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月潭》第二课时

9《日月潭》第二课时
9《日月潭》第二课时

9《日月潭》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所处的位置、名字的由来以及迷人的风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能来说说课文主要给我们介绍了日月潭的哪几个方面?(板书:位置、名字、风光。)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课文用生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日月潭所处的位置、名字的由来以及迷人的风光。那么,你对中间哪个最感兴趣呢?

(1)请各个学习小组商量一下,选择一个作为学习内容。(2)布置各学习小组学习任务。

①位置。先读一读课文第一段,然后在地图上找一找,“台湾”在哪儿?“日月潭”在哪儿?用自己的话说说,完成填空,并画一幅“群山环绕”图。

②名字。先读一读课文第二段,然后想象一下日月潭的样子,再用简笔画画一画。

③风光。先通过图片欣赏一下日月潭的风光,然后想一想怎

样把课文的三、四两段读好,让大家能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日月潭的美。

2、小组自学。

3、各小组派代表交流学习结果。

(1)第一段(位置)

①日月潭究竟在哪儿呢?请你在地图上指一指。(实物投影出示。)

②完成填空:日月潭在我国省附近的高山上。

③课文第一段就向我们清楚地介绍了日月潭的位置,让我们一起来把他读一读。

(2)第二段(名字)

①风景秀丽的日月潭是我国宝岛台湾最大的一个湖,这个湖为什么叫“日月潭”呢?请刚才研究日月潭名字的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画,并且给大家解说一下。(实物投影出示。)②刚才你们通过想象,画出了日月潭的样子,那么,日月潭真有这么神奇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多媒体演示。)

③课文第二段写得非常好,它用具体形象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你愿意把这段背出来吗?

自由背、指名背。(板书:太阳、月亮)

(3)第三、四段(风光)

①日月潭不仅形状奇特,风光更是秀美无比,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吧!(多媒体演示,师范读。)

②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间,它的美景也各不相同。

那么,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呢?把你喜欢的读给小组同学听。

③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要这么读。

④请大家跟着音乐轻声读一读课文三、四两段。

⑤谁愿意起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4、想象练说。

(1)清晨和中午,不同的时间,日月潭有不同的美;晴天和雨天,不同的天气,日月潭更是美得不同。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还有什么时候日月潭也会很美呢?

(2)把你想到的用几句话轻声说给自己听。

(3)指名说。

5、引读最后一段。

(师引)如此风光秀丽的日月潭,怪不得吸引了(生读)许许多多的中外游人。

三、总结。

美丽的台湾风光无限,让我们一起期盼它早日回归,到那时,我们一起去日月潭游玩,好吗?

四、作业。

想象日月潭什么时候?风光怎样?用几句话写一写,还可以在旁边画一幅画。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群上环绕”、“树木茂盛”等词语的意思,学会积累好词好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的位置、名字的由来和迷人的风光。 3. 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2.增强孩子们热爱台湾的感情,有祖国统一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提前完成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日月潭》。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台湾岛上那颗最为耀眼的明珠,去感受她的美丽吧。 2.请同学们齐读课题9《日月潭》。 (二)复习词语: 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去领略日月潭的美丽风光。但在出发前,上节课学习的词语宝宝来和我们道别了,我们快去和他们打招呼吧。 出示词语:环绕茂盛建筑轻纱清晰朦胧边境名胜古迹隐隐约约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不错,不仅声音洪亮,而且读得特别正确。(三)感悟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日月潭的哪几个方面?指名说,师相机板书。

位置、名字的由来、风光 过渡:课文用生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日月潭所处的位置、名字的由来以及它那迷人的风光。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日月潭。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初到日月潭,她会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请你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读了第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①位置:日月潭在我国台湾省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②日月潭的大:出示补充资料日月潭面积7.73平方公里,湖周长35公里,相当于我们学校的100多个大操场。 ③日月潭的美:作者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三个四字词语为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日月潭风景图) 从这幅美景中,从作者的描述中,你对日月潭的最大感受是什么?用一个字来概括—美。 (2)第一自然段,只有短短的三句话,我们就知道了日月潭的位置,感受到了她的大和她的美。下面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你能读出她的大和美吗?指生读,齐读。 (3)同学们读得真好,下面就让我们看着大屏幕一起试着来背背第一自然段吧。师点评:同学们可真棒。看来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日月潭的位置和环境,还都记在脑子里了。老师都为你们感到骄傲。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风景秀丽的日月潭是我国宝岛台湾最大的一个湖,那这个湖为什么叫日月潭呢?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2)请大家合上书,同桌互相说一说,看看是否想得一样,想好了就坐好示意老师。 (3)出示日月潭的图片,生上台指着图片说原因。 (4)那文中又是怎样叙述的呢?指名说。 (5)出示句子:1.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日月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日月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日月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本班学生都没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3、培养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师生搜集的台湾风景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课题,朗读课题。 师:今天老师将带着小朋友去一个日月共存的神秘地方,那就是“日月潭”,谁来读一读这个地方。 2、寻找日月潭: 师:那日月潭在哪呢?我们来看看地图。在我们祖国的东南方向,有一个美丽的宝岛,叫台湾。(地图) 台湾岛上大部分是山地,那里有我们非常熟悉的阿里山和玉山。(地图)在这些高山上形成了一个湖,就是日月潭。

3、读文字介绍(第一小节) 你可以自己读读这段文字的介绍。 a、学生自己读——谁能读给大家听一听。(真厉害,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准确地告诉我们日月潭在哪里了;你介绍的声音真好听。) b、小朋友你来读:日月潭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谁来读读这两个词语。指名读(真棒,你把其中的生字都读准了,“绕”正音。拼一拼。) 齐读词语。读着词语,看看画面,你发现那里的山——很多,树木——也很多。 你们真会读词语,已经了解他的意思了。让我们放进句子里一起来读一读。 二、初读全文,学习生字。 1、现在就让我们去欣赏一下日月潭的风光。遇到生字拼拼拼音,连着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生字。 三、了解名字。 1、去了日月潭你可知道人们为什么把这个美丽的大湖叫作“日月潭”呢? 2、句子: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a、指名读句子。 b、图片“光华岛”,随机教学生字“岛”。(板书:光华岛) c、比较句子: 1、老师也写了一个句子,你来读一读。 2、你觉得哪个句子好呀?为什么? 3、是呀,写出了他像什么,我们就知道了他的样子,就能记住他的名字。 d、那,就让我们在来读读这段话吧?看图片,引读,板书:日潭月潭 e、一起来读句子。 四、欣赏美景。 1、日月潭的景色非常美丽,我们就起个大早,去欣赏一下清晨时的日月潭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介绍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土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文中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景色的美,洋溢着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它不仅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情操的好教材。 【指导思想】 根据新大纲的精神,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结合本教材的特点,我将教学本课的指导思想确定为:情境促读,读中悟情。 【认知目标】 1、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弄懂课后思考、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⑴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⑵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图像资源,借助大量的图片,优扬的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视象”,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具体设计如下: 一、课前欣赏,激发情感 课前让学生欣赏一组祖国迷人秀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河川秀美,景色逸人,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为生长在这样美丽而伟大的国家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奠定整节课的情感基调。让学生以游客的身份进入情境,学习课文,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声像结合,感知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收集日月潭的近景、远景、清晨、晴天、雨天及游客观光等许多图片,在优扬的音乐的基础上配上优美的课文朗读,让学生一边赏风景,一边悟课文,为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三、图文并茂,赏析课文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若单凭教师讲或学生读,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这句话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时,我让学生读后看图和多媒体画面,再来体会哪里美,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学生就能感受到“树木茂盛”很美、“群山

《日月潭》(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日月潭》(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注:加粗的部分是电视光盘录像中的课堂实录;‖表示执教教师暂停电视录像;Δ表示执教教师播放电视录像画面;□表示电视机内外教师(学生)共同活动。] 一、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与电视机里的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我要注意电视机里老师提的要求。

生:还要注意您提的要求。 生:我们还应注意电视机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学习的。 师:对。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上课! 教学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9课《日月潭》(板书课题),请看电视。(Δ)

师:每当我看到日月潭这三个字,心中总是充满了许多情愫。我想到了祖国的宝岛台湾,想到了我们日夜思念的台湾同胞。电视机前的同学们,当你看到日月潭这三个字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呢?(‖) 师: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日月潭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日月潭在哪呢? 生:它为什么叫日月潭呢?

师:说得好,我们看看电视机里的同学是怎样说的。(Δ) 生:我想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生:图中的日月潭很美,我也想去那里旅游。 师:我们就一同去欣赏日月潭的风光吧!(播放日月潭风光图片) 这就是风景秀丽的日月潭风光,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认认生字,读读课文,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开始吧!(“读一读”‖)

师:有谁听清电视机里的老师提的要求了? 生:老师说让我们翻开书读读课文,借拼音认生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师:你真是个会倾听的孩子。下面就请大家按老师的要求来读课文吧。 (生朗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开火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出现读错的地方大家一起及时纠正。小火车谁来开?(由一行学生读文。)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群上环绕”、“树木茂盛”等词语的意思,学会积累好词好句。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的位置、名字的由来和迷人的风光。 3. 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2?增强孩子们热爱台湾的感情,有祖国统一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 学生提前完成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日月潭》。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台湾岛上那颗最为耀眼的明珠,去感受她的美丽吧。 2.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9《日月潭》。 (二)复习词语: 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去领略日月潭的美丽风光。但在出发前,上节课学习 的词语宝宝来和我们道别了,我们快去和他们打招呼吧。 出示词语:隐隐约约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蒙蒙细雨风光秀丽点点灯光湖水碧绿太阳高照许许多多展现周围轻纱附近晨星倒映清晰朦胧过渡:同学们读得真不错,不仅声音洪亮,而且读得特别正确。

(三)播放《日月潭》朗读视频: 让同学们去感受一下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吧。 (四)感悟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初到日月潭,她会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读了第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①位置:日月潭在我国台湾省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②日月潭的美:作者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三个四字词语为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日月潭风景图)从这幅美景中,从作者的描述中,你对日月潭的最大感受是什么?用一个字来概括一美。(2)第一自然段,只有短短的三句话,我们就知道了日月潭的位置,感受到了她的美。下面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你能读出她的美吗?指生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风景秀丽的日月潭是我国宝岛台湾最大的一个湖,那这个湖为什么叫日月潭呢?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2)那文中又是怎样叙述的呢?指名说。 (3)出示句子:?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句描写日月潭名字由来的句子。“圆圆的”、“弯弯 的”生动、形象、具体地写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她湖水的形状特点来命名的,仿佛我们就看到了那圆圆的日潭和弯弯的月潭。这句话写的多么生动、形象,

二年级语文:《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介绍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土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文中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景色的美,洋溢着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它不仅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情操的好教材。 【指导思想】 根据新大纲的精神,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结合本教材的特点,我将教学本课的指导思想确定为:情境促读,读中悟情。 【认知目标】 1、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弄懂课后思考、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⑴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⑵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图像资源,借助大量的图片,优扬的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视象”,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具体设计如下: 一、课前欣赏,激发情感 课前让学生欣赏一组祖国迷人秀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河川秀美,景色逸人,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为生长在这样美丽而伟大的国家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奠定整节课的情感基调。让学生以游客的身份进入情境,学习课文,以

第二课时日月潭

日月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质疑课题。 出示以下生字词:附近、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第一节课交的生字朋友,大家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开火车认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 师: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展示了自己课外收集的有关日月潭的图片和资料,这一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并且解决上一节课我们质疑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好吗?齐读学生质疑问难提出的问题: 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二、朗读感悟、自主参与。 1、自读感悟: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轻声读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哪些能解决、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哪些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和同学交流讨论。 2、小组合作读书、交流讨论质疑提出来的三个问题。 3、全班交流汇报自读感悟的成果: (1)日月潭的位置: 1、师: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 2、师: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能把这两句话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吗? 说话训练: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日月潭在台湾省台中市附近的高山上。”) 3、师:能把这两句话读好吗?指导朗读:指名读---生生评读---相机示范读---自由放声读。(突出“最大”和“高山”)

4、师:请同学们在读读第一个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除了介绍日月潭在什么地方以外,你还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第二句话) 5、师:你有不明白的词语吗?让学生质疑“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二词。 师:请同学们看看图,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帮帮这位同学?(出示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6、鼓励积累: 师:你最喜欢哪些词语和句子?(指名读) 同学们也喜欢吗?喜欢的就把它划下来。(鼓励积累好词好句) (2)日月潭名(3)字的由来: 1、师:谁通过读书知道了日月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指名汇报读有关句子)(评价:聪明!一下子就答对了) 2、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指名汇报) 3、出示以下句子,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同样是向我们介绍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两句话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用词形象、生动、具体、准确) 师:对呀!作者用词真的很形象、生动、具体、准确!第二句话中用了一个“圆圆的”和一个“弯弯的”,使人明白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能把它读一读吗?(指名读---生生评读---男女生赛读) 4、鼓励积累:喜欢这句话吗?咱们把它画下来,课后把它积累到我们的“好词佳句本”中好吗? (三)日月潭的美景: 1、师:日月潭的风光怎么样?美吗?谁能告诉老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指名汇报) 2、默读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分别写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指名汇报,教师板书:清晨、中午、晴天、雨天)

日月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日月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茂”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段。 3、借助图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4、积累课文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等优美词语。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学生能感受到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什么好玩的地方呢?能给大家说说吗? 2、是啊,我们祖国有许许多多风景优美的地方呢?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进我国的台湾省,去游览那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日月潭。 3、齐读课题。 4、小朋友们,看到“潭”你是否想起了以前我们学过的一句诗?还记得吗?(引导学生回顾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潭”。) 5、师:那你知道什么是“潭”吗?师相机指导:很深的湖水叫“潭”。 6、“日月潭”这个地方,总是令人神往。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7、播放课文朗读视频,学生边听朗读边欣赏画面。 师:小朋友们,你们要用小耳朵静静地去听,用小眼睛细细地去欣赏哦。8、小朋友们,看了,听了,《日月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一个词或 一句话来说一说吗?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词的障碍。 1、是啊,日月潭景色很美,描写日月潭的词句更是优美呢!下面就请小朋友们 带上一份美丽的心情来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得时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老师从小朋友们的读书声音、读书姿势感觉得出你们读得可 认真了。相信你们能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了。现在就赶紧抓住机会展示一下吧! (教师随机正音,并抓住“隐隐约约”拓展AABB词语;抓住“朦胧”说说还认识哪些形声字。)

最新人教版《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月潭是中国台湾风景优美的天池,地处玉山山脉之北、能高瀑布之南,介祁於集集大山(潭之西)与水社大山(潭之东)之间.下而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人教版《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激趣导课 (一)导入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台湾的风景区日月潭,这里有个动人的传说,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这个动人的传说,研究是怎么动人的? 师:齐读课题《日月潭的传说》 老师先来检査一下你们上节课的学习情况,看看这些词语你会填吗?(指名说、齐读) 出示:()()一团一筹()()()()而出()山()岭 披()斩()千()万()0()恶龙为民()()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你能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连起来说一说吗? 师:听了你的回答,老师知道了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尖哥和水社姐?(板书) (二)明确目标 1、能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为民造福的 高贵品质. (三)预期效果

文章的最后老百姓称他们是为民造福的英雄,那为什么人们称他们为英雄呢?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认真读书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民主导学 (一)任务呈现 任务一:从哪里可以看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英雄呢?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3、4、5自然段,圈出关键词语,认真读一读,并在句子旁写出你的感受. (二)自主学习. 师: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说. 出示:我画的句子是 .............. ,圈出的词语是----------- ,我从中感受到大尖哥和水社 姐是 -------------- 的人. (三)展示交流 生:我画的句子是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却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词语:挺身而出 大尖哥和水社姐在什么情况下挺身而出的呢?(理解一筹莫展?找近义词: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师:人们为什么会一筹莫展呢?把他们当时的场而读一读. 生:人们商量了半天呀,可一个办法也没有想岀来呀! 师:第3自然段中有两个问句,谁能把这两个问句读好?

9《日月潭》第二课时

9《日月潭》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所处的位置、名字的由来以及迷人的风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能来说说课文主要给我们介绍了日月潭的哪几个方面?(板书:位置、名字、风光。)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课文用生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日月潭所处的位置、名字的由来以及迷人的风光。那么,你对中间哪个最感兴趣呢? (1)请各个学习小组商量一下,选择一个作为学习内容。(2)布置各学习小组学习任务。 ①位置。先读一读课文第一段,然后在地图上找一找,“台湾”在哪儿?“日月潭”在哪儿?用自己的话说说,完成填空,并画一幅“群山环绕”图。 ②名字。先读一读课文第二段,然后想象一下日月潭的样子,再用简笔画画一画。 ③风光。先通过图片欣赏一下日月潭的风光,然后想一想怎

样把课文的三、四两段读好,让大家能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日月潭的美。 2、小组自学。 3、各小组派代表交流学习结果。 (1)第一段(位置) ①日月潭究竟在哪儿呢?请你在地图上指一指。(实物投影出示。) ②完成填空:日月潭在我国省附近的高山上。 ③课文第一段就向我们清楚地介绍了日月潭的位置,让我们一起来把他读一读。 (2)第二段(名字) ①风景秀丽的日月潭是我国宝岛台湾最大的一个湖,这个湖为什么叫“日月潭”呢?请刚才研究日月潭名字的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画,并且给大家解说一下。(实物投影出示。)②刚才你们通过想象,画出了日月潭的样子,那么,日月潭真有这么神奇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多媒体演示。) ③课文第二段写得非常好,它用具体形象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你愿意把这段背出来吗? 自由背、指名背。(板书:太阳、月亮) (3)第三、四段(风光) ①日月潭不仅形状奇特,风光更是秀美无比,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吧!(多媒体演示,师范读。)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10.日月潭(教案)

10日月潭(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潭、湖”等15个生字,会写“名、胜”等9个字,会写“群山、树木”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的意思,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教学重点】理解感受描写日月潭美景的词句;背诵第二至四自然 段。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台湾,热爱祖国的思想 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文中的佳句,了解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重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教学过程】 内容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几幅图片,猜猜这是哪里?必备品格 关键能力 课件页 码 (1-4) 教师口述: 我国的宝岛台湾有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日月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走进日月潭,去欣赏宝岛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0日月潭)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导到课文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5-6)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生字,识记。

A.小明上学走的太匆忙,撞倒一个小朋友。 B.今天早上,起了一层薄雾,天地之间像笼罩在一片轻纱之中。 b b ①认读生字 翘舌音“纱”,“潭 引”为前鼻音,后鼻音“盛 童 境”等。) ②识记 加一加的方法记住“湖、胜”:“氵+胡”是“湖”,“月+生”是“胜”。 用“换一换”方法学习“绕一浇一烧”“纱一沙一吵”,“境一镜”。 组词法识记:“湖、华、童、客”可以通过组词识记,如“西湖、湖水、 湖面、中华、儿童、客人、客厅”。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水潭 深潭 湖水 湖面 环绕 围绕 茂盛 茂密 旺盛 周围 围栏 宝岛 小岛 面纱 纱巾 童年 儿童 边境 境内 引起 引导 游客 客人 (3)学习多音字:(倒、薄) 练 ①读句子,找发现。 . . 在这里,“倒”读“dǎo ”,意思是“树立的东西躺下来”,还有一个读音 是“dào”,意思是“位置上下前后翻转”;“薄”读“ áo”,意思是“厚度小 的;冷淡,不热情”,还有两个读音,一个读音是“ ó”,意思是“不厚道、不 庄重,不充实”,另一个读音是“b ò”,意思是“薄荷”,组词如下: 倒 dǎo (撞到)(倒下) 薄 b ó(刻薄)(轻薄) dào(倒退)(倒立) b ò(薄荷) báo(薄饼)(薄雾) ②读一读: A.学习要不断地努力,否则就会倒退? B.一个刻薄(bó)的地主,不仅霸占了张大爷的两亩地,还将张大爷种的薄(b ò)荷全部拿去卖了,张大爷家就只有几张薄(b áo)饼了。 (3)识字游戏 放气球游戏,看谁摘苹果多。(读对一个,就成功放飞了一个气球。) 【设计意图:多音字的学习,从读音、意思进行比较,更是放在具体的语境 中区别意思不同,读音不一样。】 (4)理解词语 练 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名胜古迹 清楚明晰。 隐隐约约 有古迹或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 清晰 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5)检查自读情况: (7-17)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出那里的美丽景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的录音及日月潭美景图片。 教学过程: 一、简介日月潭 1.出示课件日月潭。请同学们说说是什么地方?对于日月潭你知道些什么? 2.教师介绍:日月潭是台湾省著名的风景区之一,是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形成的。日月潭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随作者去看看。 二、听录音,读课文 谁能用书上的词句来概括日月潭的景色特点?(板书:风光秀丽) 过渡:我们就一起去体会日月潭秀丽的风光。 三、学习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日月潭在什么地方?你还读懂了些什么? 过渡:这里的景色美,连名字也起得美,那么“日月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你从哪儿知道的? 2.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日月潭名字来历的句子。 (1)读画出的句子。 (2)理解每组两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 湖的北边像太阳,叫日潭。 湖的北边你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湖的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湖的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过渡:要是清晨或中午,或赶上雨天时,你来到日月潭,那里的景色更令人赞叹。不信,我们去看看。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四自然段。 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 4.请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告诉所有的人日月潭有多美。 四、总结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台湾小朋友说点什么? 生甲:欢迎台湾的小朋友到大陆来看看,这里有繁华的都市,美丽的山川。 生乙:我想到台湾来和你们玩,欣赏一下祖国宝岛台湾的美景,和你们交朋友。 生丙: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希望你们劝你们的家人和身边朋友,为早日实现两岸统一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富强、更加美丽。 师:老师也希望你们的愿望早点实现,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吧!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碧绿的月亮薄薄的树木 弯弯的太阳茂盛的小岛 圆圆的湖水美丽的雾 3.照样子,写句子。 例:日潭像太阳。 日潭像圆圆的太阳。 (1)湖中央有个小岛。 (2)树上结满了果子。

最新小学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学设计

最新小学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学设计 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一起来看看小学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读环、绕、茂、隐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 展环绕岛 2、朗读课文,结合所读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用具 电脑、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点击鼠标,出现中国地图,让学生观看中国地图,然后请学生走上讲台指指宝 2、岛台湾的位置,师生结合课外资料简要介绍介绍台湾岛. 3、师:今天我们就要到台湾岛去,看看那里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出示日月潭的全景图) 学生观看. (教师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 4、读后解释潭:水很深的池.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那见过这个字. (玉渊潭、龙潭湖)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⑴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读准字音. ⑵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 展环绕岛纱隐约胜建省茂盛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对读得正确的同学及时送上增强物,鼓励她们再接再厉. ⑵看电脑,读词语: 环绕仙境建筑朦胧清晰隐隐约约 童话附近倒映茂盛吸引风光秀丽名胜古迹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请学生走上讲台,自主地指词语,带领同学们读词语) ⑶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

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设计(教案文本)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设计(教案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设计(教案文 本)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重点难点〗 1、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想不想到台湾最美丽的地方去游玩?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到台湾著名的景点日月潭去游览一番,领略一下台湾美丽的风景。我们先把游玩的地名记住,齐读课题:日月潭。 二、检查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情况 (激发学生课下自学) 为了让这次旅游更加顺利,我们先来完成几项准备工作。 1、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查阅有关台湾和日月潭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小资料,把你了解到的知识告诉同桌,俩人互相交流一下。 2、哪位同学想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样获得这么多知识的? (师小结:只要我们平常多动脑、动手,就能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3、老师也查阅了台湾和日月潭的部分图片和资料,我们一块来欣赏一下。

《日月潭》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日月潭》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次公开课我上的是二年级下册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第三单元的《日月潭》,本课主要介绍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以及日月潭不同时候的风光。课文中有好多好词好句,值得孩子们积累。针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主要设计了情景导入、集中识字、图文结合的随文识字及背诵日月潭由来的经典句子等几个环节。 本次是我第一次尝试在下午第一节课上公开课,由于刚睡醒午觉,我担心孩子们在下午第一节课会很难进入状态,专门设置了通过地图找台湾位置的活动环节,活动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了孩子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本次课设计了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结合,其中集中识字是为孩子们的随文识字打基础,先让孩子们在扫清读音障碍,为之后教学的写字、理解意思打基础。集中识字环节通过小老师带读、同桌自由读、去拼音抽查小组读等方式达到了认清每个字读音的效果。二年级的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学习方式,因此,我的随文识字教学是通过图片、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由于图片的形象性,孩子们较轻松地记住了并理解了“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这几个成语,学会了写“环绕”“茂盛”“胜”“岛”等6个生字。 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本次课还有一个目标是积累好词、好句。文中第二段的第二句通过一个比喻句形象、生动、具体地给我们介绍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因此希望孩子们把这一个比喻句背下来,锻炼语文的语感。

从学生的课堂反映及各位老师在评课时的指点,我也清楚地认识到本次课及自身素质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1.目标设置不够详细,例如在教学重点的设置上,我没有写明重点认哪几个字,而是把所有的字都写下来了; 2.教学设置某些环节层次不够分明,如在用“环绕”“茂盛”两个词语造句时,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较久未能回答出来。我应在读完课文句子,教学生理解意思,我再造例句,然后播跟这两个词语意思有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内容造句, 另一个设计层次不分明的教学环节是背诵第二段第二句,经过思考后,我认为该环节这样修改会更合理:先让孩子在文中找出日月潭为什么叫“日月潭”,然后播形象的日月潭图片,老师结合图片解释,学生再齐读该句,之后再自由读这个句子,然后ppt出示挖空的句子,请生填空,学生最后再齐读。经过多次反复地读,加深孩子们的印象,以及句子挖空的形式可以降低背诵的难度。 3.学生的朗读节奏不分明、没有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是我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经过卢老师的指点,我知道了低年级的朗读应先让学生知道每个词要连起来读,这个可以通过给孩子们听范读、给孩子划分节奏实现。现在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给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词语、字的轻重音,老师该捉住孩子们读书的轻重音即时反馈、进一步引导朗读,例如:老师听到你某某字重读了,为什么呢?朗读教学的学问还有很多很多,需要不断地积累,进步。 4.个别问题设置用词不恰当,如“日月潭特别在哪里”,这一问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案(1)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案Lesson plan for the second class of Sun Moon Lake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所处的位置、名字的由来以及迷人的风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能来说说课文主要给我们介绍了日月潭的哪几个方面?(板书:位置、名字、风光。)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课文用生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日月潭所处的位置、名字的由来以及迷人的风光。那么,你对中间哪个最感兴趣呢? (1)请各个学习小组商量一下,选择一个作为学习内容。

(2)布置各学习小组学习任务。 ①位置。先读一读课文第一段,然后在地图上找一找,“台湾”在哪儿?“日月潭”在哪儿?用自己的话说说,完成填空,并画一幅“群山环绕”图。 ②名字。先读一读课文第二段,然后想象一下日月潭的样子,再用简笔画画一画。 ③风光。先通过图片欣赏一下日月潭的风光,然后想一想怎样把课文的`三、四两段读好,让大家能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日月潭的美。 2、小组自学。 3、各小组派代表交流学习结果。 (1)第一段(位置) ①日月潭究竟在哪儿呢?请你在地图上指一指。(实物投影出示。) ②完成填空:日月潭在我国省附近的高山上。 ③课文第一段就向我们清楚地介绍了日月潭的位置,让我们一起来把他读一读。

(2)第二段(名字) ①风景秀丽的日月潭是我国宝岛台湾最大的一个湖,这 个湖为什么叫“日月潭”呢?请刚才研究日月潭名字的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画,并且给大家解说一下。(实物投影出示。) ②刚才你们通过想象,画出了日月潭的样子,那么,日 月潭真有这么神奇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多媒体演示。) ③课文第二段写得非常好,它用具体形象的文字向我们 介绍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你愿意把这段背出来吗? 自由背、指名背。(板书:太阳、月亮) (3)第三、四段(风光) ①日月潭不仅形状奇特,风光更是秀美无比,现在,就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吧!(多媒体演示,师范读。) ②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不同的天气,不同的 时间,它的美景也各不相同。 那么,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呢?把你喜欢的读给 小组同学听。 ③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要这么读。

日月潭教案 说课稿

《日月潭》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日月潭》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我国大江南北的秀丽河山,风土人情,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日月潭》结构清晰,语言优美,使师生沉醉在诗一般的环境之中,有利于熏陶学生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够通过阅读,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 3.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培养孩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读看结合,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地图,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台湾是我国的第一大岛,那里风光秀丽,物产丰富。两岸人民日日夜夜都在盼望着祖国早点统一。 2.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介绍我国宝岛台湾秀美山川的课文。 3.(出示课题)日月潭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 自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看谁最先读正确、流利。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三、再读课文,欣赏美景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演示: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 学习环:王字旁,本义指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出示课件图片 今引为(1)圆圈形的东西;

(2)围绕。 学习绕:绞丝旁跟丝线有关,比较形近字浇烧晓绕 ?编顺口溜:有水把花(浇) ?有火把饭(烧) ?丝线把球(绕) ?日出天将(晓) 环绕的意思为:围绕。 看图用词语:出示5幅图,引导学生说:树木环绕流水环绕群山环绕 竹林环绕云雾环绕出示:日月潭的图片,这种情况属于---群山环绕 课文是这么写的,出示句子: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结合图片理解名胜古迹 (2)结合词语:附近,看地图了解日月潭的位置 (板书:位置) 过渡:这里的景色美,名字起的也很美。“日月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词语:日月潭光华岛日潭月潭 (2)教师出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指出光华岛、日潭和月潭的位置。 (3)为什么这么美的湖要叫日月潭呢?(板书:由来) 学生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或者读课文里的句子回答。(出示图片)(4)比较句子,体会“圆圆的”、“弯弯的”这些表示形状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课件出示) ①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②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

人教版《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月潭是中国台湾风景优美的“天池”,地处玉山山脉之北、能高瀑布之南,介祁於集集大山(潭之西)与水社大山(潭之东)之间。下面是我为大家搜索整理了人教版《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激趣导课 (一)导入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台湾的风景区日月潭,这里有个动人的传说,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这个动人的传说,研究是怎么动人的? 师:齐读课题——《日月潭的传说》 老师先来检查一下你们上节课的学习情况,看看这些词语你会填吗?(指名说、齐读) 出示:()()一团一筹()()()()而出()山()岭 披()斩()千()万()()()恶龙为民()()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你能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连起来说一说吗? 师:听了你的回答,老师知道了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尖哥和水社姐。(板书) (二)明确目标 1、能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三)预期效果 文章的最后老百姓称他们是为民造福的英雄,那为什么人们称他们为英雄呢?

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认真读书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民主导学 (一)任务呈现 任务一:从哪里可以看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英雄呢?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3、 4、5自然段,圈出关键词语,认真读一读,并在句子旁写出你的感受。 (二)自主学习。 师: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说。 出示:我画的句子是---------------,圈出的词语是--------------,我从中感受到大尖哥和水社姐是--------------------的人。 (三)展示交流 生:我画的句子是“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却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词语:挺身而出 大尖哥和水社姐在什么情况下挺身而出的呢?(理解一筹莫展,找近义词: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师:人们为什么会一筹莫展呢?把他们当时的场面读一读。 生:人们商量了半天呀,可一个办法也没有想出来呀! 师:第3自然段中有两个问句,谁能把这两个问句读好? 出示句子:1、可哪儿去找水性特别好的人呢? 2、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呢? 师:从这两句里我们看出了老百姓的什么心情? 师:那你能把着急伤心地语气读出来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