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等作物测产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小麦玉米等作物测产计算方法

小麦玉米等作物测产计算方法

小麦玉米等作物测产计算方法
小麦、玉米等作物的产量计算方法是通过对田间实际的农作物数量进
行测定和统计,从而得出作物的总产量。

下面将介绍小麦、玉米等作物的
测产计算方法。

首先,对于小麦的测产计算方法,可以采用割取样法。

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一个代表性的田块,清除杂草并测量该田块的面积。

2.在同一田块内随机选择数量适中的样方,比如每隔5步选择一个样方。

3.在每个样方内割取小麦植株,并记录每株小麦的穗数。

4.随机抽取3株小麦,分别计算每株小麦中的粒数。

5.根据割取样方的数量、每株小麦的穗数和每穗小麦的粒数计算小麦
的总产量。

计算公式为:总产量=样方数量×平均穗数×平均每穗粒数。

对于玉米的测产计算方法,可以采用称重法。

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一个代表性的田块,清除杂草并测量该田块的面积。

2.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玉米植株(如50株),记下每株玉米的行数、穗数和每穗玉米粒数。

3.将这些玉米植株摘下,去掉杂质,并称重得到玉米的总重量。

4.根据抽样的行数和穗数计算每株玉米的平均穗数。

根据每穗玉米粒
数计算每株玉米的平均粒数。

5.根据玉米的总重量和平均粒数计算玉米的总产量。

计算公式为:总产量=总重量/平均粒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是一种估算作物产量的方法,并不是绝对准确的。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结合天气、土壤和农艺措施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测产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准性。

作物田间测产估产方法

作物田间测产估产方法
• 在每个取样点上,测定11行及11穴 (窝)的距离,分别除以10,求出该 取样点的行、穴(窝)距,再把各样 点的数值进行统计,求出该田的平均 行、穴(窝)距。
• 每亩实际穴(窝)数= 666.67平方米 /[平均行距×平均穴(窝)距]
• (2)调查每穴(窝)有效穗数:在 每个取样点上,连续调查30-50穴 (窝),调查每穴(窝)有效穗数, 统计出各点及全田的平均每穴(窝) 有效穗数。
33.9 37.29
29.73 39.29
30.31 33.80
千粒重 (克)
54.69
60.10
59.25
二类田的产量构成
田块号
1 2 3 4 5
有效穗 穗粒数 (万/亩) (粒)
31.6 29.93
25.29 38.06 26.20 39.60 25.10 37.5
25.70 38.10
千粒重 (克)
✓ 吐絮率40%-60%,折算系数用0.75;
✓ 吐絮率低于40%,折算系数用0.7;
✓ 若烂铃率超过10%,则铃重折算系数应 减0.05,每递增10%,折算系数递减0.05。
5、衣分确定:
根据本品种常年平均衣分,考虑 当时的长势和气候确定。
(六)马铃薯产量测定方法
每亩产量=每亩穴(窝)数×每穴 (窝)薯块重(克)/1000
每穴(窝)薯块重=每穴(窝)大薯 块数×大薯块平均单个重(克) /1000+每穴(窝)中薯块数×中薯块 平均单个重(克)+每穴(窝)小薯 块数×小薯块平均单个重(克)
大薯块一般指单个鲜重50克以上的薯 块;中薯块一般指单个鲜重30-50克 的薯块;小薯块一般指单个鲜重低于 30克的薯块。
实验作业
48.20 48.30 47.80 48.20 48.00

作物测产办法[最新]

作物测产办法[最新]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农办农〔2008〕82号0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林、农经)厅(委、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0按照农业部关于《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工作方案》(农农发[2008]7号)文件精神,我部制定了《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见附件)。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根据作物生长季节,认真组织完成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测产验收工作。

0当前,小麦收获在即,有关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办法,制定本省(区、市)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点测产验收工作方案,抓紧组织高产创建示范点县开展自测工作,并在省级复测的基础上,于示范点小麦收获前10天推荐1-3个示范点报我部种植业管理司,以便组织专家抽测。

0联系人: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粮油处丁斌,电话:************,传真:************,电子信箱:***************.cn;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处吕修涛,电话:************,传真:************,电子信箱:***************.cn。

0附件: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0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日0附件:0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0第一章总则0第一条主要目的。

为了规范粮食作物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测产程序、测产方法和信息发布工作,推动高产创建活动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0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测产验收工作。

0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00第三条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规范、公开透明、客观公正、严格公平的要求,突出标准化和可操作性,遵循县级自测、省级复测、部级抽测的程序,统一标准,逐级把关,阳光操作,确保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测产验收顺利开展。

0第四条工作原则。

全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测产验收遵循以下原则:0(一)以省为主。

玉米的测产方法粮油,栽培技术

玉米的测产方法粮油,栽培技术

玉米的测产方法粮油,栽培技术理论产量:万亩高产田取90个测产样点。

每个样点67平方米,计算亩株数,在每个测定样段每5穗收取1个果穗,共收20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计算平均穗粒数。

理论产量(公斤/亩)=亩收获穗数×平均穗粒数×百粒重(被测品种前三年平均数或品种公告)×0.85。

实收测产:1.取样方法。

将万亩示范点划为10片,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取样点6行,面积≥67平方米。

每个样点收获全部果穗,选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测定鲜穗出籽率和含水率,称重、脱粒并称籽粒重量。

实测产量(公斤/亩)=收获鲜穗重×鲜穗出籽率(%)÷收获样点实际面积×666.7×[1-籽粒含水率(%)]÷(1-14%)。

选取高产创建方一例:品种郑单958,选5个点计算产量,每点代表60亩,折合每亩产量分别为1 320.6公斤、l 342.8公斤,1 331.6公斤、1 269.1公斤和1 145.8公斤。

最后5点平均亩产为1 282.0公斤。

高产创建大面积玉米亩产1 342.8公斤。

把5个测产点的穗数,折算成1亩地的种植密度。

相应的每亩密度是5 330株、5 093株、5 104株、5 265株、4 955株(或穗)。

按此密度计算,每穗的籽粒重量应在250克(半斤)以上。

显然,凡是亲自种过郑单958品种的人都很清楚,在如此密度下玉米很难达到亩产1 300公斤。

按农业部制订的“测产方法”,万亩玉米选若干个点,每个点选1分地,从中每隔5株取1穗,或者按前3年的平均千粒重为准,一个点有的代表百亩以上,有的代表千亩以上,有的代表万亩以上,就这样一折算,万亩、十万亩、百万亩玉米“超吨粮”高产纪录就诞生了。

这种测产方法无论怎么客观怎么精确也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

试试看,如果每个点每1行多计算出了1株,每亩地就多出了好几百株。

如果再有点急功近利,故意作为,人为的误差就会更大了。

农作物田间产量测定方法

农作物田间产量测定方法

农作物田间产量测定方法农作物在田间实际产量测定工作中,要贯彻执行公平、公正、科学、求实的原则,以确保测定结果准确、真实、可靠。

一、田间产量测定人员的组成要由3—5人相关人员组成测定小组。

二、产量测定前的准备工作产量测定工具:卷尺、种子袋、标签、镰刀、绳子;记录设备:录像机、照相机、田间记录本。

三、田间产量测定及调查1、基本情况调查首先了解和弄清所选调查田地的农户姓名、作物、品种、种植面积等基本信息。

其次还要知道作物播种的时间、播种量、播种方法,使用肥料、农药的种类和数量。

2、取点频率的确定注:大于10公顷的每增加1公顷递增2点。

3、田间取点技术为保证测定的准确性必须科学的使用取点方法。

如果取点方法不当,必然会使测定结果产生误差。

因此,取点要力求做到合理,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不要有任何主观偏见以减少测定误差,进而使我们的测定工作能够反映出测定目标的真实性。

地头、边行、缺苗断垄的地方因植株生长特殊,不具有代表性,应避免取点。

为了取点不出现人为错误,应采取随机抛物法取点。

样区点的确定一般采用对角线方法。

四、水稻、玉米、大豆的田间测产方法通常情况下以测产面积定取样点,每个取样点取1平方米作物(按1垄或1行延长米取)。

水稻一般是30cm×13cm 的行、株距,那么单行取为3.35延长米约为1平方米;玉米、大豆垄距一般为65cm,单行取1.55延长米约为1平方米。

按照标准定点取样后,脱粒晾晒至标准水分,去除杂物后称重,然后换算成亩产量。

范例:1、实际产量计算公式:亩产=每平方米重×667测产某水稻田2晌,共采5点每点1平方米,5点共得产量3.7公斤,平均每平方米为0.74公斤,那么平均亩产=0.74公斤×667(平方米),即实际测得产量为493.58公斤/每亩。

2、理论产量①水稻:1平方米500株,每株平均80粒,千粒重为24.5克。

计算公式:平方米株数×每株粒数×千粒重÷1000平方米粒重=500×80×24.5g÷1000=980g每平方米产量=980g÷500g=1.96市斤②大豆:1平方米23株,每株98粒,百粒重19克。

作物田间测产估产方法

作物田间测产估产方法
✓ 大田测定用10平方米测产方法,依据 行距求2行棉花、10平方米的长度, 调查数出10平方米地的株数,再乘以 1000即得每公顷株数。
3、调查单株铃数:
➢ 试验田选10-20株,大田取10平方米 (调查总株数)。分别调查样点的吐 絮铃数、成铃数、花及幼铃数。4部 分相加即为该点的总铃数,然后计算 出单株铃数。
棉花皮棉产量= 每公顷株数×单 株铃数×单铃重(克)×衣分 /1000
根据以上产量计算公式,估产时应注 意以下几个环节:
1、田间选点:依试验区大小选3-5个 有代表性的点。
2、调查每公顷株数:在每个点测定 11行间的距离除以10可得平均行距, 测定51株间的距离除以50可得平均株 距。
✓ 每公顷株数=10000平方米/行距(米) ×株距(米)
4、单铃重的确定:可有3种方法。
➢ (1)根据常年全株平均单铃重考虑 当时的长势和气候估计铃重;
➢ (2)依据常年铃重的8折计算。
➢ (3)在大田10月初测产时每块地随 机收摘100个正常吐絮铃,烘(晒) 干称得铃重,乘折算系数求出全株单 铃重。
✓ 10月初吐絮率(包括正常吐絮和烂铃, 不包括初裂青铃)超过60%,折算系 数用0.8;
• (4)理论产量的计算:根据穗数、 粒数的调查结果,再按品种及谷粒的 充实度估计千粒重或参考该品种常年 千粒重数值,也可将各点实粒晒干或 烘干称其千粒重。
• 每亩产量=每亩穗数×每穗实粒数× 千粒重(克)/1000000
(二)小麦成熟期产量的测定
每亩产量=每亩穗数×每穗实粒 数×千粒重(克)/1000000
✓ 吐絮率40%-60%,折算系数用0.75;
✓ 吐絮率低于40%,折算系数用0.7;
✓ 若烂铃率超过10%,则铃重折算系数应 减0.05,每递增10%,折算系数递减0.05。

谈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应用

谈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应用

谈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应用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准确地测产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进行种植管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那么,玉米大田测产方法及其应用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谈一谈。

一、玉米大田测产方法1.拾穗法拾穗法是一种常见的测产手段,通过统计玉米植株穗数和穗粒数从而估算玉米的产量。

具体步骤如下:在玉米地中随机选择几个样地进行调查,每个样地面积在30-50平方米左右。

接着,选择几株玉米植株,根据生长情况进行平均调查。

然后,对每株植株的穗数和穗粒数进行统计记录。

统计所有样地内植株的穗数和穗粒数,并加以平均值计算得出该地块的玉米产量。

拾穗法简单易行,不需要专门设备,适用于田间操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样地选择的随机性和样地数量的确定等问题。

2.色板法色板法是根据玉米籽粒的颜色来估算产量的一种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经验性地选择一块面积适中的玉米地,使得该地块在产量和品质上有一定代表性。

然后,用特制的色板在玉米地中作适当的放样,采收玉米籽粒。

接着,将采集到的玉米籽粒放入色板中,按照颜色分级,并记录每个颜色等级的籽粒数量。

按照色板上不同颜色区域代表的产量范围,估算出该地块的玉米产量。

色板法简单易行,但需要严格控制色板的制作和使用,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玉米地块,进行高度和密度的测量。

然后,将测得的数据带入计算公式中,进行产量的估算。

青贮法可以适用于大范围的玉米地块,但需要合理设置测定方式和参数,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三种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决定使用哪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

二、玉米大田测产方法的应用1.科学调控农田施肥通过测算玉米产量,可以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调控施肥量,为玉米植株提供合适的养分,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2.优化灌溉管理通过测算玉米产量,可以合理安排灌溉方案,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玉米测产计算公式

玉米测产计算公式

玉米测产计算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玉米测产计算公式”的文章:咱今天就好好唠唠玉米测产计算公式这事儿。

话说我之前去了一个玉米种植大户的地里,那场面,真是壮观!一眼望去,全是绿油油的玉米秆,上面挂满了饱满的玉米棒子。

这大户心里没底,不知道今年这产量到底咋样,就拉着我帮忙算算。

咱先来说说玉米测产的基本原理哈。

其实就是通过测量一定面积内玉米的株数、穗数、穗粒数还有千粒重这些关键数据,然后利用公式来估算总产量。

常见的玉米测产计算公式是这样的:理论产量(公斤/亩)=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克)×10⁻⁶×85%这里面,亩穗数就是一亩地里玉米穗的数量。

那怎么算呢?先随机选几个点,测量每个点的一平方米内的穗数,然后乘以 667,就能估算出亩穗数啦。

比如说,在一个点的一平方米内数出了 20 个穗,那亩穗数大概就是 20×667 = 13340 个。

穗粒数也不难,从测产点里随机选一些玉米穗,数一数每个穗上的玉米粒数量,然后取个平均值。

千粒重就稍微麻烦点,得从收获的玉米里随机挑出一部分籽粒,数出一千粒,称重。

这里的 85%是一个系数,因为在实际情况中,不是所有的玉米粒都能达到理想的饱满程度和质量。

咱接着说我在那大户地里的事儿。

我和他一块儿,拿着尺子、本子,在地里这儿量量,那儿数数,忙得不亦乐乎。

太阳那叫一个晒,汗水不停地流,可我俩谁也顾不上。

好不容易把数据都收集好了,开始用公式算。

算的过程中,那大户眼睛紧紧盯着我的笔,大气都不敢出,就盼着能有个好结果。

算出来一看,产量还不错!大户脸上乐开了花,一个劲儿地感谢我。

我心里也挺美的,感觉自己这点知识还真能派上用场。

其实啊,玉米测产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认真去测量,仔细去计算,就能对玉米的产量有个比较准确的估计。

这对于农民朋友来说,太重要啦,关系到一年的收成呢!不管是大规模种植的大户,还是自己家种了几亩地的小农户,掌握这个公式,心里都能更有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宽各1米收获测产,按地块可用5点取样,最后平均出1平方米的产量,乘以666.67即为亩产。

理论产量公式计算:亩产量(公斤/亩)=亩穗数(万穗)×穗粒数(个)×千粒重(克)×0.85/100。

田间测产的目的一是总结丰产经验,二是为生产单位制定预分方案提供依据。

一、农作物测产计算公式
(一)水稻、小麦
亩产(斤)=亩穗数x穗粒数/斤粒数
(二)玉米
亩产(斤)=亩穗数×穗粒数/斤粒数
(三)谷子、高粱
亩产(斤)=亩穗数x穗粒重(克)/500
(四)甘薯
亩产(斤)=亩株数×单株平均薯重(斤)
(五)棉花
籽棉亩产(斤)=亩株数x每株有效铃数x单粒重(克)/500
=亩株数x每株有效铃数/每斤铃数
皮棉亩产(斤)=籽棉亩产(斤)x衣分率(%)
二、田间测产方法
(一)查测(查穗粒数)
沿对角线取3-9个测点。

小株作物的测点长方形,面积6平方尺;大栋作物取60平方尺所
需的行长。

行长(米)=60(平方尺)/平均行距(尺)/3
在每个测点上查数农作物的株数或穗数;在测点内依次取20株或穗,查数每株的果铃数或每穗的粒数。

根据各测点的平均株(穗)数和每株平均铃数或每穗平均粒数,算出每亩总铃数或每亩总粒数。

根据品种常年千粒重,结合当年条件,估计出每斤铃数或每斤粒数,计算出每亩产量。

为了使测产接近实际应扣除一定损耗。

(二)割测
1.每个田块选3一9个测点,小株作物每个测点割取6平方尺面积的作物;大株作物每个测点收获60平方尺面积的产品,进行脱粒、风干、称重,求出各测点的平均产量。

2.小株作物将各测点平均产量乘上lO00;大株作物将平均每个测点产量乘上100,算出每亩产量。

割测的亩产也要扣除一定的损耗,才能接近实际产量。

3.红薯、马铃薯、花生等作物,可先测出每亩株(窝)数,然后按对角线取3-9个测点,每个测点刨3—5株(窝),求出乎均每株(窝)产量,乘上每亩株(窝)数,算出每亩产量。

1玉米与小麦的测产计算方法
一玉米测产
(一)理论测产
1.取样方法:核心区按东、南、西、北、中共分成5个单元,每单元按三点取样方法取样,共15点;示范区和辐射区按地域各划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随机1块田,每块3点;每点量取10个幅带计算平均幅带宽,取1个幅带的11株测算株距,多点进行平均并远离边行随机取20株调查穗粒数(双包计为一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