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用水余氯检测标准
余氯比对标准

余氯比对标准
不同的水处理过程和环境有不同的余氯比对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
饮用水: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经氯消毒的饮用水,出厂时的余氯含量不得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0.05mg/L。
医疗机构水排放:一般情况下,采用含氯消毒的医疗机构污水,需进行脱氯处理后才能排放,其标准为总余氯小于0.5mg/L。
工业循环冷却水:余氯含量不应大于0.5mg/L。
游泳池水:余氯含量标准为0.4~0.6mg/L。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地区、国家、行业和具体环境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参考当地或相关行业的最新标准和规定来确定余氯比对标准。
如何检测水中余氯含量---余氯实验标准

如何检测水中余氯含量---余氯实验标准-----深圳市安吉尔实业有限公司一、余氯实验1、用洗干净透明玻璃杯接100毫升自来水,滴入两滴余氯试剂。
摇晃搅拌,立即与色卡进行对比。
此时可以看到杯内的水无色,这时由于自来水内余氯含量极少;如水变为黄色,则自来水内含有余氯。
2、如杯内水为无色。
用玻璃棒(也可直接用PE软管)沾点漂白水,然后伸入杯内摇晃搅拌,可看到水变为黄色,颜色越深则余氯含量越高。
注意:和色卡对照,调到余氯含量为0.4-0.6ppm为止。
(余氯含量过低、过高都影响后续试验效果)。
注意:如自来水本身含有余氯,则不进行此步操作。
3、拿一片维生素C碾碎,放入杯内,摇晃搅拌,可发现水又重新变为无色。
(说明:维生素C主要是维持血管,肌肉,骨骼,牙齿等器官的正常功能,尤其能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预防出血,还可以增加机体对多种传染病的抵抗力,促进伤口的愈合,加速结缔组织的生成。
包括我们大家平时吃的一些保健品,他们进入人体最终都是生成维生素C的。
)现在我们把加一片维C倒入这个含有大量氯气的水中,搅拌一下,大家可以看到,水又重新变为无色,这个说明自来水中的余氯进入人体后.大量中和了人体内的维生素C,给人体造成伤害。
如不用维生素C,用1片土豆或25-30克大米试验,也是同样的效果。
二、净水机去除余氯1、在水池内放入半池自来水,滴入7-8滴余氯试剂。
如自来水不含余氯,利用漂白水、色卡调制余氯含量为0.4-1.0ppm之间。
2、将进水管插入水池,试验机通电。
过滤一会后,用洗干净的透明玻璃杯接入100毫升用安之星净水器过滤后的水,再滴入2.3滴余氯试剂,显示为无色。
这个水依然是清澈透明的,说明安之星净水器可以完全的去除余氯。
实验结果:1.证明水中的余氯对维生素C的破坏。
2.净水机能完全去除水中的余氯。
自来水余氯标准

自来水余氯标准自来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在自来水处理过程中,余氯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
余氯是指氯在水中的残留量,它是保证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不受细菌污染的重要指标。
因此,余氯标准的设定对于保障自来水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根据国家标准,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是多少呢?在我国,自来水中余氯的标准是0.5mg/L。
这个标准是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和水质卫生标准来制定的,其目的是保障自来水的安全饮用。
余氯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原微生物,从而保证自来水的卫生安全。
那么,余氯标准的制定是如何进行的呢?在我国,余氯标准的制定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联合制定的。
他们会参考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和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自来水余氯标准。
余氯标准的设定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确定了不同水质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合理余氯浓度范围。
在制定国家标准时,他们会考虑到人体对余氯的耐受性,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对余氯的接受能力,从而确定了0.5mg/L的标准。
此外,余氯标准的执行也是非常重要的。
自来水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余氯的浓度,确保自来水的余氯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相关部门也需要对自来水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测,确保自来水的余氯符合国家标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总的来说,自来水余氯标准的设定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国家标准的制定是有科学依据的,同时也需要严格执行,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人民健康的作用。
希望各级相关部门和自来水厂能够高度重视自来水余氯标准的执行,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水中余氯的测定常规方法

水中余氯的测定常规方法
水中余氯的测定常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涂片法:将一定数量的水样取出,滴加几滴碘化钾溶液,并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然后,将这一溶液滴加到玻璃片上,待其干燥后,观察颜色变化。
如果出现紫色,说明水中余氯含量超标。
2. 水中余氯测定试剂法:使用具有氯化剂的试剂溶液作为指示剂,将一定数量的水样滴入试剂溶液中。
然后,根据溶液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水样中余氯的含量。
一种常用的试剂是DPD试剂。
3. 线上余氯在线监测仪:这是一种高精度、实时监测水中余氯含量的仪器。
通过在线监测设备,可以对水中余氯的含量进行准确测量,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测系统。
4. 应用比色法测定:通过将水样与试剂反应产生的色素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色,来判断余氯的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样品浓度较低的情况。
5. 红外光谱法:利用红外光谱仪器,通过检测水样中余氯的振动频率来进行测定。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6. 氧化还原滴定法:通过将水样与含有已知氧化还原性能的滴定试剂进行滴定,
来测定水样中余氯含量。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滴定设备和试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在测定水中余氯含量时,可能会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标准曲线校正。
另外,水中余氯的检测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不建议在家庭或个人使用的水样中进行测定。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会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水质检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要注意及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水处理措施,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卫生。
生活饮用水 余氯标准

生活饮用水余氯标准余氯是指自由氯和氯化物在水中的残余量,是一种用于消毒的重要化学物质。
在生活饮用水中,适量的余氯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保证水质安全。
然而,余氯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生活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有一定的标准要求。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规定,生活饮用水中余氯的标准限值为0.05mg/L。
这一标准是根据对人体健康的保护和水质消毒的需要而设定的。
余氯含量若低于0.05mg/L,则可能无法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从而造成水质不合格;而余氯含量若超过0.05mg/L,则可能会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氯化物副产物,对水质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保证生活饮用水中余氯的合理含量,各地的自来水厂和供水单位都会对饮用水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
一般来说,自来水厂会通过加氯消毒的方式来保证水质的安全,但在向居民供水时,余氯含量可能会因为管网漏水、水质老化等原因而发生变化。
因此,居民在家中也可以通过简单的余氯测试盒来检测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除了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其他来源的余氯。
例如,游泳池水中的余氯含量若过高,会对人体皮肤和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含氯消毒剂,若未经充分清洗,可能会残留余氯,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关注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外,还需要注意其他可能的余氯暴露途径,尽量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生活饮用水中的余氯标准是0.05mg/L,这一标准的设定既考虑了水质消毒的需要,也充分保护了人体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关注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并注意其他可能的余氯暴露途径,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通过定期检测和科学管理,我们可以确保生活饮用水中的余氯符合标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生活饮用水余氯标准

生活饮用水余氯标准生活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余氯是饮用水中常见的一种消毒剂,它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们饮用水的安全。
然而,余氯的含量如果超标,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生活饮用水中的余氯标准也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中余氯的标准是0.05mg/L。
这个标准是经过多次科学实验证明的,可以有效地保障人们的健康。
当余氯的含量超过这个标准时,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例如会导致消化系统不适、皮肤过敏等问题。
因此,监测和控制生活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生活饮用水中余氯的含量符合标准,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测。
水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水质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余氯的含量在合理范围内。
而在水管输送过程中,也需要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
此外,家庭中使用的净水设备也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以确保净水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因为净水设备问题导致余氯超标。
除了水厂和家庭中的净水设备,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监管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
同时,加强对水厂和净水设备的监督,确保生活饮用水的质量符合标准。
总的来说,生活饮用水中余氯的标准是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
只有严格控制余氯的含量,才能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安全。
水厂、家庭和政府部门都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监测和管理,确保人们饮用水的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放心地饮用水,享受健康的生活。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1 余氯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其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以防止水受到再污染;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HOCl、OCl-和NHCl2等;2.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3.游离性余氯:括HOCl及OCl-等;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 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 mg/L;余氯的测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前者可测定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余氯,后者可分别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范围本标准规定了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μ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L;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应以除去干扰;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原理DPD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在加入DPD试剂前加入碘化物时,一部分三氯胺与游离余氯一起显色,通过变换试剂的加入顺序可测得三氯胺的浓度;本法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配制永久性标准液;试剂碘化钾晶体;碘化钾溶液5 g/L:称取碘化钾KI,溶于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溶液变黄应弃去重配;磷酸盐缓冲溶液pH=:称取24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46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 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和 g氯化汞HgCl2;依次溶解于纯水中稀释至1000mL;注:HgCl2可防止霉菌生长,并可消除试剂中微量碘化物对游离余氯测定造成的干扰;HgCl2剧毒使用时切勿入口或接触皮肤和手指;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溶液1 g/L:称取盐酸N,N-二乙基对苯二胺,或 g硫酸N,N-二乙基对苯二胺,溶解于含8 mL硫酸溶液1+3和 g Na2EDTA的无氯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 mL 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冷暗处保存;注:DPD溶液不稳定,一次配制不宜过多,储存中如溶液颜色变深或褪色,应重新配制;亚砷酸钾溶液 g/L:称取 g亚砷酸钾KAsO2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mL;硫代乙酰胺溶液 g/L:称取 g硫代乙酰胺CH2CSNH2,溶于100 mL纯水中;注:硫代乙酰胺是可疑致癌物切勿接触皮肤或吸入;无需氯水:在无氯纯水中加入少量氯水或漂粉精溶液,使水中总余氯浓度约为 mg/L;加热煮沸除氯;冷却后备用;注:使用前可加入碘化钾用本作业指导书检验其总余氯;氯标准储备溶液ρCl2=1000 μg/mL:称取优级纯高锰酸钾KMnO4,用纯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注:用含氯水配制标准溶液,步骤繁琐且不稳定;经试验,标准溶液中高锰酸钾量与DPD 所标示的余氯生成的红色相似;氯标准使用溶液ρCl2=1 μg/mL:吸取 mL氯标准储备溶液,加纯水稀释至100 mL;混匀后取 mL 再稀释至100 mL;仪器分光光度计具塞比色管,10 mL分析步骤标准曲线绘制:吸取0,,,,和氯标准使用溶液置于6支10 mL具塞比色管中,用无需氯水稀释至刻度;各加入 mL磷酸盐缓冲溶液, mLDPD溶液,混匀,于波长515nm,1cm比色皿,以纯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吸取10 mL水样置于10 mL比色管中,加入 mL磷酸盐缓冲溶液, mLDPD溶液,混匀,立即于515 nm波长,1 cm比色皿,以纯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记录读数为A,同时测量样品空白值,在读数中扣除;继续向上述试管中加入一小粒碘化钾晶体约,混匀后,再测量吸光度,记录读数为B;注:如果样品中二氯胺含量过高,可加入新配制的碘化钾溶液1g/L;再向上述试管加入碘化钾晶体约,混匀,2 min后,测量吸光度,记录读数为C;另取两支10 mL 比色管,取10 mL水样于其中一支比色管中,然后加入一小粒碘化钾晶体约,混匀,于第二支比色管中加入 mL缓冲溶液和 mLDPD溶液,然后将此混合液倒入第一管中,混匀;测量吸光度,记录读数为N;计算游离余氯和各种氯胺,根据存在的情况计算,见表游离余氯和各种氯胺根据表中读数从标准曲线查出水样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化合余氯的含量mρCl2=V式中:ρCl2一水样中余氯的质量浓度,mg/L;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余氯的质量,μg;V—水样体积,mL;精密度和准确度5个实验室用本规范测定 mg/L及 mg/L余氯样品,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及1%~%;以L 作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为97%~108%,加标质量浓度为~ mg/L;平均回收率为90%~103%;加标质量浓度为~L时,平均回收率为94%~106%;水样在加入 mL磷酸盐缓冲溶液, mLDPD溶液,混匀后也可利用HACH便携式余氯仪进行测定,参见HACH便携式余氯仪操作说明书3,3’,5,5 -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范围本标准规定了3,3’,5,5 -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 mg/L余氯;超过 mg/L 的铁和 mg/L亚硝酸盐对本法有干扰;原理在pH小于2的酸性溶液中,余氯与3,3’,5,5,-四甲基联苯胺以下简称四甲基联苯胺反应,生成黄色的醌式化合物,用目视比色法定量,还可用重铬酸钾—铬酸钾配制的永久性余氯标准溶液进行目视比色;试剂氯化钾-盐酸缓冲溶液pH :称取 g经100~110℃干燥至恒重的氯化钾,用纯水溶解,再加 mL盐酸ρ20=mL,用纯水稀释至1000 mL;盐酸溶液1+43,3,,5,5,-四甲基联甲苯胺 g/L:称取 g 3,3,,5,5,-四甲基联苯胺C16H20N2,用100mL 盐酸溶液cHCl=L分批加入并搅拌使试剂溶解必要时可加温助溶,混匀,此溶液应无色透明,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常温下可使用6个月;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称取 g经120℃干燥至恒重的重铬酸钾K2Cr2O7及 g经120℃干燥至恒重的铬酸钾K2CrO4,溶于氯化钾-盐酸缓冲溶液中,并稀释至1000 mL;此溶液所产生的颜色相当于1 mg/L余氯与四甲基联苯胺所产生的颜色;Na2EDTA溶液20g/L仪器具塞比色管,50mL;分析步骤永久性余氯标准比色管~L的配制:按表所列用量分别吸取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注入50mL具塞比色管中,用氯化钾-盐酸缓冲溶液稀释至50mL刻度,在冷暗处保存可使用6个月;~L永久性余氯标准比色溶液配制表注:若水样余氯大于1 mg/L时,可将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的浓度提高10倍,配成相当于10 mg/L余氯的标准色,配成~10mg/L的永久性余氯标准色列;于50 mL具塞比色管中,先放入 mL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加入澄清水样至50 mL刻度,混合后立即比色,所得结果为游离余氯;放置10 min,比色所得结果为总余氯,总余氯减去游离余氯即为化合余氯;注1.pH值大于7的水样可先用盐酸溶液调节pH为4再行测定;2.水样中铁离子大于L时,可在每50 mL水样中加1~2滴EDTA溶液,以消除干扰;3.水温低于20℃时,可先将水样放在温水浴中使温度提高到25~30℃,以加快反应速度;4.测试时,如显浅蓝色,表明显色液酸度偏低,可多加1 mL试剂,就出现正常颜色;又如加试剂后,出现桔色,表示余氯含量过高,可改用1~10 mg/L的标准系列,并多加1 mL试剂;。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余氯的测定是水质检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评价水中的消毒效果。
国标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余氯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处理:将待测水样取一定体积,通常为100毫升,加入适量的碘化钾溶液,使水样中的过氯酸转化为游离氯。
2. 稀释: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水样适当稀释,使测定结果在仪器的量程范围内。
3. 滴定:将经过稀释后的水样滴加硫代硫酸钠溶液作为指示剂,溶液的颜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停止滴定时,记录已经加入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即为滴定体积V1。
4. 空白试验:重复上述步骤,用与样品体积相同的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空白试验,记录滴定体积V0。
5. 计算余氯含量:利用以下公式计算余氯含量:
余氯含量 (mg/L) = (V1 - V0) × C / V
其中,C为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V为样
品体积,单位为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用水余氯检测标准
余氯是指消毒剂在水中消毒后剩余的氯化物。
饮用水中的余氯可以杀
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起到消毒作用。
然而,高浓度的余氯会对人体健康
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需要对用水中的余氯进
行检测和控制。
用水余氯检测的标准主要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两种。
国家标准:目前我国用水余氯检测的国家标准主要有GB 3838-2002《环境质量标准》、GB 5749-202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GB/T
5750-2024《工业用水标准》等。
其中,GB 3838-2002中规定了水质中余
氯的检测标准,要求饮用水中余氯的浓度应小于0.5mg/L。
而GB 5749-2024则规定了生活饮用水中余氯含量的限值。
其中,一类地表水、二类
地表水及未进行深度处理的三类地表水中余氯的浓度不得大于0.3mg/L;
一类地下水、二类地下水及未进行深度处理的三类地下水中余氯的浓度不
得大于0.3mg/L。
除了上述标准外,不同地区和行业也可能根据自身需要制定了一些其
他的检测标准。
用水余氯检测通常采用物理化学法和仪器分析法。
物理化学法主要包
括可滴定法、N,N-二苯基对苯二胺法等。
可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通过滴定溶液测量溶液中的氯含量。
仪器分析法则包括气相色谱法、荧光
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等,这些方法利用不同的仪器来分析水样中余氯的浓度。
在用水余氯检测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采样要全面,
均匀,确保样品代表性;其次,样品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实验室进行测
试,避免样品放置时间过长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此外,对于含氯消毒剂使用不当的情况,还要进行日常监测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用水余氯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两种。
在进行用水余氯检测时,需要注意采样全面、及时送样、正确选择检测方法等问题,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