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分散系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1 第1讲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性质的分散系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1 第1讲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性质的分散系

第1讲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性质的分散系考纲要求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含义。

2.掌握物质分类的常用方法,理解常见不同类型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4.知道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等性质不作要求)。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原子、分子、离子概念比较(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元素组成物质元素――→组成⎩⎪⎨⎪⎧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纯净物与混合物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2)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3)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无机化合物⎩⎪⎪⎪⎪⎪⎪⎪⎪⎪⎨⎪⎪⎪⎪⎪⎪⎪⎪⎪⎧氢化物:HCl 、H 2S 、H 2O 、NH 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 、NO 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酸性氧化物:CO 2、P 2O 5等两性氧化物:Al 2O 3等过氧化物:Na 2O 2、H 2O 2等酸⎩⎪⎪⎨⎪⎪⎧按电离出的H +数⎩⎪⎨⎪⎧一元酸:HCl 、HNO 3等二元酸:H 2SO 4、H 2S 等三元酸:H 3PO 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 无氧酸:HCl 、H 2S 等含氧酸:HClO 4、H 2SO 4等按酸性强弱⎩⎪⎨⎪⎧ 强酸:HCl 、H 2SO 4、HNO 3等弱酸:CH 3COOH 、HF 等按有无挥发性⎩⎪⎨⎪⎧ 挥发性酸:HNO 3、HCl 等难挥发性酸:H 2SO 4、H 3PO 4等碱⎩⎨⎧按水溶性⎩⎪⎨⎪⎧ 可溶性碱:NaOH 、KOH 、Ba (OH )2等难溶性碱:Mg (OH )2、Cu (OH )2等按碱性强弱⎩⎪⎨⎪⎧ 强碱:NaOH 、Ba (OH )2、KOH 等弱碱:NH 3·H 2O 等盐⎩⎪⎨⎪⎧正盐:BaSO 4、KNO 3、NaCl 等酸式盐:NaHCO 3、KHSO 4等碱式盐:Cu 2(OH )2CO 3等复盐:KAl (SO 4)2·12H 2O 等1.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物质组成成分的判断(1)现在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STM 技术可以“看”到越来越细微的结构,并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2)Na 、NaCl 、SiO 2、H 2SO 4都称为分子式( )(3)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4)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5)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的原子() 答案(1)√(2)×(3)√(4)×(5)×解析(3)MnO-4、AlO-2均为阴离子。

物质的分类和分散系

物质的分类和分散系

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用明矾净水 ③医药上用三氯化铁止
血 ④ 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全部
分析:①盐卤的主要成份是MgCl2等电解质,豆浆的主要成分是由蛋白质形成的液 溶胶。用盐卤点豆腐是利用电解质使液溶胶发生聚沉。 ②明矾的水溶液中含Al3+,Al3+与水作用产生Al(OH)3,Al(OH)3以胶体形式存在。 Al(OH)3胶粒吸附作用很强,能吸附水中的杂质和其它胶粒,例如粘土形成的胶粒, 聚沉成较大的微粒而沉淀,使水得到净化。
(1)按照分散质或分 散剂的聚集状态(气、 液、固)来分
请你试着举出这9种 分散系的实例,并与 周围的同学交流。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实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盐酸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油漆 泡沫塑料、活性炭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通电一段时间后
现象:阴极颜色逐渐变深,阳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 结论: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某些胶体粒子所带电荷情况:
带正电荷的胶体粒子: 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荷的胶体粒子: 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
注意:整个胶体呈电中性。 淀粉胶体粒子因不吸附阴、阳离子而 不带电,所以无电泳现象。
涂料、颜料的制造,洗涤剂、喷雾剂的使用等 静电除尘器除飘尘,用豆浆制作豆腐,明矾净水, 江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 利用胶体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方法净化 胶体
思考与交流 • 1. 如何鉴别溶液和胶体?
• 2. 如何分离胶体中混有的小分子或离子 (胶体的纯化的方法)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分散系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分散系

丁达尔效应(胶体所特有的性质)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能产生光亮的通路, 像这样的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所特有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物理方法.
科学探究
多媒体展示
(3)胶体和浊液的比较
Fe(OH)3胶体 泥水
过滤后的现象 滤纸无固体小颗粒 滤纸有固体小颗粒
拓展: 溶液能透过半透膜;胶体和浊液不能透过半透膜
溶液(<1 nm) 胶体(介于1~100 nm) 浊液(>100 nm)
CuSO4溶液
Fe(OH)3胶体
豆浆、牛奶等
泥沙浊液
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三类分散系的稳定性比较:
分散系 颗粒大小 溶液 < 1 nm 胶体 1~100 nm 浊液 > 100 nm
稳定性 稳定
介稳性
不稳定
溶液< 1 nm 胶体 浊液> 100 nm
3.下列不属于胶体的是 [ A ]
A.水银
B.烟、云、雾
C.有色玻璃 D.淀粉溶液
4.鉴别胶体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
是 [D ]
A.蒸发 B.从外观观察 C.稀释 D.利用丁达尔现象实验
巩固练习: 5.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是( ) A. 胶粒直径小于1nm B. 胶粒做布朗运动 C. 胶粒带正电荷 D. 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4、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利用此性质可鉴别胶体与溶液。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丁达尔效应吗?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 射入密林时形成的光路
灯光射入暗室形成的光柱
黑夜当中,马路的汽车打开车灯时 形成光亮的通路
(2)布郎运动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小颗粒作不 停地,无秩序地运动,这种现象叫 做布朗运动。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物质的分散系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物质的分散系练习含答案

第三单元物质的分散系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分散系1.下列物质不属于分散系的是( )A.蒸馏水B.氯化钠溶液C.泥浆水D.淀粉溶液2.(2024江苏淮安期中调研)202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量子点”发现和发展方面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所谓的“量子点”,属于半导体范畴,在1~10 nm之间。

下列哪种分散系的分散质尺寸更接近“量子点”的尺寸( )A.氯化钠溶液B.碳酸钙悬浊液C.蔗糖溶液D.氢氧化铁胶体3.(2024吉林长春第二实验中学月考)下列分散系中最不稳定的是( )A.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得到的无色溶液B.向沸水中逐滴滴加FeCl3饱和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C.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分散系D.向Fe(OH)3固体中加入适量盐酸得到的棕黄色液体题组二胶体的性质和应用4.(易错题)(教材习题改编)(2024江苏盐城五校联考)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①云、雾、烟②酒精溶液③FeCl3溶液④水⑤稀豆浆A.①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②③5.(2024江苏南京六校联合体联合调研)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B.可以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C.“纳米铜”是一种颗粒直径为纳米级的铜材料,属于胶体D.明矾可用于净水,因明矾中的Al3+可以和水反应生成Al(OH)3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6.(2024河北石家庄第四十四中学月考)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填“甲”“乙”或“丙”)。

该同学想证明Fe(OH)3胶体已经制备成功,他可以利用进行检验。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三单元物质的分散系第1课时常见分散系胶体学生用书苏教版必修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三单元物质的分散系第1课时常见分散系胶体学生用书苏教版必修

第三单元物质的分散系第1课时常见分散系胶体课程目标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种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了解胶体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图说考点学业基础——自学·思记·尝试[新知预习]1.分散系(1)分散系概念:把由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剂)中形成的混合物体系,称为分散系。

(2)按分散质、分散剂状态进行分类,共有__________种组合。

按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3)分类{2.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时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直径在10-9~10-7 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 )(2)胶体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

( )(3)胶体一般比较稳定,不易产生沉淀。

( )(4)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

( )(5)根据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 )(6)NaCl溶液、水、泥浆、淀粉溶液都属于胶体。

( )(7)FeCl3溶液呈电中性,Fe(OH)3胶体带电,通电时可以定向移动。

( )(8)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 )2.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白酒B.食盐水C.淀粉溶液 D.碘酒3.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丁达尔效应B.可以透过滤纸C.布朗运动D.分散质颗粒的直径在10-9~10-7 m之间4.2022年春节,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热映,激发了国人的爱国之心。

冰墩墩同学去电影院观看电影,发现放映室射到屏幕上的光形成了明亮的光柱,他立即用学过的化学知识“丁达尔效应”解释了这种现象。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NaCl溶液 B.蔗糖溶液C.CuSO4溶液 D.AgI胶体核心素养——合作·探究·分享提升点1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例1胶体、浊液与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 )A.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B.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荷C.分散系是否稳定D.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提升1] 雾霾天气,就是“气溶胶细小粒子在高湿度条件下引发的低能见度事件”。

高一化学分散系及分类

高一化学分散系及分类

能否透过滤 纸
能否透过半 透膜
能 能
不能 不能
??
??
?
科学探究2
3.分别用激光笔照射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 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
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
实验:光束分别通过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胶体里 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shangshigongsi/ 上市路崎岖蜿蜒,狭窄处两边的杂草和荆棘遮挡了路面,我只好把自行车扔在半道上,徒步前行,脚下的碎石把脚硌 得生疼。 一只野兔突然从身旁的草丛里窜出来渐渐地在我的视线里消失,惊动了不远处的山鸡,山鸡便呱呱地叫着飞向远方。 这真是多见兔子少见人的鬼地方!我心里这么想着,喘着粗气一惊一乍地向山里走去„„ “苏林——”山间小道上传来了肖艳的喊声。 我不顾一切地冲向前去„„ “荷花„„怎么样了?”我气喘吁吁地问。 “快„„快„„去已院!”肖艳来不及多说。 我接过肖艳怀里的荷花,飞也似地向山下跑去。 肖艳骑着自行车追了上来,“快„„快上车!” 还没等车子停稳,我一只手抱着荷花,一只手抓住后座跳了上去。 “你们快去„„我随后就到„„”马大嫂被远远地甩在身后。 也不知肖艳从哪儿来了这股力量,一口气窜出了七八里路,来到了镇已院。 诊室里亮着灯,三哥正在灯下看书。 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天已黑了下来。 “三哥,荷花病了„„”我一边说一边把荷花抱到他跟前。 掀开襁褓的盖头,露出了荷花圆圆的小脸。三哥仔细地端详一番后,小心翼翼地把体温表放到荷花的腋下。 这时,马天栓夫妻也开着拖拉机赶到了已院。 “荷花究竟是怎么了?”马大嫂进门就问。 三哥紧皱着眉头思索良久,终于发问了,“这孩子是不是没有定时打防疫针?” “这„„”马天栓支吾着说不出话来,瞪着大眼偷偷地看他的妻子。看他的样子,我知道他要马大嫂去解围。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三单元物质的分散系提升训练(含解析)苏教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三单元物质的分散系提升训练(含解析)苏教

第三单元物质的分散系基础过关练题组一物质的分散系1.下列对溶液、胶体和浊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三种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顺序:浊液>胶体>溶液B.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稳定存在C.溶液和胶体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而浊液不透明D.胶体能透过滤纸2.借助新的显微技术,能成功观察到直径小于2×10-7m的粒子。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 )A.雾B.蛋白质溶液C.石灰乳D.硝酸钾溶液3.下列关于硫酸铜溶液和泥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混合物B.都是分散系C.分散剂相同D.分散质粒子相同4.(2021广东湛江二十一中高一上期中)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C.是否能通过滤纸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5.(2020浙江金华曙光学校高一上月考)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大的是( )A.蔗糖溶液B.Fe(OH)3胶体C.稀豆浆D.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乳浊液)题组二胶体的性质和应用6.(2021北京景山学校高一上期末)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泥浆4溶液C.Fe(OH)3胶体D.酒精溶液7.血液属于胶体,透析是除去肾衰竭病人血液中的毒性物质从而拯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方法。

透析的原理是( )A.蒸发B.电泳C.过滤D.渗析8.(2021海南三亚华侨学校高一上月考)下列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稀豆浆B.硫酸铜溶液C.淀粉溶液D.雾9.(2020甘肃兰大附中高一上期中)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正确的操作是( )A.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中即可B.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即可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可D.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题组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0.电解质是指( )A.导电性很强的物质B.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C.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全部电离的化合物D.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11.(2020天津高一学业考试)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溶液C.蔗糖12.下列状态的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 )A.金属铜B.碳酸钠晶体C.硝酸钠溶液D.熔融氯化钠13.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深度解析)溶液、BaSO4B.铜、二氧化硫C.液态的醋酸、酒精D.熔融的KNO 3、硫酸溶液题组四电离及电离方程式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于水后,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碳属于电解质D.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15.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4Na ++HS O 4- 3Na ++H ++C O 32- C.Ba(NO 3)2Ba 2++2N O 3- 2Ba 2++C l 22-16.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3H ++N 5++3O 2-B.Ca(OH)2Ca 2++(OH -)23Al +3+3Cl -2(SO 4)32Al 3++3S O 42- 能力提升练题组一分散系的分类及特性1.(2020安徽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自测,)“钴酞菁(直径为1.3×10-9m)”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钴酞菁”分子恢复了磁性。

物质的分类和分散系

物质的分类和分散系

盐的分类
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 结合的化合物。
1.按阴、阳离子来分:
阳离子: K+ Na+ NH4+ Cu2+ Ca2+
阴离子: NO3- SO42- Cl- CO32- PO43-
2.按是否可溶于水:
可溶性盐: K+ Na+ NH4+ NO3+ SO42- Cl难溶性盐: CO32- PO43- AgCl BaSO4
8.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直径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C )
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 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 色沉淀
6.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答案 D
7.在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
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烟尘对空气的污染。这种
除尘法的原理是( )
A.渗析
B.电泳
C.聚沉
D.丁达尔效应
答案 B
• 按是否含氧:含氧酸、无氧酸
酸 按提供氢离
子数目: 一元酸、二元酸……
按挥发性: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
碱的分类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
氢氧根(OH-)的化合物。
按强弱
可溶性碱:
碱 按溶解性
KOH NaOH Ba(OH)2 NH3•H2O
难溶性碱:
按提供OH的数目
Cu(OH)2 Fe(OH)3 Mg(OH)2 Zn(OH)2

稳定

介稳定

不稳定
强调 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粒子直径的大小
课堂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分散系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
【考情分析】
考查特点①以具体的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考查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相互转化及变化实质的判断,如2011年海南化学
T3,2011年山东理综T9等;
②物质组成成分及相关性质、用途的判断,如2012年天津理
综T1,2010年上海化学T4、T5

考策略①抓牢有关物质组成、性质及变化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解有关物质的用途;
②注意易混概念间的辨析,如干馏、蒸馏和分馏的区别等
1.(2012年天津理综,1,6分)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 )
A.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CaO能与SO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C.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D.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
解析:A.75%的酒精具有杀菌消毒的能力,可使蛋白质变性,A
对;B.CaO+SO2CaSO3,因此可用于工业燃煤脱硫,B对;C.明矾水解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但不具有漂白性;D.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D对。

答案:C。

2.(2011年山东理综)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B.BaSO4在医学上用做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C.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
解析: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是根据沸点不同来分离各种烃的混合物,属于物理变化,A错;Ba2+是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毒,BaSO4用作钡餐是因为其难溶于水、难溶于酸,B错;14C与12C互为同位素,C错;葡萄糖注射液是溶液,不是胶体,也就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D正确。

答案:D。

本题选项C涉及“四同”的考查,即“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四个易混概念的辨析。

应用时关键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