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氯氧化性比较

合集下载

氯和氧究竟哪个更强

氯和氧究竟哪个更强

氯和氧究竟哪个更强氯和氧究竟哪个更强?00关于氯和氧,氯气和氧气谁更强,谁氧化性强,谁非金属性强,大家有很多疑问,在化学课上,在网上,百度知道,问问中也有很多人问。

老师和网友们回答的有的是不正确的,有的是不全面,下面我们通过对它们的化学性质进行比较来看看,氯和氧哪个更强!在元素周期表的所有元素中,氟元素高高在上,氟有最强的非金属性,氟单质有最强的氧化性,这个是公认的毫无疑问。

但氧和氯均弱于氟,处于对角线位置,较难比较。

其实通过他们不同的化学性质可以得出结论。

一.氯的化学性质氯,氯元素属于卤族元素,位于氟的下面,元素符号Cl,原子序数,17,原子量35.5,第一电离能为1251千焦/摩尔。

氯原子有3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很容易得到电子。

氯拥有最强的电子亲和势,数值为349,大于氟的328,这也增强了氯得电子的能力。

氯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很强,氯很容易得到电子。

元素电负性为3,最新数据为3.16(鲍林数据)。

氯元素有很强的非金属性,可以和所有的金属发生反应,和除惰性气体,碳和氮之外的非金属化和。

氯元素的表现形式为氯气,符号为Cl2,包括氯在内的所有卤族元素都是双原子分子,两个原子间通过化学键连接,键能为242千焦/摩尔。

氯气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有刺激性味道的黄绿色有毒气体。

氯气容易液化,在零下34.4度就开始变成液体。

氯气液体成为液氯。

氯气和液氯都是单质,注意液氯和氯水的区别,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液体,为混合物,里边含有水,盐酸和次氯酸。

氯气密度为3.214克/升,可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氯气,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1774年,瑞典的舍勒用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得氯气;1810年由戴维确定了氯元素的存在。

制取氯气的方程式为:MnO2+4HCl===MnCl2+H2O+2Cl2↑(条件:加热)也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获得,常温即可2KMnO4 + 16HCl = 2KCl +2MnCl2 + 5Cl2 + 8H2O工业制取大量氯气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2NaCl + 2H2O = 2NaOH + H2↑+ Cl2↑氯化物除了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于水,氯化亚汞比氯化银更不易溶于水。

常见氧化剂及氧化性排序

常见氧化剂及氧化性排序

氧化剂概述英文名:strong oxidant具有强烈的物质。

在标准顺序中的位置越靠后,标准电位值越正,在中越易获得,则这类物质(如、或)就是越强的。

如三价、过硫酸盐、、、、氧酸盐、等,都是强氧化剂。

常见的氧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被还原的物质。

(1)典型的非金属单质如F₂、O₂、Cl₂、Br₂、I₂、S等(其氧化性强弱与基本一致)。

(2)含有变价元素的高价化合物,如KMnO4 KClO₃H2SO₄HNO₃MnO₂等。

(3)金属阳离子如:Fe₃+、Cu₂+、(H+)(在金属与酸、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如反应Fe+CuSO₄=FeSO₄+Cu中,实质上是Cu₂+离子氧化Fe原子,Cu₂+作氧化剂,Fe是还原剂)常见氧化剂:1.氟气(F₂)是淡黄色的气体,强氧化性,有特殊难闻的臭味,剧毒。

-188℃以下,凝成黄色的液体。

在-223℃变成黄色结晶体。

在常温下,氟几乎能和所有的元素化合:大多数金属都会被氟腐蚀,碱金属在氟气中会燃烧,甚至连黄金在受热后,也能在氟气中燃烧。

许多非金属,如硅、磷、硫等同样也会在氟气中燃烧。

2.臭氧(分子式O₃)是氧的同素异形体,有强氧化性。

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

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同温层下部的臭氧层中。

它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

气态臭氧厚层带蓝色,有特殊臭味,浓度高时与氯气气味相像;液态臭氧深蓝色,固态臭氧紫黑色。

3.氯气氯单质为黄绿色气体,有窒息性臭味;熔点-100.98°C,沸点-34.6°C,气体密度3.214克/升,20°C时1体积水可溶解2.15体积氯气。

氯相当活泼,湿的氯气比干的还活泼,具有强氧化性。

除了氟、氧、氮、碳和惰性气体外,氯能与所有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氯化物;氯还能与许多化合物反应,例如与许多有机化合物进行取代反应或加成反应。

4.硝酸(nitric acid)分子式HNO₃,是一种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的无机酸,酸酐为五氧化二氮。

谁是最强的氧化剂?

谁是最强的氧化剂?

谁是最强的氧化剂?关于氧化剂中学化学⾥有介绍,氧化还原化学反应中得到电⼦的物质称为氧化剂,这种得电⼦的性质称为氧化性,氧化性的决定因素是该物质中⾼价态元素的得电⼦倾向,另外氧化性还可能受PH值和分⼦稳定性影响,在这⾥不⼀⼀赘述。

根据物质的得电⼦能⼒强弱,可将氧化剂分为强氧化剂、中等强度氧化剂与弱氧化剂,⼀般以氧⽓和铁离⼦为界,氧化性超过氧⽓的物质为强氧化剂,弱于铁离⼦的为弱氧化剂,两者之间的为中等强度氧化剂。

常见的氧化剂有①⾮⾦属单质如F2、O3、Cl2、O2、Br2、I2、S、P、Si等(其氧化性强弱与⾮⾦属活动性基本⼀致);②含有变价元素的⾼价化合物,如KMnO4、KClO3、浓 H2SO4 、HNO3、MnO2 、FeCl3等;③⾦属阳离⼦如:Fe3+、Cu2+,Ag+等。

其中氟⽓的氧化性最强,是已知的最强的氧化剂之⼀,究其原因是因为氟是已知元素中⾮⾦属性最强的元素,这使得其没有正氧化态。

氟的基态原⼦价电⼦层结构为2s2 2p5,且氟具有极⼩的原⼦半径,因此具有强烈的得电⼦倾向。

氟⽓可以与除氮氧氦氖氩氪元素以外所有的单质直接化合,且条件⽐氧容易的多,反应也更加剧烈,氟⽓和氢⽓在冷暗处相遇即爆炸化合,常温下⽊炭和铁丝通⼊氟⽓便会剧烈燃烧,甚⾄黄⾦在受热后也会在氟⽓中燃烧。

最近化学界发现的强氧化剂,⼤于或者和氟⽓相当的有:⼆氟化氪,⼆氟化⼆氧,⼆氟化氧,六氟化氙,四氧化氙,三氧化氙,六氟化铂,三氟化氯,三氟化氯等,氧化性综合排名:⼆氟化氪≥⼆氟化⼆氧>四氧化氙>三氧化氙≥六氟化氙>⼆氟化氧>四氟化氙≥六氟化铂(六氟化铑)>氟⽓≥三氟化氯>⼆氟化氙>⾼铁酸(盐)>臭氧>过硫酸(盐),1. 下⾯介绍其中⼏种较为典型的氧化剂:⼆氟化氪:分⼦式KrF2,由氟和氪低温混合放电得到。

⼆氟化氪在常温下不能存在,当环境温度超过零下30度就会开始分解,已知的两个反应:①⼆氟化氪将黄⾦氧化,黄⾦从零价升⾼到+5价,这也是⾦的最⾼价。

十招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十招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十招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即物质得、失电子能力强弱。

得电子能力强的物质氧化性强,失电子能力强的物质还原性强,且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氧化性与还原性的相对强弱是物质的本性,但也与外界的诸多因素有关,我们一般比较氧化性与还原性时往往针对的是物质在外界因素相近的情况。

中学常见有如下比较方法:(1)直接比较:如果两种待比较的物质能够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充当氧化剂的物质比充当还原剂的物质的氧化性要强。

如需比较硫与氧气的氧化性强弱时,直接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可以判断氧气的氧化性比硫的氧化性要强。

(2)根据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的高低判断:对于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而言,一般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还原性就越强。

如:氧化性FeCl3>FeCl2、KMnO4> K2MnO4>MnO2 >Mn2+;这里需注意的是:一,必须是指不同物质中的同种元素;二,存在一组特殊物质——卤素含氧酸。

例如高氯酸、氯酸、亚氯酸、次氯酸的氧化性顺序却恰好相反,次氯酸氧化性最强,高氯酸氧化性最弱。

(3)根据产物中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判断:几种氧化剂与同种还原剂发生反应,氧化产物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越多,对应的氧化剂氧化性越强。

例如:氯气与硫分别可以与铁发生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铁与硫化亚铁。

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硫化亚铁中铁的化合价为+2价,由此可以判断:氯气的氧化性比硫的氧化性强。

(4)可根据氧化还原规律比较: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运用这个规律时应当注意,该规律一般适用于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如果在高温或者加热时的氧化还原反应,有可能不符合这个规律。

例如:在溶液中,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此时,铁是还原剂、氢气是还原产物,得到结论:还原性Fe>H2;而在加热时,氢气与氧化铁反应可得到单质铁,此时氢气是还原剂,铁是还原产物,得到结论:还原性H2> Fe。

氯和氧谁强

氯和氧谁强

关于氯和氧,氯气和氧气谁更强?谁氧化性强,谁非金属性强,大家有很多疑问。

在化学课上,在网上,百度知道,问问中也有很多人问。

老师和网友们回答的有的是不正确的,有的是不全面,下面我们通过对它们的化学性质进行比较来看看,氯和氧哪个更强!在元素周期表的所有元素中,氟元素高高在上,氟有最强的非金属性,氟单质有最强的氧化性,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但氧和氯均弱于氟,处于对角线位置,较难比较;其实通过他们不同的化学性质可以得出结论。

一.氯的化学性质氯,氯元素属于卤族元素,位于氟的下面,元素符号Cl,原子序数,17,原子量35.5,第一电离能为1251千焦/摩尔。

氯原子有3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很容易得到电子。

氯拥有最强的电子亲和势,数值为349,大于氟的328,这也增强了氯得电子的能力。

氯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很强,氯很容易得到电子。

元素电负性为3,最新数据为3.16(鲍林数据)。

氯元素可以和所有的金属发生反应,和除惰性气体,碳和氮之外的非金属化和。

氯元素的表现形式为氯气,符号为Cl2,包括氯在内的所有卤族元素都是双原子分子,两个原子间通过化学键连接,都是单键,键能为242千焦/摩尔。

氯气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有刺激性味道的黄绿色有毒气体。

氯气容易液化,在零下34.4度就开始变成液体。

氯气液体成为液氯。

氯气和液氯都是单质,注意液氯和氯水的区别,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液体,为混合物,里边含有水,盐酸和次氯酸。

氯气密度为3.214克/升,可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氯气,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1774年,瑞典的舍勒用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得氯气;1810年由戴维确定了氯元素的存在。

制取氯气的方程式为:MnO2+4HCl===MnCl2+H2O+2Cl2↑(条件:加热)也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获得,常温即可2KMnO4 + 16HCl = 2KCl +2MnCl2 + 5Cl2 + 8H2O工业制取大量氯气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2NaCl + 2H2O = 2NaOH + H2↑+ Cl2↑氯化物除了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于水,氯化亚汞比氯化银更不易溶于水。

氯气氧化性

氯气氧化性

氯气氧化性
氯气氧化法是一种省力的脱氧经济的氧化过程,既可以吡氯化又可以氧化有机物,是一种比较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法。

氯气氧化性是指物质在氯气氧化条件下的氧解性能,它的测定可以检验氯气的氧化效力,反映出氯气氧化的条件及材料的特定氧化能力,用于制定氧化特性参数和选择氧化剂。

氯气氧化法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氧化方法,其特点是以氯气流体为氧化介质,以氬、氧为氢源而制成的氢氧共存气体。

氯气氧化过程中氢氧共存气体可加速极化过程的形成,使氧化反应的速度加快,氯气氧化速度较氧化剂快,甚至有时可高达数倍。

同时,氯气氧化具有较强的降解性能,是具有良好降解特性的氧化剂。

大多数有机物在氯气氧化介质下能得到完全降解,如氯多烷、醇、醚、脂类等。

氯气氧化法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由于氯气气体不易挥发,因此不容易引起污染环境,因此常被用作氧化分解水质中重金属、污染物或有机毒素进行无毒、低污染的处理。

氯气氧化的脱氧效率高,可节约大量能源,是一种比较可取的氧化处理方法。

氯气氧化可在低温、低压、低浓度等一定条件下达到相等的氧化效果,并能更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

民众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应珍视资源,尽可能多采用低污染的处理方法,像氯气氧化法这样的理性处理方法,是应用最多的特殊氧化工艺方式,其优势使其成为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

高三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

高三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

高三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1.根据下列方程式(1)2Fe2++Cl2===2Fe3++2Cl-;(2)HClO+H++Cl-===Cl2+H2O;(3)2Fe3++Cu===2Fe2++Cu2+;(4)Fe+Cu2+===Fe2++Cu。

判断下列各组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HClO>Cl2>Fe3+>Cu2+>Fe2+B.Fe3+>HClO>Cl2>Fe2+>Cu2+C.Cl2>HClO>Fe3+>Cu2+>Fe2+D.HClO>Fe3+>Cl2>Cu2+>Fe2+【答案】A【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1)中氧化性:Cl2>Fe3+; (1)中氧化性:HClO>Cl2;(3)中氧化性:Fe3+>Cu2+;(4)中氧化性:Cu2+>Fe2+.故物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HClO>Cl2>Fe3+>Cu2+>Fe2+。

选项是A。

【考点】考查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的知识。

2.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

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以下几种: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未知物质X。

(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2)已知0.2 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是。

(3)在该反应条件下可推知 (填序号)。

a.氧化性:KBrO3>H3AsO4b.氧化性:H3AsO4>KBrO3c.还原性:AsH3>Xd.还原性:X>AsH3(4)将该反应方程式配平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其中1 mol KBrO3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答案】(1)AsH3(2)Br2(3)ac(4)8∶55【解析】(1)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KBrO3为氧化剂,则X为对应的还原产物。

高三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

高三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

高三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1. 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关系:①KBrO 3能将I -氧化成KIO 3,本身被还原为Br 2;②Br 2能将I -氧化为I 2;③KIO 3能将I -氧化为I 2,也能将Br -氧化为Br 2,本身被还原为I 2。

向KBrO 3溶液中滴加少量KI 的硫酸溶液后,所得产物除水外还有A .Br -、I 2 B .Br 2、IO C .Br 2、I 2、IOD .Br 2、Br -、I 2【答案】B【解析】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得排序: KBrO 3>KIO 3>Br 2> I 2,B 正确。

【考点】考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等知识。

2. 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CH 3CH 3+Cl 2CH 3CH 2Cl+HCl CH 2=CH 2+HCl CH 3CH 2Cl由油脂得到甘油 【答案】B【解析】A 、CH 2=CH 2与HCl 的反应为加成反应,错误;B 、由油脂得到甘油,为酯类的水解,由淀粉得到葡萄糖,为多糖的水解;正确;C 、Zn+Cu 2+=Zn 2++Cu 反应中,Zn 元素化合价升高,Zn 单质被氧化,错误;D 、这两个反应H 2O 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类型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3.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答案】BD【解析】A、若溶液中存在Ag+,则也会有白色沉淀生成,错误;B、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规律,同一氧化剂与不同还原剂反应时还原性强的先发生反应,所以实验现象表明,溴先氧化碘离子,亚铁离子未被氧化,说明碘离子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再根据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变化关系,所以氧化性:Br2>Fe3+>I2,正确;C、若过氧化钠变质则生成碳酸钠,加入稀盐酸同样有气体产生,需进一步检验气体,才能确定过氧化钠是否变质,错误;D、铝的表面与氧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氧化物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包裹在外面,才使得熔化的铝不滴落,正确,答案选B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来存在一个问题,氧与氯,氧化性孰强?
先看原子电负性。

氧原子以3.44的电负性战胜3.16的氯。

再看原子电离能,氧为1314,大于氯的1251。

还有,比如说,在大量含有氧和氯的化合物,诸如次氯酸钠、氯酸钾、二氧化氯中,氧都是负价,氯都是正价。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氧原子夺电子能力比氯更胜一筹。

但是,以上证据只能说明原子的夺电子能力强,不能说明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氧化性强弱。

比如说,金属活动次序表中:铅在氢前,铜在氢后,但铅的电负性2.33,铜的只有1.94,铜失电子可能反而比铅大。

而且电负性、电离能之间关系不非常明显,比如碳和氢,碳的电负性(2.55)强于氢(2.2),但其电离能(1087)小于氢的1312。

要比较氧化性,还要从化学反应中看。

氯可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次氯酸。

之后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

如将两步反应视为一步,则可看成氯气、水反应,生成氯化氢、氧气,也即在光照条件下氯置换出水中的氧。

所以,光照条件下氯气氧化性微强于氧。

比较氧化性,可借助于变价元素如铁。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四氧化三铁而非三氧化二铁,铁的平均化合价为+2.33。

铁在氯气中燃烧,直接生成氯化铁,铁的化合价+3。

由此见,氯气高温下氧化铁的能力比氧高。

但换了常温下,氧仍然能把铁氧化,且此时产物是三氧化二铁,铁的化合价是+3。

所以,常温下氧气的氧化性不比氯气弱。

氧气在空气中含量仅约为1/5,但红磷在空气中仍可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磷的化合价+5。

氯气呢?高浓度氯也可以氧化磷而生成五氯化磷,但低浓度条件下只能生成三氯化磷。

于是认为,在氧化磷这一方面,氧气能力强于氯。

看一个比较“混乱”的反应。

氧气可以与甲烷反应,条件是点燃,生成物受到氧气与甲烷的量的影响,氧足量生成二氧化碳,氧不足量生成一氧化碳,氧更不足量可能出现碳黑。

氯气也可与甲烷反应,条件是光照,将发生一连串连锁式自由基反应,生成物众多,包括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氯化氢、氢气甚至乙烷、氯乙烷都可能在反应中生成(有机化合物的变态式反应)。

也就是说,纯氧可以完全氧化甲烷,纯氯却做不到。

氧可以氧化碳,但我从没有听说过碳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得比氧气中更剧烈。

酰氯是一类有机化合物,是羧酸羧基中的羟基部分被氯原子取代而成的。

羧酸酐是一类有机化合物,是羧酸中两个羧基中的羟基部分脱水缩合而成的。

既然羧酸中除去羟基的部分称为酰基,那么酰氯、羧酸酐分别可以看作氯化酰、氧化酰。

酰氯极易水解,羧酸酐稍困难,由此说明氯化的不如氧化的稳定,侧面说明氯气氧化性低于氧。

以上各个部分对比,我认为,有能量提供情况下氯氧化性较强,一般情况下氧气略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