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范

合集下载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范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范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范一、引言安全防护装置是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设备,对于各类工业生产和建造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有效运行和管理,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适合范围本管理规范适合于所有需要使用安全防护装置的工业生产和建造工程。

三、定义1. 安全防护装置:指为了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而设置的各类装置,如安全网、护栏、防护门等。

2. 管理责任人:指被指定为安全防护装置管理的责任人员。

3. 检查员:指被指定为安全防护装置检查的责任人员。

四、管理要求1. 安全防护装置的选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核。

2. 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应按照像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其坚固可靠。

3. 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其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安全防护装置的管理责任人应负责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职责和操作流程。

5. 安全防护装置的管理责任人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6. 安全防护装置的检查员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

7. 安全防护装置的管理责任人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安装、使用、检查和维护等各项记录。

8. 安全防护装置的管理责任人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9. 安全防护装置的管理责任人应定期评估和改进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

五、管理流程1. 安全防护装置的选用流程:(1) 制定选用标准和要求;(2) 进行供应商评估和选择;(3) 编制选用报告并提交审批。

2. 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流程:(1) 制定安装方案和施工图纸;(2) 确定安装时间和地点;(3) 进行安装和调试;(4) 编制安装验收报告。

3. 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流程:(1) 进行使用人员培训;(2) 制定使用操作规程;(3) 进行日常使用和维护;(4)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4. 安全防护装置的检查流程:(1) 制定检查计划;(2) 进行检查和记录;(3)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 编制检查报告。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范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范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范标题: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安全防护装置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设施,正确管理和维护安全防护装置对于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规范管理安全防护装置的角度出发,介绍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安全防护装置的选用1.1 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安全防护装置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例如GB 15979-2002《安全防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等标准,确保装置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

1.2 考虑工作场所特点在选择安全防护装置时,需要考虑工作场所的特点,包括工作环境、作业内容、人员密集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安全防护装置。

1.3 定期评估和更新安全防护装置的选用并非一成不变,需要定期对现有安全防护装置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改进,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有效性。

二、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与维护2.1 严格按照安装规范进行安装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需要按照像关规范和要求进行,确保安装位置准确、坚固可靠,保证其正常使用。

2.2 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防护装置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2.3 建立维护记录建立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记录,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内容和人员,建立维护档案,为安全防护装置的管理提供依据。

三、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与培训3.1 建立使用规范建立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规范,明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禁止行为,确保员工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

3.2 进行培训和演练对员工进行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对安全防护装置的认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

3.3 定期复习和更新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知识复习和更新,保持员工对安全防护装置的认识和操作技能的有效性。

四、安全防护装置的监测与评估4.1 建立监测机制建立安全防护装置的监测机制,定期对安全防护装置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范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范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范一、引言安全防护装置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设备,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有效运行和管理,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规范适用于所有工作场所中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施、安全门禁系统、监控设备等。

三、管理责任1. 设立安全防护装置管理部门,明确管理责任人,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 负责安全防护装置的日常巡检、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装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和维护的意识。

四、安全防护装置的选型与安装1. 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需求,合理选型安全防护装置,并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安装质量和可靠性。

3. 安全防护装置的布局应合理,能够覆盖到位,确保全面监控和防护。

五、日常巡检与维护1. 制定巡检计划,按照规定的频次对安全防护装置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巡检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运行状态、电源供应、信号传输、报警功能等。

3. 巡检记录应详细、准确,并及时归档,便于日后查询和分析。

六、故障处理与维修1. 发现安全防护装置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 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快速、准确地排除故障。

3. 维修过程中,应采取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七、备件管理1. 针对安全防护装置常见的故障和易损件,建立备件库存,确保及时更换。

2. 备件库存应定期盘点,根据使用情况及时补充和更新备件。

3. 备件管理记录应详细,包括备件名称、型号、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

八、安全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包括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等内容。

2. 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和自救能力。

3. 培训和演练记录应详细,包括参与人员、时间、地点、内容等信息。

九、管理评估与改进1. 定期进行管理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安全防护装置的运行状况、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

安全装置与防护器具管理制度范文(5篇)

安全装置与防护器具管理制度范文(5篇)

安全装置与防护器具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安全装置与防护器具的管理,维护企业的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安全装置与防护器具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编制和修改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经企业法律顾问或相关专家审查后正式发布实施。

第四条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管理。

第二章安全装置的管理第五条企业应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配备必要的安全装置,并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六条安全装置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

第七条安全装置的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装置的操作规程,确保安全装置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安全装置的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安全装置的运行情况,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第九条出现安全装置故障或失效的情况时,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生产安全。

第十条对于因安全装置故障或失效导致的事故,相关责任人应负有相应的责任,并依法接受处罚。

第十一条在新设备的选型、设计和采购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安全装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章防护器具的管理第十二条企业应根据生产过程的需要,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并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第十三条防护器具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防护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

第十四条防护器具的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防护器具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更换和修理。

第十五条防护器具的使用人员应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并及时报告防护器具的损坏和失效情况。

第十六条出现防护器具损坏或失效的情况时,应立即更换并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更换。

第十七条对于因防护器具损坏或失效导致的事故,相关责任人应负有相应的责任,并依法接受处罚。

第十八条防护器具应定期进行检测和鉴定,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第四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修改。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制度(5篇)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制度(5篇)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制度第一条凡是新制造、新购置的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并经生产技术部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条在用设备,在日常检修、中修和大修设备的同时,在检修单上必须明确规定检修安全防护装置,车间领导和维修人员对本车间设备安全装置做到底数清,随时发现损坏应及时安排检修,并做好记录,包括:1.各种泵类联轴器应装护板。

2.各种传动带、轮处应安装防护罩或遮拦。

3.直梯、斜梯、平面应符合有关要求,各种接梯操作台安全防护栏杆不得低于110厘米,竖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0厘米。

4.升降机各层机械连锁护栏、托杠、限位器等。

5.移动和季节排风扇和伸手部位能接触到的各类轴流排风扇或电扇应装置防护网或焊接隔离格、条、护罩。

6.各种防护网、罩、栏应安装牢固,便于检修。

第三条生产作业人员在使用设备前要检查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发现防护罩有问题要及时通知车间、部门和有关人员进行检修。

第四条安全防护装置未经生产维修部同意,不得任意拆除或拆改。

凡在各级巡视中发现私自拆除或随意损坏者,对责任者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责令部门重新装好,对当事人进行100—____元罚款,造成事故或险造事故者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并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制度(2)是一套组织、管理和监督公司安全防护装置使用的规范和流程。

该制度旨在确保公司的安全防护装置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使用,以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一个安全防护装置管理制度的常见内容:1.责任分工:明确安全防护装置的管理责任,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清晰。

2.装置选型:根据公司的具体需求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合适的安全防护装置,并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3.采购和安装:建立采购管理程序,确保采购到的安全防护装置符合要求,并有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和调试。

4.维护和保养:建立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的计划,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状态。

5.操作和使用:制定安全防护装置的操作和使用规程,包括正确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等。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范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范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范一、引言安全防护装置是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设备,合理管理和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对于预防事故和保障工作场所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范,确保安全防护装置的有效运行和管理。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需要安全防护装置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建造工地、实验室等。

三、安全防护装置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所和安全需求,安全防护装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火灾防护装置:包括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器等。

2. 安全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3. 安全警示标识:包括安全标志、警示标识牌等。

4. 安全监控设备:包括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

四、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要求1. 设备选型与安装1.1 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安全需求,选择适当的安全防护装置。

1.2 安全防护装置的选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1.3 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按照像关规范和要求进行。

1.4 安全防护装置的安装位置应明确,易于使用和观察。

2. 定期检查和维护2.1 对安全防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2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电源供应是否正常,设备是否损坏,传感器是否敏感等。

2.3 检查记录应详细记录,并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2.4 对于需要更换的部件和设备,应及时更换并记录更换的日期和原因。

3. 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3.1 对使用安全防护装置的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2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3 在工作场所显眼位置张贴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4. 应急预案和演练4.1 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明确安全防护装置在紧急情况下的使用方法和应对措施。

4.2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4.3 演练结果应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改进预案和培训内容。

五、安全防护装置管理的监督与检查1. 工作场所应设立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责任人,负责安全防护装置的管理和运行。

生产企业安全防护设施管理规定(3篇)

生产企业安全防护设施管理规定(3篇)

生产企业安全防护设施管理规定一、总则生产企业安全防护设施管理规定是为了保障生产企业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促进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制定的。

二、安全防护设施的范围生产企业安全防护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范围:1. 灭火设施:包括消防栓、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2. 应急疏散设施:包括应急疏散通道、应急疏散标识等;3. 安全警示设施:包括安全标识、警示标识等;4. 个人防护设施:包括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5. 安全监控设施:包括监控摄像头、安全报警系统等。

三、安全防护设施的选择与设计1. 安全防护设施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2. 设计应考虑生产企业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确保安全设施的合理布局和使用便捷性;3. 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人员流动和逃生通道,确保员工的安全疏散。

四、安全防护设施的安装与维护1. 安全防护设施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施的安装质量;2. 安全防护设施的维护应定期进行,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3. 设备损坏或出现故障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不得临时性应急使用。

五、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和培训1. 员工应按照规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不得随意更改设施的设置;2. 员工应接受安全防护设施的培训,了解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演练和应急预案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六、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与评估1. 定期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 对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3. 定期组织安全防护设施的维修改造和更新,确保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七、违规行为的处理1. 对于故意破坏或损坏安全防护设施的行为,依据相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2. 对于未按规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的行为,依据相关规定进行警告、扣款等处罚措施;3. 对于通过欺骗等手段绕过安全防护设施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监督与检查1. 监督部门应定期对生产企业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指导;2. 生产企业应积极配合监督部门的检查工作,提供相关的资料和信息;3. 对于未按要求配备或使用安全防护设施的生产企业,监督部门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定

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定

规章制度****-***-***-V1.0密级:秘密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定版本记录安全防护装置管理规定目的:合理选择、设计、维护安全防护装置,确保设备(含自制)在预定使用范围内具备安全性,避免因安全防护装置设置不合理或失效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北洋及分子公司安全防护装置的选择、设计、验收及日常使用、维护。

具体内容:一、术语和定义1、安全防护装置:以保护人员安全为目的而设计的组件、附属设施或机构,这些组件、附属设施或机构可以确保操作人员不能触及到危险。

根据其特征通常分为防护装置和保护装置两类,二者经常通过联锁成为组合的安全防护装置。

2、防护装置:设计为机器的组成部分,用于提供保护的物理屏障,具有隔离、阻挡、容纳等作用,通常采用壳、罩、盖、屏、门、栅栏等结构和封闭式装置,按使用方式形式可分为:(1)固定式防护装置,以一定的方式(采用螺钉、螺母、焊接)固定的,只能使用工具或破坏其固定方式才能打开或拆卸的防护装置,如,设备外壳、齿轮/砂轮防护罩、护栏。

(2)活动式防护装置,不使用工具就能打开的防护装置,如,安全门、切割锯防护罩。

(3)联锁防护装置,与联锁装置联用的防护装置,如,安全联锁门。

3、保护装置:通过自身的结构功能限制或防止机器的某种危险,消除或减小风险的装置,按功能不同,常见的有联锁装置、双手操纵装置、能动装置、限制装置,如,安全阀、安全开关、双手按钮、光栅、区扫等。

4、补充保护装置:根据机器预定用途及可合理预见的误用,而采用的除本质安全设计措施、安全防护装置、安全使用信息外的其他措施,如,急停开关、工装夹具。

二、职责(一)设备采购/自制部门1、组织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安装与验收。

2、组织制定日常点检(TPM)、维修保养(PM)文件。

3、组织安全防护装置功能、操作、PM/TPM等培训。

(二)设备管理部门1、参与安全防护装置设计评审、验收。

2、建立并维护公司级安全防护装置台账。

3、负责安全防护装置维修、保养及PM/TPM文件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履历
1.目的:
为了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防护装置正常有效使用,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机器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的管理。

3.职责:
3.1生产部门对安全装置的管理负责。

3.2 行政部负责对安全防护装置的预评估及监督,违章者按公司奖惩制度处罚。

3.3操作员工及班组长对安全防护装置负直接的管理责任。

4.定义:
4.1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通过自身的结构功能限制或防止机器的某种危险,或限制运动速度,压力等危险因素。

常见的安全防护装置有联锁装置,双手操作式装置,自动停机装置,限位装置,光电保护装置及防护罩等。

5.程序:
5.1安全防护装置实行本部门专门管理和安全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方法。

5.2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规定,积极采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安全防护设备。

不得选用未经鉴定及认可、带有试用性质的安全防护设备。

5.3机械设备在未使用前必须检查安全防护装置,确保安全装置的齐全有效。

5.4机器的安全防护装置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措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未经培训的员工不得操作,非本岗位人员一律不准随意操作,违者重罚。

5.5 所有机器旋转部位一律加防护罩,并上好螺丝,无关人员不得乱拆乱卸。

旋转部位如:飞轮、齿轮、皮带轮。

这些地方非常危险,必须按要求加装防护罩。

当需要维修拆除防护罩时,必须设立警示标志,未完成维修时,防护罩应重新装上,不得随意裸露放置,防止其他人开动机器而误伤。

5.6操作旋转的机器时,必须牢记着装三紧,即领口紧、袖口紧、腰摆紧;严禁手从旋转的飞轮上方通过取物;飞轮附近禁止存放任何工具,防止物体坠落击飞伤人。

5.7使用双联开关的机器设备,必须使用双手同时按住开关才能启动机器,双联开关应同步,不同步的必须调整。

严禁用双手以外的肢体按开关,如用腿、脚、胳膊、肘等;严禁两人同时操作一台机,防止一人按开关,一人伸手入模操作造成的工伤事故;严禁用其他异物顶住或塞住开关,一经发现立即开除。

双联开关的形状应采用安全性较高的内嵌式按钮,而尽量不要采用安全性稍差的凸出式蘑菇头按钮,防止误撞误碰而启动开关。

内嵌式按钮的缺点是按久了手指痛,不太适合频次多的场合;凸出式按钮手指接触面积大,操作人员较舒适,缺点是容易碰撞而误启开关;启动按钮用“绿”色,急停按钮用“红”色,当调机或维修必须伸手入模时,必须切断电源,按下红色的急停按钮,防止机器失灵连冲,为自己的操作增加一重安全保障;要明确伸手入模即存在一定风险,能不伸手时尽量不伸手,能用工具代时尽量用工具代替。

安装双联开关应注意两点:两个按钮间的距离不可过小,过小则易一手按两开关;按钮不易被碰,若易碰须增设保护装置。

5.8使用光电保护装置必须在作业前进行检查,检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看光电指示灯是否亮,一种是伸手挡一下光电保护区,看运动的机器是否能停下来。

光电保护装置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光电保护开关未开,未将旋钮旋至“ON”位置;二是光电指示灯不亮,但仍能起保护作用;三是光栅安装高度不合理,作业人员肢体可轻松通过光栅而不起作用,保护区域存在盲区。

为了确保光电保护的安全有效,使用部门应对光电保护装置的钥匙进行统一保管,防止工人随意关闭光电保护装置;光电保护装置应规定光栅的光护高度,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更改光栅安装高度,确保减少操作盲区,提高其安全性。

光栅安装高度由安全主任确认。

5.9 大型设备上应张贴《安全操作规程》和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按操作规程操作。

6.表单: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