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商标权之争来龙去脉
王老吉的战争 商标之争的背后

王老吉的战争商标之争的背后王老吉的战争:商标之争的背后王老吉的战争:商标之争的背后核心提示:加多宝集团声称,广药集团利用王老吉品牌在多个行业进行招商,有损该品牌的文化属性,并直接抨击广药集团盲目多元化。
4月14日,东莞长安人力资源局五楼劳动仲裁庭,一次清冷的庭审,现场不到10人。
但两个小时候后,庭审过程却在数百上千人之间快速流传,这群人是红罐王老吉制造商加多宝集团的在职或离职员工。
“我与加多宝集团的劳资纠纷已经一年多了,由于北京、温州等其他各地分公司也有同事在起诉加多宝,所以大家有时会互相交流,时间久了也引起了很多其他离职或在职的很多员工关注。
”案件原告黄灿辉说。
据黄介绍,加多宝红罐王老吉自2021年底开始收缩战线,变相裁员导致劳资纠纷不断。
2021年4月,加多宝旗下昆仑山矿泉水全国上市,这家曾不遗余力做大王老吉品牌和整个凉茶行业的龙头老大,此后宣传更注重“加多宝”的企业营销和昆仑山矿泉水的市场推广。
现在看来或许一切事出有因。
2021年11月,王老吉商标东家广药集团在推行新的十二五大健康产业规划,高调营销王老吉品牌,并公开招商实施多元化战略。
广药此举使潜伏于加多宝集团多年的危机浮出水面。
本报记者了解到,加多宝使用的王老吉商标系从广药集团租用。
然广药集团已于上个月向广粮实业授权产销“王老吉”罐装食品。
内忧外患期间,依赖于王老吉品牌的加多宝命悬一线。
在首席执行官、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杨曦沦看来,这不仅仅是加多宝的危机。
在王老吉品牌160亿元的市场中,红罐王老吉占了90%的销售份额,王老吉品牌对加多宝的依赖并不亚于后者对前者的依赖,这就是百年品牌“王老吉”的危机。
“如果广药集团没有宗庆后这样的品牌企业家,没有强有力的渠道管控能力,光靠授权,估计会形成一盘散沙。
”杨曦沦说。
4月11日,在王老吉商标权纠纷中一直沉默的加多宝首次亮相,抗议广药集团授权广粮实业有限公司产销王老吉罐装食品,抨击广药集团以王老吉品牌为平台的大健康产业系盲目多元化,摆出公开参战王老吉商标争夺战的姿态。
经典商标法案例分析之王老吉红绿之争

目 录 TNOOP.1IC发1展简要T介OP绍IC王2老吉品T牌OP发IC展3历史TOPIC 4
清文宗咸丰二年 (1851年),王泽邦 将解 暑之用的药方制成凉茶, 称之为王老吉,防病保健。
之后,因配方合乎药理,价钱公道,因而 远近闻名。王老吉凉茶畅销两广,湖南、 湖北、江西、上海等地。
目NO.1 录发展 TOPIC 1 简要T介OP绍IC王2老吉品T牌OP发IC展3历史TOPIC 4
1995
广药将灌装王老 吉品牌20年使用 权租借给加多宝
加多宝通过各种商 业宣传,使王老吉
品牌家喻户晓
商标的许可权:商标属于财产权,商标权人可以许可他人 使用,从中获得利益回报。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互利考虑。
广药引入香港同 方药业入股
王老吉品牌崛起, 广药发力绿色盒装
王老吉凉茶
目 录 TOPIC 1 《T红ONOP绿.I2C之原2争因》问T题OP的IC原3因 TOPIC 4
目NO.3 录结果 TOPIC 1 在行TO政P干IC预2 之后T的O系PI列C结3 果 TOPIC 4
因此,2020年也就是目前加多宝集团一直认定的合同截止日。 而广药集团则认为2010年就是合同到期的时间。 他们认为王老吉擅自更改了商标。
最终,商会也是判定合同截止日为2020年。
商标侵权是指未经许可,使用他人商标或使用与他人相似的商 标,可能使消费者在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上产生混淆的行为。诸 如未经许可,复制、假冒、模仿他人的商标都是侵权行为。
后来,王老吉第三代传人 于香港设店,又在澳门开 设分店,并将王老吉「杭 线葫芦」的商标注册,成 为第一个注册的华商商标。
[识别 品质保证 广告]
1949年解放后,1956年国家 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王老吉凉茶归入国有企业----广州羊城药厂,隶属广药集团 。
王老吉红绿之争案例分析

王老吉红绿之争案例分析——中国商标第一案中国商标第一案——价值1080亿的“王老吉”商标合同争议案在历时380多日后最后以广药胜诉告终,鸿道将被停用“王老吉”商标。
起因:广药高层受贿2001年后,看到凉茶市场蓬勃发展前景的鸿道集团董事长鸿道寻求再次续签协议,并最终如愿以偿,得到了两份宝贵的“协议”:广药集团允许鸿道集团将“红罐王老吉”的生产经营权延续到2020年,每年收取商标使用费约500万元。
这个惊人的低价,与“红罐王老吉”市场上的红火,形成了强烈反差。
导火索:广药招募新合作伙伴2010年11月10日,广药集团在“中国知识产权(驰名商标)高峰论坛暨广药集团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广药集团旗下“王老吉”品牌价值,经名牌资产评估评估为1080.15亿元,成为目前全中国评估价值最高的品牌。
同时,广药集团还宣布在全球围公开招募新合作伙伴。
事件结果:广药集团胜诉旷日持久的中国商标第一案价值1080亿元的王老吉商标之争终于有了定论,2012年5月10日晚间,药业在联合交易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3]药业2012年7月16日公告,控股股东医药集团收到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日期为2012年7月13日的民事裁定书。
根据该裁定书,一中院就鸿道(集团)提出的撤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于2012年5月9日作出的仲裁裁决的申请作出裁定,驳回鸿道集团提出的撤销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出的(2012)中国贸仲京裁字第0240号仲裁裁决的申请。
[4]争议焦点:协议是否有效当年鸿道通过行贿广药高管益民而获得的商标使用补充协议是否有效,广药认为协议中王老吉商标租赁合同延期到2020年是无效的,商标已于2010年到期,而加多宝则坚持协议有效。
王老吉之争

7、2010年11月广药集团在北京发布王老吉品牌价值过千亿一事 ,随后加多宝发申明澄清与广药集团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让 矛盾公开化;
2、1997年2月13日陈鸿道与广药集团签署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合 同规定自1997年鸿道集团取得“王老吉”生产销售红色纸包装及 红色灌装凉茶饮料的独家使用权;
3、2000年签署主商标合同(时限至2010年);
4、2002年11月签署第一份补充协议(时限至2013年)此前广药集 团老总李益民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港币200元;
劳燕分飞的加多宝和王老吉
1、市场定位 2、产品策略 3、渠道策略
4、促销策略
5、广告策略 6、公共策略
市场定位
加多宝沿袭策划王老吉品牌时一贯的定位思想:正宗凉茶领导 者——加多宝。大张旗鼓宣传加多宝是正宗凉茶,直接挑战王老 吉的正宗凉茶定位。广告语为“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 加多宝,还是原来的味道,还是原来的配方。”并使用与原来王 老吉广告相似的场景画面,试图让原来的王老吉消费者相信王老 吉凉茶已经改名为加多宝,留住老顾客。 夺回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后, 广药集团宣布将通过合资,融资 ,授权等多种经营策略,继续扩大“品牌输出”的经营模式,使 王老吉品牌向药酒,药妆,保健品,食品,运动器械多个领域扩 张。显然广药集团没有明确的定位,而是一位的推广多元化,这 极有可能使“王老吉”做为凉茶的品牌形象逐渐弱化。
虽然王老吉已经找到很多合作伙,包括银鹭,统一等企业 已经和王老吉达成了生产合作,从王老吉进入的渠道来 看,主要还是广药比较熟悉的医药渠道和超市渠道,而 加多宝的核心渠道和核心市场,王老吉进入的比较少。
商标权之争经典案例

商标权之争经典案例
那我给你讲个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商标权之争吧,这可算是超级经典的案例啦。
王老吉这个牌子呢,本来在广东那一带就有点小名气,就像一个有点才艺但还没大火的小明星。
后来啊,加多宝公司把王老吉这个商标租了过来,就像是一个星探发现了这个小明星,然后开始包装打造。
加多宝可真是下了血本啊,到处做广告,什么“怕上火,喝王老吉”,喊得那叫一个响亮。
结果呢,王老吉这个牌子就像火箭一样,蹭蹭蹭地火遍大江南北,成了国民凉茶。
但是呢,租约到期了,广药集团要把商标拿回去自己做。
这就好比是星探把小明星捧红了,结果小明星的亲妈要把孩子领回去一样。
加多宝肯定不甘心啊,毕竟自己花了那么多心血。
于是呢,双方就开始打官司。
这打官司的过程那叫一个精彩,就像两个武林高手过招。
加多宝不能再用王老吉这个商标了,但是呢,它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它把包装做得和以前王老吉的包装超级像,还是红罐的,就像一对双胞胎,乍一看都分不清。
广药集团就不乐意了啊,这不是混淆视听嘛。
这两家的商标权之争,不仅在法庭上打得火热,在市场上也是硝烟弥漫。
消费者都被弄得晕头转向的,一会儿看到王老吉,一会儿看到加多宝,都不知道到底咋回事。
不过呢,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个商标有多值钱,就像一块超级诱人的大蛋糕,两边都想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这整个事件啊,就像一场大戏,让大家都看到了商标权在商业竞争里是多么重要的一个东西。
第七讲 王老吉品牌之争

王老吉品牌更多的困局
早在清朝道光年间(约1830年),王老吉凉茶 便由王泽邦初创。王泽邦去世后,第三代传 人便将凉茶店开到了香港、澳门,并将王老 吉“橘红底杭线葫芦”的商标注册,成为第 一个注册的华商商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老吉被一分为二, 广州王老吉凉茶被归入国有企业,而在香港 的王老吉则依然由王泽邦家族后人把持经营。
王老吉品牌成功给广药的启示
广药管理层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十二 五”期间的第一阶段,“王老吉”、“白云山”、 “广药”、“陈李济”这4个品牌将在广药集 团内被充分使用,产品方面,广药将优先使用 “王老吉”、“白云山”商标,“广药”和“陈 李济”商标则将被主要用在品牌和形象方面。 此外,在第二阶段,广药还将启动“中一”、 “潘高寿”、“敬修堂”、“奇星”品牌发 展计划。
王老吉品牌事件
矛盾:2011年12月31日合同到期后的品牌运 作如何进行? 2010年11月10日广药在北京召开“王老吉大健 康产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并以“广药王 , 老吉,中国第一品牌”为主题,展示了红罐王老 吉产品及销售数据。 2010年11月12日,加多宝集团网站上一份称其 与广药集团毫无关系的公开声明,将两者关于 “王老吉”品牌的微妙争夺战推向了台前。
各方观点
2011年3月22日 王老吉传人王老吉药业董事 长王健仪首度对外发声支持加多宝。 你支持谁?
品牌之争的背后
品牌运作的巨大差异 ——出租前广药下的王老吉年销售额约1-2亿, 区域局限在两广为中心的南方省市。 ——出租后加多宝经营下的王老吉年销售额 140亿,成为中国饮料第一品牌,1080亿的 品牌价值建设中功不可没。
第七讲 王老吉品牌之争
——商标的价值
王老吉品牌事件
起因:1997年,广药旗下的广州羊城药业股份 有限公司王老吉食品饮料分公司与香港鸿道 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合 同规定,鸿道集团有限公司自当年取得独家 使用“王老吉”商标生产销售红色纸包装及 红色铁罐装凉茶饮料的使用权,合同有效期 至2011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15年。而广药 下属企业王老吉药业则自主生产销售绿盒装 王老吉。
加多宝与王老吉商标之争

加多宝与王老吉的商标之争背景:假如我们理会可口可乐的总裁说过,即使可口可乐全球的工厂一夜之间烧毁,凭借可口可乐的品牌,一样可以建立起可乐的商业帝国。
那么,中国两家企业王老吉与加多宝,对一个年销售额高达100亿的红罐王老吉品牌使用权展开争夺,这注定变成中国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品牌战。
品牌战根源在于2002年红罐王老吉通过正确的品牌定位以及一系列的营销运作后,红罐王老吉的销售马上火火红红起来,现在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价值品牌。
品牌使用授权费用过低是一个导火线,王老吉不愿意品牌过长时间在加多宝手中使用,就引发了王老吉与加多宝对品牌使用的争夺。
争夺的几个阶段:如今在凉茶市场争得你死我活的广药与加多宝曾经也有过“蜜月期”。
1997年2月,广药集团注册申请“王老吉”商标。
同年,广药集团与香港鸿道集团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
鸿道取得了独家使用“王老吉”红罐生产销售使用权,2001年续签合同,有效期延长至2010年;此后,广药与鸿道又分别于2002年、2003年签订了两份补充协议,有效期延长至2020年。
不过,两家看似风平浪静的合作中实藏暗礁。
2005年,广药集团原副董事长、总经理李益民受贿被抓,其在2001年至2003年间先后接受香港加多宝公司陈鸿道贿金300万港元。
而这一切直指王老吉商标的租赁协议。
因李益民收取鸿道贿赂,广药认为,王老吉商标租赁补充协议无效。
2010年,广药指王老吉商标的租赁截止时间已到,向鸿道旗下加多宝公司发出了正式的终止授权律师函。
而当年,加多宝运作的红罐王老吉年销售额已过150亿元,加多宝当然不会轻易将王老吉拱手让人,多次正面冲突后,两者最后对簿公堂。
两年后,这场商标战有了结果。
2012年5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结果公布,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赢得仲裁的广药一时间意气风发,筹划起新产品的发布;落败的加多宝则紧锣密鼓地展开产品更名后的营销,丝毫无“让位”之意。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背景资料

王老吉商标争夺战背景资料1、历史渊源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
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
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
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政治原因,王老吉凉茶铺分成两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王老吉凉茶颗粒(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
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品牌为王氏后人所注册。
加多宝是位于东莞的一家港资公司,经王老吉药业特许,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生产、经营王老吉牌罐装凉茶(食字号)。
王老吉饮料历年销量2002年 1.8亿元2003年 6亿元2004年 14.3亿元2005年 25亿元(含盒装)2006年 40亿元(含盒装)2007年约90亿元(含盒装)2008年约150亿元(含盒装)2009年约170亿元(含盒装)2、主要当事人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于 1828 年,生产包括王老吉凉茶饮料和王老吉润喉糖等食品产品和王老吉冲服凉茶颗粒、小儿七星茶冲剂、保济丸等药品产品, 2006 年公司获得国家商务部颁发的首批“中华老字号”证书, 2009 年,“王老吉”成为全国驰名商标。
加多宝集团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大型专业饮料生产及销售企业。
1995年推出第一罐红色罐装『王老吉』,1999年以外资形式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设立生产基地。
为配合开拓全国市场策略,集团分别在北京、浙江、福建、武汉、清远设立生产基地。
加多宝旗下产品包括凉茶饮料『王老吉』、昆仑山天然雪山矿泉水。
广药集团与加多宝的“父子”缘结于上世纪90年代。
当年,广药集团因专注于制药,将其当时“用不上的资源”———红色罐装王老吉商标授权给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合同期为2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老吉商标权海内外之争
一、主体
1、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绿罐王老吉经营者
历史发展脉络:
(1)1830年王泽邦创立王老吉,最初为凉茶铺,后扩展为药厂,这就是最早的王老吉药厂。
(2)解放后,王老吉一分为二:a内地王老吉被归入国有企业;b香港和海外王老吉由王老吉家族后代经营。
(3)1956 年,国家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将八间历史悠久的中药厂合并,由于王老吉药厂固定资产和员工数最多,因而以王老吉命名,称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
(4)文化大革命期间,王老吉药厂被认为是为资本家树碑立传,于是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王老吉凉茶也改名为广东凉茶。
(5)1982 年中药九厂改名广州羊城药厂。
1992 年转制,成为以国家股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改名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6)其母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997 年资产重组,成立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 H 股在香港上市, 2001 年增发 A 股在上海上市,羊城药业为其核心控股子公司。
(7)2004年3月4日,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8)2005年2月1日,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香港同兴药业有限公司签订正式合作协议,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合资公司,其两大股东为:香港同兴药业和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48.0465%,48.0465%,其他自然人持股3.9070%。
2、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红罐王老吉经营者
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为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红灌王老吉的经营者。
鸿道集团为海外王老吉商标使用权人及香港同兴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二、商标权及归属
1、中国大陆王老吉商标权人——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王老吉海外商标权人:香港王老吉(国际)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王健仪任董事长,王老吉创始人王泽邦的第五代玄孙女。
3、拥有大陆王老吉商标独家使用权人: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
4、拥有海外王老吉商标使用权人: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5、权属交叉简表
三、商标权争夺大战
由于王老吉的
权属交叉关乎重大
利益,在香港王老吉
董事长王健仪的致
力于海内外王老吉
统一的过程中,王老
吉却逐步的趋于了
分裂,这场旷日持久
的商标争夺战将何
去何从?中国的民
族品牌能否合力推
向世界?
1995年,活动于粤港两地的东莞籍贸易批发商陈鸿道,与王健仪进行了接触,并获得红罐装王老吉凉茶的配方,但由于王健仪仅拥有香港及海外的商标所有权,欲在内地经营王老吉凉茶饮料的陈鸿道,便转而与广州羊城药业寻求合作。
1997年,广药集团资产重组,成立广州药业(19.73,0.08,0.41%)股份有限公司赴港上市。
在此次重组中,王老吉进入了广州药业。
同年2月,广药与香港鸿道集团签订了“王老吉商标许可使用合同”。
而在拿到配方和商标使用权后,陈鸿道开始以加多宝集团为平台,在内地投资红罐王老吉凉茶业务。
此后2002年11月,广药集团亦从王健仪手中获得了10年的“海外商标使用权”,使得广药集团的“王老吉”产品得以打通海内外市场。
由此,广药集团、王老吉家族和加多宝三方正式形成三角业务关系。
2004年之后,两个“王老吉”开始了“统一经营”的努力。
当年3月,羊城药业改名为“王老吉药业”,恢复老字号品牌,并通过增资扩股,引入香港同兴药业为王老吉药业的战略合作伙伴。
据称,鸿道集团便是同兴药业背后的实际控制人。
2005年2月1日,中外合资企业“王老吉药业”正式成立,广药与同兴药业各持股48.0465%,并列第一大股东。
广药和同兴药业还约定,要把海内外的王老吉商标转入到王老吉药业,打造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品牌。
然而,2010年11月,广药集团力推的“大健康产业战略”,最终让潜伏的矛盾浮出水面。
2011年3月,获得广药集团授权的广粮实业,推出了两款王老吉品牌的新产品“固元粥”和“莲子绿豆爽”养生粥,前者也采用红色作为主色调的易拉罐包装,商标“王老吉”字样为黄
色,与加多宝生产的红罐王老吉凉茶外包装颇为相似。
4月11日,加多宝新闻发言人田威称,“当天,加多宝立即向成都市工商局商标科和执法处以‘王老吉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权被侵犯’等为由进行了投诉”,“加多宝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而加多宝集团副总经理阳爱星则明确表示,“广药集团授权广粮实业使用王老吉商标的行为违反了法律关于诚实信用原则,误导商标被许可人(广粮),误导消费者;其行为有违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和法律原则。
”
不过,广药集团则对外表示,其授权加多宝独家使用和经营“王老吉”品牌商标已于2010年5月到期,且其已向加多宝方面发出律师函,拟收回独家授权。
而加多宝方面则称“没见到过广药的律师函”。
而在广药集团坚持收回对加多宝的授权之时,其亦有可能失去在海外使用王老吉商标的权力。
王健仪表示,2012年合同到期后,其或将不会与广药集团续约“海外商标使用权”。
在她看来,在目前王老吉品牌“区域割据”格局下,广药王老吉缺少国际市场话语权,离“全球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目标将相距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