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32例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住院新生儿322例临床分析

住院新生儿322例临床分析

, 危 院的新 生儿 3 2例 , 中男 13例 , 19例 。新 生 儿 低 j这与 我 院所 处 的地 理位 置 距 离上 级 医 院较 近 , 2 其 9 女 2 疾 病诊 断标 准依 据 《 实用 新 生儿 学 》 3版 ¨ 并 参 照 重 患儿能 及 时转 院有关 。20 第 , 07年 我 院新 生 儿疾 病谱 以 19 9 4年 以来 有关 新 生 儿 专业 会 议 的统一 规 定 。3 2例 新 生儿黄 疸 , 生儿 窒 息 , 生 儿 吸 人性 肺 炎 为 主要 疾 2 新 新 与 0世纪 8 0年代 以新 生儿肺 炎 、 败血症 、 硬肿症 为 中, 足月 儿 2 5例 , 6 . % , 产 儿 9 2 占 99 早 7例 , 3 . % ; 病 , 2 占 01 G P 3 1 114例 , 1 6 , 占4 . % 多胎 1 8例 , 84 ; 院产 三 大主要 疾病 相 比有 着很 大 的变 化 。这 与 新 生儿 疾 8 占5 . % 本
( 成都市 第五人 民医院儿科 , 四川 成都 6 13 ) 1 10
【 要】 目的 探 讨新生儿疾病病种特 点 , 摘 为今后确定新生儿疾病的 防治重点提供科 学依 据。方法 回顾 性分析
20 0 7年 1月 1日~l 3 2月 1日住 院新 生儿的疾病构成 。结果
儿 吸入 性 肺 炎为 主 要 疾病 , 生 儿 疾 病 病死 率 明 显 下 降 。结 论 新 新 生 儿 窒 息及 新 生 儿吸 入 性 肺 炎 、 高胆 红 素 血症 的发 病 率 。
32例患儿 中以新生儿 高胆 红素血症 、 生儿 窒息 、 2 新 新生
应 针 对 新 生 儿 疾 病 的特 点 , 取 相 应 措 施 , 一 步 降 低 采 进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目的探讨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科助产质量。

方法我院从2004年1月至2009年9月60例新生儿窒息病例回顾性分析。

结果脐带因素、胎盘功能不全及羊水过少为主要原因分别占24.6%、23.1%、21.5%,重度窒息率以产前出血比率最高占41.7%,其次为羊水过少、胎盘功能不全、早产。

结论提高孕妇自我监护意识,加强围产期保健和宣教。

做好产前检查,及时治疗妊娠并发症,加强产前、产时胎心监护及超声检查,及时防治胎儿宫内窘迫。

标签:新生儿窒息预防Clinical Analysis of Neonatal Asphyxia and Preventive Measures.ZHANG Su-Jing.Dongming County People s Hospital,274500.【Abstract】Objective To reduce the rate of neonatal asphyxia,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bstetric midwifery.Methods From January 2004 ~ September 2009 60 cases of neonatal asphyxia cases reviewed.Results of umbilical cord factor, placental insufficiency and oligohydramnios as the main reason accounting for 24.6%, 23.1%, 21.5%, severe asphyxia with the highest rates of antenatal hemorrhage 41.7%, followed by too little amniotic fluid, placental dysfunction, premature.Conclusion The improvement of maternal self-care awareness, enhance perinatal care and mission. Good prenatal care, timely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 of pregnancy, strengthening prenatal, intrapartum fetal heart rate monitoring and ultrasound examination, fetal distress and timely control.【Key words】Newborn Asphyxia Prevention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凡是能够使血氧浓度降低的因素,都可以导致新生儿窒息,其发生率与孕期保健、产时产科及新生儿处理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自主呼吸,导致呼吸衰竭的一种严重情况。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了解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以及常用的处理方法。

一、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1. 呼吸方面的表现新生儿窒息时常见呼吸急促、浅而快速,甚至停止呼吸。

呼吸困难会导致鼻翼扇动、胸骨上段凹陷等症状。

2. 循环方面的表现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新生儿窒息常伴有心率加快或减慢、皮肤苍白或发绀、体温下降等循环系统的异常表现。

3. 神经学方面的表现新生儿窒息可引起神经系统异常,如痉挛、抽搐、意识改变等。

同时,还可能出现松弛型肌张力和反射活动受损等情况。

4. 消化系统方面的表现新生儿窒息时,常伴有腹胀、呕吐、喂养困难等消化系统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与缺氧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5. 体征上的观察新生儿窒息时,医务人员还可以通过体征来判断患者的情况。

如肌张力降低或增高、压迫性颅内异常、四肢活动度降低等。

二、处理方法1. 初始抢救当发现新生儿出现窒息的临床表现时,需要立即进行初始抢救措施。

首先要确保气道通畅,并给予辅助通气。

同时注意保暖,避免继续损害机体。

2. 气管插管和呼吸支持对于严重窒息的新生儿,需要尽快进行气管插管。

通过插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以提供足够的氧气和支持呼吸功能。

3. 心脏复苏如果新生儿出现心跳停止或心率明显减慢的情况,需要进行心脏复苏。

通过心肺复苏技术,包括胸外按压和给予药物等手段来恢复患儿的循环功能。

4. 药物治疗对于某些特定的新生儿窒息病例,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使用肌松剂来缓解呼吸肌张力过高的情况。

5. 24小时维持护理对于新生儿窒息后的患者,应给予密切观察和24小时维持护理。

这包括监测血气、心电图、体温等指标来评估患儿的病情,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康复支持在患者状态稳定后,需提供康复支持。

这包括早期启动母乳喂养、接触性皮肤接触以促进患儿发育,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好预防和处理工作。

新生儿窒息3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38例临床分析
3 治 疗 体 会 从 以上 资料 可 以看 出 ,引起 胎儿 窘迫 的原 因很 多 ,且
本组 男2 例 ,女1 例 ;足 月) 2 例 ,早产 5 3 k4
Lf ,过 期 儿 4 ,低 体 重 ) 3 , 巨 大) 1 , 宫 内2 例 。 s0 例 L例 L例 6 1 2 病因 发病 原因依次为 :3 例 中脐 带因素 占首位 ,脐 . 4 带 绕 颈 l 例 , 占2 .% 妊 高 征 7 , 占 1 . % 早 产 6 , 1 89 ; 例 84: 例 占 1. % 羊 水 吸 入 性 窒 息 5 , 占 i . % 过 期 妊 娠 5 , 58; 例 32 ; 例 占l . % 胎 头 吸 引助 产 3 , 占7 9 ; 孕 母 严 重 贫 血 l , 3 2; 例 .% 例 占26 。 . %
[ ] 解 放军肾脏病研 究所学术委员会. 2 糖尿病 肾病诊断及治疗规 范[ ] 肾脏 J.
病 与 透 析 肾 移 植 杂 志 ,2 0 , 1 ( 0 4 3 5): 4 5 6.
新 生 儿 窒 息 3 'J 床 分 析 81 临  ̄ 1
霍 玉娥
河 北省承 德县妇幼保 健 院,河北 【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宫内窘 迫;围产保健 【 中图分类号 】R 2 . 2 7 2 1 【 文献标识码 】A 承德 0 7 0 6 40
【 文章编号】1 0 — 5 7( 0 0 0 15 1 0 7 8 1 2 1 )1— 4 —
3 讨 论
糖尿 病 肾病 的发 生及发 展是 多 因素 综合 作用 的结果 , 其 中糖代 谢紊 乱、 肾脏 血流 动力 学的改 变 、多种细胞 因子 以 及 遗 传 背 景 均 起 非 常 重 要 的 作 用 。糖 尿 病 肾 病 主 要 病 理 改 变 是 。 球 硬 化 ,特 征 性 临 床 表 现 为 蛋 白尿 、 高 血 压 和 肾小

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32例分析

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32例分析

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32例分析发表时间:2012-10-08T10:10:14.9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朱秀梅[导读] 本文重点探讨新式剖宫产的娩头困难原因及处理对策。

朱秀梅(江苏省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兴化 225700)新式剖宫产优点多,已被广泛应用,但也有很多缺点,术前需要对母儿情况充分估计,否则会出现娩头困难,危及母婴安全,严重者导致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或新生儿死亡。

对麻醉效果水平要求高,应使腹直肌及前鞘充分松弛,否则影响胎头娩出。

本文重点探讨新式剖宫产的娩头困难原因及处理对策。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所施行新式剖宫产450例。

凡徒手取胎头2次未成功的为娩头困难,共32例,占7.1%。

该组孕妇年龄20岁46岁,平均29岁,孕周37+2周~41+6周。

1.2 手术方法按照马彦彦[1]的手术方法与步骤,现在我院大多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失败可用腰麻,效果较好。

1.3 结果1.3.1 术中术后情况 32例除有一例乙级愈合外,余切口均甲级愈合,产后6周随访无并发症发生。

本组新生儿娩头时间为20秒~180秒,发生新生儿轻度窒息5例,1例重度窒息,窒息率为18.8%,其中4例出生时Apgar评分5分以上,经一般处理均正常出院外,2例转儿科治疗痊愈。

1.3.2 娩头困难的原因本组32例资料显示,娩头困难与下述因素有关:(1)胎头高浮12例,占37.5%;随着选择性剖宫产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胎头髙浮所致娩头困难越来越多见。

(2)胎头深定9例,占28.1%;胎头深定者多为已经过充分试产。

(3)巨大儿3例,占9.4%;对胎儿体重估计不足,切口过小致娩头困难。

(4)腹壁切口或子宫切口相对过小3例,占9.4%;有的是为了切口美观所致,有的是择期剖宫产,子宫下段形成不良,下段较窄。

有的既往腹部手术或再次剖宫产,疤痕组织弹性差或解剖层次不清,有的产妇肥胖致使腹壁切口脂肪占据较大空间,也限制子宫切口的暴露。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13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13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与多器官损害13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对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认识,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对132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63.64%,各器官损害发生率依次为脑(54.55%),肺(32.58%),心(26.52%),肾(12.12%),胃肠道(8.33%)。

重度窒息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84.44%,轻度窒息发生率为52.87%。

本组病例共死亡9例,重度窒息7例,轻度窒息2例,病死率为6.82%。

结论: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害率高,提高复苏技能是减少损害的根本,发生后加强监护、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中图分类号】r7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16-02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期常见急症,因缺氧缺血导致机体内环境发生一系列改变,容易引起多器官损害。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新生儿病房共收治132例新生儿窒息,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新生儿窒息132例,男78例、女54例,其中轻度窒息87例,重度窒息45例;孕周42周3例;出生体重4000g 5例;自然分娩69例,异常分娩63例(其中剖宫产50例,臀位产5例,产钳助产8例)1.2 诊断标准: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采用apgar评分法:轻度窒息1分钟评分4~7分,重度窒息1分钟评分0~3分,5分钟评分<5分。

多器官损害诊断依据虞人杰分类法[1]:脑损害:行头颅ct、b 超检查;肺损害:行胸片及血气分析检查;心脏损害:行心电图、心动超声、血ck-mb检查;肾损害:行24小时尿量监测、bun、cr 检查,尿β2微球蛋白检查;胃肠损害:临床观察呕吐物、腹胀、肠鸣音等情况,腹部x线检查、便常规潜血等证实。

2 结果2.1 新生儿窒息各器官损害发生率见表1,132例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害84例,发生率为63.64%,各器官损害中脑损害发生率最高。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体会(附15例病例分析)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体会(附15例病例分析)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体会(附15例病例分析)新生儿窒息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同时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临床上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是:肺内炎症和其它异物,如羊水、胎粪、痰液等堵塞呼吸道,使呼吸道变窄或完全堵死所致,为了更好地及时抢救新生儿窒息,笔者根据临床上对15例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体会,介绍如下,仅供临床参考。

1 临床资料1.1 自2004年以来,笔者抢救新生儿窒息15例,死亡一例,成活14例,成活率为93.3%,其中男婴9例,女婴6例,最小2天,最大年龄为15天,平均为8.5天。

肺内炎症所致7例,其中异物堵塞呼吸道占8例。

1.2 临床症状:患婴开始出现轻微咳嗽,无明显发热,主要表现呼吸急促、深大,患婴哺乳时更甚,并出现无力性哭闹,口唇和颜面发紫明显。

查体:可出现呼吸“三凹征”,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多以痰鸣音为主,个别患儿可听到湿性罗音,但比例不大,能听到湿性罗音者,大部分为肺内炎性窒息患儿。

本组有6例能听到肺部湿性罗音,约占总窒息人数的40%,一般不引起临床上的注意。

以上症状若不及时发现,患婴可出现突然呼吸停止,出现窒息状态。

2 抢救方法2.1 及时吸氧在发现新生儿窒息时先将头偏向一侧,给予及时吸入氧气,但氧的流量不易过大,以免损伤患儿的肺组织,如来不及吸氧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氧气到时方能停止。

2.2 及时清除口腔异物在抢救新生儿窒息时,在吸氧的同时,及时清除患儿口腔中的异物,用吸痰器将异物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吸出异物时,动作要快,要轻,不能等待,只有保持了呼吸道的通畅,才能确保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如果没有吸痰器,除用口吸之外,可用大注射器在乳头处套上导尿管进行抽吸,想一切办法将异物及痰液吸出。

2.3 及时做人工呼吸及体外心脏按摩术发现患婴呼吸心跳停止时,除及时吸氧和清除呼吸道异物外,必须及时的实施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术,新生儿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与抢救成人时不同。

人工呼吸一般采用复苏囊正压给氧,如没有复苏囊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呼吸频率为40~60次/分,进行正压人工呼吸时挤压复苏的压力以达到改善肤色和肌张力为限。

新生儿重度窒息34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重度窒息34例临床分析

尿营 膀胱吻 台
{ 收稿日 2 1O9 期:O. - O 12
新 生儿 重 度 窒息 3 4例 临 床 分 析
陈 玉蓉 , 丽秀 , 黄 魏钰 书
( 北 医 学 院 附 属 医 院儿 科 , 川 四川 南 克 670 ) 300 文 章 编号 :05—39 (0 20 —0 5 0 中 图分 类 号 :7 21 文献 标 识 码 : 10 6720 }1 00— l 1 2 .2 1 E
l 临 床 资 料
内插 管 正 压 呼 吸 2mn以 上 者 。 i
12 一般 资料 : 3 , 2 , l 。胎龄 < . 共 4侧 男 2例 女 2例 3 周 8例 ,7—4 7 3 O周 l 7例 , >加 周 9例 。体 重 <
2 0 5例 , 00 g2例 , 0 0 g6例 , 0 % 1 50g ~3 0 1 一4 0 1 >4 0 例 1龄 <1 1 3 天 9例 , 1~2天 7例 , 2—3天 及 >3 天各 4 , 侧 平均 1龄 15 3 .2天 。人 院时 间 为生后 1 小
维普资讯
第 1 7卷
20 0 2年
第1 期
3月
川 北 I





V0 1 N0. l 7. 1 Ma 2 2 r 00
J UR AL O R H S C AN ME C L C O N F NO T I HU DI A OU正G E
1年 , 痛、 尿症 状消 失, 排尿不 畅及排尿 中 0 腰 血 无
起 到活瓣作 用 , 防止返 流 , 对于 合并 囊 内较 大结石 但 取 出困难 ; 我们 体 会 对 于正 位 输 尿 管 口单 纯 囊肿 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窒息32例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产科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32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观察患儿情况。

结果:脐带因素、羊水过少为主要原因,分别占31.3%、25%,重度窒息中羊水过少、早产、有妊娠合并症者居前三位。

结论: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别是胎盘功能状况和脐带因素,产时对具有窒息高危因素的孕妇做胎儿重点监护,及时防治胎儿窘迫。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脐带;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出生后1min 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为了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儿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本文回顾性分析32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无畸形新生儿568例,孕周37~44孕周,年龄22岁~35岁,发生新生儿窒息32例,窒息发生率5.6%。

其中轻度窒息24例、重度窒息8例、无死亡病例。

1.2 窒息诊断标准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若出生后1min评分8~10分,而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以下者,也属窒息[1]。

1.3 方法对本组32例新生儿窒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各因素的判断标准分别是:(1)脐带因素,脐带过短、脱垂、缠绕、扭转打结等;(2)羊水过少(除外胎膜早破),临产前B超提示羊水暗区≤2cm,或产时见羊水160次/min,或羊水有胎粪污染,或胎儿监护出现变异减速,晚期减速。

其中本组脐带因素10例,占31.3%;羊水过少8例,占25%;臀牵引4例,占12.5%;第二产程延长5例,占15.6%;过强宫缩:指急产(总产程<3 h)或(和)第二产程短(<20 min),包括静脉点滴催产素引、催产所致,4例,占12.5%。

胎膜早破1例,占
3.1%。

2.2 结果分析上述几种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临床因素以脐带因素、羊水过少、早产、产程异常、胎膜早破、妊高征为主。

但各种临床因素分娩的病例中,发生新生儿窒息的轻重情况则有所不同,以羊水过少、妊高征、早产、产程异常、
胎膜早破发生窒息程度较重。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在子宫内环境及分娩过程密切相关。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中是胎盘功能状况胎龄、成熟度、环境均可影响和改变其对缺氧的反应[2]。

凡影响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原因都会造成胎儿缺氧而引起窒息。

新生儿窒息主要为呼吸障碍,往往先有过度呼吸,随之迅速转入原发性呼吸暂停,但受感官刺激仍可出现节律性喘息状呼吸。

频率和强度逐渐减退,最后进入继发性呼吸暂停,如不予积极抢救则死亡。

本组资料显示脐带因素在新生儿窒息原因中居首位,占31.3%,与有关报道相似[3],脐带因素包括:脐带缠绕、过短、打结、先露和脱垂,其中最常见的是脐带绕颈,因此产前应注意监测胎心,指导孕妇自测胎动,如胎动突然减少或消失要高度警惕是否有脐带异常,并应做相应检查,对有胎位不正者更应重视。

临产后,特别是胎头下降过快时,脐带被牵拉受压,易致胎儿窘迫现象。

若脐带绕颈过紧,还可压迫胎儿颈动脉窦,反射性地引起胎儿心跳停止,故应及时进行宫内复苏,若宫内复苏30min无明显改善或重度窘迫时应尽快结束分娩。

脐带因素与羊水过少为主要原因,而重度窒息比率最高。

足月儿缺氧后呼吸极度挣扎,吸入羊水和胎粪,上呼吸道梗阻,胸廓负压增加,胸腔内心、肺、胸腺的浆膜下淤点出血相应地较为多见,呼吸系统梗阻与吸入物性质有关。

质较粘稠的羊水和颗粒较大的胎粪容易停留在会厌软骨以下、环状软骨以上和气管分叉的两侧支气管管口,稀薄的羊水液则容易吸入呼吸道深部,肺脏切片镜检时能看到多量角化上皮或胎粪颗粒、灶性出血。

末梢气道阻塞可有肺不张,不完全阻塞者可有肺气肿。

妊高征、过期妊娠、产前出血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胎盘功能低下,临产后表现胎盘储备功能明显不足,使胎儿对宫缩及异常情况的耐受力下降,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容易发生新生儿窒息。

故预防和控制妊高征,及时处理过期妊娠和产前出血性疾病。

因此,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应尽早处理产程,缩短宫内缺氧时间,从而降低窒息发生率[4]。

总之,孕产妇应做好产前检查和产程监护,及时发现高危因素,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和正确的复苏方法,同时,加强窒息后的监护和管理,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朱宝余.正常足月新生儿窒息264例产科原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1,7(5):262.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6.
[3]张孝美.新生儿窒息174例产科原因分析.重庆医学,2003,32(4):423.
[4]罗凤珍,童资梅,叶茶华.新生儿窒息192例临床分析.新生儿杂志,1995,10(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