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小学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小学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5篇作为一名老师, 总归要编写教案, 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篇1一、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清晰地识别小面值人民币, 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归纳出1元=10角, 1角=10分。
二、过程与方法:以识别过程为载体,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借助儿歌视频导入新课,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
③通过课上及时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得成功的喜悦, 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 会进行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课师: 同学们, 上课前我们来听一首儿歌, 儿歌中提到一个单位, 大家试着把它做找出来。
除了它, 还有哪些人民币的单位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 认识人民币。
)听说猪猪文具店有“豪礼”相送, 我们一鹑デ魄!(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师: 请同学们看屏幕, 这些钱是我们国家目前正在流通的小面值人民币, 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师:请同学们从1号学具袋里拿出所有不同的小面值人民币, 互相说一说, 认一认。
遇到不认识的可以问老师, 也可以问周围的同学, 然后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师: 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民币了吗?老师要让大家认一认。
(师快速出示人民币。
)师: (出示一张破损的人民币)这张人民币怎么了?破损的人民币不美观, 同学们要爱护人民币, 因为爱护人民币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2024幼儿园《认识人民币》ppt课件

幼儿园《认识人民币》ppt课件CONTENTS•人民币基本概念与特点•辨识各种面值人民币•了解购买力与价格概念•学习简单换算和计算方法•培养良好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人民币基本概念与特点01人民币定义及历史发展01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主要管理,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
02人民币的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多次改版和升级,不断提高了防伪技术和印制质量。
货币单位与面值介绍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角、分。
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人民币纸币面值包括: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硬币面值包括:1分、2分、5分、1角、5角、1元。
人民币图案设计及防伪技术人民币图案设计精美,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人民币采用了多种先进的防伪技术,如水印、安全线、彩色纤维、无色荧光纤维等,有效防止了假币的流通。
日常生活中使用场景购物在商场、超市、便利店等场所,人民币是主要的支付手段。
交通乘坐公交、地铁、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时,需要支付相应的人民币费用。
餐饮在餐厅、饭店、小吃店等就餐场所,人民币是结算餐费的主要方式。
娱乐在电影院、游乐场、KTV等娱乐场所,人民币是购买门票和消费品的主要货币。
辨识各种面值人民币02观察纸币颜色、图案、水印等防伪特征学习纸币的面值、版别和发行时间掌握纸币的尺寸和手感,便于日常携带和使用了解纸币的保存方法,避免损坏和贬值认识不同面值的硬币,包括1元、5角、1角等观察硬币的图案、文字、边齿等特征了解硬币的材质和重量,提高辨识准确性学习硬币的保存方法,避免氧化和损坏了解纪念币的面值、市场售价及收藏价值学习纪念币的保存和鉴赏方法介绍纪念币的种类和发行背景培养幼儿对钱币文化的兴趣和爱好纪念币简介与收藏价值游戏环节:找零钱活动设计找零钱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游戏中感受人民币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了解购买力与价格概念03指货币在市场中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认识人民币优秀课件

认识人民币优秀课件xx年xx月xx日•人民币的简介•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兑换目录•人民币的收藏价值•人民币的鉴别方法•总结01人民币的简介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在古代社会就开始使用了。
最早的货币形式是天然贝和布帛等实物货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出现了金属货币和纸币。
古代货币的起源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石家庄成立,并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人民币逐渐成为全国性的货币。
人民币的起源人民币的起源0102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
共有12个品种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1个品种,取消了第一套人民币中的大面额货币,增加了小面额货币。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共有7个品种,采用了新技术和新材料,具有较高的防伪性能。
第四套人民币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四套人民币,共有9个品种,增加了50元和100元两种大面额货币。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共有6个品种,取消了2元纸币,增加了1元硬币。
人民币的发展030405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人民币作为我国唯一的法定货币,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是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在国际上也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成为一种国际储备货币。
特别是在亚洲地区,人民币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和使用。
人民币的重要地位02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人民币单位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角、分。
面值种类人民币有不同面值,如1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
人民币的面值旧版人民币旧版人民币包括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三套人民币。
新版人民币新版人民币包括第四套人民币和第五套人民币。
人民币的版本真伪识别人民币的真伪可以通过水印、安全线、防伪油墨、微缩文字等方面进行识别。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认识人民币的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认识人民币的说课稿)熟悉人民币说课稿3篇(熟悉人民币的说课稿)下面是我收集的相识人民币说课稿3篇(相识人民币的说课稿),欢迎参阅。
相识人民币说课稿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其次册第五单元“相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相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相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实力目标:通过对人民币学问的系统整理,能对人民币清晰的识别,并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初步形成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实力;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在简洁的换钱、算钱、付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实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实力。
情感目标:使同学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人民币的价值,培育疼惜钱币,节省用钱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相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让生活进入课堂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商场。
2、提问:这是哪里呀?你们想去吗?在商品玲琅满目的商场里,用什么才能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呢?有了钱能买到哪些东西呢?谈话:钱的作用可真大,那小挚友们知道现在我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吗?3、揭示课题:相识人民币。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从生活情境动身,唤起同学生活中自己运用人民币的例子。
同学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爱好,突出学问的生长点。
(二)探究新知,关注同学的生活阅历1. 相识1元人民币相识1元纸币你们相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相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挚友听。
也可以找出不相识的问问同学,分组活动。
同学活动,老师巡察。
出示:1元纸币。
提问:这是多少钱呀?请同学上前沟通。
说说是怎么看出这是1元的。
依据同学的回答,指出1元人民币上有个大写的数字1,边上还有它的单位:元。
《认识人民币》PPT

小朋友们: 我们现在所用的钱都是爸 爸妈妈辛辛苦苦挣来的, 我们要珍惜并且合理利用 人民币,让我们一起向图 中的小朋友学习,把零花 钱都攒起来吧!
第四单元 · 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
-.
教学目标
• 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人民币的简 单计算。
• 是同学们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 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 使同学们从小就懂得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让爱护人民币。
什么情况下我们要用到人民币?
认一认 100 元
50 元 20 元 10 元
认一认 5元
2元 1元
认一认
1分 5角
2分
1角 2角
5分
元
角
分
纸
硬
币
币
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我们要爱护她, 不能随意损坏。
1元=10角
1角=10分
我们想一 想一元钱 如何换零 钱呢?
换一换
10个1角
5个2角
1个5角,2个2角和1个1角
小朋友们,你们还能想出其他的办法吗?பைடு நூலகம்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8篇】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8篇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一活动名称:认识人民币(数学)活动目标:1.感知、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元名称:元、角,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准备:1.教具课件:面值为1角、5角、1元、5元、10元的纸币,2.仿真人民币每人一套,各种各样的书若干(上面标有价格)活动过程:一、谈话活动,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每天吃早点、坐公交车、买铅笔、橡皮时,我们要用到什么?幼:钱(人民币)。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人民币?幼:玩游戏、逛超市、买衣服等。
师:今天这节活动我们主要来学习人民币,学了之后希望可以帮大家学会使用人民币。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放映幻灯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提问: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师小结:形状不同,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圆形,我们把长方形的钱叫纸币,把圆圆、硬硬的钱叫硬币。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硬币有什么不同?师小结:1后面是“元”的,它是1元钱,1后面是“角”的,它是1角钱,前面数字是5,后面是“角”字的,是多少钱呢?以此巩固认识。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纸币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小结:这些钱上都有图案和数字,以及我们国家的国徽,它是我们国家的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我们要爱护我们国家的人民币。
三、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学习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师:小朋友都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用它买了一些糖葫芦,看看它们值多少钱?1.放映幻灯片,师读题:1串糖葫芦1元钱,2串多少钱?5串呢?怎样来付钱?(1)幼儿探究不同的取钱方法。
认识人民币ppt课件

第1课时 认识人民币(1)
认一认
你知道人民币 的认一认
正面
反面
认一认
他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认一认
1元以内的人民币
1元
5分
5角
2分
1角
1分
你认识这些人民币吗?
认一认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分一分
如何将这些人民币分类呢?
活动: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人民币 2.和同桌说一说你的分类方法 3.自己动手分一分,完成的举手
分一分
可以按材质分。
纸 币
1元 1元 5角 5角
5分
2分
硬 币
1角 1角
1分
分一分
可以按单位分。
1元 1元
1分
5角 1角
2分
1角 5角
5分
换一换
1元可以换几个1角呢?
=
23元呢?
1元 = ( 10 )角
换一换
1角可以换几个1分呢?
=
20分呢?
1角= ( 10 )分
换一换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
=
1 元 = ( 10 )角
1 角 = ( 10 )分
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做一做
摆一摆
2元5角 1元5角
1元
6角
5角
你猜想猜买同什桌么要?买请的摆是出什人么民?币
说一说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教案7篇

认识人民币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和进率,简单的购物。
分两段安排:1.认识1元及面值小于1元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1元以内的简单购物(p68~70);2.认识面值大于1元的人民币,超过1元的简单购物(p71~73)。
另外安排一次实践活动“小小商店”(p74~75)。
二、教材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1.以购物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教材首先呈现购物的场面,引出对人民币的认识,然后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的进率。
在练习中联系物价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不仅认了钱,还认识了它所标志的实际价值,在购物活动中学习人民币的加、减计算,最后安排实践活动进行模拟购物或实际购物。
这样安排能使学生感受人民币的作用,逐步学会解决现实的购物问题。
这说明教材十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再认识其他人民币。
先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有利于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容易建立元、角、分的进率的概念,教材从“买1元钱的笔记本付10角可以吗”的讨论引入人民币的进率,并以换算图示表示出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着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之后安排伍角币、贰角币与1元币的换币活动,加深对元与角之间进率的认识。
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突出认识人民币中的数学知识,即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
3.在认币活动中既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突出重点。
多数学生已经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有的曾有过独自购物的经历,但也可能有学生没有接触过人民币,教学前应了解学生的认币情况。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带来一些人民币,教师也可准备一些人民币,让学生分组活动,指认人民币。
在交流时重点应放在了解人民币的币值,认识大写的壹、贰、伍、拾、佰和繁体字圆,当然也要认识币面上用阿拉伯数字写的1元、1角、2角、5角等。
至于人民币的颜色、形状、图案、印制日期等不要作为教学内容,学生提出了就让他说说,没提到不要往上面引导,鉴定真假人民币显然不是一年级学生的工作职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人民币》公开课
台营学区第二小学北台庄校区刘媛媛
说课稿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
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学生分析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笔、橡皮、尺、练习本等。
每个学生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流程
一、导入:从谜语出发,引出课题。
利用谜语引入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课
(1)集中学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给人民币分类
(3)简单的角与角的换算
(4)学习1元=10角
(5)游戏,逛超市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在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
为了能让学生切实认识人民币,教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钱袋,钱袋中有收集的各种元币(10元、5元、2元、1元),角币(5角、2角、1角)和分币(5分、2分、1分)。
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了直观的感受,认识人民币自然就不困难了。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肯定也少。
怎样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本节课上,教师多处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认识并使用人民币。
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教师在此
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任意让学生购买。
而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多种物品;用钱买过物品后,售货员阿姨找回相应的钱数等。
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买东西的乐趣,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
这是学生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
活动一开始,学生就情绪高涨,活动过程中,体现出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此学到了平时没有学到的知识,活动结束时还意犹未尽。
《元角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的关系。
知道1元=10角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功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使用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难点: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模拟人民币、卡片
教学设计:
一、谜语导入
1.(显示谜语)
师: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个谜语:薄薄一张纸,用处可真大,买书买笔买文具,都要用到它。
生:钱。
师: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钱呢?(课件出示各国的钱)
师: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日本使用的是日元,美国使用的是美元,(课件上指点给学生看!)
2.引导中国的钱叫人民币
师: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呢?
生:人民币。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人民币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1)集中学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师:请小朋友将准备好的钱袋拿出来。
(同桌合作)
师:把你认识的人民币拿给同桌看一看,看谁认得最多,开始!
(教师巡视)师:刚才我看了一下,小朋友认得不错,下面我来看看你们都认对了没有?(课件出示)
师:说说你是怎么认的?(着重讲可以看数字、颜色)
(第一组:放大的100元第二组:放大的20元第三组:放大的10元)
(五角,一元,一角的硬币及纸币同时出现)
师:两个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指着硬币,纸币的课件)
生:一个是纸币,一个是硬币。
师:对,他们制作的材料不一样。
师:两个硬币的背面是什么?
生:国徽。
师:国徽是什么?
生:是我们国家的标志。
师:很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因此我们应该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
师:盲人看不到颜色和数字,他们是如何区分人民币的呢?
师:对了,在人民币的右下角有盲点,盲人就是通过触摸盲点来区分人民币的。
(2)给人民币分类
师:这么多钱放在桌上,老师想整理一下,那你们能把它们有规律地分一分吗?
(请一个小朋友说,教师移动鼠标将钱分类)
师:哪个小朋友愿意来分一分?说说你按什么来分的?
生:按数字分。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硬币纸币分。
师:按元、角、分来分。
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名称,谁来给他们三兄弟排排队?生:元是老大,角是老二,分是老三(随小朋友说,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下面我们看看这些人民币和我们生活中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
生:左下角有一个红颜色的斜线。
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这是样币。
师:这小朋友知识面真广,这是样币,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3)简单的角与角的换算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了人民币按单位可以分成元角分,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课件出示)一张两角可以换--个一角,一张五角可以换--一角。
(4)学习1元=10角
师:老师看大家表现这么好,奖励大家一起去逛超市,愿意吗?
生:愿意。
师:看,公交车来了,票价一元,请买票。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人民币,你能从中找出1元钱吗?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
小组活动。
(指生交流,实物投影展示,追问孩子为什么这样拿,得出1元=10角)
1元=10角(板书,课件出示)
师:我们一起上车吧,车上我们也不能闲着,下面我们来看这些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练习 20角=……元 3元=……角 1元2角=……角)四.游戏,逛超市
师:超市到了,大家想逛一逛吗?看看都有什么?
课件出示6种商品及价格。
师:你想买什么?
师:大家都想买,那我来当售货员,找一个做得最直的小朋友来买。
在买东西时一定要注意礼貌用语。
(找2个孩子到讲台前购物,展台展示找钱付钱的过程,并提示孩子用礼貌用语。
)
师:刚刚我们买东西的过程叫做模拟购物,在家同学们可以和爸爸妈妈进行模拟购物。
延伸:人民币的作用可真多,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了它。
爸爸妈妈每天辛苦工作,挣钱养家,多不容易,我们应该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把我们的钱用到需要的地方,买书、笔等文具或是捐个需要它的人,好吗?
课堂小测:课本38页第2题
《元角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元角分的认识》是一年级第二册的内容,人民币的面值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调查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是浮浅的,而且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而一年级小学生又缺乏购物的社会经验。
本节课正是从学生这一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做了生活化、活动化两方面的加工,受到了明显的教
学效果,并从中渗透了爱护人民币的教育,进行了民族精神及爱国主义教育。
1、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活动,活动是教学的核心,是教育的基本形态。
本课教学中我努力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直观情景,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人民币;创设问题情境,为不同的人民币进行分类,揭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创设活动场境,对人民币的换算、数人民币,揭示不同的付钱方法和元角分的进率。
学生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中,主体参与、合作交流、发现探索、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联系生活,体现人民币的社会价值。
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不能仅仅是来自“科学世界”的内容,而必须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来源,课程才能够真正成为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
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生活中购物的场景,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要用到人民币。
在此环节中我渗透了爱护人民币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人民币是代表我们国家的货币,要爱护人民币。
加强了学生们的民族意识。
其次,让学生体会用多种付钱方法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开放性、趣味性,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现数学的简洁美和实用性;最后组织学生模拟购物,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或多种物品、付钱、找钱的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有关知识,提高了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