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合集下载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件PPT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件PPT

全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 什么样的心情?
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 人民蒙受的苦难以及诗人忧国 忧民的沉重心情。
写作特点
❖ 1.形象鲜明,富有画面感。 ❖ 2.运用多种手法,增强艺术感染
力。 ❖ 3.语言清新、自然,具有节奏感。

1、借用寒冬背景烘托苦难的深重 2、精心选用意象彰显苦难的分量
结尾“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 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暗喻旧中国还处 在黎明前的黑暗
勇气和力量
“没有灯光的晚上”和“温 暖”分别指什么?
结尾“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 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希望自己的诗句能给苦难的祖国带来温暖, 表达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忧虑与呼号,向苦 难的祖国奉献了一颗赤子之心。
具体人物形象
中国的农夫
少妇 、年老的母亲 (中国的妇女)
情感载体象征义 压迫 蹂躏
土地的垦殖者 (中国的人民)
剥削
在诗中,诗人也提到了自己,把诗人表现 自我的一段文字找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 用?
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我 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
把自己和广大人民的苦难命运联系在 一起,把这种苦难写的更深刻而真切。
雪、风、农夫、我、少妇、母亲、垦殖者
3、反复咏叹强化苦难的深广 4、借助精心锤炼的文字表现苦难
封锁、蓬头垢面、破烂的、颤抖的
5、诗人将自己也融入苦难的人群,而 不是做为一个旁观者,加强了诗歌表现 苦难的力度。
情感延伸 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请观看下列图片……
请珍爱和平 反对战争 共同维护 我们的家园!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7/28
重复朗诵, 体会诗歌情感
8/28
雪落在中国土地上
雪:天气严寒;情感压抑;残暴侵略战争 土地:中华民族
9/28
请找出此诗感情线索。
雪落在中国土地上, 严寒在封锁着中国呀……
10/28
诗人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
林间
赶马车农夫
河流,乌篷船里 蓬发垢面小妇
“家里”
我们年老母亲
草原
土地垦殖者
从外到里、 从南到北、 从男到女、 从个体到群体: 无家可归
26/28
作业:
《语文报》第三版诗歌训练题, 预习下一课。
27/28
再见
28/28
1、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爱。
14/28
15/28
“我爱这悲伤国土。” ——《北方》
“我一直是原野儿子。” ——《原野》
16/28
雪落在中国土地上
雪:天气严寒;情感压抑;侵略战争 封锁之严,侵略之深重
土地:中华民族 ;土地上劳动者
1、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爱。
2、凝聚着诗人对于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劳 动者爱,对他们命运关注与探索。
抗战暴发后,再赴临汾、西安、 桂林、重庆,31岁时,投奔延安参 加革命。
18/28
雪落在中国土地上
雪:天气严寒;情感压抑;侵略战争 封锁之严,侵略之深重
土地:中华民族 ;土地上劳动者
1、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爱。 2、凝聚着诗人对于生于斯、耕作于斯、死于斯劳 动者爱,对他们命运关注与探索。 3、感情深刻、真实、深沉。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宝藏?

人教选修《中国诗歌散文欣赏》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件

人教选修《中国诗歌散文欣赏》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件

美;《憎恨》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通过细节
的刻画使情感外化;《雪白的墙》以简洁单纯的语句表现严肃、庄重的理性
思考。
-3-
精读
-4-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5-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1-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课 序


作 者

①分析诗歌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品味诗歌的语言,赏析诗歌艺术。
2 老马
臧克 ①分析诗中的画面,理解作者的情感。 家 ②品味诗歌的语言,赏析诗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11-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2.诗中有不少句子对物的描写转化成对人的描写,如“风”“伸出寒冷的 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饥馑的大地”“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等,其 中蕴含什么意味?
新 中 国成立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调诅骂黑暗,讴歌光明;新 中 国 成立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其代表作有诗集 《 大 堰河》《向太阳》《北方》《欢呼集》《春天》《归来的歌》等。
-7-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牟浩楠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牟浩楠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教学设计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学设计四川省广元市实验中学牟浩楠教学目标 1、从写作背景入手,赏析诗中物象的寓意及多幅“痛苦与灾难”画面的意义; 2、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感悟诗中物象的寓托及多幅“痛苦与灾难”画面的意义。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关于描写雪景的诗句有很多,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演绎的是柳宗元的孤傲。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演绎的是毛泽东豪迈。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演绎的是李白的无奈;“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演绎的是岑参的愁苦;这些诗句中的“雪”既指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指人生的坎坷。

那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样的诗句又演绎着一个怎样的诗人呢?二、介绍作者--诗人艾青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在狱中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5年出狱。

1937年抗战爆发后来到武汉,写下了本作《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擅长用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

|艾青诗歌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

艾青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被智利诗人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

三、介绍写作背景该诗作于1937年12月28日夜间,20世界30年代。

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妄想吞并中国,把中国变成他得殖民地。

国民党反动派不想着全力抗日,而是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宗旨围剿着中国的正义人士。

诗人来到武汉,看到国民党要员、达官贵人照样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全然没有全民团结紧张的抗战氛围。

而当时的中国处处是穷困和饥饿,艾青感到异常的失望。

他深切地感悟到我们这古老的民族在解救自身的战争中所承受的极其深重的灾难,而广袤的土地和亿万生灵的命运也将要经历极为艰辛的日子。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件PPT汇总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件PPT汇总

读诗的前两节,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 作用是什么?
雪、风等 烘托 使全诗笼罩了一层阴冷、悲凉凄 苦的氛围,奠定了感情基调。
这首诗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反复咏叹“雪落在 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一共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提示:从情 感的表达和篇章结构两个角度)
出现了四次
为全诗奠定浓重、沉郁的基调。
全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 什么样的心情?
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 人民蒙受的苦难以及诗人忧国 忧民的沉重心情。
写作特点
❖ 1.形象鲜明,富有画面感。 ❖ 2.运用多种手法,增强艺术感染
力。 ❖ 3.语言清新、自然,具有节奏感。

1、借用寒冬背景烘托苦难的深重 2、精心选用意象彰显苦难的分量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背景材料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 争爆发,拉开了抗日战争 的帷幕。
结尾“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 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暗喻旧中国还处 在黎明前的黑暗
勇气和力量
“没有灯光的晚上”和“温 暖”分别指什么?
结尾“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 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希望自己的诗句能给苦难的祖国带来温暖, 表达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忧虑与呼号,向苦 难的祖国奉献了一颗赤子之心。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ppt课件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ppt课件

劫。(播放卢沟桥事变视频)这是一段伤痛
的历史,国家面临危亡,人民处于水深火热
中,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却不顾民族的利益,
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宗旨围剿中国正义
之士,同学们试想,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此
时会有怎样的感受?于是有了艾青的《雪落
在中国的土地上》。 2021/3/30
PPT课件
1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
PPT课件
27
问题探究二
诗中有不少句子对物的描写转化成对人的 描写,如“风”“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 的衣襟”“饥馑的大地”“伸出乞援的/颤抖着 的两臂”等,其中蕴涵什么意味?
这些状态都扩展为对中国人民生活
和斗争的情景的暗示,扩展为对一种普
遍性的激愤情绪。这种意象浮雕一样呈
现在人们脑际,使诗的语言力度极大地
诗人是什么?一位丹麦的哲学家和诗人提出
了这样的疑问并给了自己的回答:诗人是一
个不幸者。他的内心埋藏着深沉的痛苦,他
的声音也变得哀婉和抽泣。这个说法在艾青
那儿得到了证实。因为当雪落在中国的土地
上时,分明有一个痛苦而颤抖的声音在这片
土地上回荡。 让我们的时光倒流七十几年,
先来看看1937年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这场浩
2021/3/30
PPT课件
10
体反 验复 诗朗 歌诵 情 感
2021/3/30
PPT课件
11
絮聒 xù guō 后裔yì
垢面 gòu
蓬发péng
暴戾 lì
蜷伏quán
啮啃 nièkěn 饥馑jǐn
憔悴qiáocuì 颤抖chàn 颤栗zhàn 乞援qǐyuán
2021/3/30
PPT课件
12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执教者李蕾教学目标:1、训练朗诵能力,注意重音、停顿、语调、语速和感情2、感受艾青的诗风:沉雄、忧郁而感伤。

3、从背景入手,使学生了解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的苦难和诗人的赤子情怀。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赏析诗歌的语言和意象,感悟诗中多幅画面的意义。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预习全诗一、朗读全诗,读准读顺二、再读全诗,找出意象,再现画面三、三读全诗,感悟画面的内涵四、四读全诗,读出感情,感受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五、了解时代背景六、思考探究:1、各个画面有什么内涵?为什么要刻画这些画面?2、再找一找,诗中涉及的人物,诗人是用什么样的人称去称呼这些人物的?为什么要这样?试着通过朗读来感受这样安排的好处。

把感受写下来作为旁批。

3、赏析一、二段的意象的作用4、诗中“雪落在——”这一“主旋律”诗句反复出现,在诗中起什么作用?5、此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你觉得此诗是否太过压抑消沉,从而使这首诗显得消极悲观?为什么?(找此诗中的诗句或其他的诗人和诗句来佐证你的观点)六、比较阅读,了解诗人艾青的诗歌风格和忧郁悲苦的情调以及产生这种风格和情调的原因。

《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在奥林匹斯山上的九位文艺女神中,最动人、最有魅力是谁?(诗神缪斯):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学星空中,最明亮、最璀璨夺目的是诗的星座。

诗的历史最为悠久,诗的生命却永远年轻。

在生活中,诗总是和艺术、美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又要到哪里去寻找美呢?(生活、充满爱的生活)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美呀,在爱中找你自己吧。

”一句话,便点出了美的发现、诗歌的创作与爱的关系。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当代诗人艾青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从中感受诗人那美好的、深沉的爱的情怀。

二、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意象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怀(——写作时间:1937年12月28日夜间,这是一个什么背景?抗日战争时期)6、请快速浏览全诗,看看艾青在诗中涉及到了哪些人物,展示了哪些画面。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汇编两篇《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意象和本诗沉郁凝重而内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2、感受诗人赤诚的爱国之心、忧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读出作者用意象展现的“痛苦与灾难”的当时国民生存状态与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

2、品味本诗沉郁凝重而内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诵读法、体悟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暴虐地扑向中华大地,成千上万手无寸铁的人们被黑压压的枪口对准着,就像一头头羊羔,被战争的大火无情地炙烤着,扭曲着。

黑暗,缓缓地掩埋那布满尸体的战场,灰烬中偶尔露出一只焦黑的手,或者是一个血肉模糊的头。

悲剧朝每一个方向无所顾忌地扩张,人们在绝望的大地上哀泣于是,艾青就用雪为背景写下了饱含血泪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二、初步感知1、教师范读,思考:你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对祖国命运的深沉忧患,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

所以诗歌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悲苦、忧郁的。

2、在作者的情感指引下,要求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一段诗,教师做适当的指导。

设想:可追问为什么选这个段落,力求学生能在诵读中体会感情,体会到中国正处于一种灾难当中。

三、体会意象的基本内涵--苦难的中国人民1、为了表现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承受着的“苦痛与灾难”像雪夜一样广阔而漫长,作者选了哪些主要的意象,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呢?明确:“苦苦前行的农夫”“失去保护的少妇”“流离失所的老母亲”“向天乞援的垦殖者”(学生也许还会说“雪”、“大地”、“风”等)2、以同桌为单位,寻找一个特别让你有感触的意象,进行诵读和分析,交流你心灵被震撼的原因。

(步骤:诵读--分析)(1)苦苦前行的农夫“赶着马车”的“中国农夫”“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可见是个典型的北方农民,在沦亡了的国土上,早已到处为“寒冷”所“封锁”,以土地为命根子的农民,却不得不离开那片熟土。

“你要到哪儿去呢?”--实际上是在说“你能到哪儿去呢?”这里虽然没有仰天长啸之悲,却让人悲痛之至,只因为无家可归,而且无路可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诗坛泰斗”。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 华人。有诗集《向太阳》《火把》《北方》《大堰河—— 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彩色的诗》等 。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歌颂人民, 思考人生。其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诗歌的核心感 情是忧郁,其忧郁给人一种深沉的力量。其诗风格沉雄,情调 忧郁而感伤。艾青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被智利诗人 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 2.“七月诗派”代表诗人。艾青以其创作上的“楷模”作用 与诗歌理论上的“导引”作用成为这个队伍中一位伟大的 旗手,且使“七月诗派”的流派风格最终得以形成。
雪落在中国的土 地上
1.了解诗人和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味诗中物象和多 幅“痛苦与灾难”画面的意义。 2.探求本诗特有的形象性、多义性和散文化等特点。
3.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增强爱
国意识。
1937年,正值抗战,诗人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人民的苦难,认识 到了通向胜利之路的艰辛。年底的一个晚上,天色晦暗,像是要 下雪的样子,一股深沉的感情袭上诗人的心头,他整个人都感到 一种透骨的寒战。诗人披衣伏案,在阴湿的房间写下《雪落在 中国的土地上》这首比雪还要寒冷的诗歌。
第10节描绘了“耕者乞援”这幅画面。 第11节总结中国的苦难,第三次复现诗歌背 景,与第1节构成回环。 第12节直接展现了诗人的一片赤子情怀。
2.本诗的意象分别有哪些?
雪、风、车夫、少妇、母亲、垦殖者等。
3.说说本诗中“雪”的含义。
本诗中的“雪”既指现实中的降雪(自然环境的表象),也指 中国所处的艰难环境(当时局势的象征)。
这样的诗句,不仅是将自然物意象化的表现,而且这意象 本身便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感情色彩。风像老妇的指爪 在拉扯行人的衣襟,大地会伸出颤抖的两臂乞援,这些状态都 扩展为对中国人民生活和斗争的情景的暗示,扩展为一种普 遍性的激愤情绪。这种意象,浮雕一样呈现在人们脑海,使诗 的语言力度极大地增强,成为叩击人们心灵的重锤。在那样 一个沉闷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悲惨的岁月,是需要这样的重锤 来震撼某些麻木的灵魂的。
4.“我”在诗歌中是以怎样的形出现的?
(1)憔悴的“农人的后裔”:“我也是农人的后裔”“我 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诗人与广大农 民苦难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这种苦难写得更深刻而真切。 因为诗人小时候被抱出去给农民抚养,所以他的作品中凝聚 着对劳动者最深沉的爱和对他们命运的关注与探索,他最真 切的诗都是奉献给中国农民的。 (2)不快乐的受难者:“苦难的浪涛/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 又卷起——流浪与监禁……”诗人曾在狱中创作了著名的《 大堰河——我的保姆》,因此他是狱中诞生的诗人,他也有逃 难的经历。 (3)忧郁而赤诚的爱国者:“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
如此的泥泞呀”“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 又漫长呀!”“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 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充满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 国无比深厚的情感,表现了诗人要用自己那颗赤诚而滚烫的 心,温暖祖国苦寒的大地。
5.本诗在语言和意象上有何艺术特色?
(1)散文化的语言。艾青的诗歌语言不是简单的情绪外化, 而是与内在生命不可分割的,它们整体地形成了诗歌有声有色 有形的脉动着的生命体。许多评论者评述这首诗时说它具有 散文美,正说明了它平实自然的艺术特色。它没有雕琢和虚饰 的痕迹,几乎看不到什么有形的技巧。“寒冷”“封锁”等词 语虽然简洁,但极富弹力与表现力,它们蕴含着对历史和现实 深深的思考,使诗的意象和内涵增添了极大的重量。 (2)可感可触的意象。艾青这首国难当头、山河沦亡下的 抗战初期的诗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那个时代悲壮的氛围,因此 ,在他诗中的意象也就必然带有这种悲壮的色彩。从“土地 ”“风”“河流”这些意象中,我们不难品味出诗人所经历的 坎坷、辛酸,以及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 “土地”是艾青常用的一个意象,可以说那是他的又一生命。
表现了诗人的赤子情怀,诗人向苦难的祖国奉献了一颗赤 子之心,愿用自己的诗句温暖祖国。 “没有灯光的晚上”暗喻旧中国还处在黎明前的黑暗。“ 温暖”代指勇气和力量。
3.诗中有不少句子将对物的描写转化成对人的描写,如“ 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 援的/颤抖着的两臂”等,这些诗句蕴含了怎样的意味?
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反复 咏叹,在全诗中有什么效果?
这两句诗重复迭现,为全诗奠定了凝重、沉郁的基调。
在情感表达上成为诗歌感情的线索,加深了悲惋凝重的气氛
;在篇章结构上是全诗结构的骨架,串联起诗中的多个画面, 如大雪的林间、雪夜的河流、雪夜的草原等。
2.诗的结尾“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 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没有 灯光的晚上”和“温暖”分别指什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絮聒( ③蜷伏( ⑤后裔(
) quán ) yì )
guō
②啮啃( niè ) ④暴戾( lì ) ⑥蓬发垢面( gòu
)
憔悴
猝然
饥馑 瑾瑜
3.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1)暴戾: 粗暴乖张;残酷凶恶。
(2)絮聒: 唠叨不停。
(3)啮啃 比喻破坏或折磨。
4.辨析下面的近义词。 绝望· 失望 绝望:毫无希望;希望断绝。比“失望”程度深。 失望:①感到没有希望,失去信心;希望落了空。②因为希望落 空而不愉快。 辨析:①拥挤在生活的 绝望 的污巷里。 ②他们威胁他,搜索他,结果却连一个铜元也没有, 失望 之余 就抢走了他的怀表和钢笔。
1.全诗共12节,朗读这首诗,弄清诗人抒发感情的脉络。 第1、2节交代了贯穿全诗的总背景:雪落在中国 的土地上,寒风凛冽。 第3、4、5节描绘了“马夫苦行”这幅画面 ,诗人不但见证痛苦,还感同身受,亲身经历。 第6节第一次复现诗歌背景,既是对上节的 总结,也为下文铺垫。 第7、8节描绘了“少妇失护”“老母流离 ”两幅画面。 第9节第二次复现诗歌背景,既是对上节的 总结,也为下文铺垫。
本诗写于1937年12月的武汉。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 卢沟桥事变,敌人的魔爪伸向中国内地;国民党反动派不仅 没有全力抗日,反而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宗旨围剿中国 的正义人士。诗人怀着急切进入战斗的决心来到当时有“ 抗战中心”之称的武汉,却发现报国无门!权贵们依旧作威 作福,而自己的同胞却苟延残喘!他深切地感受到我们这古 老民族在解救自身的战争中所承受的极其深重的灾难,广袤 的神州土地与亿万生灵也将要经历极为艰辛的日子。诗人 意识到这场民族解放战争通向胜利的道路是泥泞的、寒冷 的、曲折的。这一切都强烈地震撼了诗人本已十分动荡的 内心,所以他写下了这首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