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醇增多症
皮质醇增多症诊断与治疗

实验室检查与诊断标准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 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测定:用于评估皮质醇分泌总量 • 血清皮质醇测定:用于评估皮质醇分泌水平 • 肾上腺皮质激素(如ACTH)测定:用于评估肾上腺皮质功能
诊断标准:
• 具备上述症状之一,且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测定或血清皮质醇测定高于正常范围, 可诊断为皮质醇增多症 • 如果血清皮质醇测定高于正常范围,且肾上腺皮质激素(如ACTH)测定低于正常 范围,可诊断为肾上腺皮质癌
影像学检查在皮质醇增多症诊断中的应用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
• 肾上腺CT或MRI:用于检查肾上腺是否有肿瘤或增生 • 下腹部超声:用于检查异位皮质醇分泌瘤 • 垂体MRI:用于检查垂体是否有肿瘤或增生
影像学检查在皮质醇增多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定位病变部位,有助于明确诊断 • 有助于评估肿瘤或增生的大小、范围和性质 • 有助于指导手术治疗方案
典型病例分析与诊断思路
典型病例:
• 患者女性,35岁,因月经不规律、体重增加、面部痤疮等症状就诊 •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清皮质醇水平升高,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测定高于正常范 围 • 肾上腺CT检查发现左侧肾上腺腺瘤
诊断思路:
• 根据患者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皮质醇增多症 • 结合肾上腺CT检查结果,诊断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引起的皮质醇增多症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皮质醇增多症的预防与健康管理
预防措施:
•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疾病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 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增强身体抵抗力
健康管理:
• 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 注意心理调适,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 加强与家庭成员的沟通,获得支持和关爱
皮质醇增多药物治疗方案

一、引言皮质醇增多症,又称库欣综合征,是一种内分泌疾病,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皮质醇引起。
皮质醇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免疫功能均有调节作用。
然而,当皮质醇分泌过多时,会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
药物治疗是治疗皮质醇增多症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皮质醇增多症的药物治疗方案。
二、皮质醇增多症的病因皮质醇增多症可分为两大类:原发性和继发性。
1. 原发性皮质醇增多症:主要由于肾上腺皮质腺瘤或腺癌引起,如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癌等。
2. 继发性皮质醇增多症:主要由于垂体腺瘤或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引起,如垂体腺瘤、下丘脑-垂体功能亢进等。
三、药物治疗原则1. 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通过药物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降低皮质醇水平。
2. 抑制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分泌:通过药物抑制垂体ACTH的分泌,进而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3. 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受体:通过药物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受体,降低激素的生物效应。
四、药物治疗方案1. 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抑制剂- 米非司酮:米非司酮是一种口服药物,通过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降低皮质醇水平。
常用剂量为每日30-60mg,分2-3次口服。
- 酮康唑:酮康唑是一种口服抗真菌药物,同时具有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的作用。
常用剂量为每日200-600mg,分2-3次口服。
2. 垂体ACTH分泌抑制剂- 赛庚啶:赛庚啶是一种口服药物,通过抑制垂体ACTH的分泌,降低皮质醇水平。
常用剂量为每日0.25-1mg,分2-3次口服。
- 赛庚啶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赛庚啶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可以更有效地降低皮质醇水平。
3. 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抑制剂- 美替拉酮:美替拉酮是一种口服药物,通过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受体,降低激素的生物效应。
常用剂量为每日25-100mg,分2-3次口服。
4. 其他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对于皮质醇增多症患者,可能需要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皮质醇增多症课件

03 原发性皮质醇增多症:指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
04 继发性皮质醇增多症:指
由于其他疾病或药物作用, 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 增加,进而导致皮质醇水 平升高。
发病原因
01
遗传因素:皮质醇增多症具有家族遗传性,部分患者可能携带相关基因突变
02
内分泌失调:皮质醇分泌过多,导致皮质醇增多症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如高血压、肥胖、糖尿病
01
等 实验室检查:如皮质醇水平、肾上腺
02
CT等 排除其他疾病:如肾上腺肿瘤、肾上
03
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诊断依据: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04
和排除其他疾病,确诊皮质醇增多症
皮质醇增多症治疗
药物治疗
1. 药物种类:包括糖皮质激素、抗 炎药、抗抑郁药等
2. 药物作用:调节皮质醇水平,减 轻症状
03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高压、紧张、焦虑等环境中,可能导致皮质醇分泌异常
04
药物因素: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皮质醇增多症
临床表现
01
肥胖:体重 增加,脂肪
堆积
04
代谢紊乱: 血糖升高, 胰岛素抵抗
02
皮肤改变: 皮肤变薄,
色素沉着
03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高血 脂,动脉硬化
05
精神症状: 情绪波动, 焦虑,抑郁
04
术后护理:注 意饮食、休息、
定期复查等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 息规律,避免 熬夜和过度劳 累
01
增加运动量, 每天进行适量 的有氧运动和 力量训练
03
02
保持健康的饮 食习惯,避免 高糖、高脂、 高盐的食物
《皮质醇增多症》课件

04
皮质醇增多症的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一
患者男,45岁,因长期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症状就诊,实验室检查显示皮质 醇增多症。
病例二
患者女,38岁,因乏力、食欲不振、皮肤紫纹等症状就诊,实验室检查显示皮质 醇增多症。
病例讨论与解析
病例一解析
患者长期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症 状,可能与皮质醇增多症有关。皮质 醇增多症可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引发 多种疾病。
《皮质醇增多症》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皮质醇增多症概述 • 皮质醇增多症的治疗 • 皮质醇增多症的预防与护理 • 皮质醇增多症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皮质醇增多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皮质醇增多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引 起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的 一组临床症候群。
分类
原发性皮质醇增多症、继发性皮 质醇增多症、外源性皮质醇增多 症。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病例二解析
患者乏力、食欲不振、皮肤紫纹等症 状,可能与皮质醇增多症有关。皮质 醇增多症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易感染疾病。
经验教训与启示
经验教训
对于长期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症状的患者,应考虑是否存在皮质醇增多症的可能性,尽早进行相关检查。
启示
对于皮质醇增多症患者,应尽早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引发更多并发症。同时,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皮 质醇增多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注意事项
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需严 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时机。手术 后仍需进行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 ,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
皮质醇性增多症ppt课件

6、性功能障碍
由于皮质醇直接影响性腺轴功能,且还可 有不同程度的肾上腺弱雄性激素释放,如 脱氢表雄酮及雄烯二酮分泌增加,反馈性 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而表现为:性功能下 降、月经紊乱、闭经、阳痿、痤疮、好多 毛,甚至出现男性化。(女性病人男性化 明显则提示恶性疾病可能性大)
42
43
44
45
20
肾上腺腺瘤
ACTH :::: 肾上腺腺瘤
垂体○-
皮质醇
特点:1、腺瘤以外的肾上腺皮质萎缩 2、血浆ACTH下降 3、大剂量地塞米松不被抑制 4、ACTH兴奋试验,约半数有反应
21
22
23
24
25
26
肾上腺皮质癌
ACTH :::: 肾上腺皮质癌
垂体○-
皮质醇
特点:1、血浆ACTH下降 2、大剂量地塞米松不被抑制 3、ACTH兴奋试验,不兴奋 4、低钾低氯碱中毒常见
腹膜后充气造影
放射性碘化胆固醇 肾上腺扫描或照相 肾上腺超声检查及 CT 扫描
血浆 ACT H 测定
双侧肾上腺皮质增 生(下丘脑-垂体 功能紊乱)
肾上腺皮质腺 瘤
一般中度增多, 30mg 左右
同增生
中度增多,20mg 左 可为正常或增
右
高
肾上腺皮质癌 明显增高,可达 50mg 以上 明显增高,可达 50mg 以上
肾上腺影两侧增大
两侧显像,增大
两侧肾上腺增大
明显增高
49
皮质醇增多症 (hypercortisolism)
三、鉴别诊断: 1. 肥胖伴高血压,糖耐量减低 2. 酗酒有肝损害者可出现假性Cushing
Syndrome 3. 抑郁症患者可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
皮质醇增多症新护理课件

03
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生活管理
饮食指导
总结词:合理饮食是皮质醇增多症患 者康复的关键,需注意控制热量、脂
肪和盐的摄入。
详细描述
控制总热量摄入,以维持理想体重。
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如油 炸食品、甜饮料等。
控制盐的摄入,避免食用高盐食品, 如腌制品、咸鱼等。
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食物,如瘦肉、蛋、奶制品、新鲜蔬 菜和水果。
糖尿病
保持血压稳定,避免情绪波动和剧烈运动 ,定期检测血压情况。
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定期检测血糖情 况,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骨质疏松
心理问题
保持充足的钙质摄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和晒太阳,避免剧烈运动和摔倒等意外伤 害。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心理支持 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 治疗信心。
观察不良反应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注意观察是否出 现不良反应,如出现不适及时向医生 报告。
定期复查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相关指 标的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 疗方案。
药物相互作用
在使用其他药物时,应告知医生正在 使用的皮质醇增多症治疗药物,避免 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高血压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骨质 疏松等。
诊断标准
诊断皮质醇增多症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中血浆皮 质醇水平和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是常用的诊断指标。
02
皮质醇增多症的护理
日常护理指导
饮食调整
保持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饮 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的摄 入,减少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皮质醇增多症

谢谢!
祝:工作顺利!
影像学检查
1. 鞍区磁共振显像(MRI): 推荐对所有ACTH依赖性CS患者进行垂体增强MRI或垂体动态增 强MRI。该检查可显示60%库欣病患者的垂体腺瘤;对临床表现典型 及各项功能试验均支持库欣病诊断的患者,如检出垂体病灶(>6mm) 则可确诊,不需再做进一步检查。但在正常人群中MRI检出垂体瘤的 比例亦有10%,判断结果时需注意。MRI对垂体病变的敏感性较CT明 显增高。 2. 肾上腺影像学检查: 肾上腺影像学包括B超、CT、MRI检查,对诊断ACTH非依赖性 CS患者有很重要的意义。推荐首选双侧肾上腺CT薄层(2~3mm)增 强扫描,有条件的医院可行三维重建以更清晰地立体显示肾上腺病变 的形态。
2、地塞米松—CRH(下丘脑促皮质 素释放激素)联合试验:
试验前日晚23:00时口服1.5mg地塞米松,试验日14: 00始建立静脉通道,患者静卧最少30分钟, 15:00静脉 注射100ug CRH,14:00~17:00期间,每隔15分钟分 别取血测定ACTH和皮质醇水平。 垂体ACTH瘤病人不受地塞米松抑制,在注射CRH后 15~30min,血ACTH比基线升高35~50%,15~45 min皮 质醇升高14~20%。如结果阳性提示为库欣病; 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低弱反应,但偶有呈阳性反应者; 肾上腺性CS患者通常对CRH刺激无反应、其ACTH和皮 质醇水平不升高。
肾上腺性库欣的治疗
1. 肾上腺皮质腺瘤的治疗:首选手术 切除肿瘤,术后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短期 替代补充治疗,逐渐减量,最多服药半年, 甚至1年。 2. 肾上腺皮质腺癌的治疗:肾上腺皮 质癌的治疗包括手术、药物治疗和局部放 疗,但要根据肿瘤分期而进行不同治疗。
皮质醇增多症病人的护理课件

根据病因可分为依赖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ACTH)的皮质醇增多症和 独立于ACTH的皮质醇增多症。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皮质醇增多症的病因包括肾上腺肿瘤 、垂体肿瘤、异位肿瘤等。
病理生理
过多的皮质醇分泌会导致机体发生一 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如糖代谢紊乱、 蛋白质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饮食护理
总结词
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
详细描述
皮质醇增多症病人应遵循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瘦肉 、鱼类等食物,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盐、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均衡,有助于控制病情。
生活护理
总结词
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
详细描述
病人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 足的睡眠和休息。根据自身情况适量 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 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过 度肥胖,有助于预防皮质醇增
多症的发生。
合理饮食
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高 盐、高糖、高脂的食物,增加 蔬菜、水果、全谷类和瘦肉的 摄入。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 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长时间 熬夜或过度劳累。
避免精神压力
学会调节情绪,减轻精神压力 ,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
病情评估与护理计划调整
定期评估
根据病情监测和评估结果,定期对病人 进行病情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
VS
护理计划调整
根据病情评估结果,对护理计划进行相应 调整,包括增加或减少护理措施、调整护 理频率等。
04 皮质醇增多症病人的康复 与预防
康复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质醇增多症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皮质醇增多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皮质醇增多症(或称库欣综合征)(ICD-10:E24.901),入院行定性、定位诊断。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内分泌学》(陈家伦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8月),《库欣综合征专家共识2011年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编,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年28卷2期)
1.临床表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外貌、皮肤紫纹、水牛背、儿童生长发育停滞及高血压等。
2.血、尿皮质醇水平增高和/或昼夜节律消失。
3.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能抑制。
4.影像学检查提示。
(三)标准住院日为≤14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ICD-10:E24.90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
入路径。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查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3)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超声心动图。
(4)血或尿皮质醇测定:血皮质醇昼夜节律测定、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测定(至少2次)、过夜1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以及联合经典的小剂量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5)血ACTH测定(2-3次)。
(6)垂体增强MRI或垂体动态增强MRI、双肾上腺CT 薄层增强扫描。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进行的检查项目:
(1)午夜唾液皮质醇水平测定;
(2)胸部或其他部位CT检查(必要时);
(3)双侧岩下窦插管取血、、肾上腺静脉分段取血、奥曲肽扫描、PET扫描(必要时);
(4)其他垂体前叶激素及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醛固酮、肾素、儿茶酚胺类激素等(必要时);
(5)其他检查:骨密度测定及甲状旁腺相关检查(必
要时)。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手术治疗:
(1)经蝶或经颅垂体腺瘤摘除术:适用于临床诊断库欣病(垂体ACTH瘤)的患者;
(2)肾上腺病变切除手术:适用于临床诊断肾上腺病变包括腺瘤、腺癌、结节性增生的患者;
(3)异位ACTH综合征原发病灶手术:适用于临床诊断异位ACTH综合征,且有疑诊病灶的患者;
(4)肾上腺全切术或大部分切除术:适用于临床诊断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且无法明确病因或转移性异位ACTH 分泌瘤以及药物治疗不能迅速控制病情的严重患者,切除肾上腺可迅速降低血皮质醇水平。
2.药物治疗:
(1)继续使用患者既往基础用药,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予以降压、控制血糖、补钾、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
(2)针对皮质醇增多的药物:适用于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的患者,以缓解临床症状,可选择类固醇合成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3)针对肿瘤的药物治疗:溴隐亭仅对部分垂体ACTH 腺瘤有效,米托坦用于肾上腺腺癌治疗。
(七)出院(转科)标准。
1.症状减轻、好转。
2.满足手术条件。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2.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能需要病灶的放疗和/或化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3.若出现化验结果和临床情况不符合时,需重复或进一步检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4.若检查发现合并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则退出本路径。
二、皮质醇增多症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库欣综合征(ICD-10:E24)拟明确定性、定位诊断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