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口发展及现状

俄罗斯人口发展及现状
俄罗斯人口发展及现状

俄罗斯人口发展及现状

马蔚云

从人类诞生到现在,世界人口的发展经历了大约300多万年的漫长历史。世界人口从公元元年的3亿增长到1750年的8亿。一般认为,由于工业革命和西方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自以1750年为起点的现代时期以来,世界人口加速增长。1830年世界人口达到10亿,1990年为53亿, 2000年为62. 3亿,到2050年将突破100亿。

俄罗斯人口作为世界人口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世界人口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但其变动趋势同世界人口相比,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差异。人口数据资料的来源一般有三个渠道:人口普查、人口登记和人口调查。据考证,俄罗斯最早的人口调查始于1719年。当时为了掌握信仰东正教居民的情况,教会和警察局对人口进行清查,为最早的人口统计。1897年,俄国开始第一次人口普查。从1719年最早的人口调查至今,俄罗斯人口的发展经历了近300年历史,总的趋势是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等条件各不相同,俄罗斯人口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1719~1917年的沙俄时期,为加速增长期;1917~1991年的苏联时期,为缓慢增长期;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的当代俄罗斯时期,为平缓下降期。很显然,俄国1897年以前的人口统计资料准确性不高。因此,我们把1897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后俄罗斯人口发展作为分析的重点,尽可能地利用俄罗斯官方公布的可靠资料并结合俄罗斯社会经济的变化,阐释俄罗斯各个时期人口的演变过程。

一沙俄时期人口演变

有资料表明, 18世纪欧俄部分东正教人口的结婚率为9. 9‰,出生率为51‰,死亡率为37‰,自然增长率为14‰。其中城市人口的结婚率为11. 7‰,出生率为60‰,死亡率为51‰,自然增长率为9‰;农村人口的结婚率为9. 7‰,出生率为50‰,死亡率为36‰,自然增长率为14‰。1801~1860年,欧俄部分东正教人口的结婚率上升为10. 2‰,出生率下降为50‰,死亡率下降为36‰,自然增长率为14‰(未发生变化)。其中城市人口的结婚率下降为10. 6‰,出生率下降为50‰,死亡率下降为49‰,自然增长率下降为6‰;农村人口的结婚率上升为

10.1‰,出生率为50‰(未发生变化),死亡率下降为35‰,自然增长率上升为15‰。

以上即是俄国1897年以前的人口统计资料,其准确性不高,因为缺乏全国性的人口统计和调查情况。其一,统计的人口仅限于信仰东正教的居民;其二,统计的人口仅限于纳税者或有纳税义务的男性人口;其三,未统计人口的城乡结构;其四,未统计婴儿死亡率。不过,根据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米罗诺夫提供的资料, 1858年和1897年俄国信仰东正教的居民分别占当年国内总人口的85%和84%。也就是说,以上人口统计资料虽然不完整,但却反映出当时俄国人口的基本状况。

1897年俄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不仅统计质量大大改善,而且人口统计数

字比较接近实际。当年,俄罗斯帝国境内总人口为1. 282亿,其中城市人口2 010万,占16%,农村人口1. 081亿,占84%。到1914年,俄罗斯帝国境内总人口达到1. 657亿,其中城市人口为3 060万,占18%,农村人口为1. 351亿,占82%。

这一时期,沙俄人口出现加速增长的趋势,主要归功于工业革命和社会经济发展。

其一,工业革命的进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人口增长。始于18世纪中期发轫于英国的工业革命, 19世纪30~40年代扩展到还在农奴制统治之下的

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大加速。到19世纪80年代末,俄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81~1893年的12年间,俄国生铁产量增长160% (占世界第四位),钢产量增长59·3%,煤炭开采量增长129%,石油开采量增长147. 5%(占世界第二位)。受1900~190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俄国工业在1904~1908年出现萧条,但从1909年起又开始了新的高速发展。在1909~1913年的4年间,甲类工业(生产资料生产)部门产值扩大了83%,乙类工业(消费品生产)部门产值扩大了35%。这一时期,俄国生铁产量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俄国生铁产量增长64%,美国增长20%,德国增长50% )。

在这种情况下,人口加速增长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其二,工业革命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使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由于机器的使用,俄国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以机器制造业为例, 1861~1879年,俄国机器制造工厂数量增加2倍,总产值增加6. 5倍,平均产值增加8倍,工人增加3. 7倍,人均产值增加1. 8倍。工业革命推动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特别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上半叶预防注射的发明和普遍应用,降低了传染疾病的发生。

这样,俄国的人口死亡率也出现了下降趋势。

另外,俄国的工业革命还带动了农业革命。在1860~1870年的10年间,俄国的谷物出口由1. 81亿卢布增加到3. 6亿卢布。自19世纪末起,俄国成为农产品出口大国。很显然,食物充裕为人口增长和人口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的降低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苏联时期人口发展

苏联存在70余年。在这一时期,苏联的经济和文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战争与饥荒、天灾与人祸也给正常的人口再生产或增殖带来巨大灾难。即苏联人口再生产时而增加,时而减少,波动较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沙俄人口损失惨重,而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等更使苏俄人口急剧减少。俄罗斯学者估计,在1917~1922年间,苏俄损失人口达1 200多万,其中军人损失近80万,其余死于饥荒、疾病、恐怖事件(200多万人被迫迁居国外)。

20世纪30年代初的大饥荒夺去了大批苏联人的生命。苏联20年代末30年代初推行的旨在剥夺农民的农业集体化,导致乌克兰、伏尔加河沿岸、北高加索、哈萨克斯坦在1932~1933年间发生大饥荒,许多村庄空无人烟,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迄今尚无关于大饥荒造成人口减少的准确数字或完整资料。俄罗斯历史学家估计,饥荒造成的灾民达3 000万,其中饿死者为300万~1 000万。乌克兰历史学家认为,仅乌克兰地区,大饥荒使600万~800万人饿死。

1934~1938年的大清洗使苏联人口的非自然死亡率急剧上升。在整个大清洗运动中到底有多少人遭到迫害,官方没有公布准确的数字。对此,目前有500

万说、700万说和1 100万说。俄罗斯学者估计,仅1937年,苏联被镇压的共产党员就在130万以上(包括被开除出党、被判刑、被监禁、被流放和被枪决者)。1937~1938年,有68. 169 2万人被判处死刑;1939~1940年,被判处死刑的为4 201人。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战事又起,使苏联国内人口和劳动力出现严重短缺。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共损失约2 700万人口,其中70%为和平居民。

苏联时期人口发展

资料来源:《俄罗斯人口》,http://www.gks.ru

应该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苏联人口才出现明显增长(见上表)。从上表还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其一,人口增长缓慢。1917~1991年的74年间,苏联人口净增5 730万,增长63%。其中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1970年净增人口77. 25万,1980年净增67. 7万, 1990年净增33. 29万。尽管这几年人口增幅递减,但毕竟有所增长。

其二,城市化进程显著。1917~1991年的74年间,苏联城市人口由1 550万增加到1·094亿,年均增加约127万,年均增长率高达8·2%;苏联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也由17%上升到74%,年均增长0. 76个百分点。

很显然,苏联时期人口发展具有自己的某些特点:

一是20世纪20~30年代的工业化运动创造了新一代的生产力,人口和劳动力因此而过度集中。十月革命前的沙俄是一个只有中等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国家。因此,苏联在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之后,面临着十分艰巨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任务。两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1937年),苏联建成了6 000多个大企

业,并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工业和部门。随后,工业化进程加快。1940年,苏联工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6倍多,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但苏联的工业化也存在重大缺陷和问题,例如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粗放发展。毫无疑问,苏联的工业化加快了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进程。

二是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1896~1897年,俄国人口预期寿命仅为30. 54岁; 1926~1927年,苏联人口预期寿命上升为42. 93岁; 1990年,苏联人口预期寿命达到69. 19岁。战争结束后的1945~1959年的14年间,苏联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 1960 ~1965年,苏联人口死亡率降至8. 2‰(为历史最低点)。20世纪70年代后,苏联人口死亡率开始上升: 1970年为8. 7‰, 1980年猛升为11‰,1990年达到11. 2‰。即苏联全国总死亡人数1970年为113. 12万, 1980年为152. 58万, 1990年为165. 6万。尽管如此,苏联人口死亡率总体上低于出生率,也大大低于二战和沙俄时期人口死亡率。

三是苏联实行的人口增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口的增长。苏联时期的人口增殖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采取经济措施,如对孩子和母亲实行救济或物质帮助;颁布行政法令,如禁止流产和自由出售避孕用具。

三当代俄罗斯人口形势

根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俄罗斯人口》的数据, 1992~2007年7月,俄罗斯人口形势呈现五大特点。

其一,总人口不断下降。1992年俄罗斯总人口为1. 486 734亿, 1995年为1. 476亿, 1998年为1. 463亿, 2001年为1. 44亿, 2005年为1. 435亿, 2007年7月为1. 42亿。

1992~2006年,俄罗斯人口死亡率一直高于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1992年为-1.5‰,1995年为-5.7‰,1998年为-4.8‰,2001年为-6. 6‰, 2005年为-5·9‰, 2006年为-4. 8‰。

与1992年相比, 2006年俄罗斯总人口减少587. 34万,下降近34%。2007年1~7月,俄罗斯总人口减少19. 47万,下降0. 14%;与2006年同期(总人口减少38. 04万,下降0. 27% )相比,俄罗斯总人口降幅趋缓。

其二,人口分布不均匀。俄罗斯国土以乌拉尔山脉为界大致可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即亚洲部分地广人稀,西部即欧洲部分地少人多。从沙俄直到现在,这一基本的人口布局几乎没有太大的改变。如果稍细分析,俄罗斯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9人,其中农村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2人; 90%的人口集中在所谓的“人口稠密区”——中央区、伏尔加河沿岸、乌拉尔中部、北高加索、西西伯利亚南部、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 78%的人口生活在欧洲部分。

其三,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1990年年初,苏联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 588. 9万,约占总人口的10. 8%; 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986. 4万,约占9. 9%; 0 ~14岁儿童人口为3 403万,占23%。从老少比来看,苏联人口属于成年型结构,但从60岁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看,老龄化过程已十分明显。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有所加快。例如, 1996年,俄罗斯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 465. 7万,占16. 6%; 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 781. 5万,占12%; 0 ~14岁儿童人口为3 134. 6万,占21%。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继续加快。2001年,俄罗斯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 706. 5万,占18. 5%; 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 815. 9万,占12. 4%; 0~14岁儿童人口为2 591. 8万,占18%。2006年12月,俄罗斯人口老龄化进入峰值年份: 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 428万,占17%; 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 987. 3万,占13. 9%; 0~14岁儿童人口为

2 124. 5万,占14. 9%。以上数据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俄罗斯出生率急剧下降使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正如有人所指出的:一个前所未有的“银色浪潮”正在袭来,并迅速达至严重程度。

其四,人口抚养比呈下降趋势。按照国际通用的统计口径, 0~14岁的儿童人口以及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都被列为被抚养人口,也就是常说的消费人口; 15~59岁或15~64岁之间的劳动年龄人口被列为抚养人口,也就是常说的生产年龄人口或工作年龄人口。

按照劳动法规,俄罗斯的抚养人口界定在16岁至男59岁、女54岁之间,被抚养人口界定在0~15岁以及男60岁、女55岁以上。总体上看,自1991年以来,俄罗斯劳动年龄人口保持增长势头,即由1990年的8 394. 3万增至2006年的9 032. 8万,增长7. 6%。同样,被抚养人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0~15岁儿童人口,其数量持续减少,即由1990年的3 610. 1万减至2006年的2 331. 7万,下降35·5%。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呈上升趋势,即由1990年的2 762. 1万上升至2006年的2 910. 9万,增长5. 3%。

国际上一般将60岁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加上15岁以下儿童人口之和与15~59岁或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之比,称为人口抚养比。按照劳动法规,俄罗斯人口抚养比即为男60岁、女55岁以上老年人口加上0~15岁儿童人口之和与16岁至男59岁、女54岁之间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俄罗斯人口抚养比显然发现了重大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儿童人口抚养比,即从1990年的43%下降到2006年的25. 8%。老年人口抚养比总的趋势是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大,即从1990年的32. 9%下降到2006年的32. 2%。同期,受儿童人口抚养比下降的影响,俄罗斯人口抚养比下降的幅度也很大,即由1990年的75. 9%下降到2006年的58%。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不断减少,俄罗斯人口抚养比将继续下降。

一般认为,人口抚养比越大,说明被抚养人口越多,劳动力和社会负担越重;反之,人口抚养比越小,劳动力和社会负担越轻。结合俄罗斯实际,须要具体地分析俄罗斯人口抚养比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理论上讲,俄罗斯人口抚养比小、社会负担轻,有利于储蓄和积累,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实际则不然。俄罗斯人口抚养比之所以下降,主要是受人口持续下降的影响。此外,如果考虑到劳动年龄人口中未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即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口、继续升学深造的人口和服兵役的人口,俄罗斯人口抚养比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准确地证明劳动者的经济负担减轻或加重。目前,俄罗斯非正常条件下的低人口抚养比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俄罗斯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过少,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也影响消费需求的扩大。

其五,人口性别结构失衡。人口性别结构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总人口男女性别比,另一种是各年龄段的男女性别比。可以从各个时期、地区、行业等不同角度分析人口性别结构,最重要的是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和总人口男女性别比。一般认为,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03~107∶100、总人口男女性别比为96~106∶100都是正常的。鉴于此,俄罗斯的婴儿男女性别比处于正常范围之内,但总人口男女性别比偏低。根据俄罗斯人口资料计算, 2007年7月底,俄罗斯0~4岁婴幼儿为722. 3万人,其中男婴370. 8万人,女婴351. 5万人,男婴占51. 3%,女婴占48. 7%,性别比为105·4∶100。2004年,俄罗斯全国男性为6 660·28万人,女性为7 687. 14万人,性别比为86. 6∶100; 2005年,俄罗斯全国男性为6 616. 35万人,女性为7 659万人,性别比为86. 3∶100。从目前的情况看,俄罗斯人口男女性别比偏低的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影响俄罗斯人口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一为出生率低。从世界范围来看,低生育率是人口发展的大趋势。自1972

年以来,全球生育率已下降一半,即由每位妇女平均生育子女6个下降到2. 9个。俄罗斯的情况更为严峻。20世纪50年代后期,苏联每位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2. 62个;而自独立以来,俄罗斯每位妇女平均生育子女降到了2. 1个以下。例如, 2005年俄罗斯每位妇女平均生育子女仅为1. 287个,不想要孩子的家庭达700多万。

2006年,俄罗斯人口死亡率为出生率的1·6~1. 8倍,高出美国和欧洲国家2~3倍。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的话,到2030年俄罗斯人口将降至1亿, 2075

年进一步降至5 000万~5 500万。低生育率已被俄罗斯视为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促使生育率回升则成为俄罗斯的迫切期望。然而,由于人口行为尤其是生育行为因素的影响,俄罗斯人口发展很难再回到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或偏高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时代。

二为死亡率高。从世界范围来看,低死亡率也是人口发展的大趋势。有关资料显示:1960~1975年,美国人口死亡率为9. 4‰,英国11. 7‰,澳大利亚8. 1‰; 1990年,美、英、澳三国人口死亡率分别下降至8. 6‰、11. 2‰和7‰; 1995年,全世界人口死亡率为9‰。而俄罗斯的情况则相反,即俄罗斯人口死亡率由1970年的8. 7‰上升至2005年的15. 3‰。也可以说,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人口死亡率呈上升态势,近几年虽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世界平均值,且位于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首。如上所述,俄罗斯人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则必然导致人口的负自然增长。同样,高死亡率也已被俄罗斯视为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促使死亡率回落也是俄罗斯的迫切期望。然而,由于国内外局势还有新的变数,俄罗斯在短期内很难降低人口死亡率。

四结束语

人口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性、长期性和综合性问题,不仅存在于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于像俄罗斯这样的“追赶型”国家。

所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是人口膨胀带来的生存威胁或生存大挑战,而发达国家和俄罗斯所面临的却是人口减少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例如,人口安全问题不仅成为俄罗斯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而且也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安全。这是当代俄罗斯国情中之基本国情,困难中之最大困难。

首先,俄罗斯人口与其国力不成比例。如前所述,根据1897年人口普查,已跨入大国行列的俄罗斯帝国的人口达到1.282亿,占世界人口的8%。苏联时斯,其人口数量曾一度居世界第三位。然而,相对于自身领土而言,俄罗斯帝国和苏联都曾是人口小国,其人口密度很低,这一基本的格局百年间几乎没有大的改变。

就领土而言,当代俄罗斯领土面积为1 707. 5万平方公里,可谓世界领土最大国家。

就经济发展而言,自1999年以来,俄罗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好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大多数经济转轨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排位不断上升,逐渐跻身世界经济大国行列。但就人口发展而言,苏联解体后尤其自1993年以来,俄罗斯的总人口连年下降,截至2007年7月降至1·42亿,仅排在世界第8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9人,与世界领土面积第一的称号极不相称。不过,俄罗斯的领土比俄罗斯帝国或苏联减少约1/4,人口密度略有提高,但仍很低。现在,俄罗斯总人口大约相当于世界人口的2·5%,与100年前相比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次,扭转俄罗斯人口下降趋势并非易事。应该说,目前俄罗斯出现的第四次人口下降要比前三次人口下降更为严重。前三次人口下降主要是因剧烈的社会动荡,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20世纪30年代的大饥荒和大清洗、第二次

世界大战等所致,而目前的人口下降主要受人口行为变化的影响(由此而导致出生率超低和死亡率过高)。因此,俄罗斯现在要改变人口减少的不利局势则比前三次困难得多,显然不能指望依靠人口自然增长来恢复居民数量。

再次,俄罗斯在人口动态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保持人口增幅递减趋势的内在力量不可低估。这种力量不仅导致人口再生产具有重复性,而且会使以往的人口发展态势影响久远、波及数代人。因此,俄罗斯人口的减少具有持久性。

主要参考书目:

1.ВекаА.В.,ИсторияРоссиисдревнейшихвремендонашихдней,Мн.Современныйлитератор,2004.

2.ТерещенкоЮ.Я.,ИсторияРоссииⅩⅩ-ⅩⅪвв.М.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оеобществоСЛОВО;Ростовн/Д.ИздательствоФеникс, 2004.

3.МироновБ.Н.,СоциальнаяисторияРоссии,СПб., 1999.Т. 1.

4. http: //www. gks. ru/

5. [俄]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米罗诺夫:《俄国社会史》(上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刘祖熙:《改革和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1861~191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田雪原:《大国之难———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8.胡伟略:《人口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李炜:《俄罗斯人口亏损问题初探》,《南方人口》2001年第4期。

(责任编辑:高德平)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

[本文为2007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俄罗斯人口安全与中俄劳务合作的可行性》(批准号: 1152Z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年第2期

俄罗斯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

2016年俄罗斯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 俄罗斯能源概况 2016年,俄罗斯一次能源消费量为6.74亿吨标准油,其中天然气占52.2%、石油占22.0%、煤炭占13.0%、核能占6.6%,可再生能源占6.3%。可再生能源以水电为主,当年水电发电量为186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加了9.5%。 2016年俄罗斯一次能源消费结构1 主要政策措施 俄罗斯联邦能源部是联邦政府机构,负责能源领域的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包括电力、石油、天然气、煤炭和可再生能源。 作为传统化石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俄罗斯需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其中关键就是能源发展战略必须从传统模式向可再生能源转变,逐步减少对传统石油、天然气的依赖。因此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替代化石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的大背景下,俄罗斯能源政策也在开始转变。 2013年6月,俄罗斯能源部通过了“在电力市场推广可再生能源的机制”449号法令。通过每年一次的招标确定发电容量补贴合同。只有容量不小于5兆瓦风电、光伏和容量不大于25兆瓦的小水电有资格参加。投资成本最低的项目中标。中标的项目可获得15年的电力容量补贴。一旦发电厂不能满足事先协议的发电能力,则其发电能力补贴就会相应降低。同时投标项目还必须满足本地化率要求。 1BP,世界能源统计2017,2017-6-14

通过招标产生的项目需要签署“供电协议”,协议规定了可再生能源电力价格和期限。449号法令和联邦电力法32条都规定要优先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 在2013年9月的第一次全国可再生能源项目招标中,有39个项目中标。中标项目公司将在2014-2017年建设1100兆瓦风电和710兆瓦太阳能项目。2014年6月举行了第二次招标,中标公司将在2015-2018年建设57个、共567兆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其中包括53个太阳能项目、共496兆瓦,1个风电项目、51兆瓦,三个小水电项目、共20兆瓦。太阳能在中标项目中占有主导地位。这是因为风电受到50%以上本地化率的约束较强,而太阳能部分实现了本地化生产。 2015年3月,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签署了俄罗斯电力法修订案,旨在刺激全国电力市场中的可再生能源销售。新措施适用于各类可再生能源,包括沼气、生物质能、填埋气、太阳能、风能以及小水电。修订案指出,可再生能源电价将由俄罗斯各地区的监管机构采用新方法制定。 2015年7月,俄罗斯政府颁布第1472号法令,提高了对风电和小水电项目的补贴额度,降低了2016-2018年风电项目的国产化率,同时将风电项目的实施期限延长到2024年。2015年11月颁布的2279号法令,规定2015年及以后投标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最大资本支出额按照2015年11月的卢布汇率进行调整。 2015年夏季,由于卢布大幅下滑,预定的两轮清洁能源招标计划被迫延期。2015年12月俄罗斯启动了第三轮清洁能源招标计划。此次清洁能源项目招标将在2016-2019年间建设,共计365兆瓦,包括280兆瓦太阳能项目,25兆瓦风电项目以及49.8兆瓦的两个水电项目。 2016年6月,在俄罗斯的第四次可再生能源招标中,俄罗斯国有核电公司Rosatom 成为唯一投标者,并中标610兆瓦风电项目(2018年150兆瓦,2019年200兆瓦,2020年260兆瓦),总投资额约为13亿美元。俄罗斯经济形势下滑、严格的本地化率要求和项目补贴的减少是影响投资者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市场和产业发展 (1)水电 水电在前苏联时期便得到重视并一直发展至今。俄罗斯水电装机容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五,位于中国、巴西、美国和加拿大之后。2016年,俄罗斯已投入运行的水电装机容量为5171万千瓦,水电占总发电量的17.2%。

俄罗斯人口发展及现状

俄罗斯人口发展及现状 马蔚云 从人类诞生到现在,世界人口的发展经历了大约300多万年的漫长历史。世界人口从公元元年的3亿增长到1750年的8亿。一般认为,由于工业革命和西方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自以1750年为起点的现代时期以来,世界人口加速增长。1830年世界人口达到10亿,1990年为53亿, 2000年为62. 3亿,到2050年将突破100亿。 俄罗斯人口作为世界人口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世界人口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但其变动趋势同世界人口相比,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差异。人口数据资料的来源一般有三个渠道:人口普查、人口登记和人口调查。据考证,俄罗斯最早的人口调查始于1719年。当时为了掌握信仰东正教居民的情况,教会和警察局对人口进行清查,为最早的人口统计。1897年,俄国开始第一次人口普查。从1719年最早的人口调查至今,俄罗斯人口的发展经历了近300年历史,总的趋势是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等条件各不相同,俄罗斯人口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1719~1917年的沙俄时期,为加速增长期;1917~1991年的苏联时期,为缓慢增长期;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的当代俄罗斯时期,为平缓下降期。很显然,俄国1897年以前的人口统计资料准确性不高。因此,我们把1897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后俄罗斯人口发展作为分析的重点,尽可能地利用俄罗斯官方公布的可靠资料并结合俄罗斯社会经济的变化,阐释俄罗斯各个时期人口的演变过程。 一沙俄时期人口演变

有资料表明, 18世纪欧俄部分东正教人口的结婚率为9. 9‰,出生率为51‰,死亡率为37‰,自然增长率为14‰。其中城市人口的结婚率为11. 7‰,出生率为60‰,死亡率为51‰,自然增长率为9‰;农村人口的结婚率为9. 7‰,出生率为50‰,死亡率为36‰,自然增长率为14‰。1801~1860年,欧俄部分东正教人口的结婚率上升为10. 2‰,出生率下降为50‰,死亡率下降为36‰,自然增长率为14‰(未发生变化)。其中城市人口的结婚率下降为10. 6‰,出生率下降为50‰,死亡率下降为49‰,自然增长率下降为6‰;农村人口的结婚率上升为 10.1‰,出生率为50‰(未发生变化),死亡率下降为35‰,自然增长率上升为15‰。 以上即是俄国1897年以前的人口统计资料,其准确性不高,因为缺乏全国性的人口统计和调查情况。其一,统计的人口仅限于信仰东正教的居民;其二,统计的人口仅限于纳税者或有纳税义务的男性人口;其三,未统计人口的城乡结构;其四,未统计婴儿死亡率。不过,根据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米罗诺夫提供的资料, 1858年和1897年俄国信仰东正教的居民分别占当年国内总人口的85%和84%。也就是说,以上人口统计资料虽然不完整,但却反映出当时俄国人口的基本状况。 1897年俄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不仅统计质量大大改善,而且人口统计数 字比较接近实际。当年,俄罗斯帝国境内总人口为1. 282亿,其中城市人口2 010万,占16%,农村人口1. 081亿,占84%。到1914年,俄罗斯帝国境内总人口达到1. 657亿,其中城市人口为3 060万,占18%,农村人口为1. 351亿,占82%。 这一时期,沙俄人口出现加速增长的趋势,主要归功于工业革命和社会经济发展。 其一,工业革命的进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人口增长。始于18世纪中期发轫于英国的工业革命, 19世纪30~40年代扩展到还在农奴制统治之下的

俄罗斯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产业部门的发展情况

以石油为主的资源产业是俄罗斯经济的支柱 ■俄罗斯资源产业产值约占俄工业产值的30%,为政府创造54%的年收入预算和45%的外汇收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左右 ■资源出口大约占俄罗斯出口商品总额的68%,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煤炭及资源化工产品,占矿产品的74%,以矿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是俄罗斯出口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巨大■俄资源领域的投资占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27%,占全部外国对俄投资的75%。由于产业结构高度依赖资源,国际资源价格的波动对俄罗斯经济的整体状况有直接影响■中俄作为世界资源大国,尚不能充分利用金融市场为资源经济服务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俄国经济的影响 ■以2008年四季度为例,由于石油价格大幅下挫70%至50美元以下,俄罗斯经常账户盈余锐减,其财政余额亦出现了赤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彭博共计预计俄罗斯2009年GDP增速从2007~2008的6~8%缩减至-0.7%,2010年有可能出现适度恢复 中俄两国合作领域 监管合作 ■在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发展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审慎监管,建立中俄监管沟通的长效机制 ■长期保持中俄监管层面及时有效的金融信息交流 ■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金融危机,中俄监管层合作加强跨境危机管理和处置能力 机构合作 ■机构间定期协商沟通,加强经验交流和市场信息共享 ■中俄两国机构在完善其内部建设的基础上,保持适度的信息公开,有助于及时准确的评估对手方的信用风险 ■建立完善两国信用评估体系,本着诚实互信的原则,中俄机构间可相互授信,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中俄两国机构可联手共同推进投资者教育工作,提高机构对投资者的认知度 研究项目合作 ■中俄两国定期互派人员共同进行相关项目研究工作,为两国金融市场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 俄罗斯经济特点,和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特点:重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轻工业和农业不很发达。经济依赖自然资源层度高,进出口贸易不发达 优势:自然资源丰富,技术人才多,国土面积大,多海港,重工业技术水平高 不足:三大产业发展不均衡,过分依赖自然资源,进出口贸易不发达,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资源利用不够合理 俄罗斯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产业部门的发展情况 2007年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回升,GDP增长率大约在7.2-7.4%。 外贸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2007年俄罗斯外贸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出口总额再攀新高,其次是进口增速,有逼近出口增速之势。进口增速高的原因在于,一是俄罗斯政府降低了高科技设备的进口税,促进了进口增长;二是俄罗斯居民消费需求扩大,与此同时,卢布升值,使外国产品竞争力增强,从而促进了进口的加速增长。 俄罗斯政府在2007年里进一步加强对重要产业部门,如石油、天然气的控制和监督。政府

俄罗斯历史概况

俄罗斯历史概况 基辅罗斯(862年至1242年) 早在公元1世纪,在中、东欧的第聂伯河、奥得河、维斯瓦河及布格河流域便住着了斯拉夫人。至6世纪,斯拉夫人分为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分布在第聂伯河中、上游,奥卡河、伏尔加河上游,西德维纳河一带,成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的祖先。到了公元7、8世纪,东斯拉夫人有两个准国家组织,以基辅为中心的库雅巴及以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斯拉维亚。862年,由于斯拉维落亚各部落为争夺权力而内战不休,使各部精疲力尽,于是商议寻找一位王公来治理各部,裁决纠纷。在他们眼中,住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的瓦良格人(即罗斯人)精明能干,秩序井然,于是邀请瓦良格人首领留里克当他们大公。留里克王朝由此开始。879年,留里克身亡,大公之位由奥列格接掌。奥列格认为诺夫哥罗德地势偏僻,不利发展,觊觎南方的基辅。882年他率兵南下,首先占领了斯摩棱斯克和柳别奇,然后南下基辅。奥列格定都基辅,称为“诸罗斯城市之母”。之后,他继续征克周围的部落,将东斯拉夫人部落的斯洛文人、克里维奇人、德列弗利安人、谢维利安人、拉迪米奇人以及非斯拉夫人的麦里亚人、维西人和楚得人置于控制之下,这样便形成了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国家,史称基辅罗斯。 1223年蒙古军队在拔都汗的带领下侦查基辅罗斯,罗斯各大公与长期的仇敌钦察人组成联盟,在卡尔卡河岸与汗国侦查军队交锋。由于罗斯各公国大公对蒙古汗国不了解,再加上内部不合,被包围后歼灭,5位大公阵亡。随后蒙古军与1237年击破弗尔季米尔公国首 府弗尔季米尔,经过各公国境内折回补给,又在1239年重新侵略罗斯过境,在1240年占领基辅,代表着蒙古240年统治的开始。 弗拉基米尔大公(1157年至1389年) 俄罗斯人被蒙古人打败后,被分割为三部分.西北方的诺夫哥罗德,南方的乌克兰,中,东北部森林区的罗斯公国,诺夫哥罗德独立,但是要缴纳重税,乌克兰被金帐汗直接管理,俄罗斯公国需定期到萨莱可汗大帐叩头领取汗敕,缴税和提供兵源,是严格的封臣关系,俄罗斯法理上没有自己的政府,其最高统治者是蒙古大汗。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蒙古大汗实际上干预了俄罗斯和钦察汗国的事务,蒙古人是间接统治,因为俄罗斯未统一,政治上维持分裂状态。如派人治理,耗时费力。在征税上最初派八思哈,后来改为任命一位弗拉基米尔大公,全体公国也要服从,这么是俄罗斯在政治上联合起来的最早尝试,使大公听从莫斯科公国,汗使王公听命于他们所爱戴的大公。使罗斯统一位全俄罗斯大公,随着金帐汗控制越来越松,莫斯科在1378年打了一次胜仗,但是在1382年受到脱脱迷失入侵,再过100年,罗斯独立。俄罗斯在别儿迪别分裂为东俄与西俄,出现两个俄国是因为立陶宛的入侵,金帐汗无力干涉。俄罗斯后来再分裂成乌克兰,白俄罗斯。 莫斯科大公国(1263年至1547年)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综述 张健荣 当今俄罗斯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普京总统执政八年后,俄罗斯正面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头。新一轮的国家杜马选举以及2008年3月份的总统选举无疑是俄罗斯未来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后普京时代,或者说普京卸任后的俄罗斯的发展趋势正成为我国对俄罗斯研究十分迫切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与欧亚所于2007年11月27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了“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为国内部分俄罗斯问题专家学者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学术交流机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共30多名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者围绕俄罗斯大选前后及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趋势以及俄罗斯对外政策走向和中俄关系发展前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普京执政期及其后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与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董晓阳研究员对普京总统执政八年间俄罗斯社会所发生的巨变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普京的执政理念以及当前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在发言中他提纲挈领地就俄罗斯的巨变作了归纳。他指出,普京执政八年,俄罗斯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恢复了国家的权威;二是经济恢复到了苏联解体时期的水平,进入了世界经济前十强;三是在相当程度上恢复了大国的地位和形象;四是恢复了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性;五是恢复了民众对俄罗斯未来的信心。在“五个恢复”基础上,俄罗斯开始重新走上了强国、强军、富民的大国发展道路。董晓阳指出,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政

俄罗斯人口发展及现状

俄罗斯人口发展及现状 从人类诞生到现在,世界人口的发展经历了大约300多万年的漫长历史。世界人口从公元元年的3亿增长到1750年的8亿。一般认为,由于工业革命和西方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自以1750年为起点的现代时期以来,世界人口加速增长。1830年世界人口达到10亿,1990年为53亿,2000年为62.3亿,到2050年将突破100亿。 俄罗斯人口作为世界人口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世界人口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但其变动趋势同世界人口相比,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差异。人口数据资料的来源一般有三个渠道:人口普查、人口登记和人口调查。据考证,俄罗斯最早的人口调查始于1719年。当时为了掌握信仰东正教居民的情况,教会和警察局对人口进行清查,为最早的人口统计。1897年,俄国开始第一次人口普查。从1719年最早的人口调查至今,俄罗斯人口的发展经历了近300年历史,总的趋势是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等条件各不相同,俄罗斯人口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719~1917年的沙俄时期,为加速增长期;1917~1991年的苏联时期,为缓慢增长期;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的当代俄罗斯时期,为平缓下降期。很显然,俄国1897年以前的人口统计资料准确性不高。因此,我们把1897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后俄罗斯人口发展作为分析的重点,尽可能地利用俄罗斯官方公布的可靠资料并结合俄罗斯社会经济的变化,阐释俄罗斯各个时期人口的演变过程。 一沙俄时期人口演变 有资料表明,18世纪欧俄部分东正教人口的结婚率为9.9‰,出生率为51‰,死亡率为37‰,自然增长率为14‰。其中城市人口的结婚率为11.7‰,出生率为60‰,死亡率为51‰,自然增长率为9‰;农村人口的结婚率为9.7‰,出生率为50‰,死亡率为36‰,自然增长率为14‰。1801~1860年,欧俄部分东正教人口的结婚率上升为10.2‰,出生率下降为50‰,死亡率下降为36‰,自然增长率为14‰(未发生变化)。其中城市人口的结婚率下降为10.6‰,出生率下降为50‰,死亡率下降为49‰,自然增长率下降为6‰;农村人口的结婚率上升为10.1‰,出生率为50‰(未发生变化),死亡率下降为35‰,自然增长率上升为15‰。 以上即是俄国1897年以前的人口统计资料,其准确性不高,因为缺乏全国性的人口统计和调查情况。其一,统计的人口仅限于信仰东正教的居民;其二,统计的人口仅限于纳税 者或有纳税义务的男性人口;其三,未统计人口的城乡结构;其四,未统计婴儿死亡率。不过,根据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米罗诺夫提供的资料,1858年和1897年俄国信仰东正教的居民分别占当年国内总人口的85%和84%。也就是说,以上人口统计资料虽然不完整,但却反映出当时俄国人口的基本状况。 1897年俄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不仅统计质量大大改善,而且人口统计数字比较接近实际。当年,俄罗斯帝国境内总人口为1.282亿,其中城市人口2 010万,占16%,农村人口1.081亿,占84%。到1914年,俄罗斯帝国境内总人口达到

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及现状

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及现状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在当前世界也经济大国,对世界政治、经济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作为“金砖国家”的之一的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之一。今年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10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14769亿美元。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0年各国GDP排名中,俄罗斯排名第十,而相对于其亿的人口来说,其10521美元的平均GDP就比像中国、印度、巴西等经济实力雄厚但人口也相对较多的其他发展中大国要有优势,排名世界第54位。在原料出口型经济结构下,俄罗斯经济长期与国际能源市场密切挂钩。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几乎成为俄罗斯经济的“命根”。俄罗斯经济形势与经济发展往往与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为俄罗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能源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与不可预见性也使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面临挑战。 俄罗斯一波三折的经济发展进程 1991年,苏联解体后成立的俄罗斯联邦,叶利钦从西方经济学那里,引进了“休克疗法”,价格放开、卢布自由兑换和经济私有化,进行了一场激进的经济改革,希望借此跨入市场经济轨道,跻身西方发达国家之列。不料事与愿违,俄罗斯经济非但没有起色,反倒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不顾国情盲目改革,使俄罗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休克疗法的对于俄罗斯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经济连年萧条,物资匮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下降。到了1997年,俄罗斯的经济似乎有了转机,但1997到1998年的金融危机再次沉重的打击了俄罗斯刚刚复苏的经济形势。 普京接掌政权后,俄罗斯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朝着国富民富的目标大步前进,其发展变化令全世界惊叹。俄罗斯在普京总统的带领下迎来了一个为期10年的春天。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俄罗斯人的工资和人均收入却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增长超过了200%。2007年俄罗斯的宏观经济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俄罗斯业已进入世界十大经济体之列。200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到近7年来的最高水准,据俄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俄多项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十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俄罗斯人平均月工资10800卢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均约 2万卢布;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500至10000卢布之间。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俄罗斯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俄罗斯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公共领域。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而对比一

俄罗斯能源现状和发展趋势

俄罗斯能源现状和发展趋势

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在世界动力领域现状如何,今后发展方向如何?俄罗斯科学院能源物理学部主任法沃尔斯克?奥列格?尼古拉耶夫就此撰文。 俄罗斯目前年人均能源消耗为 6.3吨固体燃料。如果将其全部转化为优质煤产生的热能来计算,相当于7000大卡/公斤,多于欧洲人均4.7吨水平。目前世界人均水平为3.3吨。如果按国民能源拥有量来看,俄罗斯人均是美国和英国的2.5倍。虽然由于气候等原因,这个数字可能有些偏差,但从另一个角度却反映了俄罗斯经济水平不高。 至于动力所需的能源资源,天然气和石油占能源消耗总量的80O%以上。在需求中热和电力保障占47%,但应指出,热能在能源中占绝大部分(其中锅炉和分散供热占17%)。俄罗斯每年出口占总量三分之一的燃料,这反映了俄罗斯实际需求低于欧洲平均水平。尽管俄罗斯对热的需求很高,因为一年的供暖时间大多为6-7个月。 当前,俄罗斯经济所需能原效率有所下降。首先表现在工业部门。九十年代总能源效率下降了16%,其中电能效率下降了30-32%。但电能成本却增加了,特别是交通和偷盗而造成的损失却大大增长了。能源储存在增加,即从热能采集到家庭、家电设备等与从前所需相比均有所下降。我们仅仅关注的是一些大型能源储存问题上,也就是在热值转

换为电能和热能上。这些措施根据俄罗斯"统一动力系统"可以在2010年降低20%的热能费用和 5.7%的电能需求。从政府到每一个公民,如果对此没有全面彻底的观念和更改措施,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就不能达到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俄罗斯的电能特点是绝大部分电能(70%)用在有限的能源上,尽管在各个地区所耗不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天然气作用急剧下降。家庭住宅耗能不大,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所需能源是俄罗斯的2.3倍。 应该指出,俄罗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广阔的领土上实施的是作为动力系统部分的统一电网。它可以有效利用各种形式的电站,以及补偿昼夜和四季所消耗不均的情况。(大约15-17百万千瓦)。应该考虑到:时区、核电站的饱和状态、(由于开关过程很长,因而造成设备工作资源的下降)和水电站,(特别是在很大程度上的高峰耗能饱和)或者长期低价,从前苏联时期,其可靠能源资源只有10%,而世界为30%。由于俄罗斯89个主体中只有20个在电能需求中达到满负荷。俄罗斯统一动力系统可以随时调节,保障各电站的不足。 近十年,在统一动力系统中的总电站能力有了长足的储存,达到215百万千瓦。而在1997年最大用量也没超过134百万千瓦。近8年,在近50%的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

俄罗斯经济发展特点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

俄罗斯经济发展特点以及对我国发展经济的借鉴 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典型代表,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表现让世界惊叹金砖国家原指“金砖四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2010年南非也加入进来,成为“金砖五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金砖国家在许多国际地区问题上看法接近,近几年经济增长都比较快,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都具有重要影响。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9.7%,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42.4%,在面积、人口、资源、市场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金砖国家经济状况经济增长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典型代表,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表现可谓让世界惊叹。中国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30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年均增长近10%的历史奇迹;印度经济近几年也保持了高速的发展;巴西近年也摆脱经济停滞逐步走向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而俄罗斯被称为正在崛起的大国。2009年在全球经济出现近2%负增长的情况下,金砖国家中中国和印度仍然实现了9.1%和7.7%的高速增长。从全球增长态势看,金砖国家经济实力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程度也逐渐降低。那么作为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金砖国家俄罗斯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对我国发展经济又有哪些借鉴呢? 我们知道,伴随着休克疗法、经融危机、债务经济和寡头集团以及而后的宏观调控加强、能源出口扩大、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等,俄罗斯经济逐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复苏发展阶段。俄罗斯自普京总统执政以来,政治局势日渐稳定,经济改革步伐加快,在国际反恐斗争激烈之际,全球经济一片低落之时,俄罗斯经济连续三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呈现出一些值得世人关注的新特点:农轻重比例失衡现象依然存在,但经济结构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大企业逐步得到改造,中小企业异军突起;国家科技实力得到巩固,应用技术开发不断加强;能源开发的潜力巨大,力争掌握世界经济命脉;对外贸易仍有瓶颈,但融入世界市场步伐正在加快;投资环境逐步好转,有利于实现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宏大目标。

论俄罗斯经济发展

论俄罗斯经济发展 武昱伯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投入了资本主义阵营,由于政体的改变,经济也随之改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第一任总统叶利钦颁布了一系列的新的措施,他在苏联解体之前,在1989年,就使计划经济解体,所以,从1990年起,苏联的经济就一直呈下滑状态,导致了1991年的计划经济完全不起作用。所以苏联的计划经济并不是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崩溃,而是由叶利钦从政治上解除的。在此之后,叶利钦为了唤醒俄罗斯的经济,尝试了很多方法。他改革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法令,实行私有制,保护私有财产,逐步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叶利钦本人属于激进派,他认为,要改革就要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本质上改革,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所以他实施了“休克疗法”,叶利钦之所以使用它,是因为“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的最初实施,收到了令人难以臵信的奇效。该疗法实施不到一周,恶性通货膨胀便得到了强有力的遏制,物价从暴涨趋于稳定。“休克疗法”真有这种奇效吗?我们来看看它的原理。“休克疗法”第一步棋是放开物价。“休克疗法”的第二步棋,财政、货币“双紧”政策与物价改革几乎同步出台。财政紧缩主要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休克疗法”的第三步棋是大规模推行私有化。但是,“休克疗法”真的适合于当时的俄罗斯吗?历史告诉我们,不是的,叶利钦不管不顾国家的国情,而直接机械化的套用当时玻利维亚的措施,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实行“休克疗法”后,俄罗斯经济陷入瘫痪和混乱,国有经济资产被私人占有,通货膨胀严重,社会腐败,民众抗议游行不断,国内动荡,不断爆发流血事件。到1994年被迫放弃休克疗法,休克疗法的失败使俄罗斯GDP几乎减少了一半,GDP总量只有美国的1/10。由于政策的失误,俄罗斯那本来就不景气的经济变得更加的苟延残喘。 在叶利钦之后,切尔诺梅尔金政府采取比较缓和的经济政策,反对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国内生产的降幅减小,通货膨胀速度减缓,一些适应市场经济的部门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看来,一个国家想要搞好经济的转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且绝对不能急于求成,当一个国家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像是一个人病到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所以,一个国家不可能在短期内直接完成经济的转型和过度。在切尔诺梅尔金政府的缓慢恢复之下,俄罗斯的经济逐渐好转起来。到

俄罗斯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东欧中亚研究 2000年第2期·经济· 俄罗斯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世才 【内容提要】西方倡导的激进的经济改革使俄罗斯陷入了全面的经济危机之中,危机的程度已超过1929 -1933年西方的大萧条时期。当时美国和欧洲的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40%-45%,而现在俄罗斯的工、农业生产均下降50%以上。俄罗斯的经济危机具有“疲软型”的特点,这是一种持续时间更长,破坏性更大的经济危机。俄罗斯经济改革政策的失误和俄罗斯独立后新生成的障碍因素是造成现在俄罗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俄罗斯的经济要恢复到1990年时的水平至少要到2005年或2010年以后。经过这一恢复期后,俄罗斯经济将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 【关键词】俄罗斯经济现状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王世才,1949年9月生,现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长春 130031) 苏联解体后,西方倡导的激进的经济改革使俄罗斯陷入了全面的经济危机之中,危机的程度已超过1929~1933 年西方的大萧条时期。当时美国和欧洲的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40%~45%,而现在俄罗斯的工、农业生产均下降50%以上。工农业生产的持续下降,生产投资逐年减少,物价暴涨,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投资危机、财政危机、金融危机、支付危机有增无减,外债、内债、三角债交织在一起,使俄罗斯经济陷入长期的衰退之中。较之1929~1933年西方的大萧条时期,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危机具有持续时间更长,破坏性更大的特点。同1990年相比,俄罗斯的国内总产值、工、农业产值均下降50%以上。1990年,俄罗斯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的份额只略少于5%,而现在这一份额仅稍高于1.6%。在 1990~1997期间,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大约减少2/3。现在它与一些主要国家间的差距已拉大。美国的国内总产值超过俄罗斯将近11倍,日本将近4倍,德国1.8倍,其它欧洲大国约1倍。在国内总产值方面,俄罗斯比中国少85%,比印度约少50%。在人均国内总产值方面,现在俄罗斯比美国低 85%,比经济发达国家低78%,比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低20%~25%以上;但略高于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一俄罗斯经济的现状 自1991年12月独立以来,俄罗斯国内总产值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1992 年比上年下降18.5%, 1993年下降12%, 1994年下降15%, 1995年下降4%, 1996年下降5%, 1997年出现暂时的转机,增长0.4%, 1998年又下降4.6%。 1998 年俄罗斯政府不得不将年初宣布的“经济增长年”改为“反危机年”。俄罗斯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工农业生产的大幅度下降。如果1990年俄罗斯工业产品物量指数等于100%,那么1995年仅达到50%。俄罗斯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生产量大幅度减少。电能的生产量从1990年的10 820亿千瓦小时降至1995年的

俄罗斯人口现状与人口政策

俄罗斯人口现状与人口政策 程亦军 2006 年5 月10 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向俄罗斯联邦会议发表了本年度的国情咨文,重点谈论了两个“主要问题”,即人口问题和军队发展问题。在俄总统国情咨文中把人口问题作为主要问题、而且排在首位加以论述,这是空前的,足以证明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它迫使俄当局不得不将它作为优先解决的问题。 对于俄罗斯来说,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社会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从1993 年至今,俄罗斯人口总量已经连续13 年持续下降,其境内常住人口从1992 年的14832.6 万人下降到2005 年初的14347.4 万人,减少了485.2万人,下降了3.27%。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992 年至2004 年,俄政府共吸纳了694.63 万人的外来移民,此外还接收了160 多万名被迫移民和难民,如果不将这些外来人口计算在内的话,那么俄罗斯人口的实际减少数字是1300 多万人,年均减少超过100 万人。目前,俄罗斯人口的自然增长轨迹依然处于下降通道之中。 俄罗斯人口的持续减少已经不是个别地区的局部现象,而是全国性、大面积的普遍现象。2002年9 月,全俄人口普查时,有74%的联邦主体出现人口负增长:2005 年1 月,人口下降的联邦主体升至81%,在89 个联邦主体中只有12 个人口得到增长,5 个持平。由于人口的大量减少,广大城乡出现了十份凄惨的社会景状。在城市,鉴于人口数量已达不到城市的基本要求,许多城镇建制被撤销或合并:在乡村,因人口自然损失或居民外迁形成了大量的无人村落,田地荒芜。 造成俄罗斯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自 20 世纪初以来,俄罗斯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不断下降,1901 年~1905 年为7.12.1951 年~

俄罗斯合成橡胶工业的发展现状

俄罗斯合成橡胶工业的现状 发布时间:2009-11-20 编辑:俄罗斯葛长宇来源:调研 俄罗斯合成橡胶工业的现状 一. 危机前起伏不平的发展趋势 合成橡胶是俄罗斯化工工业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2008年8月前,俄罗斯化工和石化工业一直处于顺利发展时期,合成橡胶的发展则显得更为突出,它的全国生产和消费增长速度超过俄罗斯石化工业其他许多产业的增长速度。在生产增长速度比较接近情况下,合成橡胶的消费明显高于聚氯乙烯和轿车轮胎消费的增长,只有与矿肥和聚苯乙烯市场发展速度比较时方显得落后一步。 合成橡胶市场好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出口在生产中的比重上升,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依赖进口的程度降低(表1)。 表1 俄罗斯合成橡胶市场及其主要产品

备注 1)在“俄罗斯至2015年化学和石化工业发展战略”中所规定的初步指标 从2007年以来,该产业情况已经有了根本的变化:在石化产业许多部门有明显增长的背景下(特别是在消费品和建筑工业领域使用的聚合物、塑料制品和颜料的生产方面),俄罗斯的合成橡胶起初骤然减缓了增长速度,接着产量开始下降,2007年前三季度俄罗斯合成橡胶主要生产企业均削减了产量(见表2)。 表2 2007年1-9月俄罗斯企业生产合成橡胶情况 资料来源:俄罗斯统计局

2007年合成橡胶生产总体增长仅达到2.7%,比计划要求(“发展战略”要求)低13万吨。这在化工行业里是绝无仅有的现象。 2008年初俄罗斯合成橡胶产量减少趋势加剧,而且,如果说2008年一季度产量减少是在合成橡胶再加工制品生产增长情况下出现的,到年中下滑趋势则已经渗透到整个橡胶工艺制品生产领域。 据俄罗斯统计局资料,2008年上半年俄罗斯生产了合成橡胶628891吨(为2007年同期的99.7%),而汽车、农业机械、摩托车用轮胎为2067.7万只(2007年同期的99%)。 2007-2008年期间俄罗斯合成橡胶厂生产者价格显著上涨,而且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石化产品,如轮胎等橡胶再加工制品的价格增长速度。 分析表明,合成橡胶国内市场价格提高得比国际贸易价格更快,特别是与俄罗斯出口商的出口价格相比。这一事实显示,俄罗斯供应商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下降。 合成橡胶国际价格和俄罗斯国内价格两者之间的关系表明,在国际市场上,按照商品质量排序,俄罗斯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比在国内市场上更缺乏竞争力。虽然如此,尽管存在经济合理性问题,该产品生产仍然是以出口为主,而且出口一直处于增长状态。 俄罗斯国内市场平均价格绝对水平显著高于俄罗斯供应商平均出口价格和的进口平均价格:相应地分别高出20%和88%。 2008年上半年,俄罗斯生产者的合成橡胶平均价格,根据俄罗斯统计局的数据,为82366.4卢布/吨(2007年平均为58763.5卢布/吨)。农业机械用的汽车、摩托车轮胎平均价格为2022.2卢布/个(2007年为1792.0卢布/个)。轿车轮胎为692.5卢布/个(2007年价格为653.4卢布/个)。农业机械轮胎价格为3482.4卢布/个(2007年为3246.6卢布/个)。 合成橡胶市场过去不仅是俄罗斯石化产业的佼佼者,而且按照国际标准也是被认为是发展极为顺利的生产部门,但是最近几年里的它的生产出现了不少消极因素,发展迟缓,这一状态引起了有关人士的忧虑。

论近年来俄罗斯与我国的国际关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论近年来俄罗斯与我国的国际关系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在中国对外交往关系中,中俄关系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两国均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世界和科和安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两国幅员辽阔、山水相连,有着近400年的交往历史。400年来两国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俄罗是世界大国,又是我国最强大的邻国,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关键性因素。 在谈及两国国际关系的时候,从国家利益的根本立足点角度看,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背景下,中俄加强战略合作实为明智之举。 (一)中俄军事方面合作的背景和问题 首先从地缘角度分析,中俄有4300公里的漫长接壤国界线,2008年 随着黑瞎子岛问题的解决,中俄双方在领土方面的争议问题基本解决,双方在领土方面基本没有了利益冲突。从中国方面看,美国一直将中国作为潜在威胁最大的敌人,日本更是将战略假想敌直指中国,为牵制中国发展,美国一直暗中扶植台独势力,对台军售,支持台湾与大陆的分裂状态,台湾问题日益成为中国核心利益的最大最直接威胁。与此同时,日本在中国东海竭力与中国争夺钓鱼岛,妄图控制东海一带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而在南中国海,在美国的支持和扶植下,东南亚各国蠢蠢欲动,非法占据中国南海岛屿,非法修筑各种军事民用设施,大量开采属于中国的油气资源,由此可见,中国目前最大的威胁在东南沿海,而中国在西面北面与俄罗斯接壤,为更好直面和解决东南沿海的复杂问题,中国必须将俄罗斯作为其战略纵深。 从俄罗斯方面看,冷战后俄罗斯军事政治实力、国际影响力都大大下降,华约解体后,以前在两极格局掩盖下的诸多矛盾日益显现。美国和西方也趁机侵入俄罗斯原有的势力范围,普京时代,俄罗斯又调整对外战略,企图重新以大国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这都引起东欧国家的恐慌,东欧各国自己也强烈要求加入北约。而北约的新一轮东扩,更是形成了对俄罗斯的分离和包围的态势,从西面对俄罗斯造成重大威胁。与此同时,俄罗斯境内的恐怖主义、分离主义、极端主义的威胁都存在于西部地区,为应对北约威胁及三股势力,俄罗斯也必须将中国作为东南的战略纵深。。 但是由于中俄两国长期处于政热民冷的状态,虽然两国在政治上实现互信,但双方国内的社会基础却明显不足。虽然中俄两国政府和军方建立起一系列互访机制,交流密切,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历史、语言等原因,两国民间交流明显不足。正是由于缺乏必要社会基础和民间的深入了解,不符合两国利益的观点甚嚣尘上,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方军事合作。中两国事技术合作进入发展调整期,矛盾浮出水面,带来更多利益纠纷。目前中国军事技术合作处于转期,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中俄军事装备交易数量下降,双方围绕交易价格和知识产等一些内部性争面。 (二)中俄战略合作现状和前景

俄罗斯能源现状和发展趋势

俄罗斯能源现状和发展趋势 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在世界动力领域现状如何,今后发展方向如何?俄罗 斯科学院能源物理学部主任法沃尔斯克?奥列格?尼古拉耶夫就此撰文。 俄罗斯目前年人均能源消耗为6.3 吨固体燃料。如果将其全部转化为优质煤产生的热能来计算,相当于7000大卡/公斤,多于欧洲人均4.7 吨水平。目前世界人均水平为3.3 吨。如果按国民能源拥有量来看,俄罗斯人均是美国和英国的2.5 倍。虽然由于气候等原因,这个数字可能有些偏差,但从另一个角度却反映了俄罗斯经济水平不高。 至于动力所需的能源资源,天然气和石油占能源消耗总量的800%以上。在需求中热和电力保障占47%,但应指出,热能在能源中占绝大部分(其中锅炉和分散供热占17%)。 俄罗斯每年出口占总量三分之一的燃料,这反映了俄罗斯实际需求低于欧洲平均水平。尽管俄罗斯对热的需求很高,因为一年的供暖时间大多为月。 6-7 个当前,俄罗斯经济所需能原效率有所下降。首先表现在工业部门。九十年代总能源效率下降了16%,其中电能效率下降了30-32%。但电能成本却增加了,特别是交通和偷盗而造成的损失却大大增长了。能源储存在增加,即从热能采集到家庭、家电设备等与从前所需相比均有所下降。我们仅仅关注的是一些大型能源储存问题上,也就是在热值转换为电能和热能上。这些措施根据俄罗斯"统一动力系统"可以在2010 年降低20%的热能费用和5.7%的电能需求。从政府到每一个公民,如果对此没有全面彻底的观念和更改措施,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就不能达到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俄罗斯的电能特点是绝大部分电能(70%)用在有限的能源上,尽管在各个地区所耗不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天然气作用急剧下降。家庭住宅耗能不大,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所需能源是俄罗斯的2.3 倍。 应该指出,俄罗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广阔的领土上实施的是作为动力系统部分的统一电网。它可以有效利用各种形式的电站,以及补偿昼夜和四季所消耗不均的情况。(大约15-17 百万千瓦)。应该考虑到:时区、核电站的饱

俄罗斯电力工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俄罗斯电力工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俄罗斯的电力改革和发展历经磨难、艰难曲折,一直倍受世界各国关注。俄总统普京今年4月26日在《国情咨文》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国家的电力能源建设,计划到2020年电力生产要增加2/3,需要国家和私营企业投资12万亿卢布(约4670亿美元),建设新的电站和改扩建电网基础设施。6月10日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宣称,俄电力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欢迎外国投资者参与俄电力建设。6月26日,俄“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总裁丘拜斯在被称为最后一次的公司股东大会上宣称,随着俄旷日持久的电力改革任务的终结,俄“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也计划在明年注销,完成了其历史使命。看来,俄电力市场化的步伐正在加快推进,与此同时,俄国家杜马目前正在审议《国家电力监管法》,俄新型的电力发展和管理体系也正在形成。 一、俄罗斯电力工业概况 1991年2月前苏联成立了燃料动力部,同年12月前苏联解体后,在国有企业私有化股份化改造高潮中,于1992年8月在燃料动力部基础上组建了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该公司拥有72个地方电力公司,37个州电力厂,供电服务遍及俄罗斯全部11个时区。俄统一电力系统由大区联合电网组成。西北电网装机1950万千瓦,中部电网装机5270万千瓦,北高加索电网装机1090万千瓦,中伏尔加电网装机2 390万千瓦,乌拉尔电网装机4110万千瓦,西伯利亚电网装机4550万千瓦,远东尚未与全国联网,装机为1150万千瓦。但地区联合电网之间的联络线的输送能力很薄弱,如西北电网与中部电网的联络线的输送能力只有180万千瓦,中部电网与北高加索之间的联络线的输送能力只有190万千瓦。"统一电力系统公司"现有职工约58万名、440座发电厂和200万英里的输电线路,这个庞大的"电力帝国",生产了俄罗斯所需电力的70%以上。 俄罗斯电力分布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欧洲区、西伯利亚区、远东区。俄罗斯电力工业装机容量的72%在欧洲区部分,主要是火电和核电,以及伏尔加河上的梯级水电站;而西伯利亚区能源有一半是水电,还有7个100万千瓦以上的火电厂;远东区的电力装机占整个俄罗斯装机比重的7%,只有几个小的火电厂。 1、装机容量 根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局2006年统计年鉴资料,截至2005年底,俄罗斯电力工业的总装机容量为2.19亿千瓦。其中:火电1.50亿千瓦,占68.5%;水电4590万千瓦,占21.0%;核电2370万千瓦,占12.5%。核电主要集中在欧洲区的中部地区、东伏尔加和西北地区,而近一半的水电位于西伯利亚地区。 2、电力生产 根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局2006年统计年鉴资料,2005年俄全口径电力产量为9530亿千瓦时(度)。其中:火电6290亿度,占66.0%;水电1750亿度,占18.4%;核电1490亿度,占15.6%。2005年俄“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的电力建设投资为20亿美元。 3、火电及燃料构成 凝汽式发电厂占约48%,热电厂约占52%,气候寒冷的区域热电厂分布较多,如在西北系统中,热电占70%以上的比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