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生物 专题2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课堂演练 新人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2020版高中生物 第2章 细胞工程 2.1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2020版高中生物 第2章 细胞工程 2.1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1.了解细胞工程的含义。

2.理解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重点)3.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及用途。

(重点)4.理解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

(重点)(一)细胞工程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1)原理和方法: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

(2)操作水平: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

(3)目的: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

2.种类根据操作对象不同,可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也就是说,每个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的特点。

2.现实表现: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并不会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3.影响细胞全能性表现的原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有选择性地表达出各种蛋白质,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从而构成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

4.表达时两个重要的过程:(1)脱分化:让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的过程。

(2)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再分化出幼根和芽,形成完整的小植株。

[合作探讨]探讨1:请比较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概念,总结二者的不同。

提示:(1)操作水平: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的操作,细胞工程是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的操作。

(2)目的:基因工程的目的是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细胞工程的目的是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

探讨2:理论上每种活细胞都具有全能性,请分析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提示: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该物种个体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

探讨3:植物的种子发育成完整植株,是否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为什么?提示:没有。

因为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而种子中的胚已完成了早期发育,相当于新植物体的幼体,没有体现细胞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

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

学习资料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 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班级:科目: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20分钟50分)1。

(18分)图1描述了“白菜—甘蓝”幼苗的培育过程;图2反映了某个细胞周期不同时期染色体的状态.请据图回答:(1)图1过程②中原生质体A和B能融合,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图1过程③中某个细胞周期内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为____________(用图2中字母填写)。

(3)甘蓝与白菜均为二倍体(2N),“白菜—甘蓝"幼苗培育过程中杂种细胞内最多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请在下面坐标系中画出白菜—甘蓝体细胞一个细胞周期内DNA数目的变化曲线。

(4)如果“白菜-甘蓝"幼苗栽植过程中根部被水淹了,水浸期间对“白菜—甘蓝”植株的根细胞进行测定,测得根细胞吸收O2与释放CO2之比为1∶2,则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

【解析】(1)原生质体能够融合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前期染色体出现,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移向细胞两极,末期染色体解旋,呈染色质状态,故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为beacd.(3)白菜和甘蓝均为二倍体,因此“白菜-甘蓝"杂种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染色体组数最多,有8个染色体组.“白菜-甘蓝”是四倍体生物,因此纵坐标的DNA含量应设置为4N和8N,横坐标表示分裂时期,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为:间期加倍(4N→8N),末期还原(4N),如图所示:(4)测得根细胞吸收O2与释放CO2之比为1∶2,说明根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假设均为 1 mol,则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为1/6 mol,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为1/2 mol,因此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

2020年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2020年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 植物细胞工程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科学探究:结合具体实验,与同学交 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
流讨论,尝试设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流程简图。 2.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
2.科学思维:结合“胡萝卜的组织培 原理和过程,植物体细胞
(4)任何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任何细胞都能表现出全能性。 (× )
(5)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得到杂种细胞。( × ) (6)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产生新的 细胞壁。( √ ) (7)利用物理法或化学法,可以直接将两个植物细胞进行诱导 融合。( × )
(8)将基因型为 Aa 植株的花粉和基因型为 Bb 植株的花粉, 除去细胞壁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仅考虑两两融合),可以得到 6 种基因型不同的融合细胞。( × )
目的 分类
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 3 _遗__传_物__质____或获得 4 __细_胞__产_品____ 5 __植_物___细胞工程和 6 _动__物___细胞工程
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具有某种生物全部 7 __遗_传__信_息____的任何一个细胞, 都具有发育成 8 _完__整_生__物_体_____的潜能。 2.原理:细胞内含有本物种的 9 __全_套__遗_传__信_息_____。 3.全能性表达条件: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处于 10 _离__体___ 状态;11 _无__菌___操作(防止杂菌污染);提供一定的营养、激素(主 要是 12 _生__长_素__和_细__胞_分__裂_素_______等)和其他适宜外界条件。
养”实验,了解组织培养技术已取得的 杂交的原理。
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认同科学是一 3.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

高中生物下册专题2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学案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下册专题2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学案人教版选修3

专题二细胞工程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班级:______层次:____姓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学习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则【学习难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一、细胞工程1.概念:应用和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或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或获得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2.分类:根据操作对象不同,可分为、。

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2、植物细胞主要的增殖方式是,细胞分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全能性是指,表现为全能性的原因是。

4.在理论上,生物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5.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有地表达出各种,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从而构成生物体的不同。

例l、有关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B.生物体内细胞由于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D.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例2、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是因为 ( )A.基因的表达有选择性 B.不同的细胞内基因不完全相同C.细胞丧失了全能性 D.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变化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的潜能。

2.过程离体植物的−−→−脱分化 _ 组织−−→−再分化幼根和芽或胚状体−−→−发育完整植株。

选修三专题二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案

选修三专题二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案

专题2 细胞工程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案一、教材分析《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2第一节《植物细胞工程》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等三方面内容,其中,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又是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lJh5GwCP1S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 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2.能力目标:尝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联系知识与生产实践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与热爱生物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2、教学重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四、学情分析本节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虽说在必修模块中学了一些细胞的知识,但仍然是一个新的领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采用学案导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的方法。

lJh5GwCP1S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讲授为主结合讨论的方法六、课前预习1.请分别理出细胞全能性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知识结构和层次。

2.对高一必修课中与上述两知识点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地复习。

3.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显示三幅图,教师按图讲解,以引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专题的首页的三幅图,题图的愚意是表明细胞工程是在细胞水平的操作,它包含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等方面。

在本章引言中通过列举细胞工程的应用,把学生带进细胞工程的科技领域。

2020_2021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3

2020_2021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3

植物细胞工程的根本技术一、教材分析本节是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2中“植物细胞工程〞的第一节,本节主要讲述了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三方面内容,其中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根底,而植物组织培养又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的根底。

本节参考学时一课时,由于学时比拟紧X,有关胡萝卜组织培养的实验过程课上只做理论分析,课下带领兴趣小组学生动手操作。

必修模块学生已经学过细胞结构、分化、细胞的调节等知识,通过回顾旧知识建立新的知识体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细胞学根底,一些内容如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分化和单倍体育种等在必修模块中已埋下伏笔,但作为一项新内容。

尤其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学生以前没有涉与,因此在理解上存在困难。

本节主要通过创设情景、问题驱动、层层设疑并结合讨论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①简述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含义。

②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③尝试或了解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2.情感态度方面:①认同科学是一个不断开展的过程,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②关注植物细胞工程根本技术的进展。

3.能力方面:①通过问题引领,在质疑、探究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判断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②尝试用流程图对知识进展归纳总结。

③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教学难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植物体细胞杂交五、教学手段:问题引领、讲授法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归纳六、教学过程教学中采用“创设情景——问题引领层层设疑——自主学习与讨论引结合——点播讲授——归纳总结——反应练习——习题巩固〞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

具体教学思路:1.课前布置导学案回忆旧知识、预习新知识;并对新知识的框架与层次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通过回顾细胞的全能性,详细讲解植物组织培养,建立新知识体系。

2020_2021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1_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2020_2021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1_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2.1 植物细胞工程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C )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
解析:植物细胞全能性是指具有细胞核的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如 茎的皮层细胞、韧皮部的薄壁细胞等),在离开母体后,在适宜的营养 和外界条件下,细胞首先发生脱分化,然后恢复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再在一定的诱导因素作用下发生分化,最后形成具有根、茎、叶的完整 植株。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只有在离开母体后才能表现出来。 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D 项错误。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属于基 因工程,与细胞的全能性没有必然的联系。
7.(15 分)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 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 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关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②为 原生质体融合,如果将已除去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放 入等渗溶液中,细胞是何形状? 圆球形(圆形或球形)。
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 6.(15 分)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 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 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 外植体―①―→愈伤组织―②―→芽、根―→植株
请回答:
(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 茎尖(或根尖) 作为
外植体,其依据是 茎尖(或根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2)在过程①中,常用的 MS 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
元素和 有机物

《专题2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学历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

《专题2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学历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为后续的植物细胞工程实践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认识其在现代农业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包括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脱分化与再分化等过程。

3.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常用技术和方法,如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培养基的制备和接种、细胞增殖与分化等操作流程。

4. 学会观察和分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变化,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判断组织培养的成败。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表现、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来评价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练习题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原理和技术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操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程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现代农业科技中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以及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3.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案例,让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际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4.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和操作技巧。

5. 学生实践:学生动手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6.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和观察结果,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进行植物细胞工程相关知识的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和分析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1.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A .组织培养B .细胞杂交C .显微注射D .核移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相关知识。

由于植物分生组织中病毒很少或没有病毒,常用茎尖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细胞杂交通常用于培育杂种个体;显微注射技术常用于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生物;核移植技术常用于培养克隆动物。

故只有A 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A2.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A .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B .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C .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D .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解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最好实例是植物组织培养,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最终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A 、C 、D 三项都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故B 项符合题意。

答案:B3.下列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是( )A .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B .芽发育成枝条C .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D .受精卵发育成植株解析:将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即花药离体培养,属于植物组织培养,A 正确;芽发育成枝条是自然生长过程,不属于植物组织培养,B 错误;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是自然生长过程,不属于植物组织培养,C 错误;植物组织培养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等过程,而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发育成植株无脱分化等过程,D 错误。

答案:A4.如图是四倍体兰花的叶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植株的示意图。

四倍体兰花叶片――→①愈伤组织――→②胚状体――→③植株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②阶段会发生减数分裂过程B .①阶段需生长素,而③阶段需细胞分裂素C.此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此兰花的花药经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二倍体解析:②阶段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不能发生减数分裂,A错误;①和③阶段都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只是这两种激素的比例不同,B错误;图解显示的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此兰花的花药经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单倍体,D错误。

答案:C5.传统的人工繁殖兰花的方法是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采用“组织培养繁殖兰花”,如下图所示。

(1)图中①过程为________,②的名称为________,其细胞与叶肉细胞相比,不含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2)兰花的叶肉细胞之所以能培养为新个体,是因为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3)图中③过程为________。

与①过程相比较,培养基中各种激素的种类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下同),各种激素的含量________。

(4)有人想到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解决兰花生根速度慢、幼苗生存能力弱的问题,但操作后得到的“韭菜—兰花”,并没有预想中的“繁殖容易,香气浓郁”,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离体的组织细胞通过脱分化过程失去其特有的形态、结构,形成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细胞中不含有叶绿体。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中含有本物种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

(3)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过程形成胚状体,脱分化过程与再分化过程相关的培养基中均含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但两种激素的含量不同。

(4)两个物种的细胞发生融合后,二者的遗传物质可能发生相互影响,导致某些基因无法正常表达。

答案:(1)脱分化愈伤组织叶绿体(2)本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3)再分化相同不同(4)两个物种之间的基因相互影响,导致某些基因无法正常表达A级基础巩固1.如图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的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花药中未成熟的花粉――→①愈伤组织――→②丛芽――→③完整植株A.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③表示再分化B.过程①②需要照光C.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D.通过过程③获得的完整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解析:图中过程①表示脱分化,②③表示再分化,A项错误;脱分化需要避光处理,再分化和植物生长需要照光,因此过程①需要避光,过程②、③需要照光,B项错误;过程①、②、③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由花粉细胞最终获得了完整植物个体,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C项正确;过程③获得的完整植株属于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不能自交产生后代,D项错误。

答案:C2.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体只有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所含基因不同C.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理论基础D.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随时可能表现出全能性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因、表达所需条件、应用,解题关键是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有一个全面了解。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可能性,实际上只要植物细胞含有本物种生长发育的全套基因就应具有全能性,如配子;植物体内所有体细胞均来源于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遗传物质应相同。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

答案:C3.如图中的A、B为两种二倍体植物,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形成C植株,③过程的原理及C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 )A.细胞膜的流动性;2B.细胞的全能性;4C.细胞增殖;4D.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解析:图中③过程是由1个细胞长成1个个体,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另外此过程为两种生物的体细胞进行融合,每个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融合后形成的杂种细胞应含有4个染色体组,为四倍体生物。

答案:B4.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B.在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水、无机盐和小分子的有机物等营养物质C.为促进花粉细胞分裂生长,在培养基中应加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等激素D.试管苗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解析:花粉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其基因型为AB或Ab或aB或ab,由花粉发育而来的个体未经秋水仙素处理,是单倍体。

答案:D5.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和增殖方式分别是( )A.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减数分裂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有丝分裂C.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减数分裂D.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有丝分裂解析: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①器官、组织或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形成植物体的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重要的步骤,在这两个过程中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的。

答案:DB级能力训练6.如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表示。

据此回答:(1)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能被培养成为④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它与①相比分化程度________,全能性________。

(3)若想制作人工种子,应该选用(填编号)________。

(4)若①是花药,则④是____________,继续对其使用________处理可获得______正常植株,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利用此项技术制造治疗烫伤、割伤的药物—紫草素,培养将进行到(填编号)________。

解析:(1)①表示离体的植物组织或器官,它能被培养成为④的根本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②表示愈伤组织,它与①相比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

(3)若想制作人工种子,应该选用③胚状体。

(4)若①是花药,则④是单倍体植株,由于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对其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可获得纯合的正常植株,该过程称为单倍体育种。

(5)若利用此项技术制造治疗烫伤、割伤的药物—紫草素,培养将进行到②愈伤组织。

答案:(1)离体的植物组织或器官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2)愈伤组织低高(3)③(4)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纯合子单倍体育种(5)②7.下图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过程获得的细胞是正常植物体经________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顺利完成③过程,除了需要各种无机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不同功能的物质)。

该过程形成的细胞与正常体细胞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特点。

(3)从过程④的结果看,它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人在探究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实验中,得到了如下结果:①只有细胞分裂素时,组织块产生愈伤组织②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时,愈伤组织不分化③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时,愈伤组织分化出芽④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时,愈伤组织分化出根由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单倍体性细胞是减数分裂的结果,该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2)愈伤组织培养基成分除无机物、有机物外还需加入植物激素。

(3)过程④为再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该实验结果显示,植物激素的种类及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具有重要影响。

答案:(1)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亲代细胞中的一半(2)有机营养物质植物激素排列疏松、高度液泡化、细胞壁薄(3)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4)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的影响不同8.如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

据图回答:(1)步骤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