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受体及其药物

合集下载

阿片受体及其药物

阿片受体及其药物

舒芬太尼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降低体循环压力、心肌耗氧量、心率和心脏指数
具有直接扩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舒芬太尼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静脉注射可导致胸壁僵直,抑制呼吸并增大气道阻 力 对呼吸功能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最初呼吸频率减 慢继之意识控制呼吸消失最后呼吸停止
抑制呼吸的时间较镇痛作用时间短,发生再吗啡化 作用的可能性小
术后镇痛有效剂量 0.05~ 0.15μg/kg.min 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发生率高达 29% 需严密监测呼吸 所以用于PCA有待进一步研究
舒芬太尼的药效动力学
对阿片受体的作用:为强μ 受体激动剂
镇痛作用:强度为芬太尼的10倍
起效时间:1~3 vs 7~8 min
镇痛持续时间:是芬太尼的2倍,治疗指数 (LD50/ED50)25000为芬太尼的8倍
地佐辛作用机制
地佐辛主要通过激动κ、μ受体,对μ受体部分激动 剂特点,产生镇痛作用,镇痛效果较强,在人体内 吸收、分布迅速,表观分布容积大、半衰期长、清 除慢,所以地佐辛镇痛起效快、镇痛时间久;使呼 吸抑制和成瘾的发生率降低,且地佐辛对δ阿片受 体活性极弱,不产生烦躁焦虑感。
κ 受体激动拮抗剂与μ 受体激动剂联合用药有助 于减少单用后者的不良反应,增强疗效 地佐辛+芬太尼 地佐辛+舒芬太尼 可以与选择性COX-2抑制剂或非选择性NSAIDs联合 使用,增强止痛作用,减少不良反应
地佐辛主要优点
在临床剂量,地佐辛与吗啡等效,或者要略强于吗 啡 地佐辛呼吸抑制较轻,呼吸抑制有封顶效应。 地佐辛对血压、心功能影响小。 不良反应少,恶心呕吐,精神异常,过度镇静,便 秘发生率很低。
药物依赖性低。
地佐辛注意事项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麻醉药理学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麻醉药理学
• 用于缓解中、重度疼痛,如各种术后疼痛、烧伤痛、 癌性疼痛、肢体痛、心绞痛等。
• 戒毒的维持治疗手段。 • 用于辅助麻醉和戒毒。
4、不良反应
•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恶心、呕吐、出汗和眩晕。可见 口干、便秘、瞳孔缩小、心率减慢和低血压。
• 呼吸抑制出现时间晚,在给药后约3小时发生,持续时间 长,但程度比吗啡轻,并不随剂量增加而加重。大剂量纳 洛酮(10mg)才能逆转其呼吸抑制作用。
• 久用可产生依赖性,戒断症状于停药后30小时以上才出现, 持续15日以上,程度比吗啡轻。
三、布托吗啡
1、体内过程
• 该药作用类似喷他佐辛。 • 口服可吸收,首过消除明显,生物利用度低。肌肉注射
吸收迅速而完全,10min即可起效,30min达高峰,维持 3—4h。 • 主要经肝脏代谢,大部分随胆汁排出。
5、禁忌症
• 心肌梗死患者不宜应用 。
四、纳布啡
又名,纳丁啡,化学结构与羟基吗啡酮相似,其对k受体的 激动作用弱于纳布啡诺,对u受体的阻断作用比纳布啡诺强。
1、体内过程
• 仅作注射给药,po、im注射15min出现作用,30min达高峰, 维持3—6h。Iv注射2—3min出现作用。
• 大部分肝脏代谢, 一部分胆汁排出,另一部分以原形从尿 排出。
部有在炎症时,不得作硬膜外或蛛网膜下隙给药,成断时由 此给药也并不能使症状改善。
6、慎用药
• 哮喘急性发作、慢性尤其是病理性呼吸功能不全 • 心律失常、心动过缓; • 惊厥或有惊厥史的患者; • 精神失常有自杀意图时; • 脑外伤颅内压高或颅内病变,可使呼吸抑制或颅内压升高
更严重,给药后瞳孔缩小,对光反射不明,可因而延误确 诊; • 肝肾功能不全,颅内压增高慎用。 • 甲状腺功能低下; • 小儿、老年和恶病质等患者; • 对吗啡有耐受性的人,使用本品能减弱吗啡的镇痛作用, 并可促使成瘾者产生成断症状。

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

吗啡 哌替啶 芬太尼 舒芬太尼 阿芬太尼 瑞芬太尼
iv/im等效 po等效剂量 达峰时间 剂量(mg) (mg) (min)
10
30
30~60
75
300
5~7
0.1

3~5
0.01~0.02 -
3~5
1

1.5~2
0.04

1.5~2
持续时间 (h) 3~4 2~3 0.5~1 0.5~1 0.2~0.3 0.1~0.2
肾脏companyname各个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吗啡水溶性肺首过效应较小离子化程度高8090进出血脑屏障缓慢起效缓慢2040和血浆白蛋白结合肝脏内生物转化肾脏消除morphine3glucuronidem3g90?无镇痛作用甚至有吗啡拮抗作用?可以解释吗啡的个体差异和吗啡抵抗morphine6glucuronidem6g10?激动受体的效能强于吗啡?体内积聚可产生并发症尤其在肾功能不全时companyname各个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哌替啶脂溶性高于吗啡静注后肺摄取约65离子化程度高90蛋白结合率较高70结合于血浆中的酸性糖蛋白在肝脏内生物转化肾脏消除产物去甲哌替啶normeperidine?镇痛作用约为哌替啶的12?毒性作用抽搐约为哌替啶的?半衰期长于哌替啶companyname各个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芬太尼高度脂溶性肺脏首过摄取7580与血浆蛋白结合且很大一部分40被红细胞摄取在肝脏生物转化经脱羟作用和羟化代谢代谢产物为去甲芬太尼companyname各个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阿芬太尼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0在生理ph下90以非离子化形式存在因此快速透过血脑屏障起效快肝脏生物转化氧化脱羟基脱甲基芳香环羟基化代谢产物为葡萄糖醛酸产物代谢产物几乎没有阿片活性药物代谢酶的活性有显著的个体差异companyname生理ph下舒芬太尼pka与吗啡相似80只有小部分20以非游离形式存在舒芬太尼脂溶性为芬太尼的2倍肺脏对舒芬太尼的摄取与芬太尼相似与血浆蛋白高度结合93代谢途径与阿芬太尼相似各个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舒芬太尼companyname高脂溶性起效快与血浆酸性糖蛋白高效结合生物转化及消除血和组织中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产物的效力为瑞芬的00010003倍经肾脏消除肝肾功能不全对其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各个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瑞芬太尼companyname19可编辑companynameivim等效剂量mgpo等效剂量mg达峰时间min持续时间吗啡1030306075300芬太尼01舒芬太尼001002051254阿芬太尼152020315瑞芬太尼00415201029mincompanyname在一个药物输注达到稳态时在不同输注时间后停止给药药物浓度降低50所需要的时间

治疗疼痛的药物——阿片受体拮抗剂

治疗疼痛的药物——阿片受体拮抗剂

阿片受体拮抗剂阿片受体拮抗剂本身对阿片受体并无激动效应,但对四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对K受体、8受体和。

受体也有一定的亲和力,可移除与这些受体结合的阿片类镇痛药物,从而产生拮抗效应。

目前的研究表明,阿片受体不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而且广泛存在于外周神经等部位。

一般的阿片受体拮抗剂全身应用对中枢和外周阿片受体均有作用,在拮抗阿片药物外周作用的同时,也减弱了中枢镇痛作用,主要包括纳洛酮、纳曲酮和纳美芬;而新型的外周阿片受体拮抗剂仅与外周阿片受体结合,与中枢阿片受体几乎不结合,可以拮抗阿片药物的外周作用,但不减弱阿片药物的中枢镇痛效应,主要包括甲基纳曲酮和Alvimopan。

一、纳洛酮(naloxone)纳洛酮又名N-烯丙去甲羟基吗啡酮(N-allyl-noroxymorphone)。

结构式为:H0分子式:C19H21NO4分子量:327.21纳洛酮拮抗阿片类药物的强度是烯丙吗啡的30倍,对中枢和外周阿片受体均有效,不仅可拮抗吗啡等纯阿片受体激动药,而且可拮抗喷他佐辛等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但对丁丙诺啡的拮抗作用稍弱。

纳洛酮的亲脂性很强,约为吗啡的30倍,易于透过血-脑脊液屏障。

静脉注射后脑内药物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4.6倍,而吗啡脑内浓度仅为血浆浓度的1/10。

纳洛酮的分布容积为1.81 L/kg,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6%,主要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随尿排出,清除率14〜30 ml/(kg-min)。

消除半衰期30〜78分钟。

由于在脑内的浓度下降迅速,故药效维持时间短。

静脉注射后2〜3分钟即可产生最大效应,作用持续时间约45分钟;肌内注射后10分钟产生最大效应,作用持续时间约2.5〜3小时。

纳洛酮主要应用于主要用于:①拮抗阿片药物急性中毒的呼吸抑制;②全麻的手术结束后,用以拮抗阿片药物的残余作用;③娩出的新生儿因受其母体中阿片药物影响而致呼吸抑制,可用纳洛酮拮抗;④纳洛酮可激发阿片药物成瘾者的戒断症状,具有诊断价值。

阿片类药物及解酒药

阿片类药物及解酒药

什么是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主要是罂粟中提取的生物碱及体内外的衍生物,可与中枢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从而缓解疼痛。

包括阿片受体激动药、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及阿片受体阻断药。

1、阿片受体激动药
临床常用的药物有吗啡、可待因、哌替啶、芬太尼等。

其中,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痛、镇静、抑制呼吸、镇咳等作用,还对免疫系统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而在临床主要可用于镇痛、止泻及心源性哮喘。

而可待因在阿片中含量较低,镇痛作用是吗啡的1/12~1/10,一般可用于中等程度疼痛,但无明显镇静作用。

2、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一般包括喷他佐辛、布托啡诺、丁丙诺啡等,也都具有镇痛、呼吸抑制等作用,但相较于吗啡,成瘾性及依赖性相对较小。

3、阿片受体阻断药
主要包括纳洛酮、纳曲酮,其作用相似,但本身无明显药理活性。

而纳曲酮拮抗吗啡的强度是纳洛酮的2倍,主要可用于治疗对阿片类药物及海洛因等毒品产生依赖性的患者,也可用于治疗酒精依赖。

建议患者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片类药物,避免擅自用药或擅自更改药物剂量。

阿片类镇痛药及其拮抗剂

阿片类镇痛药及其拮抗剂

吗啡
药理作用
心血管系统
➢ 扩张阻力血管及容量血管 机制:促进组胺释放;作用于孤束核阿片受体, 使中枢交感张力降低 ❖治疗剂量对心率、心律、心肌收缩力无影响 ❖大剂量可致心率减慢、体位性低血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四、几种常用阿片类镇痛药
吗啡
药理作用
消化系统
➢ 止泻、便秘
❖明显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张力,抑制推进性蠕动
❖ 禁忌症同吗啡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四、几种常用阿片类镇痛药
体内过程
芬太尼
➢ 1.脂溶性高,易通过血脑屏障,然后进行再分布 (尤其肌肉、脂肪组织)
➢ 2.注药20~90min后,出现“第二较低峰值”,与 药物从周边室转移到血浆有关——由胃壁、肺释放 入循环中
➢ 3.单次注射作用时间短暂(再分布),但消除半衰 期较长4.2h
➢ 内脏绞痛,需加用解痉药(阿托品) ➢ 用于晚期癌痛(三级止痛原则) ➢ 椎管内镇痛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四、几种常用阿片类镇痛药
吗啡
临床应用
2. 心源性哮喘
❖ 左心衰竭引起急性肺水肿,可在强心苷、氨茶 碱及吸氧的同时,静注吗啡 ,减轻呼吸困难, 促进肺水肿消失
❖ 机制:
❖ 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 ❖ 镇静作用,消除恐惧不安 ❖ 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缓解呼吸困难
吗啡
药理作用
其他作用
➢ 组胺释放,皮肤血管扩张
➢ 血糖升高:兴奋交感神经,肾上腺素释放,肝糖
原分解
➢ 体温下降:体温调节中枢受抑制,外周血管扩张, 散热增加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四、几种常用阿片类镇痛药
吗啡
临床应用
1. 镇痛:对各种疼痛均有效

阿片受体及其药物课件

阿片受体及其药物课件

阿片受体及其药物
23
κ受体激动拮抗剂与μ受体激动剂联合用药有助于 减少单用后者的不良反应,增强疗效
脊髓镇痛 呼吸抑制 缩瞳
阿片受体及其药物
4
吗啡,哌替啶, 芬太尼类,羟 考酮
喷他佐辛, 布托啡诺, 地佐辛
? (内源性脑啡
肽)
二、阿片受体激活的镇痛机制
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传递神经纤维/突触前膜、感 受器表面阿片受体
(1)阿片类物质激活相应的受体, 通过藕联的G蛋白信 息传递,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和钙通道的活性,激活 钾通道,产生:
6
三、阿片受体药物分类
阿片受体激动药
激动受体 吗啡、哌替啶、芬太尼族
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
激动受体,也可激动受体,对受体有不同程度的 拮抗
喷他佐辛、布托菲诺、地佐辛
阿片受体拮抗药
拮抗受体,对、 也有拮抗作用 纳洛酮
阿片受体及其药物
7
时量相关半衰期(CSHT)
在一个药物输注达到稳态时,在不同输注时间后停 止给药,药物浓度降低50%所需要的时间。
呼吸抑制待进一步研究
阿片受体及其药物
16
舒芬太尼的药效动力学
对阿片受体的作用:为强μ受体激动剂 镇痛作用:强度为芬太尼的10倍 起效时间:1~3 vs 7~8 min 镇痛持续时间:是芬太尼的2倍,治疗指数 (LD50/ED50)25000为芬太尼的8倍 排泄半衰期:160 vs 240 min
抑制呼吸的时间较镇痛作用时间短,发生再吗啡化 作用的可能性小
阿片受体及其药物
21
地佐辛
是新合成的、结构类似于喷他佐辛的阿片受体部分 激动剂,其镇痛作用强于喷他佐辛
对κ受体产生激动作用,对μ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 可激动κ受体和部分激动μ受体,单独用药时,

阿片受体拮抗药

阿片受体拮抗药

阿片受体拮抗药阿片受体拮抗药本身对阿片受体并无激动效应,但对μ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对κ受体和δ受体也有一定的亲和力,可移除与这些受体结合的麻醉性镇痛药,从而产生拮抗效应。

当前临床上应用的阿片受体拮抗药,主要是纳洛酮,其次是纳曲酮和最近合成的纳美芬。

一、纳洛酮纳洛酮(naloxone)又名N-烯丙去甲羟基吗啡酮(N-allyl-noroxymorphone),与羟基吗啡酮的关系恰如烯丙吗啡和吗啡的关系。

纳洛酮拮抗麻醉性镇痛药的强度是烯丙吗啡的30倍,不仅可拮抗吗啡等纯粹的阿片受体激动药,而且可拮抗喷他佐辛等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但对丁丙诺啡的拮抗作用较弱。

静脉注射后2~3min即可产生最大效应,作用持续时间约45min;肌内注射后10min产生最大效应,作用持续时间约2.5~3h。

此药的亲脂性很强,约为吗啡的30倍,易于透过血-脑脊液屏障。

静脉注射后脑内药物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4.6倍,而吗啡脑内浓度仅为血浆浓度的1/10。

因此纳洛酮起效迅速,拮抗作用强。

此药的分布容积为1.81L/kg,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6%。

主要在肝内经生物转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随尿排出,清除率14~30ml/(kg·min),消除半衰期30~78min。

由于在脑内的浓度下降迅速,故药效维持时间短。

纳洛酮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阿片受体拮抗药,主要用于:①拮抗麻醉性镇痛药急性中毒的呼吸抑制;②在应用麻醉性镇痛药实施复合全麻的手术结束后,用以拮抗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③娩出的新生儿因受其母体中麻醉性镇痛药影响而致呼吸抑制,可用此药拮抗;④对疑为麻醉性镇痛药成瘾者,用此药可激发戒断症状,有诊断价值。

由于此药的作用持续时间短暂,用于解救麻醉性镇痛药急性中毒时,单次剂量拮抗虽能使自主呼吸恢复,一旦作用消失,可再度陷入昏睡和呼吸抑制。

为了维持药效,可先静脉注射0.3~0.4mg,15min 后再肌内注射0.6mg,或继之以静脉输注5μg/(kg·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上镇痛、镇静
呼吸抑制,较少胃肠蠕 动,恶心呕吐,心率减 慢,药物依赖性
kappa κ1,
κ (
)
κ2, κ3
脑 脊髓 周围:
脊髓镇痛、镇静 轻度呼吸抑制 致幻作用 利尿
delta δ1, 脑
δ ( ) δ2
脊髓镇痛 呼吸抑制 缩瞳
.
吗啡,哌替啶, 芬太尼类,羟 考酮
喷他佐辛, 布托啡诺, 地佐辛
阿片受体及其药物
.
一、阿片受体及功能特点
阿片受体因其分布广泛、功能多样、而且不同阿片 受体间在功能上相互作用有关,药理学作用非常复 杂
阿片受体主要有κ、μ、 三型 药理学迹象表明每种阿片受体存在亚型, • 1、2、3? • 1 、 2 ? • 1、2
.
阿片受体激动与效应关系
效应
脊髓以上水平 镇痛 呼吸抑制 缩瞳 止咳 镇静(欣快) 胃肠活动(抑制) 免疫抑制
喷他佐辛、布托菲诺、地佐辛
阿片受体拮抗药
拮抗受体,对、 也有拮抗作用 纳洛酮
.
时量相关半衰期(CSHT)
在一个药物输注达到稳态时,在不同输注时间后停 止给药,药物浓度降低50%所需要的时间。
.
适合持续静脉输注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不适合持续静脉输注
芬太尼 吗啡
.
理想的阿片类药物
起效快 药效强,量效关系明显 作用消失快,无蓄积作用 代谢不依赖于肝肾功能,代谢产物无副作用 副作用低,药物依赖的可能性小 性价比高 使用方便
秘发生率很低。 药物依赖性低。
.
地佐辛注意事项
与喷他佐辛一样,由于激动受体,提高血浆去甲 肾上腺素的水平,对心血管产生兴奋作用
脊髓水平镇 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μ
δ
κ
+*
+
+
+
-
±
+
+
+
+
-
-
+
+
+
(焦虑,烦燥不安)
+
-
±
+
-
-
+
+*
+*
外周
+
±
±
注:+ 有作用,-无作用;± 可疑;* 主要部位
.
阿片受体亚型与效应
受体 亚型 分布位置
功能
代表药物
mu
μ1
μ ( ) μ2
脑:导水管周围灰 质,内侧丘脑,杏仁 核
脊髓:脊髓胶质区
周围:
μ1: μ2:
? (内源性脑啡
肽)
二、阿片受体激活的镇痛机制
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传递神经纤维/突触前膜、感 受器表面阿片受体
(1)阿片类物质激活相应的受体, 通过藕联的G蛋白信 息传递,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和钙通道的活性,激活 钾通道,产生:
• 降低神经元的反应性, 从而产生镇痛效应 • 抑制伤害性信号的传递 • 减少神经递质及化学性伤害性因子的生成
对呼吸功能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最初呼吸频率减 慢继之意识控制呼吸消失最后呼吸停止
抑制呼吸的时间较镇痛作用时间短,发生再吗啡化 作用的可能性小
.
地佐辛
是新合成的、结构类似于喷他佐辛的阿片受体部分 激动剂,其镇痛作用强于喷他佐辛
对κ受体产生激动作用,对μ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 可激动κ受体和部分激动μ受体,单独用药时,
.
舒芬太尼的药效动力学
对阿片受体的作用:为强μ受体激动剂 镇痛作用:强度为芬太尼的10倍 起效时间:1~3 vs 7~8 min 镇痛持续时间:是芬太尼的2倍,治疗指数 (LD50/ED50)25000为芬太尼的8倍 排泄半衰期:160 vs 240 min
.
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
舒芬太尼起效比芬太尼快 分布容积却较芬太尼小 再吗啡化的可能性很小,苏醒时间短于芬太尼而且 反复用药很少有蓄积作用 主要在肝脏代谢,以原形从肾脏排出的量小于用药 剂量的1%
镇痛效果是其对两种受体作用的结果 不产生典型的μ受体依赖,因此可使胃肠平滑肌松
弛,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地佐辛对受体活性较弱,不会产生烦躁焦虑感
.
地佐辛作用机制
地佐辛主要通过激动κ、μ受体,对μ受体部分激动 剂特点,产生镇痛作用,镇痛效果较强,在人体内 吸收、分布迅速,表观分布容积大、半衰期长、清 除慢,所以地佐辛镇痛起效快、镇痛时间久;使呼 吸抑制和成瘾的发生率降低,且地佐辛对δ阿片受 体活性极弱,不产生烦躁焦虑感。
并与输注剂量和时间无关(5-10min作用消 失) 抑制应激反应好 呼吸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型 体内无蓄积,快速恢复自主呼吸无需拮抗
.
瑞芬太尼体内代谢方式
瑞芬太尼主要被血液和组织中的 非特异性脂酶代谢
代谢过程与患者年龄,体重,肝 肾功能,以及胆碱酯酶活性无关
.
瑞芬太尼为什么不能经硬膜外 或鞘内途径给药?
.
舒芬太尼作用的阿片受体
舒芬太尼对μ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高于芬太尼、 哌替啶和吗啡,对μ受体部位的亲和力较其对δ受体 高100倍
.
舒芬太尼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降低体循环压力、心肌耗氧量、心率和心脏指数 具有直接扩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
舒芬太尼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静脉注射可导致胸壁僵直,抑制呼吸并增大气道阻 力
.
κ受体激动拮抗剂与μ受体激动剂联合用药有助于 减少单用后者的不良反应,增强疗效
地佐辛+芬太尼 地佐辛+舒芬太尼 可以与选择性COX-2抑制剂或非选择性NSAIDs联合
使用,增强止痛作用,减少不良反应
.
地佐辛主要优点
在临床剂量,地佐辛与吗啡等效,或者要略强于吗 啡
地佐辛呼吸抑制较轻,呼吸抑制有封顶效应。 地佐辛对血压、心功能影响小。 不良反应少,恶心呕吐,精神异常,过度镇静,便
盐酸瑞芬太尼加入了添加剂甘氨 酸,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 质,对人体中枢运动神经有可逆 性损伤,故不适合于硬膜外或鞘 内给药
.
瑞芬太尼可用于术后镇痛 吗?
术后镇痛有效剂量 0.05~ 0.15μg/kg.min
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发生率高达 29%
需严密监测呼吸
所以用于PCA有待进一步研究
.
四、几种常用的阿片药物
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 地佐辛
.
瑞芬太尼作用的阿片受体
瑞芬太尼主要作用于μ受体,与μ1 受体亲和力最高,主要产生镇静、 镇痛和心率减慢作用
对μ2受体占据很少,产生呼吸抑 制,欣快,恶心呕吐较少
.
瑞芬太尼特性
镇痛强度 1:1.34 略强于芬太尼 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持续输注半衰期极短,
.
(2)脑啡肽、强啡肽、内啡肽等通过与阿片受体结 合抑制腺甘酸环化酶,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内cAMP (环磷酸腺苷)生成减少,使神经递质释放减少, 从而产生突触后抑制作用。
.
三、阿片受体药物分类
阿片受体激动药
激动受体 吗啡、哌替啶、芬太尼族
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
激动受体,也可激动受体,对受体有不同程度的 拮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