注意大小不同的点之间,点群与点群之间的引力关系点群之间可以小点联系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产生变化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整体的视觉均衡1-1d 有方向性的点群之构成(非规律性排列)有方向性的点可以是几何形、符号或简化了的具象形强调点的聚散和总体运动趋势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层次、空间注意画内与画外的联系1-2点的情态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选择4种不同形态的点,作a、b、c、d ,4幅各具不同性质的情态感构成点要有方向性,形状不限,可由具象事物联想,例如:飘逸、疾驰、旋转、爆炸、游动、升腾、崩溃等2 线的构成2-1 分别以直线(斜线)、几何曲线作4幅线的构成 2-1a-1 用线作一图形结构简洁、大方、紧凑、完整 平面或立体感或矛盾空间2-1a-2 以线的面化为基础加以变化,作肌理质感或视幻表现2-1b-1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分割以获得一个美好的线条结构2-1b-2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2-1c 用斜线或与垂直线、水平线结合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分割与组合2-1d-1以几何曲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2-1d-2以有机曲线作连续运动的构成2-2 线的情态感表现刚直强壮、崇高严峻、温柔妩媚、丰满旺盛、圆滑随和等人情味与生命感 运动节奏,视觉旋律和音乐感 可由具象的联想或抽象化3 面的构成3-1 面形的画面空间配置形的大小、种类的选择形与形的关系、形与空间的关系黑白灰三个色阶表现3-2 画面空间的分割构成数比分割自由分割3-3肌理质感构成4 点线面的综合构成——采集重构或打散重组。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作业设计方案》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平面构成基础知识》是一门重要的设计基础课程,通过进修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升设计能力。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稳固教室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设计水平,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设计目标:1. 熟练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观点和原则;2. 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审美水平;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作业设计内容:1. 任务一:理论知识总结要求学生总结《平面构成基础知识》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包括平面构成的基本观点、原则和技巧等内容,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要求学生用清晰的文字和图片展示,呈现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2. 任务二:设计实践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设计一个平面构成作品,可以是海报、名片、宣传册等。
作品要求符合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具有美感和表现力。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主题和风格,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3. 任务三:团队合作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平面构成项目。
每个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共同合作完成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要求小组成员之间密切合作,发挥各自的专长,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四、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要求清晰明了,符合设计原则和审美要求;2. 作业提交时间峻厉按照要求,逾期不接受;3. 作业评分综合思量理论知识总结、设计实践和团队合作等方面。
五、评分标准:1. 理论知识总结:30%2. 设计实践:40%3. 团队合作:30%六、作业提交方式:1. 作业提交格式:电子版文档+设计作品图片;2. 作业提交时间:XX年XX月XX日前;3. 作业提交邮箱:************。
七、作业安排:1. 第一周:安置作业任务,介绍作业要求和评分标准;2. 第二周至第四周:学生完成作业设计和制作;3. 第五周:学生提交作业,进行评分和点评。
八、作业评判: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可以加深对《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设计水平宁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平面构成作业安排

作业尺寸:(统一用25cmX25cm卡纸,4个小图11cmx11cm,边距略大于间距)1 点的构成1-1 a-1 点的线化和图形化(规律性构成)点的形状要简洁,不限于圆点注意线化或图形化的骨骼关系可利用对称的14种基本形式进行组合可利用重复、交替、渐变、发射等形式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1-1a-2以点的面化作肌理质感构成点的形象不限细密、满布肌理效果、视幻效果、光感效果、浮雕效果1-1 b 等大圆点的均衡感构成(有规律或自由排列)等大圆点7-11个 分离或接触注意点的疏密聚散、空间(空白)的大小变化及点之间的引力关系 注意整体外形的变化,与空间的穿插1-1 c 点的深度空间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不等大的圆点,数量自定注意大小不同的点之间,点群与点群之间的引力关系 点群之间可以小点联系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产生变化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整体的视觉均衡1-1d 有方向性的点群之构成(非规律性排列)有方向性的点可以是几何形、符号或简化了的具象形强调点的聚散和总体运动趋势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层次、空间注意画内与画外的联系1-2点的情态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选择4种不同形态的点,作a、b、c、d ,4幅各具不同性质的情态感构成点要有方向性,形状不限,可由具象事物联想,例如:飘逸、疾驰、旋转、爆炸、游动、升腾、崩溃等2 线的构成2-1 分别以直线(斜线)、几何曲线作4幅线的构成 2-1a-1 用线作一图形结构简洁、大方、紧凑、完整 平面或立体感或矛盾空间2-1a-2 以线的面化为基础加以变化,作肌理质感或视幻表现2-1b-1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分割以获得一个美好的线条结构2-1b-2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2-1c 用斜线或与垂直线、水平线结合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分割与组合2-1d-1以几何曲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2-1d-2以有机曲线作连续运动的构成2-2 线的情态感表现刚直强壮、崇高严峻、温柔妩媚、丰满旺盛、圆滑随和等人情味与生命感运动节奏,视觉旋律和音乐感可由具象的联想或抽象化3 面的构成3-1 面形的画面空间配置形的大小、种类的选择形与形的关系、形与空间的关系 黑白灰三个色阶表现..3-2 画面空间的分割构成数比分割自由分割3-3肌理质感构成4 点线面的综合构成——采集重构或打散重组.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平面构成作业安排

作业尺寸:(统一用25cmX25cm卡纸,4个小图llcmxllcm,边距略大于间距)1点的构成1-1 a-1点的线化和图形化(规律性构成)点的形状要简洁,不限于圆点注意线化或图形化的骨骼关系可利用对称的14种基本形式进行组合可利用重复、交替、渐变、发射等形式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1-1 a-2以点的面化作肌理质感构成点的形象不限细密、满布肌理效果、视幻效果、光感效果、浮雕效果1- 1 b 等大圆点的均衡感构成(有规律或自由排列)等大圆点7-11个分离或接触注意点的疏密聚散、空间(空白)的大小变化及点之间的引力关系 注意整体外形的变化,与空间的穿插1-1 c 点的深度空间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 不等大的圆点,数量自定 注意大小不同的点之间,点群与点群之间的引力关系 点群之间可以小点联系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产生变化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整体的视觉均衡•• • • ••% •• >•1-1d有方向性的点群之构成(非规律性排列)有方向性的点可以是几何形、符号或简化了的具象形强调点的聚散和总体运动趋势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层次、空间注意画内与画外的联系1-2点的情态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选择4种不同形态的点,作a、b、c、d ,4幅各具不同性质的情态感构成点要有方向性,形状不限,可由具象事物联想,例如:飘逸、疾驰、旋转、爆炸、游动、升腾、崩溃等2线的构成2-1分别以直线(斜线)、几何曲线作4幅线的构成2-1a-1用线作一图形结构简洁、大方、紧凑、完整平面或立体感或矛盾空间2-1a-2以线的面化为基础加以变化,作肌理质感或视幻表现2-1b-1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分割以获得一个美好的线条结构2-1c用斜线或与垂直线、水平线结合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分割与组合2-1d-1以几何曲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2-1d-2以有机曲线作连续运动的构成2-2线的情态感表现刚直强壮、崇高严峻、温柔妩媚、丰满旺盛、圆滑随和等人情味与生命感运动节奏,视觉旋律和音乐感可由具象的联想或抽象化3面的构成3-1面形的画面空间配置形的大小、种类的选择形与形的关系、形与空间的关系黑白灰三个色阶表现3- 2画面空间的分割构成 数比分割 自由分割3- 3肌理质感构成4点线面的综合构成一一采集重构或打散重组⑴基本构思:对形分器及叠帕(2)皐本形:岡形、矩形、线形.TI辿理方法:将若F以不同颜色表示的不同层的圆形分臥然后瘠矩形按照一定的叠加处理方式'J 圈形相加.存结合部付形成祈形纯形不位作为分割线也fl为结构线曲仔&殆部还采用『格位的处理方式"堆加r趣味性°,:科;心厲#11冷。
平面构成作业安排

作业尺寸:(统一用25cmX25cm 卡纸,4个小图11cmx11cm ,边距略大于间距) 1 点的构成1-1 a-1 点的线化和图形化(规律性构成)点的形状要简洁,不限于圆点 注意线化或图形化的骨骼关系可利用对称的14种基本形式进行组合 可利用重复、交替、渐变、发射等形式 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1-1 a-2以点的面化作肌理质感构成点的形象不限 细密、满布肌理效果、视幻效果、光感效果、浮雕效果1-1 b 等大圆点的均衡感构成(有规律或自由排列)等大圆点7-11个 分离或接触注意点的疏密聚散、空间(空白)的大小变化及点之间的引力关系 注意整体外形的变化,与空间的穿插1-1 c 点的深度空间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不等大的圆点,数量自定注意大小不同的点之间,点群与点群之间的引力关系 点群之间可以小点联系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产生变化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整体的视觉均衡1-1d 有方向性的点群之构成(非规律性排列)有方向性的点可以是几何形、符号或简化了的具象形 强调点的聚散和总体运动趋势 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层次、空间 注意画内与画外的联系1-2 点的情态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选择4种不同形态的点,作a 、b 、c 、d ,4幅各具不同性质的情态感构成 点要有方向性,形状不限,可由具象事物联想,例如:飘逸、疾驰、旋转、爆炸、游动、升腾、崩溃等2 线的构成2-1 分别以直线(斜线)、几何曲线作4幅线的构成 2-1a-1 用线作一图形结构简洁、大方、紧凑、完整 平面或立体感或矛盾空间2-1a-2 以线的面化为基础加以变化,作肌理质感或视幻表现2-1b-1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分割以获得一个美好的线条结构2-1b-2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2-1c 用斜线或与垂直线、水平线结合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分割与组合2-1d-1以几何曲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2-1d-2以有机曲线作连续运动的构成2-2 线的情态感表现刚直强壮、崇高严峻、温柔妩媚、丰满旺盛、圆滑随和等人情味与生命感 运动节奏,视觉旋律和音乐感 可由具象的联想或抽象化3 面的构成3-1 面形的画面空间配置形的大小、种类的选择形与形的关系、形与空间的关系 黑白灰三个色阶表现3-2 画面空间的分割构成数比分割 自由分割3-3肌理质感构成4 点线面的综合构成——采集重构或打散重组实用文档文案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尺寸:(统一用25cmX25cm卡纸,4个小图11cmx11cm,边距略大于间距)1 点的构成
1-1 a-1 点的线化和图形化(规律性构成)
点的形状要简洁,不限于圆点
注意线化或图形化的骨骼关系
可利用对称的14种基本形式进行组合
可利用重复、交替、渐变、发射等形式
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
1-1a-2以点的面化作肌理质感构成
点的形象不限
细密、满布
肌理效果、视幻效果、光感效果、浮雕效果
1-1 b 等大圆点的均衡感构成(有规律或自由排列)
等大圆点7-11个
分离或接触
注意点的疏密聚散、空间(空白)的大小变化及点之间的引力关系注意整体外形的变化,与空间的穿插
1-1c 点的深度空间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
不等大的圆点,数量自定
注意大小不同的点之间,点群与点群之间的引力关系
点群之间可以小点联系
可利用形与形的8种关系产生变化
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整体的视觉均衡
1-1d 有方向性的点群之构成(非规律性排列)
有方向性的点可以是几何形、符号或简化了的具象形
强调点的聚散和总体运动趋势
注意视觉重点的安排和层次、空间
注意画内与画外的联系
1-2点的情态感构成(非规律性排列)
选择4种不同形态的点,作a、b、c、d ,4幅各具不同性质的情态感构成
点要有方向性,形状不限,
可由具象事物联想,例如:飘逸、疾驰、旋转、爆炸、游动、升腾、崩溃等
2 线的构成
2-1 分别以直线(斜线)、几何曲线作4幅线的构成2-1a-1 用线作一图形结构
简洁、大方、紧凑、完整
平面或立体感或矛盾空间
2-1a-2 以线的面化为基础加以变化,作肌理质感或视幻表现
2-1b-1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分割以获得一个美好的线条结构2-1b-2 用垂直线、水平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
2-1c 用斜线或与垂直线、水平线结合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分割与组合
2-1d-1以几何曲线作画面均衡秩序构成
2-1d-2以有机曲线作连续运动的构成
2-2 线的情态感表现
刚直强壮、崇高严峻、温柔妩媚、丰满旺盛、圆滑随和等人情味与生命感运动节奏,视觉旋律和音乐感
可由具象的联想或抽象化
3 面的构成
3-1 面形的画面空间配置
形的大小、种类的选择
形与形的关系、形与空间的关系
黑白灰三个色阶表现
3-2 画面空间的分割构成
数比分割
自由分割
3-3肌理质感构成
4 点线面的综合构成——采集重构或打散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