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
粘均分子量解析

实验一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线型聚合物溶液的基本特性之一,是粘度比较大,并且其粘度值与分子量有关,因此可利用这一特性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粘度法尽管是一种相对的方法,但因其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子量适用范围大,又有相当好的实验精确度,所以成为人们最常用的实验技术,在生产和科研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 实验目的掌握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原理及实验技术。
二、基本原理聚合物溶液与小分子溶液不同,甚至在极稀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大的粘度。
粘度是分子运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因溶液浓度增加,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加,运动时阻力就增大。
表示聚合物溶液粘度和浓度关系的经验公式很多,最常用的是哈金斯(Huggins )公式2[][]spk c cηηη=+ --------------------------------------- (1)在给定的体系中k 是一个常数,它表征溶液中高分子间和高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另一个常用的式子是2[][]ln rc cηβηη=--------------------------------------- (2)式中k 与β均为常数,其中k 称为哈金斯参数。
对于柔性链聚合物良溶剂体系,k =1/3,k+β=l/2。
如果溶剂变劣,k 变大;如果聚合物有支化,随支化度增高而显著增加。
从(1)式和(2)式看出,如果用sp cη或ln r cη对c 作图并外推到c →0(即无限稀释),两条直线会在纵坐标上交于一点,其共同截距即为特性粘度[η],如图1-1所示0ln limlim[]sprc c ccηηη→→==----------------------------------------(3)图1-1通常式(1)和式(2)只是在了r η=1.2~2.0范围内为直线关系。
当溶液浓度太高或分子量太大均得不到直线,如图1-2所示。
此时只能降低浓度再做一次。
特性粘度[η]的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1)分子量:线型或轻度交联的聚合物分子量增大,[η]增大。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及其相关知识点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适用对象] 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制药工程、中药学〔国际交流方向〕、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学时] 4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
2、用乌氏粘度计测定聚乙烯醇的特性粘度,计算聚乙烯醇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
二、实验原理单体分子经加聚或缩聚过程便可合成高聚物。
并非高聚物每个分子的大小都一样,即聚合度不一定一样,所以高聚物摩尔质量是一个统计平均值。
对于聚合和解聚过程的机理和动力学的研究,以及为了改进和控制高聚物产品的性能,高聚物摩尔质量是必须掌握的重要数据之一。
高聚物溶液的特点是粘度特别大,原因在于其分子链长度远大于溶剂分子,加上溶剂化作用,使其在流动时受到较大的内摩擦阻力。
粘性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必须克制内摩擦阻力而做功。
其所受阻力的大小可用粘度系数η〔简称粘度〕来表示〔·1·1〕。
高聚物稀溶液的粘度是液体流动时内摩擦力大小的反映。
纯溶剂粘度反映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力,记作η0,高聚物溶液的粘度那么是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及η0三者之和。
在一样温度下,通常η>η0,相对于溶剂,溶液粘度增加的分数称为增比粘度,记作η,即η〔η-η0〕/η0而溶液粘度与纯溶剂粘度的比值称作相对粘度,记作ηr,即ηη/η0ηr反映的也是溶液的粘度行为,而η那么意味着已扣除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效应,仅反映了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和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效应。
高聚物溶液的增比粘度η往往随质量浓度C的增加而增加。
为了便于比拟,将单位浓度下所显示的增比粘度η 称为比浓粘度,而1nη那么称为比浓粘度。
当溶液无限稀释时,高聚物分子彼此相隔甚远,它们的相互作用可忽略,此时有关系式[η]称为特性粘度,它反映的是无限稀释溶液中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其值取决于溶剂的性质及高聚物分子的大小和形态。
由于ηr和η均是无因次量,所以[η]的单位是质量浓度C单位的倒数。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

实验 3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利用高聚物溶液的粘度与高聚物分子量的相互关系。
测定粘度可以计算分子量,这种方法称为粘度法,它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
2.学习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数据处理方法。
二、原理高分子溶液粘度的大小与其分子量,分子形状,溶液浓度溶剂性质。
温度等因素有关。
由于影响高聚物溶液粘度的因素较多,因此到目前为止,粘度与分子量的关系式还不能由理论式来计算,而是从经验而得。
在一定温度下,高分子溶液的特性粘度。
][η与高分子的分子量M 之间的经验公式:a KM =][η (1)在一定温度时,对某一高聚物—溶剂体系,公式中k 、α是常数,一般可查手册,如本体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苯溶剂中,测得温度C ︒±125时,71.01034.12=⨯=-αK ,从实验测得特性粘度][η就可以求出高聚物的分子量。
特性粘度的定义为溶液浓度无限稀的情况下比浓粘度(/)sp c η或比浓对数粘度(1/r n c η)ln ()limlimsp rc c ccηηη→→== (2)式(2)中)(00ηηηηη⋅=x 分别为溶液和纯溶剂在同一温度下的粘度称为相对粘度。
)(00t t t t x ⋅=η分别为稀溶液及纯溶液用同一粘度设计在同一温度下测得的流出时间)单位秒。
而01sp x ηηηηη-==-称之增比粘度。
高聚物溶液的粘度和浓度之间依赖关系。
有下列公式。
2()()spK C cηηη'=+ (3)C cl rn 2)()(ηβηη-=……(4) 从式(3)和(4)可看出比浓粘度spcη和比浓对数粘度cl rn η与浓度c 成线性关系。
因此可以sp c η对c 或c l r n η对c 作图可得出两条直线。
以浓度c 外推射。
两条直线在c =0处。
即纵轴上相交一点。
此点的截距即是特性粘度[η]然后根据(1)求出高聚物的分子量。
由上法求出的高聚物分子量是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ηM 称为粘均分子量。
乌氏粘度计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乌氏粘度计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用乌氏粘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粘度的实验技术及数据处理方法。
3、分析分子量大小对聚合物性能以及聚合物加工性能的关系及影响二、实验原理粘度是高聚物在稀溶液中流动过程所产生的内摩擦的反应,它主要是溶液分子间的摩擦、高聚物分子间的内摩擦、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
三种摩擦总和称为高聚物溶液的粘度η。
在25℃时,聚乙烯醇水溶液K=2×10-2,α=0.76。
对于无限稀释的条件下,ηr=t/t0 ηr:相对粘度; t:溶液流出时间;t0:溶剂流出时间用1nηr/c对c的图外推和用ηsp/c对c的图外推可得到共同的截矩-特性粘度[η],如图1所示.三、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和药品乌氏粘度计、恒温水槽、洗耳球、容量瓶、移液管、秒表、聚乙烯醇溶液等四、实验步骤1、温度调至25℃,安装粘度计垂直在水浴中2、溶剂流出时间t0的测定移取10 ml水放入粘度计中,待恒温后,将洗液吸入1球,当液面到达a时,开表计时,当液面到达b时停表,重复2次,每次相差小于0.28,取其平均值。
3、溶液流出时间t的测定移取10 ml聚乙烯醇放入粘度计中,反复混合后,测定c’=1/2的流出时间t1,然后再依次加入10ml蒸馏水稀释成浓度为1/3, 1/4, 1/5的溶液,分别测出t2, t3, t4。
五、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以ηSP/c、lnηr/ c对浓度c作图,得两条直线,外推至c→0得截距。
经换算,就得特性粘度[η],将[η]代入式子,即可换算出聚合物的分子量Mη六、注意事项1、测定粘度时粘度计一要垂直,二要放入恒温槽内。
2、用洗耳球吸溶液时要注意不能产生气泡,如果有气泡要消除后再进行流出时间的测定。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实验报告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实验报告篇一: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化学实验P 指导老师: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类型: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八、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乌氏黏度计测定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原理和方法。
2、测定聚合物聚乙二醇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
二、实验原理聚合物溶液的特点是黏度特别大,原因在于其分子链长度远大于溶剂分子,加上溶剂化作用,使其在流动时受到较大的内摩擦阻力。
黏性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必须克服内摩擦阻力而做功。
黏性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可用黏度系数(简称黏度)来表示(kg·m-1·s-1)。
纯溶剂黏度反映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力,记作η0,聚合物溶液的黏度η则是聚合物分子间的内摩擦、聚合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以及η0三者之和。
在相同温度下,通常η>η0,相对于溶剂,溶液黏度增加的分数称为增比黏度,记作ηsp,即ηsp=(η-η0)/η0 溶液黏度与纯溶剂黏度的比值称作相对黏度,记作ηr,即ηr=η/η0ηr反映的也是溶液的黏度行为;而ηsp则意味着已扣除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效应,仅反映了聚合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和聚合物分子间的内摩擦效应。
聚合物溶液的增比黏度ηsp往往随质量浓度C的增加而增加。
为了便于比较,将单位浓度下所显示的增比黏度ηsp /C称为比浓黏度,而1nηr/C则称为比浓黏度。
当溶液无限稀释时,聚合物分子彼此相隔甚远,它们的相互作用可忽略,此时有关系式limc?0spclimrcc?0[η]称为特性黏度,它反映的是无限稀释溶液中聚合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其值取决于溶剂的性质及聚合物分子的大小和形态。
01-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实验一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粘度法是一种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相对方法,但因为其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子量适用范围大,实验精度也较高,所以粘度法是聚合物分子量测定方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
粘度法除了主要用来测定粘均分子量外,还可用于测定溶液中的大分子尺寸,测定聚合物的溶度参数等。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熟练掌握测定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实验技术及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在高分子溶液中,我们所感兴趣的不是溶液的绝对粘度,而是当高分子进入溶液后所引起的溶液粘度的变化。
如果用η0表示纯溶剂的粘度,η表示高分子溶液的粘度,则有:相对粘度 ηr : 0r ηηη=(1.1)增比粘度 ηsp : 01sp r ηηηηη-==- (1.2) 特性粘数 [η ]: 00ln []limlimsprc c c cηηη→→== (1.3)其中,spcη称为比浓粘度,表示浓度为c 的情况下,单位浓度增加对溶液增比粘度的贡献。
ln rcη称为比浓对数粘度,表示在浓度为c 的情况下,单位浓度增加对溶液相对粘度自然对数值的贡献。
它们都随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特性粘数[η]表示高分子溶液浓度c →0时,单位浓度的增加对溶液增比粘度或相对粘度对数的贡献,其数值不随溶液浓度大小而变化,但随浓度的表示方法而异。
特性粘数的单位是浓度单位的倒数,即dl/g 或ml/g 。
高分子溶液的粘度与其分子量有关,同时对溶液的浓度也有很大的依赖性。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就需要消除浓度对粘度的影响,因此,实验中主要是测量高分子溶液的特性粘数[η]。
表达溶液粘度与浓度关系的经验方程式很多,应用较为广泛的有如下两个:2[]'[]spk c cηηη=+ (1.4)2ln [][]rc cηηβη=- (1.5) 式中,'k 和β都是常数。
由此可以看出,只要配制几个不同浓度的高分子溶液,分别测定溶液及纯溶剂的粘度,然后计算出sp cη和ln r c η,在同一张图中分别作sp c c η 、ln r c c η的图可以得到两条直线,将两条直线外推至0c →,其共同的截距即为特性粘数[η],如下图所示。
粘度法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

粘度法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粘度法是一种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常用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测量聚合物在溶液中的流动性质,确定其相对分子量的一种间接方法。
粘度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与其相对分子量之间的关系来推导出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
粘度是指流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流动的阻力大小。
在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中,由于聚合物链的存在,会使得溶液的粘度增大。
聚合物链的长度越大,粘度的增加越明显。
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来间接评估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
粘度的测量通常是通过粘度计来实现的,其中常用的有几种类型的粘度计可供选择。
在应用粘度法进行高聚物相对分子量测量时,首先需要制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聚合物溶液。
浓度的不同可以通过改变溶液中聚合物的含量来实现。
随后,用粘度计测量这些溶液的粘度。
根据粘度的测量结果,可以利用经验关系或者标准曲线来计算出相对分子量。
粘度法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一个常用模型是马尔科夫振荡器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聚合物链的运动可以类比为马尔科夫链的过程。
马尔科夫链是指一个随机过程,其中当前状态的概率分布只与前一个状态有关。
在聚合物链的振荡器模型中,该模型可以用于描述聚合物的剪切流动。
根据马尔科夫振荡器模型,聚合物链的振荡渐进地趋于平衡态,且其运动最终收敛到一种稳定的分布。
通过测量不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可以得到聚合物链的运动过程。
根据这个模型,可以计算出不同浓度下的聚合物溶液粘度与溶质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
然而,粘度法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方法需要制备多个浓度不同的溶液来进行测量,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验工作。
此外,对于一些分子量较大的高聚物,粘度的测量结果可能会遇到困难。
对于这些聚合物,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能会有所降低。
总而言之,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方法。
通过测量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可以间接评估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
粘度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实验七:粘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

化学基础实验——物理化学部分
实验步骤
3.溶剂流出时间的测定: 将粘度计内的溶液倒掉后,用蒸馏水洗 净粘度计,尤其要反复流洗粘度计的毛细 管部分。然后由A管加入约10mL蒸馏水。用 同法测定溶剂流出的时间t0,3次,取平均 值。
德州学院化学系
化学基础实验——物理化学部分
数据处理
1.将所测的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原始溶液浓度C0 (g·cm-3); 恒温温度 25 ℃ .
测得刻度a、b之间的液体流经毛细管所需时间, 即为流出时间. 3次,相差不大于0.3s,取平
均值。
德州学院化学系
化学基础实验——物理化学部分
实验步骤
(4).然后依次由A管用移液管加入5mL、5mL、10 mL、10mL蒸馏水,将溶液稀释(稀释后浓度分 别为2/3,1/2,1/3,1/4),使溶液浓度分别 为C2、C3、C4、C5,用同法测定每份溶液流经 毛细管的时间t2、t3、t4、t5。 应注意每次加 入蒸馏水后,要充分混合均匀,并由B管 抽气 , 抽洗粘度计的E球和G球,使粘度计内溶液各处 的浓度相等(淋洗2-3次)。
M为粘均分子量; K为比例常数;α是与分子 形状有关的经验参数。
德州学院化学系
化学基础实验——物理化学部分
实验原理
K和α 值与温度、聚合物、溶剂性质有关,
也和分子量大小有关。 K值受温度的影响较明显,而α 值主要取决 于高分子线团在某温度下,某溶剂中 舒展的 程度,其数值介于0.5~1之间。 K与α 的数值可通过其它绝对方法确定,例 如渗透压法、光散射法等,从粘度法只能测定 得[η ]。
德州学院化学系
化学基础实验——物理化学部分
实验原理
当溶液的密度和溶剂的密度近似相等,因 此可将η r写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实验五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 (Ubbelchde Viscosity Measurement) 1. 目的要求 1) 掌握使用乌氏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原理; 2) 掌握乌氏粘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粘度实验技术及数据处理方法; 3) 分析分子量大小对聚合物性能以及对聚合物加工性能的关系及影响。
2. 基本原理 聚合物稀溶液的粘度主要反应了液体分子之间因流动或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内摩擦阻力。 内摩擦阻力与聚合物的结构、溶剂的性质、溶液的浓度及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有关,它的数值越大,表明溶液的粘度越大。 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变化,一般采用下列的粘度量来描述。
1)相对粘度,又称粘度比, 用r表示。
它是相同温度条件下,溶液粘度与纯溶剂粘度0之比,表示为:
0/r (2-1) 相对粘度是一个无因次量,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低剪切速率下的聚合物溶液,其值一般大于1。
2)增比粘度(粘度相对增量),用sp表示,是相对于溶剂来说,溶液粘度增加的分数:
1/)(00rsp
(2-2)
3)比浓粘度(粘数),对于高分子溶液,粘度相对增量往往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常用其与浓度c之比来表示溶液的粘度,成为比浓粘度或粘数,即:
ccrsp/)1(/ (2-3)
粘数的因次是浓度的倒数,一般用ml/g表示。 4)比浓对数粘度(对数粘度),其定义是相对粘度(粘度比)的自然对数与浓度之比,即:
ccspr
)1ln(ln
(2-4)
单位为浓度的倒数,常用ml/g表示。 5)特性粘度(极限粘度),其定义为比浓粘度(粘数)csp/或比浓对数粘度(对数粘
度)cr/ln在无限稀释时的外推值,用][表示,即: )/(lnlim)/(lim][00ccrcspc (2-5)
][称为特性粘度(或极限粘度),其值与浓度无关,量纲是浓度的倒数。 20
实验证明,对于给定聚合物,在给定的溶剂和温度下,][的数值仅由试样的分子量
M
所决定。实验证明,][与M的关系如下: KM][
(2-6)
上式称为Mark-Houwink方程。 式中:K—比例常数; —扩张因子,与溶液中聚合物分子的形态有关;
M—粘均分子量。
(注:一些常用聚合物的K、值见附表2-1所示。) K、与温度、聚合物种类和溶剂性质有关,K值受温度的影响较明显,而值主要取决于高分子线团在溶剂中舒展的程度,一般介于0.5~1.0之间。在一定温度下,对给定聚合
物-溶剂体系,一定的分子量范围内K、值为一常数,][只与分子量大小有关。K、值可从有关手册中查到(见附表2-1),或采用几个标准试样由式(2-6)进行测定,标准试样的分子量由绝对方法(如渗透压和光散射法等)确定。 在一定温度下,聚合物溶液粘度对浓度有一定的依赖关系,通常用哈金斯(Huggins)方程描述为:
ckcsp2][][/ (2-7)
或用克拉默(Kraemer)方程描述为: ccr2][][/ln (2-8)
对于给定的聚合物,在给定温度和溶剂时,k和应为常数。其中,k称为哈金斯(Huggins)常数,它表示溶液中高分子间和高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k值一般说来对分子量并不敏感。对于线形柔性链高分子良溶剂体系,k=0.3~0.4,k=0.5。用sp
对c的图外推和用cr/ln对c的图外推可得到共同的截距][,如图2-1所示,由式(2-7)和式(2-8)可得到一点法求][的方程: 2/1)]ln(2)[/1(][rspc (2-9) 21
由上可见,用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关键在于][的求得,最为方便的是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溶液的相对粘度(粘度比)。常用的粘度计为乌氏(Ubbelchde)粘度计(如图2-2所示),其特点是溶液的体积对测量没有影响,所以可以在粘度计内采取逐步稀释的方法得到不同浓度的溶液。 根据相对粘度(粘度比)定义
)/)/1(201(0020AtBtAtBtr
(2-10)
式中,、0分别为溶液和溶剂的密度。因溶液很稀,0;A和B为粘度计常数;t和t0分别为溶液和溶剂在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即液面经过刻线a和b所需时间。在恒温条件下,用同一支粘度计测定溶液和溶剂的流出时间,如果溶剂在该粘度计中的流出时间大于
100秒,则动能校正项2/AtB远小于1(有关动能校正,可参考有关资料),因此溶液的粘度比为
0/ttr (2-11)
试样溶液浓度一般在0.01g/ml以下,使r值在1.05~2.5之间较为适宜。最大不应超过3.0。
3. 试样与仪器 1) 仪器 如表2-1所示。 表2-1 粘度测定仪器一览表
名称 规格 数量 乌氏粘度计 溶剂流出体积大于100s 1支 恒温水槽 温度波动不大于±0.05℃ 1套 容量瓶 25ml 2只 100ml 2只
玻璃砂芯漏斗 3号 2只 22
移液管 5ml 1支 10ml 2支
秒表 1/10s 1只 吸球 橡皮 1只 医用乳胶管 1506 附注 恒温水槽包括电动搅拌机1台,加热器1个,继电器1个,水银触点温度计1支,50℃十分之一刻度温度计1支。 测量分子量用的主要仪器是粘度计和恒温水槽,其中恒温水槽要求具有较高的温度精度和小的温度分布。 2) 药品 ①待测试样聚苯乙烯1g或丁苯橡胶1g;②溶剂:甲苯(AR)100ml, 丙酮(CP)100ml。
4. 实验步骤 1) 调节恒温槽温度至25±0.1℃。 2) 配制聚合物溶液
准确称取100-500mg试样放入100ml清洁干燥的容量瓶中,倒入约80ml甲苯,使之溶
解,待试样完全溶解之后放入已调节好的恒温槽中,溶剂瓶也放入恒温槽中。再加溶剂至刻度,取出摇匀,用3号玻璃砂芯漏斗过滤到另一100ml容量瓶中,放入恒温槽恒温待用,容量瓶及玻璃砂芯漏斗,用后立即洗涤。玻璃砂芯漏斗要用含3%硝酸钠的硫酸溶液洗涤,再用蒸馏水抽滤,烘干待用。 3) 洗涤粘度计 粘度计和待测液体的清洁是决定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若是新的粘度计应先用洗液洗, 再用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洗三次,烘干待用。对已用过的粘度计,则先用甲苯(溶剂)灌入粘度计中浸洗出去留在粘度计中的高分子,尤其是毛细管部分要反复用溶剂清洗,洗毕,倾去甲苯液(倒入回收瓶中),再用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洗涤,最后烘干。 4) 溶液流出时间t的测定 a. 将清洁干燥的乌氏粘度计垂直地放入恒温水槽内,是水面完全浸没小球。用移液管吸 被测溶液10ml,从A管注入E球中(注意尽量不要将溶液沾在管壁上),于25℃恒温槽中恒温3分钟(如果溶液没有放在恒温水浴中),然后进行测定。在C管套一乳胶管,用手捏住,使之不通气。在B管用吸球将E球的溶剂吸起,经毛细管及F球吸入G球,然后先松开吸球,在松开C管橡皮管,让C管通大气,随即,被吸起的溶剂开始流回E球,此时操作者要集中精神,用眼睛水平地注视正在下降的液面,并用秒表准确地测出液面流经a线和b线之间所需的时间t,并记录。重复上述操作三次,每次的相差不大于0.2秒。取三次的平均值为t1。 b. 用移液管加入5ml预先恒温好的甲苯,对上述溶液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溶液浓度(c2) 23
即为起始浓度c1的2/3。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测定浓度为c2的溶液的留出时间t2。与此同时,一次加入甲苯5ml、10ml、10ml,使溶液浓度成为起始浓度的1/2、1/3、1/4,分别测定其流出时间t3、t4、t5并记录之(注意每次加入纯溶剂后,一定要混合均匀,且要等到恒温后在测定)。 5)溶剂流出时间t0的测定 测定t后,将粘度计中的溶液倒入回收瓶,并用已过滤的甲苯洗涤粘度计两次,然后倒入回收瓶,用干净的移液管吸取已恒温好的甲苯10ml,移入粘度计,恒温2分钟,按前面的步骤,测定溶剂流出时间t0。 6)粘度计洗涤 测量完毕后,取出粘度计,将溶剂倒入回收瓶中,把粘度计放入烘箱烘干,等待下次再用。
5. 注意事项 1) 粘度计必须保证干净,溶剂、溶液也必须过滤纯净; 2) 粘度计材质为玻璃,容易碰坏,尤其是B、C管,操作要特别小心; 3) 恒温槽温度要严格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4) 粘度计安装要垂直,读数要求准确。
6. 数据处理 1) 记录格式如表2-1所示。 2) 为作图方便,用相对浓度c′来计算和作图。
3) 外推法作图计算聚合物的分子量M
以csp/、cr/ln对浓度c′作图,得两条直线,外推至c′ 0得截距。经换算, 就得特性粘度][,将][代入式(2-6),即可换算出聚合物的分子量M。 4) 用“一点法”计算聚合物的分子量M 实际工作中,希望简化操作,快速得到产品的分子量。“一点法”只要在一个浓度下测 定粘度比r,用式(2-9)即可算出其分子量M。
7. 问题讨论 1) 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式相对方法吗?为什么?查K、值时应注意什么? 2) 粘度法测定分子量有何优点?影响因素有哪些? 3) 比较聚苯乙烯和丁苯橡胶分子量的差别,从中可说明哪些问题?
4) 试比较(2-6)式与(2-9)式求M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