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性、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治疗对策
压缩性、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治疗对策

[ ] W iq i A. a me tlfatr fte lwe e— 4 n us R R g na rcueo h o r x t t mi n h laig k e [ ] MeesMH. r t a d te f t n e M ∥ e y o n yr
Th ut l jr dp t n t o lxfa t rs em li yi u e ai twihc mpe r cu e . p n e
tr ftefmu n ii [ ] JB n on u g ue o h e ra d t a J . o eJ itS r b
( ), 97 60( Br 1 8, 4): 0 5l . 51 — 2
其能保持吱体长度、 有力控制骨折旋转、 应力遮挡作用小、 允 许患者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 骨折愈合率高的特点显示了其 在骨折内固定领域的巨大优越性, 对于骨干部位骨折及粉碎 性骨折尽量闭合复位, 使用髓内钉固定; 而儿童青少年则因
文 章 编 号 :0 8 5 2 2 0 ) 0 0 2 — 0 1 0 —5 7 ( 0 8 1 — 6 7 3
压 缩 性 、 碎 性 髌 骨 骨 折 的 治 疗 对 策 粉
郑 红 兵 , 裕 成 , 太 明 , 涛 朱 杨 李
( 南京 鼓 楼 医 院 集 团 宿 迁 市人 民 医院 骨 科 , 苏 宿 迁 2 3 0 江 2 8 0)
可能影响骨骺尽量采用钢板 固定 。 外固定支架具有刚度可调
2] 6
张伯 勋 , 盛 修 . 膝 损 伤 [] 创 伤 杂 志 ,9 9 5 3 : 朱 浮 J. 1 8 ,( )
1 一 47 45 l .
[ ] 曹 立 海 , 永 生 , 永 林 , . 膝 损 伤 的 诊 断 与 治 疗 7 钱 于 等 浮
髌骨骨折

中文名称:髌骨骨折英文名称:patellar fracture定义:以髌骨局部肿胀、疼痛、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常有皮下瘀斑以及膝部皮肤擦伤为主要表现的骨折。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骨伤科疾病(二级学科);骨折(三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求助编辑百科名片髌骨骨折髌骨骨折(fractures of patella)是较常见的损伤,在治疗意见上颇不一致。
例如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及髌骨保留与切除等方面均有分歧。
目录基本概述症状病理临床诊断1.诊断依据2.容易误诊的疾病治疗预防保健1.护理2.术后锻炼3.食疗方法展开基本概述症状病理临床诊断1.诊断依据2.容易误诊的疾病治疗预防保健1.护理2.术后锻炼3.食疗方法展开编辑本段基本概述疾病名称:髌骨骨折其他名称:疾病编码:ICD-9:822.001 ICD-10:S82.001所属部位:下肢,所属科室:骨科疾病分类:骨科疾病[1]编辑本段症状1.表现:骨折后关节内大量积血,髌前皮下瘀血、肿胀,严重者皮肤可发生水疱。
髌骨骨折有移位的骨折,可触及骨折线间隙。
髌骨正侧位 X 线可确诊。
对可疑髌骨纵行或边缘骨折,须拍轴位片证实。
2.影像学表现:髌骨内可见横断或星形的X线透亮的骨折线,由于股四头肌腱和髌腱的牵扯,骨折块分离多较明显,骨折上段向上移位,而下段无移位。
如股四头肌腱没有完全断裂,骨折移位较少见。
3.诊断:明显外伤史,患肢疼痛,活动受限,Х线片可确定骨折部位及移位情况。
4.并发症4.1早期并发症:①创伤性休克:严重股骨干骨折内出血可达500~1000ml甚至更多,创伤后的疼痛刺激,早期即可能发生休克。
处理原则为早期固定减少内出血,扩充血容量和止痛,积极抗休克治疗;②挤压综合征:严重挤压伤导致股骨干骨折,需要注意挤压综合征的发生。
处理原则为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和高血钾,予以早期尽快补液,碱化尿液,利尿,解除肾血管痉挛等甚至行筋膜切开减压等;③血管神经损伤:股骨干下段骨折,骨折块向后移位可伤及蝈静脉和坐骨神经。
髌骨骨折诊疗常规

髌骨骨折诊疗方案髌骨是人体中最大的籽骨, 也是膝关节的一个组成部分, 《医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载: “膝盖骨, 即连骸, 亦名膑骨, 形圆而扁, 覆于楗上下两骨之端”。
髌骨有保护膝关节, 增强股四头肌力量的作用。
髌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65%, 属于膝关节内骨折, 其造成的重要影响是伸膝装置的连续性的丧失和髌股关节失配。
所以在治疗中应尽量使髌骨后面是完整的关节面, 其内外侧分别与股骨内外髁前面形成关节面恢复平整, 减少髌股关节炎的发生。
【病因病机】(一)中医病因病机《医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 “若有所伤, 非骨体破碎, 即离位而突左右”。
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可造成髌骨骨折, 常伴髌骨两旁腱膜撕裂。
中医辩证属“骨断筋伤, 血瘀气滞”, 骨断则失其杠杆作用, 筋伤则是其约束作用;血溢脉外, 气血不通则痛。
此病机在中医属“骨折”范畴。
(二)西医病因病机髌骨骨折可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 间接暴力多由于股四头肌猛力收缩, 所形成的多为牵拉性损伤, 上骨片受股四头肌牵拉, 发生向上移位;下骨片受髌韧带附着, 可呈向前旋转移位。
直接外力引起者常致粉碎型(或星型)骨折, 常伴有膝前部皮肤挫伤。
【诊断要点】(一)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有外伤史。
2.多见于30~50岁的成年人。
3.局部肿胀, 疼痛, 压痛, 皮下瘀斑, 膝关节不能伸直。
有移位者可在髌骨骨面摸到裂隙。
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类型。
(二)西医诊断标准:1.多由跪倒时, 股四头肌猛烈收缩引起, 也可因直接暴力引起。
2.膝部肿胀、压痛、血肿和皮下瘀斑;早期可扪及骨折横形凹陷。
3、膝关节不能主动伸直, 也不能屈膝。
4.X线摄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
【鉴别诊断】1. 股四头肌腱断裂: 暴力与引起髌骨骨折的间接暴力相同, 膝部剧痛和伸膝功能障碍也与髌骨骨折相似. 但患者多为老年男性, 因为老年人股四头肌腱变性变脆, 容易断裂. 肿胀与压痛点位于髌骨上方. 断端分离较远, 伤后不久者, 能看出或扪出断裂部凹陷。
髌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髌骨骨折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诊断依据:(1)有外伤史,多为直接暴力所致。
(2)伤后膝关节周围肿胀、疼痛、畸形、压痛明显、膝关节屈伸活动功能障碍。
(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有跌倒膝部着地病史。
(2)伤后膝部肿胀明显,局部血肿形成,触痛明显,浮髌试验阳性。
(3)骨折x线片可见骨折影,骨折多为横断,且下极较小多见(二)临床分型按骨折线部位分类:一、无移位的髌骨骨折,约占20%。
二、有移位的髌骨骨折,约占80%。
(1)髌骨横骨折:髌骨中1/3,髌骨下1/3骨折。
(2)髌骨粉碎性骨折。
(3)髌骨下极粉碎骨折。
(4)髌骨上极粉碎骨折,较少见。
(5)髌骨纵行骨折。
二、中西医辩证分型:(一)早期:气血瘀阻型临床病象:伤后1-2周内,患膝疼痛明显,关节内大量积血,髌前皮下淤血、肿胀,严重者皮肤可发生水泡。
患侧膝关节功能丧失,不能站立。
患者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证候分析:外伤跌仆初期,骨折筋伤,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瘀阻不通,故局部肿胀,疼痛明显。
骨折后肢体不能支撑负重,故不能站立。
舌质紫暗,脉强涩均为骨折初期瘀血阻滞之象。
(二)中期:血瘀气滞型临床病象:伤后3-6周,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功能丧失未恢复,动则有疼痛感,舌质暗淡,脉弦细。
证候分析:伤后中期,经适宜的治疗及正气抗邪的作用下,使气血瘀滞逐渐消退,故肿胀逐步消退,疼痛减轻。
断骨初步连接而未坚,瘀滞虽消而未尽,故功能未恢复,动则有疼痛,舌质紫暗,脉弦细为气血仍有瘀滞之征。
(三)后期:肝肾亏虚型临床病象:伤后7-8周,疼痛已消,或年迈体弱,头晕目眩,腰膝瘰软,倦怠乏力,舌淡,脉细。
证候分析:年老体弱,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润清窍,故头晕目眩,“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肝肾精血不足,故腰膝软,倦怠乏力,舌淡,脉细皆为肝肾两亏精血不足之象。
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几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

尾各穿 出约 4 6mm, - 于髌 前分 别用直径 1 . mm钢丝 各绕两 0 针头尾环形成… 字收紧拧结 , 8’ 针尾弯 向外下方 。③ A O法加
钢 丝 环 形 固定 法 : A 用 O法 固定 后 再 用 直 径 1 m钢 丝做 髌 .m 0
周荷包式环形固定。④髌骨爪与克 氏针结合法 : 直视下先 以
・
7 6・ 5
实用 医技杂志 2 1 8 00年 月第 l 卷第 8 7 期
J m l f r ta M d a T c n us A s 2 1 , o 1 N . o a o Pa i l e i l eh i e , u t 00 V 1 7 o 8 u cc c q .
法5 。 2例
13 5 例都随访 , 随访时间 6个月至 9年 , 平均 37 。 .年 本组 采用下 , 准进行评定疗 效 : : 标 优 患膝关节伸展有力 , 无痛或偶
有 轻 痛 ,屈 曲受 限较 健 侧 相 差 2 。 内 , O以 X线 正侧 位 拍 片示 :
1 治疗方法 : 卧位 , . 2 平 在硬膜外或硬腰联合麻 醉后 、 止血带 作 用下操作 , 于髌骨下缘作弧形切 口或髌前纵形切 口直 达骨 折 端 , 除血肿 , 消 显露骨折块 , 意保 护髌前纤 维组织 , 游 注 未 离的碎骨块尽可能保持其纤维连接 。操作 如下 : ①髌骨爪 固 定法 : 直视下将 骨折复位并用 巾钳夹 持固定 , 选择合 适型号 髌骨爪 , 把上组爪 支钩嵌入髌 底上缘 骨质 , 下组 支爪 钩刺入 髌韧带钩住髌 尖下缘 , 用髌爪 复位钳 , 使上 下爪嵌 紧后 螺丝 钉固定 。②改 良张力带克 氏针 固定法 ( O) : A 法 复位后从髌底
1 资 料 与方 法
髌骨骨折

忌食食物
1、不宜多吃骨头 2、不宜吃杏仁。 、不宜吃杏仁 3、骨伤患者忌食醋。 、骨伤患者忌食醋。
谢谢 欣赏!
髌骨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
伤后4~5周,每天去夹板 练习屈膝到50°,每天10 分钟,时间不要太长,一 次即可。练习完后将夹板 带上。 伤后5~6周,每天屈 膝练习到60°,练习时间 和次数同上。练习完成后 带上夹板。 伤后7周:屈膝关节 练习到80°,可以考虑去 除夹板,但决定前应先拍 X线片。 伤后8周,彻底去除夹 板,屈曲关节可以达到 90°。 伤后9周,屈曲可到 100°。 伤后9周以后,以最 快的速度恢复正常的膝关 节活动度。
术前护理
术前晚准备 禁食禁饮 促进休息和睡眠 个人卫生 术日晨准备 测量生命体征 备皮 更衣 除去一切饰物、假牙 排空膀胱
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 患肢护理 疼痛护理 引流管护理 麻醉护理 体位护理 夹板护理 并发症护理
康复程序
第1天,可尝试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并进行踝泵练习; 第2天,患者持 拐下地行走但只是去厕所及必要的日常活动。 第3天,后抬腿练习,方式为俯卧位,后抬腿足尖距床5厘米。 术后1、2、3周,要继续练习踝泵及股四头肌力量。要特别注意4周内 绝对不可以进行直抬腿练习;术后4周,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开始关节 活动度练习,屈膝练习时在0°-60°的范围,如有关节内有明显的发热 、发胀感,即刻冰敷20分钟左右。如平时有关节内明显的发热、发胀感 ,可再冰敷,2-3次/日。开始使用单拐,扶于健侧行走,如关节无明显 不稳,室内行走可以脱拐。术后5周,屈膝关节练习达60°。 术后6周,屈膝关节练习可达70°,睡眠时可不戴夹板,完全脱拐 行走。 术后7周,屈膝关节练习到80°,可考虑去除夹板,但要以X线的检 查结果决定。 术后8周,去除夹板,屈膝关节练习到90度。 术后9周,屈膝关节练习到100度。要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的 关节活动度。在功能恢复中,不能忽视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协调能力 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髌骨骨折原因、症状及治疗

髌骨骨折原因、症状及治疗
1.常见原因
髌骨骨折几乎都是膝盖遭到直接打击引起的。
这种损伤可发生在任何体育运动中,并导致严重的活动受限。
2.识别方法
髌骨骨折会马上引起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肢体负重困难,如果怀疑髌骨骨折,应立即将运动员送往急救室,建议看骨科医生。
X 线片能够帮助诊断,并为基础治疗方案提供信息。
3.治疗方法
如果骨折没有导致严重的髌骨错位,建议固定4~6周(使用护具或打石膏)。
在此之后,参加渐进式物理治疗计划,以恢复运动、力量和膝关节的总体功能。
如果需要手术,在术后固定较短的时间,可以更早进行活动范围训练。
在大约4~6周内应避免负重,否则可能导致萎缩和膝关节无力。
因此,通过各种姿势的直抬腿来保持下肢力量至关重要,每周至少4次,根据可忍受的疼痛增加阻力。
从膝盖上方开始使用按压,然后只要膝盖未感受到压力,将按压逐渐下移到踝关节。
4.重返体育运动
重返体育运动至少需要8周。
在试图重返体育运动之前,运动员受伤的膝关节必须恢复良好的活动范围和力量。
取决于体育运动的类
型,重返体育运动的时间可能需要3~6个月,尤其是接触类体育运动。
_髌骨骨折的治疗

6
6膝关节功能障碍 髌骨骨折的功能锻炼对 膝关节功能恢复影响很大,长腿石膏夹板 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限制了肢体的功能 练习,肢体长时间的静止固定,是髌骨骨 折术后膝关节僵硬导致功能障碍的主要原 因。股四头肌锻炼是骨折治疗术后功能康 复过程中的重要措施。医生应强调并指导 患者伤后早期疼痛稍减后即开始练习股四 头肌主动收缩,以防关节纤维性粘连和周 围肌肉挛缩影响膝关节功能。
治疗方法
1、无移位的骨折,可用石膏外固定及对症治疗。
2、移位的骨折,手术复位用钢丝内固定。
3、粉碎性骨折无法手术复位者,行髌骨切除或部 分切除术。
治 疗方法
非手术方法:无移位骨折。
冷敷,加压包扎。 膝关节伸直位石膏托固定4-6周。 6周后主动屈伸膝关节功能锻炼。 若关节内积血,抽出积血,加压包扎。
术后锻炼
1伤后早期疼痛稍减轻后,即应开始练 习肢四头肌等长收缩,以防肢四头肌 粘连,萎缩,伸膝无力,为下地行走 打好基础。如无禁忌,应随时左右推 动髌骨,防止髌骨与关节面粘连,练 习踝关节和足部关节活动。 2、膝部软组织修复愈合后开始练习抬 腿。伤口拆线后,如局部不肿胀无积 液,可带着石膏托扶双拐下地,患肢 不负重。
手术指症及方法
1手术治疗(存在手术指症:1骨折端移位超 过3MM。2骨折端累及关节面形成关节面台 阶超过2MM)
2手术方法:
手术方法
1 张力带内固定 2髌骨爪内固定术 3髌骨部分切除 4髌骨全切
手术切口入路
1膝前横行切口 2膝前横弧形切 3膝前纵形切口
病例
龚某 男性 50岁 摔伤致左膝部肿痛活动障 碍1小时余。。。 入院查体:左膝部肿胀明显,局部皮肤淤 青,压痛(+)浮髌实验(+)活动障碍。 远端血供,感觉,活动可。 辅助检查: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缩性、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治疗对策
发表时间:2011-05-30T16:33:46.7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韩秀英1 吴晗2
[导读] 总之,对于粉碎性、压缩性髌骨骨折,通过植骨衬垫,克氏针软骨下穿针复位,钢丝、内聚髌器等坚强固定
韩秀英1 吴晗2(1黑龙江大庆龙南医院骨科 163453;2黑龙江大庆市人民医院 163000)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6-0189-02
【关键词】髌骨骨折软骨下穿针撬拨植骨
随着交通、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高能量损伤日趋增多,有分离、有移位的粉碎性髌骨骨折发生率不断增高,特别是压缩性骨折越来越多。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7 例,男18 例,女9 例;年龄17~62 岁,平均38 岁;左侧12 例,右侧15 例。
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8 例,撞击汽车仪表盘致伤6 例,跑步绊倒4 例,骑摩托车致伤9 例。
本组均为粉碎性骨折,其中压缩性骨折7 例。
2 治疗方法
2.1 术前准备一般拍摄膝关节正、斜位片,必要时加摄切线位片,有条件的可行CT扫描加三维重建,这样更直观些。
粉碎性骨折关节腔积血多,肿胀明显,患者自觉胀痛难忍,可行无菌穿刺抽吸、加压包扎以暂时缓解症状。
2.2 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平卧位,大腿根部缚气囊止血带,取膝关节前正中切口,有的骨折股四头肌扩张部撕裂不明显,要切开延长,以便于术中随时触摸了解关节面的光整性,将髌骨翻转,关节面向外,检查骨折的粉碎、压缩情况,清除积血块。
先将小的骨块聚拢复位,以0.8~1.5 mm的克氏针自髌骨关节软骨下穿针,方向从中心穿向髌骨周缘,针尾刚好与骨折端平,留针备用。
待骨折成为2~3个大块后,整体复位,将预留的克氏针继续穿入对合后的骨块软骨下,自对侧髌骨周缘出针,剪除多余部分,再以钢丝环扎、“8”字缝扎等固定。
如以内聚髌器环抱,则要测量髌骨的上下径,缩小10%~15%,所得尺寸方为要选的内聚髌器的尺寸。
骨块如有压缩,则在髌骨冠状位的前、后1/3处以骨刀轻轻击入,开槽撬拨复位,所留的间隙以切取相邻股骨髁的内或外侧少许皮质骨填充。
固定牢固后关节腔要反复冲洗,不留碎屑,髌前腱膜、股四头肌扩张部要仔细修补。
2.3 术后处理术后石膏托或塑料支具伸膝位固定4周,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4周后在CPM机帮助下进行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
3 结果
27 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
优:膝关节可伸15°,屈130°,无疼痛,无行走障碍;良:膝关节可伸30°,屈120°,偶有疼痛,轻度行走障碍;可:膝关节可伸40°,屈90°~119°,活动时疼痛,中度行走障碍。
本组优16 例,良8 例,可3 例,优良率88.9%。
4 讨论
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共有七个关节面,对膝关节的稳定和运动起重要作用,能传导并增强股四头肌的伸膝力量,保护股骨髁部免受直接打击。
一旦发生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有分离、有压缩,这些作用将丧失殆尽。
既往有的采取部分或全部切除髌骨,但远期并发症如创伤性关节炎等病的发生率高。
这也说明了最大限度地保持髌骨完整性的重要性,虽然可能出现局部的高低不平,但在整个关节运动过程中也只是到达某一个特定的角度才有接触,很短暂,磨损不明显,大部分关节面是相匹配的,可以自下而上地传导负载,以滑移和自旋两种方式滑动,使压力不过分集中,避免出现剪切应力。
因此,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保留髌骨,充分恢复后关节面的平整,修复股四头肌扩张部的横形撕裂,早期练习膝关节活动和股四头肌肌力。
即使存在很大的分离和移位,也不要选择部分或全部髌骨切除术。
但是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尤其是有分离、有压缩的骨折,治疗很棘手,以传统的钢丝或丝线环扎等方法处理,很难整复后关节面,可能是因为钢丝等很难真正在髌骨某一适中的同一额状面周缘环绕缝扎,以致收紧结扎时不易获得良好的对位,造成关节面阶梯变和前方张开[1]。
这样就使得关节软骨面不光整,有缺损,出现台阶,造成关节磨损退变。
对于这类骨折,我们经治了27 例,其中有压缩7例,处理的策略是:先将小的碎骨块拼接复位在较大的骨块上,以克氏针从髌骨关节软骨面下,方向从中心穿向髌骨周缘,针尾刚刚好与骨折端平,留针备用。
待骨折成为2~3个大块后,整体复位,将预留的克氏针继续穿入对合后的骨块软骨下,自对侧髌骨周缘出针,剪除多余部分,应用内聚髌器或钢丝环扎等方法固定。
手术要点:a)手术入路选择前正中切口,这样显露充分,操作方便,切口小,不损伤隐神经和膝降动脉髌下支[2]。
b)部分患者股四头肌扩张部无明显横行撕裂,应作适当切开延长,以便于触摸检查关节面是否光整。
c)术中尽量保持髌前腱膜的完整性,利用此软组织的合页连接,使碎骨块不至于分散、游离。
d)应尽量在关节软骨下穿针,因该处骨质较坚硬,利于确切固定。
同时,克氏针紧邻软骨面,能做到软骨面与软骨面的对合,便于整复后关节面。
e)有压缩的骨块,如不予以垫平,势必造成关节面的高低不平,出现台阶。
术中应注意骨刀撬拨的位置要靠近髌骨前方皮质,约前、后1/3处为宜,尽量多地保留后方骨量,易于稳定后方关节面。
撬拨后所留的间隙不大,仅需在相邻股骨内侧或外侧髁的非关节面处,切取少许薄层皮质,修整后嵌入,这样坚硬的皮质就能起到很好的衬垫作用,类似胫骨平台骨折的植骨支撑,避免因术后功能锻炼而再次发生塌陷压缩。
而取骨处位于股骨髁的内、外侧,为非关节面,取骨量少,对膝关节的结构、功能无任何损伤。
f)内聚髌器的材料性能决定了它的形变量不宜超过8%,否则将不能获得100%的记忆功能,因此术中内聚髌器大小的选择要适中。
以游标卡尺测量髌骨的上下径,数值缩小10%~15%,即为所选的尺寸。
g)关节腔应仔细冲洗,避免残留碎骨屑、凝血块等造成关节黏连、游离体。
h)仔细修补股四头肌扩张部和髌前腱膜,恢复膝关节的稳定结构。
总之,对于粉碎性、压缩性髌骨骨折,通过植骨衬垫,克氏针软骨下穿针复位,钢丝、内聚髌器等坚强固定,能最大限度恢复后关节面的光整,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秦步平,黄永刚,马向阳.形状记忆合金髌爪固定髌骨骨折178例报告[J].实用骨科杂志,2006,13(4):364.
[2]黄卫国,李玉民,袁义明,等.膝前正中直切口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