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接头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改技术
铁路线路接头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改技术

铁路线路接头病害分析及防止整改技术摘要: 铁路线路设备是铁路运送业旳基础设备。
常常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 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 并能延长设备旳使用寿命。
合理养护铁路线路, 及时有效旳分析、防止和整改设备病害, 为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 保证铁路线路质量是保障铁路运送安全旳必要。
钢轨接头是线路最微弱旳环节之一, 接头处线路质量旳好坏不仅影响线路设备质量, 还直接影响列车速度、同步也影响着行车安全。
文章总结了钢轨接头痛害旳形成原因, 阐明了接头痛害旳类型, 从维修养护旳角度阐明了整改措施, 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旳指导意义。
关键字: 钢轨接头;病害原因;整改措施伴随列车提速、重载和行车密度旳不停加大, 对轨下基础设备提出了愈加严峻旳考验, 尤其是对无缝线路钢轨接头破坏旳能力更大。
虽然近几年我国大力铺设无缝线路, 但由于受条件限制, 在许多状况下一般线路仍然存在, 尤其是在既有线上较多。
一般线路旳钢轨存在着大量旳接头病害。
据调查, 对于12...钢轨线路, 几乎1/3旳维修工作在接头处。
接头病害旳产生和发展, 时刻困扰着我们旳线路维修工作。
因此, 搞好钢轨接头养护, 控制接头病害旳发生和发..根治接头病害, 是一项非常重要旳课.。
钢轨接头是线路旳微弱环节之一, 由于钢轨接头旳存在是先天局限性, 当车轮通过钢轨接头时.产生剧烈冲击和振动, 导致低接头、钢轨鞍形磨耗、钢轨伤损、夹.弯曲或断裂、混凝土枕损坏或破裂、道床板结、溜坍、翻浆冒泥等钢轨接头病害旳发生, 其最主线旳原因在于钢轨接头存在轨道构造.旳不持续和轨面旳不平顺, 这就导致轮轨之间产生较大旳附加动.旳作用。
接头对行车旳平稳性影响最大, 更严重旳是接头伤损旳破.直接危及行车旳安全, 因而需要投入大量旳线路维修工作。
因此, 及时发现钢轨接头病害, 摸清其发生旳规律, 分析钢轨接头病害产生旳原因, 并提出整改措施, 这对养护维修工作是极为重要旳.一、钢轨接头病害旳原因钢轨接头是轨道旳微弱环节, 它破坏了线路旳整体性, 加剧了机车车辆与线路互相旳动力作用, 导致轨道部件折损、整体构造几何变形及轨道养护维修工作量旳增多, 是病害集中之处, 也是养路工作重点所在。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

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治摘要:近年来我国铁路正面向快速发展,这也就对铁道线路有了更进一步的需求,对铁道线路的维护作业规范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即要对铁道线路实行及时巡视,以确保铁道线路维持在最佳好的状态,并使机车车辆稳定地安全地行驶。
所以,从铁道运输线路的维护方面采取措施,对运输线路设备状态进行分析、整治病害的预防措施做到实际并且合理,这样使铁道运输线路的状况得以改善,使铁道运输线路经常处于高效的安全运营状况。
本文探究了铁路常见病害,并对其提出了预防整治的措施。
关键词:铁路常见病害;预防整治;中国铁路引言:因为轨道线路经常裸露,并且也由于线路受环境的影响以及机车车辆运行等的动力作用等对铁轨的力的作用,也因此导致了对轨道状态而言其不停地改变。
由于平时开展养护作业的时间不足、养护计划进行的不合理,或者大、小中修的作业不能及时进行,都会造成了轨道线路许多病害的出现。
一、铁路线路常见病害1.线路爬行病害线路爬行是钢轨被损坏的主要因素之一,他不但能够使轨道枕木间距位置偏斜,还能够使其间隙不正、轨缝大小不均等现象产生,对线路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连续多处挤瞎轨道缝,能发生胀轨跑道,拉大轨道缝还会导致夹板固定、钢轨、螺栓连接处的伤损甚至拉断螺栓,线路爬行更容易形成和加剧接头病害。
拉斜轨枕间隙会导致轨距、轨向不良,并且使轨件的道钉和轨枕损坏。
无法保证捣实的质量,并会使空吊板增添,并且还会形成和增加枕底坑洞。
在桥面上带动轨枕,并且还会增加桥面轨枕间的距离,以致带动钢梁并且涉及到支坐和墩台。
2.钢轨接头病害钢轨结合处的病害情况,一般有低接头、溜坍沉陷收缩、道床板结并且冒泥路基翻浆、夹板固定断裂甚至扭曲、混凝土轨枕间距断裂甚至损坏、钢轨发生折断。
钢轨连接处病害问题容易形成的重要因素有,接头处出现轨缝、台阶和折角、连接处遭受很大的冲击力。
线路保护不好,保养修理不善、产品质量较差,都会加大冲击力对钢轨连接的损伤,同时增加了保养修理工作的难度。
线路钢轨低接头病害成因及整治措施

线路钢轨低接头病害成因及整治措施本人从事铁路工作了15年,从一名对铁路知识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养路工,副工长,工长,点检员,在实践当中得出很多经验。
关于接头病害的成因及整治办法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
我作业区全线71公里,由于养护不及时,在运行两年后接头病害逐渐暴露出来。
钢轨接头是轨道结构的薄弱环节。
接头虽然能保证轨道的几何形位不受破坏,但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线路的连续性。
接头常见病害的种类主要有:鞍形磨耗、低接头、接头掉块、夹板弯曲、轨枕破损、翻浆冒泥、暗坑、错牙、支嘴等。
但就其整治的难易程度而言,整治低接头的工作量要远远大于其他接头病害。
对于低接头的整治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养护维修办法,全面的进行分析、整治,这里我建议建立“立体”养护维修模式。
一、低接头成因分析1.与接头结构有关钢轨接头在结构上的不平顺,指的是接头轨缝;车轮压在钢轨的输出端时,邻接钢轨的接受端有抬高趋势,形成台阶;荷载下钢轨接头处的扰曲不是连续曲线,而是折线。
当折角,轨缝,台阶三要因素同时出现,都将产生轮轨冲击,从而增大接头处的附加动力。
使轨面在动态情况下呈波浪形不平顺。
2.基床翻浆冒泥所谓路基基床:是指路基上部受到列车动力作用和水文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一层,其确切的厚度,随路基的构造,运输条件和水文气候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是指从路基面向下1~3m左右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以路基面下0.5m内受动力的影响较为剧烈,再往下,应力衰减较快。
一般从路基面下1.0m处,其动应力约为路基面的三分之一。
《规范》中把路基面向下1.2m范围内作为基床考虑。
基床翻浆冒泥通常表现为:⑴基床翻浆⑵路基面翻浆冒泥,是翻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由于基床翻浆冒泥病害的产生,软塑了路基面,从而显著地降低了路基的承载能力,加速了接头轨面的不平顺,从而导致接头病害特别是低接头的产生。
接头处的基础,一般线路基础指的是路基。
由于基床土质不良,排水不畅及接头处的路基,承受着来至大于非接头处几倍以上的列车冲击力。
关于普速铁路钢轨接头病害的分析与整治措施

关于普速铁路钢轨接头病害的分析与整治措施摘要:普速铁路钢轨接头是线路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在钢轨类型,道床和路基状态下基本相同时,混凝土枕木线路接头比木枕线路接头变化快,混凝土轨枕线路接头病害产生周期短,变化快。
钢轨接头并还是我们在线路养活中的难点。
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街头病害产生的原因、危害、预防,从而提高线路设备强度。
关键词:钢轨接头、病害、整治措施正文:钢轨接头病害的发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钢轨接头存在结构.上的不平顺导致轮轨之间产生较大的附加动力作用。
附加动力作用又加剧了轨道不平顺的发展和接头病害另外由于养护方法不当也会促使接头病害产生和发展。
一、钢轨接头病害的主要型式和分类按接头轨面状态分:低扣接头、磨耗不均匀接头.错牙接头、金属剥离接头、大轨缝。
按接头道床状态分翻浆接头、翻白接头、溜塌接头、硬结接头。
按接头的结构状态分接头夹板下弯.上缘磨蚀夹板螺栓的螺帽扭矩不足扣件螺帽扭矩不足,扣板或轨距挡板不密贴扣件失效等。
1.1结构不平顺。
钢轨接头在结构.上的不平顺指的是接头轨缝车轮压在钢轨的输出端时邻接钢轨的接受端有抬高趋势形成台阶荷载下钢轨接头处的挠曲不是连续曲线而是折线。
当折角、轨缝、台阶三个因素同时出现都将产生轮轨冲击从而增大接头处的附加动力。
1.2附加不平顺。
附加不平顺是在运营过程中形成的以下几种情况都可能弓|起附加不平顺如结构薄弱、轨面不均匀磨耗弹性不足。
1.3动态不平顺。
动态不平顺- -般有两种情况: -种是轨道弹性不均和荷载波动轮轨接触点轨迹呈波浪形不平顺另- -种是线路存在暗坑吊板和道床不均匀的弹性下沉。
二、接头病害的产生原因接头病害是复杂的引起的原因又是有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是钢轨材质不良二是列车动力的作用。
2.1通过对接头受力后实际变形状态的分析产生冲击动力过程有三个因素。
一是轨缝二是台阶(接头处两根钢轨的端部不在同- -水平面上车轮进入接头始端高于驶出端)三是折角(接头下陷而形成)。
线路接头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

线路接头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摘要:铁路运输事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动脉,具有运输量大,安全系数较高的优点,在我国运输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保障铁路运输事业平稳发展,保障铁路运行的安全、高效、合理性就必须对线路做好养护维修工作,而线路病害中接头病害是影响铁路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铁路运输健康发展绊脚石,严重影响列车运行效率及安全,做好线路病害的研究是铁路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而钢轨接头病害是线路轨道结构三大薄弱环节之一,长期困扰铁路线路安全平稳运行,是工务部门维修养护的重点。
本文总结近年来线路中的常发的接头病害的成因与整治经验,为今后的线路整修工作提供经验。
关键词:线路,接头病害,成因,1钢轨接头病害1.1接头病害主要危害当列车经过钢轨接头部分时,巨大的冲击力作用于钢轨,造成接头病害。
所以说钢轨接头是比较容易产生病害的部分。
接头产生病害后,会加速各部件的损坏速度,如果整修不及时,就会造成恶性循环。
在新旧钢轨更换过程中会产生高度差,列车开过不断造成冲击力,长此以往,接头处将会出现螺栓松动,夹板磨损[15]。
在曲线地段,因为某些地段钢轨本身就存在着硬弯,所以也会造成钢轨接头发生问题。
随着铁路不断提速和重载的发展,无缝线路焊接接头病害日益突出,为保证列车的平稳性和舒适度也对接头病害的整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整治接头病害是提高线路设备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
1.2接头病害产生原因1.焊接接头时未达到技术标准,轨面不平顺,道床不稳定,存在焊接接头高低病害,列车通过时猛烈撞击不平顺区域,增加钢轨磨耗造成部件损伤,扣件松动,产生坍砟接头病害。
2.轨道弹性不足。
使列车对接头的冲击力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容易产生低接头。
由于道床翻浆冒泥、板结或碎石道砟材质、级配不良或捣固方法不当,钢筋混凝土轨枕底部被打秃,轨底道砟棱角被磨圆造成了轨道弹性的降低。
3.焊接钢轨材质原因,个别钢轨可能在出厂时,由于种种原因,致使接头淬火强度较其它标准钢轨低。
铁路线路接头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改技术

铁路线路接头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改技术咱先来说说铁路线路接头这回事儿。
你想想,每次坐火车的时候,是不是偶尔会感觉到“咯噔”一下,或者听到那种不太顺畅的声音?这很可能就是铁路线路接头出了问题。
我之前有一次跟着铁路维修师傅去巡检线路,那经历可真是让我印象深刻。
那天阳光特别大,晒得人眼睛都快睁不开。
我们沿着铁路线一步一步地走,仔细查看每一个接头。
当走到一个接头处时,师傅停了下来,皱着眉头说:“你看,这就是典型的病害。
”我凑近一看,发现接头处的钢轨有磨损的痕迹,轨枕也有些松动。
这铁路线路接头的病害啊,种类还真不少。
比如说,钢轨接头的错牙,就像是牙齿没长整齐一样,会让列车通过时产生颠簸。
还有钢轨的低头,就好像是累弯了腰,这会影响列车行驶的平稳性。
再有就是轨缝过大或过小,过大了容易让车轮冲击变大,过小了又会造成钢轨挤压。
那为啥会出现这些病害呢?一个原因是列车的反复冲击。
想象一下,一辆辆沉重的列车不断地经过接头,就像一次次的重拳打击,时间长了,接头能受得了吗?另一个原因是养护不到位。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小毛病就会变成大问题。
那怎么预防和整改这些病害呢?首先,在铺设线路的时候,就得保证接头的质量。
选用质量好的钢轨和配件,安装的时候要精细,不能马虎。
然后,日常的养护工作可太重要了。
要定期检查接头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比如,轨缝不合适了,就得调整;钢轨有磨损了,要及时打磨。
还有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接头的捣固。
就像给土地松土一样,让道床更加密实,给接头提供更好的支撑。
另外,使用一些新型的接头材料和技术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说,有一种特殊的弹性垫板,可以减少列车冲击带来的影响。
总之啊,铁路线路接头的病害可不能小瞧。
只有把预防和整改工作做好了,咱们才能舒舒服服地坐火车,让铁路运输更加安全、平稳。
还记得那次巡检结束后,我坐在回程的车上,心里想着:“希望这些小小的努力,能让铁路变得更好。
” 这不,到现在我都还记着那一个个有问题的接头,也更明白了预防和整改工作的重要性。
铁路线路接头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改技术

铁路线路接头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改技术摘要:铁路线路设备是铁路运输业的基础设备。
经常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合理养护铁路线路,及时有效的分析、预防和整治设备病害,为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确保铁路线路质量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必要。
钢轨接头是线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接头处线路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线路设备质量,还直接影响列车速度、同时也影响着行车安全。
据统计,在普通线路养护维修中,用于维修接头的费用约占40%,因此线路接头的养护成为线路养护维修的关键部位,但在养护维修线路接头过程中因接头构造及养护维修方法不当等因素,经常会出现线路低接头病害,给养护维修带来很大难度。
关键字:铁路线路接头病害分析、防御、整改一、钢轨接头病害钢轨接头是线路的薄弱环节,混凝土轨枕线路更为严重。
机车车辆的轮对通过接头时,因其不平顺而产生剧烈振动,加速线路状态的变化,以致形成接头病害。
接头病害产生后,又进一步加剧机车车辆轮对对线路的破坏作用,互为因果,使病害发展变化加速,养路工区几乎无法应付。
二、钢轨接头病害的主要型式1、钢轨端部的马鞍型磨耗。
磨耗深度一般为0.8mm~1.5mm,长度一般为200~300mm,在铺设混凝土轨枕地段比较明显,而且发展也较快。
2、低接头。
这种病害一般发生在捣固不良地段,尤以曲线下股比较多见。
3、钢轨破损。
主要是轨顶面剥落、掉块和螺栓孔裂纹。
这种病害多数发生在淬火分界处和轨端,以曲线上股多见。
4、夹板弯曲或折断。
主要是顶部中央的细小裂纹,以后逐渐扩大。
5、混凝土轨枕损坏破裂,主要发生在轨下断面。
6、道床板结、溜塌沉陷、翻浆冒泥。
前者主要发生在铺设混凝土轨枕并有马鞍型磨耗的地段。
三、钢轨接头病害的原因钢轨接头病害是复杂的,产生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钢轨材质不良,断面及接头部分淬火工艺不良等;二是列车动力的作用。
通过对接头受力后实际变形状态的分析,产生冲击动力过程有三个因素:(1)轨缝;(2)台阶(接头处两根钢轨的端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车轮进入接头始端高于驶出端);(3)折角(接头下陷而形成)。
论文浅谈钢轨接头病害的预防和整治

论文浅谈钢轨接头病害的预防和整治浅谈钢轨接头病害的预防和整治摘要:钢轨接头是轨道结构的三大薄弱环节〔曲线、道岔、接头〕之一,特别是最近几年来随着铁路运输向高速重载的开展,钢轨接头病害越来越突出。
为了有效地减少钢轨接头病害,确保行车平安,我们在养护维修工作中必须加强接头养护。
普通线路车间接头病害的形成原因,针对不同的病害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整治方法,以到达列车的平安、平稳不间断运行以及提高钢轨的使用寿命和减少工区的养护。
关键词:钢轨接头病害原因预防整治钢轨接头是线路的薄弱环节,混凝土轨枕线路接头比木枕线路接头变化快。
机车车辆的轮对通过接头时,因其原因不平顺而产生剧烈震动,加速线路状态的变化,以致形成接头病害。
接头病害产生之后,又进一步加剧机车车辆轮对对线路的破坏作用,互为因果,使病害开展加速,养路工区很难应对,如不从根本上整治病害,接头就很难维持正常工作状态,影响铁路运营。
一、常见接头病害钢轨接头病害的主要形式有:1、钢轨端部的马鞍型磨耗。
磨耗深度一般为0.8mm-1.5mm,长度一般为200-300mm。
在铺设混凝土轨枕地段比拟明显,而且开展也较快。
2、低接头。
这种病害一般发生在捣固不良地段,尤其曲线下股比拟多见。
3、钢轨破损。
主要是淬火区轨顶面剥落、掉块和螺纹孔裂纹。
这种病害多数发生在淬火分界和顶端,以曲线上股多见。
4、混凝土轨枕损坏破裂,主要发生在轨下断面。
5、夹板弯曲或折断。
主要是顶部中央出现的细小裂纹,以后逐渐扩大。
6、道床板结、坍塌沉陷、翻浆冒泥。
二、接头病害的产生原因接头病害是复杂的,引起的原因又是有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钢轨材质不良,二是列车动力的作用。
通过对接头受力后实际状态的分析,产生冲击力过程有三个因素:①大轨缝;②上下错牙;③低接头。
当车头通过接头的轨缝时,这三种因素同时出现,并形成剧烈的冲击和振动,尤其是接头下沉,上下错牙及轨缝拉大后,冲击振动力更大。
在车轮巨大冲击力的反复作用下,引起钢轨接头变形的开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在冲击力的作用下,钢轨端部顶面上受到较大压力,产生朔性变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线路接头病害分析及预防整改技术摘要:铁路线路设备是铁路运输业的基础设备。
经常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合理养护铁路线路,及时有效的分析、预防和整治设备病害,为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确保铁路线路质量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必要。
钢轨接头是线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接头处线路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线路设备质量,还直接影响列车速度、同时也影响着行车安全。
文章总结了钢轨接头痛害的形成原因,阐明了接头痛害的类型,从维修养护的角度说明了整治措施,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钢轨接头;病害原因;整治措施随着列车提速、重载和行车密度的不断加大,对轨下基础设备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对无缝线路钢轨接头破坏的能力更大。
虽然近几年我国大力铺设无缝线路,但由于受条件限制,在许多情况下普通线路仍然存在,特别是在既有线上较多。
普通线路的钢轨存在着大量的接头病害。
据调查,对于12. 5 m 钢轨线路,几乎1/3的维修工作在接头处。
接头病害的产生和发展,时刻困扰着我们的线路维修工作。
因此,搞好钢轨接头养护,控制接头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根治接头病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钢轨接头是线路的薄弱环节之一,由于钢轨接头的存在是先天不足,当车轮通过钢轨接头时,产生剧烈冲击和振动,造成低接头、钢轨鞍形磨耗、钢轨伤损、夹板弯曲或断裂、混凝土枕损坏或破裂、道床板结、溜坍、翻浆冒泥等钢轨接头病害的发生,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钢轨接头存在轨道结构上的不连续和轨面的不平顺,这就导致轮轨之间产生较大的附加动力的作用。
接头对行车的平稳性影响最大,更严重的是接头伤损的破坏直接危及行车的安全,因而需要投入大量的线路维修工作。
因此,及时发现钢轨接头病害,摸清其发生的规律,分析钢轨接头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整治措施,这对养护维修工作是极为重要的。
一、钢轨接头病害的原因钢轨接头是轨道的薄弱环节,它破坏了线路的整体性,加剧了机车车辆与线路相互的动力作用,造成轨道部件折损、整体结构几何变形及轨道养护维修工作量的增多,是病害集中之处,也是养路工作重点所在。
产生钢轨接头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接头本身的结构破坏了钢轨的整体性,列车通过时引起较大的冲击动力从而导致线路病害的发生。
1、钢轨接头受力较大。
钢轨接头受到较大的破坏力这是由它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接头破坏了钢轨的整体性,使列车通过时产生较其他部分更大的挠度。
这种情况犹如线路上出现一段很短的轨道不平顺,引起较大的冲击力。
轨道结构的不连续性是钢轨接头的轨缝与钢轨整体相比,夹板的强度、刚度的不足所造成的钢轨接头结构上的薄弱,破坏了轨条在纵向的连续性。
钢轨接头结构上的不平顺性主要表现在接头轨缝。
车轮压低钢轨的送轮端时,钢轨的迎轮端有抬高趋势,形成台阶。
荷载作用下钢轨接头处的挠曲不是连续曲线,而是折线。
轨缝、台阶、折角同时将产生轮轨冲击,从而增大接头处的附加动力。
钢轨接头结构上的不平顺主要是接头轨缝,轨缝愈大,台阶愈大,折角愈大,轮轨间的冲击愈大。
轨面在接头区的不均匀磨耗是轨面不平顺的另一种形式。
钢轨接头在结构上的不连续和轨面不平顺是接头病害的主要原因。
2、线路维修养护不良。
作用于接头上的较大破坏力,导致线路病害的发生,增加养护维修工作的困难。
钢轨接头夹板的强度、刚度的不足会造成钢轨接头结构薄弱,而接头养护维修工作中,接头螺栓扭矩不足、接头轨枕扣件不密靠等因素,加大了轨道结构的不连续性。
维修养护不当或质量不好,更增加冲击动力对接头的破坏作用。
由此造成接头破坏力增加和接头病害扩大的恶性循环。
因此,接头维修养护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接头强度、刚度,减少冲击动力,防止接头破坏而引起接头冲击动力加大。
接头冲击动力加大的过程主要有三个因素:轨缝、台阶和折角。
由于这种结构不平顺的存在,车轮从一根钢轨转到另一根钢轨时,出现瞬时的悬空,产生碰撞现象,轨缝越大,冲击振动越大,从而增大接头处的附加动力。
因此,车轮通过接头时所产生的冲击动力过程,与车轮通过一段很短的轨道不平顺所引起的冲击力过程是一致的。
由于接头破坏了钢轨的整体性,我们可以把接头看成是线路上先天性的不平顺。
这种不平顺是潜在的,只是在车轮通过时才出现,车轮通过以后便不存在了。
即使是良好的接头,这种不平顺也是存在的。
3、钢轨低接头的原因造成钢轨低接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低接头会造成轨面不平顺,车轮通过轨面时产生巨大的冲击力,直接危及着行车安全。
通过对集通段接头养护工作的实践总结来看,造成钢轨低接头大致有8个方面原因:3.1钢轨接头错牙:钢轨接头处高低错牙,主要是接头两端捣固强度不均匀或接头两轨枕 (特别是木枕)的材质不一造成的,其次还存在着钢轨本身缺陷,如钢轨高度误差,材质软硬差别等原因也会形成接头轨面不平顺,久而久之使钢轨两端垂直磨耗不均匀。
3.2接头轨枕失效,抗压能力减弱,接头两端轨枕失效,大大降低了轨道抗压能力。
3.3夹板有上下弯,过车时接头上下摆动,由于接头养护不当,造成夹板弯.3.4轨缝过大,轨面高低不平,轨缝过大增加了车轮对接头撞击力,容易损伤钢轨及连接零件,久而久之形成低接头。
3.5接头出现钢轨破损,压溃和马鞍形病害增大了列车冲击。
3.6由于列车的不断冲击,会引起螺栓松弛、接头松动。
其结果使接头不能作为一个整体来受力,个别零件可能因负荷过重而损坏。
同时会增加夹板和轨端的磨耗,形成接头不平顺,使低接头加剧。
3.7接头范围内道床脏污,影响正常排水,引起翻浆冒泥、道床板结、失掉 3.8接头捣固不实,有空吊板。
捣固时里外口作业人员捣固力量不一,造成接头软硬形成空吊或未按规定排镐、捣镐镐数不够,造成捣固不实。
4、钢轨接头病害的主要型式4.1钢轨端部的马鞍型磨耗。
磨耗深度一般为0.8mm~1.5mm,长度一般为200~300mm,在铺设混凝土轨枕地段比较明显,而且发展也较快。
4.2低接头。
这种病害一般发生在捣固不良地段,尤以曲线下股比较多见。
4.3钢轨破损。
主要是轨顶面剥落、掉块和螺栓孔裂纹。
这种病害多数发生在淬火分界处和轨端,以曲线上股多见。
4.4夹板弯曲或折断。
主要是顶部中央的细小裂纹,以后逐渐扩大。
4.5混凝土轨枕损坏破裂,主要发生在轨下断面。
4.6道床板结、溜塌沉陷、翻浆冒泥。
前者主要发生在铺设混凝土轨枕并有马鞍型磨耗的地段。
二、钢轨接头病害的整治措施根据接头的构造特点,从提高接头的整体性和平顺性入手,采取综合整治的措施。
钢轨接头的养护及病害整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轨缝及接头零部件的养护钢轨接头存在轨缝是接头病害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限定并控制轨缝是线路接头维修养护的重要内容,一旦出现大轨缝和连续瞎缝时,要及时进行调整使轨缝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定期对螺栓进行检查和复紧,保持接头螺栓扭矩力在规定范围内;夹板和接头螺栓涂油,以缓减列车的冲击破坏作用;作好轨枕、扣件和加强道床的养护。
接头轨端顶面应进行倒棱,一旦出现顶端肥边,要及时进行打磨处理,以防顶死引起揭盖掉块。
2 、合理起道捣固作业。
由于钢轨接头在列车反复冲击荷载作用下,接头处道床应力和振动加速度远远高于非接头部位,残余变形积累加剧:为了提高抵抗冲击的能力,接头道床应有良好的捣固质量。
2.1加强捣固作业。
捣固前要先拧紧接头夹板螺栓和轨枕扣件螺栓,以加强接头的整体性和防止捣固后有空吊板;打撬塞时,应打在靠接头的两根轨枕的枕头一侧,以防止扭断轨枕和来车时压伤轨枕、钢轨和夹板;轨底捣固必须加强,机械捣固应增加轨底部位的捣固时间;捣固顺序以小腰向接头捣固,促使道碴向接头挤紧,既能防止低接头,又能消除高小腰或小腰空吊板。
2.2 起道作业。
接头起道应该将轨面抬平,然后进行捣固,切忌抬高接头,形成鼓包,造成人为的轨道不平顺,加大列车冲击力。
2.3 夯拍道床作业。
列车运行时,使枕底道碴挤压、振动,并向轨枕盒和轨枕头挤出,为了提高接头线路的稳定性和保持轨底捣固的效果,应对接头轨枕盒和轨枕头的道床夯实。
3 、整治接头部位的道床混凝土枕线路道床病害主要是道床不清洁引起的板结和翻浆冒泥,钢轨接头部位比非钢轨接头更为严重。
钢轨接头道床板结和翻浆冒泥出现以后,不仅承载能力显著降低,而且线路刚度大为提高,不能吸收轨道的振动,减振、隔振性能降低,线路的残余变形及各种病害发展加剧。
整治钢轨接头道床病害,恢复道床弹性,主要有以下措施:清筛道床,更换磨圆道碴等。
4、整修轨面轨端不均匀磨耗和掉块、擦伤是钢轨接头在运输中引起机车车辆的巨大附加冲击,使线路变形加剧,轨枕发生裂纹,扣件损坏,道床板结,不仅缩短了轨道各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对增大接头的维修养护工作量也有直接关系。
必须及时对接头轨面进行修理、打磨和焊补。
使用钢轨打磨机对鞍形接头进行打磨,是消灭接头不平顺的有效办法。
使用碗形砂轮研磨时,先研磨中部到要求深度,再向两端侧研磨,最后整修圆弧。
使用平形砂轮研磨时,可从一侧向另一侧来回进行研磨。
研磨后轨面高度相当于小腰部位的钢轨高度。
用 1 m直尺检查,要求达到平整、均匀。
5 、改善轨下垫层弹性轨下垫层弹性经多年运输,橡胶垫板会逐步硬化,特别是接头部位的垫板在强大冲击力的作用下,弹性逐步减少。
应及时更换接头区4根轨枕的垫板,以恢复轨道结构的良好弹性。
6、加强接头捣固,保持道床饱满并加以夯实及时更换接头处的失效轨枕,接头处相邻的两根轨枕应同时更换,以保持支承条件一致。
7、及时清筛接头范围内的道床,更换接头处的道碴,以免造成板结,失去弹性,或引起翻浆冒泥,造成显著的不平顺。
8、及时消灭轨头高低、左右错牙,可采用液压直轨器矫直接头小硬弯,上紧接头螺栓,达到规定扭力矩力,保持接头坚固。
对于接头错牙,在日常维修养护、单根抽换钢轨或成段更换再用轨时要特别引起重视,使其上下、左右均不得超过0.5mm,保持接头处的方向顺直,轨距均匀可采用起、改、弯的方法整治,坚持每月在定期拨道中,首先要拨好接头、小腰,拨不好则用改的方法既改轨距,兼顾方向,属硬弯则拆开接头用弯轨器矫直。
9、用上弯夹板整治低接头或枕底下垫胶垫整治低接头。
上弯夹板的上弯量以2~4mm为宜。
当换上弯夹板后,接头处2~6根轨枕范围内轨面抬高,容易出现空吊板及螺栓松动,因此应加强捣固,拧紧螺栓。
利用特制的枕底大胶垫整治低接头,效果显著。
翻浆冒泥接头先要进行清筛,枕底稳定后方可垫入。
特制大胶垫垫入一年后必须撤出,重新捣固好。
10、拧紧轨枕扣件,更换失效轨底大胶垫,整修木枕轨底坡,使之保持 1:40的轨底坡。
11、根据支嘴程度,适当增加外股道床宽度,并分层次夯拍道床,增加道床阻力。
调换支嘴处里外口夹板,利用夹板的反弯控制接头支嘴,同时拨道作业中,对支嘴接头只能压不能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