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F 无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最全版

合集下载

HSF环境限用物质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HSF环境限用物质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对原材料、辅料、包材、委外加工品等有害物质进行管理,对来料、生产以及出货各过程进行控制管理,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和客户环境标准要求。

2.0范围:2.1适用于公司环境物质控制的产品,以及从原材料受入、半成品加工到完成品出货的整个生产过程。

2.2适用于有关环保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包装、仪器设备、区域、作业指导文件等使用的环保标识和流程作业。

3.0定义:3.1环境物质:在产品生产的零部件、包装材料、设备和工治具等所含有的物质中,对地球环境产生显著影响,对人类产生伤害,而被法律法规强制管理的物质,包括RoHS物质和绿色环境物质。

3.2RoHS指令: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3.3REACH法规:“Registration,Evaluation,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是欧盟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的法规。

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

3.4卤素:氟(F)、氯(Cl)、溴(Br)、碘(I)、砹(At),简称卤素。

3.5HS:[有害物质]泛指任何物质表列于WEEE及RoHS,以及任何顾客所额外要求禁止使用的,且可与[限制物质]互换使用。

3.6HSF:Hazardous Substances Free无有害物质。

3.7含有:指无论是否有意,所有在产品的零组件、使用的材料中添加、填充、混入或粘附的物质。

(包括在加工过程中无意混入或粘附于产品中的物质)。

3.8杂质:包含在天然材料中,作为工业材料使用,在精制过程技术上不能完全去除的杂质(Natural impurity);或者合成反应过程中产生,而在技术上不能完全去除的物质。

产品所引用的标准中指定「允许浓度」之情况下,其零组件、材料中该环保限用物质不论为杂质混入或者粘附,其浓度皆不应超过其规定。

3.9管理级别:按照以下3种管理级别进行管理,具体参考《环境有害物质管控标准》。

无有害物质HSF管理规范 范本

无有害物质HSF管理规范 范本

3. Fin 4. Metal Frame 5. Fan
3. Metal Case 4. Label 5. Cable/FPC
3. Metal Parts 4. PCB Assembly 5. Label
(such as bundle wire)
6. Fan Cable
6. Screw
6. Transformer
表一:關鍵零組件化學測試拆解建議
項目
ODD
HDD
LCM
Battery Pack
1. PCB Assembly
1. PCB Assembly
1. Metal Frame
1. Plastic Case
2. Plastic Part
2. Plastic Part
2. Plastic Frame
2. Label
鉛及其化合物 Lead and its compounds
鎘及其化合物 Cadmium and its compounds
汞及其化合物 Mercury and its compounds
適用範圍
電池芯 鈕扣型電池 碳鋅電池
電池芯 鈕扣型電池 碳鋅電池
電池芯 鈕扣型電池 碳鋅電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限制值 (mg/kg=ppm)
項目 Modem/WLAN/Blue Tooth Card
Inverter
Antenna/ TV Tuner
7. Capacity PCB Assembly
1. PCB Assembly
1. Transformer
1. PCB Assembly
1. SMT soldering part
拆解 項目
2. Metal Part 3. Label 4. Cable/FPC

HSF有害物质管理程序范例

HSF有害物质管理程序范例

HSF有害物质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QC080000)1.0目的为了规范环境管理物质的控制措施保证有效的达到客户要求。

2.0范围适用于公司制造的产品所包含的所有原/辅料、成品、半成品、生产过程控制、出货管理,以及环境品质异常(含客户端)的处理。

3.0权责3.1管理组(无有害物质管理组,见附件一)3.1.1授权于公司最高管理者,代表公司最高管理者行使组织的无有害物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持续性运行的推动、稽核检查等管理,异常处理,是负责日常环境事务的处理机构。

3.1.2由公司最高管理者聘任并授权无有害物质管理者代表组建无有害物质管制组,其组员一般由开发部、品保部、制造部、供应链等公司职能部门的主管或其代理人组成。

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向公司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签发公司级环境管理物质管理文件,主持管理组进行日常管理工作。

3.1.3主持每年度的环境管理方针、目标的适应性、有效性评价和修正管理工作,环境管理方针、目标经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执行。

3.1.4及时收集有关环境管理物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顾客要求等信息,根据行业市场和客户等环境管理物质的管理需求,“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起草公司《无有害物质控制标准》和适时更新,确保其充分、持续有效,并根据需要进行评价(一般同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和内审一起进行,每年两次)。

3.1.5根据行业市场和客户等环境管理物质的管理需求,批准公司《环境管理物质削减计划》3.1.6规划从原材料到产品各工段全过程的环境管理物质的管制方式,并延伸到供应商环境管理物质的管理及监查评价。

3.1.7配合人事培训单位组织在全公司范围内实施及推广环境管理物质管理相关教育培训。

3.1.8各项环境管理物质出现环保异常时的主导分析及处理管理。

3.2业务:定期收集客户HSF管制标准,并及时通知厂内相关权责单位。

3.3采购:3.3.1依据公司内部管制标准,贯彻执行“绿色采购”原则,选择适当的供应商,并对其进行HSF管理。

HSF-无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最全版要点

HSF-无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最全版要点

HSF-无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最全版要点前言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保护和消费者安全越来越重视。

有害物质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必须关注和处理的问题。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制度和标准来确保他们的产品不含有害物质,以迎合法规要求和消费者的需求。

HSF-无有害物质管理程序就是这样一种管理程序,下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有关该程序的最全版要点。

HSF-无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是什么?HSF-无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是指企业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管理产品中的有害物质。

这些措施包括:建立有害物质清单、限制有害物质、检查、测试和审核,以遵守环保法规和消费者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HSF-无有害物质管理程序的实施要点HSF-无有害物质管理程序的实施可分如下几个方面:建立有害物质清单企业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有害物质清单,该清单包括产品中所有的可能存在有害物质成分,以及这些成分的最高含量限制。

这个清单需要不断更新,以反映不同的法规和消费者的不断变化的要求。

限制有害物质当产品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时,企业需要限制、甚至消除这些物质。

企业需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和监测体系,以判断从供应商处获取的材料是否符合企业无有害物质管理条件的要求。

如果供应商无法保证其提供的材料符合要求,则企业可以选择更可靠的供应商。

检查、测试和审核企业需要对产品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有害物质限制和规定,同时也需要审核供应商和生产过程,以确认企业的管理流程和系统是可靠的。

产品检查测试可以包括: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频率和等级,以确保符合法规和消费者的要求。

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除了与有害物质相关的监测、控制和管理要点外,企业还需要建立一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

该体系可包括:良好的生产实践、良好的工作实践、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友好型,以确保符合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总结HSF-无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是企业向全球推广的一项很重要的环保和安全管理要求。

无有害物质(HSF)控制程序A0

无有害物质(HSF)控制程序A0
6.2 94/62/EEC(废物及包装进口条例)
6.3 2002/95/EC指令(RoHS Directive)
6.4 2002/96/EC指令(WEEE Directive)
7记录
序号
记录名称
表格编号
贮存场所
保存期限
1
有害物质禁/限用承诺保证函
Sourcing
长期
2
绿色产品调查表
Sourcing
至供应商取消后1年
2.3仓储部:负责原物料、半成品、成品之标示隔离及单独存放区,同时对进出库管控执行.
2.4制造部:负责生产安排及生产中每一工序的正确使用控制及正确操作控制.
2.5品管部:对环保材料从进料到制程及成品出货,均需作适当的管制.对原材料,成品,及生产用之辅助材料进行抽样送测监控,以及资料归档;
2.6稽核小组:配合对供应商进行稽核,并对法律法规进行定期收集与识别.
5.10.2.1定期每年至少对厂商进行一次环境有害物质管制Process稽核。
5.10.2.2要求供应商制订对其上游厂商定期的稽核计划﹐以确保其上游供方原料符合环保要求。
5.10.2.3稽核时﹐稽核内容参照供应商检查清单﹐并要求每次之稽核成绩必须高于75%且不得有重大违背环境有害物质管理标准要求所规定之事项。
5.7.3仓管收料时,依订购单或生产通知单之要求,核对单号、料号、数量,并检视是否有环保料标示和原物料识别卡及内容填写是否完整正确.
5.7.4发料时,仓管先核对生产通知单,领料单,对应料号按单依需求量发放,若有退、补情形同样按单退补料及标示,经领出再退回之物料者有标示不清或包装不完整,在无法断定为符合环保标准之物料时则转为一般用料.
确保本程序顺得执行,特成立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委员会,负责宣导、执行、稽核公司既定环境方针政策.

HSF-无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最全版DOC

HSF-无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最全版DOC

1.目的为了规范环境管理物质的控制措施保证有效的达到客户要求.2.范围适用于我司制造的产品所包含的所有原/辅料、成品、半成品、生产过程控制、出货管理,以及环境品质异常(含客户端)的处理。

3.权责3.1管理组(无有害物质管理组,见附件一)3.1。

1 授权于公司最高管理者,代表公司最高管理者行使组织的无有害物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持续性运行的推动、稽核检查等管理,异常处理,是负责日常环境事务的处理机构。

3。

1.2 由公司最高管理者聘任并授权无有害物质管理者代表组建无有害物质管制组,其组员一般由开发部、品保部、制造部、供应链等公司职能部门的主管或其代理人组成。

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向公司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签发公司级环境管理物质管理文件,主持管理组进行日常管理工作.3.1。

3 主持每年度的环境管理方针、目标的适应性、有效性评价和修正管理工作,环境管理方针、目标经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执行.3.1。

4 及时收集有关环境管理物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顾客要求等信息,根据行业市场和客户等环境管理物质的管理需求,“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起草公司《无有害物质控制标准》和适时更新,确保其充分、持续有效,并根据需要进行评价(一般同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和内审一起进行,每年两次)。

3.1.5 根据行业市场和客户等环境管理物质的管理需求,批准公司《环境管理物质削减计划》3.1。

6 规划从原材料到产品各工段全过程的环境管理物质的管制方式,并延伸到供应商环境管理物质的管理及监查评价。

3。

1.7 配合人事培训单位组织在全公司范围内实施及推广环境管理物质管理相关教育培训。

3。

1。

8 各项环境管理物质出现环保异常时的主导分析及处理管理。

3。

2业务:定期收集客户HSF管制标准,并及时通知厂内相关权责单位。

3。

3采购:3.3.1 依据公司内部管制标准,贯彻执行“绿色采购”原则,选择适当的供应商,并对其进行HSF管理。

无有害物质控制程序

无有害物质控制程序
品保課
7.附件:
《HSF風險管控表》
HSF风险管控表(ROHS)
類型
風險等級
錫材類
A級
半成品
A級
基板類
B級
五金類
B級
電子類
B級
膠料類
B級
外殼類
B級
溶劑類
B級
包材類
B級
膠帶類
C級
標簽類
C級
HSF风险管控表(符合无鹵的产品)
類型
風險等級
半成品
B級
電子類
B級
外殼類
B級
溶劑類
B級
膠帶類
C級
標簽類
C級
說明﹕
1.A級材料最易污染源﹐故需每批都要檢測。
2.B級材料每月第一批來料進行檢測。
3.C級材料每三個月第一批來料進行檢測。
4.因錫棒為純金屬本身不含鹵素﹐故不作鹵素測試。
5.如材料有重大異常﹐可不定時對其供應商進行稽核。
6.如A級材料檢測超標,則后續來料每箱取樣品進行檢測,持續五批檢測無異常則按正常頻率送檢測。
7.如B級材料檢測超標,則后續來料按A級材料的檢測頻率送檢,持續檢測五批無異常則恢復正常頻率。
4.5.3供應商在回簽《禁用物質保證書》時,未經公司的書面同意,不得擅自修改此保證書的內容,如有修改,公司將視作無效。
4.5.4供應商須在來料的規格圖紙上注明环保标示如“ROHS2.0”“GP”LF”HF”等字样”
4.5.5供應商至少每年對供應予公司之物料中的有害物質含量進行一次檢測,並向公司提供相關的第三方化學測試報告。
1.目的
為适應全球環保要求、符合無鹵要求及符合歐盟ROHS2.0(2011/65/EU)指令對六大有害物質的限定,明確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範圍,符合QC080000:2017体系要求及能够达到客户所要求的范围,特制定本程序。

HSF风险管制程序

HSF风险管制程序

※※修订履历※※1、目的依据材料、产品、副资材中所含的化学成分的高低来制订风险等级,能及时有效的检测有害物质,确保产品不受到污染。

2、范围凡公司所有涉及到的产品的制造,服务等所有活动;3、权责3.1.工程:依据材料的化学成分,对材料进行风险等级评估;3.2.品保部:负责对材料、产品及副资材制定检验频率及检验;3.3.品保经理:负责本程序的持续性、适宜性及有效性;4、定义HSF:不含有有害物质RoHS: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5、作业内容5.1风险等级定义:依据材料的材质、供应商有无HSF检测设备及其规模、物理分离&化学变化等将材料的有害物质风险等级划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

5.2风险管理等级:(1)ROHS十项&卤素风险管理等级(a)原材料管理等级:(b)辅材管理等级:(c)成品管理等级:(2)邻苯四项风险管理等级(a) 原材料管理等级:表格中材料管理等级,为我公司内部所定义之管制方案;成品检测参照《成品拆分规范》,新增邻苯四项风险等级管理参阅5.3内容所述。

5.2.1如客户有材料测试频率之要求,则依据客户要求进行测试;5.2.2公司内部检测流程详见《检验与测试状况管理程序》;5.3 原材来料每批检测ROHS六项&卤素,如国家有关政府机构&RoHS&客户有对有害物质的测试频率有要求时,可依相关单位对有害物质要求的测试频率,作临时调配,来符要求。

对于新增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四项,根据风险等级请厂商提供第三方测试报告,若厂商本身或所交物料一年内曾发生过超标或测试超标的供应商,该物料直接判定为高风险等级; 若厂商本身或所交物料三年内曾发生过超标或测试超标的供应商,该物料直接判定为中风险等级。

注:风险等级:高风险—厂商入料每月提供测试报告,入料每月少于1批的按批次提供测试报告,若连续测试报告三次含量ND,转为中风险;风险等级:中风险—厂商提供有效期6个月内测试报告,连续测试三次含量ND,转为低风险;风险等级:低风险—厂商提供有效期内(12个月)测试报告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为了规范环境管理物质的控制措施保证有效的达到客户要求。

2.范围适用于我司制造的产品所包含的所有原/辅料、成品、半成品、生产过程控制、出货管理,以及环境品质异常(含客户端)的处理。

3.权责3.1管理组(无有害物质管理组,见附件一)3.1.1 授权于公司最高管理者,代表公司最高管理者行使组织的无有害物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持续性运行的推动、稽核检查等管理,异常处理,是负责日常环境事务的处理机构。

3.1.2 由公司最高管理者聘任并授权无有害物质管理者代表组建无有害物质管制组,其组员一般由开发部、品保部、制造部、供应链等公司职能部门的主管或其代理人组成。

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向公司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签发公司级环境管理物质管理文件,主持管理组进行日常管理工作。

3.1.3 主持每年度的环境管理方针、目标的适应性、有效性评价和修正管理工作,环境管理方针、目标经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执行。

3.1.4 及时收集有关环境管理物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顾客要求等信息,根据行业市场和客户等环境管理物质的管理需求,“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起草公司《无有害物质控制标准》和适时更新,确保其充分、持续有效,并根据需要进行评价(一般同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和内审一起进行,每年两次)。

3.1.5 根据行业市场和客户等环境管理物质的管理需求,批准公司《环境管理物质削减计划》3.1.6 规划从原材料到产品各工段全过程的环境管理物质的管制方式,并延伸到供应商环境管理物质的管理及监查评价。

3.1.7 配合人事培训单位组织在全公司范围内实施及推广环境管理物质管理相关教育培训。

3.1.8 各项环境管理物质出现环保异常时的主导分析及处理管理。

3.2业务:定期收集客户HSF管制标准,并及时通知厂内相关权责单位。

3.3采购:3.3.1 依据公司内部管制标准,贯彻执行“绿色采购”原则,选择适当的供应商,并对其进行HSF管理。

3.3.2及供应商确定对此管制标准应尽的责任及义务,承诺不使用环境管理物质并签署《环保合约》3.3.3 督促供应商进行环保管制及时提供相关检验报告(国家认可的实验室环境管理物质测试报告,一般一年一次,下同)/MSDS(MSDS,物质安全资料表,下同)等数据报告、资料。

3.3.4 参及产品各项环境管理物质出现异常时的分析及处理。

3.4开发:3.4.1 以开发“环保”产品和制造“环保”产品为原则,并依照客户要求在产品规格书、图面等技术文件中,标识环境管理物质要求。

3.4.2 在样品评估阶段落实各项环境管理物质的风险评估,包括环境管理物质的调查回复管理。

新材料和新工艺产品要及时提交实验室测试。

并在开发阶段落实各项环境管理物质的风险评估。

3.4.3 参及产品各项环境管理物质出现环保异常时的分析及处理。

3.5制造:3.5.1 生产过程中产品各项环境管理物质管理:生产原材料、辅材、设备,生产场地环境物质管理、标识等。

3.5.2 进行设备、治具的验证(包含4M1E变更的环保确认),确保无重金属及其它环境管理物质的污染。

3.5.3 确保制造现场及产品相关物料、辅料已被公司《无有害物质控制标准》覆盖,不得随意添加或使用未受控物料、辅料。

机台清机(模),需有环保确认和记录在《机台维修记录表》上。

3.5.4 确保及各环境管理物质相关的在制品已实施严格的LOT登录,具备完整的追溯性。

其废料(含料头、料柄、废品等)须遵守《产品标识及状态标识管理程序》管理,防止混料、误用和污染其它物料。

3.5.5 产品各项环境管理物质出现环保异常时协助分析及处理。

3.6品保:3.6.1 建立、推动和维护环境管理体系,做成无有害物质《内部审核表》并定期实施监查工作(一般和内审同期),审查结果做成无有害物质《内部审核报告》,递交环境管理者代表确认。

3.6.2 配合采购单位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其管制标准及管制措施满足公司标准要求。

3.6.3 依据制定的环境管理物质管制标准和相关检验标准实施制程检验、记录并保存生产LOT NO的管理。

3.6.4 确保厂内各工段制品品质及环境管理物质成分含量满足规格要求。

3.6.5 产品各项环境管理物质出现环保异常时的分析及处理。

3.6.6 负责将环保法规信息及客户要求事项向相关部门及人员传达。

3.6.7 负责无有害物质管理体系相关内容的客户端调查。

3.6.8 环保限用物质标准之收集更新、公司内控标准的制订。

3.6.9 环保物质检测(包含送第三方检测)测试报告的管理。

4.定义4.1 GP:绿色产品。

4.2 RoHS: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4.3 HF:在均質材料中,鹵素占均質材料的重量比不超過特定限值。

4.4 HSF:无有害物质。

4.5 MSDS :物质安全资料表。

4.6 Sony SS-00259:Sony对“国际环保要求,关联物质管理”的管理程序及规范。

4.7 WEEE: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

4.8 XRF:XRF (X射线荧光分析)XRF为非破坏性分析方法。

它能够迅速地做出分析还能分析无机物的多重成份分析。

机器动作原理是在实验标本上放射很强的电压(50kV)或者放射线,而从检测器里检测出所产生的重金属固有的波长,并测出元素的定性和定量。

其优点是测验时间非常短,但也有分析误差较大的缺点,因此建议只使用于监测上。

4.9 Reach: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的法令(Reach)4.10 CAS#:美国化学文摘服务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CAS)为判定化学物质分配的登录号。

4.11 PPM:重量百分比的计量单位。

1ppm=1mg/kg=0.0001%重量计。

针对RoHS物质,在本文中列出百万分之一的限制数值是指在具体的均质材料中物质重量,不是在组件或混合物件中的物质重量。

4.12 包装指令标准:铅(Pb) + 镉(Cd) + 汞(Hg) + 六价鉻(Cr 6) < 100ppm4.13 均质物质:不能通过机械拆分的手段进一步分解的单一材料。

4.14 成分表:原材料状态的构成素材以及有害物质成份的含量,应具备可确认的原材料以及组成材料的基本分析材料。

4.15 杂质:指满足下列任一或两种条件的物质,一、存在于天然材料中,在精制过程中,技术上不能完全去除的物质(如天然杂质) ;二、合成反应过程中产生,而在技术上不能完全去除的物质为了改变材料特性而在主原料中所加入之“杂质”物质,以及含有“杂质”混入或粘附于部品、副资材或设备时,其浓度必须遵守本标准中所规定的环境管理物质的允许浓度。

制造半导体元件时有意添加的掺杂剂(Dopant),虽然是有意添加的,但实际上在半导体器件中仅有极微量残存,这种情况不视为“含有”。

4.16 含有(Contained):指无论是否有意,所有在产品的部件、设备或使用的材料中添加、填充、混入或粘附的物质(包括在加工过程中无意混入或粘附于产品中的物质)。

4.17 异常:指原物料、制程品、成品等环境管理物质含量超过最新版次《环境管理物质管理标准》规定或其他客户要求。

4.18 包装材料:指产品包装纸盒,产品箱,吸塑盘,载带以及其他所有辅助包装材料,用于搬运部件包装上的产品(把手,木框,箔以及托架,导轨,杠杆,胶卷盒,袋,缓冲材料,固定器具,薄板,绳索,硬纸箱,涂料,墨水,胶带,捆绑带,标签,胶垫等)。

4.19 环境管理物质:部件、设备等所含有的物质中,有对地球环境和人体存在显著影响的物质。

4.20 产品有害物质:指法律法规明确定义对环境及人体健康会产生危害或可能产生危害的物质。

4.21管理类别:及环境关联物质根据其分类及其不同的用途分为一级、二级、三级3个管理级别进行管理。

a. 一级禁用物质:对于国内外法令禁止或限制使用之物质,该物质及其用途有使用于产品的可能性,必须立即停止使用。

b. 二级限用物质:属于一级禁用物质之外,对于该物质及其用途已有法令规定期限阶段性地禁止使用 及客户要求限制或禁止使用,以及公司积极地推动限制使用之物质。

c. 三级管理物质:现阶段虽然不是限制使用物质,但未来法令有可能列为禁用或限用物质,必须确实掌握该物质的使用状况,并尽可能地减少使用,或仅作为调查用途之物质。

d. 针对管理类别及是否可含有,列表表示分类主类别 次分类 材料零件是否可含有 A 类 一级禁用物质法令禁止使用 不可含有,需申报 B 类二级禁用物质本公司积极地推动禁止使用 不可含有,需申报 三级禁用物质未来可能限制禁止使用或仅做为调查用途 可含有,需申报5.作业内容5.1环境物质管理的信息传递和培训要求5.1.1 产品有害物质信息来源:A. 依RoHS 、Reach 、包装等指令,其所要求的禁用或限用的物质以及高度关注物质。

B. 其他法律法规所要求的禁用或限用物质及高度关注物质。

C. 顾客所要求禁用或限用的物质。

D. 相关环境管理物质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客户要求的信息,接收单位须经环境管代(或代理人)签署后,将信息以签收、传阅、E-mail 等有客观依据的方式传达到位,需要发行的由文管以三阶外来文件发行,并保存原稿。

E. 以上信息及相关文件依《文件资料及记录管理程序》中外来文件要求进行管理。

5.1.2 信息收集:A. 品保部每3个月上网收集国际法令法规要求,以获得正确的、最新的环保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信息。

B. 业务每3月一次上客户网页下载、邮件或电话询问方式向客户收集管制标准,必要时应向客户询问终端客户管制标准。

业务将收集的客户要求、标准转给品保及各部门相关人员知晓。

品保将其登录在《客户管制标准对照表》,开发部门根据顾客的要求制作工程图面并明确顾客的有关产品有害物质管控标准及进行备注。

5.2环境物质管理标准和测试方法5.2.1没有特别规定的条件下,公司依据Sony SS-00259标准(最新版)要求进行管理。

5.2.2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客户要求(由业务每3个月向客户咨询确认或登录客户网站获取更新)。

5.2.3我公司内部制订的《无有害物质控制标准》《环境物质判定标准》《XRF检测有害物质测试规范》进行管控作业。

5.3环境物质测试方法5.3.1公司内部有能力测试之项目,依据《环境物质判定标准》中的XRF测试标准做为管理标准进行测试,测试超标时,送第三方测试机构进行复测,并保留测试记录。

5.3.2如总铬Cr测试超标,可采用水煮法验证是否含有六价铬(水煮法需经过含有六价铬的试剂反向验证有效方可实施)。

5.3.3当客户要求或公司内部实验室无法测试之项目,有品保联系第三方测试机构进行测试(第三方需为经过国家17025认证机构)。

5.3.4本公司认可之实验室:SGS、CTI、AOV、Intertek、UL、以及客户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