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商标争夺过程
广药王老吉加多宝之争真相解密

广药王老吉加多宝之争真相解密广药王老吉和加多宝之争一直未停过,自从去年5月广药收回王老吉商标后纷争越演越烈,甚至中间还出现过数次加多宝员工殴打王老吉员工的事件。
这样的一些恶意相向,不禁让我们广大消费者思考:为什么王老吉和加多宝两家不能和解?为何广药王老吉加多宝不能良性竞争?为何王老吉加多宝官司没完没了?5月29日在广州市新闻中心召开的广州市国资委和广州市检察院领导出席的王老吉凉茶媒体沟通会上,这些问题得以首次解密:王老吉之争的所有根源皆源于英资企业加多宝董事长陈鸿道的行贿畏罪潜逃。
广州市检察院在会上表示,目前对加多宝董事长陈鸿道的追捕仍在进行中。
而近日针对加多宝精心炮制带有恶意攻击性质的《传人篇》广告,广州市公证处做出10份公证材料,权威证明广药集团王老吉185年从秘方到工艺一脉相传,拥有独家正宗秘方。
广州市国资委对此也首度表态,王老吉属于国有资产,由广药集团拥有,广药集团是王老吉唯一合法传承实体,拥有和王老吉相关的所有权益。
广药集团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王老吉官网)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陈鸿道行贿导致“史上最廉价商标租赁”去年5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终局裁定广药集团获胜,成功收回红罐和红瓶王老吉凉茶生产经营权,到现在已经一年时间过去。
全程参与了王老吉商标案的广药集团副总经理倪依东揭秘了王老吉纷争的整个来龙去脉。
据悉,王老吉创始于1828年,主要有两个广州和香港两脉,其中香港支脉于1890年前后单独发展,民国二年正式和广州王老吉分家,一百多年间来无任何经营关系。
广州王老吉继承了王老吉的祖业和秘方,也就是今天广州王老吉药业的前身。
广州王老吉在民国时期,注册了王老吉商号、商标、王老吉公孙父子图商标等一系列无形资产。
1956年按照公私合营政策,国家以赎买方式从王老吉第四代传人手中承接了广州王老吉商标、秘方、工艺、员工等所有生产资料,成为国有企业并发展至今。
1996年广药集团成立,广州王老吉作为下属企业纳入广药集团管理,王老吉商标等无形资产归广药集团持有。
经典商标法案例分析之王老吉红绿之争

目 录 TNOOP.1IC发1展简要T介OP绍IC王2老吉品T牌OP发IC展3历史TOPIC 4
清文宗咸丰二年 (1851年),王泽邦 将解 暑之用的药方制成凉茶, 称之为王老吉,防病保健。
之后,因配方合乎药理,价钱公道,因而 远近闻名。王老吉凉茶畅销两广,湖南、 湖北、江西、上海等地。
目NO.1 录发展 TOPIC 1 简要T介OP绍IC王2老吉品T牌OP发IC展3历史TOPIC 4
1995
广药将灌装王老 吉品牌20年使用 权租借给加多宝
加多宝通过各种商 业宣传,使王老吉
品牌家喻户晓
商标的许可权:商标属于财产权,商标权人可以许可他人 使用,从中获得利益回报。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互利考虑。
广药引入香港同 方药业入股
王老吉品牌崛起, 广药发力绿色盒装
王老吉凉茶
目 录 TOPIC 1 《T红ONOP绿.I2C之原2争因》问T题OP的IC原3因 TOPIC 4
目NO.3 录结果 TOPIC 1 在行TO政P干IC预2 之后T的O系PI列C结3 果 TOPIC 4
因此,2020年也就是目前加多宝集团一直认定的合同截止日。 而广药集团则认为2010年就是合同到期的时间。 他们认为王老吉擅自更改了商标。
最终,商会也是判定合同截止日为2020年。
商标侵权是指未经许可,使用他人商标或使用与他人相似的商 标,可能使消费者在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上产生混淆的行为。诸 如未经许可,复制、假冒、模仿他人的商标都是侵权行为。
后来,王老吉第三代传人 于香港设店,又在澳门开 设分店,并将王老吉「杭 线葫芦」的商标注册,成 为第一个注册的华商商标。
[识别 品质保证 广告]
1949年解放后,1956年国家 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王老吉凉茶归入国有企业----广州羊城药厂,隶属广药集团 。
王老吉红绿之争案例分析

王老吉红绿之争案例分析——中国商标第一案中国商标第一案——价值1080亿的“王老吉”商标合同争议案在历时380多日后最后以广药胜诉告终,鸿道将被停用“王老吉”商标。
起因:广药高层受贿2001年后,看到凉茶市场蓬勃发展前景的鸿道集团董事长鸿道寻求再次续签协议,并最终如愿以偿,得到了两份宝贵的“协议”:广药集团允许鸿道集团将“红罐王老吉”的生产经营权延续到2020年,每年收取商标使用费约500万元。
这个惊人的低价,与“红罐王老吉”市场上的红火,形成了强烈反差。
导火索:广药招募新合作伙伴2010年11月10日,广药集团在“中国知识产权(驰名商标)高峰论坛暨广药集团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广药集团旗下“王老吉”品牌价值,经名牌资产评估评估为1080.15亿元,成为目前全中国评估价值最高的品牌。
同时,广药集团还宣布在全球围公开招募新合作伙伴。
事件结果:广药集团胜诉旷日持久的中国商标第一案价值1080亿元的王老吉商标之争终于有了定论,2012年5月10日晚间,药业在联合交易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3]药业2012年7月16日公告,控股股东医药集团收到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日期为2012年7月13日的民事裁定书。
根据该裁定书,一中院就鸿道(集团)提出的撤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于2012年5月9日作出的仲裁裁决的申请作出裁定,驳回鸿道集团提出的撤销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出的(2012)中国贸仲京裁字第0240号仲裁裁决的申请。
[4]争议焦点:协议是否有效当年鸿道通过行贿广药高管益民而获得的商标使用补充协议是否有效,广药认为协议中王老吉商标租赁合同延期到2020年是无效的,商标已于2010年到期,而加多宝则坚持协议有效。
王老吉商标权之争来龙去脉

王老吉商标权海内外之争一、主体1、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绿罐王老吉经营者历史发展脉络:(1)1830年王泽邦创立王老吉,最初为凉茶铺,后扩展为药厂,这就是最早的王老吉药厂。
(2)解放后,王老吉一分为二:a内地王老吉被归入国有企业;b香港和海外王老吉由王老吉家族后代经营。
(3)1956 年,国家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将八间历史悠久的中药厂合并,由于王老吉药厂固定资产和员工数最多,因而以王老吉命名,称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
(4)文化大革命期间,王老吉药厂被认为是为资本家树碑立传,于是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王老吉凉茶也改名为广东凉茶。
(5)1982 年中药九厂改名广州羊城药厂。
1992 年转制,成为以国家股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改名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6)其母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997 年资产重组,成立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 H 股在香港上市, 2001 年增发 A 股在上海上市,羊城药业为其核心控股子公司。
(7)2004年3月4日,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8)2005年2月1日,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香港同兴药业有限公司签订正式合作协议,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合资公司,其两大股东为:香港同兴药业和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48.0465%,48.0465%,其他自然人持股3.9070%。
2、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红罐王老吉经营者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为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红灌王老吉的经营者。
鸿道集团为海外王老吉商标使用权人及香港同兴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二、商标权及归属1、中国大陆王老吉商标权人——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王老吉海外商标权人:香港王老吉(国际)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王健仪任董事长,王老吉创始人王泽邦的第五代玄孙女。
3、拥有大陆王老吉商标独家使用权人: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
王老吉之争

事件回顾及总结
1、“王老吉”之争实际上是品牌之争: 两家公司过去的成功是联姻合作的结果。针对加多宝的成功是基于产品品 质、渠道多样、市场运作系统、团队组织体系和与产品相得益彰的品牌关联 。针对王老吉的品牌成功是基于品牌定位,核心诉求,无形资产的累积。但 广药应该明白:一个品牌的价值并不是简单的知名度,完整的品牌价值是拥 有品脾的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对于快消品企业而言,其中的品类和渠道掌 控更是核心要素。我们可以这么认为,“王老吉”品牌在加多宝手上时,可 以被评估为1080亿,但落到了广药手中,品牌价值必定大打折扣,就好像当 年的旭日升,在强盛的时候品牌价值可以达几十亿,可一旦失去了行业地位 和渠道掌控,到被汇源收购的时候,仅价值1千多万,贬值之大可以想见。 2、企业及企业家承担的社会责任: 作为加多宝集团的董事长,陈鸿道不仅成功的打造了王老吉,而且他还有 着很好地企业家的素养。2008年为汶川地震灾区捐出1亿元以及2010年青海玉 树地震捐出1.1亿元。在香港陈鸿道有“佛商”之称号。2010年,他带领的加 多宝牵手亚运,作为中国民族品牌的杰出代表,将依托国际性大型体育赛事 ,加速国际化进程,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饮料品牌。2013年4月27日再次宣布向 雅安地区捐款1亿元人民币。 3、企业的经营战略: 加多宝无论是在上市时间还是加工方式、营销手段、渠道和市场份额方 面,都略胜一筹。
劳燕分飞的加多宝和王老吉
1、市场定位 2、产品策略 3、渠道策略
4、促销策略
5、广告策略 6、公共策略
市场定位
加多宝沿袭策划王老吉品牌时一贯的定位思想:正宗凉茶领导 者——加多宝。大张旗鼓宣传加多宝是正宗凉茶,直接挑战王老 吉的正宗凉茶定位。广告语为“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 加多宝,还是原来的味道,还是原来的配方。”并使用与原来王 老吉广告相似的场景画面,试图让原来的王老吉消费者相信王老 吉凉茶已经改名为加多宝,留住老顾客。 夺回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后, 广药集团宣布将通过合资,融资 ,授权等多种经营策略,继续扩大“品牌输出”的经营模式,使 王老吉品牌向药酒,药妆,保健品,食品,运动器械多个领域扩 张。显然广药集团没有明确的定位,而是一位的推广多元化,这 极有可能使“王老吉”做为凉茶的品牌形象逐渐弱化。
王老吉商标纠纷案

鸿道集团加多宝公司上演的 商标纷争案……
背景简介
王老吉凉茶始创于清朝道光年间,由王泽邦在广州创 立,其基本配方沿用至今已近180年。1949年,王老 吉品牌一分为二,广州王老吉凉茶被归入广药集团, 香港及海外的王老吉依然由王泽邦后人控制经营。后 广药集团作为“王老吉”商标在大陆的所有权人与香 港鸿道集团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合同规定,香 港鸿道集团取得生产销售“王老吉”商标红色铁罐装 及瓶装凉茶饮料的独家使用权。 鸿道集团成立加多宝公司负责王老吉在内地的生产和 经营。
谢谢!
王老吉商标纠纷大事记
1997年2月,广药集团旗下的广州羊城药业股 份有限公司王老吉食品饮料分公司与香港鸿道 集团签订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香港鸿道集团 自当年取得在大陆生产销售“王老吉”商标红 色铁罐装及瓶装凉茶饮料的使用权。随后,香 港鸿道成立加多宝公司负责王老吉在内地的生 产和经营。 2000年,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签订了第二次合 同,将有效期延长10年至2010年。
王老吉商标纠纷大事记
2011年4月初,广药集团作为申请人向中国国 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递交了仲裁申请 2011年12月29日,“王老吉”商标案在中国国 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开庭
仲裁中,双方争论的焦点是时任广
药集团领导的李益民受贿后续签的 王老吉商标租约十年合同是否有效。
简要分析
按照《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恶意串通, 造成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或者有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通过这些 非法手段所得的合同无效。 因此,按照法律条文,合同无效须具备上述两 个条件,既有串通,又有损失。
王老吉商标纠纷大事记
2010年11月,广药集团对外宣布“王老吉”商 标价值1080亿,引发加多宝不满。 加多宝随后发表声明称,红罐王老吉产品是 由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内地旗下企 业加多宝生产和销售的,并非广药集团生产和 销售。
加多宝和王老吉的品牌商标之争

陈鸿道
三、联姻:加多宝的推动,王老吉的品牌之路
从1997年广药集团将红罐王老吉商标授权给鸿道集团后,加多宝就 开始了对王老吉品牌的苦心经营,然而在2002年以前,王老吉凉茶只是 一个区域品牌,销售业绩连续数年维持在1亿元左右,无法走出广东和 浙南一带。为此,陈鸿道聘请成美公司对“王老吉”进行了重新定位— —明确了红罐王老吉是在“饮料”行业中竞争,竞争对手应是其他饮料; 品牌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罐王老吉能 预防上火。加多宝对王老吉的重新的定位,为王老吉凉茶走向全国扫清 了障碍。 此后几年间,加多宝集团投资十多亿元,强化广告宣 传,扩建生产基地,拓宽销售渠道,甚至拍摄了一部讲述 王老吉凉茶创始人行医的电视剧《岭南药侠》。2008年汶 川大地震中捐款1亿元的高调慈善,更是让王老吉声名大振, 最终奠定了红罐王老吉在中国饮料品牌中的地位。公开数 据显示,加多宝集团2002年销售额还不及2亿元,2003年 销售额窜升至6亿元。 2007年飙升至50多亿,2008年高达140
甚至到这里,加多宝与广药大体上还是 “共赢”的。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眼看着 “寄养出去的儿子”名利双收,王老吉凉 茶已培育了一个成熟的市场,广药集团不 免着急眼红了。随着王老吉品牌在市场上 高歌猛进势头不减,从2008年起,加多宝 和广药集团双方在“王老吉”商标使用费 和商标使用年限上,开始出现杂音。
加多宝和王老吉 之间的商标之争
一、简介
1.加多宝集团:是一家大型专业饮料生产及销售企业,于1995年创立,同年推出 首批红色罐装“王老吉 ”。1998年,集团以外资形式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 设立首个生产基地。销售网络遍及中国大陆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销往东南 亚、欧美等地。2011年4月11日,红罐“王老吉”所属的加多宝集团宣称已在收 集证据,向成都市工商局商标科和执法处以“‘王老吉’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 装潢权被侵犯”为由,对广药集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举报。2012年5月12日, 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加多宝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2.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药业是国内最大的中成药制造商,在中成药制造 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拥有众多的老字号品牌和丰富的产品资源。 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由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属下八家 中成药制造企业和三家医药贸易企业于1997年9月1日重 组成立,分别于1997年10月和2001年2月在香港联交所和 上海证交所上市。目前,本公司旗下拥有八家中成药生产 企业、一家植物药研发生产企业、四家医药贸易企业和两 家医药研发机构。本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制造、医药贸易 和新药研发等业务。广州药业亦是国内最大的医药贸易商 之一,公司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医药零售网络和医药物流 配送中心。 近年来,广州药业因其良好的经营业绩、规范的市场 运作和高效的管理水平得到境内外资本市场及业界的关注 与好评。
加多宝与王老吉商标之争

87加多宝与王老吉商标之争十大危机事件2011年,广药集团要求加多宝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一场长达7年的诉讼拉锯战自此展开。
王老吉始创于清朝道光年间,创始人王泽邦被公认为凉茶始祖。
随着时代的变迁,王老吉凉茶成为广药集团下属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款产品。
该公司掌握着王老吉的配方,并注册了王老吉商标。
1993年,鸿道集团得到王老吉后人王建仪授权,可永久使用王老吉配方,同时也允许集团下属公司加多宝集团使用相应授权。
鸿道集团分别与广药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广药集团签署商标许可权,获准使用王老吉商标。
也就是说,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加多宝集团使用的配方均为王泽邦当年研制的配方。
因拥有商标使用权,所以,在1993至2011年间,加多宝集团一直使用着广药集团的商标“王老吉”。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场上销售的红罐王老吉主要由加多宝集团生产,而绿盒王老吉主要由广药集团生产。
它们虽都名为“王老吉”,但由于加多宝集团的成功营销,红罐王老吉一路呈现爆炸式增长。
相比之下,绿盒王老吉要逊色很多。
如此巨大悬殊下,广药集团坐不住了,一系列争夺自此开启。
按照最初签署的王老吉商标许可协议,加多宝集团可使用王老吉商标至2010年。
也就是说,2011年,加多宝集团对于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已超出限期。
但当时,王老吉商标已被估值超过1000亿元,对加多宝集团而言,物归原主如同割肉。
2012年5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以及下属公司加多宝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同年7月16日,北京一中院终审裁定驳回加多宝集团二次上诉。
广药集团首战告捷。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条不通换一条。
2012年,加多宝集团开始对红罐王老吉“变身”,强化“加多宝”品牌,并开始在红罐王老吉罐身上,印上同等字号的“王老吉”与“加多宝”。
广告语也随之更换,开始投放“加多宝凉茶连续7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等广告语。
由此也引发了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的第二次大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 、加多宝集团和广药集团简介 二、王老吉的历史、商标权及归属 三、商标争夺战始末 四、商标大战的背后 五、商标争夺战的思考
一、加多宝集团和广药集团简介
全名: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广州 市政府授权管理国有资产的一家国有公
广
司。成立于1951年,现有员工1700多人, 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2001 年12月正式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原公
宝
为配合开拓全国市场策略,集团先 后在广东东莞、浙江绍兴、福建石
集
狮、北京、青海、杭州、武汉成立
生产基地,并有多处原材料生产基 地。目前,加多宝凉茶不仅在国内
团
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还远销东南
亚和欧美国家。目前,加多宝旗下
产品包括红色罐装、瓶装"加多宝"
和"昆仑山天然雪山矿泉水"。
二、王老吉的历史、商标及归属
位置突出“正宗凉茶加多宝出品”字样。有机构统计显示,仅在今年4月份,
加多宝广告投入额就达到4个亿。
在双方分手之前,红绿王老吉的年销售额已达到180亿,超过可口可乐。 但现在广药拥有一个知名的品牌,却要靠一个年销售额仅10亿的队团去管理, 无异于“小牛拉大车”,没有一个适应的管理团队、销售渠道,仅有好的品 牌难以撑起发展大旗。就在前两个月,广药集团公开面向全国高薪聘请3000 快销人才。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广药在挖加多宝销售团队的墙脚。
1997年,广药集团资产重组,成立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赴港上市。 在此次重组中,王老吉进入了广州药业。同年2月,广药与香港鸿道集团签 订了“王老吉商标许可使用合同”。而在拿到配方和商标使用权后,陈鸿道 开始以加多宝集团为平台,在内地投资红罐王老吉凉茶业务。
2000年,广药集团和鸿道集团再次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时间为 2000年至2010年5月。2002年至2003年间,鸿道又与广药分别补签了 《“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 补充协议》,将商标使用期限延至2吉商标案立案。9月开庭,后因鸿道集团一直未应 诉,开庭推迟至2011年12月29日,但未出结果。
2012年2月10日,重启仲裁;但仲裁委考虑到王老吉商标价值,建 议调解,并将仲裁延至5月10日,而因鸿道集团提出的调解条件是以 补充合同有效为前提,广药无法接受,调解失败。
2012年7月1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驳回鸿道集团 “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让王老吉品牌纠纷案尘埃落定。
三、商标争夺战始末
仲裁委员会的评论:这次仲裁的结果必将对防止 国有资产流失,进一步促进国有资产保值有着积 极和深远的意义。
加多宝回应:这个仲裁针对的是所有制性质,就 是你没有针对是非曲直。 加多宝哀叹:这个仲裁结果是对我们加多宝上下 多年来付出的努力以及各界朋友都是一个沉重的 打击,对此我们深感失望和遗憾,作为民营企业 纵使我们非常努力地按照国家的法律规章争取公 平的待遇,但我们的力量始终微薄,无法如愿。
商标注册权,但在国内使用王老吉商标也必须要依照我国《商标法》
的规定。
可口可乐总裁曾说,如果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地的厂房被一把大
火烧光,只要可口可乐的品牌还在,一夜之间就能恢复。这就是品牌
的价值,国内企业应该在建立之初就树立品牌意识,与其为别人做嫁
衣裳,不如用心经营拥有专用权的商标。
五、商标争夺战的思考
2、赋予商标巨大的价值,需要企业用心经营
在2000年加多宝取得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后,将王老吉定位为“饮 品”,与原来“药味”完全脱离,并打出了“怕上火,喝王老吉”的 广告词。在精确广告+成功营销手段的助推下,加多宝旗下红罐王老 吉销售业绩迅速飙升。2003年销售额由2002年的1亿元跃至3亿元, 由区域饮品跃升为全国性品牌。2010年,广药集团评估上千亿的王 老吉的品牌价值完全是加多宝公司塑造和运营的结果。
一、加多宝集团和广药集团简介
红罐王老吉经营者
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为香
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
司,是红灌王老吉的经营者。鸿道 集团为海外王老吉商标使用权人及
加
香港同兴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 控制人。1995年推出第一罐红色罐
多
装凉茶,1999年以外资形式在中国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设 立生产基地。
四、商标大战的背后
1997年,广药和鸿道签订第一份合同,合同期内合作还 是愉快的,但随着合同期的结束,特别是在2010年11月, 广药集团单独联合第三方机构宣布王老吉品牌价值被评估 为1080.15亿元,让双方的心理平衡发生了改变。
“王老吉年销售额达到180亿元,而广药拥有的绿盒王老 吉仅占十几个亿,这让广药心理上无法平衡”,知情人士 称,商标使用费太低成为争夺的关键原因。在此前合同期 的10年内,广药向鸿道集团收取的商标使用费从最初的 450多万元增加到500多万元。据广药某负责人介绍,当 年定收费标准时考虑到王老吉仍处于品牌培育期,只按照 鸿道当时2亿元年销售额的2.25%作为商标使用费,每年 约有千分之九的上浮,此后这个标准一直没有变过。
2005年2月1日,中外合资企业“王老吉药业”正式成立,广药与同兴 药业各持股48.0465%,并列第一大股东。广药和同兴药业还约定,要把 海内外的王老吉商标转入到王老吉药业,打造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品牌。
2008年,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交涉,广药称王老吉为国有资产事件涉 嫌国有资产流失,但双方交涉未果。同年8月,广药向鸿道发出律师函, 称李益民签署的两个补充协议无效。
四、商标大战的背后
按照国际惯例,品牌使用费一般按销量的5%收取,广药旗下各个公 司也需要按销售额的2.1%向集团缴纳商标使用费。但加多宝与广药 的合作并没有采用这一国际惯例。以此收费标准,即使到了2020年, 鸿道集团需要支付的商标使用费也只有537万元。广药认为,“我的 品牌,凭什么廉价出租给你,何况你还企图用违法的行为延长商标使 用权”。
2012年5月11日,仲裁结果: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集团)有限 公司签订的两份商标续约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 标。
2012年5月17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加多宝申请撤销仲裁结果立 案。
三、商标争夺战始末
2012年6月21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加多宝申请“撤销仲裁委对王老吉商标案判决”一案,焦 点就在于广药集团原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益民在2001年8 月至2003年6月期间,分三次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陈 鸿道300万港元及其后果。在李益民三次受贿后,双方企 业于2002年11月和2003年6月分别签署协议,最终将王 老吉商标租期延长至2020年。
于 “王老吉”的商标注册专用权在中国的归属。加多宝不管如何向
社会表现悲情和不甘,把王老吉商标从默默无闻做到年销售收入160 亿,但它只是享有“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并且还附带了使用的日 期。而“王老吉”商标在中国的商标注册专用权是归属广药方。由于
商标注册及保护具有地域性,即使加多宝拥有王老吉在港台及海外的
四、商标大战的背后
对于广药集团抛出继续合作的橄榄枝,加多宝并没有显露出太大的兴
趣。相反,从广药集团立案起,加多宝就开始了“去王老吉”的行动。加多
宝出品的红罐凉茶产品从去年底就开始启用新设计产品包装,“王老吉”字
体小且放在不显著位置。此外,加多宝加大了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的投放,
其经典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修改为“怕上火喝正宗凉茶”,并在显著
二.
二、王老吉的历史、商标及归属
二、王老吉的历史、商标及归属
商标权及归属
大陆王老吉
海外王老吉
商标权人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 香港王老吉国际药
份有限公司
业股份有限公司
商标使用权人
加多宝(中国)饮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
料有限公司
份有限公司
三、商标争夺战始末
1995年,活动于粤港两地的东莞籍贸易批发商陈鸿道,与王健仪进行了 接触,并获得红罐装王老吉凉茶的配方,但由于王健仪仅拥有香港及海外的 商标所有权,欲在内地经营王老吉凉茶饮料的陈鸿道,便转而与广州羊城药 业寻求合作。
三、商标争夺战始末
2002年11月,广药集团亦从王健仪手中获得了10年的“海外商标使用 权”,使得广药集团的“王老吉”产品得以打通海内外市场。由此,广 药集团、王老吉家族和加多宝三方正式形成三角业务关系。
2004年之后,两个“王老吉”开始了“统一经营”的努力。
2004年3月,羊城药业改名为“王老吉药业”,恢复老字号品牌,并通 过增资扩股,引入香港同兴药业为王老吉药业的战略合作伙伴。据称, 鸿道集团便是同兴药业背后的实际控制人。
三、商标争夺战始末
2010年11月,广药启动王老吉商标评估程序,经北京名牌资产评估 有限公司评估,其品牌价值为1080.16亿元,成为中国目前第一品牌。
2011年4月,广药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并 提供相应资料,广药集团认为“2002年至2003年间,鸿道与广药分 别补签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 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是当时任广药总经理的李益民收取了鸿 道数百万的贿赂后,才签署了将租赁期限延长到2020年的授权书。 李益民东窗事发后,广药集团认为上述补充协议无效,商标租赁期限 已于2010年5月2号到期。李益民案在2005年7月由广州市中级人民 法院做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其收受贿款人民币20.9万、港币329万、 美元2.5万,对其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药
司整体进入有限责任公司,参入两家制 造业及原公司33个自然人构成新公司股
集
东公司注册资本为2200万元同时更名为 广州医药有限公司。
团
旗下有制药企业、也有批发零售企业: 如制药的:广州星群、广州白云山、王 老吉药业、敬修堂药业等,做批发的有 广州医药有限公司等;做零售的有:采 芝林连锁、健民连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