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固酮测定的临床意义
醛固酮体位试验

[2]廖二元,主编.内分泌学.2003
由于醛固酮瘤患者腺瘤本身能自主分泌大量醛固酮,血容量扩张, 强烈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 即使站立体位或使用呋塞米 后也不能使醛固酮升高。
第二步:然后采用站立位活动 4h,于中午12:00立位再次采血。 第三步:尽快送检。血标本在低温下(4℃)放置,经分离血浆后
保存于-20℃至测定前,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醛固酮浓度。 第四步:分别比较卧位、立位醛固酮值及变化幅度比。
[2]廖二元,主编.内分泌学.2003 [3]于晓静,中华内分泌与代谢杂志,2006
二、速尿激发试验
前期工作:尽可能停用治疗药物2—4周,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 换酶抑制剂或B受体阻断剂等。给予钠钾平衡饮食(钠 160mmol/d,钾60 mmol/d)1周以上。
第一步:患者采用卧位过夜,于次日早晨 8:00静息、平卧、空腹 状态下采血(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水平)。
第二步:肌注速尿40 mg,再站立位活动 2h,于上午10:00立位 再次采血。
特发性醛固酮增生的患者醛固酮的卧位基础值轻度升高,立位后 由于肾素升高,对血管紧张素Ⅱ的敏感性增强,醛固酮进一步升高。
醛固酮瘤 特醛
卧位 立位
醛固酮不升高或下降
醛固酮明显升高,至少超 过基础值30%一33%
[2]廖二元,主编.内分泌学.2003
醛固酮体位 试验
标准体位试验
速尿激发试验
在一定剂量的速尿作用下,通过肾素 -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的分泌反应, 能够比基础状态下的激素测定更好地 反映醛固酮释放增多的性质。
raas检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临床检验方法与意义一、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RAAS):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Ⅰ、Ⅱ、Ⅲ、醛固酮与血管紧张素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等一系列激素及相应的酶组成,通过调节人体血压、水与电解质平衡,来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
肾素(PRA):就是分子量为40000的一种羧基蛋白水解酶,主要由肾脏近小球细胞产生、贮存、分泌。
血管紧张素原:主要来源于肝脏,循环中的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Ⅰ(AⅠ);血管紧张素Ⅰ在肺循环中经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生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Ⅱ经氨基肽酶A作用生成血管紧张素Ⅲ。
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同时与血管紧张素Ⅲ一起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刺激醛固酮的合成。
醛固酮(ALD)为类固醇激素,分子量360、4,它就是一个非常强的电解质排泄的调节因子,作用就是增加钠离子的吸收与钾离子的排出,临床上与很多疾病有关,如肾性高血压、醛固酮增多症等。
实验室检测方法:用放免法测定血浆中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与醛固酮(ALD)。
肾素难以直接检测,通常以肾素活性表示肾素的水平。
血浆中内源性肾素催化血管紧张素原产生血管紧张素Ⅰ的速率被称为血浆肾素活性。
目前检测血浆中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与醛固酮(ALD)已成为原发性与继发性高血压分型诊断、治疗及研究的重要指标。
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发病机理有重要意义。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的分泌与功能1、肾素及其分泌调节①肾内机制:感受器位于入球小动脉的牵张感受器与致密斑,前者能感受肾动脉灌注压,后者能感受流经该处小管液中的Na+量。
肾动脉灌注压降低→入球小动脉壁受牵拉的程度减小→肾素释放增加;反之肾素释放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流经致密斑小管液中的Na+量减少→肾素释放增加;反之肾素释放减少。
②神经机制:肾交感神经兴奋→去甲肾上腺素→近球细胞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直接刺激肾素释放;如:急性失血。
血浆醛固酮(ALD)定量分析标准操作

血浆醛固酮(ALD)定量分析标准操作规程1. 参考值范围:2.临床意义:从临床的观点看,某些疾病与体内ALD的水平有关,醛固酮含量的测定,应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与疗效观察,Addison氏病的诊断和肾上腺肿瘤、肾上腺皮质增生与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鉴别诊断,以及某些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药理研究,尤其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有临床价值。
3. 病人准备及标本采集要求3.1 采集要求3.1.1采血过程:肝素抗凝管检测项目为ALD,采血后3000转/分离心3分钟,分离血浆,将血浆密封后置于4℃以下低温冰箱或冰冻保存送检。
3.1.2 采血体位3.1.2.1卧位:病人清晨不起床或空腹平卧两小时,可在6:00-8:00之间,然后可按常规活动,可进食。
3.1.2.2立位:卧位抽血后,保持立位两小时(可以走动),按正常生活活动,包括进食,2小时后再采血一次。
3.2 采集部位:首先对采集部位进行适度的清洁、消毒,部位以肘正中静脉为宜。
3.3 标本类型:血浆。
3.4 标本量:2ml3.5 储存容器:肝素抗凝管。
3.6 标本保存:标本-20℃存放。
3.7 运送条件:与存放基本一致,要求标本运送过程必须保持冰冻保存,回实验室不溶解才符合要求。
3.8 拒收标准3.8.1 严重脂血、溶血的标本,均视为不合格标本。
3.8.2 送检标本或报告单上缺少唯一性标识条码的标本,均视为不合格标本。
3.8.3肝素抗凝管Ald标本未分离血浆.3.9 影响因素:严重溶血、脂血的标本对结果会有一定影响。
4. 异常结果报告方式及处理流程在高血压的组合项目里,若Ald单独增高,则结合曲线以及该病人的历史测量结果和送检单上的医生诊断进行判断,如果不能判断,需进行复查。
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向科室负责人汇报情况,并进行复查,若初次测量值远远高于参考值上限,则应1:50或1:100稀释后重新检测。
如果再次检测结果依然异常,需上报科室负责人,经得同意,才能将报告发出。
高血压三项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 钠摄入量影响机体PRA水平,病人测定 PRA三天前应适当减少食盐摄入量。
正常参考范围
• PRA正常参考值:普食卧位:0.07--1.51; 普食立位:0.33--5.15。 低钠卧位:0.92-1.65;低钠立位:1.75--7.42。(单位: ng/ml) • ALD正常参考值:普食卧位:0.08--0.45;普 食立位:0.11--0.87。(单位:nmol/L)
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取肘静脉血4ml,迅速注入放在冷水浴冷 却的特殊抗凝管中,摇匀,立刻放回冰水 浴中冷却,待离心时取出。以1000转/分, 离心5分钟(最好在4℃离心),分离取出 血浆,此操作应在15分钟内完成。分离出 的血浆应立即送检或-25℃保存,可用2个 月。
注意事项
• 冰冻标本应避免反复冻融,溶血标本可使 结果偏高。 • 卧位:病人在早上6-8时起床前,取静脉血 。立位:病人起床后3小时,取静脉血。 • β-阻断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及甾体激素 、甘草等影响体内肾素水平,应在停药后 二周测PRA。利血平等代谢慢的药物应在 停药后三周测定。不适停药的病人应改服 胍乙啶等影响PRA较小的降压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如肾上腺醛固酮瘤 ,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醛固酮的异 位肿瘤等患者。由于醛固酮分泌增加,导 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临床表现为 高血压和低血钾综合征。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见于充血性心力衰 竭、肾病综合征、腹水性肝硬化、Bartter 综合征、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瘤和利尿 剂使用等。其特点是血浆肾素活性升高, 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多,临床表现 为浮肿,高血压和低血钾等。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诊断及意义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诊断及意义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原因,其诊断基本流程包括PA的筛查、确诊、分析、定位,血浆醛固酮和肾素比值(ARR)是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指标,准确测定需特定条件,PA的正确诊断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关键词】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肾素比值【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152-0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 是一种以高血压、低血钾或正常血钾、低血浆肾素、高血浆醛固酮为主要特点的继发性高血压。
PA 引起的高血压,一般常规降压治疗效果差,但也有部分患者仅表现中等度血压升高。
PA患者更易发生心肌肥厚、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因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确诊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已超过300万例,几十年来累积约1.6亿,大量的PA患者有待检出以得到针对性治疗。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PA在高血压中患病率为10%左右[1],而在顽固性高血压中已超过20%,[2]多数PA患者需用1~2种降压药来控制血压,且降压效果不理想。
PA的诊断流程包括筛查、确诊、分型、定位。
1.PA 的筛查目前多采用血浆醛固酮/肾素(ARR)来筛查PA,但各国ARR的切割值差异较大,一般为20~50[3],研究表明ARR<20,基本可排除PA,ARR>25时提示可能为PA,其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93.9%[4],立位ARR大于50者,结合立位血浆醛固酮浓度大于15ng/dL和立位肾素活性小于1ng/(mL•h)临床上可诊断为PA。
用ARR筛查仍存在的问题是:ARR是一个非标准化的筛查方法,钠盐摄入水平、体位、药物等均会影响体内血浆醛固酮水平和肾素水平;在检测方法方面,不同的标记试剂,均可影响其检测水平。
ARR测定注意事项:测定前,患者应保持正常钠盐摄人,纠正低血钾。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醛固酮、睾酮和雌二醇测定及意义

基质形成 , 抑制血管 内膜及 心肌 细胞增 殖 , 少 动脉硬化 及 减 斑块的形成 , 制重塑 , 制炎症 反应 等心血 管效应 。机 体 抑 抑 内 C P主要 由血管 内皮分泌 , N 与钠尿肽 受体 B( P B) N R 特异 结合发挥其 生理 作用 , 促进 细胞 内环磷 酸鸟苷水 平升 高 , 生 理浓度下的 C P即具有 明显 的抗血栓作用 N 。
C rivs e, 0 5 6 ( ) 545 2 adoaeR s 2 0 ,6 3 :7 -8 .
注 : 好 转组 比较 P < . 1 与 0 0
[ ] 李付远 , 5 季乃军 , 梅益斌 , 原发性 高血压患者血 清 c型利钠 等. 肽变化及其 临床意 义 [ ] 心血 管康 复医学 杂志 ,0 5 1 ( ) 2 2 J. 2 0 ,2 3 :2 —
程 度上反 映疾病 的严重程度 。
注 : 差 检验 F=1 .4, 方 6 7 P<00 .1
参考 文献
[ ] 黄晓 , i 程晓曙. c型尿钠肽与心血 管疾病 [ ] 中华高血压 病杂 J. 志 ,0 9 1 ( )4 448 20 ,7 5 :7 - . 7 [ ] 陈晶晶 , 芬, 2 齐永 姜志胜 . c型钠尿肽与血管损伤性疾病 【 ] 中 J. 国应 用生理学杂志 ,0 1 1 ( ):7 —7 . 2 0 ,7 2 1417 [ ] 王跃 民, 3 裴建明 , 朱妙章 , C型钠 尿肽 的扩血 管作用 及机制 等.
注: 与正 常对照组 比较 P<00 .1
本 文资料表 明 , H C D患 者血 清 C P水 平显 著高 于 正常 N 对照组 ( 0 0 ) 而且在 I、 Ⅲ和 Ⅳ级心功 能组 间依次 P< . 1 , Ⅱ、 显著递增 , 方差检验具有显著性 意义 ( P<0 0 ) . 1 。与心钠 素 和脑钠 尿肽相 比, N C P相 关 的研究 资 料显 得很 少 。李 付 远
醛固酮和肾素测量方法

醛固酮和肾素测量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醛固酮和肾素是两种重要的激素,对人体的生理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醛固酮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控制体内水盐平衡和血压调节;而肾素主要由肾脏分泌,参与调节血压和钠盐平衡。
准确测量这两种激素的水平对于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醛固酮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这是一种常用的醛固酮测量方法,通过分离样品中的醛固酮并通过检测器检测其浓度。
这种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较好,但操作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
2.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这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测定方法,通过特异性抗体和酶标记的结合来测定醛固酮的浓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稳定,但准确度和灵敏度略低。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常常需要同时测量醛固酮和肾素的水平,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对于提高诊断准确度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醛固酮和肾素的测量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医生在选择适合的方法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
通过准确测量这两种激素的水平,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生理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本文共XXX字】第二篇示例:醛固酮和肾素是两种重要的激素,在人体内起着调节血压和体液平衡的重要作用。
醛固酮是一种由肾上皮细胞分泌的甾体类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钠的重吸收和钾的排泄,从而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
而肾素则是一种由肾脏分泌的酶,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调节血容量和血压来维持身体的稳态。
由于醛固酮和肾素的浓度与血压和体液平衡密切相关,因此对其进行定量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关于醛固酮和肾素的测量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激素的检测原理和临床应用。
一、醛固酮的测量方法1. 血清醛固酮浓度的测定血清醛固酮浓度的测定是评估醛固酮水平的常用方法。
目前主流的测定方法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技术。
醛固酮测定的临床意义

甲公司在接到乙公司及其他公司的投标书后,通过决标,最后决定乙公司中标,并向
乙公司发出了中标通知书。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发出要约行为
的是(
)。(2013年)
A.甲公司发出招标书
B.乙公司向甲公司发出投标书
C.甲公司对所有标书进行决标
B
D.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中标通知书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18
ALD降低
(1)生理情况: 如水吸收过多或钾摄入量不足或高渗生理 盐水输入过量等皆可引起醛固酮分泌少, 血醛固酮浓度降低。
(2)选择性醛固酮过少症; 由于肾脏疾病引起肾素分泌减少,致血管 紧张素减少,导致醛固酮分泌降低,或肾 上腺中醛固酮的合成因酶缺陷而受到阻 碍,使血醛固酮浓度降低。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13
真题示例∙判断题
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有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 ⅹ
在一份保险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对合同所规定的“意外伤害”条款的含义产生 了不同理解,投保人认为其所受伤害应属于赔付范围,保险公司则认为不属于赔付 范围,双方争执不下,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当事人的观点都有合理性,但还是采用 了对投保人有利的解释。法院的做法是正确的。( )
√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14
真题示例∙多选题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拟订的下列格式条款中,属于无效的有
(
)。
BCD
A.内容理解发生争议的格式条款
B.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格式条款
D.造成对方人身伤害得以免责的格式条款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15
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
真题示例∙单选题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醛固酮(ALD)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 泌的一种盐皮质激素,正常情况下,受肾 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在体内,血醛 固酮主要和血浆白蛋白结合,而很少和 CBG结合,因此,具有相对较短的半衰期 及较高的代谢清除率。尿液中含有未经代 谢的醛固酮约占分泌量的6%左右,且具有 激素活性。因此,测定血清或血浆中醛固
(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由于肾上腺皮质大量破坏和坏死,肾上腺 皮质激素缺乏,致醛固酮分泌减少,同 时,伴有其它皮质激素降低,同时ACTH分 泌过度病人出现皮肤色素沉着。
(4)其它: 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先天性卵巢发育不 全或使用某些药物时心得安、利血平、甲 基多巴等可引起继发性醛固酮激少。
ALD降低
(1)生理情况: 如水吸收过多或钾摄入量不足或高渗生理 盐水输入过量等皆可引起醛固酮分泌少, 血醛固酮浓度降低。
(2)选择性醛固酮过少症; 由于肾脏疾病引起肾素分泌减少,致血管 紧张素减少,导致醛固酮分泌降低,或肾 上腺中醛固酮的合成因酶缺陷而受到阻 碍,使血醛固酮浓度降低。
(3)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很多疾病如肾 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充血
性心力衰竭、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慢性
肾脏疾病伴高血压、肾母细胞瘤等,可引 起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过多,兴奋肾上腺 球状带,从而导致醛固酮分泌增多。其醛
固酮分泌增多比原醛更为显著,两者的区 别可借助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测定,在原 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降低,继发性醛固酮 增多症时升高。
酮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 价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正常参考值 立位:94-204ng/L(普通饮食) 卧位:55-139ng/L(普通饮食)
ALD升高
(1)生理因素: 如大量出汗后、失钠过多、血钾摄取过 量、给钾盐后或正常妊娠的后三个月等也 可引起醛固酮分泌过多。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由于肾上腺皮质因肿瘤或增生等大量分泌 醛固酮,以肾上腺单一腺瘤最为多见。临 床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血浆醛固酮升 高,尿中醛固酮排出量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