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组织标本库的创建与管理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肿瘤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

呼吸系统肿瘤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

呼吸系统肿瘤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系统肿瘤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以及呼吸系统肿瘤标本库的建立和电子信息化管理方法。

方法收集呼吸系统肿瘤组织、肿瘤旁组织、正常组织、病人的血液和从肿瘤组织中提取的核酸;建立呼吸系统肿瘤标本库相配套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系统化标本的采集和放置、标本使用和标本的废除管理,以及病例随访平台;对建立的数据库进行了质量监控。

结果:10例肺癌病人低温保存的血清CEA的监测结果显示,该肿瘤标本库标本的保存效果非常好。

结论:该呼吸系统肿瘤数据库内容丰富全面,能对病人大量的病例资料数据信息实现快速录入、储存、查询、浏览和统计分析,为肿瘤的临床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值得在科学研究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呼吸系统肿瘤;标本库;规范化管理;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R363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of tumor tissue database in Respiratory system tumoLi Chun-xu,Yang Fan,Li Chun-yan, Yang Fan,Wu Xue,Dou Wei(Pathology Diagnosis Center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 Qiqihaer Heilongjiang 161006)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llec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tumor tissue specimens, and the approaches of in formation-based management of tumor database.Methods: The tumor tissues,tumor-adjacent tissues,distal normal tissues removed from surgery and patient serum and extracted nucleic acids from tumor tissues were collected.Specimens of the tissue fragments, nucleicacids, serum, plasma. Were respectively conserved inliquid - 80℃ refrigerator. Meanwhile,a database of in formation management of tumor tissue bank was established, including positionsof sample placement,specimen use,labresults,comprehensivequery,management of specimen disposal,etc. Results: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 serum CEA in 10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fter cryopreservation showed that,The preservation effect of the tumor specimen bank is very good. Conclusion:This respiratory system tumo database possessed rich contents and comprehensive clinical data in patients, and armed with the ability of fast data entry, storage, query, browse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hich provided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clinical studies of respiratory system tumo, and promoted the research on respiratory system tumo.Key Words: respiratory system tumo;specimen bank;Quality control;Standard managementWHO数据显示,全世界大约每年有1 000万病人被新诊断为恶性肿瘤,并且绝大部分出现在发展中国家,而我国则是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重灾区,这已经对我国的家庭生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肿瘤的防治已成为我国社会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亦是全世界医学研究的热点[1]。

培训资料-肿瘤组织库的建立与管理

培训资料-肿瘤组织库的建立与管理

探究治疗方案
基础医学研究
组织库为医生提供了未经处理的肿 瘤样本,可以作为开发治疗方案的 依据,使治疗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
肿瘤组织库的样本不但有助于诊断 和治疗,还可以促进癌症的基础医 学研究,例如探究肿瘤本质、病毒 感染、基因组表达等。
肿瘤组织采集与保存
1
肿瘤采集
采集任务主要由医疗机构完成,目的是尽量多地获取癌症患者的肿瘤样本以建立肿瘤库。
建立肿瘤组织库的必要性
随着癌症病例的不断增加,建立肿瘤组织库是加速癌症研究的必要工作。在 本次培训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建立和管理一个有效的肿瘤组织库。
背景介绍
肿瘤研究的挑战
癌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疾病,研究人员需要大量的样本来开展研究以了解病因、预后和治疗 等方面。
现有问题
传统癌症研究通常采用个案分析,造成极大浪费和重复,因此需要一种更加系统化的方法。
2
样本保存
对于采集到的肿瘤样本需要进行标本存储,标本存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如对样本的保 存条件、样本数量的标志、样本管理记录等
3
样本管理
样本管理是组织库的关键所在,需对样本进行标识和存储,基于常规方法存放、分类和归档;必须 确保每个样本都有唯一的匹配编号和可追溯的样本操作记录。
肿瘤组织库的管理与维护
个性化医疗
肿瘤组织库将促进个性化诊断治 疗的开发,为每个患者方案提供 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大数据技术
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可 以应用于癌症的全程管理,更好 地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公共医疗 安全性。
病因和风险的发现
利用肿瘤组织库深度挖掘生物样 本、数码印记等多方面的信息, 有助于发现癌症的共通性和风险 特征。
建立和管理肿瘤组织库的挑战

标本库经验

标本库经验

肿瘤组织标本库创建和管理的经验总结如下:2.1标本库的建立2.1.1设施与仪器设备设置专门的库房,50m2以上,带空调,放置用于存放标本的液氮罐,超低温冰箱等冷冻设备;另外设分子实验室,免疫室等,内配备离心机,PCR仪,微量加样器等设备,用于标本的核酸提取和蛋白免疫检测等研究;配置收集标本所需的取材台,取材器具,照相机等;资料管理使用的电脑,打印机等。

2.1.2实施方案与技术路线肿瘤库建立的基本路线是收集、保存、利用。

标本的收集关键在于标本取材的准确性,操作过程避免外界污染以及标本之间的交叉污染,严格控制标本离体时间,从而确保标本的质量;标本的保存要根据标本的用途采取最优的保存方法,保存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同时对标本的相关资料要保存完整;标本的利用要严格把关,申请者必须满足利用条件,并且办理相关手续,从而使得宝贵资源能物尽其用,避免浪费(见图1)。

图1样本采集的流程规范(略)标本收集的准备工作:术前办理相关手续,标本收集者首先对病人家属或病人行知情说明,并签署术中标本留取活检协议书,同时与临床科室、手术室密切联系,并由临床医生填写标本入库登记表,事先跟病理科医生协商,在组织标本足够大,能确保病理检查的前提下,切取少许组织进库保存,遇到小组织标本要果断放弃收集。

取材器材方面的准备,供存放标本的液氮罐,经灭菌的取材器材,照相机,已编号的灭菌储藏管,资料登记本,橡胶手套等。

冰冻组织标本的收集,标本的选取:在组织标本足够大,手术切下肿瘤组织后,主刀医生在无菌条件下将肿瘤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两次后一分为二,3/4用于病理检查,1/4用于肿瘤库冻存。

选取的标本包括肿瘤组织(避免取坏死组织并尽量冲洗尽血液)、瘤旁组织和远端正常组织。

标本的切取方法与时间控制:首先对大体标本进行观察和拍照,确认肿瘤的部位、范围,并与周围异己组织鉴别,进行相应的描述登记。

在标本离体后应在最短时间内(<30min)更换器具切取包括肿瘤、瘤旁、正常组织标本,成直径约0.2 cm~0.5 cm的组织块,各取2块~4块,分别装入已编号的带有橡皮垫圈的灭菌冻存管中,旋紧盖子后放入液氮转移罐,防止冷冻后爆管。

人类常见肿瘤新鲜组织标本采集

人类常见肿瘤新鲜组织标本采集

《人类常见肿瘤新鲜组织标本采集、处理和保存的技术规程》1.为保护、保存并充分利用人类肿瘤遗传资源,提高我国肿瘤防治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2.本规程严格遵守1998年由国务院颁布的《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并以此为基准。

3.人类常见肿瘤新鲜组织标本的采集包括收集来自肺、食管、大肠、乳腺、肝、胃、甲状腺、肾等脏器肿瘤患者的标本,包括其血液或血液成分、各种体液如尿液、痰液或精液等标本的采集。

(注:血液标本的收集附后)4.全部标本贮存于人类常见肿瘤新鲜组织库(简称“组织库”),该组织库必需由专人长期负责。

5.组织库至少设立主任一名,负责组织库的管理、协调及组织标本的使用权限等事务。

其他至少需要固定取材人员一名、信息登记人员一名,材料准备人员一名。

6.人类常见肿瘤新鲜组织标本的取材前准备工作:6.1所有组织标本的取材均需事先向患者及/或家属详细解释,征得患者及/或家属的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6.2标本采集一般在手术室、腔镜室进行,必需得到相关管理人员的许可,同时争取得到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以保证标本的及时获得。

7.人类常见肿瘤采集步骤7.1准备工作:主要设备包括剪刀2把、镊子2把、刀片若干、生理盐水、不同颜色的冻存管、临时登记本、标记笔、标签纸、液氮及便携式标本贮藏罐;-86℃深低温冰柜;高温高压消毒灭菌手术器械与贮藏管;电动组织匀浆器;低温高速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制冰机;Trizol试剂盒。

7.2标本选择:选取的标本包括肿瘤组织、正常组织和(或)癌旁组织。

7.3标本切取的方法与时机:首先进行大体标本的观察或拍照,确认肿瘤的部位、范围,注意与周围组织及坏死组织的鉴别,在标本离体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取标本(<30min),将癌及癌旁组织切取成多块直径为0.5 cm左右的组织块,分别装入已编号的灭菌冻存管中,迅速放入液氮转移罐并做好长期保存准备。

8.人类常见肿瘤标本的保存方法:7.1尽快将液氮转移罐中的标本转移入标本盒中,标本盒每装满一盒,即在盒上注明其内存放标本的开始与结束编号。

肿瘤组织库的建立与管理

肿瘤组织库的建立与管理

04
肿瘤组织库的应用
肿瘤组织在科研中的应用
肿瘤发生机制研究
通过对肿瘤组织的基因组、转录组、 蛋白质组等多层次的研究,深入了解 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为肿瘤的预 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筛选与评价
临床诊断与分型
通过对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和分子 生物学检测,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 诊断和分型信息,有助于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和运输技术水平,确保样本质量和数据可靠性。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02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肿瘤组织库的各个环节得到
有效管理和控制。
加强合作与交流
03
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肿瘤组
织库的发展和完善。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促进药物研发和临床转化
肿瘤组织库为药物研发提供关键的资源,有助于筛选和验证候选药物,加速新药的研发和 临床转化。
肿瘤组织库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发展
早期的肿瘤组织库主要依靠手工 操作,规模较小,储存条件有限。
现代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肿瘤组织库逐渐 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储 存容量和样本处理能力大幅提升。
肿瘤组织的储存与保存
储存容器
选择适当的容器用于储存肿瘤组织,如液氮容器或-80℃冰箱。
温度控制
保持储存环境的恒温,确保组织样本不会发生变质或降解。
肿瘤组织的分类与标记
组织分类
根据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分期等指标对肿瘤组织进行分类。
标记与记录
为每个组织样本分配唯一的标识符,记录相关信息,如患者年龄、性别、疾病 状态等。
肿瘤组织出库
根据研究需求,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审 批权限进行出库,确保肿瘤组织的准 确性和安全性。

人类常见肿瘤新鲜组织标本采集

人类常见肿瘤新鲜组织标本采集

《人类常见肿瘤新鲜组织标本采集、处理和保存的技术规程》1.为保护、保存并充分利用人类肿瘤遗传资源,提高我国肿瘤防治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2.本规程严格遵守1998年由国务院颁布的《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并以此为基准。

3.人类常见肿瘤新鲜组织标本的采集包括收集来自肺、食管、大肠、乳腺、肝、胃、甲状腺、肾等脏器肿瘤患者的标本,包括其血液或血液成分、各种体液如尿液、痰液或精液等标本的采集。

(注:血液标本的收集附后)4.全部标本贮存于人类常见肿瘤新鲜组织库(简称“组织库”),该组织库必需由专人长期负责。

5.组织库至少设立主任一名,负责组织库的管理、协调及组织标本的使用权限等事务。

其他至少需要固定取材人员一名、信息登记人员一名,材料准备人员一名。

6.人类常见肿瘤新鲜组织标本的取材前准备工作:6.1所有组织标本的取材均需事先向患者及/或家属详细解释,征得患者及/或家属的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6.2标本采集一般在手术室、腔镜室进行,必需得到相关管理人员的许可,同时争取得到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以保证标本的及时获得。

7.人类常见肿瘤采集步骤7.1准备工作:主要设备包括剪刀2把、镊子2把、刀片若干、生理盐水、不同颜色的冻存管、临时登记本、标记笔、标签纸、液氮及便携式标本贮藏罐;-86℃深低温冰柜;高温高压消毒灭菌手术器械与贮藏管;电动组织匀浆器;低温高速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制冰机;Trizol试剂盒。

7.2标本选择:选取的标本包括肿瘤组织、正常组织和(或)癌旁组织。

7.3标本切取的方法与时机:首先进行大体标本的观察或拍照,确认肿瘤的部位、范围,注意与周围组织及坏死组织的鉴别,在标本离体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取标本(<30min),将癌及癌旁组织切取成多块直径为0.5 cm左右的组织块,分别装入已编号的灭菌冻存管中,迅速放入液氮转移罐并做好长期保存准备。

8.人类常见肿瘤标本的保存方法:7.1尽快将液氮转移罐中的标本转移入标本盒中,标本盒每装满一盒,即在盒上注明其内存放标本的开始与结束编号。

肿瘤组织库存标本的质量控制

肿瘤组织库存标本的质量控制

肿瘤组织库存标本的质量控制作者:和钢孟庆勇张顺李克强李旭军【摘要】目的:通过对库存肿瘤标本的质量控制,为临床及科研提供有研究价值的标本。

方法:收集已储存的组织标本,采用RT PCR技术对其RNA、DNA和蛋白的降解进行质量检测。

结果:通过对已保存的肿瘤组织标本随机质量检测,所储存的标本质量符合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

结论:本组库存肿瘤标本无组织降解。

【关键词】肿瘤标本质量控制随着临床肿瘤研究的日益深入,大量有研究价值的肿瘤标本已被充分利用。

而标本的库存质量,对恶性肿瘤的研究形成了制约。

基于目前国内建立临床肿瘤标本库的经验及意义,我实验室对库存肿瘤标本,通过提取组织mRNA进行了RT PCR、RNA、DNA电泳进行蛋白降解的质量检测。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和试剂液氮罐、-80℃低温冰箱、高速离心机(细胞分离)、二氧化氮培养箱、图像分析系统等;Universal 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PrimeScript RT PCR 试剂盒、PerfectShot Ex Taq 试剂盒、PrimeSTAR HS DNA Polymerse 、Wide Range DNA Marker 均购自TAKARA公司。

1.2 标本采集与贮存每例标本包括:离体后的瘤组织、癌旁组织和血标本。

组织离体后(不影响病理诊断)取瘤组织0.5cm×0.5cm ×0.5cm/份,3~5份/例;另取癌旁组织0.5cm×0.5cm×0.5cm/份,2~3份/例。

取静脉血5~10ml,分装两份进行血细胞分离离心保存。

另外,对于使用新鲜标本的,保存于培养液、PBS液及核酸保护剂内。

所有标本30min内置于-80℃低温冰箱长期保存,并登记。

1.3 管理与质量控制管理模式:由具体负责人对日常工作的运行进行独立管理。

组成结构:肿瘤标本库、临床病理资料数据库、生物样品库、组织库、血清库、血浆库;人员资格:专业培训(取材、转运、收藏、编号、录入、出库);质量控制:定期按每20个序号分析标本的DNA、RNA和蛋白质,监控其质量,确保标本资源经长期保存不受破坏和降解。

精准医学时代下胸部肿瘤生物样本库规范化建设

精准医学时代下胸部肿瘤生物样本库规范化建设

精准医学时代下胸部肿瘤生物样本库规范化建设邢杰;余科科;张叶;韩宝惠;徐蕾【摘要】近年来,随着转化医学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生物样本资源的重视与投入,国内生物样本库作为转化医学的基石和多学科合作的系统工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快速的发展,接踵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依托丰富的胸部肿瘤临床样本资源,建立了以肺癌为主的胸部肿瘤生物样本库.作者总结了从事生物样本库一线工作的经验,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旨在交流问题,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精准医学时代的生物样本库规范建设提供思路.【期刊名称】《转化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07)004【总页数】4页(P204-206,211)【关键词】生物样本库;质量控制;信息化;肺癌【作者】邢杰;余科科;张叶;韩宝惠;徐蕾【作者单位】20003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生物样本库;20003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生物样本库;20003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生物样本库;20003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20003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科教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通过大量的基础医学研究对当前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然而研究结果越来越多,真正能够转化到临床应用的却并没有明显增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之间没有建立起一个很好的桥梁[1-3]。

2011年,国家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将生物样本资源库作为“支撑医学项目”重要工作之一,2015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成立生物样本库标准化委员会,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国内的生物样本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4-5]。

2016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中国最新癌症数据,其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一位,因此,与肺癌相关的精准诊断、个体化治疗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基础和临床研究基石的高质量生物样本则成为重中之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组织标本库的创建与管理
目的探索肺癌组织标本库的创建和管理措施。

方法收集肺癌组织肿瘤、癌旁和切缘远端非肿瘤组织和血液标本,采用统一的采集和标本管理办法,建立肺癌标本库。

结果截至2017年1月,该组织标本库共收集肺癌组织标本307例,男性209例,女性98例,右侧171例,左侧136例,其中腺癌119例,鳞癌103例,小细胞癌77例,腺鳞癌8例,其中全套标本219例,经科学管理经6个月存放后,全血和血清存放符合率较高,与存放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和淋巴细胞存6个月后存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肺癌组织标本库的创建及系统化管理有助于为肺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保障。

标签:肺癌;标本库;创建;管理
肺癌是目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最大威胁的恶性肿瘤,肺癌已经成为我国排名首位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超过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0%,每年新增病例超过50万,预计未来我国将成为肺癌第一大国[1]。

因此,目前大量的肺癌研究集中于临床病例分析、血液学分析和组织病理学分析,不合理的采集和保存管理措施都极大地影响了实验结果[2]。

因此,建立合理的数据库和组织标本库的建立,有利于整合各方面资源,能够为肺癌的研究提供及时、快速、准确和高效的组织标本[3]。

该研究针对肺癌组织标本库和数据库进行建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齐齐医学院三所附属医院以及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的肺癌病例资料。

患者的纳入标准为:①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肺癌的患者;②经细胞学检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③所有患者均符合知情同意原则,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发生多发肿瘤;②肿瘤发病灶不能明确是来源于肺肿瘤;③其他器官肿瘤转移至肺部者。

该研究经齐齐哈尔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进行该次研究。

1.2 主要设备
电子天平;普通台式低速离心机,-80℃冰箱,-150℃超低温冰箱,恒温水浴箱,低温高速离心机,台式电脑;数码相机等办公器材与设备。

1.3 标本的收集
1.3.1组织标本的收集组织标本选取者均经培训合格的临床医生完成,肿瘤组织离体后,按照肿瘤、癌旁和切缘远端非肿瘤组织3部分取材,每部分取材至少1块组织,并且组织大小直径不小于0.5 cm,在组织离体的30 min内,经液氮处理30 min后,切取小块用石蜡包埋,分类存放于-80℃超低温冰箱中储存。

1.3.2 血液标本的收集采血前先核对患者信息,记录临床数据库,选取肘窝采血部位进行常规采血。

取不添加抗凝剂真空采血管收集静脉血和添加EDTA抗凝剂真空采血管收集静脉血10 mL,每份5 mL。

血液标本依据患者个人信息,二维码打印机标记,存放于-80℃超低温冰箱储存。

1.4 血清及血细胞标本的保存
1.4.1 血清标本的保存收集不加抗凝剂的血液标本5 mL,室温条件下放置3 h左右,采用普通台式低速离心机离心10 min(2 000 r/min),所得血清标本分为6份保存于200 uL冻存管中,打印二维码放置于-80℃超低温冰箱储存。

1.4.2血浆、淋巴细胞的保存收集经EDTA抗凝剂真空采血管中的血液标本5 mL,采用普通台式低速离心机离心10 min(2 000 r/min),所得血浆标本分为6份保存于200 uL冻存管中,打印二维码放置于-80℃超低温冰箱储存。

将抗凝剂血浆后剩余血液采用0.01 g/L的PBS溶液稀释2倍后混匀,取等量淋巴细胞分离液平均分配至15 mL离心管中,将稀释血样轻放置分离液上离心20 min(1 500 r/min),收集第二层细胞加入0.01 g/L的PBS溶液5 mL的离心管中离心10 min(1 500 r/min),去上清液,再加0.01 g/L的PBS冲洗数次后离心10 min(1 500 r/min)后去上清液,最终沉淀物为淋巴细胞。

取DMSO、1 640培养液、小牛血清比例为1:4:5配置成冻存液,将淋巴细胞放置于冻存液(3 mL)中,分4份分装,每支0.8 mL[4]。

经二维码打印粘贴,放入-4℃0.5 h,再放入-20℃ 2 h,最后放入-80℃低温保存。

1.5 组织标本与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1.5.1 组织标本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所有标本均经过病例技术人员检查,符合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切缘远端非肿瘤组织的组织要求,离体时间控制在30 min 之內,转运期间符合病理转运要求,转运过程中单独存放3种组织,避免相互污染[5]。

1.5.2 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同一患者血液标本放入同一EP管盒中依据二维码记录。

将两份血液标本分别放置于两台-80℃超低温冰箱储存,避免因冰箱故障导致血液标本的损坏。

全血标本进行肉眼观察其颜色和外露情况。

血清标本入库6个月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肿瘤标记物CEA进行检测,观察其变化情况,确保血清标本的存储质量,淋巴细胞在入库时进行染色,计算存活率,在入库后6个月再次染色,计算存活率,检测淋巴细胞保存情况。

2 结果
2.1 组织标本采集情况
截至2017年1月,该组织标本库共收集肺癌组织标本307例,男性209例,女性98例,右侧171例,左侧136例,其中腺癌119例,鳞癌103例,小细胞
癌77例,腺鳞癌8例,其中全套标本219例(含所有组织标本和血液标本),占89.58%。

详见表1
2.2 血液标本采集情况
经6个月存放后,全血和血清存放符合率较高,与存放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和淋巴细胞存放6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经CEA检测,入库前CEA (13.04±0.143),和6个月后CEA(13.56±0.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5,P=0.573),血清标本在存放6个月后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淋巴细胞存活率方面,6个月后平均存活率均大约90%,符合细胞存放生存标准。

3 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针对肿瘤组织分析和血液样本的分析已经成为肿瘤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的重点领域。

肿瘤标本库的建立能够对所有研究提供充足的标本资源和信息提供[6]。

以往数据库的建立,优于缺乏系统化管理,仅仅低温保存,没有对血细胞及肿瘤组织标本成分进行检测,缺乏了科研的前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的损失[7]。

该次研究,针对肺癌组织标本进行采集,严格的按照采集标准进行操作,规范了信息的全面性,基础信息采集做能够帮助肿瘤临床工作的流行病学采集,信息全面准确,标本采集经过前期质量控制,保障了3个部分组织标本的质量。

建立了规范的血液标本库,在采血,保存和使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严格遵循了科学的管理模式。

该次研究显示,经6个月存放后,全血和血清存放符合率较高,保障了血液的存放质量,这也得益于严格控制标本离体时间和严格的管理措施。

综上所述,肺癌组织标本库已经初步建立,通过全面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管理,保障了组织和血液标本的质量,为肺癌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 Siegel R,Naishadham D,Jemal A. Cancer statistics,2013[J].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13(63):11-30.
[2] 段劉剑,张杰,周晓光.肿瘤组织库规范化操作程序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2010,31(5):28-30.
[3] 陆晓芳,马欣,周骏群,等.肝脏组织样本库的建立及管理[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 (11):1187-1190.
[4] Mager SR,Oomen MH,Morente MM,et al.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for the collection of fresh frozen tissue samples[J].Eur J Cancer,2007(43):828-834.
[5] Hawkins AK. Biobanks:importance,implications and opportunities for genetic counselors[J].J Genet Couns,2010(19):423-429.
[6] Reis ST,Feitosa EB,Pontes-Junior J,et al.Tumor banks:the cornerstone of basic research in urology[J].Int Braz J Urol,2010(36):348-354.
[7] Yu-Lei Hou,Juan-Juan Chen,Yan-Feng Wu,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mitochondrial DNA in lung cancer[J]Clinical Biochemistry,2013(46):1473-1477.
(收稿日期:2017-05-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