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EVIEWS处理时间序列分析报告
Eviewstimesspss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实验指导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应用软件的普及,对高等院校的实验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实现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训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
为此,我们组织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的部分教师编写了系列实验教学指导书。
这套实验教学指导书具有以下特点: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中的大量经济案例紧密联系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理论教学与应用软件相结合,我们根据不同的课程分别介绍了SPSS、SAS、MATLAB、EVIEWS等软件的使用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能正确求解的能力。
这套实验教学指导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始终得到安徽财经大学教务处、实验室管理处以及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我们的水平,欢迎各方面对教材存在的错误和不当之处予以批评指正。
统计与数学模型分析实验中心 2007年2月目录实验一 EVIEWS中时间序列相关函数操作【实验目的】熟悉Eviews的操作:菜单方式,命令方式;练习并掌握与时间序列分析相关的函数操作。
【实验内容】一、EViews软件的常用菜单方式和命令方式;二、各种常用差分函数表达式;三、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图与函数;【实验步骤】一、EViews软件的常用菜单方式和命令方式;㈠创建工作文件⒈菜单方式启动EViews软件之后,进入EViews主窗口在主菜单上依次点击File/New/Workfile,即选择新建对象的类型为工作文件,将弹出一个对话框,由用户选择数据的时间频率(frequency)、起始期和终止期。
选择时间频率为Annual(年度),再分别点击起始期栏(Start date)和终止期栏(End date),输入相应的日期,然后点击OK按钮,将在EViews 软件的主显示窗口显示相应的工作文件窗口。
时间序列 eviews操作

1.打开EVIEWS新建一个工作文件,步骤如下:
出现如下对话框,选择数据频率为季度,开始日期为1989年1季度,结束日期为2004年4季度,即为工作文件的范围区间。
点击ok生成工作文件
2.若要改变工作文件的范围区间,双击Range,出现如下对话框
3.利用命令series 生成时间序列gdp
点击Edit+/-改变数据的编辑状态,打开EXCEL文件将数据复制粘贴到数据区域,查看数据序列的折线图,步骤如下:
结果:
从图中可看出时间序列有明显的季节波动。
4.对gdp序列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5.对原GDP数据进行季节调整,调整后时间序列存为GDP_SA
6.做出折线图:
由图知序列受季节影响程度变小。
7.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计算自相关函数和偏相关函数如下:
9.利用方程建立ARMA(3,3)模型
10.建立组,包括gdp gdp_sa dgdp
建组后展示如下:
11.将建组后的收据以EXCEL格式输出:
点击ok即可。
如何用eviews分析时间序列课程

如何用eviews分析时间序列课程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对一系列时间上连续测量的数据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从而预测未来的发展走势。
Eviews是一种专业的时间序列分析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功能。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Eviews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首先,打开Eviews软件,并导入需要分析的时间序列数据。
在Eviews的工作区中,选择“File”菜单下的“Open”选项,然后选择需要导入的数据文件,点击“Open”按钮导入数据。
导入数据后,可以在Eviews的对象浏览器中看到导入的数据对象。
接下来,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初步的观察和描述分析。
在对象浏览器中,选择需要分析的数据对象,右键点击并选择“Open as Group”选项,将数据对象打开为一个分析组。
然后,在Eviews的对象浏览器中,选择分析组,在右侧窗口中可以看到该组中包含的所有时间序列数据。
可以通过列出每个时间序列的统计概要、绘制时间序列图、查看自相关和偏自相关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初步的观察和描述分析。
接下来,进行时间序列模型的构建和估计。
在Eviews的操作菜单中,选择“Quick”菜单下的“Estimate Equation”选项,打开方程估计窗口。
在方程估计窗口中,选择需要构建的时间序列模型类型,如AR、MA、ARMA等。
然后,在“Dependent Variable”栏目中选择需要分析的时间序列数据,将其作为因变量。
在“Independent Variables”栏目中选择需要作为自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多个自变量。
点击“OK”按钮,Eviews将根据所选择的时间序列模型类型和数据进行模型的估计。
估计完成后,可以查看估计结果。
在方程估计窗口中,可以看到估计结果的统计指标、系数估计值、显著性水平等信息。
可以根据需要查看和分析各个系数的显著性水平、置信区间等信息,判断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eviews论文—丁 时间序列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人均消费统计关系分析专业班级:统计1009班学号: ************名:**一、背景与意义消费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偏低,不利于国内需求的稳定扩大,也影响着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良性循环。
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适度有效提高我国的消费率,尤其是提高居民消费率,是宏观调控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005年下半年,本轮宏观调控的效果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投资增长率将进一步下降,经济增长率也会有所回落。
为了避免经济的硬着陆,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必须大力促进投资驱动型经济向消费驱动型经济的转变。
消费需求的驱动,对“十一五”开局至关重要,也是“十一五”期间能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围绕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和抑制收入差距,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者信心,扩大居民消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着力优化投资结构,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居民消费的增加,经济增长对居民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
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居民消费,居民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制定宏观发展计划。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取得了制度上的变革,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经济增长决定着居民消费,同时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居民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从1979年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高,原来的低收入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
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高产出和高质量。
所以居民消费和收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
Eviews时间序列分析报告实例

Eviews时间序列分析实例时间序列是市场中经常涉与的一类数据形式,本书第七章对它进展了比拟详细的介绍。
通过第七章的学习,读者了解了是时间序列,并接触到有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原理和一些分析实例。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如何使用Eviews软件进展分析。
一、指数平滑法实例所谓指数平滑实际就是对历史数据的加权平均。
它可以用于任何一种没有明显函数规律,但确实存在某种前后关联的时间序列的短期。
由于其他很多分析方法都不具有这种特点,指数平滑法在时间序列中仍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一次指数平滑一次指数平滑又称单指数平滑。
它最突出的优点是方法非常简单,甚至只要样本末期的平滑值,就可以得到结果。
一次指数平滑的特点是:能够跟踪数据变化。
这一特点所有指数都具有。
过程中添加最新的样本数据后,新数据应取代老数据的地位,老数据会逐渐居于次要的地位,直至被淘汰。
这样,值总是反映最新的数据结构。
一次指数平滑有局限性。
第一,值不能反映趋势变动、季节波动等有规律的变动;第二,这种方法多适用于短期,而不适合作中长期的;第三,由于值是历史数据的均值,因此与实际序列的变化相比有滞后现象。
指数平滑是否理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滑系数。
Eviews提供两种确定指数平滑系数的方法:自动给定和人工确定。
选择自动给定,系统将按照误差平方和最小原如此自动确定系数。
如果系数接近1,说明该序列近似纯随机序列,这时最新的观测值就是最理想的值。
出于的考虑,有时系统给定的系数不是很理想,用户需要自己指定平滑系数值。
平滑系数取值比拟适宜呢?一般来说,如果序列变化比拟平缓,平滑系数值应该比拟小,比如小于0.l;如果序列变化比拟剧烈,平滑系数值可以取得大一些,如0.3~0.5。
假如平滑系数值大于0.5才能跟上序列的变化,明确序列有很强的趋势,不能采用一次指数平滑进展。
[例1]某企业食盐销售量。
现在拥有最近连续30个月份的历史资料〔见表l〕,试下一月份销售量。
表1 某企业食盐销售量单位:吨解:使用Eviews对数据进展分析,第一步是建立工作文件和录入数据。
Eviews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实验指导42-2-450100150200250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应用软件的普及,对高等院校的实验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实现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训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
为此,我们组织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的部分教师编写了系列实验教学指导书。
这套实验教学指导书具有以下特点: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中的大量经济案例紧密联系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理论教学与应用软件相结合,我们根据不同的课程分别介绍了SPSS、SAS、MATLAB、EVIEWS等软件的使用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能正确求解的能力。
这套实验教学指导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始终得到财经大学教务处、实验室管理处以及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我们的水平,欢迎各方面对教材存在的错误和不当之处予以批评指正。
统计与数学模型分析实验中心2007年2月目录实验一EVIEWS中时间序列相关函数操作········ - 1 - 实验二确定性时间序列建模方法··········- 10 - 实验三时间序列随机性和平稳性检验·········- 21 - 实验四时间序列季节性、可逆性检验·········- 25 - 实验五ARMA模型的建立、识别、检验·······- 34 - 实验六ARMA模型的诊断性检验··········- 37 - 实验七ARMA模型的预测·············- 38 - 实验八复习ARMA建模过程············- 40 - 实验九时间序列非平稳性检验···········- 42 -实验一EVIEWS中时间序列相关函数操作【实验目的】熟悉Eviews的操作:菜单方式,命令方式;练习并掌握与时间序列分析相关的函数操作。
时序分析实验报告

时间序列分析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1.1问题描述用Eviews软件确定该序列的平稳性,根据数据的性质特征对其进行分析并适当模型拟合该序列的发展,最后利用所选取的拟合模型预测1939-1945年英国绵羊的数量。
2、判别原数据的平稳性2.1.画时序图在Eviews中建立workfile为1867-1938年的年度数据,通过file→ import 把数据导入Eviews中。
变量名命名为x。
在workfile中打开数据x,点击series:x窗口中的view→graph→line,则会出x的现时序图1。
时序图1从时序图1中可以看出数据为非平稳的,且大致呈现下降趋势。
因此为经一步说明该数据的平稳性,做相关分析。
2.2.自相关分析继续在该时序图窗口中点击view→correlogram,在弹出的correlogram Specification 的对话框中的lags to include中输入12,点击OK。
则x的自相关图2如下。
自相关图2从自相关图的autocorrelation的一栏可以看出自相大部分都关超出了(至少第三个自相关值要落入两倍的标准差中则为平稳的)两倍的标准差。
则可以进一步认为该数据为非平稳的。
为作出最终的判断,对数进行单位根检验。
2.3.单位根检验同样在自相关图2的窗口中点击view→unit root test在弹出的unit root test 的对话空中的automatic selection的下拉框中选择Schwarz Info,并在Include in test equation中选择intercept点击ok则有如下结果输出单位根表3。
单位根表3从表3中以看所有的ADF值没有都小于值临界值,因此结合时序图和自相关图可以判断出该数据为非平稳的。
3、对数据进行平稳化3.1.对数据做一阶差分在代码窗口中输入genr dx=d(x)并按回车键则在workfile窗体中新生成变量为dx的数据该数据即为x的一阶差分。
eviews时间序列分析实验Word版

实验一ARMA 模型建模一、实验目的学会检验序列平稳性、随机性。
学会分析时序图与自相关图。
学会利用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ARMA 模型进行估计,以及掌握利用ARMA 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
学会运用Eviews 软件进行ARMA 模型的识别、诊断、估计和预测和相关具体操作。
二、基本概念 1 平稳时间序列:定义:时间序列{zt}是平稳的。
如果{zt}有有穷的二阶中心矩,而且满足:(a )ut= Ezt =c;(b )r(t,s) = E[(zt-c)(zs-c)] = r(t-s,0) 则称{zt}是平稳的。
2 AR 模型:AR 模型也称为自回归模型。
它的预测方式是通过过去的观测值和现在的干扰值的线性组合预测。
具有如下结构的模型称为P 阶自回归模型,简记为AR(P)。
⎪⎪⎪⎪⎨⎧<∀=≠===≠+++++=---ts Ex t s E Var E x x x x t s s t t t p t p t p t t t ,0,0)(,)(,0)(0222110εεεσεεφεφφφφε3 MA 模型:MA 模型也称为滑动平均模型。
它的预测方式是通过过去的干扰值和现在的干扰值的线性组合预测。
具有如下结构的模型称为Q 阶移动平均回归模型,简记为MA(q)。
4 ARMA 模型:ARMA 模型:自回归模型和滑动平均模型的组合, 便构成了用于描述平稳随机过程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 。
具有如下结构的模型称为自回归移动平均回归模型,简记为ARMA(p,q)。
112220()0(),()0,t t t t q t q q t t t s x E Var E s t εμεθεθεθεθεεσεε---⎧=+----⎪≠⎨⎪===≠⎩,⎪⎪⎪⎪⎨⎧<∀=≠===≠≠---++++=----ts Ex t s E Var E x x x t s s t t t q p q t q t t p t p t t ,0,0)(,)(,0)(0,0211110εεεσεεθφεθεθεφφφε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 实验内容:(1)根据时序图判断序列的平稳性;(2)观察相关图,初步确定移动平均阶数q 和自回归阶数p ;2 实验要求:(1)深刻理解平稳性的要求以及ARMA 模型的建模思想;(2)如何通过观察自相关,偏自相关系数及其图形,利用最小二乘法,以及信息准则建立合适的ARMA 模型;如何利用ARMA 模型进行预测;(3)熟练掌握相关Eviews 操作,读懂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实验手册目录目录 (2)第二章时间序列的预处理 (3)一、平稳性检验 (3)二、纯随机性检验 (11)第三章平稳时间序列建模实验教程 (12)一、模型识别 (12)二、模型参数估计(如何判断拟合的模型以及结果写法) (17)三、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21)四、模型优化 (22)第四章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确定性分析 (24)一、趋势分析 (24)二、季节效应分析 (42)三、综合分析 (48)第五章非平稳序列的随机分析 (54)一、差分法提取确定性信息 (54)二、ARIMA模型 (68)三、季节模型 (74)第二章时间序列的预处理一、平稳性检验时序图检验和自相关图检验(一)时序图检验根据平稳时间序列均值、方差为常数的性质,平稳序列的时序图应该显示出该序列始终在一个常数值附近随机波动,而且波动的范围有界、无明显趋势及周期特征例2.1检验1964年——1999年中国纱年产量序列的平稳性1.在Eviews软件中打开案例数据图1:打开外来数据图2:打开数据文件夹中案例数据文件夹中数据文件中序列的名称可以在打开的时候输入,或者在打开的数据中输入图3:打开过程中给序列命名图4:打开数据2.绘制时序图可以如下图所示选择序列然后点Quick选择Scatter或者XYline;绘制好后可以双击图片对其进行修饰,如颜色、线条、点等图1:绘制散点图图2:年份和产出的散点图图3:年份和产出的散点图(二)自相关图检验例2.3导入数据,方式同上;在Quick菜单下选择自相关图,对Qiwen原列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自相关系数始终在零周围波动,判定该序列为平稳时间序列。
图1:序列的相关分析图2:输入序列名称图2:选择相关分析的对象图3:序列的相关分析结果:1. 可以看出自相关系数始终在零周围波动,判定该序列为平稳时间序列2.看Q统计量的P值:该统计量的原假设为X的1期,2期……k期的自相关系数均等于0,备择假设为自相关系数中至少有一个不等于0,因此如图知,该P值都>5%的显著性水平,所以接受原假设,即序列是纯随机序列,即白噪声序列(因为序列值之间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所以说过去的行为对将来的发展没有丝毫影响,因此为纯随机序列,即白噪声序列.) 有的题目平稳性描述可以模仿书本33页最后一段.(三)平稳性检验还可以用:单位根检验:ADF,PP检验等;非参数检验:游程检验图1:序列的单位根检验表示不包含截距项图2:单位根检验的方法选择图3:ADF检验的结果:如图,单位根统计量ADF=-0.016384都大于EVIEWS给出的显著性水平1%-10%的ADF临界值,所以接受原假设,该序列是非平稳的。
二、纯随机性检验计算Q统计量,根据其取值判定是否为纯随机序列。
例2.3的自相关图中有Q统计量,其P值在K=6、12的时候均比较大,不能拒绝原假设,认为该序列是白噪声序列。
另外,小样本情况下,LB统计量检验纯随机性更准确。
第三章平稳时间序列建模实验教程一、模型识别1.打开数据图1:打开数据2.绘制趋势图并大致判断序列的特征图2:绘制序列散点图图3:输入散点图的两个变量图4:序列的散点图3.绘制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图图1:在数据窗口下选择相关分析图2:选择变量图3:选择对象图4:序列相关图4.根据自相关图和偏自相关图的性质确定模型类型和阶数如果样本(偏)自相关系数在最初的d阶明显大于两倍标准差范围,而后几乎95%的自相关系数都落在2倍标准差的范围以内,而且通常由非零自相关系数衰减为小值波动的过程非常突然。
这时,通常视为(偏)自相关系数截尾。
截尾阶数为d。
本例:⏹自相关图显示延迟3阶之后,自相关系数全部衰减到2倍标准差范围内波动,这表明序列明显地短期相关。
但序列由显著非零的相关系数衰减为小值波动的过程相当连续,相当缓慢,该自相关系数可视为不截尾⏹偏自相关图显示除了延迟1阶的偏自相关系数显著大于2倍标准差之外,其它的偏自相关系数都在2倍标准差范围内作小值随机波动,而且由非零相关系数衰减为小值波动的过程非常突然,所以该偏自相关系数可视为一阶截尾⏹所以可以考虑拟合模型为AR(1)具体判别什么模型看书58到62的图例。
:就是常数项)。
表示的是求出来的系数(其中模型中的模型:)(模型:模型:μ⋯⋯ε⋯⋯---⋯⋯---+μ=ε⋯⋯---+μ=ε⋯⋯---+μ=)1(MA )1(ar B*)P (AR B *)2(AR B *)1(AR 1B*)q (MA B *)2(MA B *)1(MA 1ARMA B *)q (MA B *)2(MA B *)1(MA 1MA B*)P (AR B *)2(AR B *)1(AR 11AR tP2q2t X t q 2t X tP2t X二、模型参数估计根据相关图模型确定为AR(1),建立模型估计参数在ESTIMATE 中按顺序输入变量cx c cx(-1)或者cx c ar(1) 选择LS 参数估计方法,查看输出结果,看参数显著性,该例中两个参数都显著。
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两个模型的C 取值不同,这是因为前一个模型的C 为截距项;后者的C 则为序列期望值,两个常数的含义不同。
图1:建立模型图2:输入模型中变量,选择参数估计方法图3:参数估计结果图4:建立模型图5:输入模型中变量,选择参数估计方法图6:参数估计结果t B 703332.01132034.81tx AR ε-+=模型:三、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检验内容:整个模型对信息的提取是否充分; 参数的显著性检验,模型结构是否最简。
图1:模型残差图2:残差的平稳性和纯随机性检验对残差序列进行白噪声检验,可以看出ACF和PACF都没有显著异于零,Q统计量的P值都远远大于0.05,因此可以认为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序列,模型信息提取比较充分。
常数和滞后一阶参数的P值都很小,参数显著;因此整个模型比较精简,模型较优。
四、模型优化当一个拟合模型通过了检验,说明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该模型能有效地拟合观察值序列的波动,但这种有效模型并不是唯一的。
当几个模型都是模型有效参数显著的,此时需要选择一个更好的模型,即进行优化。
优化的目的,选择相对最优模型。
优化准则:最小信息量准则(An Information Criterion)指导思想⏹ 似然函数值越大越好 ⏹ 未知参数的个数越少越好⏹ AIC 准则的缺陷在样本容量趋于无穷大时,由AIC 准则选择的模型不收敛于真实模型,它通常比真实模型所含的未知参数个数要多但是本例中滞后二阶的参数不显著,不符合精简原则,不必进行深入判断。
)(2)ˆln(2未知参数个数+=εσn AIC ))(ln()ˆln(2未知参数n n SBC +=εσ第四章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确定性分析第三章介绍了平稳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但是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因而对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分析跟普遍跟重要,人们创造的分析方法也更多。
这些方法分为确定性时序分析和随机时序分析两大类,本章主要介绍确定性时序分析方法。
一个序列在任意时刻的值能够被精确确定(或被预测),则该序列为确定性序列,如正弦序列、周期脉冲序列等。
而某序列在某时刻的取值是随机的,不能给以精确预测,只知道取某一数值的概率,如白噪声序列等。
Cramer分解定理说明每个序列都可以分成一个确定序列加一个随机序列,平稳序列的两个构成序列均平稳,非平稳时间序列则至少有一部分不平稳。
本章先分析确定性序列不平稳的非平稳时间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
确定性序列不平稳通常显示出非常明显的规律性,如显著趋势或者固定变化周期,这种规律性信息比较容易提取,因而传统时间序列分析的重点在确定性信息的提取上。
常用的确定性分析方法为因素分解。
分析目的为:①克服其他因素的影响,单纯测度某一个确定性因素的影响;②推断出各种因素彼此之间作用关系及它们对序列的综合影响。
一、趋势分析绘制序列的线图,观测序列的特征,如果有明显的长期趋势,我们就要测度其长期趋势,测度方法有:趋势拟合法、平滑法。
(一)趋势拟合法1.线性趋势拟合例1:以澳大利亚政府1981-1990年每季度消费支出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图1:导入数据图2:绘制线图,序列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长期趋势具备线性上升的趋势,所以进行序列对时间的线性回归分析。
图3:序列支出(zc)对时间(t)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图4:回归参数估计和回归效果评价可以看出回归参数显著,模型显著,回归效果良好,序列具有明显线性趋势。
图5:运用模型进行预测图6:预测效果(偏差率、方差率等)图7:绘制原序列和预测序列的线图图8:原序列和预测序列的线图图9:残差序列的曲线图可以看出残差序列具有平稳时间序列的特征,我们可以进一步检验剔除了长期趋势后的残差序列的平稳性,第三章知识这里不在叙述。
2.曲线趋势拟合例2:对上海证券交易所1991.1-2001.10每月月末上正指数序列进行拟合。
图1:导入数据图2:绘制曲线图可以看出序列不是线性上升,而是曲线上升,尝试用二次模型拟合序列的发展。
图3:模型参数估计和回归效果评价因为该模型中T的系数不显著,我们去掉该项再进行回归分析。
图4:新模型参数估计和回归效果评价图5:新模型的预测效果分析图6:原序列和预测序列值图7:原序列和预测序列值曲线图图8:计算预测误差图9:对预测误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拒绝原假设,认为序列没有单位根,为平稳序列,说明模型对长期趋势拟合的效果还不错。
同样,序列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多中,比如指数曲线、生命曲线、龚柏茨曲线等等,其回归模型的建立、参数估计等方法与回归分析同,这里不再详细叙述。
(二)平滑法除了趋势拟合外,平滑法也是消除短期随机波动反应长期趋势的方法,而其平滑法可以追踪数据的新变化。
平滑法主要有移动平均方法和指数平滑法两种,这里主要介绍指数平滑方法。
例3:对北京市1950-1998年城乡居民定期储蓄所占比例序列进行平滑。
图1:打开序列,进行指数平滑分析图2:系统自动给定平滑系数趋势给定方法为选择使残差平方和最小的平滑系数,该例中平滑系数去0.53,超过0.5用一次平滑效果不太好图3:平滑前后序列曲线图图4:用二次平滑修匀原序列可以看出,平滑系数为0.134,平均差为4.067708,修匀或者趋势预测效果不错。
图5:二次平滑效果图例4:对于有明显线性趋势的序列,我们可以采用Holt两参数法进行指数平滑对北京市1978-2000年报纸发行量序列进行Holt两参数指数平滑图1:报纸发行量的曲线图图2:Holt两参数指数平滑(指定平滑系数)图3:预测效果检验图4:系统自动给定平滑系数时平滑效果图5:原序列与预测序列曲线图(其中FXSM为自己给定系数时的平滑值,FXSM2为系统给定系数时的平滑值)二、季节效应分析许多序列有季节效应,比如:气温、商品零售额、某景点旅游人数等都会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