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实验报告册答案

合集下载

化学实验报告册答案

化学实验报告册答案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目的:1. 熟悉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正确使用滴定管、移液管等仪器。

3. 掌握滴定终点判断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酸碱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根据所消耗的酸或碱的体积,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实验仪器:1. 酸式滴定管2. 碱式滴定管3. 移液管4. 容量瓶5. 烧杯6. 滴定管夹7. 滴定台8. 酸碱指示剂(如酚酞)9. 待测溶液(如NaOH溶液)10. 标准溶液(如HCl溶液)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仪器是否完好。

2. 标准溶液的配制:根据实验要求,准确称取一定量的HCl固体,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

3. 待测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一定量的NaOH固体,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待测溶液。

4. 滴定前的准备:用待测溶液润洗滴定管,然后用移液管准确吸取25.00mL待测溶液于烧杯中。

5. 滴定: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用酸式滴定管逐滴加入标准溶液,边滴边搅拌,直至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6. 计算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根据公式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实验数据:1. 标准溶液的浓度:0.1000 mol/L2. 待测溶液的浓度:?3. 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20.00 mL4. 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无色变为粉红色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如下:n(NaOH) = c(HCl) × V(HCl) = 0.1000 mol/L × 20.00 mL × 10^-3 L/mL =0.00200 molc(NaOH) = n(NaOH) / V(NaOH) = 0.00200 mol / 25.00 mL × 10^-3 L/mL =0.0800 mol/L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了待测溶液的浓度,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相符,表明实验操作正确,数据可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报告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报告

!"#$%&'()*+,"!*O+,ij !kl)mXGJnopJHI2345!-药店里的医用葡萄糖水浓度是多少+药店里的医用葡萄糖水一般有+D 与!&D 两种注射液和+&D 的针剂$+D ,!&D ,+&D 表示什么意义呢+例如%+D 的葡萄糖是指每!&&)6的注射用水中含有+E 的葡萄糖$葡萄糖水的密度可以看成!E +)6!医院给某一患者输入一瓶+&&)6的+D 葡萄糖注射液!可以看成输入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和水分别是*+E ,%'+E$*-医用双氧水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分医用,军用和工业用三种!日常消毒的是医用双氧水!医用双氧水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一般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双氧水具有氧化作用!但医用双氧水浓度不高于,D !涂在创伤面!会有灼烧感$创伤表面被氧化成白色!用清水清洗一下就可以了!过,!+)N (就恢复原来的肤色$使用双氧水消毒的时候会有白色的小气泡产生是因为双氧水遇到手指上的灰尘等也会分解生成水,氧气$!用福尔马林浸泡的标本,-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其甲醛含量"即质量分数#为,+D !%&D "一般是,'D #$福尔马林在医学上用途很广$尸体在解剖前!为了保存完好!也要浸泡在福尔马林里面$市面上常见的福尔马林!甲醛含量在*%D !%&D 之间$+ , 6 7 8 + , 9 :;<=>!-本实验中!为了与容量瓶的精度相匹配!称量固体时!应使用分析天平!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也可暂用托盘天平或普通电子天平代替$*-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属于国家医保目录2220O2目录甲类药物$说明书中的内容为'溶液中的钙全部为离子!钙!&&D参与吸收!吸收率高$本品每毫升含葡萄糖酸钙!&&)E"相当于钙$)E#($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的组成除上述表示方法外!还可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其组成+这些表示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常见容量瓶的规格有哪些+使用容量瓶时应注意哪些事项+若用!&&)6量筒代替容量瓶"!&&)6#!能否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托盘天平能称出+L"+E7825固体吗+称量7801固体应注意什么++-为什么不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怎样进行容量瓶查漏,洗涤等准备工作+使用容量瓶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将!)>57801加入!6水中配成的溶液是!)>506=!吗+合作者%日期%实验名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目的%!-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掌握容量瓶,分析天平等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认识$实验仪器和用品%分析天平!!&&)6容量瓶!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7825!蒸馏水等$实验过程%实验!!配制!**/0!1**/23 0-453溶液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计算溶质的质量%配制!&&)6!L &&)>536的7825溶液!计算需要7825的质量需7825固体的质量%!E*-称量%根据计算结果!在天平上称量出所需质量的7825固体,-配制溶液%把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6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6容量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次!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继续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以下!!*B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容量瓶瓶塞!把容量瓶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操作过程示意图%%-装瓶贴标签%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标签上写好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日期#!妥善保存交流心得!实验结论!+ , 6 7 8 + , 9 :实验"!用!1**/23 0-453溶液配制!**/0*1%*/23 0-453溶液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计算%计算配制!&&)6&L+&)>5367825溶液所需!L&&)>5367825溶液的体积所需!L&&)>5367825溶液的体积为)6*-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L&&)>5367825溶液并注入烧杯中,-配制溶液%向盛有!L&&)>5367825溶液的烧杯中加入*&)6蒸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次!并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继续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刻度线以下!!*B)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装入容器%将配制好的!&&)6&L+&)>5367825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中交流心得 !实验结论 !!-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能用胶头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取出吗+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能否补充水+*-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以后!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次!并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中+若注入洗涤液时液体外溅!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有何偏差+!"#$%&'()*学生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AB ----------------------------例!!使用胆矾配制!6&L !)>506=!的2340%溶液!正确的做法是"!!#9-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E 溶于!6水中:-称取胆矾*+E 溶于!6水中2-将*+E 胆矾溶于少量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到!6;-将!#E 胆矾溶于少量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6.解析/胆矾失去结晶水成为2340%!!#E 2340%的物质的量为&L !)>5!溶于水配成!6溶液而不是溶于!6水!其物质的量浓度才是&L !)>506=!!故9错误&*+E 胆矾的物质的量为&L !)>5!应加水配成!6溶液才正确!故:错误&&L !)>52340%0+1*0配成!6溶液!其浓度为&L !)>506=!!故2正确&!#E 胆矾的物质的量小于&L !)>5!故;错误$.答案/2例"!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从实验室取出硫酸试剂!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该小组欲配制%+&)6&L *)>506=!的稀1*40%溶液!请你回答以下问题$!硫酸化学纯"2P #"+&&)6#品名%硫酸化学式%1*40%相对分子质量%$"密度%!L "%E 3B ),质量分数%$"D"!#所需试剂瓶内硫酸溶液的体积为)6$"*#所用量筒和容量瓶的规格为和$",#浓硫酸稀释时的操作是!$"%#下列为该小组的操作!可能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9-移液前未冷却至室温:-定容时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2-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6 7 8 + , 9 :"+#如图所示是该小组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解析/欲配制%+&)6的1*40%溶液需选取+&&)6的容量瓶!在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答案/"!#+L%!"*#!&)6量筒!+&&)6容量瓶!",#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92!"+#未用玻璃棒引流&未使用+&&)6容量瓶+,CD----------------------------!-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在容量瓶上标有的是"!!# "温度!#浓度!'容量!(压强!)刻度线9-"'):-')2-");-#')*-在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9-使用容量瓶前都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2-称好的固体试样需用纸条小心地送入容量瓶中;-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506=!1*40%溶液的含义是"!!# 9-!6水中含有!)>51*40%:-!6溶液中含有!)>51@2-将$"E1*40%溶于!6水中配成溶液;-!61*40%溶液中含$"E1*40%%-精确配制*+&)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7801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9-选择仪器时!使用+&&)6容量瓶:-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2-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未经干燥的洁净容量瓶中+-配制*+&)6&L+)>506=!的7801溶液!有下列仪器%"托盘天平!#量筒! '烧杯!(玻璃棒!)漏斗!*+&&)6容量瓶!+药匙!,胶头滴管!-蒸发皿! ./0*+&)6容量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 ]!")>5^6=!_61`-!&&)6!L&)>5^6=!561)*小乐同学想在实验室配制!&&)6!L&)>5 6=!的硫酸溶液 请你设计方案并完成该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9*-.解析/容量瓶使用前都必须检查是否漏水!9项正确&容量瓶不能用待配溶液润洗!:项错误&2项错误!应在烧杯中溶解固体&;项错误!摇匀后凹液面应当下降!因刻度线以上内壁沾有溶液!此时不能再加水!否则会稀释所配制溶液$.答案/9,-.解析/根据 :Z :所表示的意义!应为!6溶液中溶有!)>5溶质!故选;项$:项中!6溶液中应含有*)>51@$.答案/;%-.解析/9项!应选用*+&)6容量瓶&:项!容量瓶不能用作溶解的仪器!应在烧杯中溶解&2项!应将溶解7801后的溶液恢复到室温后再向容量瓶中转移&;项!容量瓶未干燥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选;项$.答案/;+-.解析/配制*+&)6&L+)>506=!的7801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洗涤和转移(定容(反复摇匀$称量时用到"+!溶解时用到#'(!定容时用到,5$.答案/"#'(+,5。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检验食品中的铁元素》实验报告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检验食品中的铁元素》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检验食品中的铁元素$
实验目的%
!-通过化学实验的方法检验食品中的铁元素$
*-体验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化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实验任务%菠菜,芹菜,黑木耳,蛋黄和动物内脏等食品中富含铁元素$请以'菠
菜中铁元素的检验为例"你也可以选择其他食品#进行研究$
实验仪器和用品%剪刀!研钵!烧杯!玻璃棒!过滤装置!试管!蒸馏水!稀硝
触!从而减缓变色的过程$如果把苹果片加热一下!让其中的多酚氧化酶变性失活!
也可以阻止苹果颜色变深$
但上面这两种方法并不是很适合处理苹果!毫无疑问它们都会影响苹果片的口感$
出售切片苹果的商家经常会选择另外一种不太影响苹果味道的方法%给苹果片喷洒上
一些抗氧化剂!比如维生素 2$维生素 2 有相当强的还原性!它会抢先与氧气进行反
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 一定含有 一定有铜生 ./"""23@./25*!
./,@ ,23*@ !
./*@ !
成$故选 项: $
.答案/:
#-.解析/硫酸亚铁缓释片溶于水时!药片中的./*@ 易被水中溶解的 氧 0* 化为
./,@!因此将药片配成溶液时!应预先将蒸馏水煮沸!以除去水中溶解的 0*&检验
./,@!还可以用 A427溶液!./,@与427=发生反应使溶液变成红色$
2-氢氧化亚铁是白色固体!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氢氧化铁受热分解
解析 项 的化合价由 变为 项 . /9 !./@*./25, """,./25*!./
&,@, @*&: !
的化合价由 变为 项 点燃
,./@*0* """./,0%!./

高一实验报告册1到20页

高一实验报告册1到20页

《化学实验报告册》1-20页部分参考答案
第2页:现象:粗盐溶解,溶液浑浊。

电离方程式:NaCl=Na++Cl-。

现象:滤液澄清,滤纸上有附着物。

遗留的是:泥沙。

滤纸的溶质:
过滤的目的: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第3页:现象:液体蒸发,有晶体逐渐析出。

蒸发的目的:将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思考题:
第5页:无色透明。

不是,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

第6页:现象:无明显现象。

排除碳酸根、氯离子等杂质的干扰现象:有白色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
不溶解可能含有:
思考题1:
思考题2:
思考题3:
第8页:现象:无明显现象。

酸化的目的:排除碳酸根等离子的干扰。

第9页:溶液中的现象:有白色沉淀方程式:
振荡后沉淀不溶解。

结论:自来水中含有。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全(完整答案-教参版)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全(完整答案-教参版)

必修1课本实验实验1-1 题目:过滤食盐和泥沙蒸发食盐水实验目的:粗盐的提纯(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如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Cl2和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①“一贴”是指滤纸折叠角度要与漏斗内壁口径吻合,使湿润的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而无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②“二低”是指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这样可以防止杂质未经过滤而直接流到烧杯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③“三靠”一是指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和待过滤液体冲破滤纸;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以防碰破滤纸(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器的内壁,以防液体溅出。

原理:利用泥沙不溶于水来分离出来操作步骤及现象:思考:你认为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比较纯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不纯CaCl2和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Ca2+用碳酸根除去,镁离子用氢氧化钠除去实验1-2:题目:除杂:除去食盐中的硫酸盐、CaCl2和MgCl2原理:利用碳酸钙是沉淀除去钙离子,利用硫酸钡除去硫酸根,利用氢氧化镁除去氢氧根步骤:(加的试剂及化学方程式)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Na2SO4:BaCl2+Na2SO4==BaSO4↓+2NaCl然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Cl2:MgCl2+2NaOH==Mg(OH)2↓+2NaCl然后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BaCl2(两个反应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过滤最后滴加适量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除去NaOH和Na2CO3(可以用PH试纸检测酸碱度,也有两个反应方程式):HCl+NaOH==NaCl+H2O2HCl+Na2CO3==2NaCl+H2O+CO2↑蒸发溶液,析出NaCl晶体。

高中实验报告化学答案

高中实验报告化学答案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常见溶液中离子浓度测定方法;2. 了解离子浓度与溶液性质的关系;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与溶液的性质密切相关。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分析离子浓度与溶液性质的关系,从而了解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pH计、电导率仪、移液管、滴定管、烧杯、玻璃棒、滤纸等。

2. 试剂:0.1mol/L NaCl溶液、0.1mol/L KCl溶液、0.1mol/L CaCl2溶液、0.1mol/L NaOH溶液、0.1mol/L HCl溶液、酚酞指示剂等。

四、实验步骤1. 测定NaCl溶液中离子浓度:用移液管取一定体积的NaCl溶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其pH值,记录数据;用电导率仪测定其电导率,记录数据。

2. 测定KCl溶液中离子浓度:用移液管取一定体积的KCl溶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其pH值,记录数据;用电导率仪测定其电导率,记录数据。

3. 测定CaCl2溶液中离子浓度:用移液管取一定体积的CaCl2溶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其pH值,记录数据;用电导率仪测定其电导率,记录数据。

4. 测定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用移液管取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其pH值,记录数据;用电导率仪测定其电导率,记录数据。

5. 测定HCl溶液中离子浓度:用移液管取一定体积的HCl溶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其pH值,记录数据;用电导率仪测定其电导率,记录数据。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NaCl溶液:pH=7.0,电导率=1.06×10^-3 S/m2. KCl溶液:pH=6.9,电导率=1.02×10^-3 S/m3. CaCl2溶液:pH=6.8,电导率=0.98×10^-3 S/m4. NaOH溶液:pH=13.0,电导率=1.20×10^-3 S/m5. HCl溶液:pH=1.0,电导率=1.10×10^-3 S/m分析: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NaCl溶液的pH值最接近中性,电导率也相对较低;KCl溶液的pH值和电导率略低于NaCl溶液;CaCl2溶液的pH值和电导率更低;NaOH溶液的pH值最高,电导率也最高;HCl溶液的pH值最低,电导率也最低。

高一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高一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高一化学实验报告答案高一化学实验报告答案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探索化学原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然而,有时候实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对于一些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解释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困惑。

本文将以高一化学实验报告答案为主题,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参考和解答。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常见的实验现象:酸碱中和反应。

这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反应类型。

当酸和碱混合在一起时,会产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将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会产生氯化钠和水。

这个反应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HCl + NaOH → NaCl + H2O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会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反应的终点。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改变颜色的物质。

例如,酚酞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它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无色。

当反应进行到酸碱中和点时,酸碱指示剂的颜色会发生变化,从而告诉我们反应已经完成。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气体的实验问题。

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会使用气体收集装置来收集气体。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反应产生的气体冲破水面,进而使气体进入气体收集瓶中。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候气体无法完全进入气体收集瓶,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气体的性质和气体收集装置的原理。

气体具有可压缩性,而水则是不可压缩的。

当气体进入气体收集瓶时,由于气体的压力比水的压力小,所以气体无法完全冲破水面,一部分气体会被水阻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气体位移法来收集气体。

即在气体收集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气体收集瓶倒置放在水槽中,气体会顶起水面,从而使气体完全进入气体收集瓶。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个关于实验结果的问题。

在实验中,有时候我们会得到与理论值不一致的实验结果,这是为什么呢?这可能是由于实验误差的存在。

实验误差是指实验结果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它可能由于实验操作的不精确、仪器的误差、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导致。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钠的重要化合物,焰色试验》实验报告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钠的重要化合物,焰色试验》实验报告

.解析/将










生!








为%*78120,
%
Hale Waihona Puke """!
78*20,@20*#@1*0$
往 78120, 溶 液 中 通 入 20*!可 除 去 少 量 78*20,!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78*20,@1*0@20*"""*78120,$
.答案/将混合物加热至无气体产生&往 78120, 溶液中通入20*$
"$
!
;<=>
"
#
!-为什么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自然界中有没有游离态
$ %
的钠+ 为什么+ 同学们知道哪些钠的化合物+
& '
(
)
*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和水不反应$有哪些常见的金属氧化物可和
水作用!生成对应的碱+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焰色试验是检验物质的性质还是元素 的性质+ 所有元素都有焰色反应吗+
它能将红色物质氧化而褪色!故滴入酚酞溶液先变红!振荡后褪色$故选 .答案/:
项: $
,-9
%-.解析/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的性质!所以只要含有该元素!不论该物质是单
质!还是化合物!在灼烧时均呈现特殊的颜色$
.答案/9
+-方法一%分别取少量两种固体配成溶液!然后分别向两种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高一化学实验报告册答案篇一:高一化学实验报告课后练习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课后练习1.有关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引流A.烧杯b.研磨固体b.锥形瓶c.搅拌c.圆底烧瓶D.转移固体D.蒸发皿2.下列仪器加热时不需要垫石棉网的是()。

3.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②③④①⑤b.②③①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③②①④⑤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有:①放入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给试管加热;⑤移去酒精灯;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⑦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⑥⑦⑤c.①③②⑥④⑤⑦b.②①③④⑥⑦⑤D.③②①⑥④⑤⑦5.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如下数据:①用托盘天平称取工业用碳酸钠晶体样品10.62g;②用10mL量筒量取8.8mL盐酸;③用ph试纸测得盐酸的ph为1.53(与标准比色卡对照);④测得工业用碳酸钠晶体样品中结晶水含量为56.64%。

以上数据合理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要用漏斗,且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3b.振荡试管里的液体,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臂甩动c.没有使用完的药品应立即倒入原试剂瓶里D.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一定要将试管口向下倾斜7.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8.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先装好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先用双手握紧试管,再将导管插入水中检查装置气密性c.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出导气管D.稀释硫酸时,先在烧杯里倒入浓硫酸,再小心倒入水并不断搅拌9.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

①试管口低于底部②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部③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处固定加热⑤一开始就应对准药品处加热A.①②⑤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③⑤10.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性点燃之前必须验纯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一定要将滴管伸入试管中D.用温度计搅拌溶液一定要慢慢搅拌11.加热50mL液体应该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铁架台⑦漏斗A.①③⑤b.②③⑤⑥c.①③④D.①③⑤⑥12.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溶解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将cuso4?5h2o晶体转化为cuo粉末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后采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有一包氯化钠固体,其中混有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镁,可通过以下实验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请将正确合理的操作顺序(用1、2、3??)填入括号中,并简要回答(1)~(3)题。

()在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然后过滤。

()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然后过滤。

()将混有杂质的氯化钠完全溶解于水。

()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的ph等于7。

()蒸发结晶。

()在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过滤。

(1)为什么要加入稍过量的碳酸钠溶液?(2)为什么要加入稀盐酸至溶液的ph等于7?(3)写出上述两步骤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15.过滤需要的仪器(或用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中要求做到“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蒸发操作中,注入溶液的量不要超过蒸发皿容积的________,加热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待蒸发皿中析出较多晶体时,应停止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各个操作都应注意“先”与“后”的顺序,请在每题内的横线上填上“先”或“后”字。

(1)稀释浓硫酸时,往烧杯里____加浓硫酸,____加水。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____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____给试管加热。

(3)co与cuo的反应实验开始时____加热,____通入co;实验结束时,____停止加热,____停止通入co。

17.由实验测知:取3.5gKmno4晶体加热到220℃,分解放出的o2多于按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计算的理论值。

(1)用实验证明超过理论值的o2不是来自mno2分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实验证明超过理论值的o2是由K2mno4分解产生的,方法是(要求使用制氧气后的固体残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最后残渣”中分离出mno2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二)课后练习1.有关容量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容量瓶是一种容积精确的仪器b.容量瓶不宜长期存放溶液c容量瓶可以用作反应容器D.容量瓶可用来直接溶解固体溶质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须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 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3.对下列量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量筒的刻度值是由下向上增大,“0”刻度标记在下b.250mL容量瓶上一般刻有“30℃,250mL”的标记c.量筒的刻度值是由下向上增大,无“0”刻度D.250mL容量瓶上一般刻有“20℃,250mL”的标记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对刻度线,起初仰视液面,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mL,实际倾出液体的体积为()。

A.8mLb.大于8mLc.小于8mLD.无法判断5.下面a~d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定量仪器:a.量筒b.容量瓶c.托盘天平d.温度计(1)其中仪器上标明使用温度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能够用以精确确定液体体积的是______。

(3)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______。

6.在溶解或稀释时有明显的热量变化的溶液,就必须待溶液的温度________才能向容量瓶中转移。

把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必须用________引流。

容量瓶使用完毕,应________、玻璃瓶塞与瓶口处垫张_________(以免瓶塞与瓶口________)。

7.先选择填空,再简要说明作此选择的理由。

(1)某试管内装有约占其容积1的溶液,则溶液的体积是(用字母回答)________。

10A.约1mLb.约3mLc.无法判断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400mL烧杯b.250mL烧杯c.100mL烧杯D.50mL烧杯(2)拟在烧杯中于加热条件下配制某溶液50mL,应选择的烧杯是(用字母回答)。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ag;②装好实验装置;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⑤停止加热(如下图导管口高于液面);⑥测量收集到气体的体积;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g;⑧测定实验室的温度;⑨把残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面收拾干净;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

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号)。

(3)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cL(25℃、1.0×105pa),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mr(o2)=______________(含a、b、c,不必化简)。

实验三碱金书籍其化合物的性质课后练习1.焰色反应的实质是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吸收能量被激发后又回到原来状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而显色的过程。

有关焰色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焰色反应是化学反应b.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c.焰色反应既可以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也可以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D.焰色反应能够鉴别所有的金属或金属离子2.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先将两种物质分别配成溶液,再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D.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c.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D.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3.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时,最好将naoh放置在()。

A.天平的托盘上b.滤纸片上c.小烧杯里D.试管里4.甲、乙两支试管中均盛有足量盐酸,上方气球袋中均放有10gna2co3和nahc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