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关于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关于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关于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论文摘要】结合当今社会网络现状及学生上网目的,简述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们应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

【论文关键词】网络道德教育校园文化

自从90年代后期互联网进入我国之后,便以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的惊人速度大规模的发展,到现在,互联网尤如毛细血管一样遍布我国城乡.应该说互联网带来了~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带来了管理手段和生活生产的全面革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当我们大踏步进入网络时代.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便利、难以言喻的狂喜之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一些网络上不道德的现象,也利用网络的神秘性和隐蔽性呈愈演愈烈之势。新闻组中和BBS上的不健康言论进行人身相互攻击、谩骂已经司空见惯,千百万网站和数不胜数的电子刊物使剽窃修改、转贴他人的文章能够完成在分秒之间。还有充斥网上的假新闻.泛滥成灾的网络色情,横行肆虐的黑客。所有这些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网络道德问题。

目前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收集信息、游戏、娱乐和交友.它都会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消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统计表明.一部分学生利用互联网聊天玩游戏、观看不

健康内容的时间,要远远多于网上学习的时间。由于网络具有数字化虚拟化的特点学生以字符为中介进行网上交流,所表现出的是难以控制的虚拟人格.容易使其忘记现实社会的责任与道德要求而网上各种良莠混杂的信息,也增加了学生辨别是非真伪的难度。

网上游戏,网上聊天和网上色情是网络三个魔爪.是使青少年堕落的三大杀手。这样的悲剧很多:某县一名十三岁小学生从家里偷出38元钱在网吧玩游戏连续4天4夜.由于网络游戏的强烈刺激和惊心动魄的格斗,玩游戏者血压升高心跳过速,又加上过度疲劳最后瘁死网吧。一名12岁小学生在网吧泡了3天3夜.饿了喝口水.困了伏在电脑桌上打个盹,通宵达旦地玩游戏.当家人找到他时.身体已极度虚脱,几近死亡。某重点高中有一女生因网上交友而离家出走投奔网上男友。在此后的半个多月学校家庭心急大燥,均全力以赴找人,给平静的学校,温暖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波澜,严重破坏了家庭的安宁幸福和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更有一些初、高中生.高校学生,因迷恋网吧.荒废学业违犯校规校纪、勒令退学。取消学籍的也有,开除学籍的也有,坑、蒙拐骗、偷的也有,中学生也有.中高职学生也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也有。举不胜举.追悔莫及,结局惨痛。

看看一些学生吧.他们个个眼睛胀红.蓬头垢面.两腿发软.形似缟素。青少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不知饥渴不分昼夜的上网.其对身体的危害不亚于大麻、白粉等毒物.这并非危言耸听。

1、学生网络道德素养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网络世界就象一块神奇的土地.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这是~块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少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翔地”。在各种信息、观点自由表达的网络上,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奢侈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注重感官刺激的庸俗情趣乘信息大潮汹涌而来。另外,网络也是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生存和传播的土壤、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还没有成熟.还没构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甚至网络犯罪问题也接踵而来。有的学生陷于网络有害信息之中不能自拔;有的学生因迷恋于网上的游戏而影响学业;有的学生固热衷于网上聊天结果错交网友;有的因沉醉于上网,患了上网综合症“;有的因好奇或为表现自己的网络技能而模仿“黑客”行为……这些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不能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平台不仅是一个技术平台.而且是一个社会平台,是一个思想阵地。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太阿宝剑.它既能促进孩子和学生的成长,也可能使孩子或学生陷入误区”。

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庞杂多样,泥沙俱下,还存在大量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可以这样说.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斗争阵地。显然.如果我们不尽快做好”德育走进网络、网络促进德育”的工作,就必将丧失育人的主动性如同倒持太阿.授人以柄。

3、网络条件下加强学生网络道德素养和网络德育工作的若干途径、德育活动必须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来开展,它与学校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德育的延伸,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局势。

(1)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规范教师的网络行为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者应当先受教育。教师不但耍主动学习和了解网络知识.同时也必须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上网指导工作。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网风、网德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学校可制定教师上网的若干规定.以保证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我们学校做的很好早已出台监控机制。

(2)在普及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同时.加强网络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免疫力及选择能力

我们要对学生利用网络和课堂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在传授网络技术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将网络技术与网络道德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将网络道德规范化为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使人人都能自觉遵守正确的计算机及网络世界中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中心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上网人格.具体的上网指导可从如何掌握网络操作技术、怎样安全上网.如何增强网络免疫力三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

网络发布.传送.获取信息的原理与技术.帮助学生增强安全上网意识提高学生正确分辨、判断和选择信息的能力。

(3)加强上网规范、法规的宣传及普及加强网络管理职能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不少人对网络上的法律规定或规范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因此应在学校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有鉴于此,我们在建立教师网络管理队伍的同时,在学生中选拔出多名网络管理员.规范学生上网行为。要给学生印发一些网络法规和规定,供大家学习、遵循。我们要求学生遵守以下规定: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4)加强校园文化网的建设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内容,设置校园网文化平台,积极开展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比如开展有关国情、法制等多媒体专题制作比赛、开设“网上论坛自由讨论热点问题,新人新事、建立电子刊物.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等;利用网络阵地.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这些方面,我们学校做了大量工作。

(5)加强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网德培养、监督和引导作用

我们必须加强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帮助辅导家长掌握网络基本知识.规避网络教育误区。父母应当正确处理网络与现实的关系.多花

网络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学习目标:通过本小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分析网络生活中具体道德要求的必要性,并且确实加强自身在网络生活中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游戏的危害性。 教学难点: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游戏的危害性。 课时安排、教学方法: 本小结共安排15分钟。采用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课程,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内容发生全方位的剧变。导致这一剧变的决定性因素莫过于互联网。网络生活已经成为我们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最新的2012年1月《第29次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已突破5亿,达到5.13亿,而且以学生为主。在课余时间大家都会进行信息采集、网上聊天、网络游戏、BBS论坛、网上交友等。 但网络世界的空间相对隐蔽,监督力量相对较弱。这也使网络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在我们惊叹它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时,阴暗丑恶的网络犯罪也浮出了水面。 让我们通过诺顿网络安全报告来看一看网络的罪恶的一面。 诺顿网络安全报告:网络犯罪致中国年损失2890亿元 据赛门铁克诺顿公司2012年9月11日发布的诺顿安全报告推测,从去年7月至今年7月,网络犯罪致使全球个人用户蒙受的直接损失高达1100亿美元。同期,中国估计有超过2.57亿网民成为网络犯罪受害者,直接经济损失达人民币2890亿元。 报告显示,84%的中国网民曾遭受过网络犯罪侵害。报告调查的一年时间内,被网络犯罪侵害的网民比例高达72%(即每天有超过70万名中国网民遭受网络犯罪的侵害,每分钟有489名受害者),平均每位网络犯罪受害者蒙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人民币1126元。 眼下,网络色情信息泛滥正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软件、游戏、影视作品、音乐、书籍和论文等知识产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欺诈与失信现象不断升级;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网络的破坏日益严重等。这些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影响了一些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个别大学生因此而误入歧途。因此,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重要条件,而且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这就提出来了网络生活的道德要求这一课题,而网络生活的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要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网络是一个内容复杂、覆盖面广的信息共享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便利地浏览新闻、查询资料、下载数据。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但在网络上还存在不少虚假、低级庸俗甚至色情、反动信息等,我们要提高鉴别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内容。我们使用网络的目的,在于借助于这个知识平台,扩大自己的视野,获取更多的知识,当然,也可以交更多的朋友。但是,我们在参与网络生活之前,一定要有一种健康的心态:不骗人,不猎奇,不涉足色情网站。过渡语:在网络使用中,争议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人肉搜索。 知识拓展:怎样看待人肉搜索? 近年来,“人肉搜索”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人肉搜索引擎其实就是在一个社区里面提出一个问题,由人工参与解答(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而非搜索引擎通过机器自动算法获得结

关于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关于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从道德教育角度分析大学生的上网情况,并就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外在行为方面的影响作一论述。进而提出一些强化网络对大学生正面道德教育的措施。【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当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人类进人了网络世界,而这网络世界正以几何级数在膨胀,以其无法估量的巨大力量冲击着人类原有的行为方式和生产方式,甚至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要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是要增强时代感,在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上下功夫。新世纪的大学生对互联网如同对待其他新生事物一样特别容易接受,加上互联网的诸多特性又迎合大学生的思维、心理特征,因而他们对互联网情有独钟,趋之若鹜,纷纷触网。为此,笔者特进行了一次调研,旨在通过对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称“上海金专”)学生上网情况的了解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让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思想道德教育进网络的可行性对策。 一、大学生上网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上海金专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调查显示,虽然上海金专大多数学生“触”网时间在一年左右,然而却在网络中投人了相当高的热情,52%的学生每周上网1~5小时。而网络在学生中迅速发展、普及的同时,道德教育方面却缺乏有力引导,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大部分学生上网的目的不明确,对网络教育功能利用不够。他们对网上聊天很感兴趣,其内容多为元主题的闲聊和纯感情的交流,而利用网络查阅有用资料,自觉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学生却非常少。 2.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少,不健康内容难于控制。网络作为一种元国界、开放性的传媒工具,里面的内容良莠不齐,雅俗共存。调查结果表明,一半左右的学生已经遇到过传播不健康思想的网站,有极少部分学生还是经常访问此类网站。面对混杂的网络信息,尽管上海金专绝大多数同学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但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道德辨别力不高,也难免受到一些消极信息的影响。 3.网络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带来隐患。在上海金专,有16%的同学每周上网时间在六小时以上,甚至出现上“通宵网”的现象。这势必会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易于导致人际交往障碍。而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易造成青少年道德感弱化。" 4.思想道德教育进网络力度不够,对于开设思想道德教育网站,认为有必要的学生过半。而开设后,访问率是否很高,此网站能否占领网络的一片天地,调查结果不容乐观,由此增加了道德教育工作进网络的难度。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888999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像任何新技术的出现一样,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由于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青少年的边缘性特征极为明显,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则可能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引发人格分裂。而传统道德规范已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中学生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培养尤为关键 中学生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中学生的生理成熟过早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及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会产生矛盾,从而使中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中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自由地带”,由于中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 道德文化植入者的“不在场”。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学生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中学生的核心的道德内容。这对于促进中学生的网络道德发展也同样适用。 然而,作为“道德文化植入者”的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却显得过于无力。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统的德育则显得滞后与低效;面对网络,社会价值取向过于单一。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但它更是网络经济时代,随着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深刻变革。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网络社会问题日渐引发青少年道德缺失的问题。调查发现,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的调查显示,6.6%的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1.3%的学生是因为“不痛快的时候发泄一下”,22.3%的学生是“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5.2%的学生是“大家都用我也用”。此外,有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学生私自用过别人的账号上网。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调查显示,45.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

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287109.html, 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贺荟文闫凯 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13期 【摘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德教育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教育的重点与归宿。而当代大学生中则普遍存在着诚信的缺失与道德观的偏颇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家庭的熏陶、社会的影响、媒体的引导,学校的教育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从高校道德教育的视角,剖析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与正确性;以树立当代大学生仁、义、礼、智、信的正确道德观为目的,探索为什么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怎样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孔老夫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做人的根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切志向能力的培养都要从道德诚信的行为开始。而大学生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未来的建设者,因而,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更是至关重要。 1.大学生道德水平的现状分析 就诚信缺失的现象而言,2002年美国有60多个校园5万名大学生参加了美国学术中心(CAI)的调查,70%的学生承认有欺骗行为,而根据本课题组的调查,中国大学生的此项数据为69.66%;美国近1/4的学生过去在考试中有严重的考试作弊行为,中国大学生的此项数据为61.13%;美国一半学生在书面作业中有一次或超过一次的严重作弊行为;中国大学生的此项数据为36.96%。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除大学生诚信自律缺失的内因外,家庭的熏陶、社会的影响、媒体的引导、学校的教育都是诱因。 2.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时代特征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时代特征主要包括:信息大爆炸、经济全球化、传统文化影响、高校教育大众化。 2.1信息大爆炸 当今时代信息量不断增加,以几何级别的增长。信息量增长的速度远比人类理解的速度要快,并以海浪式四面八方涌入人们的生活。而大学生,正值道德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极易获取吸收外来信息。伴随着这样的现状,各种主流、非主流价值观纷至沓来,影响着大学生正确的取舍,与此同时,若没有学校的正确引导,一部分学生可能因其猎奇心理走向歧途。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为了更好的调查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本人暑期在校期间制作并发放了《大学生网络道德问卷调查》200份。共15道题,涉及到了网络的信息,管理和利用等诸多方面。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22.3%,大二占30.2%,大三占47.5%(大四学生已离校)。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包括学习知识、查看新闻、查找资料、聊天、交友、满足个人爱好以及了解国内外的各种形式。同时,也有的学生在互联网这个并不是很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里堕落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把这种道德风尚反映到网络当中,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的网络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六点: 1、电脑、网络普及程度非常高有39.7%的同学配有电脑,35.7%的同学每天一般花1—2小时在电脑上,有42.6%的同学为3—4小时。从上网同学的比率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网络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从各年级的分布来看,并不象一般认为的:大一同学因为对计算机本身的了解中国范例及使用比较陌生,因此决定了对网络的应用率也比较低。事实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低龄化,很多同学在高中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虽然对软件、语言等并没有熟悉的应用,但一提到上网,大多数同学还是非常熟悉的。大二、大三经常接触网络的同学比较固定。也就是说,不常上网的有一部分,经常上网的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数量。分析原因在于有些同学由于自己没有电脑,或是专注于学习,有其它事情缠身如打工、谈恋爱等,所以没有时间涉足于网络;而有些同学则因为拥有个人电脑,用起来特别方便,或是时间较为宽松,所以有较多时间留驻于网络。总体而言,经常上网的学生是比较固定的,占全体同学的40%左右,同学总是与网络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迷上了网络。 2、大学生中对网络的价值利用率不3、高网络的应用对于学生而言,主要应放在查找资料、开阔视野等层面上,一些大一的学生也承认,在没有接触到网络之前,在他们的意识中,网络应该是学习的辅助。但是事实上,真正使用网络来查找资料帮助专业学习的同学非常少,即使有也是偶尔写论文,甚至是直到交作业时,才到网上找找。调查表明,上网聊天的占34%,上网玩游戏的占28%,上网查资料的占38%。也就是说,有62%的学生在网络里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提及聊天,必然要提QQ,在调查的200个学生当中,全部都至少有一个QQ号。三、“信息污染”严重网络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给大学生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不只是为大学生打开了知识世界的一扇窗,而且也为他们创造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但是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总是屡禁不止,并且成人网站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一些黄色甚至反动的网站也接近着学生。在本次调查中,有46%的学生承认接触过不文明网站,这说明“信息污染”现象还是十分严重的。四、网络文明不理

浅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浅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网络道德 论文摘要: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向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档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人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1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人网

络空间,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使得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学生容易催患“网络综合症” 心理医生认为,“网络综合症”实际上是一种“瘾症”。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疾病,一旦成瘾,后果十分严重。现在已有不少中学生由于过分借助互联网寻求生活变化的补 偿和平衡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行为错位。 网络信息使用的自由化特性,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正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实不足以抵御。据调查,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此外,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有些中学生认为“在网上

网络道德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网络道德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导言:大学生对网络使用规的认知、网络诚信的态度和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这三个纬度是衡量其网络道德的重要指标。通过自编问卷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性别差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网络德育系统,社会、家庭、学校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他律水平和自律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调查数据分析 对网络诚信的态度决定着其网络行为的真伪性。对网络信息完全信任的27位被调查对象中没有一人经常有散播网络虚假信息的行为,而18位经常有散播网络虚假信息行为的学生中却有11位对网络信息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学生对网络诚信的态度与其散播网络虚假信息行为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这一结果验证了对网络诚信的态度是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大学生的网络不良行为主要表现为:网络行为、网络攻击性行为以及不文明言语的使用。1.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性别、年级、网龄、上网地点有显著性相关,尤其是与性别的相关最为显著。男生中有浏览和发布黄信息行为的比率高达62.8%,是女生比率(28.8%)的两倍多;低年级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高年级;网龄较短的网络行为

发生率明显地低于网龄较长的。2.网络攻击行为:在505位有效被试中,有39.4%的人表示偶尔会遭到他人的网络攻击,而9.7%的人则经常会有此遭遇。3.网络不文明言语使用现状调查显示:在遭遇他人网上无理谩骂或诋毁时,18.8%的大学生表示会以礼待人,47.5%的大学生对此视若无睹,不予理睬,而33.7%的大学生则会以牙还牙,也会用不文明的语言驳斥对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可喜的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81.2%的学生认为在学校中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是有必要的,其中59.2%的人倾向于以偶尔的讲座形式教育为主,9.3%的人认为讲座频率应该提高到每周一次,而12.7%的人认为有必要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 (二)成因分析 1.大学生的特殊心理转型是根源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自我发现期”,崇尚自由、自我独立和求新求变是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智力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使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其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网络上快速、丰富的各种信息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而由于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型时期,价值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没有专门的技术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并且在无意识中产生了各种网络不道德行为。同时,在独立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大学生在应付繁重的课业压力和就业的压力的同时,他

浅议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同名16956)

浅议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同名16956)

浅议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 【摘要】:目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足、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各高校可以通过发挥网络道德教育的核心作用、强化网络监督和管理、提高大学生自身个体道德自律意识等途径解决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网络道德教育 【正文】: 网络道德释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道德是同法律一样具有约束力的社会行为规范。道德是由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它是指以

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解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考察和研究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必须对作为互联网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网络道德教育,及时在青年大学生的头脑中树立网络道德责任意识。 1、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在我国社会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深远影响。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促使大学生健康成材,又可对大学生造成极大的危害。也就是说互联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1)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网络具有信息共享的特点,网上的信息是全人类所共有的资

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明确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礼仪和挫折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家长们明白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又迎来了一个和家长沟通的日子,和你们交流沟通使我更加坚定了我工作的信心,今天我就现在家长们存在的一些问题讲授以下几个内容: 1、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2、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上,特别要注重3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问题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品德的发展像涓涓细流,需要日积月累,成长中的孩子道路品质还没定型,需要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的。总体来说,小学生的种种道德上的表现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道德培养的长期性和及时性,它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求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中不要怕麻烦,要反复地讲道理、举例子,以及自身经常的影响,才能有助于将道德观念在他们心中扎下根来,仅有言教还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父母的身教和结合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情境施教。孩子们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模仿是没有道德判断的,但通过模仿学到的不同行为方式,就是别人评价个体道德品质的依据。孩子们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面前要做到慎言、慎行,家长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对于一件小事的处理,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身教胜于言教,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孩子的品德的教育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就家庭而言,要着重抓好孩子文明礼仪和健康思想观念的教育,这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 要使孩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一方面,家长必须在待人接物过程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让孩子有一本活的学习教材;另一方面,家长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随时随地练习,逐渐形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孩子在公共场所的文明举止,既显示出个人的修养,也反映出家庭的教育水平。所以,家长要特别重视并经常利用可能的机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电梯门口,看见先生给女士让路,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就是一种文明举止;饭店

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中医学院张潇 2155173479 中医学院白怡宁 2155172463 中医学院宁可 2155173468 中医学院柳遍 2155171925 中医学院宫宇航 2155173478 中医学院于洋 2155173480 中医学院张先恒 2155171759

引言 网络作为现代化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同时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数据库总量已经达到100 亿条以上,内容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体育、影视、卫生、音乐、股票以及校园生活等。同时,网络道德问题在大学生中也日渐凸现,并已经成为新时代所面临的重要前沿课题。 参考文献:《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与解决对策》王宇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 为了更好的调查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我们小组五个人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纸质版和网络投票两种途径,进行了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问卷调查。共10道题,涉及到了网络的信息利用等诸多方面。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22.3%,大二占30.2%,大三占37.5%,大四同学占10%。 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包括学习知识、查看新闻、查找资料、聊天、交友、满足个人爱好以及了解国内外的各种形式。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把这种道德风尚反映到网络当中,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事实上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网络作为一项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一个涉及网络的道德问题相伴而生。 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的网络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六点: 1、电脑、网络普及程度非常高 有42%的同学带有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89%的同学办理了校园网业务,97%的同学办理了三大电商的4G网套餐,从上网同学的比率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网络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而在我们的过去认知中,一般认为的:大一同学因为对计算机本身的了解中国范例及使用比较生疏,因此决定了对网络的应用率也比较低。事实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低龄化,很多同学在高中甚至小学都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虽然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并不熟悉,但一提

网络道德教育实施方案

青白石中学网络道德教育实施方案为积极创建网络平安,进一步加强中学生网络文明教育,保证网络安全,杜绝网络中的不文明行为,杜绝学生沉迷网络,促使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网,青白石中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网络文明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网络文明教育的意义: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有效地拓展了人们学习空间,为青少年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但是,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尤其是社会经营性网吧的负面影响,又给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造成了严重危害。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远离网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就成了中小学教育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建设文明校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 网络文明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学校高度重视网络文明教育,把它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效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形成齐抓共管网络文明教育的工作机制;使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诚信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坚持文明上网,自觉远离社会经营性网吧。 二、网络文明教育主要措施 (一)加强教育引导和严格管理,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坚持“趋利避害、疏堵结合、重在引导”的原则,把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经营性网吧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作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和学校信息技术教

育课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德育考核尤其是综合表现评价的重要指标,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的重要依据。通过网络文明教育和规范管理,促进我校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结合实际,坚持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网络文明教育活动。学校在本学期安排适当时间,组织学生学习讨论《互联网管理条例》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利用黑板报、校园网等,广泛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演讲、专家讲座、“远离网吧”宣誓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和网络道德、法制观念。将网络文明教育列入本学期的“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假期,对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网吧等提出明确要求,组织学生签订《学生安全文明上网倡议书》,强化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文明意识和诚信自律意识。 (三)加强网络德育研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网络文明教育机制。在严格管理、保证安全文明的基础上,开辟德育专栏,充实德育内容,大力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和网络工作。学校对经常进出网吧、行为偏常的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力量,努力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把网络文明教育纳入家校联系的重要内容,引导家长关注孩子上网问题,配合学校加强教育管理。 (四)重视和抓好网络文明教育总结和提高工作。对网络文明教育工作,通过总结,认真研究和反思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的作用,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

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摘要】现代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愈来愈普及,创建了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使得传统的道德运行机制在某些领域内部分失范,因此,网络迫切需要道德建设的介入,以期对之进行管理、监督、最终达到对网络行为失范的约束。 【关键词】网络道德;网络行为失范;网络道德作用 我们总是说要按道德要求去处事,那么什么是道德呢?一般说来,道德是调整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通俗点说就是人之为人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那我们说什么是网络道德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孙立新认为“网络道德就是在网络环境或网络条件下调整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刘莉萍认为网络道德其实质是社会公德;总的来说网络道德就是指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互联网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应用的推广普及,已经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网上社会”。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正在开始接纳网络化生存环境。这个不同于现实的客观存在也大大拓宽人们活动的地域。由于网络世界并不是一个纯技术空间,它包含不仅仅只是资源的共享还因为对交往方式的改变而带有一种主观性的存在。因此从网络发展之初就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冲击,并产生了许多的道德问题,而这些道德问题以网络行为加以表现。

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使网络道德建设有了可能,而网络行为的偏差以及此行为所带来的不好的影响让网络道德建设成为了必要。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的发展确实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首先就是交流,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与离你相距几个地区、甚至几个国家的相联系。网络也给我们的消费带来便利,我们可以不去商店就买到我们心怡的产品,但事物总是矛盾的,好与坏总是相伴而行的,网络带来最坏的影响就是行为的偏差。原有的社会规范与约束机制无力应对信息技术和网络带来的冲击,产生了诸如网络色情、网络病毒、网上侵权、网络沉溺等一系列危害社会的失范行为。 首先,在网络世界中,建立在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下而无法发挥其积极作用,而在新的网络中没有形成新的道德规范,所以网上就出现了独立与两者之外的行为。像隐私权方面的,“人肉搜索”;其次,在网络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过程中人们的想法是理想,认为在虚拟的环境下行为是不受约束的,这遭到传统道德规范的冲击,导致网络行为上的偏差。例如现实是我们得为我们的行为负责任,但在网络中我们说什么都可以,也不会受到控制所以就出现了一些发布虚假消息,人身攻击等行为;还有一种更为严重的网络行为即网络犯罪。行为人对技术的滥用对现实社会中的人身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害,像网上诈骗、黑客、网上偷窃等。这些失范行为的出现使网络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那么我们说网络道德对网络行为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呢?在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中,道德的功能很多包括调节、教育、认识、指导等等。

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

大学生网络道德论文 (一)对网络社会的理解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迅速渗透,“网络社会”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一种理解认为:“网络社会”就是指作为各种网络共同构成的“互联网”以及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所实现的“网络化”过程中“网民”之间的互动;另一种理解是以“网络空间”来界定“网络社会”;有人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在线”整合体,也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模拟传统社会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平台,或者说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传播环境,一个虚拟社会”。无论怎样理解,“网络社会”都是一个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直观地看,网络空间展现的纯粹是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数字信息所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交往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网络社会不同的伦理道德特点。 (二)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 第一,网络社会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 道德标准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道德评价,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形式主要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道德活动范围受物理空间限制。道德交往一般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过程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等因素,交往的范围也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道德评价标准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通过历史的积淀趋于稳定、统一,并带有民族性特征。而网络社会,网络化的道德交往是虚拟空间的反映,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道德关系不仅仅是熟人之间的善恶评价关系,大量陌生的、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在网络中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而对同一性质的行为,其道德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网络社会道德行为的难控性 首先,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离散结构,没有中心和界限,不受任何组织机构控制。其次,与现实社会交往主客体不同,网络化交往的主客体处于“无标识状态”和虚拟状态下,可以隐藏姓名、身份、年龄、性别二形象等,因而信用度、可靠性无从谈起,更无组织机构加强控制,交往形式以字符为介,是间接的、虚拟的、符号化的,可相逢不相识,人们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或不约束自己。现实中人们不能或不敢做的事在网上可能会做,故非常自由和难于控制。 第三,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者来维系。而网络社会由于其虚拟性的特点,网上人的言行仅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遵从道德规范与否也不易觉察和监督,道德规范约束力大为减弱。 第四,网络社会道德的新要求 1985年,J·H·穆尔在《元哲学》杂志上发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的论文,指出计算机技术创造的新的可能性的周围,存在着传统伦理学不能直接回答的一系列道德新课题。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

网络时代如何加强中学生的道德教育

网络时代如何加强中学生的道德教育 今天,全球超过lO亿台的计算机联成了一个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的神奇之网;数以千万的人在网上工作、学习,每天上亿美元的商务资金在网上流动交易。如今在中国,上网人数越来越多,成为世界第三大网之国,上网主流是学生群体。目前,随着网络技术日益深入校园生活,并成为中学生传播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改变着中学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同时,西方网络文化的强势地位对青少年的意识形态、思想文化日益形成影响,这给当前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我认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教育界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且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观念和适应形势也成当务之急。 一、网络世界给中学生道德的负面影晌 网络以它特有的价值和意义给中学生带来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首肯的是它对人的正面影响;但是另一方面,网络世界也给中学生的道德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l、网络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带来了虚假有害信息的泛滥,造成中学生价值观的混乱 互联网上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健康的、有益的信息,也有大量有害、虚假的内容,加上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容易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走向极端,造成网络观念价值的模糊。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l%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 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已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而在现实中不可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l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 2.网络的弱规范性,使中学生的网上行为缺乏制约 人们常说“上善若水”,水这样被人们依赖着。但有时也闻得洪水如猛兽。今天的网络似乎己“类化”为水之模样。的确,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场所,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人们可以充分自由发挥,但网上的信息良莠不

浅谈网络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网络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双辽市职业中专陈方旭 摘要: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也不可避免地给青少年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行为,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通过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让青少年健康地成长。 关键字:网络、德育、青少年、教育 自从互联网进入我国之后,便以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的惊人速度大规模的发展,到现在,网络已经遍及全球每个角落。但是当我们大踏步进入网络时代.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便利、难以言喻的狂喜之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一些网络上不道德的现象,也利用网络的神秘性和隐蔽性呈愈演愈烈之势。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正式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学生仍是我国最大的上网人群。互联网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之时,也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其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 一、网络道德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人们常说,中学时代是人生的危险期,中学生表现欲强、想象力丰富,喜欢追求刺激,自我意识增强,但同时自制能力弱,猎奇心强,有叛逆心理,还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是非观,价值观。所以在这危险期来临之前,即小学阶段,就应该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必须恪守的道德规范,什么是应当遵循的游戏规则,什么是不道德行为,从小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从而帮助安全度过危险期,终身受益。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电脑要从娃娃抓起”,同理网络道德教育同样应从娃娃抓起, 二、网络“虚拟依赖”,对青少年社会实践能力的障碍。 青少年是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迷恋网络世界,一方面挤占了课余体育锻炼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有的甚至挤占正常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养成健康的体魄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不利于学习。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上网,也易导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弱,造成视力下降,情绪不振等疾病,影响身体发育。另外,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图、文、音、像),强化了学生“看”的接受方式,而弱化了学生“想”的思维方式。经调查发现:常“泡”在网上的青少年,其写字作文、分析综合、评论欣赏的能力,要比接受传统学习的学生差一些。同时,网络在缩短时空距离的同时会拉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造成人的孤独倾向,青少年终日沉迷于这种人机对话的模式,会对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影响,有些青少年还患上了“网络社交障碍症”。 由此可见,网络种种负面影响,对于还没有很强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快捷途径。面对这些冲击波,许多家长和教师采取了“堵”的办法,比如:家里不买电脑,买电脑也不上网,规定不许学

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相关调查报告(完整版)_1

报告编号:YT-FS-8385-30 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相关调查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相关调查报 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 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修改和使用。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为了更好的调查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本人暑期在校期间制作并发放了《大学生网络道德问卷调查》200份。共15道题,涉及到了网络的信息,治理和利用等诸多方面。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22.3%,大二占30.2%,大三占47.5%(大四学生已离校)。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包括学习知识、查看新闻、查找资料、聊天、交友、满足个人爱

好以及了解国内外的各种形式。同时,也有的学生在互联网这个并不是很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里堕落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把这种道德风尚反映到网络当中,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有39.7%的同学配有电脑,35.7%的同学天天一般花1—2小时在电脑上,有42.6%的同学为3—4小时。从上网同学的比率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网络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从各年级的分布来看,并不象一般认为的:大一同学因为对计算机本身的了解中国范例及使用比较生疏,因此决定了对网络的应用率也比较低。事实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低龄化,很多同学在高中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虽然对软件、语言等并没有熟悉的应用,但一提到上网,大多数同学还是非常熟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