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金融资产的区别及会计处理

合集下载

四种金融资产的计量处理区别

四种金融资产的计量处理区别

重分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 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 入资本公积
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 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 后续计 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 采用实际利率法,按 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 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 量 量 摊余成本计量 积) 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 额计入投资收益 处置 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 (其中,交易费用在“可供出售金 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核算)
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 计处理
按公允价值计量 初始计 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量 (投资收益) 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 息,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
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 (其中,交易费用在“持有至到 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核 债券投资 算) 实际支付款项中包含的利息,应 当确认为应收项目 股票投资
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应 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 用之和计量 当确认为应收项目 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 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已宣告尚 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
处置时,售价与账面 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 将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产生的“资本公 损益 将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公 计入投资收益 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 持有至到 售金融资产 期投资重 分类为可 重分类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 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 供出售金 融资产 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会计-四种金融资产的异同

会计-四种金融资产的异同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损益计入当期 持有至到期投资
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
初 交易费用不计入成本

计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
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期 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交易费用计入成本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或者
贷:银行存款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调整
贷:银行存款
贷款与应收款项

交易费用计入成本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交易费用计入成本 股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债券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贷:银行存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借: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借:应收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
整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资 按公允价值计量

负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期实际利息-本期现金流入
债 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日 或者相反分录
出 出售
售 借:银行存款
借:应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
贷:银行存款
借:应收利息
整)
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
贷:投资收益
——利息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
贷:投资收益

企业金融资产的分类及会计处理

企业金融资产的分类及会计处理

企业金融资产的分类及会计处理企业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具有货币价值、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各种金融工具和投资标的物。

根据企业金融资产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短期投资:短期投资是指企业用于短期投机、投资或者积累现金的金融资产。

短期投资通常包括货币市场工具、短期债券、同业存款等。

企业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会计处理。

3. 应收款项:应收款项是指企业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应收取的款项。

应收款项通常包括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等。

企业应按照正常信用条件下预计收回款项的金额进行会计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减值计提。

4. 银行存款和现金:银行存款和现金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使用的金融资产。

银行存款和现金通常包括银行存款、库存现金、支付平台的账户余额等。

企业应按照账面余额计量进行会计处理。

5. 其他金融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包括其他各种不属于上述分类的金融资产,如债权投资、衍生金融工具等。

这些金融资产由企业根据自身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会计处理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 公允价值计量原则:企业应按照市场价格或公允价值确定金融资产的会计价值,以反映其真实价值。

2. 成本计量原则:对于一些长期投资和其他金融资产,企业应按照购买成本计量,以便反映其初始成本和可能的减值。

3. 减值计提原则:企业应定期评估金融资产是否出现减值风险,若发现减值,应及时计提坏账准备,以保证资产的真实价值和会计报表的真实性。

4. 实质交易原则:企业应根据金融资产的实质而不是形式进行会计处理,确保会计报表对外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金融资产的分类及会计处理方法根据不同的资产性质和用途而定,以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和减值情况。

企业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准确的会计处理,以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企业金融资产的分类与会计处理研究

企业金融资产的分类与会计处理研究

企业金融资产的分类与会计处理研究
企业金融资产是企业财务资产中的一类,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多种类型。

针对企业金融资产的分类及会计处理,有以下研究。

1.货币资金:企业所持有的各种货币形式的资产,如现金、存款、支票等。

2.应收账款:企业对外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后形成的未收回的账款。

3.短期投资:企业短期内用于投资或交易的各种有价证券,如货币市场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

4.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所持有的股权投资类别,持股比例一般大于20%。

5.其他金融资产:包括债券、股票、基金、期货、权证等各类金融资产。

1.货币资金:按账面价值计量,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现金与银行存款科目。

2.应收账款:存在坏账风险,需根据实际收回情况计提坏账准备金。

计提的坏账准备金应在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3.短期投资:账面价值计量且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按市价调整的价值计量方法适用于股权投资。

4.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或公允价值法计量。

成本法计量时,应对持股公司的净资产作出调整。

5.其他金融资产:根据其所属类别采用成本法或公允价值法计量。

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企业应注意任何可能影响金融资产质量的因素,并积极作出适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三、结语
企业金融资产的分类及会计处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

由于金融资产的复杂多变,对企业而言,需要注重实际操作中的科学性、合法性及安全性。

企业应当根据其经营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确保金融资产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大金融资产归纳总结

四大金融资产归纳总结

四大金融资产归纳总结金融资产是指具有一定价值并能为其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金融工具或权益。

在金融市场上,有许多种类的金融资产,其中四大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外汇和期货。

本文将对这四大金融资产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投资方式。

首先,股票是公司的所有权证明,持有股票意味着持有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

股票的价格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公司盈利情况、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投资股票的方式包括价值投资、成长投资、指数投资等。

价值投资注重公司的内在价值,成长投资注重公司的成长潜力,指数投资则是投资于整个市场指数。

其次,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债券持有人享有债务人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权利。

债券的价格与市场利率、信用评级、到期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投资债券的方式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企业债等。

国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而企业债则具有较高的收益率和风险。

第三,外汇是指不同国家的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可以进行买卖。

外汇市场是全球最大、最流动的金融市场之一,外汇交易的方式包括现货交易、远期交易、期权交易等。

投资外汇需要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等因素,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

最后,期货是一种标准化合约,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

期货市场可以进行多空双向交易,投资者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投机交易等。

期货交易需要对市场有较为准确的判断和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

综上所述,股票、债券、外汇和期货是四大金融资产,它们各有特点,投资方式也各有不同。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投资目标和市场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期获得理想的投资收益。

同时,投资者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的投资能力,降低投资风险,实现财富增值。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四大金融资产有所启发和帮助。

会计经验:金融资产会计四分类详解

会计经验:金融资产会计四分类详解

金融资产会计四分类详解金融资产会计四分类详解 这四类金融资产的主要区别在于如何计量起始日至到期日之间公允价值的变动。

对一项金融资产在确认时进行明确的分类,目的是为了将这种变动进行一以贯之的处理。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针对短期持有、以交易为目的的资产,使盈亏能较为迅速的反映在当期的利润表中,使投资者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公司持有的这些以赚快钱为主要目地的资产的表现。

 而有些金融资产,公司想要长期持有,但如果也像FVTPL那样把短时间内的价值变动都计入当期利润,损益表会产生无意义的波动。

反正到期日早着呢,你们这么猴急猴急的算来算去,一会盈一会亏的,有嘛用?!所以这类资产一般不会去看他的价值变动。

除非真的有很严重的、不可挽回的价值减损,比如所投资公司清算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就是公司持有,也不打算持有至到期,也不打算马上卖掉。

那计入当期利润也不太合适,完全置之不理也不合适。

这时候所有者权益就成了一个缓冲:把价值的变动计入到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承认它的价值变化了,但是不承认其对利润的影响,煮熟的鸭子上桌了,但是还没吃到嘴里所以谁也别嚷嚷好吃。

一旦实际交易发生,该盈利该损失的再从所有者权益表中调出来进当期利润,并由此名正言顺的进入留存收益中。

 贷款和应收款按定义是金融资产,有点类似持有至到期投资,但一般公允价值变化不大,所以就不跟着以上几个搀和,自己单独分类出来。

 -------------------------------------------------------------------------------------------------------------- 再说深一点的,上面的FVTPL,还包含了衍生金融产品,什么掉期啊,期货呀,期权啊都在这个分类里。

这类产品一般是投机性质的,所以准则认为公司持有就是想短期获利,直接被打入FVTPL。

初级会计职称--四大金融资产讲义

初级会计职称--四大金融资产讲义

第三节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内容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 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的利息)贷: 其他货币资金等(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现金股利和利息借: 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贷: 投资收益(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1.公允价值上升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公允价值下降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借: 其他货币资金(价款扣除手续费)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差额, 也可能在借方)同时: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 投资收益或:借: 投资收益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提示】(1)为了保证“投资收益”的数字正确,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要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

(2)出售时投资收益=出售净价-取得时成本(3)出售时处置损益(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出售净价-出售时账面价值(4)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取得到出售会影响到投资收益的时点: ①取得时支付的交易费用;②持有期间确认的股利或利息收入;③出售时确认的投资收益。

(5)对于投资某项金融资产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第五节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内容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通常情况下, 包括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处理(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为了反映和监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收取利息和出售等情况, 企业应当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收益”等科目进行核算。

四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对比

四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对比
1、初始投资成本>享有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其他货币资金
2、初始投资成本<享有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其他货币资金等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股权投资:
比照“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
贷:其他货币资金等
可收回价<摊余成本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转回时作相反分录
可收回金额<账面价值的,将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提示】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发生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其他综合收益
入账成本
买价(公允价值)-买价中包含已经宣告未发放的股利(或-已经到期未收到的利息)
买价-到期未收到的利息+交易费用
(总账科目,一级科目)
成本法:买价-已宣未发股利+交易费用
买价-到期未收到的利息(股利)+交易费用
入账的处理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按公允价值入账)
投资收益 (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4、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也可反之)
5、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金融资产的概念
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项、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资产等。

【提示】虽然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没有在《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准则规范,但长期股权投资属于金融资产。

二、金融资产的分类
金融资产的分类与金融资产的计量密切相关。

因此,企业应当在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时,将其划分为下列四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的分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如下图所示: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概述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进一步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属于衍生工具。

公允价值变动大于零。

但是,套期有例外。

(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和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2.企业的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概述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通常情况下,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二)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
(三)有能力持有至到期
“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是指企业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并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将投资持有至到期。

(四)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对所持有剩余非衍生金融资产的影响
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通常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最初意图。

如果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时,则企业在处置或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本年度及以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例如,某企业在2012年将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出售了一部分,且重分类或出售部分的金额相对于该企业没有重分类或出售之前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总额比例较大,那么该企业应当将剩余的其他持有至到期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且在2013年和2014年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能将任何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遇到以下情况时可以例外:
1.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如到期前三个月内),且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2.根据合同约定的偿付方式,企业已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本金;
3.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所引起。

一、贷款和应收款项概述
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通常情况下,一般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等,由于在活跃的市场上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从而可以划分为此类。

企业所持证券投资基金或类似基金,不应当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概述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通常情况下,划分为此类的金融资产应当在活跃的市场上有报价,因此,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有报价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可以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