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专业知识播音中的共鸣与发声

合集下载

播音主持——共鸣控制(1)

播音主持——共鸣控制(1)

播音主持——共鸣控制(1)共鸣器官1、胸腔,不可调节共鸣腔。

它对低频声波共鸣作用明显。

胸腔共鸣可以扩大音量,增加低泛音,使声音听起来洪亮、浑厚、结实。

2、喉腔,可调节共鸣腔。

位于声带与假声带之间的喉室和位于假声带之上的喉前庭。

容积虽小,但是喉原音发出后经过的第一个共鸣腔,它的状态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

播音发声强调喉头的放松及位置相对稳定。

3、咽腔,可调节共鸣腔。

分为三部分:软腭以上,前通鼻腔,称鼻咽部;中段前通口腔,称为口咽部;下段连接喉腔,称为喉咽部。

播音发声强调后咽壁在发声过程中的积极、正直,保持一定的坚韧度,同时强调软腭抬起的积极状态。

4、口腔,可调节共鸣腔。

它是非常重要的共鸣腔。

强调打开口腔,使之在发音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

同时要求各咬字器官的力量集中,尤其是唇、舌力量的集中,舌位要准确、鲜明,过程要流畅、完整。

5、鼻腔,不可调节共鸣腔。

首先注意处理好鼻腔共鸣在区分鼻音与非鼻音,区别意义的作用。

其次,使用鼻腔共鸣要适度,否则会降低语音清晰度,音色混浊,有堵、腻的感觉。

6、头腔,鼻腔以上的共鸣。

不可调节共鸣腔。

发声时,在高音区会产生头面部的振动感。

喉腔的共鸣控制在颈前正中,舌骨下。

第3颈椎至第6颈椎下缘。

上通喉咽,下接气管。

下气道门户。

声门上区:喉入口喉前庭室带喉室声门区:声带男20~25㎜.女15~20㎜声门裂—喉和气道最窄处声门下区:从声带游离缘下1cm处开始.。

播音主持正确的发声技巧与方法

播音主持正确的发声技巧与方法

播音主持正确的发声技巧与方法学习播音主持,是可以让人们具备更优秀的语言组织能力、学会与人交往,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一下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一些正确的发声技巧与方法吧!播音主持正确的发声方法一:控制口腔控制好口腔的状态,对于发音来说至关重要。

在给青少儿讲解口腔控制的过程中,一味地讲理论很容易让孩子们丧失兴趣,甚至不理解,这时候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重要。

比如,口腔控制在专业里被总结为“提、打、挺、松”四个字,那么在给孩子们讲述的过程中,语言一定要形象,要有可操作性。

提—提颧肌。

可以让同学们找找自己的“苹果肌”,然后让孩子们做一个“V”字手势,想象颧肌提起后口腔的状态。

很多人一讲提颧肌,就说找微笑的感觉,而实际上提颧肌不是笑,因为微笑提起的仅仅是笑肌,所以说,这种说法有不当之处,不能误将笑肌当颧肌,要让青少儿重点体会,颧肌用力向上提起时,有口腔前上部展宽、鼻孔少许张大、上唇贴紧牙齿的感觉。

这样做,使唇的运动有了依托,可以提高声音的亮度和字音的清晰度。

打——打牙关。

比较简单,让孩子们将手放在耳根处,当牙关打开后手指会陷下去。

挺——挺软腭。

让孩子们想象嘴里有一根竖着的牙签,如果软腭不挺起,便会扎到上腭。

松——松下巴。

想象自己嘴里含了一块冰,整个腮帮子都使不上力了,这时候会很容易体会到下巴放松的感觉。

这几步动作,其实是瞬间同时完成的,分开讲解,是为了让青少儿掌握正确的状态,也是为了让青少儿朋友能够分步去练。

学会控制口腔状态也是在“唤醒”孩子们面部松懈的肌肉,如果每天训练、长期坚持,那么孩子在演讲朗诵、播音主持的时候,发音自然就会到位。

然而长期坚持对孩子来说并不容易,这时候我们可以运用有趣的口部操来增加孩子学习的兴趣,在给青少儿练习口部操的时候,我们可以放广播体操的口令音乐来配合,这样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做,会更有节奏感,而且不枯燥。

孩子也会对课程更有兴致,并且不断地揣摩练习,从而轻松掌握。

播音主持正确的发声方法二:训练气息气息是发音持久、稳定的保障,说到气息,大家都会觉得似乎难以掌握,对于青少儿来讲,好像他们更难理解。

播音主持第一课

播音主持第一课
(3)对嗓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这是由于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在发声的过程中不会有过强 的气流冲击声带,所以对嗓子不会造成损伤。
2.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要领 (1)吸气要领:吸气要深入肺底,同时两肋打开,腹壁站定。 注意:腹壁站定是指小腹有意识的向丹田的位置收缩,有绷紧
的感觉,就像握紧了一个拳头,而不是有意地向外鼓或向里凹。 两肋打开就是指身体两侧肋骨随着气息的吸入而撑开保持住,以使 气息下沉,也有利于控制气息。吸气量比平时生活用气息要多,但 又不要吸的过满,如果吸的过满就很难被控制使用,一般达到七八 成就可以了。
2.圆润集中
圆润,就是说在吐字的过程中,应保持较丰富的泛音 共鸣使语音悦耳动听,也就是“腔圆”。这是对吐字的审 美的要求。圆润动听的吐字才能保证语音中信息和情感的 准确传递。
集中,指的是声音集中,易于唤起听众的注意,打动 人心。另外,由于要通过传输设备传送声音,因此,声束 集中,既省力又保证了声音质量,这也就需要我们在发声 过程中,有关发音器官的力量要相对集中。
共鸣器官有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气管、胸腔。 人的共鸣器官有些是可以调节的,也就是说可改变其大小 形状等。如喉腔、咽腔、口腔;有些是不可调节的,如鼻 腔、胸腔。
胸腔——可以扩大音量,增加低频泛音,使声音听起来洪亮、 浑厚、结实。
喉腔——指声带与假声带间的喉室及喉前庭。播音发声中强 调后咽壁在发声过程中的积极、正直,保持一定坚 韧度,同时,强调软腭抬起的积极状态。
(二)共鸣的作用
1.对声音的扩大和美化 声带发出的声音叫喉原音,其本身是很微弱的,必须
要通过共鸣才能得到扩大,美化。
2.通过共鸣腔的调节可以形成表情达意的不同色彩的声音。 (三)播音共鸣的特点
播音发声的共鸣方式,是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 鸣为基础的声道共鸣。

播音主持的共鸣特点

播音主持的共鸣特点

播音主持的共鸣特点播音主持的共鸣特点是指主持人与观众或听众之间产生共鸣的特点。

共鸣是指主持人通过自身的表达和情感传递,与观众或听众产生共同的情感和感受,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沟通效果。

共鸣是播音主持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它可以帮助主持人与观众或听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增加节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共鸣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真实性:播音主持人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并与观众或听众保持一致。

只有真实的情感表达才能引发共鸣,让观众或听众感受到主持人的真诚和真实性,从而产生共鸣。

2.情感表达:播音主持人要善于通过声音、语调、语言和肢体语言等方式,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感受传递给观众或听众。

情感表达是产生共鸣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让观众或听众感受到主持人的情感共鸣,与主持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观点共识:播音主持人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观众或听众形成共识。

观点共识是共鸣的重要基础,它可以让观众或听众认同主持人的观点,与主持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4.情感连接:播音主持人要善于与观众或听众建立情感连接,通过共同的情感体验,让彼此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情感连接可以让观众或听众感受到主持人的情感共鸣,产生共情的效果。

5.个性魅力:播音主持人要有个性魅力,通过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吸引观众或听众的注意力,并与他们产生共鸣。

个性魅力是产生共鸣的重要条件,它可以让观众或听众对主持人产生好感和认同,从而产生共鸣。

6.情感共振:播音主持人要善于与观众或听众产生情感共振,通过共同的情感体验,让彼此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情感共振可以让观众或听众感受到主持人的情感共鸣,产生共情的效果。

播音主持的共鸣特点对于提高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非常重要。

通过共鸣,主持人可以与观众或听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增加节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因此,播音主持人在工作中要注重共鸣的营造,提高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个性魅力,与观众或听众产生共鸣,实现更好的沟通效果。

播音发声的四大技巧

播音发声的四大技巧

播音发声的四大技巧播音发声的四大技巧播音员、主持人用以传达思想和感情的重要工具是声音,声音的好坏直接影响传播效果。

下面是播音发声的四大技巧,为大家提供参考。

播音发声的四大技巧一、播音的要求1、发音正确,吐字正确。

用标准的普通话播读,特别要注意多音多义字,古诗文中特别要注意按意定音。

不添字不少字不读破句,朗读清晰完整。

2、语速适当,用心感受。

要抓住文章特点,使节奏流利和谐,缓急结合。

3、语调生动,轻重适宜。

根据需要,分出轻重缓急,分清抑扬顿挫,表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播音中的换气1、停顿除为了休息换气外,更是为了充分表达朗读者的思想情感。

停顿包括语法停顿和语意停顿。

语法停顿包括自然段落,标点符号的停顿,要显示条理分明。

句子中的也要注意逻辑停顿,语断气连就是其中的一个方法。

2、重音,就是在词和语句中读得比较重,扩大音域或延长声音,可突出文章的重点,表达自己的感情,重音可分为语句重音和思想重音。

三、气息的控制1、换气就是用气的过程,播出的内容千变万化,就要采用不同的用气方法,补气和换气是一种朗诵技巧。

依情取气,依照感情发展的变化采取不同的用气方法。

2、补气的方式:偷气,抢气,就气。

边听边读边体会。

方法指导:读短小精悍的诗歌,绕口令,散文之类进行训练。

3、紧张实际是口唇的紧张,在朗诵之前要做些口唇练习,如:将舌头在口腔内360度大循环十五次左右。

四、声音的魅力1、美妙的声音来自正确的呼吸,气息短,做姿不正确会造成紧张。

坐如钟,头背一线,双脚自然垂直,深呼吸时要深,不要耸肩。

2、播音爱好者最主要是要抒发一种情怀,一种心情,引起听众的共鸣。

你应该为自己而读。

将自己揉入文章中,不要理会其他,不要玩嗓子。

3、练习远近距离感。

这个练习对于我们读文章中的对话是很有帮助的。

朗读要有目标对象。

4、呼吸,要有一定的呼吸储量,要口鼻共同呼吸。

呼吸要深,要用丹田呼吸,将两肋打开,小腹收紧,肚皮始终是硬的,这就是气息支撑。

不要管自然条件多么困难,也要把气沉下去。

播音发声以及播音主持的基本要求

播音发声以及播音主持的基本要求

播音发声以及播音主持的基本要求播音与主持艺术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随着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播音主持人职业将成为未来就业领域的热点和亮点。

带来的播音发声以及播音主持的基本要求。

有声语言是播音员主持人依据稿件、提纲或腹稿传情达意进行再创作并确立自身形象的主要手段。

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用声实践中客观认识、评价自己的声音,学会驾驭自己的声音,使之成为得心应口的创作手段服务于表达,是播音员主持人所应具有的重要基本功之一我们学习播音发声,可以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声音弹性等方面来掌握基本理论,并进行相关练习。

播音发声的呼吸控制的要求主要有:以胸腹联合呼吸为基本呼吸方式;吸气时要打开两肋,吸到肺底,“腹壁”站定;呼气要稳劲、持久、变化自如;换气要句首换气,换气到位,换了就用,留有余地。

播音发声对口腔控制的要求主要有:打开口腔;唇舌力量集中;明确声音发出的路线和字音着力位置。

播音发声对共鸣控制的要求为:以口腔共鸣为主、胸腔共鸣为基础,辅之以少量鼻腔共鸣的混合式共鸣。

播音对喉部控制的要求主要是喉头相对放松、相对稳定;注意结合呼吸控制、口腔控制等综合控制;克服不良的发音习惯及动作。

播音发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声音弹性,即播音时声音形式对于人们变化着的思想感情的适应能力。

我们在有了以上基本控制的理论指导和实际技能之后,在播音用声中要增强自己对声音的控制能力,应表达要求表现出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变化。

以上几个方面共同组成了播音发声学的主要理论构架。

其中,以呼吸控制和口腔控制为最主要、关键的内容。

第一,广播是靠声音传播的,电视是靠声音和某某某象传播的。

广播要求“声情并茂”,“悦耳动听”,电视要求“声画和谐”,“赏心悦目”。

第二,节目是传播的主体,节目内容十分丰富,节目形式色彩纷呈,节目形态不同,节目样式各异,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区别。

如新闻节目,全世界都是庄重地播报,很难进入“即兴口语”的表达范围,于是就产生了“有稿播音”;如谈话节目,全世界都是自如地讲说,很难进入“反复推敲”的表达范围,于是就产生了“无稿播音”。

播音主持专业发声技巧之人声的共鸣作用

播音主持专业发声技巧之人声的共鸣作用

播音主持专业发声技巧之人声的共鸣作用播音主持专业发声技巧之人声的共鸣作用”大家知道,人的声音分为高、中、低三个声区,不同声区使用的共鸣不一样,低音是胸声区,其共鸣以胸腔为主,口腔次之,头腔更次之。

中音是混声区,其共鸣以口咽腔为主,头腔次之,胸腔更次之。

高音属于头声区,它以鼻腔及其周围的"窦"为主要共鸣器官,口咽腔次之,胸腔更次之。

合乎理想的共鸣效果,是声音在通过共鸣腔时,步步得到共鸣的助力,到最后由口腔透出的时候,音量已显着增大,音质也大大改善。

合理的调节方法,是根据音的高低与当时呼气强弱的情形,精密地调节各共鸣腔,配合音量与音色的需要。

声音白声带发出,到从口腔透出,在过程中遇到配合共鸣的地方越多,得到的共鸣的助力就越大,声音就越洪亮动听。

喉腔喉腔是第一个共鸣腔,它的形状对于整个声音质量都有影响。

喉头一定要放松,不能挤压。

挤压喉部,会使声音变窄变横,卡在嗓子眼里,闷塞难听。

必须放松喉部,才能产生良好的共鸣。

咽腔咽腔包括三个部分,喉咽、口咽、鼻咽。

咽腔管子很长,容积很大,是声音的必经之路,对共鸣有重要作用。

咽部的活动还有控制气息的作用。

发音带所发出的音起"基音"共鸣,而且还能利用它做呼气的一种阻力,以控制气息,使声带比较能正常工作。

鼻腔它的共鸣作用,一是由于腔内空气的振动,二是由于骨骼的传导。

鼻腔属于上部共鸣区,对于高音共鸣作用大。

头腔头腔共鸣主要靠鼻腔周围四对"窦",即:较大洞状的额窦,蝶窦和上颌窦,以及像蜂窝状的筛窦。

它们有各自的管道与鼻腔相通,"窦"内充满空气,可以起共鸣作用。

"窦"自然地长在头上,它们自身不能改形状,不会自发产生共鸣,它们的共鸣必须靠外力--加大声波压力,同时口咽腔作相应的变形,才能使声波改道,由原来从口腔通道折射出去,改为(逼导)经由口咽尤其是鼻咽腔导向头腔,引起头腔四对"窦"共振。

播音主持基本功。

播音主持基本功。

播音主持基本功。

一、唤醒嗓子1、温水一杯,滋润嗓子。

2、打开胸廓,转颈搓脸,舒展身心。

3、发气泡音,进入状态。

二、口部操1、打开口腔,活动下颌骨。

(1分钟)2、唇——撅、撇、绕、打嘟噜、打响。

(2分钟)3、舌操——伸、刮、顶、转、弹、舌尖/舌面/舌根打响。

(3分钟)三、气息训练1、吸——口鼻同时、沉——沉到肺底、定——膈腹撑住、呼——稳劲均匀。

(2分钟)2、轻度哼鸣,通过i、a、o体会发前中后的音时对气息的不同感觉和控制要求。

(3分钟)3、数红旗、数葫芦、数枣,正常声音状态下对气息的控制,可配合节奏的变化。

(5分钟)四、口腔训练1、绕口令,准为主——关键、快为辅——手段。

(10分钟)(1)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2)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3)石狮寺有四十四只石狮子,四十四只石狮子吃四十四枝湿紫柿子。

(4)一葫芦酒九两六,一葫芦油六两九。

六两九的油,要换九两六的酒,九两六的酒,不换六两九的油。

(5)东边庙里有个猫,西边树梢有只鸟。

猫鸟天天闹,不知是猫闹树上鸟,还是鸟闹庙里猫。

(6)盆里有个瓢,风吹瓢摆摇,不知是瓢碰盆,还是盆碰瓢。

五、四字词,注意声、韵、调到位,提、打、挺、松的状态。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六、共鸣训练1、口腔,badagapataka山上五株树,架上五壶醋,林中五只鹿,柜中五条裤,伐了山上树,取下架上醋,捉住林中鹿,拿出柜中裤。

2、鼻腔,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3、胸腔,小柳树,满地栽,金花谢,银花开。

七、贯口练习满天星天上看,满天星;地下看,有个坑;坑里看,有盘冰;坑外长着—老松,松上落着一只鹰,松下坐着一老僧,僧前放着—部经,经前点着一盏灯,墙上钉着一根钉,钉上挂着一张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音主持专业知识|播音中的共鸣与发声
来源:清大学习吧播音主持考级
播音中的共鸣什么是共鸣人体有天然的共鸣机构,人的共鸣体有:喉腔、咽腔、鼻腔、胸腔以及头中的"窦"等。

其中喉腔、咽腔(包括喉咽、口咽、鼻咽)和口腔,是属于可调节的共鸣腔,它们没有固定的容积,形状可以在大脑支配下受一些器官的牵动而改变。

声带的振动而引起上述腔体的共振,就是人声的共鸣。

大家知道,人的声音分为高、中、低三个声区,不同声区使用的共鸣不一样,低音是胸声区,其共鸣以胸腔为主,口腔次之,头腔更次之。

中音是混声区,其共鸣以口咽腔为主,头腔次之,胸腔更次之。

高音属于头声区,它以鼻腔及其周围的"窦"为主要共鸣器官,口咽腔次之,胸腔更次之。

共鸣的练习方法喉腔喉腔是第一个共鸣腔,它的形状对于整个声音质量都有影响。

喉头一定要放松,不能挤压。

挤压喉部,会使声音变窄变横,卡在嗓子眼里,闷塞难听。

必须放松喉部,才能产生良好的共鸣。

咽腔咽腔包括三个部分,喉咽、口咽、鼻咽。

咽腔管子很长,容积很大,是声音的必经之路,对共鸣有重要作用。

咽部的活动还有控制气息的作用。

发音带所发出的音起"基音"共鸣,而且还能利用它做呼气的一种阻力,以控制气息,使声带比较能正常工作。

口腔口腔是非常重要的共鸣腔,它的形状、大小、深浅都可以任意调整,因之对共鸣有重要影响。

为了求得良好的共鸣,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注意口腔开度。

要求口腔要打开,开口度太小,闭着嘴讲话,共鸣不可能好。

二是注意口腔形状。

我们说打开口腔,但并不是说开得越大越好,而是要适当,要造成一个良好的口腔形状,英文大写字母U倒放。

鼻腔的共鸣作用,一是由于腔内空气的振动,二是由于骨骼的传导。

鼻腔属于上部共鸣区,对于高音共鸣作用大。

头腔高音主要靠头腔共鸣,头腔共鸣必须靠外力--加大声波压力,同时口咽腔作相应的变形,才能使声波改道,由原来从口腔通道折射出去,改为经由口咽尤其是鼻咽腔导向头腔,引起头腔共振。

胸腔胸腔共鸣是下部共鸣。

振动感觉是沿胸骨上下移动的。

胸腔共鸣可使音量扩大,声音雄浑有力。

低音主要靠胸腔共鸣控制。

合乎理想的共鸣效果,是声音在通过共鸣腔时,步步得到共鸣的助力,到最后由口腔透出的时候,音量已显着增大,音质也大大改善。

合理的调节方法,是根据音的高低与当时呼气强弱的情形,精密地调节各共鸣腔,配合音量与音色的需要。

声音白声带发出,到从口腔透出,在过程中遇到配合共鸣的地方越多,得到的共鸣的助力就越大,声音就越洪亮动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