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肺里的气体交换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的第二节。

包括两部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这两部分是有内在关联的统一的整体。

本节课安排学习呼吸道对空气处理之后,仅凭学生已有知识理解本课有挑战性。

另本节上承消化系统,后续循环系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这本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

2.三维目标2.1知识与能力(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概述肺泡与血液的交换过程2.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测量、比较肺活量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3.教学重难点3.1教学重点(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概述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3.2教学难点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二、学情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也是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看,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好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注意力分散,所以在教学中,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在知识掌握方面,学生由于先前已经学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等相关知识,但是形不成逻辑体系。

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本课的教学活动。

三、教法学法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应该“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改革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具体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教学,各种方法相结合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教学矛盾的一个方面,学生的学是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

(完整版)《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导学案

(完整版)《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导学案

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班级 姓名 组别科目 七年级生物课题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时 2 主备审核日期2013.03学习 目标 1、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2、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重 难 点重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难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导 学 流 程补充与反思一、课前预习(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阅读P45-46内容,对照下表完成知识点)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 内,左右各一个,左肺两叶,右肺三叶。

2、当你 时,肋骨向上向 运动,胸廓 ; 时,肋骨向下向 运动,胸廓 。

3、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胸腔的容积扩大,肺便扩张,肺内气压缩小,外界空气 肺。

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胸腔的容积缩小,肺便收缩,肺内气压增大,肺内的气体被排出。

(二)肺泡与与血液的气体交换1、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都很薄,各由一肋间外肌、 膈肌 胸廓肺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气体流动方向吸气 收缩 扩大 扩大 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入肺 呼气 舒张缩小 缩小 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出肺层扁平的 细胞组成。

肺泡的这些结构特点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2、肺泡与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时,肺泡中的 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外的组织细胞里;血液中的 进入肺泡。

3、我们吸入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不同的,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 ,二氧化碳的含量 。

二、合作探究根据右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 (吸气还是呼气)。

2、图中A 表示 ,图中B 表示的是 , 图中C 表示的是 。

图中D 表示的是 ,图中E 表示的是 。

3、用手下拉E ,小气球 ,表示 过程,说明 。

4、用手上推E ,小气球 ,表示 。

5、此模型不能演示胸廓的 径的变化,因此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

三、课堂检测1、下列各项表示氧从外界进入肺泡的路线,正确的是( ) A .鼻腔→气管→肺泡B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C .鼻腔→咽→气管→支气管→肺泡D .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泡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指的是( ) A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 C .肺泡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D .肺泡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3、人体主要的呼吸肌是( )A .胸大肌B .腹部肌肉C .肋间肌和膈肌D .背部肌肉4、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为( ) A .都能让二氧化碳通过 B .都能让氧气通过 C .都是分支的末端形成D .都是一层上皮细胞构成5、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A.鼻腔 B.肺 C.喉 D.气管6、肺的功能单位是()A.细支气管 B.气管 C.肺泡 D.肺叶7、在游泳时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A.不会游泳,精神紧张B.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C.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D.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8、人在溺水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煤气中毒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学案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学案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导学案炎陵县生物教研基地学习目标:1.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2.说出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4.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5.准确说出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过程6.通过观察模型与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实验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测量胸围差;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一、温故知新: 1.简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2.为什么说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二、预习检测:1.外界的空气进入身体细胞需经过和两个连续的过程。

2.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叶,右肺有叶。

每分钟大约呼吸次。

3.测量胸围差时软尺在胸前要与平齐,在背部软尺要固定在的下角,软尺的松紧度要。

需要测次,取值。

4.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间的肌肉和的结果。

5.胸腔底部是,主要是肌肉组织。

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使胸廓的上下径也。

呼气时,膈肌,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

6. 我们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不同的,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二氧化碳的含量。

7.支气管在肺叶里又分出许多分支,支气管最细的的分支末端形成了。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组内同学讨论、研究共同完成下列任务:1、阅读教材P47-48实验“测量胸围差”完成下题。

测量胸围差之前,受测者要脱去外衣,取_____________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不挺胸,不憋气,呼吸_____ 。

用软尺围绕受测者的胸廓,软尺在背侧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在胸前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

先让受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下_____________,再尽力深呼气,记录下_____________,计算两次长度的差数,测___次,求出______。

2、阅读教材P48-49正文完成下题。

(1)胸围差与胸廓容积等同么?除胸廓的前后,左右径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影响胸廓的容积?.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学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学案

课题: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学案(1)学习目标: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预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阅读教材45页,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什么?位于哪?有什么特点?一分钟大约呼吸多少次?2、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呼吸,感受肋骨及胸廓的变化,结合教材45页内容,说出胸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和谁有关?观察演示实验:呼吸运动以及膈肌的运动(阅读教材P46,完成问题3、4、5)3、胸腔容积的变化与哪些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有关?胸廓的横向扩张和收缩是什么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4、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什么状态?胸腔容积是变大还是变小?肺的容积有什么变化?肺内气压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导致外界的空气进入肺的?5、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什么状态?胸腔容积是变大还是变小?肺的容积有什么变化?肺内气压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导致气体由肺排出的?课题: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学案(2)学习目标:概述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复习:外界气体是如何进出肺的?精习:1、知识梳理:交换过程: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2、知识运用:(1)、人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是()A、不含氧气的混合气体B、全是二氧化碳的气体C、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的混合气体D、氮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的混合气体(2)、能够改变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直径的是()A、肋间肌和膈肌B、肋间肌和腹肌C、肋间肌和胸肌D、胸肌和腹肌(3)、人在吸气时,膈顶()A、不动B、上升C、左右移动D、下降(4)、肺泡中的气体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要通过的细胞层数是()A、2 B、3 C、4 D、5。

《3.2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两篇表格(附导学案 同步练习)

《3.2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两篇表格(附导学案 同步练习)

5.阐述:胸廓体积的大小与气体的关系。

6.小结:呼吸过程。

现在你们可知道气体是怎样进入肺的吗?设计理念通过设疑、资料分析、实验验证、讨论、自我思辨、论证求真,让学生归纳演绎逻辑求真,学会科学研究方法板书设计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探究:人体是怎样将气体吸入的。

1.活动体验2.猜测与推测二、进一步探究:呼气、吸气为什么会伴随着胸廓扩大、缩小。

三、小结:呼吸过程课后小结课题《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资料分析,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过程与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资料分析法认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测量、计算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教学难点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方法讲述、分析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1.设问:气体进入肺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氧是怎样进入组织细胞呢?2.导入新课:我们还是来具体探究。

产生疑惑思考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小结1.资料分析:人体呼出气体与环境气体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2.小结: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氧气含量减少。

由此可以推测在人体内发生了类似植物呼吸作用一样过程。

这个过程发生变化在肺部。

3.实验验证:试管两个、干净玻璃管、澄清石灰水。

指导学生实验,并观察现象,初步解释。

4.探究:为什么需要设置甲试管?5.进一步探究:多出来的二氧化碳从哪里来?6.出示肺泡结构图并简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7.探究:进入血液中氧通过血液循环送到组织细胞。

想一想,氧最后在细胞中什么部位被利用的?8.简述气体进入肺后,发生了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

肺泡结构有利于气体交换。

思考推测实验对照阅读教材学生小结巩固已有知识设计理念通过设疑、资料分析、实验验证、讨论、自我思辨、论证求真,让学生归纳演绎逻辑求真,学会科学研究方法。

板书设计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一、实验探究向澄清石灰水吹气1.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结论:呼出气体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二、肺泡(有利于气体交换)1.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2.肺泡壁薄三、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检查反馈1.当膈肌收缩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膈顶部上升,胸廓上下径缩小B.膈顶部上升,胸廓前后径缩小C.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D.膈顶部上升,胸廓前后径不变2.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是()A.胸廓扩张引起肺扩张B. 胸廓扩张引起肺回缩C. 肺扩张引起胸廓扩张D.肺回缩引起胸廓扩张3.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A.一层B.二层C.三层D.四层4.氧气进入人体内最终要到达()A.血液B.肺部C.心脏D.组织5.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无直接关系的叙述是()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泡包着毛细血管网C.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四、自我反思我的收获:存在不足:解决方法:《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习题1、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成分的主要变化是()A、氧增加,二氧化碳减少B、氧和二氧化碳都不变C、氧和二氧化碳都减少D、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下沉者为产前死婴,因为()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B、肺泡被血块堵塞C、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D、婴儿肺的质量大3、当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气体进入肺B、气体自肺内排出C、胸廓由大变小D、肺廓内气压瞬时增大4、下表是某同学测量胸围差的记录,则该同学的胸围差是()A、4厘米;B、7厘米;C、11厘米;D、3厘米。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二)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二)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二)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概述肺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2.通过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分析呼吸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关系;重点难点: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一、快乐预习:学生根据预习学案,小组合作完成预习。

任务一:阅读教材49-51页“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读P50“材料分析”思考讨论1、甲瓶、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2、实验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二、合作探究:1:读P50-51三段内容,观察“图I V—27”,回答以下问题:1、概括总结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1)肺泡数目,(2)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便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2、叙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三、拓展提高:1、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2、为什么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四、感恩达标1.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A.肺B.血液C.细胞D.心脏2.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层数为()A.1层B.2层C.3层D.4层3.人在溺水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煤气中毒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4.某夫妇被怀疑害死了一女婴,法医在鉴定时将死婴的肺部剪下一块,投入水中,结果肺块下沉,法医判断婴儿为产前死亡,这对夫妇无罪。

法医判定的理由是()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B.肺会吸水呈海面状C.肺泡充满了血液D.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5.识图作答(根据“[]”内编号,横线填文字。

)右图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问:(1)肺泡的结构特点是:肺泡壁,由构成。

这一特点,使肺泡适宜于。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_第2课时》导学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_第2课时》导学案

课型:综合课设计:审核:审批: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课题: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 2 课时累计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47 页至 48 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一、解读目标导入:目标:1.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

2.能灵活运用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知识。

二、夯实基础【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1、气体成分变化: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含量减少,的含量增加。

2、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肺泡外面的包绕着丰富的。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

3、气体交换:肺泡中的进入血液,血液中的进入肺泡。

【测一测】1、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这说明()A、人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人呼出的气体不含氧C、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D、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含量增加2、(2009 山东青岛)下列叙述中,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的是()A 肺泡数目极多B 肺泡位于细支气管的末端C 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D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认真了解学习目标,圈点勾画关键词语,把握学习重点和难点。

【划一划】独学:不要急于完成导学案,先在书本中找到答案并做好笔记吧!【看一看】对学:三人共同体之间相互检查、纠错,从错误原因着手,纠正错误,并解决独学中产生的疑问。

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三、能力提升1、氧气被运送到哪里?在什么部位被利用?二氧化碳来自于哪里?2、如下图表示人体呼吸时,膈肌的不同活动状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肺内气压最大状态是【】,此时,肋间外肌(肋骨间的肌肉),膈肌,肺正在进行。

(2)膈肌收缩最紧张的状态是【】,此时,肋间外肌,肺正在进行。

7.会游泳的同学往往有这种体会:刚下水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身材,但是呼吸受到影响,体质下降。

为什么?四、知识梳理1、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运用:五、过关检测1、(2008 长沙,11)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是()A 肺泡数量多B 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C 肺泡壁薄D 以上都是学法指导:1、独学:自己尝试解决能力提升的问题。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导学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导学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导学案杨建民1、能概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2、通过资料分析等活动,能概述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3、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实验能力。

外界气体如何进入肺?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被排出?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由于学生未学到物理课中的扩散作用,且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此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课前预习部分:1.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叶,右肺有叶。

2.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间的肌肉和的结果。

3.胸腔底部是,主要是肌肉组织。

4、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使胸廓的上下径也。

呼气时,膈肌,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

5、我们吸入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不同的,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二氧化碳的含量。

课堂学习部分: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亲自试一试:请你将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吸气,然后深深呼气。

谈一谈:你有什么感觉?大胆猜想: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文中探秘:阅读课本45—46页内容,结合图4—29,总结:(1)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2)气体能进出肺的原因是什么?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观察图4-30,阅读教材P47内容,回答下面问题:(1)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目___;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___;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___,便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空气中的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同时,血液中的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然后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

(3)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的原理是。

(4)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输送到全身各处的里。

师生总结归纳呼吸的全过程:1.人体内与呼吸有关的主要肌肉是( )A.胸部的肌肉B.腹部肌肉C.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D.背部肌肉2.当我们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膈肌的活动状态是( )A.收缩、舒张B.舒张、收缩C.收缩、收缩D.舒张、舒张3.当我们进行体育活动时,呼吸活动会( )A.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B.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强D.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会增加4.肺泡壁是由( )A.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多成上皮细胞构成C.一层肌肉细胞构成D.多层肌肉细胞构成5.氧气进入体内最终要到达( )A.血液B.肺部C.心脏D.组织细胞6、右图是呼吸时胸廓和膈肌的示意图,把图号填入问题后面的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发生在肺里的气体交换复习学案、肺的结构学习目标:1 2、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3 一、知识整合组成、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1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肺:呼吸系统主要器官,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位于胸腔内,左肺两叶,右肺三叶,组成单位是肺泡。

一分钟大约进行16次有节奏的呼吸。

痰的形成: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能不停的将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氧气)(氧气)肺泡血液组织细胞(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于肺泡外面包绕着许多毛细血管。

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这种结构特点,适于在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

(2)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运送到组织细胞处,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氧气可以透过较薄的毛细血管壁进入到组织细胞内,同时,细胞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到血液中。

进入细胞的氧气,最终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参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人在平静状态下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时,肋骨上提,肋骨向上向外移动,是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膈肌收缩时,膈顶部,使胸廓的上径。

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肺内的气压下降,外界的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呼气时,正好相反,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二、近三年考试卷2012:下面关于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结果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A. 血液中的氧气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B. 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肺泡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D.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2011:人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的顶部A.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B.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C.下降,使胸廓的左右径增大 D.上升,使胸廓的左右径增大2010:人体内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A. 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B.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C. 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增加D.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减少三、自我检测题(一)填空题1、下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变化,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在,B图表示在。

(2)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1 / 12,使胸腔肌,肺内的气体压力相,肺随着容积,气体便被吸入。

应,肺,使胸腔容积(3)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气体便被排出。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随着、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2)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1(。

与血液间_________________)氧气要进入血液要依次穿过哪些结构?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肺泡的二氧化碳被呼出体外,要依次经过哪些器3(。

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出后,其变化是里面的流入从B(4)血液从A含量增大,而的含量减少了。

三图表示人在吸气和呼气、C中A、B4、如图3-8 时,胸廓、膈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为状态,根据所学的知识,你可以推断出,图A(1)图中的状态,膈肌处于C此时肋骨间的肌肉处于______ 状态,此时的胸廓容积。

图中的状态,表示状态,此时的膈肌处于C2)图B(同时肋骨间的肌肉处于状态,此状态时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

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了肺内______(3)从三个图的分析可以看出,吸气和呼气是由于气压的改变而实现的。

表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你分析以下3-95、如图的问题:,在其外面包绕着[ ]1)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它们壁都很薄,只由一层构成。

这种结构特[ ]丰富的之间进行交换,这一点充分体现了_______点适于气体在和的生物学观点。

________________ B,其含氧量。

2)血液由A流到(所示,甲、乙两个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

在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如图3-106次吸气和呼橡皮管,右手松开。

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

如此重复n 气后观察。

乙瓶1)现象:甲瓶()分析:甲瓶是因为(2 已瓶是因为(3)结论:7、右图是人体内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1)图中的X气体是,Y气体是。

图中的血液是在血管内流动,该血管壁是由层上皮细胞够成,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

(2)图中红细胞的氧来自于空气。

空气中的氧在人体肺的处进入血液,并与红细胞中的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3)图中血液里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食物在2 / 12消化道内被消化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在处被吸收进入血液。

按照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此处毛细血管流出的血液应该是,原因是:(4) (二)选择题)的。

、肺是呼吸系统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 1 D、胸腔、盆腔、颅腔 B、腹腔 C A )次2、正常成年人在平静时,肺有节奏地吸气和呼气,大约每分钟(2016 D、8 B、12 C、A、 ( )3、人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的顶部 B、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A、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D、上升,使胸廓的左右径增大C、下降,使胸廓的左右径增大、测量胸围差是先分别记录尽力吸气和尽力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再计算出两次胸围长4 )。

度之间的差数,一般情况下,需要测量三次,取它的( D、中间值、最小值 C、平均值 A、最大值 B )。

6、人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舒张的情况一次是( D、舒张,舒张、舒张,收缩 C、收缩,收缩 A、收缩,舒张B平均值为、某同学测自己的肺活量,三次测的结果分别是:385ml,3950ml,4000ml7 )3933ml。

他们的肺活量应该是(3933ml 、3950ml C、4000ml D A、3850ml B、)8、人体肺的分叶情况是(、左肺三叶,右肺两叶 C、左右肺各三DA、左、右肺各两叶 B、左肺两叶,右肺三叶)9、呼吸运动的完成依次是(、气体分子的扩散、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D A、肺泡的弹性 B、氧气和二氧化碳 C )、人体内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 10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B A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增加 DC)、下列过程中,能使静脉血遍成动脉血的是( 11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A、肺的通气)12、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出现的现象是( B、肺内气压减少、呼气 A、肺内气压减少,吸气 D、肺内气压增大、呼气C、肺内气压增大、吸气) 13、当膈肌收缩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膈顶部上升,胸廓的前后径缩小 A、膈顶部上升,胸廓上下径缩小、膈顶部上升,胸廓的前后径不变C、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 D )14、呼吸的意义是(、吸进氧,呼出二氧化碳 A、完成组织里你的气体交换 B 、合成有机物,净化血液、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C、人体吸入的氧最终会到达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氧将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被利用 15 )(D、细胞质 C、细胞膜 B、细胞核、线粒体 A ) 16、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除肺泡包绕着毛细血管外,还有( B、肺泡数目较多 A、支气管呈树枝状的分支、毛细血管中的血流速度慢、肺泡和毛细血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 D 于赖交换依的血肺在体肺泡和部毛细管之间气17、)(、呼吸作用、气体扩散作用 B、交换运动 C D呼吸运动A. 18、人的肺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与外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比()3 / 12A、始终低些B、始终高些C、时高时低D、一样高低1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适当的体力劳动,会使( )A、肺泡数目增多B、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C、呼吸肌的数目增多D、呼吸肌的细胞数目增多20、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要通过的细胞层数是()A、一层B、两层C、三层D、四层第六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熟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2、识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3、会区别三种血细胞以及三种血管。

第一课时:血液和血管要点梳理1、将一定量的血液加入抗凝剂一段时间, 待血液分层后,会明显的看到上层的部分是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叫,下面的一层呈色叫,中间薄薄的一层色是;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养料和体内产生的等。

2、试填表比较几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3、血液呈现红色,是因为红细胞中富含一种红色的的蛋白质,叫。

其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

4、血液的功能可以概括为:(1)运输(2)防御保护(3)调节体温5、填表比较三种血管:6、毛细血管的特点:(1)数量,分布;(2)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通过;(3)它的管壁薄,只由一层构成;(4)其管内血流速度。

这些特点,有利于与充分地进行。

学习指导:例1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或分离取决于血液中的:A.二氧化碳浓度 B. 氧的浓度C. 血红蛋白含量D.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能力例2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在显微镜下看到右图所示血管。

毛细血管是其中的,观察到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经典总结:区别三种血管的方法有:1、根据形态结构特点;2、根据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最慢的是。

4 / 123、根据血液流动方向(1)血液流动方向的参照物为心脏:血流远离心脏的是,血流离心脏越来越近的是。

(2)按照右图方式若发现血液从较小血管流向较大血管,这较大血管是[ ]。

相反是[ ]。

自我检测一、选择题1、在血液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A. 血浆B. 红细胞C. 白细胞D. 血小板、如右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2四支试管中,其中、D、B、C入A试、D、B试管中加入抗凝剂,CA 管中不)小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加任何物质,静置24、人们到医院看病时,有时需要作血常规化验,医生判断患者体内是否有炎症时,是根据3 )的数据高于正常值来作出判断的。

( D.血小板.红细胞 C.血浆中的葡萄糖含量A.白细胞 B )4、下列哪一组中含有血浆中不应该有的物质 (维生素、葡萄糖、激素 B. A.水、酶、无机盐、血小板氧、尿素、磷脂氨基酸、二氧化碳、血浆蛋白 D. C. )5、下列关于血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血小4红细胞具有防御功能;○3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1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2 血小板能释放出使血液凝固的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