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杭州西湖共15页

合集下载

世界文化遗产之杭州西湖PPT课件

世界文化遗产之杭州西湖PPT课件

宅中的人口,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有户籍关系的常住人
口共计54031人(不包括临时居住人口)。单位、居
住用地占了将进40%的份额,且发展势头有增无减,
造成景区人口过度膨胀,景区内民宅、单位建筑过密,
景区呈城市化现象十分突出,加上村居建筑杂乱无章,
建筑风格单调,无地域性,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影响 16
了风景区景观的视觉效果,直接损害了风景名胜区可
.
11
评价标准(iii):西湖景观是体现唐宋时代演变而来的系 列景观入画这一天人合一的特定文化传统的杰出见证,其 关联性一直延续至今。得到提升的西湖以及其背衬青山、 怀抱堤、岛、桥、园、塔、寺的独特布局,可以被看做是 反映这种传统的、具有突出代表性的实体。
.
12
评价标准(vi):唐宋时期,设计完善景观并由画家为景观 作画、由诗人为景观提名的这一彰显天人合一的文化在西 湖景观及其岛、堤、寺、塔和特色植物上得到完美体现。 西湖在七个世纪以来秉承这一传统价值,使其传遍中国甚 至日韩,使其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4 推进环境评估技术,完善反馈机制,加强监督 权力的透明度;
19
5 加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对自然资源的知识普及 教育;
.
三、绿色设计:
生态旅游所要求的绿色交通对现有的交通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绿色交通不仅要具备浏览性、舒适性、高效性, 而且应具备 环保性、自然性、乡土性, 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更加贴近自然 和生活, 更好地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西湖西 进的绿色交通设计主要可以划分为绿色陆运交通和绿色水上交 通。绿色陆运交通方式主要有自行车、三轮车、电力游览车等; 绿色水上交通方式主要有脚踏船、手划船、电力游览船等。在 设计游览线路等基础设施时, 充分考虑了以下方面:

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

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

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中国的杭州西湖风景区申遗面积为4235.76公顷,包括六个承载突出普遍价值的方面:西湖自然山水、成湖空间特征、景观格局、西湖十景、服务景观、西湖文化、西湖特色植物。

以“西湖十景”为代表的西湖景观,坐拥十多处历史遗迹,体现中国传统园艺、绘画、诗词文化元素,还反映出中国农耕文明独特的景观审美传统。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

苏堤春晓: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

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曲苑风荷: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

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

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

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

平湖秋月:现在的平湖秋月景址,实际上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后才确定下来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重新规划和逐年翻建,扩建,新建,这里形成了一片狭长的沿湖园林,遍植四季花木,点缀假山叠石,亭台楼阁错落其间,更加宜赏月,宜品茗,宜休闲。

断桥残雪: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年前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

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柳浪闻莺:柳浪闻莺公园,地处西湖东南隅湖岸,占地约二十一公顷。

她的前身,是南宋御花园聚景园。

今日柳浪闻莺,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

花港观鱼: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

今日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ppt课件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ppt课件
最终被列入的遗产名录的景观范围 共计3322.88公顷,缓冲区7270.31公顷, 其中西湖面积占559.30公顷。
申遗过程
1999 杭州宣布西湖将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名录》行列,西湖申遗工作开始启动。 2001 以西湖申遗为主要任务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动工。 2006 西湖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08.8 经浙江省人民政府致函提请,西湖作为正式申报项目由国家文物局报中国联合
文人造访西湖后传到朝鲜半岛。
(ⅲ)能为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 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 是特殊的见证(见证价值)
西湖景观是体现唐宋时代演变而来的系列景观入画 这一天人合一的特定文化传统的杰出见证,其关联性一 直延续至今。得到提升的西湖以及其背衬青山、怀抱堤、 岛、桥、园、塔、寺的独特布局,可以被看做是反映这 种传统的、具有突出代表性的实体。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
列入标准
• 突出普遍价值(OUV)
(ⅱ)体现了在一段时期内或世 界某一文化区域内重要的价值观 交流,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 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 过重大影响(交流价值)
西湖景观反映了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思想,如 “佛之平和”、“风景如画”,长久的影响着东亚地区 的景观设计。其堤、岛、桥、寺、塔以及风格鲜明的景 观在中国多处及日本都被效仿,尤其是北京颐和园。西 湖十景的概念在中国已流传7个世纪,并在16世纪朝鲜
遗产范围
西湖申遗范围由承载着“杭州西湖 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六大景观 要素:西湖自然山水、城湖空间特征、 “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 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及西湖特色植 物分布范围组成,并依据核心要素“西 湖十景”的完整视域空间范围,结合可 清晰辨识的地形划定边界,占地面积为 4235.76公顷。

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这次习作,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 处你感兴趣的介绍给别人。
第十页,共五十一页。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习作 内容 (xízuò)
本次(běn cì)习作是写自己感兴趣的世界文化遗产。
说明文
第十一页,共五十一页。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查阅资料 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如搜集历史资料,了解基本现状。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关于黄山,有一个美丽(měilì)的传说。
黄山,古代称为“天子都”,因为它雄伟秀丽,又神秘莫测, 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到秦代,人们根据它的颜色又称为“黟 山”。那么,后来为什么又改叫“黄山”了呢?据说是因为黄帝 和浮丘公、容成子三人曾在此炼丹而得名。因为黟山是黄帝炼丹 的地方(dìfāng),人们就叫它“黄山”了。黄山七十二峰中就有以 三位仙人命名的轩辕峰、浮丘峰、容成峰。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一页。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写作提纲
你想要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文
化遗产呢?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 思(ɡòu sī),编写好写作提纲。
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一页。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习作(xízuò)提纲要求
1.要介绍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shén ? me) 2.打算从哪几方面介绍? 3.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 4.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一页。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起 说特 (yīqǐ)

万里长城:历史悠久、长度惊人、
工程浩大、建筑(jiànzhù) 高超
西湖:湖光山色、文物古迹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一页。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说一说:我们怎样才能 把世界文化遗产 介 (wén huà yí chǎn) 绍得具体、有趣呢?

世界遗产之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世界遗产之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柳浪聞鶯
柳浪闻莺前 身是南宋的皇家 花园--聚景园。解 放后经整修,已 扩建成为占地三 百多亩的大型公 园。
这里以柳叶葱葱,莺声婉转而成为人们休闲的 好去处。春天的花园柳树荫荫,枝枝翠柳婀娜多 姿,有些随风摇曳,更有临湖而植者,枝叶俯垂 水面,远望如少女浣纱的“浣纱柳”。步履其间,浓 荫深处的柳树给人以阵阵思绪,悦耳的莺啼声更 是撩人遐想。柳浪闻莺现共分三组园景,即闻莺 馆、友谊园和聚景园。这里引进了一批日本樱花、 草坪,使园内景色越具诱人之处,以景寓意,情 景交融,别有一番情趣。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 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它是由三座葫芦形石 塔和“小瀛洲”两个部分组成。岛是明万历年间用疏浚的 湖泥堆积而成,岛外又筑有环表堤埂,堤岛之间由九转三 回、三十个弯的曲桥相连,构成了一个湖中岛、岛中湖的 胜似仙境的著名旅游胜地,其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 影;园林富于空间层次变化,造成“湖中湖”、“岛中 岛”、“园中园”的境界。是我国水上景园的典范,古代 园林艺术的精品,中秋之时,在塔中置灯烛,洞口蒙以薄 纸,灯光外透,月光、灯光、湖光,月影、塔影、云影溶 成一片,恍惚迷离,说不尽的诗情画意。登上小瀛洲,一 路更有九曲桥、九狮石、开网亭、亭亭亭、“竹径通幽”、 木香榭、迎翠轩、花鸟厅等,最后是我心相印这亭。这些 建筑错落布置,极尽巧思,一路游赏,意趣无穷。
杭州西湖
• 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 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
• 天下西湖三十六,

其中最好是杭州
苏 轼
淡 妆 浓 抹 总 相 宜 。
欲 把 西 湖 比 西 子 ,
山 色 空 蒙 雨 亦 奇 。
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

世界文化遗产之杭州西湖 PPT

世界文化遗产之杭州西湖 PPT
世界文化遗产之杭州西湖
世界遗产—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黄颖、谭启平、黄智
一、地区概况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总面积为 3322.88公顷,景区包括五大类景观组成要素:秀美的自 然山水、独特的“两堤三岛”、“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 观整体格局、著名的系列题名景观“西湖十景”、内涵丰 富的十处相关重要文化遗存、历史悠久的西湖龙井茶园。 这些自然风光与人为景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独特 的审美特征以及突出的精神价值。
在巴黎举行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巴黎时间2011年6 月24日17点55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杭州西湖通 过审议表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申遗获得 成功,划入西湖文化景观作为世界遗产区面积约四十三点 三平方公里。
(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区域范围
世界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总面积为3322.88公顷,由西湖 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 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 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 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 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
返回
(二)、游览活动分布不均衡
目前西湖风景名胜区仍有大量景源处于湮没之 中,造成游览活动发展不均衡。一方面是大量游客 集中在几个主要景点中,使这些景点在节假日甚至 平时都处于超负荷接待状态,严重影响赏景审美, 并损害了景区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 方面是价值较高的西湖山区风景资源尚未挖掘利用, 不能合理有效地疏散游客,使游人在本风景区游览 时间过短,影响了对景区的全面了解。
(二)成因
按照地质学的解释,西湖 是由泻湖演变而唐 代因湖在杭州城之西,称 西湖,北宋以后,西湖之 名得到了正式认可。西湖 原本为海湾,因江潮挟带 泥沙长期堆积,日积月累, 使海湾与大海隔绝,形成 泻湖,又经历代不断疏浚 建设,最终成为半封闭之 浅水风景湖泊。

西湖世界遗产

西湖世界遗产

4
世界遗产申报标准
根据《世界遗产公约》, 世界遗产的申报标准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遗产
具有特殊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迹、 建筑群和遗址等,能代表一种或多种文化 ,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自然遗产
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自然地理、动植物群落和自然景观等,能代表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阶 段、生命迹象的重要类型或特殊自然地貌等
历史文化价值
西湖拥有悠久的历史,与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紧密相 关,被誉为"文化之湖"。许多古人的题词、诗词都围绕 着西湖创作,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生态景观价值
西湖的湖面、岛屿和山峦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繁衍着众多珍稀的动植物物种。西湖的 四季景色各有特色,湖光山色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旅游经济价值
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西湖为杭州市 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每年,大量的 游客为西湖的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优化商业布局 和业态结构
合理规划景区内的商 业网点和业态结构, 减少商业气息对游客 体验的影响。同时, 提高商贩的素质和服 务水平,推广诚信经 营和绿色旅游消费
清新简约风
十分感谢大家观看
演示文稿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可以是演示,演讲,报告等。大部分时间,它们都是在为观众服务。演示文稿 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可以是演示,演讲,报告等。
6
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限制游客数量
通过制定合理的门票价格政策和预约游览制 度,限制游客的数量,减轻景区的环境承载 压力。同时,可以推广分时段游览和夜游等 创新游览模式,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加强环境保护
加强景区内的环境监 测和管理,推行环保 措施。加大对景区内 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 力度,提高环保意识 。同时,加强景区内 的动植物保护和生态 修复工作,保护生物 多样性和文化遗产

杭州西湖:美丽的世界文化遗产

杭州西湖:美丽的世界文化遗产

杭州西湖:美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者:陈志华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2018年第11期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

自古以来,“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全国首批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1年6月24日在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湖风景美如画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

自古以来,“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

在杭州西湖100多处各具特色的公园景点中,有著名的“西湖十景”和“西湖新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以及近年来相继建成开放的多处新景点,将西湖连缀成色彩斑斓的大花环,使其春夏秋冬各有景致,阴晴雨雪别有情韵。

西湖是世界文化遗产,不仅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而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把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

杭州西湖独特的文化景观,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是中国历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美学、造园艺术和技巧传统背景下,持续性创造的“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最经典作品,展现了东方景观设计自南宋(13世纪)以来讲求“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

西湖在10个多世纪的持续演变中日臻完善,并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成为景观元素特别丰富、设计手法极为独特、历史发展特别悠久、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是世界独具一格的文化景观。

西湖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遗产之一。

西湖作为全球少数湖泊类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填补了世界遗产中以突出“文化名湖”为主要价值特征的湖泊遗产空白,是对世界遗产类型的重要补充,对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地位产生积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