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与小麦田间测产计算方法
小麦玉米等作物测产计算方法

小麦玉米等作物测产计算方法
小麦、玉米等作物的产量计算方法是通过对田间实际的农作物数量进
行测定和统计,从而得出作物的总产量。
下面将介绍小麦、玉米等作物的
测产计算方法。
首先,对于小麦的测产计算方法,可以采用割取样法。
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一个代表性的田块,清除杂草并测量该田块的面积。
2.在同一田块内随机选择数量适中的样方,比如每隔5步选择一个样方。
3.在每个样方内割取小麦植株,并记录每株小麦的穗数。
4.随机抽取3株小麦,分别计算每株小麦中的粒数。
5.根据割取样方的数量、每株小麦的穗数和每穗小麦的粒数计算小麦
的总产量。
计算公式为:总产量=样方数量×平均穗数×平均每穗粒数。
对于玉米的测产计算方法,可以采用称重法。
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一个代表性的田块,清除杂草并测量该田块的面积。
2.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玉米植株(如50株),记下每株玉米的行数、穗数和每穗玉米粒数。
3.将这些玉米植株摘下,去掉杂质,并称重得到玉米的总重量。
4.根据抽样的行数和穗数计算每株玉米的平均穗数。
根据每穗玉米粒
数计算每株玉米的平均粒数。
5.根据玉米的总重量和平均粒数计算玉米的总产量。
计算公式为:总产量=总重量/平均粒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是一种估算作物产量的方法,并不是绝对准确的。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结合天气、土壤和农艺措施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测产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准性。
作物田间测产估产方法

• 每亩实际穴(窝)数= 666.67平方米 /[平均行距×平均穴(窝)距]
• (2)调查每穴(窝)有效穗数:在 每个取样点上,连续调查30-50穴 (窝),调查每穴(窝)有效穗数, 统计出各点及全田的平均每穴(窝) 有效穗数。
33.9 37.29
29.73 39.29
30.31 33.80
千粒重 (克)
54.69
60.10
59.25
二类田的产量构成
田块号
1 2 3 4 5
有效穗 穗粒数 (万/亩) (粒)
31.6 29.93
25.29 38.06 26.20 39.60 25.10 37.5
25.70 38.10
千粒重 (克)
✓ 吐絮率40%-60%,折算系数用0.75;
✓ 吐絮率低于40%,折算系数用0.7;
✓ 若烂铃率超过10%,则铃重折算系数应 减0.05,每递增10%,折算系数递减0.05。
5、衣分确定:
根据本品种常年平均衣分,考虑 当时的长势和气候确定。
(六)马铃薯产量测定方法
每亩产量=每亩穴(窝)数×每穴 (窝)薯块重(克)/1000
每穴(窝)薯块重=每穴(窝)大薯 块数×大薯块平均单个重(克) /1000+每穴(窝)中薯块数×中薯块 平均单个重(克)+每穴(窝)小薯 块数×小薯块平均单个重(克)
大薯块一般指单个鲜重50克以上的薯 块;中薯块一般指单个鲜重30-50克 的薯块;小薯块一般指单个鲜重低于 30克的薯块。
实验作业
48.20 48.30 47.80 48.20 48.00
小麦测产方法和步骤

小麦测产方法和步骤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
因此,科学准确地测算小麦的产量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小麦测产的方法和步骤。
一、小麦测产的方法1. 样方法样方法是小麦测产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是通过在田间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对每个样方内的小麦进行收获和称重,然后计算出每亩小麦的产量。
样方的大小一般为10米×10米或20米×20米。
2.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在小麦成熟后,直接对整个田块进行收获和称重,然后计算出每亩小麦的产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麦田块比较规整、面积较小的情况。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对小麦田块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小麦田块的面积和产量,但需要专业的遥感技术人员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小麦测产的步骤1. 选择测产方法根据小麦田块的大小、形状和地形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测产方法。
一般情况下,样方法适用于小麦田块比较大、不规则的情况,直接测量法适用于小麦田块比较规整、面积较小的情况,遥感技术适用于小麦田块比较大、地形复杂的情况。
2. 制定测产计划根据测产方法和小麦田块的实际情况,制定测产计划。
包括选取样方的位置和数量、测量时间、测量工具和人员等。
3. 进行田间测量根据测产计划,进入小麦田块进行田间测量。
对于样方法和直接测量法,需要在田间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对每个样方内的小麦进行收获和称重。
对于遥感技术,需要获取卫星遥感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4. 计算小麦产量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每亩小麦的产量。
对于样方法和直接测量法,可以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出每亩小麦的产量。
对于遥感技术,可以通过遥感数据处理软件计算出每亩小麦的产量。
5. 分析测量结果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小麦产量的高低和产量分布的情况。
对于产量较低的田块,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产量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小麦测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
主要农作物测产方法2

主要农作物测产方法玉米测产方法玉米测产对于科学统计玉米产量、推广玉米新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测产是一项严肃的评估工作,必须做到科学、公正、真实、可靠、克服主观性和随意性。
一、理论测产(一)万亩高产示范田1、取样方法。
根据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高产示范田划分为10个左右的自然片,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随机取3个样点,共取90个测产样点。
2、测算亩收获穗数。
每个样点量10个行距计算平均行距,在10行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双行20米,计算株数和收获穗数,计算亩收获株数和收获穗数。
3、测算平均穗粒数。
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5穗收取1个果穗,共计收获20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计算平均穗粒数。
4、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公斤/亩)=亩收获穗数×平均穗粒数×百粒重(被测品种前三年平均数或品种公告公布数)×0.85×10-5。
(二)千亩核心展示田在万亩高产示范田测产划分的10个左右自然片中,将千亩核心展示田作为其中1个自然片,其测产结果即是万亩示范田测产结果,也是千亩核心展示田的测产结果。
(三)高产攻关田在高产攻关田中取3个样点,具体测产办法与万亩高产示范田相同。
(四)辐射带动田取高、中、低3个代表性地块,每个地块取3个样点,具体测产办法与万亩高产示范田相同。
二、省级复测在市、县自测的基础上,省级专家组对万亩高产示范田进行复测,对千亩核心展示田、高产攻关田和辐射带动田进行抽测。
万亩高产示范田在市、县自测的地块中,随机取三个地块,每个地块取三个样点进行理论测产。
对其它“三田”,每田随机取3个样点进行理论测产。
三、实收测产(一)取样方法。
根据地块的自然分布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10片左右,每片随机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在远离边际的位置取有代表性的样点6行,面积≥67平方米。
(二)田间实收。
每个样点收获全部果穗,计算果穗数目,称取所有果穗鲜重,并计算果穗平均鲜重。
按平均穗重法选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测定鲜穗出籽率和含水率,并准确丈量收获样点实际面积。
玉米与小麦田间测产计算方法

玉米与小麦的测产计算方法一.玉米测产(一)理论测产1.取样方法:核心区按东、南、西、北、中共分成5个单元,每单元按三点取样方法取样,共15点;示范区和辐射区按地域各划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随机取1块田,每块田3点;每点量取10个幅带计算平均幅带宽,取1个幅带的11株测算株距,多点进行平均。
并远离边行随机取20株调查穗粒数(双包计为一穗)。
2. 计算公式:理论产量(公斤/亩)=每亩株数×每穗粒数×百粒重(前3年平均值)×85%。
亩株数(株/亩)=666.7㎡÷(平均株距×幅带宽/每幅带套种行数)(二)实收测产1.取样方法:在理论测产的单元中随机抽点,核心区验收不少于3个点,示范区不少于5个点,辐射区不少于10个点,每个点实收面积不少于0.5亩,除去包壳后称重并计算产量。
实收面积以丈量面积为准。
2.测定出籽粒:每个点随机取20个鲜穗称重后自然风干,再人工脱粒后称取籽粒重,计算出籽粒。
3.计算公式:亩产量(公斤/亩)=每亩穗重(公斤)×(样品干籽粒重/样品鲜穗重)。
二.小麦测产(一)理论测产1.取样方法:核心区按东、南、西、北、中共分成5个单元,每单元按三点取样方法取样,共15点;示范区和辐射区按地域各划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随机取1块田,每块田3点;每点量取10个幅带计算平均幅带宽,取1个幅带的2米长进行多点平均调查有效穗数。
并远离边行随机取40个主茎麦穗调查穗粒数。
2.计算公式:理论产量(公斤/亩)=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前3年平均值)×85%。
亩有效穗数(穗/亩)=点平均有效穗数/(2m×幅带宽)×666.7㎡(二)实收测产1.取样方法:在理论测产的单元中随机抽点,核心区验收不少于3个点,示范区不少于5个点,辐射区不少于10个点,每个点实收面积不少于0.2亩,晒干脱粒除去麦糠杂质后称重并计算产量。
农作物测产 标准

农作物测产标准
1.取样方法:根据自然生态区,选取区域内分布均匀、有代表性的3个田块进行理
论测产。
每块对角线3点取样。
移栽稻每点随机量选10行,测量行距;随机量取21穴,测穴距,计算每亩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穗数,并在20穴中连续取3穴稻株调查穗粒数、结实率;抛秧稻、直播稻每点选取1平方米以上面积调查有效穗数,取稻株3穴调查穗粒数、结实率。
千粒重以品种区试平均千粒重计算。
2.计算公式:理论产量(公斤/亩)=有效穗(万/亩)×穗粒数(粒)×结实率(%)
×千粒重(克)×10-6。
玉米田间测产方法步骤

玉米田间测产方法步骤
“哎呀,爷爷,玉米啥时候能收呀?”我好奇地问爷爷。
爷爷笑着说:“等咱们测完产就知道啦。
”
爷爷告诉我,玉米田间测产可有讲究啦。
首先呢,要选好测产的地块,可不能随便挑一块哟,得有代表性的。
然后呀,在这块地里数出一定数量的玉米行,再从每行里挑出几株玉米来。
嘿,这可不能马虎,得认真数清楚呢!接下来呢,把这些玉米都掰下来,称一称它们的重量。
这时候呀,还得注意去掉玉米芯的重量,这样才能算出真正的玉米粒重量呢。
爷爷说这玉米田间测产的好处可多啦。
这样能准确知道玉米的产量,就好像我们考试知道成绩一样。
如果产量高,那大家都开心;要是产量低了,就可以找找原因,下次改进呀。
记得有一次,隔壁李爷爷家测产的时候没做好,结果收玉米的时候才发现产量比预计的少了好多呢。
我们家因为认真测产,对玉米的生长情况就了解得很清楚,收玉米的时候心里可有底啦。
哇,原来玉米田间测产这么重要呀!我以后也要学会,这样就能帮爷爷更好地种玉米啦!。
农作物田间产量测定方法

农作物田间产量测定方法概述:一、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小块田地或研究试验。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农田样地,即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样地。
2.将样地划分为等面积小方块,并进行编号。
3.随机选择若干小方块进行计数,通常为5-10个方块。
4.在每个选中的小方块中,对于不同作物,可以采用不同的计数方法,例如:对于谷物作物,可以计算每单位面积内的穗粒数;对于蔬菜作物,可以直接计算每单位面积内的株数。
5.根据选中的小方块的计数结果,计算出样地的平均产量。
二、抽样法抽样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适用于较大的农田样地。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根据农田的特点和样地的大小,确定抽样的样地数量。
2.随机选择样地进行抽样。
通常从样地中的几个随机位置抽取若干株农作物或收获几个小区域。
3.对于抽取的样本进行称重或计数,获得单株或单个小区域的产量。
4.根据样地中所有样本的测定结果,计算出样地的平均产量。
三、采穗法采穗法是一种适用于谷物作物的测定方法,常用于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田间产量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随机选取若干株作物进行采穗。
对于小麦来说,通常采取3-5株;对于玉米来说,通常采取1-3株。
2.将采集到的穗粒进行称重,记录下每株的穗粒重量。
3.对于大田中的样地,采穗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大,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4.根据统计结果,计算出样地的产量。
四、切样法切样法是一种适用于叶菜类蔬菜、豆类作物等的测定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随机选取若干个小区域,对于较大的样地,选取的小区域数量应适当扩大。
2.在每个小区域内,将农作物切断或拔起,并进行称重或计数。
3.记录下每个小区域的农作物重量或数量。
4.根据统计结果,计算出样地的产量。
五、注意事项在进行农作物田间产量测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样地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抽样和采样时应注意随机性,避免主观选择和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与小麦的测产计算方法
一.玉米测产
(一)理论测产
1.取样方法:核心区按东、南、西、北、中共分成5个单元,每单元按三点取样方法取样,共15点;示范区和辐射区按地域各划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随机取1块田,每块田3点;每点量取10个幅带计算平均幅带宽,取1个幅带的11株测算株距,多点进行平均。
并远离边行随机取20株调查穗粒数(双包计为一穗)。
2. 计算公式:
理论产量(公斤/亩)=每亩株数×每穗粒数×百粒重(前3年平均值)×85%。
亩株数(株/亩)=666.7㎡÷(平均株距×幅带宽/每幅带套种行数)
(二)实收测产
1.取样方法:在理论测产的单元中随机抽点,核心区验收不少于3个点,示范区不少于5个点,辐射区不少于10个点,每个点实收面积不少于0.5亩,除去包壳后称重并计算产量。
实收面积以丈量面积为准。
2.测定出籽粒:每个点随机取20个鲜穗称重后自然风干,再人工脱粒后称取籽粒重,计算出籽粒。
3.计算公式:
亩产量(公斤/亩)=每亩穗重(公斤)×(样品干籽粒重/样品鲜穗重)。
二.小麦测产
(一)理论测产
1.取样方法:核心区按东、南、西、北、中共分成5个单元,每单元按三点取样方法取样,共15点;示范区和辐射区按地域各划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随机取1块田,每块田3点;每点量取10个幅带计算平均幅带宽,取1个幅带的2米长进行多点平均调查有效穗数。
并远离边行随机取40个主茎麦穗调查穗粒数。
2.计算公式:
理论产量(公斤/亩)=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前3年平均值)×85%。
亩有效穗数(穗/亩)=点平均有效穗数/(2m×幅带宽)×666.7㎡
(二)实收测产
1.取样方法:在理论测产的单元中随机抽点,核心区验收不少于3个点,示范区不少于5个点,辐射区不少于10个点,每个点实收面积不少于0.2亩,晒干脱粒除去麦糠杂质后称重并计算产量。
测产面积以实际丈量面积为准,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2.测定含水率:用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籽粒含水率,10次重复,取平均数。
样品留存,备查或自然风干后校正。
3.计算公式:
亩产量(公斤/亩)=每亩籽粒鲜重(公斤)×[1-鲜籽粒含水量(%)]÷[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