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为原料制硫酸工艺流程

硫磺为原料制硫酸工艺流程
硫磺为原料制硫酸工艺流程

硫磺为原料生产硫酸

工艺

设计人:赵东波

学号:10074120

原料:硫磺

完成时间:2012年4月

一.硫磺制硫酸工艺

以硫磺为原料制硫酸,其炉气无需净化,经适当降温后便可进入转化工段,转化后经吸收即可成酸。该流程无废渣、污水排出,流程简单,成本低。

二.硫磺制酸工艺流程

以硫磺制酸工艺流程主要有:原料预处理、熔硫、焚硫及转化、干燥及成品。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说明

(1)原料工段

固体硫磺由火车运至硫磺仓库,采用人工上料方式,通过一大倾角胶带式输送机将硫磺输送至快速熔硫槽加料口处。

(2)熔硫工段

来自原料工段的固体散装硫磺由胶带输送机送入快速熔硫槽内熔化,经熔化后的熔融液硫自溢流口自流至过滤槽中,由过滤泵送入带助滤剂预涂层的液硫过滤器内过滤后流入液硫中间槽内,再由液硫输送泵输送到液硫贮罐内,液硫由液硫贮罐经精硫泵(屏蔽泵)送到焚硫转化工段的焚硫炉内燃烧。快速熔硫槽、助滤槽、液硫贮罐、精硫槽等内均设有蒸汽加热管,用0.5~0.6MPa蒸汽间接加热,使硫磺保持熔融状态。助滤槽内设有助滤泵将助滤剂硅藻土预涂到液硫过滤器上。

(3)焚硫及转化工段

液硫由精硫泵加压经磺枪机械雾化而喷入焚硫炉焚烧,硫磺燃烧所需的空气经空气过滤器过滤后,再经空气鼓风机加压、干燥塔干燥后送入焚硫炉。

(4)干吸及成品工段

空气鼓风机设在干燥塔上游,即硫磺焚烧及转化所需空气经过滤器过滤、鼓风机加压后进入干燥塔塔底,用98%硫酸吸收掉空气中的水分使出塔干燥空气中水分0.1g/Nm3,经塔顶除雾器除去酸雾后的干燥空气进入焚硫炉。从干燥塔出来的浓度约97.8%的硫酸流入干吸塔循环槽中,与来自第一吸收塔的吸收酸混合后,经干燥塔酸循环泵加压后送入干燥塔酸冷却器中,经冷却至约70℃后送到塔顶进行喷淋。

由转化器第三段出口的气体经冷热换热器和省煤器II回收热量、温度降为172℃后一部分进入第一吸收塔塔底,塔顶用来温度75℃、浓度为98.0%的硫酸喷淋,吸收气体中SO3后的酸自塔底流出进入干吸塔循环槽中,与来自干燥塔的干燥酸进行混合并用工艺水调节循环酸浓度至98%后,再由一吸塔酸循环泵依次送入一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送至一吸塔塔顶进行喷淋。另一部分一次转化气进入烟酸塔。塔内用104.5%发烟硫酸进行喷淋,吸收转化器中的SO3后,由塔底流入发烟酸循环槽,通过来自一吸塔酸冷却器出口的98%硫酸调节浓度为104.5%,然后经烟酸塔循环泵送入烟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的发烟酸一部分作为产品送至成品工段,另一部分送入烟酸塔塔顶进行喷淋。吸收后的炉气与另一部分气体混合后再进入第一吸收塔。

由转化器四段出来的二次转化气经低温过热器/省煤器I换热降温后进入第二吸收塔塔底。该塔用温度为75℃,浓度为98%的硫酸喷淋,吸收SO3后的硫酸自塔底流入吸收塔循环槽。而后经二吸塔酸循环泵加压,并经二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进入第二吸收塔喷淋。

98%成品硫酸由干燥酸循环泵出口引出,再经成品酸冷却器冷却至40℃后进入成品酸贮罐。

三.尾气处理

目前,处理硫酸装置尾气(低浓度SO2烟气)的方法较多,有氨法、钙法、钠碱法、氧化锌法等。

氨法脱硫是根据氨与SO2、水反应生成脱硫产物的基本机理进行的,氨是一种良好的碱

性吸收剂,氨的碱性强于钙基吸收剂,而且氨吸收烟气中SO2是气—液或气—气反应,反应速度快、反应完全、吸收剂利用率高,能够达到很高的脱硫效率,相对于钙基脱硫工艺来说操作系统简单、设备体积小、能耗低。本工艺采用(NH4)2SO3—NH4HSO3溶液三段吸收硫酸尾气中的SO2,工艺过程中设有三级复喷复挡装置,每一段复喷复挡装置由复挡吸收器、复挡除沫器、循环槽、母液泵组成一个脱硫吸收单元。通过三段复喷复挡装置的气液相传质,使尾气中的SO2得到充分的吸收并加以利用。最终通过烟囱排放的SO2体积百分浓度降至100×10-6 ,以下,而经三段吸收后的吸收液分别在各段循环槽中加入NH3·H2O得到再生,循环使用。

湿式氨法脱硫实际上是利用(NH4)2SO3—NH4HSO3溶液不断循环的过程来吸收尾气中的SO2,吸收液的吸收能力将会下降,需向吸收液补充氨,补充氨并不是用来吸收SO2 ,而是为了保持吸收液中(NH4)2SO3浓度的相对稳定。在亚硫酸铵制造工段(NH4)2SO3—NH4HSO3

溶液经气氨中和,冷却水间接冷却后,温度降至35℃以下结晶,再经离心分离和干燥,得到纯度大于90%的水合亚硫酸铵固体。

氨法吸收脱除尾气SO2的工艺流程为:从硫磺制酸装置二次吸收塔顶出来的含硫尾气依次进入一、二、三段氨法脱硫复喷复挡装置。首先进入氨法尾气脱硫装置的一级复喷吸收器,含硫尾气温度≤65℃,在器内与呈喷雾状的(NH4)2SO3—NH4HSO3溶液逆流充分接触,大部分SO2被吸收脱除。然后再经一级复挡除沫器除沫,气液分离后尾气进入二级复喷吸收器,进一步用(NH4)2SO3—NH4HSO3溶液脱除SO 2,随后进入二级复挡除沫器除沫,气液分离后,尾气进入三级复喷吸收器进行最后一次脱硫,吸收后尾气中的SO 2含量降至很低,已能达到排放标准,再经三级复挡除沫器除沫,气液分离后尾气SO2浓度≤0.01%,酸度≤40mg/m3,经平行烟道从烟囱排入大气。

一、二、三级复喷吸收器内的吸收了SO2的母液分别自然流入一、二、三级复挡除沫器,母液在复挡除沫器内形成液封,气液得到分离,母液进入一、二、三级循环槽。在循环槽内,通过加入氨和水使母液得到再生,变成了新的吸收液,同时维持吸收液的正常的密度和碱度,保证其再次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加氨量为380.71kg/h,加水量为2642.5kg/h。各段的吸收液再由母液泵分别送入各级复喷吸收器,用于循环吸收脱除尾气中的SO2。

3段吸收液以各自的碱度单独循环,分别在各循环槽中补充氨气和水并进行串液。3个循环槽都通过加水和控制串液量来保持正常的液位,当一级循环槽母液的密度达到1.30~1.32g/L和碱度达到一定指标时,由一级母液泵引出部分母液送到亚硫酸铵制造工段中和槽内,用氨气中和(NH4)2SO3后即得到大量(NH4)2SO3结晶。

通过蛇管冷却器来控制结晶温度,从中和槽底部引出含(NH4)2SO3·H2O晶体的悬浮液送入离心机,通过离心分离、干燥制得工业亚硫酸铵或硫酸铵,母液返回吸收系统以保证较高的SO2吸收率和兼顾生产出合格的固体亚硫酸铵产品,一级循环液保持较高的浓度和碱度。同时为了减少氨的损失,三级循环液控制在较低的碱度。一般情况下,尾气中SO2浓度越高,母液中的亚硫酸盐的浓度也越高。

我国硫磺制酸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硫磺制酸尾气处理工艺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制酸生产装置产生的尾气条件,对原料来源、产品销路及环境保护、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选择了适合该装置情况的三级氨法脱硫吸收工艺来处理硫磺制酸尾气,吸收液氨源可用公司其他装置产生的废氨水,通过回收低浓度SO2尾气,既降低了运行成本,又实现达标排放,并副产固体亚硫酸铵2万t/a,大大减少SO2排放,实现了硫磺制酸装置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硫磺制酸转化工段工艺的设计说明

200kt/a硫磺制酸转化工段工艺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硫酸的性质与用途 (1) 1.2.硫酸的工业发展史 (2) 1.3.硫酸的工业概况及其发展趋势 (3) 1.3.1.国外硫酸工业概况及其发展趋势 (3) 1.3.2.中国硫酸工业概况及其发展趋势 (4) 第二章厂址的选择 (7) 第三章原料的选择 (9) 3.1.原料的选择 (9) 3.2.硫磺制酸的优点 (9) 3.3.硫磺的来源 (10) 第四章转化工段工艺设计 (12) 4.1.基本原理 (12) 4.1.1.二氧化硫氧化热力学 (12) 4.1.2.二氧化硫氧化动力学 (12) 4.2.工艺流程 (14) 4.2.1.工艺流程的确定 (14) 4.2.1.1.二转二吸与一转一吸 (14) 4.2.1.2."3+1"与"3+2"转化工艺的主要区别 (15) 4.2.1.3.工艺流程的确定 (17) 4.2.2.工艺条件 (18) 4.2.2.1.转化器一段入口条件中二氧化硫含量 (18) 4.3.工艺设备 (20) 4.3.1.转化工段的主要工艺设备 (20) 4.3.2.自动控制方案 (22) 4.4工艺计算 (23) 4.4.1.物料衡算 (24) 4.4.2.能量衡算 (26) 第五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33) 5.1.环境保护 (33) 5.2.安全生产 (33) 第六章总结 (34) 致 (36) 参考文献 (38)

第一章 绪论 1.1 硫酸的性质和用途[1,2] 硫酸(H 2SO 4)相对分子质量98.078,是指SO 3与H 2O 的摩尔比等于1的化和物, 或指100% H 2SO 4。外观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密度(20℃)为1.8305g/cm 3。工 业上使用的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即SO 3与H 2O 摩尔比≤1的物质。发烟硫酸是 SO 3的硫酸溶液,SO 3与H 2O 的摩尔比≥1的物质,亦为无色油状液体,因其暴露 于空气中,逸出的SO 3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白色酸雾,固称之为发烟硫酸。 硫酸或发烟硫酸的浓度均可用H 2SO 4质量分数表示。但发烟硫酸的浓度常用 其中所含游离SO 3(即除H 2SO 4也外的SO 3)或全部的SO 3质量分数表示。不同表达 方式的硫酸浓度可用也下公式相互换算: C H 2SO 4=1.225C SO 3 (t)=100+0.225C SO 3 (f) C H 2SO 4——H 2SO 4的质量分数,%; C SO 3 (t)——SO 3的质量分数,%; C SO 3 (f)——游离SO 3质量分数,%。 表1.1 硫酸的组成 几种典型浓度硫酸的组成如上表1.1所示。 硫酸是强酸之一,具有酸的通性。但浓酸有其特殊的性质。物理性质方面,有相对密度大,沸点高,液面上水蒸汽的平衡分压极低等特性;化学方面,有氧化,脱水和磺化的特性,有关物理,化学性质及有关数据可查阅文献。

硫磺粉尘在硫酸生产工艺中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硫磺粉尘在硫酸生产工艺中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正 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574-19 硫磺粉尘在硫酸生产工艺中危险性 分析及预防(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引言 硫磺是化学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制取硫酸生产工艺的原料。硫磺是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其特殊的化学性质决定了生产过程中防火防爆安全的重要性。硫磺在装卸、生产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硫磺粉尘,且其粉尘起爆能量低,爆炸浓度下限低,当硫磺粉尘在空气中浓度达到35g/m 、点火源能量达到0.15mJ时,就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硫磺的性质及危险性 2.1 硫磺的性质 硫磺的主要成分是硫(s),其含量≥99.50%;外观为黄色颗粒状、片状或块状固体;熔点为( 一硫)107%;(p一硫)115%;无定形硫熔点为120%;

沸点为445%;密度为2.1g/cm ;不溶于水;闪点为160%(闭杯法);自燃温度为232%;爆炸极限为空气中35— 1400g/m ;燃点为248—260%;最大爆炸压力2.79kg/cm 。在正常情况下燃烧缓慢,如果与氧化剂混合则燃烧速度大大加快,遇明火、高温易发生爆炸。 2.2 危险性 由于硫酸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均为不同规格硫磺粉末,工艺过程中介质为硫磺和空气,硫磺属于易燃品,其粉尘易闪爆,燃烧爆炸物二氧化硫具有有毒有害性和强腐蚀性,因此硫磺粉碎加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 2.2.1 物理危险性 在硫磺加工过程中,硫磺仓库、硫磺拆投料、输送等过程中都容易产生粉尘,积聚在设备、钢架、防护、梯子、仓库屋顶、墙体等部位。而硫磺粉尘积存与空气接触,扬悬浮于空气中的硫磺粉尘很容易以物理分散状态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与可燃

年产20万吨硫酸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20万吨硫酸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摘要 硫酸是最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用于制造磷肥及无机化工原料,其次作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的冶炼、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橡胶工业以及农药、医药、印染、皮革、钢铁工业的酸洗等。本设计以硫磺为原料生产硫酸,因为以硫磺为原料生产硫酸不需净化,大大简化了工艺过程,节省投资费用,且产品质量高。 本设计完成了年产20万吨硫酸生产车间工艺设计,介绍了硫酸生产的主要方法和成熟的工艺流程。主要内容包括原料熔硫工段、焚硫转化工段、干吸工段及主要设备的选择、环保措施等。完成了化工设计的各个设计环节,达到了设计目标。经分析,设计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在设计过程中,还重点对废水处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硫酸;硫磺制酸;焚烧炉;转化塔

The Production Process Design of the Workshop for Sulfuric acid with an Annual Output of 200,000 Tons Abstract Sulfuric aci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sic chemical raw materials, mainly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phosphate fertilizer and inorganic chemical raw materials, as a chemical raw material, it is widely used in non-ferrous metal smelting, petroleum refining and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rubber industry, as well as pesticides, pharmaceuticals, printing and dyeing, leather pickling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This design is used sulfuric acid as raw material to product sulfur, thus it products sulfur without purification, the process is greatly simplified to save investment costs and gain high product quality. It is an annual output of 200,000 tons of sulfuric acid production plant process design, introduces the main methods of sulfuric acid production and mature process.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raw material sulfur melting section, and burning sulfur conversion section, drying and absorption section and the major equipments sele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It completes various links of the 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achieves the design objectiv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sign, design technology is reliable, and the design is economical and reasonable. In the design process, it is also focusing on wastewater treatment.

(完整版)年产15万吨硫酸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年产15万吨硫酸工艺设计 Acid 目录 摘要.......................................................................................................................................... Abstract.................................................................................................................................第1章文献综述 ................................................................................................................ ............................................................................................................................ 1.1.1 硫酸的性质及基本用途 ......................................................................................... 1.1.2 我国硫酸工业的发展状况 ..................................................................................... 1.1.3 硫酸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 1.2 设计规模和规格 ........................................................................................................ 1.2.1 设计规模.................................................................................................................. 1.2.2 产品及规格.............................................................................................................. 1.3生产路线选择论证 ..................................................................................................... 1.3.1 硫磺制取硫酸主流程方块图 ................................................................................. 1.3.2 硫磺中杂质对制酸工艺的影响 ............................................................................. 1.3.3 硫磺制酸与硫铁矿制酸的优缺点比较 .................................................................第2章工艺技术方案 .......................................................................................................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说明 (1)原料工段 固体硫磺由火车运至硫磺仓库,采用人工上料方式,通过一大倾角胶带式输送机将硫磺输送至快速熔硫槽加料口处。 (2)熔硫工段 来自原料工段的固体散装硫磺由胶带输送机送入快速熔硫槽内熔化,经熔化后的熔融液硫自溢流口自流至过滤槽中,由过滤泵送入带助滤剂预涂层的液硫过滤器内过滤后流入液硫中间槽内,再由液硫输送泵输送到液硫贮罐内,液硫由液硫贮罐经精硫泵(屏蔽泵)送到焚硫转化工段的焚硫炉内燃烧。快速熔硫槽、助滤槽、液硫贮罐、精硫槽等内均设有蒸汽加热管,用0.5~0.6MPa蒸汽间接加热,使硫磺保持熔融状态。助滤槽内设有助滤泵将助滤剂硅藻土预涂到液硫过滤器上。 (3)焚硫及转化工段 液硫由精硫泵加压经磺枪机械雾化而喷入焚硫炉焚烧,硫磺燃烧所需的空气经空气过滤器过滤后,再经空气鼓风机加压、干燥塔干燥后送入焚硫炉。 (4)干吸及成品工段 空气鼓风机设在干燥塔上游,即硫磺焚烧及转化所需空气经过滤器过滤、鼓风机加压后进入干燥塔塔底,用98%硫酸吸收掉空气中的水分使出塔干燥空气中水分0.1g/Nm3,经塔顶除雾器除去酸雾后的干燥空气进入焚硫炉。从干燥塔出来的浓度约97.8%的硫酸流入干吸塔循环槽中,与来自第一吸收塔的吸收酸混合后,经干燥塔酸循环泵加压后送入干燥塔酸冷却器中,经冷却至约70℃后送到塔顶进行喷淋。 由转化器第三段出口的气体经冷热换热器和省煤器II回收热量、温度降为172℃后一部分进入第一吸收塔塔底,塔顶用来温度75℃、浓度为98.0%的硫酸喷淋,吸收气体中SO3后的酸自塔底流出进入干吸塔循环槽中,与来自干燥塔的干燥酸进行混合并用工艺水调节循环酸浓度至98%后,再由一吸塔酸循环泵依次送入一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送至一吸塔塔顶进行喷淋。另一部分一次转化气进入烟酸塔。塔内用104.5%发烟硫酸进行喷淋,吸收转化器中的SO3后,由塔底流入发烟酸循环槽,通过来自一吸塔酸冷却器出口的98%硫酸调节浓度为104.5%,然后经烟酸塔循环泵送入烟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的发烟酸一部分作为产品送至成品工段,另一部分送入烟酸塔塔顶进行喷淋。吸收后的炉气与另一部分气体混合后再进入第一吸收塔。 由转化器四段出来的二次转化气经低温过热器/省煤器I换热降温后进入第二吸收塔塔底。该塔用温度为75℃,浓度为98%的硫酸喷淋,吸收SO3后的硫酸自塔底流入吸收塔循环槽。而后经二吸塔酸循环泵加压,并经二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进入第二吸收塔喷淋。 98%成品硫酸由干燥酸循环泵出口引出,再经成品酸冷却器冷却至40℃后进入成品酸贮罐。

硫磺为原料制硫酸工艺流程

硫磺为原料生产硫酸 工艺 设计人:赵东波 学号:10074120 原料:硫磺 完成时间:2012年4月

一.硫磺制硫酸工艺 以硫磺为原料制硫酸,其炉气无需净化,经适当降温后便可进入转化工段,转化后经吸收即可成酸。该流程无废渣、污水排出,流程简单,成本低。 二.硫磺制酸工艺流程 以硫磺制酸工艺流程主要有:原料预处理、熔硫、焚硫及转化、干燥及成品。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说明 (1)原料工段 固体硫磺由火车运至硫磺仓库,采用人工上料方式,通过一大倾角胶带式输送机将硫磺输送至快速熔硫槽加料口处。 (2)熔硫工段 来自原料工段的固体散装硫磺由胶带输送机送入快速熔硫槽内熔化,经熔化后的熔融液硫自溢流口自流至过滤槽中,由过滤泵送入带助滤剂预涂层的液硫过滤器内过滤后流入液硫中间槽内,再由液硫输送泵输送到液硫贮罐内,液硫由液硫贮罐经精硫泵(屏蔽泵)送到焚硫转化工段的焚硫炉内燃烧。快速熔硫槽、助滤槽、液硫贮罐、精硫槽等内均设有蒸汽加热管,用0.5~0.6MPa蒸汽间接加热,使硫磺保持熔融状态。助滤槽内设有助滤泵将助滤剂硅藻土预涂到液硫过滤器上。 (3)焚硫及转化工段 液硫由精硫泵加压经磺枪机械雾化而喷入焚硫炉焚烧,硫磺燃烧所需的空气经空气过滤器过滤后,再经空气鼓风机加压、干燥塔干燥后送入焚硫炉。 (4)干吸及成品工段 空气鼓风机设在干燥塔上游,即硫磺焚烧及转化所需空气经过滤器过滤、鼓风机加压后进入干燥塔塔底,用98%硫酸吸收掉空气中的水分使出塔干燥空气中水分0.1g/Nm3,经塔顶除雾器除去酸雾后的干燥空气进入焚硫炉。从干燥塔出来的浓度约97.8%的硫酸流入干吸塔循环槽中,与来自第一吸收塔的吸收酸混合后,经干燥塔酸循环泵加压后送入干燥塔酸冷却器中,经冷却至约70℃后送到塔顶进行喷淋。 由转化器第三段出口的气体经冷热换热器和省煤器II回收热量、温度降为172℃后一部分进入第一吸收塔塔底,塔顶用来温度75℃、浓度为98.0%的硫酸喷淋,吸收气体中SO3后的酸自塔底流出进入干吸塔循环槽中,与来自干燥塔的干燥酸进行混合并用工艺水调节循环酸浓度至98%后,再由一吸塔酸循环泵依次送入一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送至一吸塔塔顶进行喷淋。另一部分一次转化气进入烟酸塔。塔内用104.5%发烟硫酸进行喷淋,吸收转化器中的SO3后,由塔底流入发烟酸循环槽,通过来自一吸塔酸冷却器出口的98%硫酸调节浓度为104.5%,然后经烟酸塔循环泵送入烟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的发烟酸一部分作为产品送至成品工段,另一部分送入烟酸塔塔顶进行喷淋。吸收后的炉气与另一部分气体混合后再进入第一吸收塔。 由转化器四段出来的二次转化气经低温过热器/省煤器I换热降温后进入第二吸收塔塔底。该塔用温度为75℃,浓度为98%的硫酸喷淋,吸收SO3后的硫酸自塔底流入吸收塔循环槽。而后经二吸塔酸循环泵加压,并经二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进入第二吸收塔喷淋。 98%成品硫酸由干燥酸循环泵出口引出,再经成品酸冷却器冷却至40℃后进入成品酸贮罐。 三.尾气处理 目前,处理硫酸装置尾气(低浓度SO2烟气)的方法较多,有氨法、钙法、钠碱法、氧化锌法等。 氨法脱硫是根据氨与SO2、水反应生成脱硫产物的基本机理进行的,氨是一种良好的碱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说明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说明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说明 (1)原料工段 固体硫磺由火车运至硫磺仓库,采用人工上料方式,通过一大倾角胶带式输送机将硫磺输送至快速熔硫槽加料口处。 (2)熔硫工段 来自原料工段的固体散装硫磺由胶带输送机送入快速熔硫槽内熔化,经熔化后的熔融液硫自溢流口自流至过滤槽中,由过滤泵送入带助滤剂预涂层的液硫过滤器内过滤后流入液硫中间槽内,再由液硫输送泵输送到液硫贮罐内,液硫由液硫贮罐经精硫泵(屏蔽泵)送到焚硫转化工段的焚硫炉内燃烧。快速熔硫槽、助滤槽、液硫贮罐、精硫槽等内均设有蒸汽加热管,用~蒸汽间接加热,使硫磺保持熔融状态。助滤槽内设有助滤泵将助滤剂硅藻土预涂到液硫过滤器上。 (3)焚硫及转化工段 液硫由精硫泵加压经磺枪机械雾化而喷入焚硫炉焚烧,硫磺燃烧所需的空气经空气过滤器过滤后,再经空气鼓风机加压、干燥塔干燥后送入焚硫炉。 (4)干吸及成品工段

空气鼓风机设在干燥塔上游,即硫磺焚烧及转化所需空气经过滤器过滤、鼓风机加压后进入干燥塔塔底,用98%硫酸吸收掉空气中的水分使出塔干燥空气中水分0.1g/Nm3,经塔顶除雾器除去酸雾后的干燥空气进入焚硫炉。从干燥塔出来的浓度约%的硫酸流入干吸塔循环槽中,与来自第一吸收塔的吸收酸混合后,经干燥塔酸循环泵加压后送入干燥塔酸冷却器中,经冷却至约70℃后送到塔顶进行喷淋。 由转化器第三段出口的气体经冷热换热器和省煤器II回收热量、温度降为172℃后一部分进入第一吸收塔塔底,塔顶用来温度75℃、浓度为%的硫酸喷淋,吸收气体中SO3后的酸自塔底流出进入干吸塔循环槽中,与来自干燥塔的干燥酸进行混合并用工艺水调节循环酸浓度至98%后,再由一吸塔酸循环泵依次送入一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送至一吸塔塔顶进行喷淋。另一部分一次转化气进入烟酸塔。塔内用%发烟硫酸进行喷淋,吸收转化器中的SO3后,由塔底流入发烟酸循环槽,通过来自一吸塔酸冷却器出口的98%硫酸调节浓度为%,然后经烟酸塔循环泵送入烟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的发烟酸一部分作为产品送至成品工段,另一部分送入烟酸塔塔顶进行喷淋。吸收后的炉气与另一部分气体混合后再进入第一吸收塔。 由转化器四段出来的二次转化气经低温过热器/省煤器I换热降温后进入第二吸收塔塔底。该塔用温度为75℃,浓度为98%的

13 万吨硫铁矿制硫酸转化系统工艺设计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论文题目:年产13万吨硫酸转化工艺设计 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总评成绩: 2015年5月31日

目录 摘要...................................................................................................................................... III Abstract .................................................................................................................................... IV 第一章文献综述.. (1) 1.1硫酸介绍 (1) 1.2硫酸的生产方法 (6) 1.3硫铁矿制酸工艺 (7) 1.4方案的选择 (9) 1.5本次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9) 第二章转化工序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10) 2.1 产品规模和规格 (10) 2.2确定各断进口温度及转化率 (10) 2.3转化工序物料衡算 (15) 2.4转化器各段的热量衡算 (23) 第三章设备选型 (33) 3.1换热器计算 (33) 3.2转化器计算 (42) 3.3其他设备的选择 (43) 3.4设备选型一览表 (44) 第四章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议 (46) 4.1 三废主要来源 (46) 4.2 三废处理方案 (46) 设计小结 (48) 致谢 (49) 参考文献 (50) 附录 (51)

制作硫酸的工艺流程

二、工艺流程说明 本生产装置为50kt/ a硫铁矿制酸,封闭酸洗净化,(3+2)二次转化二次吸收。硫铁矿经原料工段、焙烧工段、净化工段、转化工段、干吸工段等工序,其工艺流程详尽介绍如下: (一)原料岗位 在原料厂房内,经料斗至1#皮带入破碎机后经2#皮带至筛分,筛分后经3#皮带至大倾角皮带再至供料皮带进入沸腾炉料斗,料再由沸腾大炉料斗喂入沸腾炉。 (二)焙烧岗位 硫铁矿在沸腾炉内与空气鼓风机鼓入的空气在进行沸腾焙烧,焙烧出的高温炉气含SO2在12-13%,由炉顶侧向引出,沸腾层温度控制在800-850℃,经炉气冷却器冷却,沉降部分粉尘后再进入旋风除尘器进行除尘,同时SO2炉气降温至350℃左右再进入电除尘器进行除尘。 (三)电除尘器 来自焙烧工段的炉气,炉气温度约在350℃左右,含尘量约在30g/NM3,进入电除尘器,炉气中的微小尘粒受电场力的作用,经电离、荷电分别向阴极,阳极移动,并沉积于放电极线上和集尘极板上,通过振打,掉落至集灰斗,由溢流螺旋排灰机排出,炉气净化到含尘0.2g/NM3。进入净化工段。 (四)净化工段 净化采用内喷文氏管——泡沫塔——间冷器——电除雾器封闭稀酸洗净化流程。 来自电除尘器的炉气,炉气温度约在300℃左右,含尘量约在0.2g/NM3,首先进入内喷文氏管,炉气在喉管内以50米/秒气速冲击送入稀酸,使稀酸雾化,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炉气温度降到65℃左右,炉气中大部分灰尘、砷、氟等杂质被除去。经增湿后的炉气进入泡沫塔进一步洗涤、冷却,炉气温度降至50℃左右,进入间冷器。炉气在间冷器内与水间接冷却,换热使炉气温度降至35℃以下,炉气中的热量绝大部分在此设备移出系统。进入电除雾器进一步除去残余的灰尘和酸雾,使炉气中酸雾<0.03g/NM3,砷<1.0mg/NM3,氟<3.0mg/NM3,净化后的炉气进入干燥塔。 由内喷文氏管流出的洗涤稀酸,温度60-65℃进入斜管沉降器,进行固液分离,清液回循环槽,斜管沉降器底部定期排出的酸泥及少量稀酸流至中和槽用石灰中和处理。 出泡沫塔的稀酸经脱气塔,回循环槽,循环使用。间冷器循环酸泵,根据间冷器降温情况间断启用。 因炉气带走的水份及排出的少量稀酸,所以净化工序应相应的补充水量,以保持净化系统的水平衡。(五)转化工段 转化采用(3+2)式,ⅢⅠ-ⅤⅣⅡ换热流程。从净化岗位经干燥塔,干燥塔除沫器的SO2炉气进入转化工段SO2风机,依次进入Ⅲa,Ⅲb,I换热器管间换热升温,再进入电炉,到转化器一段催化剂层进行反应,控制一段进口温度在415-420℃,反应后SO2、SO3高温炉气进入第I换热器管内与来自第Ⅲb的换热器管间的SO2炉气换热降温,控制二次进口炉气温度为455-460℃之间,入二段催化剂层进行反应,反应后的SO2,SO3转化气进入Ⅱ换热器管内与来自Ⅳb换热器管间二次转化炉气进行换热,降温,控制三段进口炉气温度在435-440℃之间,进转化器三段催化剂层进行反应。反应后SO2,SO3转化气经第Ⅲb,Ⅲa换热器管内与管外来自SO2风机出口炉气进行换热,降温至160℃左右进入第一吸收塔进行吸收。吸收SO3后的炉气经一吸塔金属丝网除沫器,依次进入Ⅴa,ⅤbⅣ换热器,进入Ⅱ换热器管间换热升温,再进入二转电炉,到转化器第四段催化剂层进行反应,控制四段进口温度415-420℃,反应后的SO3炉气进入第Ⅳ换

300kta硫磺制酸装置焚硫转化工段-焚硫炉工艺设计_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 (2013年) 焚硫转化工段-焚硫炉工艺设计 I

300kt/a硫磺制酸装置焚硫转化工段-焚硫炉工艺设计 摘要 本文论述了硫磺制酸生产装置的工艺流程与建设意义。本文介绍了使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模拟主要装置的方法,并对整个流程进行了模拟,对整个流程进行了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焚硫工段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给出了焚硫炉的主体尺寸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并对焚硫炉进行了详细设计。此外,本文对主要设备进行了选型,介绍了焚硫工段的设备布置和配管设计,以及该工段的DCS控制系统。

300 kt / a sulfuric acid plant burning sulfur conversion section - burning sulfur furnace process design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ulfuric acid production plant processes and construction of importa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use of Aspen Plus process simulation software to simulate the main device, and the entire process was simulated, the entire process has been the material balance and energy balance. Burning sulfur section i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ulfur burning furnace body size calculation method and process, and the burning of sulfur furnace designed in detail. In addition, this paper conducted a selection of major equipment, burning sulfur section describes the equipment layout and piping design, and the section of the DCS control system. Key words: Sulfuric acid production; Aspen Plus process simulation; burning sulfur furnace III

硫磺制酸工艺规程与操作规程

硫磺制酸工艺规程与操作规程 1

硫磺制酸工艺规程与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工艺规程: 一:产品说明: 硫酸是三氧化硫(SO3)和水(H2O)的化合物,硫酸的分子式:H2SO4, 纯硫酸的分子量为98.08,是无色、无臭而透明的油状液体。 工业上生产的硫酸都是纯硫酸(100%)的水溶液。其性质如下:(一)硫酸的浓度与比重: 商品硫酸的浓度为≥92.5%,浓度较高的硫酸比重与浓度对照表见下表。 在同一温度下,硫酸水溶液的比重随着它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达到97%时比重达到最大值,过此则递减至100%时为止。 同一浓度的硫酸,它的比重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0℃时硫酸的比重与浓度对照表 (二)硫酸的结晶温度: 在浓硫酸(指浓度在90%以上)范围内,98%硫酸结晶温度- 2

0.7℃,93%硫酸结晶温度-27℃。因此,商品硫酸为93%的硫酸。(三)硫酸的沸点和蒸汽压: 当硫酸浓度在98.3%以下时,它的沸点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浓度为98.3%的硫酸,沸点最高(336.6℃),以后则开始下降。100%硫酸的沸点为296.2℃。 硫酸水溶液上面的总蒸汽压,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当浓度增加到98.3%时,蒸汽压降至最小值。 硫酸上面的蒸汽是由H2O、H2SO4和SO3分子的混合物所组成。在这种情况下,仅98.3%硫酸的蒸汽成分与液体成分相同。 水蒸汽压小是硫酸的重要性质。温度越低、浓度越高,酸液面上的水蒸气平衡分压越小。用浓硫酸来干燥气体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 (四)硫酸的稀释热: 硫酸能以任何比例与水混合。硫酸中加入水就有热量放出,用水稀释的浓度越低,放出的热量越多。 如果将硫酸无限稀释下去,直到再加水也不会有热量发生,这样整个过程放出热量的总和称为溶解热或无限稀释热,它等于 2 卡/摩尔。 由于浓硫酸的稀释热很大,同时由于酸、水比重上的差异,因此,在实验室中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硫酸,必须将硫酸慢慢 3

硫磺粉尘在硫酸生产工艺中危险性分析及预防(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477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硫磺粉尘在硫酸生产工艺中危险性分析及预防 (正式版)

硫磺粉尘在硫酸生产工艺中危险性 分析及预防(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引言 硫磺是化学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是目前国内普 遍采用的制取硫酸生产工艺的原料。硫磺是易燃易爆 的化学品,其特殊的化学性质决定了生产过程中防火 防爆安全的重要性。硫磺在装卸、生产过程中很容易 产生硫磺粉尘,且其粉尘起爆能量低,爆炸浓度下限 低,当硫磺粉尘在空气中浓度达到35g/m 、点火源 能量达到0.15mJ时,就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硫磺的性质及危险性 2.1 硫磺的性质

硫磺的主要成分是硫(s),其含量≥99.50%;外观为黄色颗粒状、片状或块状固体;熔点为( 一硫)107%;(p一硫)115%;无定形硫熔点为120%;沸点为445%;密度为2.1g/cm ;不溶于水;闪点为160%(闭杯法);自燃温度为232%;爆炸极限为空气中35— 1400g/m ;燃点为248—260%;最大爆炸压力2.79kg/cm 。在正常情况下燃烧缓慢,如果与氧化剂混合则燃烧速度大大加快,遇明火、高温易发生爆炸。 2.2 危险性 由于硫酸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均为不同规格硫磺粉末,工艺过程中介质为硫磺和空气,硫磺属于易燃品,其粉尘易闪爆,燃烧爆炸物二氧化硫具有有毒有害性和强腐蚀性,因此硫磺粉碎加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

30万吨年硫磺制酸项目设计方案

30万吨/年硫磺制酸项目设计方案1.1任务来源及目的 飞源化工是由鲁泰道路工程投资兴办的氟化工高新技术企业。飞源化工坐落于市高青县高城经济园区,始建于2004年8月。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需求的增长,氟产品的应用领域开始从传统行业向建筑、电子、能源、环保、信息、生物医药等新领域渗透,无机氟化物等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飞源化工主要产品是工业无水氟化氢,年产氟化氢35000吨,每年需外购硫酸约10万吨,新上硫磺制酸项目可满足公司硫酸需求。 硫磺制酸项目工艺技术先进,原料转化率高、成本低、无污染、副产蒸汽;主要原料本地区供应方便,市场供应充足、有很好的保障;项目所在地为市高青县清河工业园,水、电、汽等公用工程配套齐全;项目所在地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运输方便。 该项目将为飞源化工改善产品结构、降低运行成本、扩大企业规模、扩展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能为公司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解决地方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因此该项目不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经济意义,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规定:对于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含基础设计)阶段,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项目依据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和标准,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针对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提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方案与具体技术参数,为建设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建设单位已委托市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检测评价中心对飞源化工30万吨/年硫磺制酸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进行编写。 天景工程设计【资质等级: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化学工程、石油及化工产品储运)专业乙级,证书编号:A237018160】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见1.2.3)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1.2 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详见附件1。 1.3 设计围和设计容 本次设计主要针对飞源化工30万吨/年硫磺制酸项目施工和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对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措施进行设计并对其预期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设计围包括:30万吨/年硫磺制酸项目主生产装置及罐区、鼓风机房、脱盐水厂房、循环水站、尾气处理房、分析化验室、维修、控制室、给排水、污水处理站、供电、电信、供热等。 设计容包括设计围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应采取的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防噪、减振、防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等防护设施的类型、设备选型,设置场所和相关技术参数的设计方案,总体布局、厂房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的设计方案,配套的辅助卫生设施、应急救援设施设计方案,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预算,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硫磺粉尘在硫酸生产工艺中危险性分析及预防

硫磺粉尘在硫酸生产工艺中危险性分析及预防 1 引言 硫磺是化学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制取硫酸生产工艺的原料。硫磺是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其特殊的化学性质决定了生产过程中防火防爆安全的重要性。硫磺在装卸、生产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硫磺粉尘,且其粉尘起爆能量低,爆炸浓度下限低,当硫磺粉尘在空气中浓度达到35g/m 、点火源能量达到0.15mJ时,就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硫磺的性质及危险性 2.1 硫磺的性质 硫磺的主要成分是硫(s),其含量≥99.50%;外观为黄色颗粒状、片状或块状固体;熔点为( 一硫)107%;(p一硫)115%;无定形硫熔点为120%;沸点为445%;密度为2.1g/cm ;不溶于水;闪点为160%(闭杯法);自燃温度为232%;爆炸极限为空气中35—1400g/m ;燃点为248—260%;最大爆炸压力2.79kg/cm 。在正常情况下燃烧缓慢,如果与氧化剂混合则燃烧速度大大加快,遇明火、高温易发生爆炸。 2.2 危险性 由于硫酸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均为不同规格硫磺粉末,工艺过程中介质为硫磺和空气,硫磺属于易燃品,其粉尘易闪爆,燃烧爆炸物二氧化硫具有有毒有害性和强腐蚀性,因此硫

磺粉碎加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 2.2.1 物理危险性 在硫磺加工过程中,硫磺仓库、硫磺拆投料、输送等过程中都容易产生粉尘,积聚在设备、钢架、防护、梯子、仓库屋顶、墙体等部位。而硫磺粉尘积存与空气接触,扬悬浮于空气中的硫磺粉尘很容易以物理分散状态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与可燃气体或蒸汽混合物一样具有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粉尘物的爆炸危险性是以其爆炸浓度下限(g/m )来表示的,硫尘的爆炸下限为35g/m 。硫磺加工过程中如果硫磺原料中含有杂质如砂石、铁器等时,易产生摩擦碰撞火花;加工时间过长,粉碎机超温超速度,易产生静电;冲罐接地不良或无接地,物料未静止和静止时间不够,操作人员违章取料产生静电或火花;在干燥状态,由于搅拌、空气输送和注入等能够产生静电,都将会引发化学性爆炸。因此,硫磺库区硫磺输送设备、熔硫罐沉降槽、精硫池等区域是磺制酸生产过程中防火防爆重点区域。 2.2.2 火灾爆炸危险性 硫磺的加工生产环境大多为火灾、爆炸危险环境。首先,生产区使用的火源种类很多,分布也较广,常见的主要有明火、设备设施检修用火、区域外生活用火、高温物质及静电所产生的火花等。此外,厂区内行驶的未装阻火器的机动车辆烟飞火、吸烟等也都会引起火灾。由明火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多数是因为检修中违章动火、吸烟,由此造成的伤亡和损失较大。其次,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电气设备种类繁多。有变压器、配电开关、电动机等,使用包括220V、380V的低

(完整版)年产15万吨硫酸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完整版)年产15万吨硫酸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年产15万吨硫酸工艺设计 酸 目 摘要.................................................................................................................. ............ 摘要.................................................................................................................. ......... 第1章文献综述.................................................................................................... 1年1月概述.................................................................................................................. 1.1.1硫酸的性质和基本用途....................................................................................... 1.1.2中国硫酸工业发展现状.................................................................................... 1.1.3硫酸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说明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说明 (1)原料工段 固体硫磺由火车运至硫磺仓库,采用人工上料方式,通过一大倾角胶带式输送机将硫磺输送至快速熔硫槽加料口处。 (2)熔硫工段 来自原料工段的固体散装硫磺由胶带输送机送入快速熔硫槽内熔化,经熔化后的熔融液硫自溢流口自流至过滤槽中,由过滤泵送入带助滤剂预涂层的液硫过滤器内过滤后流入液硫中间槽内,再由液硫输送泵输送到液硫贮罐内,液硫由液硫贮罐经精硫泵(屏蔽泵)送到焚硫转化工段的焚硫炉内燃烧。快速熔硫槽、助滤槽、液硫贮罐、精硫槽等内均设有蒸汽加热管,用0.5~0.6MPa蒸汽间接加热,使硫磺保持熔融状态。助滤槽内设有助滤泵将助滤剂硅藻土预涂到液硫过滤器上。 (3)焚硫及转化工段 液硫由精硫泵加压经磺枪机械雾化而喷入焚硫炉焚烧,硫磺燃烧所需的空气经空气过滤器过滤后,再经空气鼓风机加压、干燥塔干燥后送入焚硫炉。 (4)干吸及成品工段 空气鼓风机设在干燥塔上游,即硫磺焚烧及转化所需空气经过滤器过滤、鼓风机加压后进入干燥塔塔底,用98%硫酸吸收掉空气中的水分使出塔干燥空气中水分0.1g/Nm3,经塔顶除雾器除去酸雾后的干燥空气进入焚硫炉。从干燥塔出来的浓度约

97.8%的硫酸流入干吸塔循环槽中,与来自第一吸收塔的吸收酸混合后,经干燥塔酸循环泵加压后送入干燥塔酸冷却器中,经冷却至约70℃后送到塔顶进行喷淋。 由转化器第三段出口的气体经冷热换热器和省煤器II回收热量、温度降为172℃后一部分进入第一吸收塔塔底,塔顶用来温度75℃、浓度为98.0%的硫酸喷淋,吸收气体中SO3后的酸自塔底流出进入干吸塔循环槽中,与来自干燥塔的干燥酸进行混合并用工艺水调节循环酸浓度至98%后,再由一吸塔酸循环泵依次送入一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送至一吸塔塔顶进行喷淋。另一部分一次转化气进入烟酸塔。塔内用104.5%发烟硫酸进行喷淋,吸收转化器中的SO3后,由塔底流入发烟酸循环槽,通过来自一吸塔酸冷却器出口的98%硫酸调节浓度为104.5%,然后经烟酸塔循环泵送入烟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的发烟酸一部分作为产品送至成品工段,另一部分送入烟酸塔塔顶进行喷淋。吸收后的炉气与另一部分气体混合后再进入第一吸收塔。 由转化器四段出来的二次转化气经低温过热器/省煤器I换热降温后进入第二吸收塔塔底。该塔用温度为75℃,浓度为98%的硫酸喷淋,吸收SO3后的硫酸自塔底流入吸收塔循环槽。而后经二吸塔酸循环泵加压,并经二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进入第二吸收塔喷淋。 98%成品硫酸由干燥酸循环泵出口引出,再经成品酸冷却器冷却至40℃后进入成品酸贮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