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所在——王水法

西湖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所在——王水法
西湖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所在——王水法

西湖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所在

王水法

一、西湖申遗过程照片

中国已连续9年申报“世遗”成功

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现在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成员。自1986年中国开始申报世界遗产。西湖成功申遗后,中国共有41项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9项,自然遗产8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

二、西湖申遗成功因素

西湖申遗成功的因素主要是妥善处理了以下四个问题。

1正确认识西湖的“三性”

1.1西湖的真实性

首先,一般来说西方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易于保存的砖木结构,是静止的。而西湖虽然千百年来基本结构不变,但是依存互动,不仅包含了唐、宋、元、明、清的真实景观,同时还收纳了不同朝代的文化积淀如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西湖的完整性

西湖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其基本格局的完整:三面六山一面,二堤,三岛,西湖十景 1000年前一个样。

1.3西湖保护管理的有效性

杭州市近年来不仅出台了多项保护管理措施,如《杭州西湖水域保护管理条例》、《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办法》等,同时又通过各种措施,千方百计的提高市民素质,利用刚性柔性两种措施,双拳并举做好西湖保护管理工作。

2充分利用西湖的价值来征服世界

2.1西湖申遗概况

《公约》共有187个缔约国,选举产生21个成员理事国。申遗成功须要半数以上的成员理事国赞成通过,即11个赞成票。整个申遗小组共37人,其中王国平同志任组长,王水法任秘书长。申遗过程新闻节选:

巴黎时间17:40,开始审议西湖文化遗产,大屏幕上播放着西湖图片,白苏二堤,湖中三岛,跃然台上。现场审议只用了15分钟,ICOMOS专家苏珊?丹尼尔读完评估报告,16个国家代表依次发言。不过每一个人都说了这样一句话:“西湖是一个非常美丽的遗产,我们祝贺中国、祝贺杭州、祝贺西湖。”

大会执行主席幽默地说:“你们把我要说的话都说了。”在全场的大笑声中,一锤定音。

2.2西湖的四美

2.2.1文化美

一山:孤山既是风景胜地,又是文物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馆和中山公园,山顶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东北坡有放鹤亭等。其中放鹤亭是为纪念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鹤子之传说。亭外广植梅花,为湖上赏梅胜地。

二堤:以苏东坡,白居易两位相隔二百多年的大文豪命名。

三岛:三潭映月每个潭都有5个圆孔,中秋的时候三个潭会点上蜡烛,每个潭就映出5个月亮,三个潭一共是十五个,加上水中的一共三十个,还有天上的月亮和水中月亮的真实倒影,一个是三十二个,最后一个是赏景人心中的月亮

2.2.2情致美

清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雾湖,

雾湖不如雪湖,雪湖不如月湖。

湖不大不小,水不深不浅,山不高不低,月光下西湖不明不暗,离城市距离不远不近,西湖男人不温不火,走出杭州风风火火速度。

一山二堤三岛:充分利用了黄金分割点的原理,使整个西湖景观非常美妙和谐

三桥代表了三个爱情故事,流传千古。

三怪不怪:断桥不断,肠断。长桥不长,情长。孤山不孤,孤家寡人。

2.2.3典雅美

西湖十景就像十颗珍珠,落在玉盘。双峰插云最高但登不上,登得上是雷峰塔,九景看一景,一景看九景,九九归一。

2.2.4归宿美

凝固如诗,流动如画。

世人对西湖的四个评价:天人合一,诗情画意,文化名湖,精神家园。

3.把握申遗规律:申遗过程的六道关卡

3.1国务院列入预备清单

3.2编制申遗文本

3.3实习项目政治

3.4专家验收

3.5专业机构评估

3.6大会审议决定

三、西湖申遗成功后的保护

西湖文化景观的核心要素在于能够激发人们“寄情山水”的情怀,在于她对中国古典景观文学与绘画理念的诠释方式,堤、岛、塔、亭、桥的自然景观及其巧妙布局,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并对东亚的景观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

保护始终是西湖发展的主题,并已经成为西湖文化的一部分。史料记载,从唐代到清末,对杭州西湖较大规模的疏浚治理共有23次,其中广为人知的包括白居易、苏轼、杨孟瑛主持的几次疏浚。而2001年启动、持续至今、伴随西湖十余年申遗路的西湖综合保护,传承西湖历史文化、保护西湖生态环境,无疑是杭州建城史上最大规模、最大时空跨度的保护西湖的工程。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连续实施以来,完成了保护西湖的“加减法”:累计拆除违章违法建筑、没有保留价值的建筑60万平方米,恢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西湖平均水深由疏浚前的1.65米,增加到2.5米,水质透明度从50厘米提高至73厘米;通过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和

利用,坚持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原则,恢复、重建、修缮了180余处人文景点。为改善西湖水质,杭州市开展了西湖环湖截污、南线综合整治、湖西综合保护等一系列重大保护工程。为了让西湖水“活”起来,杭州市引钱塘江水入西湖,引水量相当于一个月彻底更换一次西湖水。

1170多年前的白居易一定不会想到,他所钟爱的西湖会在千年后征服世界。

法国巴黎当地时间6月24日17时55分,第三十五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作出决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杭州,在申遗成功后,不仅承诺西湖仍将继续免费开放坚持“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还表示今后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杭州承诺的这“六个不”,其核心理念就在于遵循“保护第一,造福后代”的原则。一个不收门票的世遗景点,势必对此前国内盛行的“申遗经济”模式形成有力冲击。这在很大程度上,当有助于扭转各地的申遗观,进而给国内申遗热降温,使其回归价值本位。

保护人类自然文化遗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让申遗成为保护的新起点,这不仅应当成为国内申遗活动的共识,而且也是申遗的最大价值意义所在。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教材(7页)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24 周学时数: 学分:1.5 课程类型(必修/选修):政治理论必修课 开课(系)院: 执笔人: 审核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是系统研究世界遗产相关问题的一门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世界遗产的由来、类别、申报、管理、保护等与世界遗产关联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对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些热点,如遗产保护、遗产申报、濒危遗产、生物多样化等,都能有所了解。 2、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世界遗产概论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课程中涉及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世界遗产的由来、类别、申报、管理、保护及旅游等相关问题; (3)熟悉遗产保护、遗产申报、濒危遗产、生物多样化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世界遗产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与标志,熟悉世界遗产的分类,掌握世界遗产申报程序。 [重点与难点] 世界遗产的概念、《世界遗产公约》的内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世界遗产概念与标志 第二节世界遗产分类 第三节世界遗产申报程序 第四节今后世界遗产的课题 [参考书目] [1]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 [2]世界文化遗产图典.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 2、《世界遗产公约》的内容有哪些? 3、如何申报世界遗产? 第二章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中国主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重点与难点]中国主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述法、课堂讨论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皇宫 第二节建筑群 第三节考古遗址 第四节洞窟石刻 [参考书目] [1]世界遗产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世界文化遗产图典.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 2、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第三章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二)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如风景名胜区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覆盖约13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占总数的14%以上。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中的核心问题。许多管理者,将解决这一矛盾的希望寄托在“游客环境容量”这一“数量”概念上,认为只要算出游客数量,就万事大吉,就可以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可否认,环境容量①作为一个概念绝对是一个很伟大的发现,但如果仅仅把它作为一个“数据游戏”,则会在实践中带来很多负面效果。由于在资源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发现了作为数据的“环境容量”的各种局限,美国国家林业局的科学家们于20世纪80年代在游憩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发展出LAC理论(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即“可接受的改变极限”。它以一套9个步骤的管理过程来替代单纯的“环境容量计算”,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国家公园和保护区规划和管理之中,在解决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从环境容量到LAC理论 环境容量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838年,是由比利时的数学生物学家P.E.弗胡斯特(P.E.Forest)提出的,随后被应用于人口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移民等领域[1]。与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相关的游憩环境 容量(Recreation Carrying Capacity)的提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2],当时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呼吁对国家公园的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或饱和点(Saturation Point)进行研究,1964年,对游憩环境容量的系统研究才真正出现。这一年,美国学者韦格

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

第一章世界遗产概述 试卷内容 1.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吴哥窟位于哪个国家? A.越南B.柬埔寨C.老挝D.尼泊尔正确答案:B 2.世界遗产德尔菲考古遗址位于欧洲哪个国家? A.希腊B.意大利C.法国D.德国正确答案:A 3.以下选项哪一个不属于导致世界遗产濒临危机的原因? A.管理体制混乱B.盗掘偷猎C.监控、分流客源D.城市开发正确答案:C 4.目前中国在世界上遗产数量的地位居世界第几?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正确答案:B 5.世界遗产的分类包括哪些? A.自然遗产B.文化遗产C.双重遗产D.文化景观遗产正确答案:ABCD 第二章中国文化遗产古建筑群篇 试卷内容 1.以下选项哪一个不属于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A.使用木材砖瓦作为主要材料B.采用框架式结构C.豪华壮丽的装饰D.注重建筑组群的平面布局正确答案:C 2.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前后一共经历过多少个皇帝? A.22 B.23 C.24 D.25 正确答案:C 3.以下选项哪一个不属于故宫建筑布局的特点? A.中轴对称B.前朝后寝C.四朝五门D.左祖右社正确答案:C 4.我国古代建筑的构成不受哪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A.敬天祀祖的礼制思想B.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思想C.以家长为中心的家族思想D.佛家思想正确答案:D 5.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分别是什么? A.中国建筑B.欧洲建筑C.哥特式建筑D.伊斯兰建筑正确答案:ABD 第三章中国文化遗产古典园林篇 试卷内容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中表达的构景手法是()。A.框景B.漏景C.对景D.抑景正确答案:D 2.以下选项哪一个不属于颐和园的艺术成就? A.天然野趣与帝王之尊相结合B.宗教气氛与世俗文化相融洽 C.园居听政与寄情山水相统一D.澹泊明志与宁静致远正确答案:D 3.园林中石榴这一种花木的寓意是()。 A.富贵B.多子多孙C.正直D.高雅正确答案:B 4.古代园林布局中理水三法分别是指()。 A.掩B.隔C.破D.围正确答案:ABC 5.中国古代古典园林可以被称为()。 A.立体的画B.有形的诗C.凝固的音乐D.深邃的眼睛正确答案:ABC 第四章中国文化遗产古代皇陵篇 1.明清皇陵的选址是依据晋郭璞的《葬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2.光武帝死后,被葬在了原陵。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3.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修建历时长多少年? A.50年B.51年C.53年D.54年正确答案:C 4..唐代宗李世民的陪葬墓有多少座? A.170余座B.180余座C.190余座D.200余座正确答案:B

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论文

故宫,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概况及其保护利用价值叶艳娟政法学院1001班2010102010137 【摘要】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故宫号称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相传天上有房屋一万间,天子用来自谦,于是少了半间。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鼓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是界五大宫之首。还是世界保留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是有最多古代建筑群的中国的首都,中国人心之所在。 【关键词】故宫文化遗产概况保护利用价值 一故宫的概况 故宫,即在封建王朝统治结束的时候前王朝皇帝所居住工作的宫殿建筑群,现多指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故宮內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故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故宫的官方名称是“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但在欧美国家出版的旅游小册子里,通常都称其为“紫禁城”(The Forbidden City),并附加说明它是中国明、清两代王朝的皇家驻地。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4年公元(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古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明武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国篇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国篇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等,不但世代相传,还在人和历史、自然的影响互动下,被不断地再创造。目前总共有7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占了22项,加上此前入选的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已拥有2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能够反映某地区、某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与深厚程度,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能被世界瞩目,还能被更好地保护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 根据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个名录,从今年开始申报每年举行一次,数量也不再受限制。 一.2001年申报成功 1、昆曲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牡丹亭》、《长生殿》成为传统的保留剧目。昆曲表演用锣鼓、弦索及笛、箫、笙、琵琶等管弦和打击乐器伴奏。昆曲的舞蹈动作主要分作两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二.2003年申报成功 1、古琴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琴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和中国的书画、诗歌以及文学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人们弹奏古琴往往不仅是为了演奏音乐,还和自娱自赏、冥思、个人修养以及挚友间的情感交流密不可分。从早期的文学作品以及考古发现中,可以得知古琴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的演奏是一种高雅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它成了一种贵族和文人的精英艺术,而不是一种面向大众的表演艺术。实际上,古琴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因为它是中国文人所必需的素质修养“琴、棋、书、画”当中的一种,且位居其首。古琴艺术吸纳了大量优雅动听的曲调,演奏技法复杂而精妙,而且有着独特的记谱法,大量乐谱都是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 古琴有七根弦,十三个徽,通过十种不同的拨弦方式,演奏者可以演奏出四个八度。古琴的演奏有三种基本技巧:散、按、泛。“散”是空弦发音,其声刚劲浑厚,常用于曲调中的骨干音;“泛”是以左手轻触徽位,发出轻盈虚飘的乐音(泛音),多弹奏华彩性曲调;“按”是左手按弦发音,移动按指可以改变有效弦长以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同一个音高可以在不同弦、不同徽位用散、按、泛等不同方法奏出,音色富于变化。 三.2005年申报成功 1、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2005年11月25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我国政府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全票通过,成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大曲,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大纲

《魏晋南北朝史考论》 作者:严耀中著页数:340 出版日期:2010.06 简介:本书从宗法社会、家族伦理以及官吏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等角度研究魏晋南北 朝与隋唐时期的社会变迁大势。 ISBN:978-7-208-09244-0 主题词:魏晋南北朝时代-历史-研究-魏晋南北朝时代-历史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课程代码:0614X008 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适用对象:全校公选 一、说明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任选课,主要讲述目前全球各地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由来、种类、分布及保护开发利用的现状,并介绍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标准(凯恩斯决议)世界遗产(含濒危遗产)申报及确定程序。向学生全面展示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让学生在欣赏人类伟大创造力杰作与自然界壮美景色的同时,切身感受世界遗产正在面临的各种威胁。特别是通过对中国境内的世界遗产(含预备世界遗产名录)的形成、分布、价值、保护利用的原则、方法的全方位、多角度的透视和分析,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的责任感。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主要概念和相关理论,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对世界各重要文明区域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有所认识,提高对人类文明史及生存自然环境的认识。同时,希望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能根据各自情况,作一些较为合理的旅行计划,实地考察人类文明的伟大遗迹和自然造物赐予人类的杰出景观,丰富人生阅历,提高素养。 3、教法特点说明 本课程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同时根据讲述内容采用其他教学方法,在教学场地设施上的要求具有多媒体设备。主讲教师结合在国内世界遗产地现场考察的亲身经历,活用精彩的多媒体课件,师生双方共同探讨人类文明进程、有效保护世界遗产的方案等问题。 二、课题学时分配 本课程理论教学时数:36

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介绍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 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 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 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 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 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 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 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 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故宫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莫高窟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俗 称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 宝库。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以后 历代相继凿建。洞窟分上下五层,高低错落, 依次排列,南北长1600多米。其形制主要有禅 窟、中心柱窟和覆斗顶窟。现存已编号洞窟492 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尊,唐、 宋木构 建筑5 座。1900年于藏经洞发现西晋至宋 代经、史、子、集各类文书绘画作 品5万余件。莫高窟集建筑、绘画、 雕塑于一体,是我国内容最丰富的 石窟艺术宝库。1987年被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 麓。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现存墓封土高40米。陵园布局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约2.5公里,外城周长约6.3公里。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发现。现已挖掘四个坑,面积共2.5万余平方米。能内丛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是中国旧石器 时代的重要遗址。1927年开始发掘,洞内曾发现3 个完整的头盖骨和一些残骨,是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 化石的发现地。山顶洞人代表一万多年前新人的类型, 是研究人类进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建国以来,又陆续 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打制石器和用火遗迹等新材料, 是研究人类发展史和中国原始社会史极其珍贵的资 料。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建于清康熙四十二

论西湖申遗成功对杭州古都文化的意义

论西湖申遗成功对杭州古都文化的意义 摘要:2011年6月24日,西湖申遗成功,成为中国唯一一处湖泊类世界文化遗产;杭州是我国著名的古都,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其独特的古都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西湖素来是杭州城市的标志,其申遗成功将会对杭州的古都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西湖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杭州古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阐述西湖申遗成功对杭州古都文化保护﹑发扬和利用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西湖申遗杭州古都文化保护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才华横溢的苏轼在歌颂西湖那时也许未必会想到现今的西湖会成为世界的湖泊。如今西湖申遗成功,成为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处湖泊类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更突显出了它在杭州这座城市中的灵魂地位。而杭州的古都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着,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发扬和利用好这种精髓文化,毫无疑问,西湖的保护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申遗成功对杭州古都文化的传承有着长久的意义。 一﹑西湖的地位和作用 西湖是仅次于天下第一湖–大明湖的著名城市湖泊,位于杭州市的西方,有着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也因此闻名中外,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北宋的文豪苏轼不仅称颂过西湖秀丽旖旎的风景,也曾感叹过西湖在杭州这座古都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以人的眉目来比喻西湖,足以说明西湖自古时开始就已然在杭州城中占据着灵魂的地位。 纵观杭州的建城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杭州是因湖而兴,以湖为魂的。事实上,早在4700多年前,就早已有了人类在杭州这块地带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但这些却并没有使当时的杭州兴旺繁盛起来,而据史书记载,在秦朝时,当时的西湖还远没有现在的规模,那时的西湖还只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因此在秦朝之前,西湖还不称其为西湖,也至多只有一个海湾的规模,虽不能肯定的说西湖是形成杭州城的唯一原因,但也可以说是,在西湖没有形成之前,尽管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活,也并不能将当时的杭州发展成一个足够强大的古城。而历史上杭州的兴盛,是始于隋唐的。隋朝统治时间虽短,却对杭州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一是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灭陈,废钱唐郡,设置杭州,这是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二是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州治迁至凤凰山麓的沿江重要渡口柳浦〔今杭州江干一带〕;三是大业六年〔公元610年〕,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极大的推动了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受运河之利,杭州商业日趋繁荣,在南宋时达到城市发展的顶峰。由于北宋时期杭州历任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不断疏浚和美化西湖,使百姓可以直接饮用西湖的水,而西湖的风光也愈加秀丽,自此之后,杭州这座城市越来越繁华兴盛。人口也越来越多。我们不难发现,西湖在杭州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既是杭州的灵魂和根须,占着中心地位,也同时对于杭州城市的兴盛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它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间接上促进了杭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强大的辐射影响力,非寻常的湖泊可以比拟。 二﹑杭州古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杭州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在历史上曾先后有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定都于此。所谓古都,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遗存最为富集和最具代表性的地区,古都既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各民族灿烂文化的直接见证和世世代代的

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调研报告简易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调研 报告简易版

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调研报告简易 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前言: XX年7月14日至20日,贵州师范大学数 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社 会实践活动青年突击队赴贵州省凯里市施秉县 双井镇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及调研活动。 本调研,数计学院青年突击队队员以“施秉县 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主题,展开各 项调研工作。 正文: 一、调研背景 XX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

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经济建设和完善各项教育事业,传承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思想及其弘扬中国共青团第十七次代表大学的精神,以国发2号文件作为动力,加强贵州经济建设,以唱响“中国梦·贵州梦”为主要的行动指南,以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各项实践中“丰富知识内涵、提升自我才干、为社会作贡献”的原则,我校以组建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的形式,广泛动员学生开展各形各类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努力扩大实践活动服务的覆盖面,并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措施,提高活动的效率,实现既促成学生成长,有服务社会多向基层事业得到充分发展的双面利益。 前期准备工作中,我们通过网络、媒体、

中国文化遗产(西湖)

在巴黎举行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时间2011年6月24日23点55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审议表决后,杭州西湖通过审议表决,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 在杭州西湖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本中,“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定义是:“十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是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名湖,曾对9至18世纪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广泛的影响”。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肇始于9世纪、成形于13世纪、兴盛于18世纪、并传承发展至今,包括5大类景观组成要素:秀美的自然山水、独特的“两堤三岛”、“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观整体格局、著名的系列题名景观“西湖十景”、内涵丰富的10处相关重要文化遗存、历史悠久的西湖龙井茶园,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独特的审美特征以及突出的精神价值。 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杭州加大了对“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的保护和宣传。目的是为了展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风貌。 新闻: 据来自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消息,该市承诺:西湖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后,要坚持做到“六个不”:“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占用。 西湖 各位游客,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今天,我就带大家游览杭州西湖。西湖是经过历代劳动人民20多次的整治,才奠定了“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的声誉。西湖山不高而逶迤清秀,水不广而风格多姿,湖中的孤山及三座人工岛更是锦上添花,使西湖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古朴与现代交相辉映,把楼外有楼,湖中有湖,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西湖风光交织的绚丽多彩,如诗似画。正如苏东坡所说的那样“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的美丽动人不仅在于其外表的山水之胜,林壑之美,还在于它保存着的众多文物古迹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眼前看到的这尊手持宝剑,英姿飒爽的汉白玉塑像就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秋瑾。她为了推翻清王朝,争取民族独立而壮烈牺牲。这里就是她的遗骨安葬处。1907年07月14日,她准备武装起义时不幸被捕,第二天凌晨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3岁。秋瑾不仅是一位寻求真理的革命先驱,而且还是一位近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诗人,“秋风秋雨愁煞人”一句便是她的临终绝笔。命运多舛,眼前这座秋瑾墓和塑像是1981年第十次迁葬重建的。基座正面石碑上“巾帼英雄”四个大字,是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基座后有《鉴湖女侠,秋君墓表》,详细的记录了这位女中豪杰毕血报中华的一生。由此我们感悟到西湖的文明不仅仅是占了山水之胜,它更因众多的历史人物而倍增光彩。

浅谈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意义

浅谈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意义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从1979年开始实施“世界遗产名录”项目。据世界遗产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全球有177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该公约,共评选出世界遗产754处,其中文化遗产582处,自然遗产149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3处。中国自1985年加入该公约后,遵循公约的宗旨和要求,在公约确定的保护管理框架下,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体系。目前,国内已拥有40项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的45项和西班牙的42项,稳居世界第三位。在2010年11月份4日,被誉为"博物馆奥林匹克"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在上海落下帷幕,其中有关中国境内丰沛的文化遗产资源和国内如火如荼的"申遗热",成为6天会期内中外学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那为什么各个国家要申请自己国家的资源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呢? 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对该遗产价值的一种肯定,说明它是人类或大自然的一种智慧。它的价值是属于全人类,全世界所共有的,而非仅仅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对于这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好好地去珍惜

它,保护它,感受它的那种智慧,这是属于一种文化层面上的东西,没有所谓的国界之分,所有人类都有权去分享这种价值,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但是它又是座落在某一处地方,或融汇了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所以从狭义上说它又是各个国家所独有的,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对于遗产本身,而且对于拥有它的那个国家民族都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毫无疑问,通过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起到宣传推广和保护的作用。既然它是人类和大自然的智慧,那我们就要好好的保护它们。而对于它们的保护,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国家政府下的一些机构来进行,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恰恰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起到了的宣传和保护作用。通过申遗,首先能够提高其知名度,使得该文物为人关注,为人所了解,这就起到了一定了宣传作用,并且是全球性的,申遗成功后,文物就会更加受到公众社会的重视,国家政府就会成立一些相关机构,并且下发资金进行保护以及维修,各媒体也会进行报道和监督,从而使得它能够得以长存。清福陵、清昭陵都已有80年的公园历史,“申遗”成功后,两陵的保护更加注重公众参与。两陵的管理部门通过举办世界文化遗产知识讲座、科普画廊、组织志愿者保护两陵等系列活动,提高了它的知名度,更增加了公众保护意

西湖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所在——王水法

西湖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所在 王水法 一、西湖申遗过程照片 中国已连续9年申报“世遗”成功 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现在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成员。自1986年中国开始申报世界遗产。西湖成功申遗后,中国共有41项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9项,自然遗产8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 二、西湖申遗成功因素 西湖申遗成功的因素主要是妥善处理了以下四个问题。 1正确认识西湖的“三性” 1.1西湖的真实性 首先,一般来说西方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易于保存的砖木结构,是静止的。而西湖虽然千百年来基本结构不变,但是依存互动,不仅包含了唐、宋、元、明、清的真实景观,同时还收纳了不同朝代的文化积淀如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西湖的完整性 西湖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其基本格局的完整:三面六山一面,二堤,三岛,西湖十景 1000年前一个样。 1.3西湖保护管理的有效性 杭州市近年来不仅出台了多项保护管理措施,如《杭州西湖水域保护管理条例》、《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办法》等,同时又通过各种措施,千方百计的提高市民素质,利用刚性柔性两种措施,双拳并举做好西湖保护管理工作。 2充分利用西湖的价值来征服世界 2.1西湖申遗概况 《公约》共有187个缔约国,选举产生21个成员理事国。申遗成功须要半数以上的成员理事国赞成通过,即11个赞成票。整个申遗小组共37人,其中王国平同志任组长,王水法任秘书长。申遗过程新闻节选: 巴黎时间17:40,开始审议西湖文化遗产,大屏幕上播放着西湖图片,白苏二堤,湖中三岛,跃然台上。现场审议只用了15分钟,ICOMOS专家苏珊?丹尼尔读完评估报告,16个国家代表依次发言。不过每一个人都说了这样一句话:“西湖是一个非常美丽的遗产,我们祝贺中国、祝贺杭州、祝贺西湖。” 大会执行主席幽默地说:“你们把我要说的话都说了。”在全场的大笑声中,一锤定音。 2.2西湖的四美 2.2.1文化美 一山:孤山既是风景胜地,又是文物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馆和中山公园,山顶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东北坡有放鹤亭等。其中放鹤亭是为纪念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鹤子之传说。亭外广植梅花,为湖上赏梅胜地。 二堤:以苏东坡,白居易两位相隔二百多年的大文豪命名。

中国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有哪些 有空去狂狂,一可以促进消费,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二可以增强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 地域名称 批准时 间 遗产种类 长城 1987.12 文化遗产(附1)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1987.12 文化遗产(附7)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12 文化遗产 甘肃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遗产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1987.12 文化遗产 山东泰山 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 遗产 安徽黄山 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 遗产 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西藏布达拉宫 1994.12 文化遗产(附2、 附3)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12 文化遗产 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1994.12 文化遗产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12 文化遗产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景观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 遗产 云南丽江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山西平遥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江苏苏州古典园林 1997.12 文化遗产(附4) 北京颐和园 1998.11 文化遗产 北京天坛 1998.11 文化遗产 重庆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遗产 福建武夷山 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 遗产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000.11 文化遗产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000.11 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明十三陵(北 京)、明孝陵(江苏南京市)、清东陵 (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盛京三陵 2000.11 文化遗产(附5、附 6)(附8) 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 2000.11 文化遗产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2001.12 文化遗产 云南三江并流 2003.7 自然遗产

中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的名胜有

中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的名胜有 中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的名胜有?还有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wqxpjfhq 采纳率:55% 10级2013.06.16 .27项文化遗产,7项自然遗产,4项双重遗产。泰山(自文,1987年)长城(文,1987年)明清皇家宫殿(文,1987年,2004年):北京故宫(1987年)-沈阳故宫(2004年)敦煌莫高窟(文,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文,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1987年)黄山(自文,1990年)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自,1992年)黄龙风景名胜区(自,1992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自,1992年)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文,1994年)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文,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文,1994年)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文,1994年,2000年,2001年):布达拉宫(1994年)-大昭寺(2000年)-罗布林卡(2001年)庐山国家公园(文,1996年)峨眉山和乐山大佛(自文,1996年)丽江古城(文,1997年)平遥古城(文,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文,1997年,2000年):网师园、环秀山庄、留园、拙政园(1997年)-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2000年)颐和园(文,1998年)天坛(文,1998年)武夷山风景区(自文,1999年)大足石刻(文,1999年)青城山和都江堰(文,2000年)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文,

2000年)龙门石窟(文,2000年)明清皇家陵寝(文,2000年,2003年,2004年):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2000年)-明孝陵、明十三陵(2003年)-盛京三陵(2004年)云冈石窟(文,2001年)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自,2003年)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文,2004年)澳门历史城区(文,2005年)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自,2006年)安阳殷墟(文,2006年)中国南方喀斯特(自,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文,2007年)福建土楼(文,2008年)三清山(自,2008年)五台山(文,2009年)历史文化名城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山海关山西: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黑龙江:哈尔滨市吉林:吉林市、集安市辽宁:沈阳市江苏: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无锡市、南通市浙江: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金华市福建: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长汀县江西: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安徽:亳州市、歙县、寿县、安庆市、绩溪县山东: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淄博市、泰安市河南: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濮阳市湖北:江陵、武汉市、荆州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湖南: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广东: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3篇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3篇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1 中国有不少世界文化遗产,如故宫、黄山、泰山……而我今天要说的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世界奇迹,它就是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建横跨春秋至明清,保存最好最完整的要数明长城—八达岭长城了,总长大约8851千米。长城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从远处看就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很难想象古代人是怎么把它修建出来的。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南、北京、山西等15个地区,其中陕西是长城资源最多的地方,长度到了1838千米,这可真是一个奇迹!据说宇航员飞向太空的时候,地球上的景物只有长城才能分辨出来。 长城的修筑十分残忍,就拿秦长城来说吧,为了修建它,上上下下动用了30万人,而且过程非常残忍,人们要把很重的岩石一块一块地抬上去,有些石块甚至连如今的起重机都搬不动。可残暴的秦始皇却让人给抬上去,如果人抬不动,看守的士兵,就用皮鞭来抽,硬要人们抬起来,有很多人不堪重负,累死了,可就算死了,他们的尸体也没有地方安葬,

而是用来填墙角,非常残忍。 正因如此,长城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秦始皇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去修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脚下。孟姜女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脚下,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在长城脚下,大哭了三天三夜不止,长城为此迸裂,露出范喜良的尸骸,孟姜女绝望之中投海而死,从此山海关被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修建了孟姜女路等。 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和汗,而现在有些人来长城旅游竟然做出了破坏长城的举动,比如,在石块上写下某某某到此一游,或者乱丢果皮、垃圾把伟大的长城破坏成这样,我们应该保护它不能让它受到破坏,因此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长城吧!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2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当你登上长城时,才能感受到这句诗的深层含义。下面就让我来带着你们去长城参观一下吧! 在公元前九世纪,为了防御匈奴的袭击,秦始皇下令:盖长城。于是,就开始了“就地取材,因材施用。”为了建造长城,花费了近百万劳动力,达到了总人口二十分之一。在建筑过程中没有机械,全靠人力来完成。在那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上要想建长城,可以想象到人们当时的艰难。现在

杭州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物质表象与精神内涵_倪琪

86 专题 西湖世界文化景观 2011年6月24日,世界读懂了西湖。杭州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申报的成功使这一汪碧水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回顾10多年申遗历程,西湖文化景观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西湖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西湖的历史、文化、美学等价值得以充分论证。对西湖文化景观而言,这是从风光到文化的深刻置换,也是从物质表象到精神内涵的深入挖掘。“文以地生辉,地以文益秀”[1],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互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铸就了西湖文化景观的精神内核,是西湖文化景观价值的根本所在。 1 西湖文化景观的物质表象 表象是外物的呈现方式,是主体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物质表象,即人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对外界物质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认识。这种认识会因人的主观认知变化、与物的距离不同而产生差异。在一定的时空变化中,物质表象呈动态或静态,可通过人所感知的景观丰富度、多样性及变化程度得以体现。 “西湖是一个象征性物象非常稠厚的所在”[2],西湖文化景观的空间境域内景点多如繁星,物象不计其数,本文对西湖文化景观的物质表象进行提炼,逐类分析。 杭州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物质表象与精神内涵 The Material Manifestation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the West Lake as a World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 摘 要:杭州西湖是历史上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审美实体之一,在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西湖的成功申遗证明了西湖文化景观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历史原真性、独特性和唯一性。在研究西湖文化景观物质表象与精神内涵的构成要素、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西湖文化景观是以物质表象传达文化精神、因文化精神彰显景观深度、依题词点景实现意境升华,并通过分析其中的内在关系来解读西湖的普世价值,为后申遗时代的西湖文化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关 键 词:风景园林;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物质表象;精神内涵;后申遗时代文章编号:1000-6664(2012)08-0086-03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2-02-16; 修回日期:2012-05-21 Abstract: The West Lake is one of the aesthetic entities which can best embod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values in history. The success of the West Lake's world heritage application at the 35th World Heritage Conference has proved its historical authenticity, specificity and uniqueness as a world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 Based on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and essential features of material manifestation and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the West Lake cultural landscape, this paper proposed that the West Lake cultural landscape conveyed the cultural spirit through material manifestation, highlighted the landscape significance by cultural spirit, and achieved the sublima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by scenery inscription, and also analysed their intrinsic relationship to explain the universal values of the West Lake,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West Lake cultur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the post-heritage-application times.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 West Lake; world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 material manifestation; spiritual connotation; the post-heritage-application times 倪 琪 / NI Qi 许 萍 / XU Ping 1.1 自然山水特征 《扬州画舫录》中曾言:“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杭州以湖山胜。[3]”西湖山水之妙,在于北、西、南三面青峰,中有一泓碧水,呈山环水抱之势,山水组合十分得体。 西湖的水沉静优雅,全湖被孤山、白堤及苏堤划分为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小南湖5个水面,大小不同,景观各异。西湖的山迤逦绵连,多层次的低山丘陵呈现出小体量、多层次、低视角的特点[4],天际线柔和委婉,空间格调典雅清丽。1.2 城湖空间关系 西湖自12世纪起就形成了三面环山、一面临城的内聚景观格局,并传衍至今,这种独具特色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空间特征,使城与湖空间相互渗透。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间,山水相依、城景相连,体现出自然景观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共存。1.3 “两堤三岛”格局 《浙江风物志》在概括西湖特点时首先提到 “两堤三岛”[5],可见其重要性。白堤、苏堤和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以及西湖水域构成了疏密有致的景观格局。长堤似锦带,分隔湖面,湖中三岛增加了空间层次变化。历代文化史迹错落分布其中,串联成西湖文化景观的赏游路线,于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