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薄伽丘和《十日谈》 定稿

合集下载

2薄伽丘与十日谈

2薄伽丘与十日谈

•婚外恋:这是《十日谈》中描写旳最多旳爱情 故事。第三天故事第四讲旳是:费利斯修士教给 布乔一种修成圣徒旳秘法。布乔在苦修旳时候, 费利斯就乘机去和他旳妻子寻欢作乐。某种程度 上讲这不能称作爱情,只能算是男欢女爱。
•再婚:基本上这是在婚外恋旳条件下发生旳, 是其成果旳一种。如第二天故事第十:海盗把法 官旳妻子劫了去,那丈夫探询到她旳下落,便去 恳求海盗放她回家。可是她偏不愿跟丈夫回去; 后来等他一死,就跟海盗做了夫妻。作者对此是 持一种赞许旳态度。
薄伽丘旳爱情观
歌颂爱情:赞美爱情并以为它是聪明机智和高尚 情操旳源泉。如第五天故事第一:本是愚笨得像 个白痴旳西蒙在遇到漂亮旳伊菲金妮亚后,就变 成了一种聪明、优雅旳年轻人。这个故事告诉我 们爱情能激发人身上旳潜能,使人变得聪明。又 如第五天故事第九:青年费得里哥为了维护自己 在心仪之人面前旳尊严,不惜杀掉了最心爱旳猎 鹰来款待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能使人慷 慨大度,舍弃一切。全部这些故事都在明白无误 地传递一种观念--“爱情旳力量有多么旳神圣、 伟大和有益”
欧洲最早旳心理小说《菲洛美塔旳悲歌》
作者摆脱了古典和神话题材旳模式,开始 描绘现实生活中旳人物。小说用被抛弃旳 少妇菲洛美塔自述旳口吻,追忆当初幽会 时旳欢乐,恋人别有所爱后旳痛苦,以及 期望恋人回心转意旳心情。写得细腻深刻, 被称为欧洲最早旳心理小说。
三、代表作:《十日谈》
《十日谈》旳问世拉开了欧 洲文艺复兴旳序幕。是欧洲 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 说
用故事中人物讲故事旳方式把一百个故事编 织起来,构成完整旳统一体。形成特定旳空 间关系,以日期旳先后、讲述顺序旳先后形 成了特定旳时间关系,以故事旳因果关系形 成了逻辑关系。
托多罗夫:《叙事作为话语》中:“短篇小说 有两种形式:一是连贯,即一种故事讲述完 毕,再讲述另一种故事;二是插入,即一种 故事插入到另个故事中,这两种排列方式一 为并列式一为主从式。”

薄伽丘

薄伽丘

《十日谈》用不少篇幅描绘和歌颂了现
世生活,谴责禁欲主义,赞美爱情是聪 明才智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赞赏平民、 商人、新兴资产阶级的机智,宣扬社会 平等和男女平等。但薄伽丘生活在新旧 交替的时期,不可能完全摆脱中世纪思 想意识的影响,作品中也有一些糟粕, 有些故事渲染情欲,格调不高。
《十日谈》故事结构紧凑,文笔简练,语言 谈谐,在心理刻画和性格塑造方面都有独到 之处,为意大利艺术散文奠定了基础,并开 辟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 《十日谈》对十六、十七世纪西欧现实主义 文学产生很大影响。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 故事集》,法国马格里特・德・纳瓦尔的 《七日谈》都是摹仿《十日谈》之作。拉封 丹、洛佩・德・维加、莎士比亚、莱辛、歌 德、普希金都曾在作品中引用过《十日谈》 中的故事。

堂吉诃德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和学 识渊博的人,只要不触及骑士这个题,其 思想和谈吐都很清醒。他的涉及很广,具 有人文主义思想(自由、教育、贵贱、清 正等),但是他脱离实际,完全生活在幻 觉之中,企图以骑士行侠之举来达到改良 社会的目的,其结果是碰得头破血流,适 得其反,善良的动机得遭到了恶的惩罚。

小说中出现的人物近700个,描绘的场景从 宫廷到荒野遍布全国。揭露了16世纪末到 17世纪初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 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腐朽,展 现了人民的痛苦和斗争,触及了政治、经 济、道德、文化和风俗等诸方面的问题。
追求理想的孤独者 堂吉诃德评价
战羊群 被锁的骑士

小说塑造了可笑、可敬、可悲的吉柯德和既求实胆小又聪 明公正的农民桑丘这两个世界文学中的著名典型人物,将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朴实无华的生 活真实,也有滑稽夸张的虚构情节,在反映现实的深度、 广度上,在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小说曾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席勒、歌德、司各特、 拜伦、海涅、别林斯基等革命导师、著名作家的高度赞誉, 在世界各国翻译出版了1000多次,成为世界各国读者普遍 熟悉和喜爱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

第二节:薄伽丘

第二节:薄伽丘
第四天所讲的一组“结局不幸的恋爱故事” 最为惊心动魄。妻女跟别人谈情说爱,为了惩 罚她们,亲王、爵士老爷们不仅杀死了她们的 情人,还要挖出她们情人的心肝,或盛入金杯, 或做成“佳肴”送给她们饮食。如此残忍,如 此野蛮,比野兽还要可怕。
————————————————
在这方面,新兴的资产者也毫不逊色。莉 莎贝拉的三个哥哥都是富商,他们发现店铺伙 计与妹妹有私情,先是进行谋杀,继而偷走了 妹妹埋有情人头颅的花盆,后又畏罪潜逃,丢 下身心交瘁的妹妹任其惨死。这正反映了资产 阶级既冷酷无情又奸诈狡猾的本性。 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言人的薄伽丘,能够 鞭挞本阶级一些人的丑恶行径,实在难能可贵。
————————————————
这种反封建、反教会的时代精神,在《十 反封建、反教会的时代精神 反封建 日谈》中主要体现于下述四个方面: 第一,鞭挞教会,揭露僧侣的虚伪、卑鄙; 第二,歌颂爱情,反对禁欲主义; 第三,揭露统治者的残忍、昏庸,反对门 阀观念和等级特权; 第四,赞扬工商业者和下层人民的机智勇 敢。
————————————————
其次,和中世纪文学作品相比,《十日谈》 中的主要人物不再是冒险的骑士,不是高贵风 雅的贵族少女、贵妇人,不是令人生畏的帝王、 教皇,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圣者,而是普普 通通的属于社会下层的商人、手工业者、农民, 以及奴仆。即使出现了贵族、僧侣等上层人士, 这些上层人士也不再是高贵、神圣的象征,而 常是昏庸、怯懦、淫乱、残忍的丑角。
————————————————
这个故事实际上告诉我们,神学上的清规 戒律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住“人性”要解放的冲 击。 作者发表感想说: 谁要是想阻挡人类的天性, 谁要是想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儿 拿点本领出来呢。如果你非要跟他作对不可, 拿点本领出来呢。如果你非要跟他作对不可, 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 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 流呢。 流呢。 这种对“人性”的观点,是薄伽丘比但丁、 彼特拉克反宗教更为彻底的表现。

《二节薄伽丘》课件

《二节薄伽丘》课件
薄伽丘的作品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后来的文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灵感和素材。
促进跨文化交流
薄伽丘的作品通过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和人物形象 ,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启发文学创作技巧
薄伽丘在作品中所运用的叙事技巧、人物塑造和心理描写 等手法,对后来的文学家产生了启发,推动了文学创作技 巧的发展。
启示意义。
批判虚伪与腐败
薄伽丘的作品中对当时社会虚伪 和腐败现象的揭示,提醒现代社 会要保持警觉,防止这些不良现
象的滋生和蔓延。
倡导人文主义精神
薄伽丘的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精 神,即尊重人的尊严、追求自由 和幸福。这对现代社会中过分追 求物质利益、忽视精神追求的现
象具有启示意义。
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推动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二节薄伽丘》ppt课件

CONTENCT

• 薄伽丘简介 • 《二节薄伽丘》概述 • 《二节薄伽丘》的主题分析 • 《二节薄伽丘》的影响与评价 • 《二节薄伽丘》的启示与思考
01
薄伽丘简介
薄伽丘生平
01
02
03
04
05
出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商 早年曾在佛罗伦萨大学学 后来转而从事文学创作和 曾担任佛罗伦萨共和政府 晚年致力于翻译古代经典
《二节薄伽丘》的主要内容
01
通过讲述一个穷苦家庭的故事, 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挣 扎。
02
作品中对人性的探讨和对社会的 批判,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都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二节薄伽丘》的艺术特点
采用了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对人物和 场景的细腻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当时 的社会风貌。
作品语言朴实自然,情节紧凑,人物 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薄伽丘和《十日谈》

薄伽丘和《十日谈》
然人性 ”, “爱情”和“智慧” “自
文学史家帕扎里亚认为,“爱情”和“智慧”是 《十日谈》的两个基本中心思想,它们像两条红 线贯穿整个作品。
2、对后来作家文学形式提供了借鉴
例如英国乔叟的名作《坎特伯雷故事集》, 莎士比亚的喜剧《善始善终》、法国莫里哀的喜 剧《受气丈夫》等
薄伽丘和《十日谈》
• 思想主题: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讽教会的黑暗和
罪恶;赞美爱情是才智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 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 思想 。
• 结构特色:框架式结构,串连,十个故事一组。效法
《一千零一夜》
薄伽丘和《十日谈》
• 文学史上的地位 1、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人曲”
薄伽丘和《十日谈》
1348年,鼠疫(人称“黑死病”) 肆虐欧洲,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 人口锐减,大有世界末日来临之感。 教会借机用禁欲主义的说教攻击人文 主义者个性解放的要求,形成了文艺 复兴运动中的一次逆流。此时,薄伽 丘的《十日谈》问世,它以对现实幸 福的大胆追求,给禁欲主义神学以迎 头痛击,受到市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来自薄伽丘薄伽丘和《十日谈》
《十日谈》是薄伽丘最重要的作品,它为作 家赢得了“欧洲短篇小说之父”的名誉。小说讲的 是欧洲大瘟疫时期,十位贵族青年到郊外避难, 约定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一共讲了十天,这就 是《十日谈》书 名的由来。
故事选述
• 第一天,作者以讽喻的手法透视了人类的罪愆,特别是上流社会人们 的罪愆。 • 第二天,作者显示了命运驾驭男人女人的力量,认为人们无不受到命 运的主宰与摆布。 • 第三天,作者认为人类的意志和努力可以战胜命运,而爱情和智慧在 其间起了不小作用。 • 第四天和第五天,作者强调揭示了爱情的悲欢,先是痛苦,后是欢乐。 • 第六天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认为随机应变、急中生智和聪明的言词 往往能使人在尴尬的局面下应付裕如,度过难关。 • 第七天和第八天,则着重叙述了女人如何巧言令色地捉弄丈夫,以及 男人如何捉弄女人和男人们相互之间捉弄戏谑的情况。 • 第九天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题思想。 • 第十天则宣扬了人类应有的德性,即宽容与忍耐等等。

论《十日谈》女性形象塑造与薄伽丘的爱情观

论《十日谈》女性形象塑造与薄伽丘的爱情观

论《十日谈》女性形象塑造与薄伽丘的爱情观摘要:《十日谈》素有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经典之作的赞誉,爱情是其主题之一。

薄伽丘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爱情的看法:爱情是人的天性,歌颂尘世幸福和欢乐,追求爱情自由是女性的权利等;但也要注意到其背后还隐藏着传统的男权主义思想。

关键词:《十日谈》;薄伽丘;女性形象;爱情观薄伽丘(Boccaccio,Giovanni 1313-1375年)作为建立“新道德秩序的先驱”。

其所著《十日谈》[1]一反中世纪文学“脱离现实的神秘主义”的色彩,大力颂扬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姿,宣扬“幸福在人间”的积极思想,被19世纪有影响的评论家D.桑克蒂斯称为《人曲》,是“意大利古典散文完美的典范,对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影响至深且巨”。

[2]78一、《十日谈》女性形象研究概述《十日谈》以人为中心,呼唤人性解放,对其所反映的人性和爱情问题的研究占有一席之地。

总体而言,牛津大学的《古典与中世纪文学评论》(Classical and Medieval Literature Criticism)[3]一书,收录了多篇有关薄伽丘和《十日谈》的代表性研究论文。

国内学者王军认为薄伽丘虽尚未总结出一套赞美人性的哲学理论,但在中世纪背景下他敢于发表大胆追求现世生活的言论,“宣告了崭新的人生观的诞生”,“显然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跃”。

[4]在爱情层面,研究者多赞赏《十日谈》对情欲的肯定,实现爱与欲的融合。

有学者认为《十日谈》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次体现女性真正解放的作品,甚至是“纯粹的女性主义”,是呼吁“男女平等”,捍卫“女性权利”的作品;有的研究者倾向于《十日谈》仍是男性话语权下的作品,对于其对女性的赞美偏于“性”的欲望、肯定女人服从男人、故事中的男性偏见等问题需辩证对待,要把握和理解薄伽丘“在宗教和人文主义的矛盾性”。

瓦莱里奥·费尔梅(Valerio Ferme)从《十日谈》中讨论了女性的权利和社会对其加诸的限制。

第四讲2卜伽丘《十日谈》

第四讲2卜伽丘《十日谈》
16




2017/1/11

第六讲 浪漫主义学: 拜伦与雪莱--雨果及其小说创作--普希金及俄国浪漫 主义文学 第七讲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俄 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八讲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苏联文学
2017/1/11
34


3、两部史诗的不同点 1)主题:英雄主义;人与自然的斗争; 2)背景:天上人间;人间 3)结构:单线顺叙;双线加倒叙
2017/1/11
35

4、《荷马史诗》的艺术价值(认识与审美)


1)展现了古希腊从原始到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 会生活、思想观念;社会形态、军事生活、劳动组织、 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妇女的社会问题;战争观念。 2)表现了一种人本思想。 3)达到惊人的艺术高度,成为高不可及的范本。


3、晚(后)期(前4——前2世纪146年),古希腊文 化从衰落走向消亡时期,也称“希腊化时期”,文学 成就不大,主要是喜剧。
2017/1/11
20

(一) 神的故事 1

2、希腊民族起源的故事
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宙斯的报复 (神鹰啄食,潘多拉神盒子、洪水毁灭,普罗米修 斯的后代卡丢翁和他的妻子辟拉(潘多拉之女)。 他们两个新婚不久,比较浪漫,在山顶上观景,所 以幸免于难。时光女神提醒,边走边捡母亲的骨头 向后丢,人类由母亲骨头重造,这时他们的儿子诞 生命名希腊,希腊诞生。)
2017/1/11
33

3、、《奥德修纪》(12110,十年流浪最后42天的故
事) 1)引子: 阿基里斯之死; 奥德修斯的木马计; 2)战争结束十年。 神女卡吕普索--雅典娜--波塞冬--波吕斐摩斯--赫尔墨斯 --特勒马科斯--佩涅罗佩--瑙西卡—德摩多科斯—魔 女基尔克的药酒—阿伽门农--厄勒科特拉恋父情结— 俄瑞斯忒斯—人首鸟身女神塞壬—卡吕普索。 欧迈奥斯(牧猪)—墨兰透斯(牧羊)

第二节 薄伽丘和《十日谈》

第二节  薄伽丘和《十日谈》

事。
(一)《十日谈》的思想内容4
• 《十日谈》在思想内容以及格调情趣方面 不乏庸俗浅薄之处。比如过分宣扬及时行 乐为中心的享乐主义;在批判禁欲主义的 同时过分放纵情欲描写,很多故事通篇充 满露骨的色情描写。此外,某些称赞机智
聪明的篇什较多地肯定损人利己而不择手
段的成分。
(二)《十日谈》的艺术成就
第二节
薄迦丘
薄伽丘和《十日谈》
十日谈
一、生平与创作
• 生于1313年,卒于1375年,佛罗伦萨人。经过商, 学过法律,做过政府的财政官员。彼特拉克挚友。 人文主义学者,曾撰写了《异教诸神谱系》、 《但丁传》两部著作,主持过佛罗伦萨大学的但 丁讲座。
• 薄伽丘还创作过两部史诗:《菲洛斯特拉托》、 《苔塞伊达》,以古希腊时代为背景。不过他太 过儿女情长,缺乏古代史诗的那种宏伟的气魄和 庄严的韵调。
(一)《十日谈》的思想内容2、3
• 2、人文主义思想主题还表现在对封建制度与观
念的揭露控诉、大胆冲击上。反封建的主题往往
通过颂扬青年男女大胆冲破封建礼教和金钱的关
系的羁绊以谋求爱情幸福,或者以鲜血和生命抗
议封建迫害的故事表现出来。例如绮思梦达郡主 与纪斯卡多的生死恋情。 • 3、薄伽丘在作品当中还盛赞妇女的智慧与才干, 表达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如贝纳卜妻子的复仇故
(一)《十日谈》的思想内容1
• • • • 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所有故事的一根主线。 1、猛烈批判天主教会。 (1)批判教会的腐败:亚伯拉罕改信基督教。 (2)批判、讽刺教会所鼓吹的禁欲主义。薄伽丘对于教 会的批判所运用的主要武器就是人欲的天然合理性。腓 力· 巴杜奇教育儿子的故事。作者议论说:“谁要是想阻 挡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儿拿点本领出来呢。如果你非 要跟它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 头破血流。”女修道院院长抓奸的故事。薄伽丘并不认为 修道者犯下色戒就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他只是厌恶所谓 “禁欲”,因为天赋的欲望不能也无法违反、剥夺和扼杀, 当然僧侣也不例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幻灯片1
第二节薄伽丘和《十日谈》
薄迦丘十日谈
幻灯片2
一、生平与创作
●生于1313年,卒于1375年,佛罗伦萨人。

经过商,学过法律,做过政府的财政官员。

彼特拉克挚友。

人文主义学者,曾撰写了《异教诸神谱系》、《但丁传》两部著作,主持过佛罗伦萨大学的但丁讲座。

●薄伽丘还创作过两部史诗:《菲洛斯特拉托》、《苔塞伊达》,以古希腊时代为背景。

不过
他太过儿女情长,缺乏古代史诗的那种宏伟的气魄和庄严的韵调。

幻灯片3
二、《十日谈》赏析
●该书用佛罗伦萨方言写成;布局类似《天方夜谈》,即开端有个序曲式的故事统领全书。

说的是1348年瘟疫流行,有7女3男共10名佛罗伦萨青年逃到城外的一个乡间别墅避难,除了每天唱歌跳舞外,为消磨时间,每人每天轮流讲一个故事,由轮流执政的“女王”或“国王”规定故事的主题,讲了10天(共过了两个星期),共讲述了100个故事,所以取名《十日谈》。

●《十日谈》里的故事来源广泛,但薄伽丘都把这些故事的情节移植到了意大利,并用人
文主义思想加以改造和再创造。

幻灯片4
(一)《十日谈》的思想内容1
●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所有故事的一根主线。

●猛烈批判天主教会。

●(1)批判教会的腐败:亚伯拉罕改信基督教。

●(2)批判、讽刺教会所鼓吹的禁欲主义。

薄伽丘对于教会的批判所运用的主要武器就
是人欲的天然合理性。

腓力·巴杜奇教育儿子的故事。

作者议论说:“谁要是想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儿拿点本领出来呢。

如果你非要跟它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

”女修道院院长抓奸的故事。

薄伽丘并不认为修道者犯下色戒就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他只是厌恶所谓“禁欲”,因为天赋的欲望不能也无法违反、剥夺和扼杀,当然僧侣也不例外。

幻灯片5
(一)《十日谈》的思想内容2、3
●人文主义思想主题还表现在对封建制度与观念的揭露控诉、大胆冲击上。

反封建的主题
往往通过颂扬青年男女大胆冲破封建礼教和金钱的关系的羁绊以谋求爱情幸福,或者以鲜血和生命抗议封建迫害的故事表现出来。

例如绮思梦达郡主与纪斯卡多的生死恋情。

●薄伽丘在作品当中还盛赞妇女的智慧与才干,表达了男女平等的思想。

如贝纳卜妻子的
复仇故事。

幻灯片6
(一)《十日谈》的思想内容5
●《十日谈》在思想内容以及格调情趣方面不乏庸俗浅薄之处。

比如过分宣扬及时行乐为
中心的享乐主义;在批判禁欲主义的同时过分放纵情欲描写,很多故事通篇充满露骨的色情描写。

此外,某些称赞机智聪明的篇什较多地肯定损人利己而不择手段的成分。

幻灯片7
(二)《十日谈》的艺术成就
●薄伽丘采用“框架式结构”把众多故事串连于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使整部小说结构浑
然一体。

(两类:长篇中插入短篇故事或由短篇故事连缀成长篇)。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纳瓦尔的《七日谈》等,均系承此结构。

●正如《神曲》奠定了意大利诗歌的基础,《十日谈》则为意大利的散文铺下了基石,并
较早地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这一独具魅力和表现力的体裁形式。

此前,韵文是文坛上最有势力的角色,而它却打破了这种韵文独尊的局面,把散文的文学提高到一个突出的地位,从此开始了“小说”的纪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