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修辞

合集下载

考研现代汉语北大版讲义笔记六修辞

考研现代汉语北大版讲义笔记六修辞

《现代汉语》北大版讲义笔记第六章修辞1."说曹操,曹操到。

”这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2014A拈连B双关C比喻D借代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这两句此举中用到了一和一修辞手法。

——20133.修辞上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不是语言的要素,因而跟语音、词汇、语法无关。

(判断2013)4.语体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体风格上,在用词上没有什么差异。

(判断2013)5.〃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20126.借喻,是指不说出本体,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判断2012)7."日去渐已远,衣袋渐已缓〃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20118.下面哪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属于比拟?A小家碧玉B时雨点红桃千树C星星不如汗珠明D江山如此多娇20119."生命之树常青”这句话运用了比喻,这种比喻属于暗喻。

(10判断)10.〃张辉回答不出问题,急得两眼直冒绿光。

〃词类修辞手法使用恰当。

(10判断)第一节修辞概说本节关键词:修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修辞三原则:准确性、得体性、艺术性一、什么是修辞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3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4生如春花般烂漫,死似秋叶般静美。

5酒后的愁思,愈抽愈长。

I —1>a —f(-)准确性语言形式准确传达内容,包括思想感情、意图评价等。

(二)得体性语言形式切合特定语境、现实的交际环境。

(≡)艺术性语言表达趣味性。

语言准确得体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的表达形式,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

第二节语音调节和利用本节关键词:音节搭配叠音、儿化声调平仄段落诗节一、什么是语音修辞语音形式是否顺口悦耳、是否优美动听,必然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表达效果。

语音修辞,是对话语的声音的修饰和调整。

现代汉语第六章 修辞手法

现代汉语第六章 修辞手法

章六修辞一、名词解释;1、修辞:指在表达内容和语言环境确定的前提下,如何积极调动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以加工后的最恰当的语言形式获取最理想的表达效果的语言加工实践活动即修辞。

主要有三个含义,一是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二是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三是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2、语境:即语言环境,一般指在语言运用中对话语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关系等。

包括主观语境因素如身份、职业,和客观语境因素,如时间、地点。

3、长句:指词语多,结构复杂,形体较长的句子,包括分句长、层次复杂的复句。

4、散句:指结构不整齐,各式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

5、主动句/被动句:一件事物中既有施事又有受事,表达时用施事作主语的是主动句,用受事做主语的是被动句。

6、比喻:又称譬喻、打比方。

即用本质不同但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

其中被比方的事物称“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称“喻体”。

联系二者的词语是“喻词”。

7、比拟: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做物加以描绘,或将甲物当作乙物加以描写的辞格。

有拟人和拟物两种基本类型。

8、借代:即换名。

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名称代替,其中被代替的事物为“本体”,用以代替的事物为“借体”。

9、拈连:即顺拈,利用上下文语境,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用于乙事物的辞格。

甲事物一般为具体事物,列于前;乙事物一般为抽象事物,列于后。

利于形成风趣简练的修辞效果。

10、双关:指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里面两种意见,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辞格。

11、仿词: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词的辞格。

是仿似的一种形式。

【仿似即仿化,包括仿词和仿句】12、反语:又称反话、倒反,指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以表达本意的辞格。

13、婉曲:又称“婉转”,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借用与其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表达的修辞手法。

《现代汉语》第六章_修辞_练习(有答案)讲课教案

《现代汉语》第六章_修辞_练习(有答案)讲课教案

第六章修辞一、填空1、比喻的构成要素包括、、、四种,如“月亮像玉盘”,其中的“玉盘”是,“月亮”是。

1、本体喻体比喻词相似点喻体本体2、比喻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如“党是阳光”是。

2、明喻暗喻借喻暗喻3、夸张分为、、三类,如“巴掌大一块地,他也种上了粮食”是夸张,“看到青青的秧苗,他就嗅到了面包的香味”是夸张。

3、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4、对偶从结构角度分为、两类,从语义角度分为、、三类,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

4、严对宽对正对反对串对严对反对严对串对5、修辞格的配合有、、三种方式,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那数不清的灯火就象千万颗星星飞上了天去”是。

5、连续(连用)包孕(套用)复合(兼用)包孕(套用)复合(兼用)6、“。

6、暗喻7、“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

7、以作者代作品二、单项选择1、“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B、回环C、比拟D、借代2、以下各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这孩子像他爸爸。

B、这孩子像个猴子。

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

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

3、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A、人老心却不老。

B、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

C、酒好不怕巷子深。

D、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4、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B、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C、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

D、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5、“瞧人家两口子,‘郎财女貌’,多般配!”这句话用了。

A、仿词B、夸张C、双关D、反语6、关于修辞,下列最准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修辞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格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

B、修辞是指有关修辞格运用的著作。

C、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

D、修辞就是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现代汉语》第六章_修辞_练习(有答案)讲课讲稿

《现代汉语》第六章_修辞_练习(有答案)讲课讲稿

第六章修辞一、填空1、比喻的构成要素包括、、、四种,如“月亮像玉盘”,其中的“玉盘”是,“月亮”是。

1、本体喻体比喻词相似点喻体本体2、比喻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如“党是阳光”是。

2、明喻暗喻借喻暗喻3、夸张分为、、三类,如“巴掌大一块地,他也种上了粮食”是夸张,“看到青青的秧苗,他就嗅到了面包的香味”是夸张。

3、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4、对偶从结构角度分为、两类,从语义角度分为、、三类,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

4、严对宽对正对反对串对严对反对严对串对5、修辞格的配合有、、三种方式,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那数不清的灯火就象千万颗星星飞上了天去”是。

5、连续(连用)包孕(套用)复合(兼用)包孕(套用)复合(兼用)6、“。

6、暗喻7、“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

7、以作者代作品二、单项选择1、“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B、回环C、比拟D、借代2、以下各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这孩子像他爸爸。

B、这孩子像个猴子。

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

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

3、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A、人老心却不老。

B、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

C、酒好不怕巷子深。

D、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4、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B、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C、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

D、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5、“瞧人家两口子,‘郎财女貌’,多般配!”这句话用了。

A、仿词B、夸张C、双关D、反语6、关于修辞,下列最准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修辞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格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

B、修辞是指有关修辞格运用的著作。

C、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

D、修辞就是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中职教育-现代汉语(北大第二版 下册)课件:6.3 词语修辞.ppt

中职教育-现代汉语(北大第二版 下册)课件:6.3 词语修辞.ppt

1.词语色彩的选用

词语的感情色彩体现了人们对某些人物、事物的褒贬
评价和爱憎感情。我们在运用语言时,应根据需要,认真
地区分和选择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准
确地、恰当地表达出来。如果不注意区分和选择,就容易
出现褒贬不当的问题。
1. 词语色彩的选用

如有人将持枪拒捕的歹徒写成“顽强抵抗”,把抓歹
而且还是语言交际中岔题、移花接木、双关等修辞手段构
成的重要语言因素。
2. 同义词的选用

一组同义词可以把同一概念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
所具有的不同属性的细微差别鲜明地表现出来。
2. 同义词的选用
• 如表示“看”这一动作有很多同义词: • 表示已经看到的,如“看见”“见到”等; • 表示向远处看的,如“望”“眺望”等; • 表示向上看的,如“仰视”“仰望”等; • 表示向下看的,如“鸟瞰”“俯视”; • 表示偷偷地看的,如“窥”“窥视”; • 表示专注地看的,如“盯”“注视”等; • 表示仔细地看的,如“审视”“查看”等; • 表示快速地看的,如“瞥”“扫视”等等。
2. 同义词的选用

这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同义词,有助
于人们区分客观事物或思想感情的细微差异,使人们的语
言表达更加精确、严密。
2. 同义词的选用

同义词可以满足交际上的需要,构成“委婉语”、
“禁忌语”等,如在某些场合,用“丰满”代替“肥
胖”,用“苗条”代替“瘦”,用“洗手间”代替“厕
• (孙懿华、周广然著《法律语言学》)
1. 词语色彩的选用
• 例②是个公诉词片断, 运用“惊慌失色”“终日惶惶不安 ”“罪行败露”“阴谋”“孤注一掷”“暴力”等感情色 彩鲜明的贬义词语,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被告人手段之残忍, 犯罪后果之严重。公诉人通过这些词语创造了一种令人愤 慨的氛围。这种氛围是富有感染力的,它能激起听众、法 官对被告的愤怒和谴责。所用的语句情感、语势强烈,显示 出咄咄逼人、无可辩驳的气势。

现代汉语第六章修辞练习有答案

现代汉语第六章修辞练习有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六章修辞一、填空1、比喻的构成要素包括、、、四种,如“月亮像玉盘”,其中的“玉盘”是,“月亮”是。

2、比喻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如“党是阳光”是。

3、夸张分为、、三类,如“巴掌大一块地,他也种上了粮食”是夸张,“看到青青的秧苗,他就嗅到了面包的香味”是夸张。

4、对偶从结构角度分为、两类,从语义角度分为、、三类,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

5、修辞格的配合有、、三种方式,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那数不清的灯火就象千万颗星星飞上了天去”是。

6、“生命之树常青”这一句话中用了比喻,这种比喻属于。

7、“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

二、单项选择1、“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B、回环C、比拟D、借代2、以下各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这孩子像他爸爸。

B、这孩子像个猴子。

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

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

3、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A、人老心却不老。

B、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

C、酒好不怕巷子深。

D、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4、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B、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C、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

D、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5、“瞧人家两口子,‘郎财女貌',多般配!”这句话用了。

A、仿词B、夸张C、双关D、反语6、关于修辞,下列最准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修辞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格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

B、修辞是指有关修辞格运用的著作。

C、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

D、修辞就是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7、“门前是一条河。

”后面接下去最顺畅的一组句子是________。

A、河边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

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树。

山门里是一个穿堂。

迎门供着弥勒佛。

第六章 修辞.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六章 修辞.试题及参考答案

修辞试题及答案填空题1.长句是指()的句子。

2.只出现喻体的比喻叫做()。

3.对比可以分为两体对比和()两类。

4.辞格的综合运用有兼用、连用和()。

5.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两类。

6.拈连时本不能搭配的词语能够进行搭配是借助于()。

7.有一个句子,分句A用了比喻,分句B用了夸张,这属于辞格的()。

8.整句是指()的句子。

9.夸张可以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夸张三类。

10.构成层递的各项必须具有()的关系。

11.有一个句子,从形式看是对偶,从意义看是对比,这属于辞格的()。

12.短句是指()的句子。

13.对偶可分为正对、反对和()三类。

14.映衬是以次衬主,而对比是()。

15.有一个句子用了排比的辞格,其中每个分句各是一个比喻,这属于辞格的()。

答案1、字数多、结构复杂2、借喻3、一体两方面4、套用5、拟物6、上下文的联系7、连用8、结构整齐对称的一组9、超前10、层层递进11、对偶兼对比12、字数少、结构简单13、串对14、没有主次之分(或互相衬托)15、套用选择1.对比和映衬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对比以两物相互衬托,映衬则是以次衬主。

②映衬以两物相互衬托,对比则是以次衬主。

③对比的两个方面在意义上一正一反,映衬则否。

④映衬的两个方面在意义上一正一反,对比则否。

2.“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中使用的辞格是()。

①比拟②比喻③拈连④比喻兼拈连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是对偶中的()①正对②串对③借对④反对4.“像一块石子投进湖水里,小王像小李一样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搅乱了平静的心境”中的两个“像”字()①都是比喻词②都不是比喻词③前者是比喻词后者不是④前者不是比喻词后者是。

5.辞格的兼用是指()。

①一个句子同时运用了几个辞格。

②一个句子从不同角度看属于不同辞格。

③一个句子的一个辞格兼有其他意义。

④一个句子采用了兼语句式。

6.排比和层递的区别在于()。

《现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汉语修辞学》
成部分而已,它只是语言修饰描摹的一些特殊 方法,这些方法是人们长期以来在运用语言的 实践中产生的,今后,还将继续为增强汉语的 表达效果 而发挥作用。
一、常见修辞手法 (一)比喻和比拟
1.比喻
俗称打比方。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 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即打比方。
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 打比 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 语
3.反用色彩
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 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
吴敬梓 《范进中举》
第三节 句子的配置
句式的选择,在较多的情况下就 是同义句式的选择。善于选择句式、 调整句式,可以有效地添加文采,增 强语言的表现力,收到理想的修辞效 果。
一、长句和短句
• 1、长句:有较长的修饰语或者词组作句子成分而
协调
肠子, 谁的肠子?
语境功能
制约
语音、词汇、语法;规范与偏离
协调
省略
过滤与添加;经济原则
补充
孔明庙前有老柏,
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
黛色参天二千尺。
——杜甫《古柏行》
• 科学家之争:
四十围是直径七尺,而高达二千尺,岂 不是太细长了吗? ——沈括
古制是围三径一,四十围,是一百二十尺, 围有一百二十尺,直径就是四十尺,怎么 能说是七尺呢?直径四十尺,高二千尺, 正好合适,怎么能以‘太细长’加以嘲笑 呢? ——黄朝英
• 有个农村叫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张木匠有个 好老婆,外号叫“小飞蛾”。小飞蛾生了个女儿叫 “艾艾”,算到 1950 年正月 15 元宵节,虚岁 20 ,周 岁19。庄上有个青年叫“小晚”,正和“艾艾”搞恋 爱。故事就是出在他们两个人身上。(赵树理《登 记》) 只使用短句平铺直叙,却收到了简洁、明快,清晰利 落的表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从句子的结构情况来看,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是由主谓词组构成的 句子,可以分为名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主谓谓语句等,每一 种又可分为若干种句式,特别是动词性谓语句。非主谓句是由单独的词或非主谓词组构 成的句子,可以分为名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和叹词句。 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各有用处,各有修辞效果。主谓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 通,意义鲜明。非主谓句结构不同,所用的句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它所表达的内容不 象主谓句那么集中,但散而不乱,也比较灵活,容易避免单调、呆板,取的生动、感人 的效果。
四 色彩的调配
词语的色彩,一般是指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词语的色彩是人们在长期使用 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约定俗成的。调配词语的色彩,就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中, 选用色彩相协调的词语,使之产生一定的表达效果。 词语有比较稳定的感情色彩,有的词语带有喜爱、赞美的色彩,一般称为褒义词; 有的词语带有贬斥、厌恶的色彩,一般称为贬义词。 例如:
第二节 词语的运用
一 词语修辞的重要性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都不能离开词。如果没有大量的彝语词 语存在,彝语言也就不存在了。修辞的目的是提高表达效果的。一句话、一首诗、一则 尔比或是一则克哲,其词语的选用是否得体,是否适度,都会直接影响到作者思想感情 的表达。所以,词语的修辞,在彝语的表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调语义。 例如::“,”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彝语也同样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往往由于内容不同,感情不同,语气也就不同,按 照语气的不同,一般把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相近的意思,
6
用这些不同的句式表达,就有语气轻重,感情强弱的区别。这些句式,都是对应关系, 有时还可以互相变换。 1、陈述句和疑问句 yě。 yě? yě.? 2、疑问句和祈使句 祈使句是用来表示要求或希望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 在表达这种要求和希望的 时候,应用祈使句,也可以用疑问句的形式。 例如: ,c.! ,c? ! ? 3、感叹句和陈述句 感叹句,是用来抒发强烈感情的句子,它比陈述句的语气强一些。这两种句式也可 以互换。 例如: èe! èf。 ěw! ěw。 。 ? .?
三 修辞与语境
修辞和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修辞要求把修辞现象放在语境中研究,这是因为一切语言活动都 是依据特定的语言环境的需要进行的。不同的语境,即使要表达的是同一种思想内容,也需要有不 同的语言活动。 语言环境又称语境,一般指在语言运用中对语言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和关系等。彝语语境包括: 1、上下文语境(前言后语) 2、交际语境(交际对象、交际内容、语体分别) 3、说话人和听话人(作者和读者)的心理背景。 例如: ,Y,XY,,JY,,j Y,,Y,,Y。,Y 。
3
例如:///。y/X//。ī//ī/è/。

(一)精心挑选
词语锤炼的方法
锤炼、运用词语首先要根据题旨情境的要求,选出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彝语中的 许多文学作品的创作实践都说明了这一点。句子的词语一般比较多,对那些表现思想情 感的关键性词语, 要特别认真地挑选, 这往往是信息传达的重点, 对表达效果十分重要。 (二)修饰点染 句子中的某些词语,一经修饰点染,就会增加信息含量,富于感情色彩。 (三)巧妙配合 句子当中的有关词语,如果巧妙地加以配合,可以大大提高表达效果。常见的有: 1.相同词语的配合源自1二 修辞的对象和任务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要素,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是以语言 的某一个组成部分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不同,它研究的不是语言的某一个组成部分,而是综合地 研究语言所有的组成部分的运用。可以说,修辞是以在特定的题旨情境中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为研 究对象的,从词、句、到篇章、语体的所有表达手段都是它的研究内容,而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 则是修辞的根本任务。
2、为了区别自动和被动,要用被动句。 例如:ě。(主 ) 动 句 ě。(被 ) 动 句

肯定句和否定句
彝语中用“、、”等否定副词的句子,就是否定句;不用否定副词的句子就是 肯定句。否定句和肯定句的关系也是对立的。有时候,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肯定的句 式,也可以用否定的句式,但两种不同的句式在情味上是不同的,它们在语义上往往有 轻重强弱的差别。 例如: yě和 yě;ī和 ī。 在彝语中,一个句子如果连用两个否定副词“”,构成双重否定,它的语气就比一 般的肯定句要强些。 例如:īěy>。 有时为了把一件事情或一个观点表达得更周密,可以从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进一步强
第四节 辞格的运用
一 比 喻 (一) 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为了把事物描写得更形象、更生动,把道理说 得更明白,更透彻,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另外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这种修辞方法
7
就是比喻。 (二) 比喻的类型 比喻主要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和引喻四类。 1、明喻 明喻是明显地用另一种事物来比方要表达的对象的一种比喻。 在本体和喻体之间常 用“、“”或 “”等一类的喻词来表示,明白地指出:甲象乙。 例如: ,。 句中的“”、“”都是本体, “”、“”都是喻体, “ “是喻词。 ,。,A,。 2、暗喻 暗喻也称隐喻。它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比喻。在本体和喻体之间常用“”、“ ”、“”、“”、“”、“”等一类的喻词来,指出“甲是乙” 。 例如: (1),è。 “、”,“、”是喻体,“”是喻词。 (2)è,,。 (3),,。 明喻和暗喻的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它们的区别是:明喻是甲象乙;暗喻是甲 是乙。 3、借喻 借喻不再用喻词作连接,直接用比喻的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也就是省略了本体。 这样,借喻比暗喻又进了一步,表达上更直接,语言更经济。 例如: `,。“`,”都是喻体,它们直接代替句中没
二 词语修辞的原则
词语修辞的原则是切合语境——题旨情境。
2
词语修辞除了切合题旨情境外,还必须注意选词准确、鲜明、生动、简洁。同时, 词语选用还要注意规范。 准确、鲜明、生动既是用词的要求,也是用词的标准。
三 词义的推敲
词,有的是单义的,有的是多义的;两个或几个词,有的是反义的,有的是同义而 又有细微差别的。要求用词贴切、得体,适合需要,应该认真辨析词义,恰当选用。从 意义上去选用词语,主要看选用的词语同有关的词语能否搭配;搭配起来,从意义上讲 是否通顺。此外,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词语搭配是否合适,还要看上下文,看语言环 境。 例如:y,。ī,ī。
2.含有相同语素的词语的配
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
句子是交流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要用的句子是无限的。而 句子的结构形式是有限的。 同一个意思可以选用不同的句式表达, 即 “一样话, 百样说” 。 从修辞的角度说,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义而在风格色彩、修辞功能、表达效果等方面存 在细微差别的一些句式,称作同义句式;从句子的结构形式来看,还有长、短句之分。 善于选择句式,调整句式,可以有效地添加文采,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收到理想的表达 效果。彝语有变化繁多的各种句式,一样的思想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句式进行表达。
第六章 修 辞
教学要点:
通过彝语修辞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 了解彝语修辞的基本知识及各种修辞 手法,加强综合训练,养成良好的修辞习惯,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节 概 说
一 彝语修辞
1、什么是修辞 修辞是为了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 法。而研究这种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规律的科学就叫修辞学。 语言包含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是分别以语言的有 关组成部分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和这三者不同,它所研究的是如何根据语言各个要素 的构成、特点、规律、规则等等,来提高表达的效果。有时话语修辞手段的运用,跟对 应的某一语言要素直接有关。例如语言的声律美和语音有关,词语、句式的精美适当, 和词汇、语法有关。有时话语修辞手段的运用,甚至会同时涉及到以上几个方面。所以, 我们要学好修辞,一定要学好语音、词汇、语法等有关知识,这样才有牢固的基础。 2、彝语修辞 彝语修辞,就是根据特定的题旨情境的需要,选用彝语中最恰当的词语来提高语言 表达修果的方式和活动。彝语称为“”。 彝语修辞学是运用彝语的一门科学,它同其他民族语言一样,是在一定语境中呈现 出来的表意手段,是彝语语音和语义相结合的语言现象。 二、怎样学习修辞 怎样学习修辞?这里只强调一点:随时注意学习、研究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平时,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修辞知识,阅读范文,习作等等,都是必要的,但还不够。我 们学习修辞,是为了提高语言文字的修养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长期实践的结果,是 一个日积月累的工夫。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语言运用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很值得我们学 习、研究。
词语还带有比较稳定的语体色彩,有的词语带有书面语的色彩,有的词语带有口头 语的色彩。它们各自的表达效果又有所不同,所以,要善于运用口头语和书面语,发挥 各自的优点。
五 音韵的选择
现代彝语具有音韵美。声调高低抑扬,节奏分明;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 词配合使用,节奏鲜明;再加上一些特殊的语音形式,如双声、叠韵和叠音等等,使得 彝语具有音韵美。声音的和谐、自然,大体可以从音节的匀称、声调的和谐、节奏的搭 配等几方面进行考察。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诗歌,要求押韵,小说、散文不要求 押韵,然而语言要求琅琅上口,节奏鲜明,一般应用文也是如此。
4
yvī,ěǎ` ,ú、、、ě。 使用短句和长句应注意: 1.该用长句就用长句,不要把长句硬缩减成短句。 2.该用短句就用短句,不要把长句硬扩展成长句。 3.长句层次要清楚,关系明确,有适当的停顿,不可结构混乱,读起来吃力,不顺 口。
一 短句和长句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长句来表达,也可以用短句来表达,不同的句式具有不同的修 辞效果。句子的长短是从句式上来讲的。长句一般指的是形体较长,结构比较复杂的句 子;短句一般指的是形体较短、结构比较简单的句子。长句和短句没有明显具体的分界 线,只是相对而言。即短句结构简单,词语较少;长句结构复杂,词语较多。 从表达效果来看,短句和长句各有优点,各有长处,使用时,各有场合。选用哪一 种句式,要根据表达的内容来决定。 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